1第一章 绪论(讲义)
生理学讲义
![生理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cc674c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b.png)
生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1.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内环境为何必须维持相对稳定?机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3.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章细胞膜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转运机制如何?5.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实验依据?7.何谓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就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8.如何通过实验去证明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12.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加以证明?14.何谓激动-膨胀耦联?它包含哪些过程?其结构基础和耦联因子就是什么?第三章血液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就是如何构成的?各存有什么生理意义?3、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就是多少?9、血液凝固有哪几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哪两条途径?12、何谓abo 血型系统?如何确定abo血型?第四章血液循环4、试述心脏泵血功能的各项评定指标。
5、试述影响心输血量的因素。
6、先行比较心肌工作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优劣。
12、心肌细胞存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较之有何相同?14、先行分析动脉血压构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21、试述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电生理和收缩功能的作用机制。
24、在家兔实验中,阻断一侧颈总动脉血流后,血压有何变化?为什么?第五章体温3.试述肺、组织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试述氧离曲线的特征、成因、生理意义以及影响因素。
6.氧气和二氧化碳各自通过什么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8.试述动脉血中的pco2升高、pco2降低和h+浓度升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和机制。
9.如何用实验证明动脉血中的pco2升高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影响呼吸运动?第六章消化与稀释3.试述胃液中的主要成分、生理作用和各自的分泌细胞。
4.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7.为什么说道胰液就是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大的一种消化液?11.糖、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内是如何被吸收的?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1.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现代汉语黄廖本电子版讲义
![现代汉语黄廖本电子版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b800c5f1711cc7931b716b9.png)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简介如下: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方言又叫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
古代文论讲义
![古代文论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a158f5077232f60ddcca178.png)
古代文论讲义第一章绪论一、对中国古代文论了解的必要性(一)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艺术表现方式与视角1、大全式的视角——上观天文,以察时变;下观地理,以化成天下2、散点透视法与警语点睛3、文史哲合一的批评平台(二)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西方的对话及其对世界的贡献的可能性(一)又一次中外对视中的中国话语——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建构1、注重于“生生不已”的流程与“天下之大德曰生”的终极关怀的结合2、文以气为主的“气本论”3、以趣味为核心的审美境界论4、意象、意境与兴象兼具的形神观与鉴赏论(二)可能性1、文字训释的文本论意义与西方语言分析法的对接与错位直探本源法及其琐碎性2、总体观与西方系统论的对接3、点评(微观)与文艺理论体系的结合第二章先秦文论先秦诸子的哲学视野与其文学审视1、《尚书》诗言志(感性、理性),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伦夺(各显其特色,不能相互替代、僭越,追求和谐)。
2、《周易》上观天文——文学表象,以察时变;下察地理,以化成天下。
忘——文言与象象与意——超越性——归根复命易——简易、不易、变易3、《老子》道论——被遮蔽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语言无能与离不开语言的艺术语言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诗意的栖居艺术辩证法——有无相生:整体观——向后看————文学的功用:言无言美学观——天下皆知美(善——恶,伦理范畴——历史功用)之为美,斯恶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如何艺术地统一?修养论——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澡雪精神)——外身而身存——灵感的产生——作品生成文学风格与境界——自然——天然与道法自然——复性表现形式——见素抱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文学意象论:方法论——执大象,天下往——得一文学驮载——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免成4、管子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多言不当,不如其寡也——要言不繁;博学而不自反——自反性——文学就是人学,必有邪。
美育基础,讲义第一章 绪论
