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大征
万历朝鲜战争为什么叫万历朝鲜战争
战争的评价及相关争议万历朝鲜战争是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战争为什么叫万历朝鲜战争吧?今天小编为您带来万历朝鲜战争的起源、评价及相关争议。
为什么叫万历朝鲜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所以中国称为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抗倭援朝、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
还因1592年是壬辰年,朝鲜及韩国称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为丁酉再乱,或将两次合称为壬辰卫国战争;日本天皇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改年号为文禄,日本称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秀吉朝鲜征伐、征韩之役、日明战争等。
万历朝鲜战争双方战死人数:万历朝鲜战争双方战死人数不计其数,加上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达七年之久,对于双方的各方面损耗来说都是相当巨大的。
日军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战朝鲜主要是因为丰臣秀吉完成统一,军力极其强大,但是民生凋敝,科技落后,他们需要资源来恢复。
另一方面的朝鲜国泰民安,军力松弛,是最好下手的对象。
万历朝鲜战争双方战死人数若按照日本的计划来进行是不会牺牲那么多人,但是当时的明朝刚刚完成张居正的改革,国库丰盈,对于战场战争的军事分析会殃及到自己,于是加入战争,而当时的朝鲜几乎已经被日本侵占,即使是朝鲜人自己一直在鼓吹的最厉害的名将李舜臣,在明朝的军队面前也不值得一提。
而当时的朝鲜牺牲的平民已经达到将近100万人。
这种情况下,明朝军队的加入无疑是最强大的后援。
明朝军队在第一次战争中就显现出自身军力的强大,与日军相持不下。
但是在第二次战争中,明朝因为内部的混乱,各种农民起义以及各路造反,所以放在这场战争的兵力锐减,但是好在当时明朝的国库丰盈,将领优秀。
即使是在当时日本的攻击下也能取得胜利。
最后万历朝鲜战争双方战死人数统计出来的结果明朝伤亡共5万,日军伤亡超17万,而朝鲜伤亡达到26万,朝鲜平民的牺牲约为100多万,整个国家在这场战争中大大受损。
万历朝鲜战争的评价:对于万历朝鲜战争的评价争议不多,明朝当时在朝鲜几近灭亡的情况下出兵援助的行为也一直在被肯定,长远来看,明朝为中国赢得了稳定的东北。
万历三大征与明末民变的起因
万历三大征与明末民变的起因明朝万历年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征兵活动,分别是文臣李时中的征辟、严嵩的“吏治”,以及首辅张居正的“科举”改革。
这三大征对于明末民变的起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征兵政策、民变原因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万历三大征与明末民变的起因。
一、征兵政策引发社会动荡1. 文臣李时中的征辟文臣李时中上任后,对于征辟士兵采取了极端的政策,大规模地扩充军队,以应对北方的蛮族入侵。
然而,这种政策导致李时中将原本用于民生的资源大量转化为军备,造成民生负担加重,农民生计受到了极大影响。
加之士兵待遇低下、秋税紧缩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动荡。
2. 严嵩的“吏治”严嵩上台后,以清廉治理为名义,着手整顿官员队伍。
他采取了限制贵族门第进入仕途、加强官员监察等一系列措施,导致了大量进士失去了将自己的才华化为官位的机会,社会上积怨渐生。
3. 张居正的“科举”改革张居正通过实行“科举”制度改革,使得考试科目更加贴近实务,考官评判更加公正。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他的改革措施被不少士人视为压制他们的权力,通过阻挠或腐败手段来抵制变革。
这促使了士人与地方豪强相结合,对抗朝廷的现象日益增多。
二、明末民变的起因1. 人口压力明朝中后期,人口急剧增长,导致耕地紧缺、农业生产困难等问题。
同时,由于征兵和吏治政策的不当实施,使得农民生计雪上加霜,造成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情绪。
2. 赋税负担过重明朝中后期,由于征粮制度的弊端和战争频繁,使得赋税负担加重。
同时,明朝政府加强了财政收支的控制,令地方财团失去了经济利益,这使得地方豪强与农民间日益对立。
3. 贪官污吏明朝末年,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士人和地方豪强之间的利益冲突进一步激化。
农民对于官员的腐败行为感到愤慨,加之农民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削弱了明朝统治的合法性。
三、结语万历三大征对于明末民变的起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征兵政策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农民对于明朝政府的不满情绪逐渐上升,成为明末民变的直接触发因素。
历史趣谈攘外之后安内 万历平定西南叛乱结束“三大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攘外之后安内万历平定西南叛乱结束“三大征”导语: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役,是平定西南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
首先解释一下这一战役中,叛乱的中心词“土司”,土司是自元朝以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役,是平定西南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
首先解释一下这一战役中,叛乱的中心词——“土司”,土司是自元朝以来所设置的地方官职,最初是为了安抚、封授西北、西南部分少数民族首领,给他们在这些边陲地区一定自治权力的安排,但“土司”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可不一样,这些土司,世代袭位,世代受封,关键是可以保留部分掌兵之权,名义上是在中央的委托下,作为一方维稳力量的。
但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一旦拥兵就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山高皇帝远的偏远地区。
万历年间在四川南、贵州一带的播州任宣慰使司的杨应龙就折腾出了一场巨大的动荡,酿成“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场——播州之役。
杨应龙祖上是唐朝因扫荡西南边陲骚乱有功而受命在此镇守,近千年过去了,历朝历代管制不同任职不一,但没变的就是在这片川黔之地上起伏多少代仍居一门望族。
到了明朝,正是杨应龙袭土司之位,任了播州的宣慰使司一职。
杨应龙最初对大明政府是很拥戴的,万历喜欢大兴土木,建造他的定陵就是坨很大的项目,这个川黔边区的头目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给皇帝砍上好的木头进奉就是他这一方面的突出特长。
因表现良好,万历封给他“都指挥使”的头衔。
有人说杨应龙是因此遭到了地方其他土司的嫉恨,被陷害、逼迫后不得不走上造反之路,他本身是一个“深得苗人拥护”的首领。
不过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就凭他能给皇帝大兴土木提供坚实的货源基础,应该就不会给当地的百姓什么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而且正史对其的记载也是“骄横跋生活常识分享。
