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对机体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影响的 比较

合集下载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与选择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与选择

治 疗 局 限性 肾癌 的疗 效 比较 与 选 择
莫金水 冯建华 王晶( 深圳市龙 岗中心 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 深圳 5 1 8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与选择。方法 收集2 0 1 1 年1 月
至2 0 1 3年 1月收治的早期局 限性 肾癌患者 8 6例 ,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 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 , 观察组 ( 4 3例 ) 采用后腹
【 关键词】 局限性肾癌 后腹腔镜

肾癌根治术
一s hu i ,
Cur a t i v e e fe c t c o mp a r i s o n a n d c ho i c e o i l l o c a l i z e d r e n a l c a n c e r r a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t b y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a nd o p e n s u r g e r y .MO
me t h o d wa s u s e d i n hi t s s t u d y.Al l t h e s e p a t i e n t s w e e r d i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nd a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i n c l u d e d 4 3 c a s e s ,
F E NGJ i a n—h u a,W A NG J i n g .D e p a r t me n t go fU r o l o g y S u r g e r y , S h e n z h e n L o n g g a n g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 S h e n z h e n G u a n g d o n g 5 1 8 0 0 o .C h i n a .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肾癌的常规手术方式之一。

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对患者的肾功能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论。

本文将探讨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手术方式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腔镜的方式进行,切口小,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

而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则是通过传统的开放手术进行,需要较大的切口,创伤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2.手术效果研究表明,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具有与开放性手术相当的手术效果,能够充分切除患者的肿瘤组织,并且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

3.术后恢复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一般可在数天内出院;而开放性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术后需较长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在手术方式、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种手术方式的根治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在进行肾部分切除手术时,对患者的肾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经过多项研究对比发现,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在术后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损害较小,相比开放性手术更加有利。

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研究对比了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残余肾功能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率均较高。

而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影响较小,术后肾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这一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了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相比开放性手术对患者的肾功能保护效果更好。

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对比

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对比

学校厕所改造实施方案例文____年学校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共卫生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学校厕所的改造,对于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学校厕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解决方案,提出了____年学校厕所改造实施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改善厕所硬件设施、加强清洁管理、提供卫生教育和改造校园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措施。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使用体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厕所改造;硬件设施;清洁管理;卫生教育;校园环境一、引言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而良好的学校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学校厕所普遍存在着硬件设施不完善、清洁管理不到位、卫生教育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的使用体验和健康意识,我们有必要对学校厕所进行改造。

本文旨在提出____年学校厕所改造的实施方案,以期改善现有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问题分析1. 硬件设施不完善目前学校厕所的硬件设施大多较为陈旧,设备老化,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例如,马桶座圈老化、抽水设备老化等问题时常发生,给学生的使用体验带来了不便。

2. 清洁管理不到位学校厕所的清洁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卫生间的清洁不及时和清洁人员不专业。

由于学校厕所使用频繁,清洁工作无法及时跟进,导致卫生状况较差。

同时,清洁人员对于清洁工作的专业性也存在不足,无法有效清洁厕所环境。

3. 卫生教育不够学校厕所的卫生教育相对薄弱,学生对于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导致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得不到纠正。

例如,有的学生在厕所内乱扔垃圾,或者不洗手等行为较为普遍。

4. 校园环境不整洁学校厕所是校园环境的一部分,其整洁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校园环境的卫生水平。

然而,目前学校厕所存在着卫生死角多、墙面污渍等问题,影响了校园环境的整洁程度。

三、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改造方案:1. 改善厕所硬件设施(1)更换老化设备:对于厕所内的老化硬件设施,如马桶座圈、抽水设备等,应及时更换,确保设施完好,提高学生使用体验。

