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解说词
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xx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xxxx学院校史馆参观指导。
我是讲解员xxx,很荣幸能为大家讲解xx大学校史博物馆。
xx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xx,其前身为xx大学,始建于18xx年xx月x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学校发展历经艰难曲折,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几代人栉风沐雨、薪火传承,用汗水和心血铸就了今天的成绩与辉煌。
为了彰显前贤,激励后学,学校修建了这座校史博物馆。
主旨是要记录学校艰苦创业的办学历程,铭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展现优秀学子的才干与风采,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xx大学校史博物馆是由xx大学搬入xxx校区后开建的首栋教学楼,也是第一教学楼,这里已被精心改建成校史博物馆。
为保护这栋老楼的原有风貌,学校在建筑物外“接上”了玻璃前厅,通过介绍天大校史的“时光隧道”,参观者可看到天大校史中的重要历史照片。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湖北美术学院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下午好!欢迎参观XX大学校史馆,我是校史展馆的学生解说员,非常荣幸为您介绍我校87年的发展历史。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
进入XX大学五十五年厚重而绚丽的发展历程,去感受它的坎坷与辉煌、奋斗与求索。
第1-2区: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古蜀成都,人杰地灵。
国家重点大学西南大学就坐落在成都这个历史文化名城。
XX、XX、XX、XX,这古蜀文明三千年流淌不息的文脉和厚重底蕴,浸润着XX周岁的XX大学,令她日益雄姿英发、丰采绰我,奏响一部部“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
宏伟华章。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青城深幽峨眉秀丽,九寨仙境宛如画屏。
名川蕴秀,都江堰悠悠江水跳动着优美的音符,谱就蓉城雅章:金沙流韵,XX余年古蜀王朝流淌不息的文脉,诗书传承。
古蜀成都,人杰地灵。
在瑰丽的金沙遗址旁,草堂逸西之光华村,XX大学,璨然而立。
浸
润于锦官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凝重的底蕴,光华宝地逸韵正声,风骚独领;此地人文渊蔽,文脉流徽:琴台路上,遥听相如古琴,响彻千年,遗韵裊袅:武侯祠堂,追忆丛相大略,两朝开济,鞠躬尽瘁;
烷花溪畔,长缅诗圣雄才,
二更二别,草堂忧心。
大道无形,植根中华沃土,传承华夏精髓,XX大学弘扬出一曲曲“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宏伟乐章。
沧桑校史,囊括于馆内:创业艰辛,浓缩于眼前。
现在我们来到了XXX百川馆。
在这一馆,我们将看到,XX大学在XX年诞生之初,名校汇聚、名师云集的最象。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以上就是我对___校史馆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学院的历史和辉煌,也希望学院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在此展厅中,您可以仔细观看我们的老校长___教授的照片和复校后师生的研究生活概况。
六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学院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
历代交院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艰辛与奋斗书写了一段段精彩传奇,用奉献与创新铸就了一座座发展丰碑,用激情与梦想演绎了一曲曲动人乐章。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培养优秀的交通运输人才,学院广泛吸纳八方名师才俊,着力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66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4人,博士、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教师170人。
学院培养了省级学术带头人10名,中青年骨干教
师68人,双师素质教师189名。
同时,学院聘请了知名学者、技术专家、能工巧匠375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
学院还建成了省级教学团队3个,院级教学团队13个。
学院的师资
队伍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提出了“立足专业,培
养学者,创新学术,注重应用”的科研工作方针。
学院采取内
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相结合,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
学
院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和教材著作的统计表明,“科研兴校”已成为促进学院不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活水。
学校校史解说员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今天校史解说员,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辉煌历程和独特魅力。
首先,请允许我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
我们的学校始建于(年份),自创立以来,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如今已经走过了(年数)个春秋。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学校始终秉持着“(学校校训)”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校史馆,感受学校的百年沧桑。
(一)历史沿革在学校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学校历经多次变迁。
从最初的(创办时的名称)到如今的(现用名称),每一步都凝聚着前辈们的智慧和汗水。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那些为学校发展默默奉献的先驱们,是他们开创了学校的辉煌。
(二)校园风光走进校园,我们会被这里的美丽风光所吸引。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实验室,还有那充满文化气息的雕塑和建筑。
这里不仅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三)办学特色我们的学校以(学校特色)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学校培养目标)的人才。
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杰出校友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杰出校友的鼎力支持。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几位杰出校友的事迹,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风采。
(五)未来展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学校将继续秉承“(学校校训)”的办学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祝愿我们的学校繁荣昌盛,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淮中校史馆解说词(简短)
沧桑砥砺百十载薪火传承谱新篇——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解说词(简短)1.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参观我们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
2.巍巍文通塔,悠悠运河水,是我们淮安中学的标志。
我们面对着的屏幕,我们头顶上的灯,我们脚下的河,都是它的体现。