万历三大征的历史名词解释
万历三大征的历史名词解释万历三大征,是指明朝万历皇帝在位期间进行的三场重大军事行动。
这三大征分别是后金入侵、倭寇之乱以及西南平定战役。
这一时期的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明朝的政治格局、对外关系和军事力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后金入侵后金入侵,指的是明朝后金入侵东北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
后金是指满洲部落领袖努尔哈赤建立的地方政权,后来发展为清朝。
万历皇帝时期,努尔哈赤逐渐壮大,并开始对明朝边境地区进行掠夺和侵略。
为了确保边疆安全,万历帝决定亲自领兵剿灭后金。
后金入侵运动分为三次,分别发生在公元1592年、1618年和1619年。
明军出发后,在多次战争中与努尔哈赤的军队激战,双方战况激烈。
然而,明朝军队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无法有效地阻止后金的侵略。
这场战争的失败,极大地动摇了明朝政权的稳定,也为后来的清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倭寇之乱倭寇之乱,是指明朝时期日本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侵袭和破坏。
倭寇是指日本海盗和乱党,他们经常进行掠夺和抢劫,给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万历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组织一场规模大的行动来剿灭倭寇。
万历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倭寇之乱。
首先,他加强了海上巡逻,派遣战舰在东海和南海巡逻,以保护中国沿海地区的安全。
其次,他加强了对海盗巢穴的打击,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剿灭倭寇。
最后,他还提倡民众自卫,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抵抗倭寇的行动。
这场抗倭战争从公元159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
明朝政府对倭寇的严厉打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倭寇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这场战争对明朝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加速了明朝的衰落。
三、西南平定战役西南平定战役,是明朝进一步巩固边疆的重要军事行动,目的是平定西南地区的反叛军,确保明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在这场战役中,明朝军队经历了一系列的战役和战斗,最终成功地平定了西南地区的叛乱。
西南平定战役发生在明朝晚期,具体时间是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
万历三大征名词解释考研
万历三大征名词解释考研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明朝万历年间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是万历七子之争、平定倭贼、征辽。
这三次征战凸显了明朝中期社会和政治的动荡不安以及外患的威胁。
1. 万历七子之争:是万历皇帝死后继位问题引发的政治风潮,七位皇子在朝中代表不同势力,展开争斗。
最终,其中的三子明神宗继位并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2. 平定倭贼:指的是明朝对来自日本的倭寇活动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些倭寇经常袭击中国沿海地区,给明朝边境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万历年间,明朝加大了对倭寇的打击力度,通过组建水陆队伍,修筑城墙等方式,成功地平定了倭寇的威胁。
3. 征辽:是明朝对辽东地区的大规模军事征讨行动。
万历年间,明朝觊觎辽东地区丰沃的农田资源,同时也要消灭那里的蛮夷势力,增强边境安全。
明朝发起了多次对辽东的征讨,但未能真正将该地区纳入明朝版图中。
征辽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朝长度极大代史杨继盛的背叛等一系列问题。
万历三大征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万历三大征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万历三大征时间明朝万历时期首辅大臣张居正颁发了一系列针对明朝各种缺乏制定的改革措施。
改革取得巨大成效使得明朝政治效率提高,经济兴旺,也极大增强了明朝军事实力。
万历中兴的军事主要发生了三次战役也称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时间为1573年到1620年。
三大征指镇压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叛乱,出兵朝鲜打败日本,另外把东南沿海的荷兰人打败驱逐。
万历二十年,朝鲜因为受到日本攻占求明朝支援。
明朝派军出兵朝鲜因为地理位置不熟悉第一次是战败,随后重新集结四万军于1593年进攻平壤,击退日军,再次进军朝鲜都城。
最后使得日军撤退,但签订协议失败。
万历二十五年日军又开始进攻,万历帝应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后打败日军。
第二个战役是平定西北西南叛乱。
蒙古族人哮拜是前朝降军,虽然投降明朝到是仍存反叛之心。
在万历二十年哮拜与其子,义子等人发动叛乱占据宁夏。
最后明朝出兵平定将他们驱逐出塞。
万历三大征时间发生在明神宗在位时期。
万历十七年西南地区作乱。
杨氏在播州世代统治,初期明朝并没有采取镇压手段而是安抚。
杨氏公开坐牢和苗兵勾结攻占数十个城镇。
万历二十六年开始明朝镇压杨氏,至万历二十八年平定叛乱,夺取播州。
万历三大征时间具体为万历二十年到万历三十年之间。
这段时间明朝推行的改革措施得到实施,国力逐渐强盛因此具备了三大征胜利的条件。
明朝万历三大征明朝万历三大征是发生在明神宗万历帝年间,大明王朝史上轰动一时,是受千万众人瞩目的大事。
万历三大征前后绵延了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朝万历三大征是明王朝在西南、西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是明王朝军事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这三次战役被称为明朝万历三大征。
宁夏之役是以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为首的军队平定蒙古人的叛变,仅用了几个月李如松等人就将叛变平定了。
播州之役是主将李化龙平定以杨应龙为首的苗疆土司的叛变,历时一年。
《万历三大征》读后感_850字
《万历三大征》读后感_850字《万历三大征》是明朝万历年间三个最大的战争,平定郭拜、抗倭援朝以及讨伐杨瑛龙。
第一征,平定郭拜:郭拜原本是蒙古鞑靼人,后来,投降了大明朝,直到做到副总兵之职,就把官位传给了儿子郭兴,郭兴无恶不作,又喜欢赌博,所以很多军官都和他们家势不两立,最后,郭兴带领着他的士兵造了反,朝廷派大将前去平叛。
派出的大将是李如松,李如松是训练辽东铁骑的李成梁之长子,此人熟读兵书战册,习文练武,从小就爱舞刀弄枪,身经百战,流芳百世,是一位当时的奇才。
李如松一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郭兴给平定了,而这位著名将领的真正用武之地不在这里,而是在朝鲜。