腹腔镜、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应激及能量代谢情况比较

腹腔镜、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应激及能量代谢情况比较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4 . 5例 结直肠 癌患 者 , 2 男 7例 、 女 l 8例 , 年龄 3 9—7 6岁 , 体质 量 4 7 g 9~ 4k 。结 肠 癌
2 9例 , 直肠 癌 l 6例 。D k s u e 分期 A期 1例 、 B期 3 O
注: 与术 前 1d相 比 。 P< .5 与 开腹 组 相 比 , 00 ; P< . 5 0 0
表 1 两 组患 者 不 同 时点 c 、 l R E 比较 ( 土 s ci p、 E )
别行腹 腔镜 、 开腹结 直肠癌 根治术 2 、5例 , O2 并检 测 了两 组患者 手术前后 血清 皮质 醇 ( s 、 . 应蛋 白 c )C反
(R ) C P 和静 息能量 消耗 ( E 的变化 , R E) 旨在 明确 腹 腔镜 下结直肠 根治术 后应激 反应及 能量代 谢情况 。
腹 腔镜 直肠癌 根治术是 直肠癌手术 治疗 的新 途 径 , 良好 的临床效 果 可 能 与腹 腔镜 手术 的微创 有 其 关 , 后患 者应 激反 应 相 对 轻 , 后 免 疫 抑 制 程 度 术 术 低, 预后好 ¨ j 0 8年 1月 ~ 09年 5月 , 。2 0 20 我们 分
腹腔镜组 C 、 E S R E术后第 1 天较术前 明显升 高( 0 0 ) 术后第 2天 与术前 P< .5 ,
静息能量 消耗 ( 。开腹组术后第 12天较术前明显升高( 、 P均 < .5 , 00 ) 。腹腔镜组 C P术后第 12天较术 前明显 R 、
4 5例结直肠癌患者 , 行腹腔
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2 O例( 腹腔镜组 )行 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2 , 5例 ( 开腹组 ) 。检测两组患者术前 1 天和术后第 1