大家右手位置是我们校史馆的“前言”和我们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3.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曹卫星省长、胡金波厅长等多位领导都对我校给予了关照和指导。
4.这里的浮雕、历任校长显示了我校百年办学的轨迹。
我校主要由国民政府办的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立中学和民主政权办的淮安县中学这三脉传承汇聚而来。
这是我们的校史沿革表,这是我们的历任校长。
5.这是我们学校的起源-淮安府中学堂(可读上面的解说)淮安府中学堂注意:杨锡绂(fú)对联:花暖莺捎蜨(dié同蝶),溪喧獭趂(chèn 同趁)鱼。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一)》大概意思:春暖花开,黄莺蝴蝶齐飞;小溪潺潺,水獭追着鱼儿。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张之洞等人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
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李更生为办学兴教,不惜变卖家产,将住所改为教室。
毛泽东称赞他“毁家办学,高风亮节”。
(指示边上的牌子)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这是显示省立淮安中学基本面貌的沙盘,是根据有关资料和老校友的回忆制成的。
淮安县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淮阜联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当时教材奇缺,语文教材往往就是战报新闻稿和领导同志的文章。
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补充:这里陈列的《淮安县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汇编》一书,收录了新政府以校长谭稚成和副校长汪育才名义发布的《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招生简章》,它明确省立淮安中学和县立淮安中学的学生都到二联中登记入学。
校史馆讲解稿
校史馆讲解稿走进校史馆,就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的隧道。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展品,都好像在诉说着学校的故事,就像老家的长辈在给你念叨过去的事儿一样亲切。
你看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不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旧相册吗?它们记录着学校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辉煌时刻,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
看着照片上的前辈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充满了朝气,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是这般的青春年少,这般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还有那些古老的教具、书本,它们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却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梦想啊。
这可不就像家里传下来的老物件儿,虽然可能用不上了,但就是舍不得扔掉,因为那里面有太多的情感和故事。
再看看那些荣誉证书和奖杯,哇塞,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这就像是我们小时候得到的小红花,只不过这些是放大版的、超级厉害的小红花。
它们是学校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为之奋斗过的人的骄傲。
走在校史馆里,你会时不时地发出惊叹,就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藏一样。
这里有太多的惊喜等待着你去挖掘,去感受。
你能想象得到吗,几十年前的学长学姐们是怎样在这里度过他们的青春时光的?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们现在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校史馆就像是学校的心脏,虽然它不会跳动,但却充满了生命力。
它让我们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亲切。
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浮夸的言辞,只有最朴实的故事和最真挚的情感。
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追寻的吗?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个温暖的港湾吗?当你离开校史馆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充实。
因为你已经从这里汲取了力量,找到了方向。
校史馆,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让你永远也忘不了的地方。
所以啊,大家可一定要好好地去感受一下校史馆的魅力,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后悔的!。
校史馆讲解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校校史馆,今天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光的长河,一同回顾我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学校的精神底蕴。
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一代代师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共同领略我校百年沧桑的辉煌成就。
一、校史馆简介我校校史馆位于校园内,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分为五个展区,分别是校史陈列区、校领导视察区、校友风采区、校庆活动区和荣誉展区。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等资料,旨在全面展示我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二、校史馆五个展区讲解1. 校史陈列区校史陈列区主要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包括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等阶段。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学校创建:我校成立于1912年,原名“私立XX中学”,是由一批有识之士发起创办的。
当时,学校以“培养有道德、有才能、有责任心的公民”为办学宗旨,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发展历程:从1912年至1949年,学校经历了多次变迁,校名也几经更迭。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影响力的名校。
(3)壮大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校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校领导视察区校领导视察区展示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等视察学校的珍贵照片和资料。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197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我校,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省部级领导视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曾多次受到省部级领导的视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校友风采区校友风采区展示了学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风采。
