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a9ecaf46137ee06eff918c6.png)
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同学们,我昨天从远隔1900公里以外的北京来到重庆。
有幸跟大家一起上一节语文课,人生的缘分啊!我很高兴。
但是上什么呢?大家手里还没有教材,教材在我这里呢,一会咱们发。
我估计大家都会。
因为我们要搞一个唐诗鉴赏。
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有没有不会的,请举手?。
师:一起来背一遍吧!预备——起。
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师:啊!没问题。
大家都能做到熟读成诵,但是,是不是都做到了会鉴赏?不好说。
我们今天就来搞这首诗的鉴赏。
我提几个问题,大家笔答。
我准备了一个纸条叫“一言心得”。
师:它有三个要求。
第一,精诚。
所谓精诚就是要写真诚的话,不要虚假。
第二,精炼。
所谓精炼就是要尽量简短,言简意赅,说多了有时候跑调。
第三,精彩。
所谓精彩就是你的话不但要说明白,而且要说生动。
因为我们的一言心得同时是对你鉴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检测。
不要小看一言心得,它的作用很大。
虽然大家今天是头一次做这个练习,但这太简单了,没问题的。
我现在提出几个具体问题,请大家思考,想好了就写一言心得。
师:诗歌鉴赏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理解诗的情感,体味它的情趣。
如果你不知道这首诗具体是怎样的情感,就谈不上对诗的鉴赏。
那么李白的这首《早发白帝城》你概括的说是怎样的情感?你用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概括就足以说完。
第二,有几个关键的词请你把它的妙处说好。
比如说第一句里的“彩云间”;还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个“啼不住”怎样理解?最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舟”。
这三个词语有很浓厚的意味,你谈谈你的体会。
我的问题提完了,现在你们思考,我这边发这个纸。
师:谁写完了举手示意,我就收。
师:不要思考太多,也不要太犹豫,现在是跟着感觉走的时候。
师:没写完的同学也交,白卷也交。
师:现在咱们开始讲评。
有一句鉴赏的名言叫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说过吗?生:没听说过。
师:那我告诉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早发白帝城》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早发白帝城》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095493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4.png)
一、案例背景
《早发白帝城》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首经典古诗,描绘了诗人李白清晨离开白帝城,舟行长江的壮美景象。本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二年级学生走进古诗,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诗人的豪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审美情趣,培养爱国情怀。
教师将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学习。
2.小组内共同讨论问题,鼓励每位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新课
1.教师以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清晨》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清晨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清晨的美好经历,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早发白帝城》,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早发白帝城》,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问题导向,培养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句的意义、修辞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这种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3.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团队意识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21afcc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c.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师: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诗篇。
(板书课题)点评:导入设计朴实、得当。
新课一开始,学生就摇头晃脑地背诵学过的古诗,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表现的欲望得以满足,同时,能自然地进入学习古诗的氛围,激起学习古诗的兴趣。
师:我们先来了解《早发白帝城》的内容(演示)。
同学们读读古诗,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学生自由练读诗歌)师:(指名读)大家注意听,这个同学读得是否正确。
生:他把“朝”(zhao)读成了“朝”(chao)。
生:“啼”的发音不准。
点评:正确地读是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
教师先让学生听读古诗,初知诗的内容,予以正确的朗读示范;接着让学生自读古诗,提示学生分辨5个多音字(发、朝、间、还、重)在诗中的读音,再检查、反馈。
此教学环节中强调了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有助于学生领会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师:同学们再读古诗,边读边想想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把不能理解的字词标出来。
(师生释疑,扫除字词障碍)师(板书“江陵”):江陵,是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在白帝城的下游,距离白帝城有上千里路。
(教师边介绍边绘简笔画,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
点评:理解字词是读懂古诗的前提,老师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讨论,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由于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仍离不开老师的帮助,教师对“江陵”一词的讲解就很有必要,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
师:弄懂字、词的意思后,我们来说说句意。
谁来大胆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生:早上,离开了在彩云之间的白帝城。
师:他讲得怎么样?生:他讲得不完整,没有说明谁离开了白帝城。
师:请你添上“谁”,再把诗意说一说。
生:早上,我离开了在彩云之间的白帝城。
(有的学生提出用“作者”、“诗人”替换“我”,教师肯定)生:我认为把“在彩云之间的白帝城”说成“被云彩环绕着的白帝城”更好。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精选8篇)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c597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e.png)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精选8篇)《早发白帝城》、篇1一,说教材:《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北师大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单元主题式,本诗是单元主题为"远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二,说学情:二年级儿童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堂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学生已经读过了很多他的诗歌,对诗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积累的知识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热情地参与学习.同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在本诗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字词,理解字义,根据儿童认知水平来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同时边读边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围绕《课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精神,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认识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发""朝""重""还"的读音;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其中,教学重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古诗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感悟.