第二征,抗倭援朝:这个日本人一直有统一亚洲的梦想,于是获得日本战国时期最后胜利的著名诸侯,丰臣秀吉派出了十五万大军,由小溪行常、倒经亿红和加藤清政等指挥官率领着,奔赴朝鲜。
而朝鲜的士兵很弱,日本军只花了半个月的光景就打到了鸭绿江边,准备以朝鲜为跳板,要侵略中国。
而明朝派出的将领,正是李如松,李如松一来,战局立刻转变了,日本兵十五万,他带了四万。
这样能赢吗?能,第一点:他手下有他爹李成梁训练的辽东铁骑。
第二点:就是他手下游击将军吴伟忠,率领的四千名戚家军。
第三点,李输送曾经学过怎样打倭寇,胡宗宪手下的军师,徐渭徐文长曾经亲自教导过李如松怎样打倭寇。
一直到万里十五年,才把倭寇赶了回去。
万里十九年,倭寇再次侵略朝鲜,明军再次把日本给打了回去。
第三征,讨伐杨瑛龙:杨瑛龙本是郭州的巡抚,后来,由于家族成立,所以造了反,他在家里公然的穿龙袍,用皇上用的“玉玺印绶”。
万里十三年,他舅舅揭发了他种种大罪,杨瑛龙被抓,判了个论律当斩,当时,正赶上抗倭援朝,于是,杨瑛龙请求将功折罪,朝廷信了,本以为他会带着兵去抵抗日军,没想到,他还造了反,这时万里二十年的事,就这么拖,一直拖到了万里二十九年,抗倭援朝结束了,朝廷派出主力军三十万,彻底把杨瑛龙给平定了,杨瑛龙自尽身亡,他也被诛了九族(就是说,从爷爷的爷爷那会儿开始,一直到了孙子的孙子,都要被处死,已经死了的,挖出尸体,再次砍头,没生的,把怀孕他的人给杀了,开膛破肚,堕胎。
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明王朝延续到第十四位皇帝万历皇帝时,虽然经过了嘉靖帝时期和隆庆帝时期的中兴与懒政的来回折腾,但依然国力尚存,能够保证自己在东亚地区的霸主地位。
这其中,最能体现万历时期明朝的国力的事件,莫过于万历三大征,这三大征既展现了万历时期明朝雄厚的国力,但也为明王朝在万历朝后仅仅二十余年便败亡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象征着明王朝末日余晖的万历三大征吧。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到二十八年(1592-1600)这八年时间里,明王朝在西北、东北、西南接连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三次军事行动分别是平定蒙古人拜叛乱的宁夏之役、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贵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
这三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明王朝都取得了胜利,对维护明王朝国内的稳定以及对外的宗主国地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镇压拜叛乱的宁夏之役,拜此人原为蒙古人,嘉靖年间投降了明朝,起初还算安分守己,在军队中摸爬滚打,靠着战功的积累还升任了都指挥。
到万历初年,拜已经当上了游击将军,单单统领的标兵和家丁就多达上千人,在宁夏已经算是独霸一方的存在,这个时候拜其实已经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他招募了许多亡命之徒供养起来。
万历十七年时(1589),已经高居副总兵高位的拜选择了退休,他的儿子承恩接替了他的位置。
万历十九年(1591),宁夏地区遭到蒙古部落的入侵,拜请求率领自己部下的三千人前往驰援,结果在这场战役中拜见国内的军队都接受自己的指挥,而塞外的蒙古兵也看到自己的到来就逃窜,他开始逐渐骄横起来,逐渐开始目空一切。
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十八日,他借巡抚党馨经常处罚他贪功冒饷这件事,纠集了他的儿子承恩以及他的义子云和土文秀等人,并唆使先锋官刘东旸一同叛乱,杀死了党馨和延安府知府石继芳,还放火烧掉了衙门,放跑了罪犯,抢走了官印。
甚至还想让总兵张惟忠以党馨克扣军饷导致兵变上报朝廷,想要把锅扣到党馨头上,并且还让张惟忠交出他的官印。
万历三大征之朝鲜战争
万历三大征之朝鲜战争日本在经历了从1467年应仁之乱起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后,于1590年由丰臣秀吉继承前主公织田信长的大业完成日本统一并且他自己就任关白,基本结束了日本战国林立的局面,使日本战国以来延续百年的分裂局面重获一统。
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全国后,执掌了整个日本的军政大权,为了满足他自己骤然膨胀的野心,也为了转移日本国内大名对分封土地不均的矛盾,便开始对外扩张。
他决定通过武力先侵占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谋取天竺,进而称霸亚洲。
日军总兵力约十五万,陆军自釜山登陆后,长驱直入,先后占领汉城、开城和平壤,挺进咸镜道,逼近中国边境。
但其海军在闲山岛被李舜臣击败。
1592年底,明朝开始派军赴朝参战。
次年,明将李如松收复平壤和开城,日军被迫退守庆尚、全罗两道沿海城市,开始与明朝和谈。
1597年初,和谈破裂,丰臣秀吉陆续增兵十四万、战舰数百艘,再次进军朝鲜。
10月,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大败日军,明军也再次进入朝鲜,在稷山、青山等地重创日军,迫其退守蔚山、泅川、顺天等城。
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全面后撤。
明、朝联军于后追击,最终在露梁海域歼灭日军万余人,其残部退回国内,战争结束。
1592年,日军侵入朝鲜后,陆军长驱直入,而海军却在玉浦、永登浦、赤珍浦等地遭到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的袭击,补给物资损失无数。
为了及时补充陆军给养,日本海军将领九鬼嘉隆派出三路舰队侵朝,同李舜臣舰队在闲山岛前展开决战。
闲山岛水深,利于朝军的龟船行动,一开始朝军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日军进入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北的主力立刻摆开了鹤翼阵,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击溃了日军。
此战共击破日军59艘战舰、杀死数千人,史称闲山岛大捷。
此后不久,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灭了敌残余部队。
1593年1月3日,明将李如松率四万三千大军进驻肃川,1月6日,包围平壤,次日发起总攻。
日本将领小西行长占有地利,退缩在练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枪不停射击,而李如松则凭借数量优势强攻,同时以火攻对抗。
历史趣谈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导语:万历皇帝朱翊钧亲政统治期间,先后在发动了三场规模浩大的军事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万历三大征”,有一场是对外作战,另两场是国内平叛。
万历皇帝朱翊钧亲政统治期间,先后在发动了三场规模浩大的军事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万历三大征”,有一场是对外作战,另两场是国内平叛。
这三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如何,它们有什么影响和好处?下面我们来看看万历年间这三场最为后人关注的大战。
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是指公元1592年至1600年西北平叛蒙古的宁夏之役、西南平叛苗疆的播州之役、对战日本的朝鲜之役。
宁夏之役前后历时7个月,原降明蒙人哱拜累功升至都指挥使,领兵卫守宁夏。
公元1592年哱拜率领其儿子承恩等人举兵反叛。
魏学曾命令李昫暂代总兵一职率兵前往镇压,哱拜叛军实力强盛,李昫数攻不克。
朱翊钧又调麻贵前往支援,麻贵分兵两部,一部攻宁夏城,一部阻击哱拜的蒙古部族援兵,杀伤敌军众多。