以下是该区域的详细讲解:(1)科技领域:我校校友中,有两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许多校友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2)教育领域:我校校友中有不少人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教授、研究员等职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校史馆解说词
一、沙盘形象厅雕刻主题形象墙纵览冀中,群贤毕至,一百余载桃李芬芳;星汉灿烂,一个世纪人杰辈出。
工大教育,独树一帜,此正所谓“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然师以立德树人为本,校以教书树人为根,我校当恪守科学发展观,立足教育事业之根本,和谐兴校、文化兴校,力使我校止于至善、厚德载物。
今设此馆,列叙时人录其功德,扬其精华,后世瞻仰,勉励秉承。
第一部分:爱我工大,学风严谨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230.81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0527万平方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已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工业大学简介:校徽、校训、校歌、办学理念。
第二部分:沃土津卫,净水工大在教育部2003年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历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于1912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并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第三部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及15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49个本科专业、 5个高职专业。
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部级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和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五个重点学科获得天津市的重点建设投资,学校获得全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一等奖。
学校下设1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700 0余人。
校史馆解说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史荣誉展示中心,我是解说员XXX。
【学生版】哲学上有三个很著名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
只有了解我从哪儿来,才能知道我是谁,也才清楚我应该去哪儿。
大家刚刚来到泸职院,看到的只是它今天的模样,但我们泸职院是一所有着114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是这114年的薪火相传,114年的步履铿锵,成就了现在的泸职院,而这114年的文化积淀,114年的理念传承,也将塑造现在的你们。
为了让三年后的你们不被“我是谁”这个问题困扰,今天我就带着你们去了解泸职院的前世今生,陪它一起经历沧桑,一起重走峥嵘,一起谱写未来的光辉岁月。
【领导版】时光穿越了一百一十多年,这一百一十多年里,我院经历了风雨沧桑、春华秋实。
回眸学院一百一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众多革命烈士,为民族前赴后继,无数社会精英,为国家添光添彩。
校史荣誉室如一副缤纷而厚重的历史画卷,为我们记录泸职院百年问道教化之旅。
很荣幸今天能和各位领导一起聆听如左过往,寻觅历史印记,感受仰之弥高的学府之博,领略钻之弥坚的师者之渊。
【变迁篇】首先,我们来看学院的历史变迁与沿革。
我院的前身川南经纬学堂创办于1901年。
时值光绪27年,时任泸州知州的沈秉坤约同内阁中书高楷,以及从日本考察新政归来的周善培,集资白银六千两,于10月21日正式创建“川南经纬学堂”,校址设在泸州试院。
曾任翰林院国史馆编修的赵熙为第一任校长。
1902年,更名为“川南师范学堂”,学校迁入水井沟川南书院。
(图中校门)这就是当时川南师范学堂的校门,现在在水井沟梓潼路小学校内。
1903到1921年,受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校教育产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学生开始秘密传阅《新青年》等进步书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川南师范学生与泸县中学等成立了“川南学生联合会”,上街游行,抵制日货,并将没收的日货堆放在澄溪口河坝焚烧。
这是当时焚烧现场的照片。
校史馆解说词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南风门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
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
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
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
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
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
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
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
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
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
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电脑教室构成。
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 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
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
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
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
校史展览馆解说词嘿,各位小伙伴们!欢迎来到咱们这超级酷炫的校史展览馆呀!今天就由我这个超级解说员来给大家讲讲咱们学校的那些精彩故事。
一走进这展览馆,哇哦,就好像走进了一条时光的隧道。
看这边墙上的老照片,那可都是咱们学校一路走来的珍贵记忆呢!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其中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下了好大的一场雪。
学校里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当时啊,有个调皮的学生,咱就叫他小李吧。
小李看到这么厚的雪,那心里可痒痒了,就想着要搞点事情。
于是呢,他偷偷地在雪地里堆了一个超级大的雪人,还把自己的帽子和围巾给雪人戴上了,那模样可滑稽了。
结果呀,被老师给发现了,老师看着那个雪人哭笑不得,最后呢,也没批评小李,还和大家一起在雪人旁边拍了张合影。
哈哈,你们说有趣不有趣?再看看这边的展品,这些都是学长学姐们当年用过的书本、文具啥的。
每一件都好像在诉说着他们当年努力学习的故事。
这里还有以前的校服呢,虽然款式和现在不太一样,但那也是咱们学校历史的一部分呀。
哎呀呀,这里还有学校举办各种活动的照片呢!运动会上同学们挥洒汗水的样子,文艺汇演上精彩的表演,都让人忍不住感叹,咱们学校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想象一下,当年的学长学姐们就在这些地方学习、生活、玩耍,他们也和我们现在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而现在,我们也在这里,继续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校史。
不知不觉就走到展览馆的尽头啦,但校史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为学校的未来增添更多的光彩。
好啦,今天的解说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咱们学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哟!下次有机会再来呀,拜拜啦!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对咱们的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呀?嘿嘿,校史展览馆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为学校的明天加油吧!。