教学难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四,说教法: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课标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网上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 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为着眼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学习理念.五,说课前准备:1,收集李白资料,诗歌.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社会等资源查找有关李白生平简介,诗歌等资料,以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情感的投入;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网络.作为教师,我除了在课前读懂文本,读懂作者,根据教学情况预设教学流程外,我还利用网络资源 ip地址下载《早发白帝城》课件,以突破教学难点,带领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领悟诗人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六,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我便引导孩子直奔主题:同学们,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他就是李白,随即出示cai课件——李白的画像.(意在让孩子知诗人.)紧接着让孩子汇报通过课外收集的资料,说说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在学生交流之后课件出示李白简介,学生阅读整体感知.顺势我又说:李白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人们又美称他为"诗仙".你们会背他的诗吗谁能美美的背给大家听一听于是利用cai课件配上优美的古筝曲,学生自由背诵李白诗.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孩子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内外联系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不是有一句话"读生活的书也叫学习".随后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李白写这诗的背景故事,一边讲一边出示cai课件,展示江陵和白帝城地理位置的地图,山峡风光.最后齐读课题,初步解读课题.这个环节主要利用cai课件创设情景,点燃学生的情感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更好的解读文本,了解诗人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突破难点.(二):出示课文,读准字音.在学生有一个情感储备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静静的欣赏这首诗(cai课件播放带着配乐的朗诵)听清字音,自由读认清字形,而后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抢读,开火车等活动)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在指导识字中,重点强调"还,朝,重"这几个多音字,并让学生记住"啼,猿,辞"的结构.这样,在反复阅读中学生了解了生字的字音,字形,并在其后的随文教学中反复巩固,达到掌握的程度.注重了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为课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深读课文,感悟意境.这一流程分为五步完成:1, 在学生已经克服了生字难关,也能流利地诵读古诗以后,我这样说:同学们,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应该走进诗句,了解诗意,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词标示出来,尝试自己解决.于是引导学生边读边议,同时运用字典查找字义,同桌互助.(师巡视,随机点拨)在课堂上,当学生对一些字词不理解时,老师的引导解决办法是很多的,这个环节,我结合农村状况,结合我班学生情况,让学生和附近几个同学讨论,通过查字典解决.因为,字典是学生的终生伴侣,二年级学生刚学完查字典,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重视,我们的课堂在追求时尚,追求完美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最为淳朴的东西,特别是农村学生.2,师生释疑,扫除字词障碍:江陵,是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在白帝城的下游,距离白帝城有上千里路.边介绍边点击地图课件,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这个环节是我没有事先预设的,因为在巡视中我发现虽然在导入时我提过,但仍然还有几个学生不知道这是地名,于是我结合课件再次点击地图,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在解决这一没有预设的生成问题时,也奠定了情感基础.3,学生汇报,引导图文结合自主说诗意,顺序由学生汇报顺序变动.(1)"朝辞白帝彩云间":了解 "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别了高耸入云的白帝城.cai课件出示白帝城图,感悟诗人心情.感情读.(2)"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时,听见两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别快.cai课件出示山峡风景,猿猴图,听猿猴凄惨的叫声,感悟诗人高兴,欣喜,愉悦的心情,无暇欣赏美景,耳边只听到猿猴叫声,连听到猿猴凄惨的叫声也没能受影响他的心情.(3)紧接上句出示 "轻舟已过万重山":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②感悟夸张的手法.学生列举诗例,知道这里的"万重山""千里"都不是实指.了解李白诗歌特色.③谈体会.感悟诗人高兴,急切的心情.④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抽读,赛读这两句诗,师生互动评价.(4)"千里江陵一日还":cai 课件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地势图.引导学生比较"千里江陵"和"一日还"的意思,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但用的时间却很短,让学生体会小船顺流直下,速度飞快,作者遇赦返乡的高兴心情,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抽生读,小组读)(5)你们已经走进课文,和诗人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这也是学习古诗,读好古诗的好方法.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含义.(生自由说,抽生说)对于古诗的感悟,我没有按照传统串讲串问教法,而是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哪怕只是选择一句.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互动评价.同时,在感悟中有效利用cai 课件,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发挥想象,感知诗人.(6)读背古诗.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步.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而后在学生自由诵读,个别读,小组赛读过程中达到能背下来的程度.其实,反复朗诵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巩固,也是学生感悟的再创造.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生:,背诵.(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到此,学生已掌握诗歌,也了解了意境.但语文学习不仅要走进文本去感悟,体会,还应该走出文本去审视,运用.这才是有效学语文.因此,课毕,我还让学生课内外联系课后收集有关李白的诗,或者唐诗,准备开个"唐诗交流会".让他们带着要求走出课堂,扩大阅读视野,培养学习古诗兴趣,感悟我国唐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教学实录篇2各位专家、同行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早发白帝城》,严格地说,应该是《纵横码与〈早发白帝城〉》,又或者是《以纵横码支持〈早发白帝城〉的教学》。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9039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3.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案例(精选13篇)《早发白帝城》篇1师:大家都能背诵这首古诗了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试试,不能背诵的同学可以偷偷地看一看书。