![美育基础,讲义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e159cc33169a4517623a336.png)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美育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了解美育发展的历史,认识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以便从宏观上对美育这门学科有个概括的了解,为学习美育的具体内容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美育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基本内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梁启超的“趣味教育”、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二)领会席勒的美育思想,孔子的美育思想,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美育与美学、教育学的关系,美育的现实意义。
(三)简单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加强美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意义。
(四)综合应用联系识记论述美育的现实意义三、考核知识点1.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
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2.美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审美教育现象及其普遍的规律。
3.审美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被人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其中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审美教育活动、审美教育问题、审美教育理论研究等等。
4.美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美育现象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
※5.美育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研究的范围:包括美育的基本理论和美育的实践与实施两个方面美育的基本理论包括:美育的性质、美育的特点、美育的任务、美育的功能、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他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等。
美育的实践和实施:美育的媒介、美育的途径、美育的实施原则和方法以及施教者的审美素养等。
※6,美育学与美学的关系:①美育学是在美学理论中发育、形成并逐步分化出来的,他既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美育学与美学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
②美育是实现美学的任务和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也是美学最终的落脚点。
③美育正是按照美的规律美化人类自身的一种教育,它是实现人的自我塑造的途径和手段,因此,美育是美学的重要内容,是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④美学理论的价值只有通过人及其审美实践才能得以实现。
护理学研究,知识点讲义,第一章 绪论
![护理学研究,知识点讲义,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09dfac223186bceb18e8bb0b.png)
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掌握1.护理研究的基本概念2.知情同意的概念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1.科学和研究的基本概念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研究——通过系统的、有效的收集资料、反复的探索未知、客观地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活动,是一种有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客观规律和产生新知识,进而阐明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2 实验原则3 可重复原则研究的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2.护理学和护理学研究的概念护理:通过护理工作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理想的环境和支持,使患者尽可能的减少痛苦、感到舒适。
护理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有系统地探究现存的或产生新的知识从而以直接或间接地址到护理实践的活动过程。
护理研究的目的:验证护理理论、发现新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评价护理措施,并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护理。
护理研究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2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3临床研究的特殊性二、护理研究的范畴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1 护理教育的研究是护理研究中最早选择的课题,大多数研究的内容有护理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教学的方法及护士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2 护理管理的研究探讨有关护理行政管理、领导方式、护理人员合理配置和人才流动、工作考核和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也探讨护理人员本身的发展、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和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等。
3 护理学历史的研究着重于护理学起源、变化及发展方向等内容。
4 护理理论研究和发展有关的护理哲理和各种护理模式及理论方面的课题。
5 各专科临床护理研究对各专科的护理技术、特护措施、护患关系,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对针对性的直接或间接提高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fd826c5f111f18582d05a56.png)
对恒定(1992,1999)
调节方式
特点
神经调节
迅速、精确而短暂
体液调节
缓慢、持久而弥散
Hale Waihona Puke 自身调节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三、反馈控制系统
