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反应包括哪几类
(整理)药物反应包括哪几类
药物反应包括哪几类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给人体带来有害的不良反应。
药物反应的种类是比较多的,从发生的机制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过敏反应:是指按正常的用量用法接受治疗药物后,机体发生一些不正常的临床表现,它与药物的正常药理作用和药物过量引起的反应不同,是作用性质上的反常,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各种形态的皮肤粘膜发疹和一些全身性的反应。
药物的过敏漫应在所有不良反应中,是最多见的一类。
(2)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它一般发生于用药超过极量的情况下,或因为医疗差错或意外事故引起。
此时几乎每个患者都会出现性质相同的中毒症状。
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毒性。
毒性反应一般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
(3)副作用: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伴随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发生的其他非预期的反应,它属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在治疗中是较常出现的。
我们所用的药物大都同时具有几种药理作用,用于治疗目的的只是其中的一_二种,而其他作用有的则成为副作用。
(4)后遗反应: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学效应,它可以非常短暂,也可以比较持久,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少数会引起水久性器质性损害。
(5)特异质反应:指少数人在用药后,发生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反应,这种情况大多数和个体遗传素质所引起的代谢酶的缺陷有关系。
(6)“三致作用”:即致畸胎、致癌、致突变作用,对前两个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所谓致突变,是指药物引起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及其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构成和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进而使某些器官在形态、功能上发生病变。
近年来,“三致”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7)药物的成病作用:吸毒会上痛,其实一些药物也会产生这种情况,它们经长期服用,在停药后除了具有强烈的心理上的渴求外,还会有生理上的依赖,并由此出现“戒断症状”,这叫做药物的成病性,又叫药物依赖性。
儿童尤需防范食物过敏在刚刚结束的巴黎食物过敏大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发达国家食物过敏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仅法国就有6%的15岁以下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症,这种病会对儿童健康及其今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药品不良反应
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
监管政策
制定严格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01
要求医疗机构和患者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并对瞒报、
漏报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法规
0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与
控制提供法律保障。
案例二:某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总结词
过敏反应是某些人使用抗生素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皮疹、呼吸困难 甚至过敏性休克。
详细描述
某患者在接受某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和呼吸急促等症状,诊 断为过敏反应。医生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
案例三:某降糖药的低血糖风险
总结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目录
•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 • 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与评估 •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 •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 药品不良反应的科研进展
01
CATALOGUE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可分为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发生率较高, 通常停药后可恢复;B型反应是由药物引起的机体过敏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C型反应是由长期用 药累积引起的慢性反应,停药后可能逐渐消失。
详细描述
某患者因长期使用某镇痛药而出现药物依赖症状,表现为停 药后出现戒断症状如疼痛加剧、焦虑和失眠等。医生逐渐减 少药物剂量并给予替代治疗,患者的成瘾症状得到控制。
05
CATALOGUE
药理学不良反应总结
药理学不良反应总结药物治疗是目前常见的医疗手段之一,但是在应用药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反应。
药理学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机体产生的不良效应。
药理学不良反应的种类繁多,严重程度不一,有些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临床实践中,及时识别和处理药理学不良反应至关重要,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药理学不良反应可分为两类:预测性不良反应和非预测性不良反应。
预测性不良反应是在临床试验和药物研究中能够预见到的反应,通常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导致的,如利尿药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等。
而非预测性不良反应则是在药物上市后才能发现的反应,有时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理学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药物过敏反应、药物中毒、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药物中毒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过高,导致药物的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疗效,甚至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了减少药理学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当在用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史、过敏史等,准确评估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物的用药指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定期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和药效,及时调整药物的用药方案,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同时,应关注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的来说,药理学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临床医生应当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提高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在药物应用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保障。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范围内,由于特殊生理机制、身体状况或不可预测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的药物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即药物的治疗期间或停药后使用遵循相关国家和地区标准的某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 药理性不良反应:即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引起的肠胃不适。