生齐背。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四年级的孩子仅仅能背诵古诗是不够的。
同学们都查了资料。
谁来汇报汇报。
生:《早发白帝城》是李白被流放到贵州桐梓,途经白帝城,正赶上全国大赦,重获自由,一时喜极而歌,吟诵出的脍炙人口的诗作。
师:通过诵读,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生:喜悦、高兴。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轻声地读诗,把你体会到诗人喜悦心情的字眼找出来好好品味品味。
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师:你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把你体会到的诗人喜悦的心情传达出来吗?试一试。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诵读中听到你在努力地进入诗的意境。
是的,学古诗,首先你得浮想出那一幅诗意的画面。
要进去,要把自己当作一个诗人。
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一下。
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会更加丰富。
谁来谈一谈?师:现在你就是一个诗人了,请你边读边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幅诗意的画卷,然后讲给同桌听听。
生完成,师巡视。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管你是得到同桌的肯定还是补充,你一定很想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伙伴,告诉给在座的老师们。
好,你可以下座位选择你的好伙伴共同一起来完成,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谁说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生:……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建议:(出示小黑板)■写一篇小文;■编一个故事;■画一幅小画;■读出你的体会;■表演诗歌的情境。
师:你们认为这一个环节需要几分钟?生:……生进行,师完成。
…………[教学分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
生成,这教学追求的“千里之行”,与“始于足下”的预设和谐相生。
许多教师在课前挖空心思假设过程:学生会如何?我该怎样引?课前就对结果了然与心。
如此编导的生成,也很难说是主体性原则的真正体现。
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学生出乎预料的学习热情和无法抑制的创造力的出现,虽然有赖于教师突破束缚,搁浅教案,但是,摈弃学生熟读成诵的“预设”前提,这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呈现。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ba5ea2ba767f5acfa0c7cd38.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摘要:(板)师我们已学《瀑布》课叶圣陶先生笔下瀑布像是座珍珠屏,师(向前学生)可以这么说吗,(众人笑)生(沉思片刻)诗人应该房子里24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千里江陵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万重山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实录)师学们已学不少古诗现请你们由背诵你喜欢那首(学生纷纷由背诵)[以旧引新激发兴趣]师谁愿先背首?生泉眼无声惜细流师你能告诉背是哪首吗?生《池》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声音更宏亮?生春种粒粟师你背是哪首?(生沉思)师谁提示他?生他背是《古风》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师刚才听了几学背诵她声音是洪亮(学生举手踊跃又位学背诵)师不错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首李白首杜甫通课外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了课外结合教师着眼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生杜甫被人们称诗圣师李白呢?生李白被称诗仙师人们对他们诗喜爱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称还知道别吗?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众人笑)师应该说病逝生李白是6岁病逝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诗还了些什么?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多首诗师流传至今约有九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生杜甫生不得师他生是穷困和战乱但这首诗却是他心情愉快情况下写这他生也是很少见这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板)师我们已学《瀑布》课叶圣陶先生笔下瀑布像是座珍珠屏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呢?请学拿出学提纲(打出投影片)谁?(生学提纲学提纲.这首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印象?.借助或系诗句理词语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思3.记下不懂问题)师打开翻到5页按照学提纲步步地学学完道题再学道题(学生学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又有了进步群体练)(公开课上再次给得不够学生以让其练到了学生差异教风朴实)师就这样边说边还有懂容吗?生我把整首诗都懂了师可以说印象深那句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地方飞快地流下是从天高处落下师他有词理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词吗?[启发学生听及发现伴长处不追统答案重词汇积累和运用]生飞他说是飞快思师不错对刚才那位学释有不想法吗?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师那你想怎么说?生瀑布飞快地流下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高处落了下师他也有词补充得生像师对就是这疑还有不说法吗?生似生可能是生如生就像是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多么壮观己这两句想象下瀑布奔腾而下气势(学生由练指名老师学生再次练)师谁再试试?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师得再现了瀑布宏伟气势齐这两句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什么用上了疑呢?(板疑)生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而是诗人想象出所以用上了疑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李白另首诗《静夜思》像也有这样笔墨床前明月光(温故而知新这里不但扎实地了疑而且通运用使学生感悟到李白诗词风格有利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生(起接背)疑是地上霜师这神话般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风格想象这景象己带着感情这首诗(学生己有感情地)师刚才学们交流了懂容还有什么不懂吗?生什么这里说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不说像是银河落九天?师谁他?生因疑就是像思师(向提问学生)你比较下思用哪呢?可以体会下诗人想象力生用疑更生什么生紫烟生不用升起升?[这两问题提得多质疑环节得到落实值得称赞是对学生提问老师发动全班学思考答不包办代替]师这是值得思考问题怎么想?(板生)生因这里还有产生思所以用学生生师对可以综合着理先产生而升起明白了吗?(学生会头)师随着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景象千丈青山衬着道银白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壮观景象只有远望才能览无余那么该怎样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己放开声音(学生由练谈指名)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景象?生(齐喊)想(放录像出画面生紫烟、挂前川)师现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回诗人也吟诵下这首诗呢?(再次练)师做诗人还可以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动作吟诵能背下学还可以背背(学生有表情带动作地练统背集体背诵)师通诗我们看到了很壮美图画那么《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情景呢?你们己几遍二首诗边边展开想象(学生由练)师对这首诗学们可以用己喜欢方式学习比如能用己话描绘诗句景象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可以有感情地;擅长画画学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方法都可以试试[这环节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主选择喜欢方式学习受到他们欢迎](学生选择各喜爱方式学《绝句》老师巡视指导)师画画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学能先汇报下吗?