开放肾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开放肾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开放肾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比较摘要】目的分析开放肾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肾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患者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B组患者经开放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少于B 组,下床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至今,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切口种植情况,至今存活,无死亡患者.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势,对治疗T1-T3a期肾癌具有显著效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开放肾癌根治术;临床应用Thecomparisonofusingopenradicalnephrectomytolaparoscopicradicalnephrectomy Tang HongShiXiu-Zhen【Abstract】objective Toanalyzetheclinicaleffectofusingopenradicalnephrectomytolaparoscopicradical.Met hods Choosed80casesofrenalcarcinomapatientstodiGvideintoAandBgroupwith40casesineach.TheAgroupweretreatedwithradicalnephrectomy,Bgroupweretreatedwit hlaparoscopicradicalnephrectomy.Comparedtheeffectofthesetwogroups.Results Theoperationtome,amountofbleeding,lengthofincisionwereallbetterthanBgroup.Thet imeofgetoutofbed,feedingtime,inhospit【aKletyimweorwdser】eallshorterthancontrolledgroup.Conclusion Treatingrenalcarcinomaiswithlesscomplication,injury,highsateytoextendinclinic. open radicalnephrectomy,laparoscopicradicalnephrectomy,clinicaleffect 【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78-01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既往对肾癌的治疗,开放肾癌根治术是其金标准[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开辟了腹腔镜在肾癌根治术治疗中的新领域,取得让人满意效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效果显著.为比较开放肾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笔者以80例肾癌患者为例,分别采取开放肾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 其效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肾癌患者均在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无其他恶性疾病;可耐受手术;精神状况良好;TNM 分期均为T1-T3a期;患者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 两组,A 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0-72岁,平均(48.9±12.3)岁;左侧肾癌23例,右侧肾癌17例;B组40例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0-70岁, 平均(50.1±13.5)岁;左侧肾癌22例,右侧肾癌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手术方法 A 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均行后腹腔镜途径术式,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清洁灌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抬高腰桥,于腋后线12肋缘下1cm 做1.5-2.0cm 切口,对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至肾周间隙,置入水囊扩张器,适当扩张肾周间隙.在腹腔镜直视下,于腋前线11肋下、距腋后线6-8cm 腋中线髂嵴上缘1cm 切开皮肤,置入Trocar,建立气腹,扩张后腹腔工作间隙.在腹腔镜直视下探查患者腹腔具体情况,查看腹膜、脏器是否存在损伤、出血等症状,确认各脏器组织解剖结构,推开肾旁组织,暴露侧椎筋膜.于腰大肌外缘切开侧椎筋膜,分离肾周筋膜的背侧面,上至膈肌,下至髂血管水平.掀开肾脏至腹侧,在肾脏后方使用超声刀钝性游离肾门处脂肪,确定并游离肾动脉,夹闭肾动脉,减小肾脏体积,减少出血,完全游离肾脏背侧,以HOM-LOCK夹闭已游离好的肾动脉并切断.确认肾周筋膜前的腹膜折返线,超声刀分离肾周筋膜和腹膜至肾门前方分离肾上极,以此分离肾脏至肾门.在切除右侧肾时,游离期间若见下腔静脉的肾上腺中央静脉,需结扎并切断.找到输尿管游离至腹主动脉分叉处,以钛夹夹闭并切断. 整块切除肾脏,置入标本袋内,适当扩大腋前线11肋下切口约4-7cm,取出标本袋,冲洗腹腔,确认无出血后,置入引流管,缝合切口.B组患者经开放肾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行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做腹部旁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进入腹腔,剪开侧腹膜,充分暴露肾周筋膜,暴露肾蒂;做腰背部斜切口者,患者取健侧卧位,于肋12下做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避免对胸膜造成损伤,在直视下对肾动脉和肾静脉进行游离、结扎和切断,整块切除肾脏置入标本带内,取出标本.术后冲洗腹腔,查看有无出血,置入引流管引流,缝合切口.术后注意患者情况,防感染.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并注意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下床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2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分析 A 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患者,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A 组患者下床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1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分析注:与B组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 (1/40),即1例皮下气肿,未做特殊处理后气肿自行吸收;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40),即3例切口感染,2例气胸,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占肾脏恶性肿瘤高达90%[2]. 目前对局限性肾癌的治疗,外科手术是其首选方案,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是现今治愈肾癌的主要方法.开放性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可充分暴露肾脏组织,在直视下切除肾脏,效果显著,但术中出血量多,损伤严重,术后感染多,对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自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临床应用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逐渐成为治疗局限肾癌的标准术式[3].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治疗局限肾癌时,通过腹腔镜技术,视野清晰直观,操作方便清晰,可充分暴露肾动静脉, 有效游离周围组织,效果显著. 在采取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时,需明确手术无瘤原则,沿肾周筋膜外分离, 手术器械尽量不接触肿瘤,在切除标本后,避免标本破碎,在装入标本带后,经小切口完整取出,以免肿瘤播散.术中应尽量减少出血,确保术野清晰,尽量减少术中冲洗次数,以免发生腹腔内肿瘤种植的情况.在选择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时,为了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需确定患者肾脏肿瘤的位置、大小,并对术者操作经验进行评估,以此确定最佳的手术路径.若患者属于肾蒂淋巴结肿大或深静脉癌栓,需采取开放性手术.在此次研究中,A 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少于B组,下床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手术安全性.参考文献[1]张宇坚,黄翼然,周云峰.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6):81[ -83.2]凡磊,杨嗣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05-109. [3]祝存海,叶昶,王进恩,等.开放肾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75-77. [4]韩振华,张晓阳,涂果,等.32例肾癌根治术采用腹腔镜与开放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J].重庆医学,2009,38(17):2167-2168.。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何建秋;唐平;何兵才【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11)18【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价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6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18例患者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进行相应治疗,结合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的平均使用量、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等相关指标对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京对比分析。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后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的平均使用量、术后住院平均时间均明显低于开放性手术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患者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41-142)【作者】何建秋;唐平;何兵才【作者单位】湖南澧县澧州医院泌尿外科,湖南常德 415500;湖南澧县澧州医院泌尿外科,湖南常德 415500;湖南澧县澧州医院泌尿外科,湖南常德 41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1【相关文献】1.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效果对比 [J], 杜旭东2.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关亚威3.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与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细胞癌的临床有效性 [J], 郭坤乾4.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的近期疗效及心肌酶谱的影响[J], 许平; 张进; 高飞; 董滢5.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的影响 [J], 易强;魏俊峰;刘耀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应用于肾癌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应用于肾癌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应用于肾癌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应用于肾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肾癌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先入院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后入院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

整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且对其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加以明确和对比。

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应用于肾癌治疗的临床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的运用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更快,安全性更好,可将其作为肾癌治疗的首选。