2. 过敏反应:某些药物在人体内引起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3. 中毒反应:由于药物的剂量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中毒反应,如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症状。
4. 交叉过敏反应:某些药物与已使用的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如某些抗生素与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引起的过敏反应。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1. 合理用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使用,并避免自行停药或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2. 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告知:患者在就医时应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避免使用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3. 个体差异的考虑: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可能存在差异,患者在初次使用药物时应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1. 及时停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所出现的不良症状。
2. 对症处理: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如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缓解。
3. 转换药物:对于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他具有相同效果但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时告知医生有关病史和过敏史,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区别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8个
在医学上把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统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
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源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神经性耳聋等。
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外,还包括药品的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
可以继续服用如果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物了,所以,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物时,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在观察疗效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下有没有副作用。
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
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
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这个“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药物的不良反应。
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非药物因素和药物因素两类。
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
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体质、不同病理状态、不同适应征的患者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
人各有异。
(本刊综合)几种错误的饮食方式错误一一次采购过多蔬菜。
纽约圣基斯科北方韦斯特切斯特医院健康顾问布鲁斯特博士说“从采摘的那一刻起,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就开始减少了。
”也就是说。
你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储时间越久,它们所含的营养就越少。
研究发现,在冰箱保存大约一周后,菠菜中有一半的叶酸和40%的叶黄素会自然流失。
专家建议,每次采购食物不要过多,一周买3次最为合适。
药物生物合成反应类型
实 例
H 瘤胃细菌 HOOC N H O (R u m e n b a c te ria ) HOOC C H C H H C H COOH
H2N
5 -酮 基 已 内 酰 胺
谷氨酸
2. 醚的开裂
C O CH2 R COH
CH O R或 H
CH3 R或 H
CHOH
C
O
CH3
COH
实 例
HO O C H 2C O O H 分 节 孢 子 杆 菌 SP. (A rth ro b a cte riu m S P .) HO OH
生物合成反应类型:
一、氧化反应 二、还原反应 三、水解反应
五、胺化反应
六、酰基化反应
七、脱羧反应
八、脱水反应
四、缩合反应
一、氧化反应
1. 单一氧化反应
C H 2O H CHO
CHO
C H 2O H
COOH
COOH
CHOH
CO
CH3
CHO
CH3
COOH
CH2
CO
CH2
COOH
实 例
C H 2O H 1. 产 黄 青 霉 Q 176 2. 假 单 胞 菌 PI (1 . P en icilliu m ch ry so g en u m Q 176) (2 . P seu d o m o n as P I) 苄醇 苯甲醛 CHO
O C O C R COH
O C O C R COH
R
CO SR
R
COOH
实 例
H 2C C O N O COOH Cl 7 -氯 苯 乙 酰 头 孢 菌 素 C Cl 7 -氯 苯 乙 酰 -3 -脱 乙 酰 头 孢 菌 素 C C H 2O C C H 3 H N S O 大肠杆菌 (B a c te riu m c o li) O COOH H 2C C O N C H 2O H H N S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
R-S-R’ R-SH
R-CH-NH2 R-C=O
R’
R’
R-CH2-OH RCHO RCOOH
类型 偶氮还原 硝基还原 羰基还原 双键还原 二硫化物还原 S-氧化物还原
二、还原
反应式 R-N=N-R’ R-NH2 + R’-NH2 R-NO2 R-NO R-NH-OH R-NH2 R-CHO R-CH2-OH R-CH=CH-R’ R-CH2-CH2-R’ R-S-S-R’ R-SH +R’-SH R-SO-R’ R-S-R’
2、硫酸结合
形成硫酸酯,对药物代谢的重要性不如前者。
3、甘氨酸结合
羧酸+甘氨酸 结合物
4、乙酰化
凡芳香胺、脂肪胺、肼或酰肼基的化合物均 可发生此反应。需乙酰化酶参与
5、甲基化
酚、胺、巯基化合物 甲基化 极性小、水溶性
三、水解
类型 酯水解 酰胺水解 酰肼水解 腈水解
反应式 R-COOR’ R-COOH + R’OH R-CONH2 RCOOH + NH3 RCONHNH2 RCOOH +NH2NH2 R-CN RCOOH + NH3
例子 普鲁卡因 水杨酰胺 异烟肼
四、结合反应
1、葡萄糖酸结合 哺乳类动物最重要的结合反应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药物代谢反应通常分为两大类:
➢ 第一相反应 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代谢
脂溶性药物
生成极性基团
➢ 第二相反应 即结合反应
极性基团+体内内源性物质 结合物