生我用说方式两只黄鹂翠绿柳树上鸣叫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天空终年不化积雪师谁能忙?生应该说远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积雪师(向前学生)可以这么说吗?生可以师请你继续生门口停泊着要到万里外东吴船只师不错其他学想想如把含思加进可以怎么说?生翠绿柳树上有两只黄鹏由地唱歌师描述得非常生动生行白鹭悠闲地飞上了蔚蓝天空从窗口望远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万里外东吴船只师(赞许地头)理得谁知道含义是什么?生(抢着答)包含师刚才这学描述哪儿?(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加深了理)生他说得然生动不死板师对这样释就把诗境描述出了还有用其他方式汇报吗?生我用方式师画画学停下笔我们块儿欣赏生(声)两黄鹂鸣翠柳师两只鸟欢叫跳跃这句诗该怎么呢?你们试试(学生由练)师谁愿展示下?(生)师对前两句有没有不法?生(轻快地)两黄鹤师(赞许地)啊连诗人愉快心情都出了再试试(学生再次由练)师这景象学笔下也已画了出谁展示?(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简笔画)[这几回合老师激励语言很精彩学生学得很开心]师请你用诗句描绘下你画生(指着画上景物)这是两黄鹤鸣翠柳行白鹭上青天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师那诗人哪儿呢?(众人笑)生(沉思片刻)诗人应该房子里师干什么呢?生望着窗外景象做诗师(满地头)你真正理了窗含思师如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师什么样绿?生翠绿黄鹤可以加上黄色师这样色彩才够明快再看诗句还有没有?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生船是土黄色生房子是师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你们再看诗句诗有什么是画不出呢?(学生们沉思)生黄鹂叫声画不出师对这是听不到继续生行白鹭上青天白鹭飞动作画不出师诗人不是画但仅仅用了二十八就画出了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图画这就是诗想力咱们次画配诗学们可以用诗句描绘这幅画[总结得准确、适理基础上再次启发学生体味古诗涵和魅力感受到语言深蕴这种审美教育对学生终生有益]生(看着图画练习背诵纷纷举手)师不少学想试试咱们块儿背诵全体起立背诵可以加上适当动作(全班学放声背诵)师回继续背诵这两首诗李白流传至今诗概有九九十多首杜甫流传下约有千四多首除了学学们再两首下节课你们做老师给介绍吗?下课[这种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容使课学到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扩了信息量培养了学能力]总评张立军老师执教这节课0分钟学习了两首古诗容量方法活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教学效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特、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课堂结构这节课较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逐句串讲诗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由背诵学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两首古诗而安排学使学生有潜心程充分学基础上让学生汇报懂了什么师生共讨论相补充对学生没有弄懂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探讨朗朗声学生由发表见探讨完成了教学任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尊重和信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主人老师只是参与者、合作者了改变串讲串问教学结构张老师抓住重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地使用力量《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相比二首易学懂是他把首诗作教学重又抓住首诗两句重难突破因增了这节课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主学习.学充分安排足够让学生学学生能静下心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桌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确有所收获学提纲设计合四年级要渗透了学习古诗方法潜移默化培养学能力.质疑环节落实汇报了懂容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己促进了学生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很有水平如疑是像思什么这里不用像?什么生紫烟生不用升起升?张老师并不急答这些问题而向全班学生谁他?这是值得思考问题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3.让学生选择己喜欢方式学习二首古诗基《绝句》浅显易学特学习这首古诗张老师宣布对这首古诗学们可以用己喜欢方式学习能用己话描绘诗句景象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可以有感情地;擅长画画学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方法都可以试试这样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主选择喜欢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尊重体现出教学思想课堂气氛热烈三、创设情景以了增强教学效激发学生朗情感感受到然壮美体会到诗人思想感情张老师千方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然如老师配乐投影打出画面录像片真实庐山瀑布有感情色彩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效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张老师以把和理、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要让学生边边思考学习理地投入感情地配画加上动作地由指名齐直至会背诵使学生感受诗词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凝炼特别值得提是老师舍得花量让学生由练让得不够学生再重视了群体活动也到了学生差异培养了学生语感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准确把握和深刻理如观察巧妙我应该哪儿望着庐山瀑布吟诵这首诗呢?当学生没有说准老师问谁还有不见?当学生能系诗句说准观察老师仍引导到再看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拨及、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思想从学生到学生少了老师人风采展示多了切实学生应变五、加强了课外结合课堂上启发学生相交流收获不但扩了学生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作业布置除了学学们再两首下节课你们做老师给介绍很有新它打破了课外界限扩了学生课外这正是素质教育要。
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
![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bb86ba931b765ce0408147c.png)
(1)“轻”字点明了什么?又写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2)“万重山”在诗句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1.指名读古诗。
2.讨论: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听到的?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用自己最擅长的记忆方法背诵古诗。
2.检查背诵情况。
导学案
科目/教材语文年级:三年级课题早发白帝城第1课时 设计者:xxx
目标:1.正确读写“诗、帝、朝辞、江陵、猿、啼”等生字。
2.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境。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会默写《早发白帝城》。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想象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
件
生
字
卡
片
预设板书:
早发白帝城
千里 一日
轻松、愉快
轻 万重山
(3)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白帝城”坐落在一个很高的地方。
学生读诗句:千里江陵一日还。
(1)从“千里”“一日”“还”这三个词中体会到诗人回家的急切、欢快之情。
(2)有感情地读诗句,把诗人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
(3)诗句的意思是: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就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读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1)啼不住:不停的叫着。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 白
