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冈
职
院
校
史
馆
解
说
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某某。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馆,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请跟我往里面走。在参观之前提醒大家:校史馆是我们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希望大家在观看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各项财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行,走过了 65年的辉煌历程,65年春华秋实,喜育桃李十万,65年斗转星移,旧貌已换新颜。大家请往这边看。首先映入眼帘的这9个鲜红的大字就是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办学战略,我校在 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 这样的办学战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而分列其两边的就是我校的校训了,我校在这样的校训精神指引下,已经形成了 以崇德为方向,以强能为目的,以务实为方法和手段,以创新为动力 的办学思想。
大家在理解完校训之后,请往上面看,这个圆形的图标就是我院额校徽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耐人寻味呢?整个校徽是以寓意着充满希望的绿色为底色,同时以黄冈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H和G为基本框架的,H在这里衍生成一条成才之路,是学院为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铺就的通向社会谋求发展的阳光大道,而在我们看到H中间这一横时,是不是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呢?同时它也寓意着一本翻开的书,代表着全院师生正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看完这些请往这边看: 扬子江为我们欢快奔腾,大别山为我们引吭高歌。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校的校歌了,我校校歌是由原任书记涂普生作词,胡耀武作曲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更值得黄职学子骄傲的是,我校校徽以及校歌在2008年1月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 校歌、校徽、校训 展评颁奖大会上,均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学院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李先念、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来我校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部以及省市级各级领导,也多次来
我校检查指导工作。那么这些就是各个时期各级领导视察我校时的留影以及题词了,更值得一提的就是这幅题词了,因为它是原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程运铁所留下的,程运铁便是从我们黄职走出去的校友,是我们的骄傲。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革命老区黄冈,黄冈可以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经过65年的洗礼,我们的学校才不断成长不断壮大,而它是如何历经沧桑的,不妨让我们一同来关注一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校史沿革图了,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1949年到现在的2014年,我们的学校走过了65年的办学历程,前50年为中专办学,后15年为高职办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由黄冈财贸学校、黄冈农业学校、黄冈机电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1949年,刚刚获得解放的黄冈人才短缺,为了培养急需的经济管理干部,我们的黄冈财校在苏东坡曾经吟咏过大江东去的赤壁山上诞生了,而我们的农校和卫校则于1952年先后诞生于黄州,为了培养急需的农机人才,在黄梅的龙感湖又成立了我们的机电工程学校。三校的创建开创了黄冈的职业教育,但是由于文革的影响,在1969年都遭停办。三校在创建初期都有着停办复办、校址变迁、校名变更的共同经历,到了1973年至1974年,复校后的三校汇聚到了我们美丽的南湖,为黄冈职院的组建打下了基础,直到1999年,三校合并组建成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截止2010年6月,黄冈卫校也一并纳入,从此步入了高职办学的新征程。
第二馆 风雨彩虹
各位领导,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风雨彩虹,谱写黄冈中职教育的华章。1949年,刚刚获得解放的黄冈百废待兴,人才短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三校才得以诞生。我们农校的首任校长钟子恕还与我们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进行了合影。下面这些就是建校时的校貌和批文。
这个展板展出的是三校在创建初期所开设的专业以及课程,大家可以看一下,从这些图片上我们不难看出三校在创建初期,办学条件
艰苦,教学条件简陋,但三校人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因此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就是当时毕业生的部分留影。三校师生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之外,还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文革的影响,三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湖复校以后,办学条件极为艰苦,素有南湖办学 十难 之说,但是经过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学校的多方努力,才使得我们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同时面向黄冈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社会急需的部分专业,这些就是当时新增设的专业以及课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进入了建康发展的快车道。到了八十年代末,我们的农校还有了自己的校办幼儿园,而我们财校的卫星接收设施也相对较为完善。同时,三校还主动适应市场,扩大办学规模,到了1999年底,三校建筑总面积就已超过了13万平方米,下面这些照片就反应了改革开放后学校获得发展的新风貌。改革开放后,给我们的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师资力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1979年的不足200人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1200多人的师资队伍,这些就是当时在任以及离任的高级职称人员名单。
进入八十年代,三校在办好传统专业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开办社会急需的专业,以此来增强我们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管理,像我们农校的苏友萱副教授、万锡寿老师,财校的王家安老师等都为当时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学校还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外建有大批的实验室以及实训基地,以此来保障我们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团体活动,发表论文有1000多篇,并且多篇获得省级以上的奖章。
我们的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始终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经常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这些就是三校党团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时的场景。在进入90年代,我们的三校抓住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估契
机,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壮大,截止1998年,三校先后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和全国农业系统A等一级学校,到了2010年六月,我们学校被财政部评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除此之外,我们三校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来增强我们的教学实力。在这一钟馆展出的是原三校历任领导一览表,中专办学取得的成就有他们付出的心血,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第三馆根深叶茂
接下来即将进入的是根深叶茂,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铸造黄冈高职教育的辉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七月,是湖北省最早经教育部批建的高校之一,也是黄冈市的第一所高职院校,黄职的组建标志着黄冈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2000年10月18日,我们学校进行了挂牌庆典仪式,由于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飞速发展,这几个展板已经有所变动,由之前的系部改为了院部,这样的多院部,多单位的组织机构自然也离不开我们现任以及离任领导的辛勤奉献。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初步建立起一支结构趋于合理,专兼结合,与学院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截止到2008年底,我校有专任教师593人,其中也不乏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以及省农技110首席专家、省级教学团队和多名楚天技能名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由最初的七个专业发展到现在超过54个专业,并且组建成了一批示范性专业,以这些专业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了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展板展示出的是我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重点建设的一批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统编教材,依据多元化的原则,学院先后建立起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省级高职教育基地,通过一些实践性教学和技能比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展板展出的就是我校学生在校竞赛上的获奖情况,除此之外,我校的广大教师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才,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其中有四项获省级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