一、氧化
药物氧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饱
和烃、芳香烃氧化;O,S,N-脱烃;醇、
醛类氧化等
CH3-CH2-CH2-R OH-CH2-CH2- CH2-R Ar-H Ar-OH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在医疗保健领域,药品的使用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常见手段。
然而,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分类、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理学因素: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与机体内的特定受体结合,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2. 药物代谢因素: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有些人的体内酶系统活性较低,导致药物的代谢过慢,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为个人遗传背景、饮食习惯、药物使用史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对同一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药品不良反应可以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常见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在药物的临床试验中经常被观察到,并在使用药物时有明确的警示和提示。
例如,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
2. 罕见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在正常使用剂量下很少出现,并且往往不容易被识别。
当药物开始在广大人群中使用时,才能发现这些罕见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药物对特定人群的过敏反应。
3. 剂量相关不良反应:这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有关。
在较高剂量下使用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
例如,某些药物在高剂量下可能会导致肝损伤。
三、预防和处理为预防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个有效的方法:1. 个体化用药:由于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监测: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症状,及时发现可能的不良反应。
第二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和代谢反应
(一)药物的异构化反应
1.光学异构化反应 ① 消旋异构化反应
举例:如肾上腺素的溶液由于pH过低或过高, 加热或室温放置过久等会加速其消旋化,使药 效降低(右旋体的效率仅为左旋体的1/15)。
② 差向异构化反应
举例:如四环素遇某些阴离子如磷酸根、枸橼 酸根、醋酸根可生成差向四环素,而失去活性。
(三)聚合反应
eg 1:如甲醛在贮存中易生成白色的 多聚甲醛沉淀。
eg2:如维生素K3光照后变为紫色, 是因为分解并聚合成双分子化合物而 引起的。
四、CO2对药物质量的影响
1、使弱酸强碱盐析出弱酸沉淀 2、改变药物的酸碱度 3、导致药物产生沉淀 4、引起固体药物变质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代谢
> 酰胺
(三)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 素
外因
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
1
水分
应尽量考虑制成固体药剂使用;干 燥处贮存
2 酸碱性
调节稳定pH值。
注射剂灭菌时,应考虑药物水溶液的
3
温度 稳定性而选择适当的温度,如流通蒸
汽灭菌30分钟;阴凉处或冷处贮存
4 金属离子
加入配合剂EDTA-Na
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削皮(去皮)后,
不是,药物的水解速度受 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 素
外因
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
1
水分
应尽量考虑制成固体药剂使用;干 燥处贮存
2 酸碱性
调节稳定pH值。
注射剂灭菌时,应考虑药物水溶液的
3
温度 稳定性而选择适当的温度,如流通蒸
汽灭菌30分钟;阴凉处或冷处贮存
4 金属离子
加入配合剂EDTA-Na
药学不良反应
药学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
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原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红斑性狼疮等。
1.副反应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将会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副反应是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难以避免的。
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
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
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是十分危险的。
3.后遗效应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5.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
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临床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拮抗药解救无效。
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与剂量也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休克等。
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
临床用药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可见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药物反应。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引言在医疗实践中,药物的使用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是无法避免的。
本文对药品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和预防这些问题。
不良反应类型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药物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反应可能是由于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导致的。
2. 药物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乏力等。
这些反应通常是由于药物对身体其他部位或系统的影响产生的。
3.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种情况下,药物的效果可能被减弱或加强,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4. 药物滥用或误用:如果患者在使用药物时未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或者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预防和处理策略为了预防和处理药品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和建议:1. 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在给患者开具处方前,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以避免给患者开具对其过敏的药物。