校史展室解说词
校史展室解说词欢迎各位来到我们学校的校史展室,在这里,我们将一同探索学校百年的历史,感受着这座学府的辉煌与变迁。
我们学校的校史,是一部奋斗与拼搏的史诗,也是一幅孕育着希望与梦想的画卷。
第一章:百年初创回想起我们学校建校的初衷,它将带您踏入到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1919年,数位教育家在这片热土上创立了这所学校,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使命。
正是这份使命感的激励下,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百年的征程。
第二章:校园文化一个学校的文化是它的灵魂,是它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会介绍学校的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
学生的艺术团队在大大小小的演出中展现着学校的活力和魅力。
无论是音乐、舞蹈、戏剧还是美术,都在校园中成为了学生们探索自我、锻炼才艺的独特平台。
第三章:学术卓越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会一起了解学校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多年来,学校不仅汇聚了大批优秀的教师,还秉承着创新与实践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学子。
学校的科研实力也备受瞩目,多个学科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学术成果和影响力。
第四章:社会责任学校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承担着社会责任,践行社会公益。
这一章节将带您了解学校与社会互动融合的点滴,学校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公益慈善等社会价值观念。
我们也将会分享学生们参与社区服务、关怀弱势群体的事迹,这一切是学校秉持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初心。
第五章:校友风采校友是学校发展历程中闪耀的明星,许多优秀校友的事迹也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无数的荣光。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学校优秀校友的事迹,他们不仅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一直保持着对学校的热爱和支持。
第六章:展望未来在这最后一章,我们将一同展望学校的未来。
学校将继续秉持着初心,迎接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坚信,学校将会继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各位能与我们一同走进校史展室,体验百年辉煌的学府风采。
学校的辉煌历史离不开前辈们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开创和传承。
作为校史馆讲解员发言稿
作为校史馆讲解员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同仁、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校史馆的讲解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讲解我们学校的历史。
在这里,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校史馆。
我们学校的校史馆成立于1998年,它是一个记录学校历史与发展的重要场所。
校史馆展览面积达5000平方米,共分为七个展厅,展示了我们学校自创建以来的各个方面。
这些展厅分别是校园沿革展厅、学科教学展厅、学生活动展厅、师资团队展厅、校友成就展厅、人文历史展厅和校园风貌展厅。
通过这些展厅,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的演变历程、教学特色、学生文化活动、师资力量、校友事迹、人文历史文化以及校园建设情况等。
首先,校园沿革展厅会向大家展示我们学校自创建以来的发展历程。
我们学校成立于1950年,当时只有一所初等教育学校。
从那时起,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多年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优质师资、先进教学设备和完善教学资源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通过校园沿革展厅,我们将会向大家展示学校在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里程碑。
其次,学科教学展厅将会展示我们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特色。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学校一直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教学人才,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在学科教学展厅,我们将会向大家展示学校优势学科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和学生培养情况等。
第三,学生活动展厅将会展示学校的学生文化和成就。
学生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学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团队和个人。
学生活动展厅将会展示学校学生会、社团、辩论队、运动队等学生组织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同时展示学生在艺术、体育和学术方面的优异表现。
接下来,师资团队展厅将会向大家展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团队。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我们学校始终致力于引进和培养优秀的教师。
校史馆讲解词
校史馆讲解词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校史馆,这是一个展现我们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场所。
本校始建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学校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发展和前进。
校史馆收藏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物,展现了我校从最初的创立,到今天的成长历程。
馆内设置了多个展区,不仅有具体的展品,还有各种音像资料和文字解说,让观众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学校的历史和发展。
在游览学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让我们先来看看学校最初的创业历程。
早在建校初期,学校只有极其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但这并没有阻挡我们的发展步伐。
我们通过严谨的教学质量,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及教授前来。
其中不乏著名学者、科学家及政治家。
学校也在多个领域不断开展了研究与合作,发挥了其独特优势。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期,学校逐渐走出国门,开始在国外招收学生和开展联合办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办学思想不仅走出了国门,而且得到了国际认可。
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并进行交流合作,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全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我们学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我们学校获得了许多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的资助,为国家重大工程和技术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21世纪初期,学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为人才培养推出了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新的学科专业。