【关键词】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肾癌;效果引言肾癌在当前的发病率不断提升,成为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之一[1]。

且在21世纪以来,该种疾病的死亡率也在逐渐上升。

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主张以手术切除联合辅以内分泌治疗方案为首选[2]。

且这种治疗方案在运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方案也分为了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3]。

其中,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运用时间较短,尚未得到患者的认可。

对此,我院以研究的形式来对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望能够为临床运用提供可靠的参考。

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肾癌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3:22,年龄最大的69岁,年龄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45.21±12.39)岁,左肾24例、右肾21例,肿瘤大小3.2~11.4cm,平均(5.2±1.7)cm;观察组45例患者——男女比例24:21,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45.12±12.73)岁,左肾25例、右肾20例,肿瘤大小3.5~11.5cm,平均(5.1±1.2)cm。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摘要】肾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手术对肾功能和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相对开放性手术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和提高预后。

手术方式选择对患者预后也起着重要作用。

综合比较后,腹腔镜手术在肾功能保护和预后方面表现出优势,而开放手术在特定情况下仍然有效。

这些结论为肾癌患者手术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肾癌,肾功能,腹腔镜手术,开放性手术,经后腹腔入路,预后,手术选择,肿瘤根治术,肿瘤预后1. 引言1.1 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前列。

肾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肾癌患者的生存率相对较低,治疗难度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

肾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

肾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于提高肾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被广泛认为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两种手术方式在肾癌患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早期肾癌患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肾癌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尽早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1.2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腹腔镜手术在肾癌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比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势,因此备受患者青睐。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n a l c e l l c a r c i n o ma ZHEN Bi n( t h e Pe o pl e s Ho s pi t a l o f Ro n gc h a n g Co u n t y, Ch o n g q i n g 4 0 2 4 6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c o mp a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r e t r o p e r i t 0 n e a 1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a d i c a l n e p h r e c t o my
郑 斌 ( 荣 昌县人 民医院 泌尿 外科 , 重庆 荣 昌 4 0 2 4 6 0 )
【 摘 要】 目的 比较 后 腹 腔 镜 下 肾 癌根 治 术 与 开 放 式 肾 癌 根 治 术 的 治 疗 效 果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3 8例 后 腹
腔 镜 下 肾癌 根 治 术 ( 后腹腔镜组) 及4 9例 开 放 式 肾癌 根 治术 ( 开放手术组) 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 比较 两种 术 式在 手 术 时 间、 术 中 出血 量 、 术后 下床 活动 时 间 及 术 后 住 院 时 间 等 方 面 差 异 。 结 果 两 组 患 者 在 性 别 、 年龄 、 肿 瘤位 置、 肿 瘤 大 小及 肿 瘤 分 级 等 方 面 的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后 腹 腔 镜 组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为 ( 1 4 8 . 8 ±3 9 . 1 ) mi n , 长 于 开 放 手术组[ ( 1 3 2 . 3 ±3 7 . 1 ) mi n i , 但 二 者 比较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后 腹 腔 镜 组 术 中 出血 量 为 ( 9 2 . 2 ±2 3 . 7 ) mI , 开放 手 术 组 术 中 出血 量 为 ( 2 8 8 . 3 ±3 5 . 5 ) mI , 二 者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后 腹 腔 镜 组 下床 活 动 时 间[ ( 6 9 . 8 ±9 . 2 ) h 1 及 术后 住 院 时 间 [ ( 6 . 1 ±1 . 4 ) d ] 均 明显优 于开放 手术 组[ ( 3 2 . 6 ±1 0 . 2 ) h 、 ( 8 . 9 ±1 . 9 ) d , P< 0 . 0 5 ] 。术 后 随 访 2个 月至 2年 , 两 组 患 者 均 无 肿 瘤 复 发 。结 论 后 腹 腔 镜 下 肾 癌 根 治 术 与 开 放 式 肾 癌 根 治 术 相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肾癌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早期肾癌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根治手术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但手术方式选择对患者的肾功能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对于临床决策和指导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2 目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通过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以及肾功能与肾癌患者的重要性,探讨肾功能与手术选择、以及肾功能与预后的关系。

最终旨在总结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手术方式选择对肾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肾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2. 正文2.1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微创手术技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在肾癌根治术中具有诸多优势。