1. 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这
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A 型题
下列生理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
A. 动作电位的产生
B. 血糖浓度的调节
一、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体液及其组成
第一章 绪论
分隔、沟通,血浆最活跃
(二)内环境:细胞外液 (三)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并非固定不变,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在一定范围 内变动。动态平衡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A 型题 1.下列关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B.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C.稳态调节中都有一个调节点 D.稳态是指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基本恒定 (2016)
二、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
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等调节方
式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有效的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A 型题
2.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体液途径完成的调节是
A 肢体发动随意运动
B 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C 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D 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
心肌异长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调节,血压变动时肾脑冠脉等血流量稳定,碘抑制甲状
腺摄碘,球管平衡,渗透性利尿,儿茶酚胺抑制自身合成
A 型题
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义第一章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义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104603976eeaeaad0f330e6.png)
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目标1.识记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文学流派;2.实际每篇课文所属的问题类别:长、中、短篇小说,自由体诗,民歌体诗,散文诗,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书信体散文,序跋,游记散文,随笔,多幕剧,独幕剧,历史剧,悲剧,喜剧等。
3.识记课文中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发表时间;4.识记叙事类作品的主要人物;5.理解并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小说、戏剧作品的题材、情节、主题,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散文的中心思想,诗歌与抒情散文的基本思想情感等;6.理解并分析叙事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诗歌或散文中的核心意象;7.理解并分析课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本书主要内容精读作品小说1.鲁迅《阿Q正传》(存目)2.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3.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4.沈从文《萧萧》5.茅盾《春蚕》6.吴组缃《蓑竹山房》7.林徽因《九十九度中》8.老舍《断魂枪》9.萧红《小城三月》10.赵树理《小二黑结婚》11.张爱玲《金锁记》12.孙犁《荷花淀》精读作品诗歌1.郭沫若《凤凰涅槃》2.闻一多《死水》3.戴望舒《雨巷》4.徐志摩《再别康桥》5.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6.卞之琳《断章》7.穆旦《防空洞里的抒情诗》8.阿垅《纤夫》9.冯至《十四行集》《鼠曲草》(四)《杜甫》(十二)10.郑敏《金黄的稻束》11.陈敬容《力的前奏》精读作品散文一、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二、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三、鲁迅《死火》四、周作人《苍蝇》五、胡适《追悼志摩》六、巴金《灵魂的呼号》七、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八、何其芳《雨前》九、林语堂《言志篇》十、夏衍《包身工》十一、陆蠡《囚绿记》十二、聂绀弩《蛇与塔》十三、萧乾《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精读作品戏剧1.曹禺《雷雨》2.夏衍《上海屋檐下》3.郭沫若《屈原》4.贺敬之丁毅《白毛女》泛读小说1.凌叔华《绣枕》2.鲁迅《铸剑》3.台静农《拜堂》4.废名《桃园》5.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6.杨逵,胡风译《送报夫》7.茅盾《子夜》8.艾芜《山峡中》9.《春桃》许地山10.老舍《骆驼祥子》11.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12.路翎《蜗牛在荆棘上》13.钱钟书《围城》14.巴金《寒夜》泛读诗歌1.冰心《小诗四首》《繁星》《春水》2.徐志摩《毒药·白旗·婴儿》3.朱湘《采莲曲》4.臧克家《老马》5.辛笛《航》6.田间《给战斗者》7.未然《黄河大合唱》8.艾青《我爱这土地》9.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10.鲁藜《泥土》11.杜运燮《山》泛读散文1.鲁迅《春末闲谈》2.梁遇春《谈“流浪汉”》3.夏丐尊《白马湖之冬》4.丰子恺《吃瓜子》5.丽尼《鹰之歌》6.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7.李广田《山之子》8.萧红《回忆鲁迅先生》9.梁实秋《雅舍》泛读戏剧1.田汉《南归》2.吴祖光《风雪夜归人》3.陈白尘《升官图》本书考查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单选题30分,1分一道多选题10分,2分一道简答题24分,8分一道论述题16分阅读分析题20分,一般分为3小问。
民法教学讲义(王泽鉴)
![民法教学讲义(王泽鉴)](https://img.taocdn.com/s3/m/75f6962ccc7931b765ce15c9.png)