此后1月,朱翊钧又令李如松为宁夏总兵,节制大明多地兵马前往围剿叛军。
到了7月,麻贵将哱拜蒙古本部攻克,追杀残遗一路到了贺兰山。
朱翊钧命叶梦熊接替魏学曾的总督位,叶梦熊统帅各路兵马将宁夏围的水泄不通,并掘黄河水灌没宁夏城。
9月,叛军在外援尽去,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对顽抗到底还是开城投降发生了分歧火并。
明军轻松破城,尽擒叛军首脑,宁夏之役宣告结束。
朝鲜之役前后历经两次大战,第一次是公元1592年至1593年,第生活常识分享。
从万历援朝战争开始,畅谈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全球局势演变
从万历援朝战争开始,畅谈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全球局势演变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位。
即位之初,内阁由首辅张居住主持政务,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殷实了国家库府,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然而自张居正去世之后,明神宗逐渐开始荒于政事,进而导致党争频发、朝局日益腐败。
宁夏之役、播州之役与朝鲜之役被称为“万历三大征”,对巩固了疆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帑银。
本文就以“万历朝鲜战争”为轴,详细阐述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局势演变逻辑。
一、战争前夕的世界局势1、明朝政局稳定、武备完善嘉靖皇帝后期,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接连重创倭寇,至1558年东南沿岸倭患基本平息。
连年战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明军武备松弛的迹象,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再一次获得提升。
当明穆宗即位之后,秉承用人不疑的原则,文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杨博,武有谭纶、王崇古、戚继光、李成梁,一举廓清朝堂,史称“隆庆新政”。
因此,待到明神宗上台之时,其所掌控的是一个政局稳定、武备完善的基业。
明神宗即位后仅一个月,大学士张居正就出任内阁首辅,在“隆庆新政”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改革,整顿吏治、整饬边防、整顿经济、兴修水利,皆取得不俗成绩。
与此同时,由于和西班牙人的贸易交往密切(1565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1567年隆庆帝解除海禁),大量美洲白银涌入,加上当时日本新勘探出了大银矿(即石见银山)和中日贸易,朝廷财政宽裕,国力日渐强盛,因此史书有“万历中兴”的评价。
奈何张居正改革触动了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在他去世的第二年(1582年),改革政策也随之戛然而止。
2、李氏朝鲜重文轻武、党同伐异早年间,李氏朝鲜也曾凭借武略起家,推翻王氏高丽而自立。
奈何治下武将权臣频繁作乱,促使王氏决定效法中原宋、明两朝重文轻武的方略,以士大夫阶层执掌朝务。
不过到了燕山君、中宗和明宗统治时期,士林群体的势力始终遭到削弱,直至朝鲜宣祖时期。
万历朝鲜战争
祖承训副总兵在其后上呈给杨绍勋总兵的报告里面,提及了数个问题。
粮草不继,朝鲜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够军队食用。 军情不实,朝鲜情报指出平壤只有1000多名倭军,实际交战后估计倭军有上万人。 指挥权不专,朝鲜群臣一直希望明军能由朝鲜将领指挥,并且压迫明军在天时不利的情况下出兵。 明军对朝鲜军缺乏信赖,祖承训副总兵指出同时去平壤的也有500名的朝鲜军,结果临交战时,400名朝鲜军先溃逃,剩下的100名则是与对方有所交谈。同时,明军多有遭弓箭射伤与射死,根据朝鲜的情报,倭军只有铁炮与长剑,所以怀疑射箭的是朝鲜人。 经过朝鲜使臣的反复申辩,杨绍勋总兵后来接受了朝鲜的解释,也就是军情是由朝鲜的节度使提供的,可能侦查有误,关于射箭一事可能是因为朝鲜兵器落入倭军手中,或者是因为有朝鲜人遭到俘虏,才受到倭军指使。
可见后来明廷和辽东军已知倭军绝非朝鲜以为的数千兵马,而且也已经规划要以中国内地后勤补给来支援作战,并期望能以优势兵力尽速击倒倭军。至于后来为何成为梯次增兵,还是不脱补给不继与情报缺乏两项。
明军的增援
明军自7月起多次派遣游击沈惟敬到朝鲜,甚至远赴平壤与倭军谈判,其目的在于拖延时日以待大军集结。
在明朝中央反复搜集情资与讨论之际,辽东已经在6月己亥日先派遣出宽奠堡副总兵都指挥佟养正率领8名飞骑传信先渡江到朝鲜义州附近准备,分为5拨,每拨须奔驰百里,遇到紧急军情,迅速传递。恰巧倭将屯住在江沙,发数百名骑兵举行操演,朝鲜大臣特地请明将前往侦查,明将有说:“若只如此,天兵一来,可以剿灭。”
明帝国兵制积弊总爆发从万历三大征到折戟萨尔浒
努尔哈赤刚完成建州女真诸部的 统一,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他乞求朝 廷能赏赐给他金顶大帽服色及龙虎将 军职衔。然后他开始控诉日军扰乱边
境的暴行,并言其部落已有50多人遭
明帝国兵制积弊总爆发 从万历三大征到折戟萨尔浒
文丨周渝
—.一历二十年(1592 )夏季,东 丿一|线有战事,朝鲜已成一片
/」焦土。
远东岛国之上,刚统一日本的“天 下人”丰臣秀吉正实施着他野心勃勃 的“入唐”计划,经历战国烽火历练的 精锐日军跨海侵朝,对战承平已久的 朝鲜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势如破竹, 一路向北推进,李氏朝鲜兵败如山倒, 国王李吆遣使入明求援。这年七月, 丰臣秀吉麾下虎将,名列“贱岳七本 枪”之一的加藤清正率军至朝鲜显北 边的会宁,越过图们江,意味着日军 已从朝鲜入侵到明帝国的领土。然而 曰军刚渡江就遭遇抵抗,对手不是明 朝正规军,而是女真乌拉一部的武装 部队。这场冲突的具体情况已难考证, 日军宣称自己取得胜利,加藤清正更 是夸张地晒出斩首八千余级的战绩。 在地广人稀的东北边境,一天之内取 得这样的战果本就够匪夷所思了,更 耐人寻味的是,此役之后日军不进反 退,匆匆南撤至安边。
杨应龙与努尔哈赤这两位请缨出 征的“爱国将领”后来都成为大明帝国 的心腹大患。前者发动播州之乱,即万 历三大征最后一役,用兵数显、战争烈 度和伤亡上都远高于之前的宁夏之役 和朝鲜之役,也对明帝国造成极大内
耗。平播战争16年后,努尔哈赤决心 叛明,即大汗位于赫图阿拉城,建元天 命,国号后金。明帝国再次征调南北兵
日军杀害。紧接着笔锋一转,幵始为 国请命:日军侵朝,下一个目标就是 建州女真,为了更好地为大明朝戍边, 我努尔哈赤愿领兵三万,待冬季江水 一结冰,就跨过鸭绿江抗日去。努尔 哈赤的毛遂自荐的确一度引起了朝廷 重视,但这一消息被朝鲜人知道后, 立即引起强烈反对,大概因常年受女 真抢掠滋扰,李朝右议政尹斗寿甚至 直言,如果明朝派努尔哈赤来,那朝 鲜就彻底完了。朝鲜人的激烈反映最 终导致努尔哈赤的愿望落空。
万历并非昏君 万历皇帝在万历三大征中的表现
万历并非昏君万历皇帝在万历三大征中的表现“三大征”旷日长久,历时近十年,到万历二十八年六月结束。
“三大征”虽都以成功而告终,但每场战斗都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成功的同时也付了出了惨重的代价。
以至于每读段历史,一股寒意油然而生。
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缘由使“三大征”进行的这样困难?为什么最终会取得成功?透过这“三大征”我们看到了什么?冷兵器时代,战斗中人的因素的主导作用更为突出,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人在这三大征中的作用。
公元1572年,万历帝9岁继位,早年励精图治,颇有作为。
张居正死后,万历帝本人消失了大倒退,明朝由治转乱。