经腹腔入路操作,避免了对腹部肌肉和腔隙的直接暴露,减少了创伤和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镜下操作使得医生能够在高清晰度视野下进行精确操作,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有助于保留正常肾单位和减少手术后的肾功能损害。

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术后的并发症风险也相对较低,如出血、感染等。

值得一提的是,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费用。

这些优势使得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在肾癌根治术中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肾癌病例,开放手术仍然是必要的选择,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间8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0)和开腹组(n=40),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开腹组实施开腹手术,分析两种手术术式的疗效及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状况。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较开腹组无明显差异(P>0.05)。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SOD、Cor、CD3+、CD4+、VEGF、aFGF水平较开腹组更优(P<0.05)。

结论: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优于开腹手术。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效;血清学指标直肠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发病初期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较为严重,预后不佳。

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术式,目前临床常用的术式主要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

而当前临床研究发现手术创伤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进而影响患者术后疾病归转、复发及转移状况[1]。

本科为了解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手术效果差异性,对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间80例直肠癌患者分组后分别实施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现将两种手术术式的疗效及术后血清学指标状况回顾性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间80例直肠癌患者实施观察,按手术术式分为腹腔镜组(n=40)和开腹组(n=40),腹腔镜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3:17,年龄跨度39-77岁,平均年龄54.5岁(s=8.7);疾病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开腹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2:18,年龄跨度39-76岁,平均年龄54.4岁(s=8.9);疾病分期:Ⅰ期11例,Ⅱ期19例,Ⅲ期10例。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分析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88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静剂的使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静剂的使用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镇静剂的使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肾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并发症;镇静剂肾癌即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其患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1]。

肾癌多发于50~70岁年龄段的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其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高血压、发热、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红细胞增多、贫血、神经肌肉病变、溢乳症、凝血机制发生异常等,有30%左右患者会产生由肿瘤转移而导致的咳嗽、骨折、骨痛、咯血等。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对肾癌患者进行治疗,以往开放式肾癌根治术是治疗肾癌的标准方法,但是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逐渐取代开放性手术的趋势[2]。

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4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男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肾癌的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中包括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

这两种手术方式对肾癌患者的肾功能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这两种手术方式的角度,探讨它们对肾癌患者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腔内的小孔或者切口来进行手术,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则是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需要在患者的腹部做较大的切口来完成手术,相比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的肾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因为该手术方式创伤小,出血少,对肾脏的损伤也相对较小,术后患者的肾功能恢复较快。

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则相对而言对肾脏的损伤较大,术后的恢复时间也较长,部分患者甚至会因为肾功能不全而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还是开放性肾癌根治术,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部分肾癌患者来说,由于肿瘤的位置或者大小的原因,可能并不适合采用腹腔镜手术。

在选择手术方式的时候,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最符合患者利益的决策。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的肾功能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肾功能,同时对患者的生存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来说,选择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能够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这些结论,为肾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选择。

开放肾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开放肾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开放肾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作者:祝存海叶昶王进恩宋勇波刘小兵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比较常规开放肾癌根治术及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55例(腹腔镜组)和开放肾癌根治术患者30例(开放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8.8±2.6)、(15.1±1.3)cm]、术中出血量[(52.2±15.3)、(195.1±28.6)mL]、术后开始进食时间[(33±11)、(69±15)h]、术后下床后动时间[(31±13)、(74±17)h]、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2.2±0.7)、(4.1±1.2)d]、术后住院天数[(5.4±1.2)、(9.0±1.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16.7%)等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103.3±16.9)、(120.4±18.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较开放根治肾癌切除术具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 肾癌;肾癌根治术;腹腔镜[中图分类号] R73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a)-0075-03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肾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局限性肾癌金标准。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进展,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逐渐取代开放性手术。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细胞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细胞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1 . 5 ) d和 ( 1 3 4 - 2 . 5 ) d ( P< 0 . 0 1 ) 。结论
关键词 : 肾细胞癌 ; 后腹腔镜 ; 肾切 除术
后腹腔镜肾细胞癌根治术 比开放手术在减少术中 出血 , 加快术后恢 复方面更有 优势 ,
T 1 N O M 0~T 2 N O M 0肿瘤 手术可达到同样根治的效果。
Co mp a r i s o n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e t r 0 p e r i t 0 n e a l r a d i c a l n e p h r e c t o my a n d
o p e n r a dro g u p A, ( 4 2 1±1 0 8 ) m l i n g r o u p B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t i me o f r e c o v e r y o f i n t e s t i n a l f u n c t i o n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i n ro g u p A w a s ( 3 0±1 4 . 1 ) h ,
r a d i c a l n e p h r e c t o m y a n d 4 0 c a s e s ( g r o u p B ) w i t h r e n a l n e o p l a s m r e c e i v i n g o p e n r a d i c a l n e p h r e c t o m y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R e ・ s u i t s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t i m e w a s ( 1 5 0±3 1 ) mi n i n g r o u p A, ( 1 3 9±3 3 ) m i n i n g r o u p B,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b l o o d l o s s w a s ( 1 3 5± 7 3 ) ml i n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上腺切除术对全身病理生理状况的影响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上腺切除术对全身病理生理状况的影响