民法教学讲义(王泽鉴)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不当得利的意义、机能及体系构成第一款问题的提出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一方受利益,他方受损失,财産发生变动,时时有之,处处有之.例如:飞.甲投巨资兴建商场,邻近乙的房屋的价值剧增,甲渔港建灯塔,乙渔港地渔民某丙常加利用,夜航埔鱼;甲爬登乙后院大树,观赏丙主办的世界杯棒球赛:2 .甲不知对乙欠款业已清偿,再爲支付。
3 .甲售某件油画给乙,乙转傅给丙,乙与甲约定丙得直接向甲请求:甲对丙交付该画后,发现甲与乙、乙与丙间的买卖契约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
4 .甲出租A 屋给乙,月租l 万元。
乙违约将该屋以15 以冷元转租于丙。
5 .甲之子(未成年人)毁损乙的汽车,丙误认系其子所爲,而对乙爲赔偿。
6 .甲发现其所扶养的婴儿乙,系其妻丙与丁通奸所生之子,提出婚生子女否认之诉:7 .甲对乙银行撤销支票的委托付款,乙银行的职员疏于往意,仍对持票人丙付款。
2 债法原理9 .甲擅将乙寄托的某书赠与于善意的丙,并爲交付,由丙善意取得其所有权。
9 .甲误乙的油漆爲其所有,油漆其墻。
10 .甲未经乙的同意,拍摄乙的泳装照片,作爲杂志的封面女郎,杂志扬梢,获巨利。
在上揭事例,法律上所面临的问题是;当事人间的财産变动究竟应予维持,抑或不予维持,而应成立不当得利,在一定要件下,使受益者应向受损者,负返还其所受利益的义务?第二款不当得利的意义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损害者,应负返还的义务。
关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民法系于第179 条至第183 条设其规定。
乙的房屋因甲于邻地兴建商场而增值,乃属反射利益,并未致乙受损害;在利用他人灯塔夜航捕鱼之例,亦属如此,均不成立不当得利(例题l )。
〔’〕甲不知欠乙债务己清偿,仍爲支付(例题2 ) ,系典型非债清偿,乙应属不当得利:须注意的是,一方受利益,致他方受损害,是否无法律上原因,与其他法律领域具有关联弓买卖契约不成立或无效时,一方当事人所受领的给付应如何返还,涉及到债权行爲与物权行爲无因性理论(例题3 )。
学前教育学--第一、二章讲义+笔记
![学前教育学--第一、二章讲义+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64abd95c281e53a5802ffa1.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13、16名词解释)主要是指对0—6岁儿童,也就是从胎儿期到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所有能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心理发展的活动,如看动画片,做家务,同伴交往和旅游等;狭义的学前教育专职托幼机构(早教机构,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
学前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具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组织性、规划性和系统性等,学前教育虽属于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但其教育对象又有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有其特殊需要,他们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正因如此,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全面把握学前教育的含义,显得尤为重要。
2.学前教育学(15年名词解释)不同的学科研究,不同的领域,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并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根据年龄阶段的划分,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各个教育阶段都有具体的内容规律和特点。
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和幼儿(3-6岁)。
学前教育学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幼儿园教师、托幼机构的环境、学前教育课程、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德育、托幼机构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幼小衔接、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3.观察法(14名词解释、15简答)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收集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手段,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有客观性、能动性、目的性。
观察法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观察法的常用方法有:实况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行为检核法。
(完整word版)结构力学讲义
![(完整word版)结构力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1f4367cd0d233d4b04e6950.png)
第一章绪论§1.1 结构和结构的分类一、结构(structure)由建筑材料筑成,能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构筑物称为工程结构。
如:梁柱结构、桥梁、涵洞、水坝、挡土墙等等.二、结构的分类:按几何形状结构可分为:1、杆系结构(structure of bar system) :构件的横截面尺寸<<长度尺寸;2、板壳结构(plate and shell structure) :构件的厚度〈〈表面尺寸。
3、实体结构(massive structure):结构的长、宽、厚三个尺寸相仿。
三、杆系结构的分类:按连接方法,杆系结构可分为:§1.2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各力学课程的比较:二、结构力学的任务:1、研究荷载等因素在结构中所产生的内力(强度计算);2、计算荷载等因素所产生的变形(刚度计算);3、分析结构的稳定性(稳定性计算);4、探讨结构的组成规律及合理形式。
进行强度、稳定性计算的目的,在于保证结构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
计算刚度的目的,在于保证结构不至于发生过大的变形,以至于影响正常使用。
研究组成规律目的,在于保证结构各部分,不至于发生相对的刚体运动,而能承受荷载维持平衡。
探讨结构合理的形式,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材料,使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研究方法:在小变形、材料满足虎克定律的假设下综合考虑:1、静力平衡;2、几何连续;3、物理关系三方面的条件,建立各种计算方法。
§1.3 结构的计算简图(computing model of structure )一、选取结构的计算简图必要性、重要性:将实际结构作适当地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显示其基本的特点。