2.诗中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诗写诗人听到的。
3.本诗写了作者行船轻快,赞美了三峡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和激动的思想情感。
1.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2.请学生起来背诵一遍古诗。
1.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了,谁能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呢?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b38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c.png)
《早发白帝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早发白帝城》。
2.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诗中的景物描写。
2.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诗人的生平背景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朗读与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早发白帝城》,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3.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三)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句子。
(四)诗歌背诵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早发白帝城》。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回顾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早发白帝城》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诗歌意象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白帝城”、“江陵”、“猿声”等。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三)诗歌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鉴赏《早发白帝城》,感受诗歌的美。
(五)作业布置1.背诵《早发白帝城》。
2.写一篇关于《早发白帝城》的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早发白帝城》。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修辞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早发白帝城》的理解程度。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早发白帝城》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早发白帝城》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6f960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1.png)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学生能熟练地朗读《早发白帝城》,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了解古诗的背景及作者生平。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齐读、分组读、个人展示等,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适当的创作和仿写。
2.问题导向,培养思考能力
本案例以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古诗的内涵。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围绕特定问题或任务展开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讲授新知
1.介绍诗人李白及《早发白帝城》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作的历史文化底蕴。
2.逐句讲解古诗,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式,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通过示范朗读和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4.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解释古诗中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方面:通过学习《早发白帝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古诗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4a1f750912a2161479297c.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及反思早发白帝城(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本学期要进行古诗诵读比赛。
最近,老师看到很多同学没事就背古诗呢,真好!燕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这么喜欢古诗,能说出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诗歌最有名吗?(唐朝)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唐朝,先后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
你们能知道哪些唐朝诗人的名字?你们刚才所说的诗人中有一位被称为“诗仙”,他是谁?(板书:李白)(出示李白画像)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请用一句话把你搜集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生根据资料自由谈)李白一生经历很曲折。
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曾经深受皇帝青睐,经常出入宫廷。
但是,由于受权贵们的排挤,他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只好离开京城长安。
后来,因为受到牵连,他蒙冤获罪,要从湖北江陵被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的夜郎城。
(声音低沉)江陵地势险要,只有沿着水流湍急的长江三峡逆流而上。
(点击课件,展示小船慢慢移动的画面)一路上,他的心情极其悲伤。
他走呀走呀,当小船慢慢地,慢慢地行到白帝城时,李白突然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声音激动)他被赦免了,可以重新获得自由了!欣喜若狂的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决定清早就从白帝城出发,返回江陵。
(动画显示小船迅速返回)途中,他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今天,老师就和我们班同学一起学习这首——(齐读)《早发白帝城》。
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李白清早从白帝城出发。
)二、读通诗歌1、请大家看着大屏幕,静静地听老师来读这首古诗。
(课件播放古诗,范读。
)2、想自己读读这首诗歌吗?请看着大屏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3、指名读诗歌后评价: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4、诗中有好几个多音字,你们看见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先后点击“发”“朝”“还”“重”“间”几个字,引导学生用多音字的不同音组词。
重点理解“朝”在读“zhāo”时的意思,理解“发”在题目中的意思。
《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
![《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fb88a6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b.png)
《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请大家先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A:早发白帝城,白帝城下沙鸥翻。
学生B:早朝扫晓扉,云销雨霁彩霞新。
学生C:千户瞻朝扉,九重感夜泊飞旗。
学生D:总把新诗作,换得诗酒与肩襟。
老师:很好,大家的发音和停顿都很到位。
这首诗歌描绘了杜牧早晨离开白帝城的场景。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学生E:我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很写实,生动地展现了白帝城早晨的景色。
比如第一句“白帝城下沙鸥翻”,让人能够感受到河水上飞翔的鸥鸟,很美。
老师:没错,作者通过描写沙鸥翻飞的场景,把读者带入到了白帝城的早晨。
这个景象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学生F:我觉得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心情的变化。