我们积极探索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开设了网络教育课程。
这种改革和创新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在经历了无数次风雨和挫折之后,我们仍然坚信,只要我们不断追求卓越、保持创新,就一定能够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解说词1
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到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史馆参观。
前言一九四九年,豫东大地,陇海线畔,“朱集市市立中学”诞生了,并从此开始了她的征程。
她路途坎坷,几度风雨,几度辉煌,一路拼搏,一路高歌,历练了颗颗师心,培育了代代学子,,展现了一中的无限风采,也辉映了祖国大地。
她今天的名字是商丘市第一中学,这个名字翘然秀出群伦。
而学校也坚贞地履行着传承人类的文明与梦想,延续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播种着明天的希望的神圣使命。
敬业乐群、博习通达的校训,敬业慎行、严谨善导的教风等等。
这就是商丘市第一中学的传统与现在,也是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历史回眸校史馆展示了商丘市第一中学60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巨大变化。
(大事记)1949年,鲁光中学、私立豫东中学与私立道德中学一部及私立道德小学印染班合并,称为朱集市市立初级中学,由朱集市市长王飞霄兼任校长。
1951年,改称商丘市市立初级中学。
1953年,再次更名为商丘市第一初级中学。
1957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重点中学。
1958年更名为商丘市第一中学,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学制三年。
1987年9月,新教学楼落成,全校所有班级搬入教学楼,告别平房。
1998年,因97年商丘撤地设市,学校上划直属市教育局。
1999年,遵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商丘市第一中学高、初中两部实行分离分设,高中部迁出独立办学,初中部仍然留在原址办学,并沿用“商丘市第一中学”校名至今。
2005年8月,逸夫科技楼落成。
9月,市一中分校成立高中部并开始招生。
商丘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是一部精神家园的坚守史,更是一部数代师者的耕耘史。
(历任校首)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凝聚了历任领导的心血和汗水。
这是建校60年来的历任校首,其中王飞霄校长当时是市长兼任校长,由此可见学校在当时的地位之高。
李德樵校长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这是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址变动、以及毕业生合影,不知上面可有您或您熟悉的身影?校友撷英进入新世纪的十年间,学校规模扩大了近十倍,教学业绩和办学水平在全省遥遥领先,毕业生人数最高记录达一年5000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这里曾经走出:石秀诗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张树田上将……由于校庆时间紧迫,以及线索的限制,我们在展板上只登录了部分照片,如果您或您所熟悉的校友已经有所建树,我们热情的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资料,我们将不断丰富展板。
校史馆介绍稿
校史馆介绍稿校史馆是一座以宣传学校历史为主题的文化场所,旨在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传承学校精神,向师生和社会大众展示学校的成就和荣誉。
校史馆像一本关于学校发展的大百科全书,它记录着学校的种种风采和变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史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窗口,承载着宣传学校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
首先,校史馆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展品,向大家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
通过历史文献、照片、文件、实物等形式,展示学校的创建背景、办学理念、院系设置、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师生荣誉等方面的情况。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师生对学校发展历程的了解,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母校;另一方面,可以向社会大众展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校史馆通过展示学校的荣誉和成就,彰显学校的品牌形象。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是通过培养和造就人才来贡献社会的。
校史馆可以通过展示学校师生的优秀成果、荣誉和奖项等,展现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
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励师生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社会资源向学校倾斜,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声誉。
校史馆还承担着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职责。
学校精神是学校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是一所学校的鲜明标识。
校史馆可以通过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奋斗精神,向师生们传达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凝聚力,让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和责任感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师生加入学校,提升学校整体的氛围和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设校史馆的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多元参与,广泛征集和收集相关资料和展品。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纂校史教材或出版校史刊物,丰富馆内展览内容。
同时,可以邀请校园内外的师生、校友等提供他们的照片、经历、回忆等,丰富校史资料和展览的内涵。
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反映学校的历史真实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师生和校友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校史馆介绍稿
校史馆介绍稿校史馆是一座展现学校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场所,它是学校的记忆殿堂,承载着丰富的校园记忆和辉煌的历史。
通过展览、文物收藏、图片和文字资料,校史馆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校园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呈现,让每一位校友和来宾都能感受到学校的荣耀与成就。
校史馆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宏伟壮观。
馆内分为多个展区,每个区域都展示着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校园文化。
进入校史馆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起源和创办历程。
通过珍贵的图片和文件资料,展示了学校的创办者、学校的初期发展及其在当地教育界的地位。