这种代替实际结构的简化图形,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合理地选取结构的计算简图是结构计算中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选取结构的计算简图的原则:1、能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特点,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情况.2、忽略次要因素,便于分析计算。
机械原理讲义
![机械原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85a5a2876a20029bc642dd0.png)
机械原理讲义第一章绪论机器特征:一、多个构件人为组合而成二、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能减轻或代替人类的劳动或者实现能量的转换同时具备三个特征的即为机器,具备前两个特征的为机构;机构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基本要求: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4、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重点: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2、机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难点:1、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2、正确判别机构中的虚约束。
本章口诀诗:活杆三乘有自由,两低一高减中求;认准局复虚约束,简式易记考无忧。
本章作业:2-8(要求用五个方案改进)、2-10、2-12、2-142-15(a)、2-16(b)、2-17、2-19§2-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一、机构及其组成1、机构的两大类型:平面机构、空间机构2、机构的两组成要素:①构件②运动副3、构件类型:①活动构件②固定构件(又称机架)二、运动副及其分类1、活动构件的自由度与约束自由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可能的独立运动数约束:对物体运动自由度的限制2、运动副及其分类定义:构件间的可动联接。
类型:高副、低副。
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1、定义及意义定义: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符号分别代表构件和运动副、用以表示各构件之间相对位置和相互运动关系的图形。
意义:方便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便于技术出差时很快画出你所感兴趣的机器或机构的结构与运动特点。
2、绘制步骤从原动件开始、顺藤摸瓜(构件为藤,运动副为瓜)依次用线条和符号表示之(按尺寸比例)。
总结:低副产生两个约束即限制两个自由度。
高副,限制沿公法线方向的移动,但可沿切向移动和绕接触点转动。
§2-2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一、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平面机构自由度公式的推导N个构件,1个机架,n=N-1为活动件数低副包括移动副和转动副自由度计算公式: F=3n—2Pl—Ph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F≥1二、自由度计算时的注意事项:1、认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1)复合铰链:多构件在同一处用回转副联接时,真正的回转副个数等于构件数—1。
护理教育导论,知识点讲义,第一章 绪 论
![护理教育导论,知识点讲义,第一章 绪 论](https://img.taocdn.com/s3/m/d4e3895ed1f34693dbef3e04.png)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节护理教育学的教学内容、研究任务与方法学习目标了解: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及其简要发展过程;理解:教育的目的、影响护理教育发展趋势的因素;掌握:教育/护理教育的概念、教学的概念及本质、教育的基本特点、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节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重要概念: 教育护理教育教育学护理教育学主要内容:一、教育与教育学二、有关教育的概念三、护理教育四、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与教学(一)教育的产生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劳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钻木取火1.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2.传授给下一代3.年经一代掌握这门技术(二)教育的发展古代教育 :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原始状态的教育:①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生活化);②没有阶级性;③形式简单(无文字)。
古代学校教育:①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②远离生产实践,与生产劳动分离;③有专职教师、固定学员和专门教材现代教育: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教育的普及性;③形式多样化;④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实用性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⑤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考点:现代教育的特征(简答题)(三)教育学及其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萌芽阶段(奴隶社会)独立形态阶段(文艺复兴以后)多元化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考点(选择题)1、教育学的思想萌芽在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2、我国古代《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3、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初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19世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进一步使教育学系统化;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教育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教育学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B.教育学的思想萌芽在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C.17世纪教育学已初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D.19世纪教育学成为一门较为系统的学科【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 回