最后一句“总把新诗作,换得诗酒与肩襟”,诗人通过写作换取了诗酒和精神寄托,可以看出他对于写作的热爱和追求。
老师:对,这首诗体现了杜牧作为一个诗人的心声。
通过写诗,他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杜牧对于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思考。
学生G:我觉得这首诗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时光流转。
诗中的“云销雨霁彩霞新”和“感夜泊飞旗”给人一种时间的感觉,也暗示着诗人在沉思过去和展望未来。
老师:很好,你的观点很独到。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不仅仅是表达作者对白帝城早晨的情感,也反映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幻。
学生H: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诗中的主要人物都没有名字?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杜牧在这首诗里没有具体指明人物的名字,意在强调个体的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去掉名字,诗人突出了个体的普遍性和写作的个人性。
这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一种手法。
学生I: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短小简洁,但是意境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老师:是的,这是《早发白帝城》的魅力之处。
它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独特的情感。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早发白帝城_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早发白帝城_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1b1d42da38376bae1fae0f.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生:“泉眼无声惜细流……”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
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生:“春种一粒粟……”师:你背的是哪一首?(生沉思)师:谁来提示他?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
还有谁想背?生:我背《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学生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师:不错。
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
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
还知道别的吗?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还了解些什么?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
知道杜甫吗?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
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
(同时板书)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
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
(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生读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
按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8篇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cc9b9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7.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还”)及新词。
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默写课文。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对“树阴照水爱晴柔”等词句的理解。
查阅资料:诗歌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资料。
板书设计:早发白帝城(李白) 小池( 杨万里)千里——一日泉眼树阴小荷蜻蜓轻舟——万重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通《早发白帝城》看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及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1.你对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哪些了解呢?会背哪些他写的诗?(学生背诗展示)2.这首《早发白帝城》是诗人什么时候写的?(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他被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遇大赦,返回内地时在路上做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熟,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
1.自己把这首诗读几遍,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或者查字典。
提示把下面的字音读准确朝辞江陵猿还2.你觉得诗人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样的?试着把诗人的感情读出来。
三、看注释,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看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并能够读出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早晨辞:辞别白帝:指白帝城从彩云间你知道了什么?指白帝城高耸入云。
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早晨从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出发,一天就可以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
二年级下册第8单元 《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
![二年级下册第8单元 《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2bfa10cff00bed5b9f31d7f.png)
;(以组为单位读生词)师:谁愿意与生字交朋友?(以小组为单位读生字,并组词)生:朝,朝辞师:你们同意这个词吗?生:不同意,这不是一个词,朝是朝霞,辞是辞别。
生:还,还乡,还书。
师:这个字还读什么?生:还(huái)有,生:朝,朝代生:这个字还有一个音,读zhāo,朝霞师:本课读什么?生:读zhāo……师:认识了他们,怎样才和他们真正交上了朋友呢?(生自己和同桌说说)生:我和“舟”交上了朋友,船去掉右半部分就是舟。
生:我认为是大船漏水了,只剩下一部分,所以就是舟生:我的姓名叫周舟,我一定不会忘记这个字。
(学生笑了)生:我给大家猜个谜语:十月十日?生:是朝,(对)我还可以这样记,月亮从右边落下,太阳从左边升起来,就出现朝霞。
生:我记岸,山下有个厂,厂里有人干,干完就上岸。
生:我和帝交朋友,旁边的旁的下面“方”换成“巾”就是帝。
生:我记啼,这是一个形声字,今天我们刚学完帝,再加口字旁,与嘴有关……师:同学们用各种方法与生字交朋友,有的是字谜,有的是分析结构,有的是按形声字在记,还有的同学用自己和同学的姓名在记,各种方法真让老师佩服,这些生字一定很乐意和你们交朋友。
老师如果把这些生字放在新的诗句中,你们会读吗?(出示诗句:)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生自由练读,齐读)师:记住了这些字。
怎样写才好看呢?回忆我们写字的方法,自己说一说。
(生自己看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分析如何写,可以合同桌讨论)生:我认为这些字有左右结构的字:朝,辞,啼,陵,猿,他们写时应该左边稍稍窄,右边宽,但朝不一样,左边和右边差不多;还有上下结构的字:岸,帝,帝注意上包下,岸要下面托起上面。
还有一个独体字舟,应该把横写在横中线上,两点在竖中线上。