2. 提供详细的用药说明: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说明,包括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频率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3. 监测不良反应:在患者使用药物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医护人员在开具处方时应注意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了解可能的相互作用,并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5. 教育患者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教育,包括正确用药的方法、时间、剂量等,以减少滥用或误用药物的风险。
结论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通过了解不良反应的类型和预防处理策略,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始终关注患者的症状和反应,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药物合成试题及答案
药物合成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药物合成?药物合成是指利用化学方法,从简单的原料出发,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过程。
2. 药物合成中常用的反应类型有哪些?药物合成中常用的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请列举至少三种药物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
药物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酸催化剂、碱催化剂、金属催化剂。
4. 描述药物合成过程中的保护基团的作用。
保护基团在药物合成过程中用于保护某些敏感的官能团,防止它们在合成过程中被破坏,待合成完成后再去除保护基团,恢复官能团的活性。
5. 药物合成中如何控制反应的立体化学?控制反应的立体化学通常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手性辅助剂或手性起始物料来实现,以确保最终产物具有正确的立体构型。
6. 药物合成中的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是什么?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和反应时间,都会影响反应速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
7. 请解释药物合成中的“一锅法”合成。
“一锅法”合成是指在一个反应容器中,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反应步骤,直接从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的方法。
8. 药物合成中如何进行产物的纯化?产物的纯化通常通过结晶、蒸馏、柱色谱、萃取等方法实现,以去除副产物和杂质。
9. 药物合成中如何进行产物的鉴定?产物的鉴定通常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分析方法进行。
10. 药物合成中有哪些常见的副反应?常见的副反应包括:过度反应、副反应生成、副产物形成、反应选择性差等。
11. 药物合成中如何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可以通过使用原子利用率高的合成方法、减少副反应、循环利用原料和溶剂等方法实现。
12. 药物合成中如何评估合成路径的效率?评估合成路径的效率通常通过计算合成路径的步骤数、总产率、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来实现。
13. 请列举至少三种药物合成中常用的溶剂。
药物合成中常用的溶剂包括:水、甲醇、二氯甲烷。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而且严重,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在医疗实践中,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100个问题和答案。
1.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2. 为什么药品会引发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可能是与药物化学成分有关,也可能是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3.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常见不良反应和罕见不良反应。
4. 常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常见不良反应是指在临床应用中经常见到的、较为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5. 罕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罕见不良反应是指发生概率较低的、不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6.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负荷量变大,测定数值改变,与化验指标相关。
7.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导致药物治疗中断、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8. 如何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是合理用药、精确用药、遵循用药指南。
9. 如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期间监测、用药期间监测、用药后监测。
10. 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药、减量、调整用药方案、给予对症治疗等。
11. 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何要求?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药物生产企业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管。
12. 为什么要重视药物不良反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13. 谁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及医生、药师等临床医务人员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14.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哪些影响因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受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1. 引言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2. 不良反应的定义不良反应是指在给予正常剂量下,药物在预期用途和说明书所描述的正常条件下使用时,产生的有害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不良反应可发生在用药的任何阶段,包括给药前、给药期间和给药后。
3. 不良反应的分类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不良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3.1 常见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是指在临床使用中较为普遍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3.2 严重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发生率较低但危险性较高的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反应、药物毒性反应等。
3.3 预防和治疗困难的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困难的不良反应是指由于药物特殊的作用机制或个体差异等原因,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的情况,如药物依赖性反应、药物滥用等。