这一展区不仅使人们了解到学校的发展历程,也向人们展示了学校的坚韧与创新精神。
走进校史馆的第二个展区,我们进入了学校的成长期。
这个展区将焦点放在学校的扩建和教学成就上。
展示了学校办学思想的转变以及各个学科的发展历程。
这里展示了学校各个专业的历史和发展,包括学校的优秀教师和杰出校友。
通过展览和文物,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
校史馆的第三个展区主要介绍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和学术研究成果。
这里展示了学校的现代教学设施、研究实验室以及学校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展览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现了学校在科研方面的突破和贡献。
此外,展区还设置了交互式展板,让观众可以亲自体验学校的现代化设施和科技成果。
此外,校史馆还设有一个专门的收藏室,用于陈列学校的文物和档案资料。
这些文物不仅包括了学校的奖状、证书、纪念品等,还包括了学校过去的教学用具、学生手册和学校报刊等等。
这些宝贵的文物和档案记录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是学校发展的真实见证。
校史馆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展览和活动,以庆祝学校的生日和纪念重要历史事件。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友参加,通过参观和互动,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学校的凝聚力和骄傲感。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校史馆承载着学校的记忆和传统,也是学校的精神家园。
它不仅向人们展现了学校的辉煌过去,也激励着学校在未来继续追求卓越。
复旦校史馆解说词
复旦校史馆解说词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复旦大学校史馆。
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建筑,了解复旦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首先,让我们来到校史馆的入口。
这里陈列着复旦大学的校徽和校训,它们是复旦精神的象征。
校徽中的“复旦”二字取自《尚书》中的“日月光华,旦暮复旦”,寓意着学校与日月同光,不断追求卓越。
而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则强调了学思结合、志向坚定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一展厅。
这里展示了复旦大学的创立和发展历程。
1905年,复旦公学创立于上海,成为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自此以后,学校经历了多次更名和迁址,逐渐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
这里还陈列着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展现了复旦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
这里主要展示了复旦大学在各个时期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
自创立以来,复旦大学始终坚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这里陈列着一些著名教授和校友的照片和事迹,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国际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来到第三展厅。
这里展示了复旦大学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
学校始终秉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这里陈列着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照片和纪念品,展现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在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和成果。
各位来宾,通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复旦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
学校校史解说员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今天校史馆的解说员,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历史,与大家一起回顾那些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岁月。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史馆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这里,我们将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学校的精神风貌。
我们的学校始建于19XX年,至今已有XX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学校历经风雨,不断发展壮大。
从最初的几间简陋的教室,到如今现代化的校园,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学校的初创时期,老师们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知识的种子,为我们点燃了求知的火把。
学生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为学校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正是这些辛勤的耕耘,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在各个时期,学校都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师生,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下,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学校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一、初创时期(19XX年-1950年)在这个时期,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艰苦的条件下,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发展时期(1950年-1980年)这个时期,学校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逐渐壮大。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三、腾飞时期(1980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学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我们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对学校校史馆的支持和关爱。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传承学校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校史馆导游词开头和结尾
校史馆导游词开头和结尾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讲解员×××。
欢迎参观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交通学校。
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高等教育系列,隶属河南省交通省运输厅,是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我院迎来了六十周年的寿诞,为铭记先贤教诲,发扬交院之精神,延续今日交院之辉煌,特组织建设“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全馆约774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厅、现代厅、学子厅和未来厅,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学院六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时光的翅膀,漫塑历史的长廊,追忆交院逝去的沧桑,感受交院新世纪创造的辉煌!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校史馆的第一部分——序厅,序厅在设计上撷取了交通文化、公路文化、交院文化等,营造了现代开阔、明朗大气的展览氛围。