师:真不愧是我们班的“书法家!”生:陵的右下边应是折文不是反文生:皇帝的帝上面不是立,少了一横……师:同学们分析得很仔细,有什么难写的字要老师帮忙的吗?生:陵,啼,舟(师示范,生书空,然后将难写字写在本上)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师: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给同学们说说?(生充分谈本节课的收获)师:同学们的收获很多,老师也有收获想和同学们分享,可以吗?(可以)我最大的收获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李白的这首名诗,更让我领略到同学们不凡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同学们课外知识的丰富,我得好好向你们学习。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8f5defc281e53a5902ffd4.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摘要:(生声音洪亮)师(被评价学生)你还想次吗,(生声音洪亮有感情)(掌声响起)师这么美诗还想吗,(开火车)(猿声辞别白帝城江陵城朝阳啼不住日还轻舟两岸)(以组单位生词)师谁愿与生交朋友课简介《早发白帝城》是李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诗歌这首诗是作者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因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遇赦乘船返回江陵途所作诗强烈地表现出作者急切高兴心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方法认识7生会写8生语境学会多音还理古诗容想象诗歌所描绘景象感受诗人高兴急切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3有感情地朗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识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借助动画展开想象理古诗思体会作者心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展开组讨论对古诗思及境进行理、感悟情感、态、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感受作者心情体会祖国语言韵律美境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思想感情教学数课教学设计说明通《早发白帝城》教学力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程提高教学质量.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逐逐词逐句牵引而串诗串讲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组合作由发挥想象空因备课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以理感悟着眼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知.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课)诗教学我适地安排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词理义给学生创建悟机会交流学成变单纯师教生生生学生生补师生助变僵硬教师灌输学生我启迪从而充分让学生主学习悟得课教学设计较体现以语学习理念方式多而有效有主练有示有抽生评价性集体朗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学生遍遍朗轮轮交流次次探究程领悟了诗境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实录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学们很早以前唐朝有位著名诗人猜猜是谁呢?(出示画像)生李白生是诗仙李白师你们课外知识真不少通课外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生我知道李白六十几岁死(众人笑)师应该说病逝生李白是6岁病逝师李白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诗你还了些什么?生李白又叫李太白他有诗集叫《李太白全集》生我知道他写了九九十多首诗师流传至今约有九九十多首师(出示李白简介)是李白生写下了许多优秀诗歌人们又美称他诗仙你们会背他诗吗?谁能美美背给听听?(配优美古筝曲)生我背是《望天门山》天门师背得不错谁能比她声音更洪亮生我喜欢背《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生《古朗月行》(掌声响起)师(鼓掌)真棒学们课下每周诗活动开展得真!今天我们再学习李白首诗看谁能很快记住?师学习前老师你们带了有关李白故事想听吗?(想)请仔细听师(讲故事)故事发生千多年以前唐朝李白因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夜郎城(师声音低沉)路上他心里极其悲伤他走呀走呀途江陵城沿地势险要江水湍急三峡逆流而上(出示地图动画)当舟慢慢慢慢行驶到白帝城突然他接到了振奋人心消息(师声音激动)他无罪了可以获得由了欣喜如狂他定顺水行舟(击舟)返回江陵城途便写下了首世人传诵古诗《早发白帝城》板早发白帝城(唐)李白生齐课题二理诗感悟境师让我们起静静欣赏这首诗(播放带着配乐朗诵)生(静听学生表情很专)师再听次听清音生(静听)师听完这首古诗学们定有很多话想说想说些什么?生这首诗真美我仿佛到了三峡生我眼前仿佛有幅美景生我觉得作者很高兴生我也像坐着船那里很快行驶师学们想法说得真,那我们就选用己喜欢方式,带着你想法老师有建议,要正确,通顺请把翻到7页己(生由老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把诗给听听其余学要听,是否正确了(抽两生)生这两位学得很不错声音很宏亮但我想对XX说你把朝音成早了(谢谢)师谁还愿正确朗?(生全体)师得非常,也谈了己理让我们再深入地边边想你懂了什么遇到不明白问题尝试己(师巡视随机拨生边边说运用义桌助)师学们通刚才定会有多收获请组说说也把不明白问题和组学议议(全班共分六组教师深入到每组了学生讨论情况给与指导)师刚才各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请每组派名代表发言组学可以补充其余组学也要认真听补充生甲我们讨论了句朝辞白帝彩云我们懂了朝是早上思早上李白告别了白帝城看见了彩云生甲我补充李白有朝霞早晨告辞了很高很高白帝城师多了很高很高生甲3还用了比喻句高得插入彩云白帝城师补充得真让我们起看看白帝城(指白帝城)白帝城山什么位置?(生山顶山尖山高处)让我们看看白帝城真实图像?(出示白帝城真实图片)生哇太高了(众生脱口而出)生这座城太高了我想城顶看看定很美生真高所以写了朝辞白帝彩云白帝城高得像插入了云霄师谁还对这句诗有不感受吗?生乙我认这里还能看出李白非常高兴师能谈谈什么吗?生乙;(沉思)生我说因当他接到己无罪可以获得由消息心里很高兴看什么东西都很美即使那天天空没有彩云他也会把白云看着彩云生我认候他心情很悲伤三峡两岸美景他也不可能欣赏即使天空出现彩云他也不会发现也不会觉得美师说得真精彩你们有这种生活体验吗?(有)那你就用这种高兴心情这句诗吗?生(示)生我听出他这句诗真高兴师你试试可以吗?生朝辞白帝彩云(生由练齐)师别组谁愿说说?生乙我们懂了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李白回江陵城听见两岸猿猴不停叫船行特别快生乙我补充船行特别快像只猴还没叫完船已行到了另只猴叫地方生乙3我认白帝城到江陵城是顺水行舟白帝城还很高水流得很快船行驶特别特别快嗖声便行驶很多座山他眼前看不清两岸景物耳边只传猿猴不停叫声所以他觉得猿猴声音是不停叫(热烈掌声学和听课教师响起)师这位学理真到位真不愧是我们班(生抢着说演讲师)三峡带猿猴特别多正因船疾驶而作者不及欣赏两岸美景耳旁只留下猿猴叫声所以下句便写出轻舟已万重山生老师我知道这句含义(抢着说)师那你给学们谈谈吧!生船行得非常快像眨眼就了万座山生我反对我认不是真有万座山李白不可能数他也数不清这里万重山是指很多很多座山(掌声)生这里用了比喻生不是比喻是夸张生这首诗还有这样写法千里江陵日还千里是指很远路师学们讨论得很激烈佩佩万重山和千里确实不是实际数目是夸张写法万重山是指很多座山千里是指很远路李白诗常用到了这种写法谁能举例说说?生我刚才背诗《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全体学生接着背)疑是银河落九天生《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夜宿山寺》也有危楼高尺手可摘星辰师学们诗词积累真丰富是这种夸张浪漫主义手法李白诗常常出现这正是李白诗词特有风格想象飞快行驶船己这两句诗(生己体会练)师对这两句诗还有不感受吗?生我认这两句诗还能看出作者心情非常高兴师你从那儿看出?生(沉思)师诗有这样词轻舟可不可以把它换成舟(不能)能说说理由吗?你觉得哪更?(生思)每学组里说说交流下生(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不行舟只能代表作者坐了只船不能说明作者心情而轻舟说明作者心情很轻松生我还觉得李白由心情轻松船行驶也很轻快所以不能换舟生李白和回心情不样坐是艘船但感觉不样可以写成舟回就该改轻舟生船是顺水行舟当然很轻师是轻舟比舟更能表明作者心情是?生轻松生高兴生欢快生兴高采烈师那我们就带着高兴轻松心情这两句诗(学生由练指名老师)师别组还懂了别诗句吗?生丙我们组认千里江陵日还是说李白从白帝城出发行驶了很远路天就回到了江陵城生丙我补充不是天只是像天就返回江陵城师很不错加了像什么你加了象呢?生丙因白帝城到江陵城很远船不可能天就返回只是他很高兴感觉很快就回了生我觉得他心里非常高兴想急着回他被判有罪里人定很伤心他想马上赶回把这消息告诉给里人他没罪了可以获得由了所以感觉像天就回到江陵城(听课教师头称赞)师体会得真这还就是(生接着说回返回思)师你们日常生活有这种感受吗?生(简单举例说)师这里还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心情?生着急生急切师是这里不止能体会出李白高兴心情还能体会到急切心情谁愿带着这种体会?(抽生、组)师刚才学们起交流了懂容体会了作者高兴急切轻松心情还有什么不懂吗?生猿声是什么思?生猿猴叫声生猿猴是种动物生老师猿猴叫声听吗?师(出示三峡猿猴图)猿猴叫声很凄惨常有杜鹃啼血猿悲鸣说法说是猿猴叫声很悲惨生那李白听不就更伤心吗?生候他听肯定更悲伤回就不样了师什么?生回心情就像不看景物他看见了也觉得很美听见猿猴叫声他也觉得不那么悲惨生我从猿声想到我们班位学名他叫袁浩用袁浩袁加上反犬旁就记住这了师你们说得真棒看景物和听声音和人心情确实很有关还用形声方法记住了这你们还有不明白吗?(生摇头)那我们就带着我们共交流感受再次欣赏这首诗(生欣赏诗体会诗)师再次感受完让我们用己感受加上想象用己话描述这首诗含义(生由说抽生说)师伴着优美乐曲带着己所体会到感受有感情(生有感情由地)师谁能伴着乐曲美美吟诵这首诗?生早发白帝城生我想对XX说你得真有感情比我得可你声音有你要是放声音定会得更美师(面对作评价学生)你给她吗?(生声音洪亮)师(被评价学生)你还想次吗?(生声音洪亮有感情)(掌声响起)师这么美诗还想吗?(想)你们还可以加上适当动作吟诵能背下学还可以背背三、主动识探究写师学习完这首诗诗还有许多生想和你们交朋友想吗?己先并组组词(生由)师哪组愿先和生词交朋友?(开火车)(猿声辞别白帝城江陵城朝阳啼不住日还轻舟两岸)(以组单位生词)师谁愿与生交朋友?(以组单位生并组词)生朝朝辞师你们这词吗?