关于万历帝消失大倒退的缘由说法许多,有一种说法就是万历帝从小接受正统训练,年少时受到由首辅张居正形成的外圈与掌印太监冯保形成的内圈的影响与压抑,并非常依靠他们,加之张冯结为联盟,李太后又非常支持,冯保对皇帝的约束力更为深厚,正是这种内外的相制使得万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的循规蹈矩。
而张居正的病逝及冯保的揽权使得正式获得肯定权力的万历找到了发泄十年压抑的极好时机。
一下子失去了掣肘的强臣,制约力立刻消逝,万历的权欲清醒:倒冯籍张,极端的权力却导致了万历极端的放纵,开头大倒退。
这个说法有肯定的道理,但我们不妨还要考虑一下人的本性,任何人都有一个本性,有时后天客观环境的影响对转变一个人的本性作用不大,客观环境只能使人的本性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张居正的死使得万历帝的本性开头得以发挥,并指导着他的思想和行动。
万历帝的本性是什么?一个字:“贪”,这个贪字渗透到各个方面。
政治上贪权;经济上贪财;生活上贪生;思想上贪名。
万历帝政治上贪权,他特殊有心计,不受任何人摆布,虽然不理朝政但始终大权在握,宁可不补官缺。
哪怕自己错了,在错误没有明显暴露出来,没有患病重大损失的时候万历帝绝不动摇。
万历帝要是想用哪个人,在没有明显用错之前,想辞职都不会被批准。
从皇帝的角度而言,这一点也是有利的,可以说,这是万历三大征最终取胜的一个重要缘由。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明朝万历明神宗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三次闻名中外的重大战役,这三次战役被合称为万历三大征。
那么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战争?据记载这三大战役分别是发生在明王朝疆土的西北、西南还有朝鲜地区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朝鲜之役。
这三大战役对明王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历重重波折万历三大战争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由李如松领导的宁夏之役、李化龙领导的播州之役以及李如松和邢玠领导的朝鲜之役,这三大战役对平定蒙古人的叛乱、抗击日本政权的入侵以及平定苗疆土司的叛乱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震慑性的作用。
然而任何一场战争的背后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无论是在资金花费还是人财伤亡、人民和平安定等方面万历三大征都有很大的影响,据史书记载,这三次战役粗略计算大至花费了明朝国库一千一百六十多万两白银,损失惨重。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包括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的万历三大征,虽说这是三次战役却历经了连续的八个年头。
从万历二十年的宁夏之役开始,直到万历二十八年播州之役结束。
这八年使得明朝元气大伤,战争对于明朝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也是导致明朝后来灭亡的关键原因之一。
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952年)起始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耗费白银将近有八百万两,出动士兵数量有数十万人,可谓十分惨烈。
然而明朝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且万历三大征中的另外两次平叛也获得胜利,成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战争奇迹。
日本占据了诸多优势条件,如武器装备和战略决策等方面,仍大败于明朝,其中是有原因的。
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首先在于人和。
日本水军有着一个被称为“海贼大名”的将领,此人名叫九鬼嘉隆,但是他在和明朝的战争中却遇到了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天才将领;;李舜臣,此人当时任职朝鲜全罗道水军节度使。
李舜臣指挥着曾被击溃又重组的水军破坏了丰臣秀吉“水陆并进”的企图。
《万历三大征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万历三大征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万历三大征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纪事本末体史书。
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宁夏之役自1592年(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
朝鲜之役第一回冲突自1592延至1593年(万历二十至二十一年);第二回冲突自1597延至1598年(万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
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1]而实际上万历时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还包括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 06年)的明缅战争,以及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两次最终都是明朝失败告终。
具体过程朝鲜之役即援朝逐倭(日本)之战。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又渡临津江,进逼王京(今首尔)。
朝鲜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政治腐败,军队望风而溃。
李昖逃奔平壤、后又奔义州(今新义州东北)。
日军进占王京后,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库。
又攻入开城、平壤。
朝鲜八道沦陷七道。
在这种形势下,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
但援军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击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以身免。
明朝时期的朝鲜明廷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
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
后又进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因轻敌中伏,损失惨重,李如松险些阵亡。
三月,刘綎、陈璘率军抵朝。
明军扼临津、宝山等处,并断日军粮道。
日军缺粮,不得不放弃王京,退缩至釜山等地,开始与明军谈判。
为争取时间,明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和议。
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谈判破裂。
明朝练习题