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序厅厚重的艺术氛围。
序厅主要包括形象墙、学院文化和领导关怀。
序厅的左侧为“领导关怀部分”,六十年来河南交通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关怀。
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众多的关爱和期待;我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辉映着各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
一次次亲临指导,一句句殷殷叮咛,让交院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序厅中央的形象墙上篆刻的是著名诗人王怀让老师,为我校五十周年校庆而作的诗歌“一条大路”,这首诗将学院五十年代的诞生、六十年代的坎坷、七十年代的涅槃、八十年代的成长、九十年代的壮大和新世纪的辉煌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路,这是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这更是一条不断伸向远方的大路……全体交院人将在这条大路上飞奔,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右侧在石材墙面上展示的是我院的校训、凝练我院六十年发展概况的校史馆前言、校徽和六十年校庆庆辉。
全面展示了我院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理念。
我们序厅中最后一个亮点就是顶部天花设计,大家可以看到以高速公路为创意,中心设计学院发展的历史年代线,在蓝天白云下,在一往无前的高速公路上,学院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灿烂华章.历史厅“峥嵘岁月,六秩如歌”回首往昔,岁月峥嵘,凝华聚彩,薪火相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冈
职
院
校
史
馆
解
说
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某某。
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馆,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请跟我往里面走。
在参观之前提醒大家:校史馆是我们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希望大家在观看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各项财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行,走过了 65年的辉煌历程,65年春华秋实,喜育桃李十万,65年斗转星移,旧貌已换新颜。
大家请往这边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这9个鲜红的大字就是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办学战略,我校在 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 这样的办学战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而分列其两边的就是我校的校训了,我校在这样的校训精神指引下,已经形成了 以崇德为方向,以强能为目的,以务实为方法和手段,以创新为动力 的办学思想。
大家在理解完校训之后,请往上面看,这个圆形的图标就是我院额校徽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耐人寻味呢?整个校徽是以寓意着充满希望的绿色为底色,同时以黄冈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H和G为基本框架的,H在这里衍生成一条成才之路,是学院为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铺就的通向社会谋求发展的阳光大道,而在我们看到H中间这一横时,是不是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呢?同时它也寓意着一本翻开的书,代表着全院师生正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
看完这些请往这边看: 扬子江为我们欢快奔腾,大别山为我们引吭高歌。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校的校歌了,我校校歌是由原任书记涂普生作词,胡耀武作曲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更值得黄职学子骄傲的是,我校校徽以及校歌在2008年1月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 校歌、校徽、校训 展评颁奖大会上,均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学院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李先念、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来我校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部以及省市级各级领导,也多次来
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那么这些就是各个时期各级领导视察我校时的留影以及题词了,更值得一提的就是这幅题词了,因为它是原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程运铁所留下的,程运铁便是从我们黄职走出去的校友,是我们的骄傲。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革命老区黄冈,黄冈可以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经过65年的洗礼,我们的学校才不断成长不断壮大,而它是如何历经沧桑的,不妨让我们一同来关注一下。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校史沿革图了,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1949年到现在的2014年,我们的学校走过了65年的办学历程,前50年为中专办学,后15年为高职办学。
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由黄冈财贸学校、黄冈农业学校、黄冈机电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
1949年,刚刚获得解放的黄冈人才短缺,为了培养急需的经济管理干部,我们的黄冈财校在苏东坡曾经吟咏过大江东去的赤壁山上诞生了,而我们的农校和卫校则于1952年先后诞生于黄州,为了培养急需的农机人才,在黄梅的龙感湖又成立了我们的机电工程学校。
三校的创建开创了黄冈的职业教育,但是由于文革的影响,在1969年都遭停办。
三校在创建初期都有着停办复办、校址变迁、校名变更的共同经历,到了1973年至1974年,复校后的三校汇聚到了我们美丽的南湖,为黄冈职院的组建打下了基础,直到1999年,三校合并组建成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截止2010年6月,黄冈卫校也一并纳入,从此步入了高职办学的新征程。
第二馆 风雨彩虹
各位领导,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风雨彩虹,谱写黄冈中职教育的华章。
1949年,刚刚获得解放的黄冈百废待兴,人才短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三校才得以诞生。
我们农校的首任校长钟子恕还与我们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进行了合影。
下面这些就是建校时的校貌和批文。
这个展板展出的是三校在创建初期所开设的专业以及课程,大家可以看一下,从这些图片上我们不难看出三校在创建初期,办学条件
艰苦,教学条件简陋,但三校人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因此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就是当时毕业生的部分留影。