后 腹 腔 镜 与 开 放 手 术 行 肾 上 腺 切 除 术 对 全 身 病 理 生 理 状 况 的 影 响
蔡 海建
( 苏省如 东 第 三人 民 医 院 , 苏 如 东 2 6 0 ) 江 江 246
[ 要 ] 目的 通 过 检 测 全 身 炎 性 因 子 变 化 , 较 后 腹 腔 镜 与 开 放 手 术 行 肾上 腺 肿 瘤 摘 比 切 除 术 对 患 者 全 身病 理 生理 状 况 的 影 响 。 方 法 选 择 l 3例 无 功 能 肾 上 腺 偶 发 瘤 患 者 , 7例
f rt r am e to o f c in n n i n ao s b o he te t n fn n—un to i g i cde tl ma y mea u e e fs se i n a s r m nto y tm c i f mma oy fc o s M e ho o d s m p e l t r a tr . t ds Blo a ls
I L一6和 粒 细 胞 弹性 蛋 白酶 水 平 均 明显 升 高 , 后 2 术 4 h达 到峰 值 。在 开放 组 , 中、 后 I 术 术 L— l 0变化 与 I 6和 粒 细 胞 弹 性 蛋 白酶 水 平 一 致 。但 在 腹 腔 镜 组 , L一 I L一1 0水 平 在 手 术 过 程 中
weeo tie rm p t nswi o r ban dfo ai t t n n—fn t nn n ie tlma ou d r n de ae tmy( a aoc pca rn lco e h u ci igicd nao swh n ewe t rn lco o a 1p rso i de ae tmy, 7c s s erp r0 e so i d e ae tmy ae )b fr ug r ,d r gs re ,a d atrs rey S rm e eso tr a e ;rto ei n oc pca rn lco ,6c ss eoes rey u i ug r n f u gr . eu lv l fi e— t n y e n lu i (L)一6,ga uoyi eats n L—l n te es mpe ee me srd a d c mp rd b t e h wo go p . e kn I rn lc t ls ea d I c a O i h s a lsw r au e n o ae ewe n tet ru s

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对比

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对比

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对比【摘要】肾盂癌是一种较为罕见但危害性较大的肾脏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本文比较了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和传统的开放手术在治疗肾盂癌方面的优劣。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而开放手术则有操作空间大、可视范围广的特点。

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在两种手术方式中也有所不同。

最终通过对术后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在效果上略微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后腹腔镜手术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整体而言,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相对于开放手术具有更多的优势,对于肾盂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开放手术,临床对比,技术优势,特点,并发症,恢复情况,肿瘤控制率,生存率,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肾盂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肾盂部,约占所有泌尿系统肿瘤的5%至8%。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肾切除手术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传统开放手术存在术后创面大、疼痛明显、术后康复慢等缺点,大大限制了手术的应用范围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后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肾盂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开始使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癌。

目前关于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肾盂癌方面的临床对比研究还比较缺乏,其疗效和应用价值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和优劣,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肾盂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本研究旨在比较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二者在手术技术优势、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控制率以及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

关于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关于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关于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37例患者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以及“开放肾癌根治术”。