4.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药物因素药物本身的性质、剂量、给药途径等都会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一些药物本身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或者剂量过高、给药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4.2 患者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遗传背景、患病情况等都会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产生影响。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某些疾病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4.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也可能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些药物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中容易发生分解或变质,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4 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多选题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多选题
摘要: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多选题特点
三、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四、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正文: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物的情况下,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根据反应的性质,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A 型和B 型。
A 型不良反应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引起,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等。
B 型不良反应与药物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通常包括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多选题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种药物可能引起相似的不良反应。
2.同一药物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
3.同一患者在使用不同药物时,可能出现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为应对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和医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征兆。
3.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4.建立患者用药档案,记录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便医生在今后
的诊疗中参考。
以下是一个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患者,男,65 岁,因高血压服用降压药。
用药后出现干咳、乏力等症状。
经检查,患者出现低钾血症。
经询问,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还服用了保钾利尿剂,导致钾离子潴留。
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停用保钾利尿剂,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药物不良反应可能由药物相互作用、用药不当等多种原因导致。
不良反应的分类
1. 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类:A型反应和B型反应。
A型反应为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长,一般发生率较高、容易预测、死亡率也低,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等。
而B型反应与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一般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在具体病人身上谁会发生、谁不会发生难以预测,有时皮肤试验阴性也会发生,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等。
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把一些潜伏期长、用药与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尚不清楚的药品不良反应如致癌反应,或者药品提高常见病发病率的反应列为C型反应,这种分类方法的应用还不普遍。
从临床症状上,药品不良反应可分为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依赖性、致癌作用、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2. 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怎样预防?答:药品的副作用,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
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等;副反应只是药品不良反应中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仔细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剂量。
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 什么是药品的毒性反应?答: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较重的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
一般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
那些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度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儿童易发生毒性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有哪几种类型
药物不良反应有哪几种类型广义上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指的就是受到药品质量、给药方式、药物剂量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具体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致癌等。
有一些是由药物本身含有杂质引起,也有一些不良反应是在药物质量合格、用法正常的情况下引起。
1病因理论上来看,基本上所有药物都会引起不良反应,只不过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率有一定差异。
而且目前药物类型越来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
除了少数患者没有按照要求服用药物之外,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其实都是由医生给药引起的。
部分药物由于性质特殊,对给药条件、患者个人身体状况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也在所难免;但是在临床使用方面,也会因为一些因素而引起不良反应。
1.1药物方面的原因(1)药理作用。
很多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其药理作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比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就会让毛细血管变形出血;(2)药物的杂质。
在药物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微量高分子杂质混入其中,一来影响了药物本身的纯度;二来会让药物无法发挥其药效,而且还会有负面作用;(3)药物污染。
药物在生产、运输、保管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药物受到污染。