三校师生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之外,还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由于文革的影响,三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湖复校以后,办学条件极为艰苦,素有南湖办学 十难 之说,但是经过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学校的多方努力,才使得我们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同时面向黄冈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社会急需的部分专业,这些就是当时新增设的专业以及课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进入了建康发展的快车道。
到了八十年代末,我们的农校还有了自己的校办幼儿园,而我们财校的卫星接收设施也相对较为完善。
同时,三校还主动适应市场,扩大办学规模,到了1999年底,三校建筑总面积就已超过了13万平方米,下面这些照片就反应了改革开放后学校获得发展的新风貌。
改革开放后,给我们的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师资力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1979年的不足200人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1200多人的师资队伍,这些就是当时在任以及离任的高级职称人员名单。
进入八十年代,三校在办好传统专业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开办社会急需的专业,以此来增强我们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管理,像我们农校的苏友萱副教授、万锡寿老师,财校的王家安老师等都为当时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学校还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外建有大批的实验室以及实训基地,以此来保障我们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团体活动,发表论文有1000多篇,并且多篇获得省级以上的奖章。
我们的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始终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经常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这些就是三校党团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时的场景。
在进入90年代,我们的三校抓住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估契
机,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壮大,截止1998年,三校先后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和全国农业系统A等一级学校,到了2010年六月,我们学校被财政部评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除此之外,我们三校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来增强我们的教学实力。
在这一钟馆展出的是原三校历任领导一览表,中专办学取得的成就有他们付出的心血,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第三馆根深叶茂
接下来即将进入的是根深叶茂,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铸造黄冈高职教育的辉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七月,是湖北省最早经教育部批建的高校之一,也是黄冈市的第一所高职院校,黄职的组建标志着黄冈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2000年10月18日,我们学校进行了挂牌庆典仪式,由于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飞速发展,这几个展板已经有所变动,由之前的系部改为了院部,这样的多院部,多单位的组织机构自然也离不开我们现任以及离任领导的辛勤奉献。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初步建立起一支结构趋于合理,专兼结合,与学院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截止到2008年底,我校有专任教师593人,其中也不乏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以及省农技110首席专家、省级教学团队和多名楚天技能名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由最初的七个专业发展到现在超过54个专业,并且组建成了一批示范性专业,以这些专业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了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个展板展示出的是我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重点建设的一批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统编教材,依据多元化的原则,学院先后建立起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省级高职教育基地,通过一些实践性教学和技能比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展板展出的就是我校学生在校竞赛上的获奖情况,除此之外,我校的广大教师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才,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其中有四项获省级教学成果
奖。
同时,我校的科研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我校主持的国家级重点课程项目以及五项国家专利和一项国家注册商标,并且多篇论文被国家权威期刊收录,可以说我校为社会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校企合作和科技扶贫方面不难看出,我校在高职教育的宏观层面所采取的校县对接、校企合作、双赢共进的办学模式,实现了高职教育与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相互促进。
我校在办好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的同时还实行高等继续教育,并建立了长期的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办学风尚,在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实行校院两级,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从两情教育到5率、5S的管理办法等都为我校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了保障。
这是我校在进行校园文明创建和体育活动时的场景。
从这两幅图上可以看出我校的生源遍及全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在校全日制普通专科生还首次突破万人。
我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十年超过98%,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那么在媒体眼中的黄冈职院也不难看出,我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在逐年提升。
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办学评估和示范建设,如今的黄冈职院已成为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64年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走出去的毕业生有十多万人,他们在社会上的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不少校友还身居省市级各级部门的重要领导岗位,在各个历史时期,他们心系母校、关心支持母校。
昨天,他们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他们以为荣,这些就是部分校友的照片。
讲解结束语:
65年历程光阴流转,65年春秋薪火相承。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更加辉煌的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