结果从结果看来,“出血量、止疼药使用时间、手术过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康复情况”这些方面,A组要比B组有一定的优势。

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作为治疗肾癌的首要方法,后期进行推广运用。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疗效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肾细胞癌一般都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进行治疗。

近年来,泌尿外科腔镜技术逐渐发展,肾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中也开始大量使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1-2]。

本文主要将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探讨分析,现将具体情况进行说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37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后腹腔镜手术组,有24例患者,其中16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平均年龄60岁;B组为开放手术组,共有13例患者,5例女患者,8例男患者,平均62岁。

通过彩超检查发现,在所选择的37人当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无痛性全程血尿的有5人,腰疼的7人,其余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所有的患者均检查出(2 cm×3 cm)~(6 cm×7cm)大小的肿瘤,并且属于T1N0M0~T3N0M0。

1.2方法根据分组情况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以及“开放肾癌根治术”,具体操作说明说下。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患者的下健侧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在腋中线髂嵴上2厘米的地方开口,将10 mm 的Trocar注入,当感觉到冲刺时,取出穿刺的针芯,加入二氧化碳,注意气腹压力恒定[3]。

然后将观察镜放进去,通过操作建立后腹腔,并在监视镜下于腋前线和腋后线肋缘下1厘米的地方建立接下来的穿刺孔。

然后找到隐藏在腹膜外脂肪组织后面的腹膜反折与肾周筋膜的分隔。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应激炎性因子影响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应激炎性因子影响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应激炎性因子影响的对比分析韦斌;黄顺荣;钟晓刚;麦威【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应激炎性因子影响。

方法胃癌并择期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治疗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64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以及不同时间点应激炎性因子的变化。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31±43.96)分钟,明显长于开腹组的(151.57±42.88)分钟;但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5.85±1.08)cm,开腹组为(15.91±1.24)cm,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术后各时点腹腔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等含量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相比于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应激反应小,利于保持术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显著优势。

【总页数】3页(P25-27)【作者】韦斌;黄顺荣;钟晓刚;麦威【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相关文献】1.开腹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李作周;马水英;王花丽2.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DDC浓度及炎性因子影响研究 [J], 肖毅频;熊璐琪;钟晓华;胡琛;陈超;凌旭坤;张喆3.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刘燕洁;梁宁;甘丽霞;张学刚4.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r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J], 石金忠;管志涛5.氢溴酸依他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对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J], 邓国鹏;孙亮亮;孙能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对机体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影响的比较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較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对机体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方法64例肾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放肾癌根治术。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术前、术后24 h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7.3±21.6)min与对照组的(113.6±23.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6.5±32.2)ml少于对照组的(205.4±42.6)ml,术后24 h 疼痛评分(4.8±1.1)分低于对照组的(6.5±1.4)分,下床活动时间(26.7±6.4)h早于对照组的(64.2±9.0)h,住院时间(6.2±0.9)d短于对照组的(9.8±2.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前肾上腺皮质激素为(16.5±2.7)ng/L、β-内啡肽为(142.2±19.6)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6.8±3.1)mg/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为(4.8±0.8)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为(18.3±4.7)pmol/L,术后24 h肾上腺皮质激素为(39.6±7.5)ng/L、β-内啡肽为(163.2±21.1)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53.4±13.5)mg/L、FT3为(3.1±1.1)pmol/L、FT4为(15.0±3.8)pmol/L;对照组术前肾上腺皮质激素为(16.8±3.0)ng/L、β-内啡肽为(145.1±18.7)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6.5±2.8)ng/L、FT3为(4.6±1.0)pmol/L、FT4为(18.6±4.2)pmol/L,术后24 h肾上腺皮质激素为(55.8±10.6)ng/L、β-内啡肽为(185.0±24.3)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67.8±15.6)mg/L、FT3为(2.0±0.7)pmol/L、FT4为(11.6±3.4)pmol/L;两组患者术前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显著升高,FT3、FT4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24 h,观察组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FT3、FT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论是后腹腔镜还是开放肾癌根治术均会造成机体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明显波动,但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造成的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波动更小。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应激反应肾癌发病率约为5.8/100000,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1]。