1.2机体方面的原因(1)种族差别。
不同种族之间对药物的感受也有一定差异,部分学者对不同人群开展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结果表明,高加索人有15%出现阳性;而服用了药物的印第安人、非洲人并未出现阳性;(2)年龄。
儿童、少年、成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有较大差异,对药物的接受能力也并不相同;比如幼儿和成年人相比,其药物代谢速度比较慢,而且肾排泄能力依然处于发育阶段,对药物作用更为敏感;(3)个体差异。
正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大部分疾病在药物治疗方面都不存在最好、最快、最有效这种说法,而且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有不同反应,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4)血型。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血型也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比如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很容易引起血栓症,在众多病例中,A型血患者数量远高于O型血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的标准、分类及防控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的标准、分类及防控措施一、什么是合理用药?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
绝对合理的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
世界卫生组织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其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为: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二、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三、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三、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SW;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四、药品不良反应分为几类?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
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反应包括哪几类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给人体带来有害的不良反应。
药物反应的种类是比较多的,从发生的机制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过敏反应:是指按正常的用量用法接受治疗药物后,机体发生一些不正常的临床表现,它与药物的正常药理作用和药物过量引起的反应不同,是作用性质上的反常,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各种形态的皮肤粘膜发疹和一些全身性的反应。
药物的过敏漫应在所有不良反应中,是最多见的一类。
(2)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它一般发生于用药超过极量的情况下,或因为医疗差错或意外事故引起。
此时几乎每个患者都会出现性质相同的中毒症状。
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毒性。
毒性反应一般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
(3)副作用: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伴随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发生的其他非预期的反应,它属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在治疗中是较常出现的。
我们所用的药物大都同时具有几种药理作用,用于治疗目的的只是其中的一_二种,而其他作用有的则成为副作用。
(4)后遗反应: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学效应,它可以非常短暂,也可以比较持久,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少数会引起水久性器质性损害。
(5)特异质反应:指少数人在用药后,发生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反应,这种情况大多数和个体遗传素质所引起的代谢酶的缺陷有关系。
(6)“三致作用”:即致畸胎、致癌、致突变作用,对前两个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所谓致突变,是指药物引起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及其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构成和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进而使某些器官在形态、功能上发生病变。
近年来,“三致”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7)药物的成病作用:吸毒会上痛,其实一些药物也会产生这种情况,它们经长期服用,在停药后除了具有强烈的心理上的渴求外,还会有生理上的依赖,并由此出现“戒断症状”,这叫做药物的成病性,又叫药物依赖性。
儿童尤需防范食物过敏在刚刚结束的巴黎食物过敏大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发达国家食物过敏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仅法国就有6%的15岁以下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症,这种病会对儿童健康及其今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据法国媒体报道,巴黎耐克儿童医院的施恩曼医生在会上指出,儿童食物过敏现象增加和过敏引起的严重病例值得重视,医疗专家须对食物过敏与哮喘病的联系格外警惕。
施恩曼说,儿童时期可能出现的过敏形式有皮肤过敏、食物过敏和哮喘等。
发病时间越早,过敏现象可能越重,且历时越长,甚至持续到成年,这对儿童的未来发展不利。
医疗专家还指出,儿童的健康状况对于其今后一辈子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尽早诊断,并得到良好的跟踪治疗,过敏患者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法国蒙彼利埃医院肺科专家德莫利等人在会上说,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有婴儿牛奶、鸡蛋、海产品、带壳水果、花生、大豆、芝麻、芹菜等。
如果食品中掺入了上述食物成分,应当在标签上加以注明。
法国有关调查显示,在2岁即患上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的法国孩子中,有40%的人后来患有哮喘。
因此,如果婴儿一岁之前多次出现伴有哮喘的支气管炎,就应当检查他们是否对鸡蛋等食物过敏。
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药物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的过敏是不是药疹呢?一、用药史:判断药物过敏一定要有用药史,最常见引发药物过敏的药物主要有:①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
②磺胺类。
③解热、镇痛类,如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
④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
如鲁米那、眠尔通、泰尔登、苯妥英钠等。
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
如破伤风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
⑥中药也可引起药疹。
单味药引起药疹的有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防风等;成药中有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等。
另外,有些复方中药部分为西药,使用时更应注意。
二、潜伏期:发生药物过敏前常有一定的潜伏期。
首次用药过敏多在4~20天内发生。
重复用药,则常在24小时内发生。
尤其是以前未曾服用过的药物,服用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出现过敏则需高度怀疑。