一、历史背景知识1. 明朝建立的时间是?2. 明朝的首都是哪座城市?3. 明太祖朱元璋的主要功绩是什么?4. 明朝的“靖难之役”发生在哪一年?5.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哪一年?6. 明朝的“万历三大征”指的是哪三次战争?7. 明朝的“崇祯皇帝”是哪位皇帝?8. 明朝的“南明”指的是哪一段历史时期?9. 明朝的“东林党”和“阉党”分别代表了哪两个政治派别?10. 明朝的“海禁政策”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政治制度1. 明朝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2. 明朝的宰相制度是如何演变的?3. 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何特点?4. 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分别负责什么职能?5. 明朝的巡抚制度是如何设立的?6. 明朝的“三司”指的是哪三个部门?7. 明朝的“内阁”是如何形成的?8. 明朝的“廷议”制度有何作用?9. 明朝的“钦差大臣”制度是如何运作的?10. 明朝的“朝贡体系”有何影响?三、经济文化1. 明朝的手工业发展有何特点?2. 明朝的农业经济有何成就?3.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4. 明朝的“永乐大典”有何价值?5. 明朝的书法艺术有何代表人物?6. 明朝的绘画艺术有何特点?7. 明朝的戏曲艺术有何发展?8. 明朝的医学有何成就?9. 明朝的数学有何贡献?10. 明朝的地理学有何发展?四、军事外交1. 明朝的“戚继光”有何军事成就?2. 明朝的“抗倭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3.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军队的指挥官是谁?4. 明朝的“戚继光”所创立的“戚家军”有何特点?5.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有多大?6. 明朝的“朝贡体系”与哪些国家有交往?7.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影响?8. 明朝的“倭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9. 明朝的“蒙古族”在明朝的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10. 明朝的“朝鲜战争”有何历史背景?五、人物事迹1.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从一个和尚成为皇帝的?2.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夺取皇位的?3. 明朝的“海瑞”有何政治主张?4. 明朝的“杨继盛”为何被称誉为“忠臣”?5. 明朝的“张居正”在政治上有何贡献?6. 明朝的“李时中”在医学上有何成就?7. 明朝的“郑和”为何能成为航海家?8. 明朝的“唐伯虎”在文学上有何成就?9. 明朝的“文天祥”为何被尊为民族英雄?10. 明朝的“袁崇焕”为何被称誉为“忠臣”?六、历史事件1. 明朝的“靖难之役”是如何爆发的?2.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有何影响?3. 明朝的“万历三大征”中,哪一场战争最为艰难?4. 明朝的“南明”是如何建立的?5. 明朝的“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斗争有何结果?6. 明朝的“海禁政策”实施后,对明朝的海外贸易有何影响?7.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如何形成的?8. 明朝的“倭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9. 明朝的“朝鲜战争”有何历史背景?10. 明朝的“李自成起义”有何历史意义?七、地理知识1. 明朝的版图范围大致包括哪些地区?2. 明朝的“江南”指的是现在的哪个地区?3. 明朝的“燕山”位于今天的哪个山脉?4. 明朝的“辽东”指的是今天的哪个地区?5. 明朝的“云南”在今天的哪个省份?6. 明朝的“福建”在今天的哪个省份?7. 明朝的“广东”在今天的哪个省份?8. 明朝的“广西”在今天的哪个省份?9. 明朝的“贵州”在今天的哪个省份?10. 明朝的“四川”在今天的哪个省份?八、社会风俗1. 明朝的服饰有何特点?2. 明朝的饮食文化有何特色?3. 明朝的节日有哪些?4. 明朝的婚丧嫁娶有何习俗?5. 明朝的民间信仰有哪些?6. 明朝的戏曲表演有何形式?7. 明朝的武术有何流派?8. 明朝的园林建筑有何风格?9. 明朝的书画收藏有何特点?10. 明朝的民间艺术有何形式?九、科技发明1. 明朝的火器有何发展?2. 明朝的造船技术有何成就?3. 明朝的指南针有何改进?4. 明朝的印刷术有何创新?5. 明朝的农业工具有何改进?6. 明朝的医药学有何发展?8. 明朝的数学有何贡献?9. 明朝的地理学有何发展?10. 明朝的冶金技术有何进步?十、中外交流1. 明朝与欧洲的交流始于哪位传教士?2. 明朝的“丝绸之路”在明朝有何变化?3. 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何特点?4. 明朝的“倭寇”问题与哪些国家有关?5. 明朝的“朝贡体系”对东南亚国家有何影响?6.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对非洲有何影响?7.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外交流有何影响?8. 明朝的“倭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9. 明朝的“蒙古族”在明朝的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10. 明朝的“朝鲜战争”有何历史背景?十一、艺术成就1. 明朝的书法艺术有何代表人物?2. 明朝的绘画艺术有何特点?3. 明朝的戏曲艺术有何发展?4. 明朝的文学有何成就?5. 明朝的音乐有何特色?6. 明朝的建筑有何风格?7. 明朝的雕塑有何特点?8. 明朝的版画有何成就?10. 明朝的玉器有何特色?十二、历史评价1. 明朝的“海禁政策”有何利弊?2.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影响?3.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有何影响?4. 明朝的“靖难之役”对明朝有何影响?5. 明朝的“南明”为何最终失败?6. 明朝的“倭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7.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8. 明朝的“李自成起义”有何历史意义?9. 明朝的“戚继光”在军事上有何成就?10. 明朝的“海瑞”在政治上有何贡献?十三、历史文献1. 《明史》的编纂始于哪位皇帝?2. 《永乐大典》的编纂历时多少年?3.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4.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5. 《明实录》是明朝的哪一部官方史书?6. 《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是谁?7.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明朝有何影响?8. 《水浒传》的作者在明朝有何影响?9. 《西游记》的作者在明朝有何影响?10. 《红楼梦》的作者在明朝有何影响?十四、历史争议1. 关于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2.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否导致了明朝的衰落?3.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否阻碍了明朝的发展?4. 明朝的“靖难之役”是否是合法的继承?5. 明朝的“南明”是否有可能成功?6. 明朝的“倭寇”问题是否与明朝的对外政策有关?7.