手术摘除是治疗局部肾癌最常用的方式。

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创伤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腹腔镜技术具有术野清晰、组织牵拉少、创伤小、机体恢复快等优点,使得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正逐渐成为肾癌的主流手术。

但无论哪种手术,术中均需将患肾摘除,术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本研究进一步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对机体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肾癌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观察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2.6±6.7)岁;病灶长径2.5~7.5 cm,平均病灶长径(4.8±2.2)cm;病灶位于左侧14例,右侧18例;T1N0M0期22例,T2N0M0期10例。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0.5±7.4)岁;病灶长径2.5~7.5 cm,平均病灶长径(4.5±2.7)cm;病灶位于左侧11例,右侧21例;T1N0M0期20例,T2N0M0期1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联合气管插管麻醉,常规三孔法建立操作空间,肾脏血管处理采用Hem-o-lok夹处理,将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彻底游离后切断输尿管,切除肾脏后用网袋包裹,12肋下作5 cm横行切口,通过此处将标本移至腹腔外,探查无出血点后,冲洗腹腔,缝合切口。

对照组行开放肾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联合气管插管麻醉,侧卧位,于11~12肋间作切口,稍游离肾脏周围组织,显露肾蒂,将肾蒂、肾动静脉分离后结扎、离断后再彻底游离肾脏周围组织,切断输尿管,将标本移出腹腔,冲洗腹腔后逐层关腹。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判定,分值0~10分)、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应激反应指标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超敏C反应蛋白及甲状腺素(FT3、FT4),测定时间为术前及术后24 h。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107.3±21.6)min与对照组的(113.6±23.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6.5±32.2)ml少于对照组的(205.4±42.6)ml,术后24 h 疼痛评分(4.8±1.1)分低于对照组的(6.5±1.4)分,下床活动时间(26.7±6.4)h早于对照组的(64.2±9.0)h,住院时间(6.2±0.9)d短于对照组的(9.8±2.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兩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术前肾上腺皮质激素为(16.5±2.7)ng/L、β-内啡肽为(142.2±19.6)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6.8±3.1)mg/L、FT3为(4.8±0.8)pmol/L、FT4为(18.3±4.7)pmol/L,术后24 h肾上腺皮质激素为(39.6±7.5)ng/L、β-内啡肽为(163.2±21.1)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53.4±13.5)mg/L、FT3为(3.1±1.1)pmol/L、FT4为(15.0±3.8)pmol/L。

对照组术前肾上腺皮质激素为(16.8±3.0)ng/L、β-内啡肽为(145.1±18.7)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6.5±2.8)ng/L;FT3为(4.6±1.0)pmol/L、FT4为(18.6±4.2)pmol/L,术后24 h肾上腺皮质激素为(55.8±10.6)ng/L、β-内啡肽为(185.0±24.3)ng/L、超敏C反应蛋白为(67.8±15.6)mg/L、FT3为(2.0±0.7)pmol/L、FT4为(11.6±3.4)pmol/L;两组患者术前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显著升高,FT3、FT4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4 h,观察组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FT3、FT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手术创伤不可避免地诱发机体炎症防御[2],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血压升高、体温升高等临床表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血清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疼痛刺激可在短时间内诱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释放[3]。

β-内啡肽由交感神经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可促进β-内啡肽大量释放,进而影响机体的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4]。

甲状腺是典型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手术创伤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5]。

当机体受创时,甲状腺激素可应激性降低。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则采用开放肾癌根治术。

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创伤性小,疼痛程度低于开放肾癌根治术。

本研究中血清学应激指标结果显示,术后24 h,两组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显著升高,FT3、FT4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无论是后腹腔镜还是开放肾癌根治术都会造成机体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明显波动。

术后24 h,观察组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FT3、FT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后腹腔镜造成的血清学应激反应指标波动更小。

参考文献[1] 凡磊,杨嗣星.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的Meta 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05-109.[2] 程伟,刘修恒,陈明,等. 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的比较.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6,5(2):77-79.[3] 朱磊,王雷.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6,36(5):691-694.[4] 成南峰,梁万锋,李元宽. 后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肾癌效果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β-内啡肽的影响.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2):78-81.[5] 朱平,周文泉.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8):949-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