三、症状及体征:药物过敏的皮疹形态多种多样,有固定性红斑、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紫瘢样、玫瑰糠疹样、大疱性表皮松解形或剥脱性皮炎型等。
皮疹一般伴随较为严重的瘙痒。
除固定性红斑和荨麻疹样药物过敏外,其他各类药物过敏均为对称和全身分布,皮疹发红、色泽鲜艳。
有时可有粘膜损害。
皮疹一般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轻的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因此,一旦您怀疑身患药物过敏,需及时赴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
药疹和药物过敏一回事吗药疹和药物过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药疹,即药物性皮炎,是以皮肤粘膜的发疹为主要表现的药物反应,它是药物过敏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药物过敏,除药疹外还包括以下几种全身性的过敏反应。
(1)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严重而危急的药物过敏反应,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血液循环衰竭和昏迷等,有时危及生命。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大家一定不陌生。
(2)血液病样反应:是药物引起的血液系统的异常,包括颗粒性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
(3)血清病样反应:通常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皮肤上出现“风疹块”、淋巴结肿大,有时还会出现心肌损害等。
(4)肝炎样反应:多数表现为黄疽、肝功能障碍、转氨酶(ALT)升高,常伴发热和皮疹,大多数病情可以逆转,重症者可以发展为急性肝坏死。
(5)药物热:是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在很多情况下是唯一的全身症状。
有时仅存发热而无皮疹表现,一时很难鉴别。
(6)其他:药物过敏还可能引起哮喘,诱发或加重红斑狼疮,或损害一些重要的脏器如心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可累及眼耳等重要器官。
总之,药物过敏可引起多种多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
当然,在药物过敏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药疹,值得一提的是,后者在少数情况下,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参与,使它的表现较为复杂。
幼儿感冒用药须知一、常用的退热药: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门,一天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二、常用的抗病毒药:(1)三氮唑核苷,每天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天3次,开水冲服。
(3)双嘧达莫(潘生丁),一天两次,一次5-25毫克,口服。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无法退热,预防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剂量不得太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孩子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幼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孩子本人或其家属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同时服用,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金银花抗冬季感冒随着冬季的到来,感冒等一些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在这里介绍一味冬日常用的中药,供大家作预防保健参考。
金银花简称银花、双花,又名忍冬花,为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
夏初当花含苞未放时采摘、阴干,作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中医学记载,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还可以用于痈肿疔疮、热毒血痢等。
《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金银花的功效,称之可以治疗“一切风湿气,及诸肿痛、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冬季虽寒冷,但是大家穿衣较多、通风不畅,热邪不易散出,因此多为风热型感冒。
金银花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清心胃热毒,尤为适合。
著名治疗冬季风热型感冒的银翘散,就是以金银花和连翘作为君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金银花含有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鞣质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
作为一种常用中药,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但寒性疾病及寒性体质者使用时需小心。
金银花是中药汤剂中重要的一味清热解毒药,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食疗茶,用于日常保健。
冬日,抓一些金银花当茶叶泡着喝,就可以起到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作用。
如果同时配伍一些可以冲水的中药,就可以更好地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了。
例如金银花、菊花、代代花、玫瑰花、合欢花各取10克,加冰糖少许代茶饮,除了清热解毒,还可以养颜美容,适合于年轻女性。
还可以取金银花30克、陈皮20克、山楂20克、桔梗10克,或者金银花2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陈皮10克,加冰糖少许代茶饮,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人服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毒、预防咳嗽等作用。
止咳药该怎么选简单地说,止咳药可以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两大类:中枢性止咳药,针对大脑中的呼吸中枢起抑制作用,就是说,从根上压住咳嗽,所以止咳作用非常强。
但是其中部分药物,例如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如果长期过量服用会导致成瘾性。
常用的如可待因,起效迅速、止咳作用强,但有一定的成瘾性。
因此,依赖性中枢性止咳药,仅用于剧烈而频繁咳嗽的患者,或者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短暂使用。
而另一类中枢性止咳药,例如喷托维林(咳必清)、右美沙芬等,不会导致成瘾,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其中,喷托维林是国内使用较久的止咳药,作用强度为可待因的1/3,同时具有抗惊厥和解痉作用,但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咳嗽可以帮助气管内的分泌物排除,防止呼吸道堵塞,所以痰多的患者,禁用强力止咳药。
而应先服用祛痰药,例如棕色合剂、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
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急性期应以抗感冒治疗为主。
若感冒后咳嗽持续不缓解,可选用中枢性止咳药。
目前多用复合制剂,如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其内含右美沙芬、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除了止咳,里面还含有抗感冒的成分,所以效果明显。
此外,另一种复合制剂——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可非),也适合感冒后的持续咳嗽患者。
外周性止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来发挥作用,包括局部麻醉药和呼吸道黏膜防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