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1.学好理论,指导写作 2.模仿例文,典型引路 3.突出训练,形成技能
返 回应用文文体的语言来自点1.严谨庄重(1)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 (2)使用专用词语。
2.恰当准确 3.朴实得体 4.简明生动
返 回
结束
• 重学一遍 • 退出
返 回
应用文文体的特点
1.以实用性为目的 2.以真实性为基础 3.以时效性为根本 4.以规范性为准则
返 回
应用文的分类
1.公文: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的文书,包括命令 (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 会议纪要共13种。 2.事务应用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内、外部事务时使用的文 书,包括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等。 3.日常应用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应用文书,如一般书信、 介绍信、证明信、感谢信、慰问信、申请书、述职报告等。 4.宣传应用文:起宣传、报道、鼓动、介绍作用的应用文体。常用的宣传应用文 主要有新闻、通讯、广播稿、演讲稿、解说词等。 5.法律应用文:解决企事业单位之间经济纠纷时使用的文书,包括民事起诉状、 刑事自诉状、上诉状、经济纠纷起诉状、申诉状和答辩状等。 6.经济应用文:企事业单位处理各类经济事务时使用的文书,包括经济合同、市 场预测报告、市场决策方案、协议书、招标书、投标书、产品 (商品)说明书、 商品广告等。 7.科技应用文:记录各项管理经验及总结各种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包括实验报 告、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报告 (说明书)等。 8.礼仪应用文:是一种带有礼仪色彩的应用文体,常用的有欢迎词、欢送词、请 柬、聘书、开幕词、闭幕词、贺信、贺词等。
退 出
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及个人在处理事务、传递信息、解 决问题和实行管理时使用的具有特定格式 的文体,是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社会 活动和处理个人事务必不可少的工具。
返 回
应用文的沿革
应用文的写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 期的钟鼎铭文,《周易》中的卦辞、爻辞等,都可以看作是应用文的原 始形态。可以说,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应用文写作。 我国最早的应用文专集是 《尚书》。 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盛行的应用文有4种:书,通常用以阐明政治 主张;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召,有时也用于晓喻;辞令,用于外交; 盟书,用于诸侯之间的盟约。 秦汉时期,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基本形成,有了上行文和下 行文的区别。上行文有:章、表、奏、议,是臣子给皇帝的上书文书; 下行文有:制、诏、策、戒,是皇帝给臣子用的文书。 三国时期,曹丕的 《典论· 论文》,把文章分为4类8种:“奏议宜 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4类8种,多属应用文体。 明清时期,文体分类日趋详细、繁杂。清代学者刘熙载正式提出 “应用 文”这一名称。
其他参考资料: • (1)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张小乐 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
•
(2) 《商务策划书写作》,霍林宽 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3) 《策划帝国:商务策划文案宝典》,陆涛 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绪论
• • • • 应用文的概念与沿革 应用文文体的特点及种类 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应用文文体的语言特点
返 回
应用文的沿革
纵观古代应用文写作,佳作如林。如西汉时期邹阳的 《狱中上梁王 书》,晁错的 《论贵粟疏》,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三国时期曹操 的 《让县自明本志令》,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嵇康的 《与山 巨源绝交书》;西晋时期李密的 《陈情表》,张载的 《剑阁铭》;唐 代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刘禹锡的 《陋室铭》,魏征的 《谏太宗十 思疏》;宋代欧阳修的 《答吴充秀才书》,王安石的 《答司马谏议 书》,李清照的 《金石录后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明代宗臣 的 《报刘一丈书》;清代林觉民的 《与妻书》等,都是古代应用文写 作中的奇花异葩,至今仍熠熠生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应用文写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 段。1951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 《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 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同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 《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这是建国后第一个全国性公文法规。198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3年 11月对此又作了修订。 新的应用文文种不断出现,各种应用文写作专著的出版,应用文写 作杂志的发行,应用文写作研究机构的成立,都标志着应用文写作的空 前发展。
应用文写作教程
第一章 绪 论
主讲:whl
主要参考书
参考教材:
•
• •
(1) 《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张子泉 著,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8-01
(2)《商务策划文案写作》,杨德慧 彭英 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3)《商务策划书写作范本》,冯章 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