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否是和平的交流?8. 明朝的“李自成起义”是否是农民起义?9. 明朝的“戚继光”是否是民族英雄?10. 明朝的“海瑞”是否是清官?十五、历史影响1.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对世界航海史有何影响?2. 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后世有何影响?3. 明朝的“倭寇”问题对东亚地区有何影响?4. 明朝的“靖难之役”对明朝政治有何影响?5. 明朝的“南明”对后世有何影响?6. 明朝的“李自成起义”对明朝有何影响?7. 明朝的“戚继光”对后世军事有何影响?8. 明朝的“海瑞”对后世政治有何影响?9.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10. 明朝的“海禁政策”对后世经济有何影响?十六、历史遗迹1. 明故宫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2. 明孝陵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3. 明长城的东起点和西终点分别是哪里?4. 明十三陵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5. 明清故宫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6. 明代城墙遗址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7. 明代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8. 明代古建筑群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9. 明代古村落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10. 明代古战场遗址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十七、历史人物1. 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是哪里?2. 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是什么?3.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的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4. 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5. 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因什么原因被贬?6. 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寅的代表作有哪些?7.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8. 明朝著名的军事家孙承宗在哪些战役中表现出色?9. 明朝著名的哲学家王守仁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0. 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的主要著作是什么?十八、历史事件分析1. 分析明朝“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场玉浦海战是壬辰战争爆发以来,朝鲜军队的首场大捷,因此大大振奋了朝鲜军民抗敌的决心,并使得日军输送兵力和粮食辎重至朝鲜半岛从此变得困难,因为日军在此战后已丧失大半制海权。
泗川海战
1592年5月27日,日本水师不甘失败,转而向庆尚南道的泗川进攻。李舜臣得知消息后,立即于5月29日率龟甲船队23艘出发,迅速驶至泗川海湾外面。当时海湾内共有12艘日本楼船,但日军对上次海战失利犹有余悸,因此当他们见到朝鲜水师驰援,便迅速逃至陆上,在山上布防。李舜臣于是命朝鲜水师假装撤退,以引诱日军登船追击,结果日军中计。这时正好潮涨,大大有利于朝鲜水师的龟甲船和板屋船这类大型舰船活动,因此当日舰出动时,李舜臣即下令众舰船迎击。很快地,日舰便被打败。而李舜臣虽然在战斗中负伤,但仍继续指挥官兵杀敌,结果12艘日舰全部被击沉。
这次再侵朝鲜,丰臣秀吉吸收了上次海战失利使得不能大量运兵和运输补给的教训,使用反间计诬陷李舜臣阴谋篡权,使得李昖将李舜臣下狱,其后将其贬为士兵,只能白衣从军。
再援朝鲜
1597年初,日本出动14万兵力,水陆并进再度入侵朝鲜。2月,明朝再次议定援朝征日,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率南北诸军。在3月,明朝以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并以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5月,邢玠赶至辽东。6月,日本兵船数千艘停舶于釜山,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8月,日本攻破朝鲜闲山岛、南原(为全罗道外藩,一旦失守,天津、登、莱皆可扬帆而至)。守将副总兵杨元弃南原而逃走,结果日军攻至王京。9月,明军逮捕前兵部尚书石星下狱,并与在明军和日军之间两边获取利益的沈惟敬一同俱论罪处死,结果石星于1599年死于狱中,沈惟敬则于市集斩首。12月,援朝明军与日军大战于蔚山。
和议
1593年6月,日本因海陆两线皆失利,被逼派使节随同明使沈惟敬由釜山至北京城议和。7月,朝廷宣诏退兵以进行日本封贡事宜,于是李如松大军撤退,只留刘綎及游击吴惟忠共七千六百人分别扼守要口。但兵部尚书石星一意主和,再撤吴惟忠兵,结果只留刘綎兵防守。9月,朝鲜国王李昖上表答谢朝廷援救及助其复国,但是这时日军仍然占据釜山。12月,明朝命蓟辽总督顾养谦兼责打理朝鲜事宜,并召回宋应昌、李如松。1594年10月,日本议和使者小西行长终于到达北京,其后于1595年1月,明朝遣使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至此,第一次日军侵朝战争结束。
日本出兵
1592年4月丰臣秀吉共调动了50万军队,以30万用于作战,其中15万人是先遣队。他将先遣队分为八个军团,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小西行长率第一军团,加藤清正率第二军团,黑田长政率第三军团,再加上九鬼嘉隆率4万水师和700艘舰船作运输士兵和海战。而为了补充兵源,命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政宗将他们的旗下的军队集结在名护屋作为预备队,共10万人。侵朝的日军首先于釜山登陆,并迅速攻陷朝鲜王京汉城。
第一次入侵
图谋中国
在1592年5月,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满,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并完成其最终统一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称霸东亚的图谋。他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6月,派出使者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宣祖李昖(yán,音言),表示他有意于明年(1592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国,并请多多包涵与协助,秀吉致书朝鲜国王云:“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但朝鲜因久事明而拒绝。当时朝鲜八道武备废弛,李昖重文轻武,以致“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大多数城池均没有设防,使得丰臣秀吉欲先吞并朝鲜,再吞并中国。
这三场海战后,日本水师已被震摄得胆颤心惊,但日军主帅仍未心息,决定集结兵力,与朝鲜水师进行决战,结果导致了闲山师进行决战,日本水师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准备兵分三路向朝鲜水师发动进攻。而李舜臣则将其全罗道的舰队和庆尚道的部分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准备迎战。7月6日,李舜臣进兵出唐浦附近水域,并于7月7日清晨,将集结于巨济岛的日本水师引至闲山岛附近水域决战。李舜臣选择在此地决战是因为这里有著较为宽阔的深水环境,易于设置埋伏,可以向日本舰队进行包围歼灭。
李舜臣守在鸣梁海峡,但因兵力薄弱,所以决定设陷阱,派人乘退潮时在岸边设置了铁索与木桩。9月16日,日军统帅藤堂高虎率领330余艘战船和2万陆军出发,欲趁涨潮时攻进鸣梁海峡,全歼朝鲜水师。李舜臣首先将海峡内的民用船只侨装成战舰,以扰乱日军,使其以为朝鲜水师已恢复过来。他自己则亲率12艘战船引敌深入鸣梁海峡。在成功引诱日军进攻后,李舜臣随即发起集中的攻击,对准日军指挥舰攻去,结果歼灭了日军指挥舰和其他战船2艘,并击毙日军主帅来岛通总。同时间,潮水开始退却,朝鲜舰船趁势进攻,日舰因失去主帅,军心散涣,只得顺潮向东撤退,但却遇上李舜臣事先埋下的铁索和木桩,无法退却。结果朝鲜水师全力拚杀,歼灭日舰30余艘,并击毙日军4000余人,再度重创了日本水师,重新掌握了制海权。
求助明朝
朝鲜国王李昖仓忙逃奔平壤,但没过多久,因日军追击而至,于是只得再继续逃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李昖知道若没有明朝的帮助,根本没有可能光复朝鲜,因此便派几批使臣去明朝求救。朝鲜的使臣们用尽方法,除了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的国书外,还分别去游说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即使是宦官亦尝试游说,力图促使明朝尽快出兵援朝。而明朝朝廷亦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因此不久后便答应出兵援助朝鲜。
明朝出兵
明朝副总兵祖承训率师渡鸭绿江救援朝鲜,与日军战于平壤,但却首战失利,祖承训仅能只身逃脱,朝廷震动。同年8月:明朝以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并诏天下督抚举将材。于9月,明朝命李如松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如柏、如梅为副总兵官,一同开赴朝鲜。在1593年1月,总兵官李如松援朝之师很快取胜,收复平壤、开城,并且进攻王京(汉城),但在碧蹄馆(今首尔/汉城西北)先后遇到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等日军的反击,结果战败。之后日军于2月约2万兵力转攻京城西北方的幸州山城,朝鲜城将权栗以少数兵力大败日军,日将石田三成、吉川广家等负伤。2月,李如松改变策略,于3月初焚烧日军于龙山的粮仓粟数十万,逼使其撤退。4月,日军因为缺粮,被逼由王京撤退。5月,日军撤退至釜山,这时四川参将刘綎率军五千赶赴援朝,并被任命为副总兵。最后日军于6月中旬又攻打朝鲜南部的晋州城,为第二次晋州城攻略战,日军加藤清正以龟甲车破坏城壁,大部日军涌入晋州城而攻陷。浙江嘉兴商人沈惟敬因长期同日本贸易熟稔(日语)被兵部尚书石星封为神机营游击将军军衔,负责议和事宜。沈惟敬在得知日军败阵的消息后,向朝廷提议赐封丰臣秀吉,以平息战事。
壬辰卫国战争,韩国、朝鲜称之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之为丁酉再乱,日本称之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之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亦将其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现代汉语中称为朝鲜壬辰卫国战争。这场战争由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侵略朝鲜引起。朝鲜向明朝求援,明神宗应请求派遣大军救援,明朝和朝鲜陆军及水师多次并肩作战,加之配合上李舜臣设计的龟船,中朝军队最终获胜,朝鲜转危为安;日军主力被迫撤退,日本企图侵占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中国的企图破灭,丰臣秀吉也在希望破灭后不久死去。他死后不久,日本军队被迫全部从朝鲜撤退。
第二次入侵
战事再起
在战争平息了一年多后,1596年4月,朝鲜的使者李宗城因为犯了贪淫罪,被日本守臣所逐,奔还王京(今首尔/汉城),朝鲜方面随即下诏逮捕其入狱,但已惹来丰臣秀吉的不满。5月,明朝再次提议赐封丰臣秀吉,命都督佥事杨方亨、游击沈惟敬一同前往。9月,明朝赐封的使者杨方亨抵达日本,但丰臣秀吉因朝鲜王子不偕同前来以答谢而发怒。结果丰臣秀吉不肯受封,并决心再次发兵侵略朝鲜。在1597年1月,日军拒不退出釜山,朝鲜得知日军再次入侵,于是遣使再至明朝求援。
在决战开始不久后,朝鲜水师的战船即将日军包抄起来,而朝鲜水师的龟甲船则向日军舰队直撞过去,很快便撞翻了日军舰队前列的几艘大船,而其余朝鲜战船也奋勇杀敌,与敌作殊死战,结果日军的61艘战舰被全歼。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闲山岛大捷”。
经此一役,日本水师完全丧失制海权,而在陆战上则屡为明军所败,结果丰臣秀吉只有与明朝讲和。而李舜臣则被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师统制使。
经此战役,日本水师再不主动进攻,而改为防御和偷袭朝鲜水师。
唐浦、固城、栗浦海战
6月2日,李舜臣统领的朝鲜水师龟甲船队主动出击,进攻在唐浦港内停泊的21艘日舰,日舰被朝鲜水师两面包抄,最后被全歼。唐浦海战获胜后,李舜臣稍事休整。6月4日,与全罗右水使李亿祺会师,并于6月5日清晨齐其一起率领51艘战船,向固城唐项浦的海湾内的26艘日舰进攻,并从两面对其包抄围攻。结果日舰除了一艘被故意放走外,其余全部被歼灭。当晚,该艘故意放走的日舰将岸上日军接载上船,并欲于6月6日凌晨逃走,但这正中了李舜臣的计谋,结果朝鲜水师歼灭了该艘日舰,固城唐项浦海湾的全部日舰均被歼灭。6月7日,朝鲜水师再度出击,向栗浦的7艘日舰进攻,日军不敢迎战,掉头便跑,但结果仍被李舜臣全歼。
形势逆转
就在明军作出防御准备时,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却于7月死于京都伏见。9月,明军与日军于蔚山等处对战,互有胜负。10月,总兵官刘綎、麻贵分道出击进攻日军,并大败之。然而董一元攻打日军新起的城寨,被日将岛津义弘打败,是为泗水之战。
鸣梁海战的胜利,使得丰臣秀吉再度面对运兵和运输补给困难的问题,而日军虽然随后在陆战有所得著,但亦已后继无援,其最后败局已定。
日军获胜
1598年1月,明朝援朝和攻打蔚山的军队因为日本的小西行长的援兵突然赶至,大为震惊。杨镐赶不及下令,便策马率先赶奔王京(今首尔/汉城),麻贵亦继而赶之,一时间所有军队皆溃败。只有副将吴惟忠、游击毛国器断后,日军在得胜后暂退以保住胜果,明军的辎重大多丧失。杨镐与邢玠却向明朝朝廷谎报前线大捷。但当时各营欲向明朝朝廷回报,士卒死伤二万,这使杨镐大怒,按而不报,只称死伤百余人。赞画主事丁应泰得知战败,至杨镐处商议应对计略,但杨镐竟出示张位、沈一贯的手书,扬扬自得。这令丁应泰愤而向朝廷回报战败事实,明朝首辅赵志皋欲保杨镐,决定暂时不逮补他,但亦遣官查察。同时明军于攻打蔚山期间,明将高策率2万2千偷袭日军本阵釜山,也被日将立花宗茂以800人用夜袭和火计击退。2月,邢玠招募江西水军,并欲以海路运兵以作持久之计。于是都督陈璘以两广之兵,刘綎以四川之兵,邓子龙以浙江、南京之兵赶至增援。邢玠将明军兵力分为水陆四路,每路置一名大将,中路李如梅,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各自负责握守要地,相机而动。5月明将梅柏率约5万又进攻蔚山城,结果被来援的日将立花宗茂以千人从5月4日开始至5日利用夜袭和假情报逐次击退,救援了蔚山城中的加藤清正。6月,杨镐罢职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