生不这不是词朝是朝霞辞是辞别生还还乡还师这还什么?生还()有,生朝朝代生这还有音zā,朝霞师课什么?生zā师认识了他们怎样才和他们真正交上了朋友呢?(生己和桌说说)生我和舟交上了朋友船右半部分就是舟生我认是船漏水了只剩下部分所以就是舟生我姓名叫周舟我定不会忘记这(学生笑了)生我给猜谜语十月十日?生是朝(对)我还可以这样记月亮从右边落下太阳从左边升起就出现朝霞生我记岸山下有厂厂里有人干干完就上岸生我和帝交朋友旁边旁下面方换成巾就是帝生我记啼这是形声今天我们刚学完帝再加口旁与嘴有关师学们用各种方法与生交朋友有是谜有是分析结构有是按形声记还有学用己和学姓名记各种方法真让老师佩这些生定很乐和你们交朋友老师如把这些生放新诗句你们会吗?(出示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生由练齐)师记住了这些怎样写才看呢?回忆我们写方法己说说(生己看田格生分析如何写可以合桌讨论)生我认这些有左右结构朝辞啼陵猿他们写应该左边稍稍窄右边宽但朝不样左边和右边差不多;还有上下结构岸帝帝上包下岸要下面托起上面还有独体舟应该把横写横线上两竖线上师真不愧是我们班法生陵右下边应是折不是反生皇帝帝上面不是立少了横师学们分析得很仔细有什么难写要老师忙吗?生陵啼舟(师示生空然将难写写上)四、总结全拓展延伸师学们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把己收获给学们说说?(生充分谈节课收获)师学们收获很多老师也有收获想和学们分享可以吗?(可以)我收获是和学们起学习了李白这首名诗更让我领略到学们不凡思维丰富想象力以及学们课外知识丰富我得向你们学习国是诗国唐诗是国诗歌艺术高峰老师有想法课下学们再收集几首有关李白诗或者唐诗可以己也可以几学合作我们开唐诗交流会你们做老师给介绍吗?。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fed9cefa8114431b80dd8d3.png)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猜猜是谁呢(出示画像)生:李白生:是“诗仙”李白。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不少,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李白六十几岁死的。
(众人笑)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李白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你还了解些什么生:李白又叫李太白,他有一本诗集叫《李太白全集》。
生:我知道他写了九百九十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
师:(出示李白简介)是的,李白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人们又美称他为“诗仙”。
你们会背他的诗吗谁能美美的背给大家听一听(配优美的古筝曲)生:我背的是《望天门山》,“天门中……”师:背得不错,谁能比她的声音更洪亮生:我喜欢背《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生:《古朗月行》……(掌声响起)师:(鼓掌)真棒,同学们课下“每周一诗”的活动开展得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看谁能很快记住师:在学习前,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李白的故事,想听吗想请仔细听:师:(讲故事)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的夜郎城。
(师声音低沉)一路上,他的心里极其悲伤,他走呀走呀,途中经过江陵城,沿地势险要,江水湍急的三峡逆流而上(出示地图动画)。
当小舟慢慢的,慢慢的行驶到白帝城时,突然他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师声音激动)“他无罪了,可以获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决定顺水行舟(点击小舟)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写下了一首世人传诵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早发白帝城(唐)李白生:齐读课题二、理解诗意,感悟意境师:让我们一起来静静的欣赏这首诗(播放带着配乐的朗诵)生:(静听,学生表情很专注)师:再听一次,注意听清字音生:(静听)师:听完这首古诗,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想说些什么生:这首诗真美。
我仿佛来到了三峡。
生:我眼前仿佛有一幅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24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生:“泉眼无声惜细流……”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
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生:“春种一粒粟……”师:你背的是哪一首?(生沉思)师:谁来提示他?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
还有谁想背?生:我背《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学生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师:不错。
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
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
还知道别的吗?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还了解些什么?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
知道杜甫吗?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
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
(同时板书)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
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
(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生读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
按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又读,有了进步,群体练读。
)(公开课上再次给读得不够的学生以时间,让其练读,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教风朴实。
)师:就这样边说边读,还有读懂的内容吗?生:我把整首诗都读懂了。
师:可以说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师:他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词吗?[启发学生注意听,及时发现同伴的长处。
同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生:……“飞”,他说的是飞快的意思。
师:不错,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有不同的想法吗?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
师:那你想怎么说?生: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
师:他也有一个词补充得好……生:“好像”!师:对。
就是这个“疑”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师:都可以。
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
)师:谁再试试?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
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
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板书:疑)生: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了个“疑”字。
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
“床前明月光……”(温故而知新。
这里不但扎实地解决了“疑”字,而且通过运用,使学生感悟到李白诗词的风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
想象这景象,自己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生:为什么这里说“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不说“像是银河落九天”?师:谁帮他解决?生:因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师:(转向提问的学生)你比较一下,同一个意思,用哪个字好呢?可以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这两个问题提得多好!质疑环节得到落实。
值得称赞的是,对学生的提问,老师发动全班同学思考,解答,不包办代替。
]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板书:生)生:因为这里还有产生的意思,所以用学生的“生”。
师:对,可以综合着理解,先产生而后升起。
明白了吗?(学生会意点头)师: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
这么壮观的景象只有远望才能一览无余。
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谈,指名读。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生:(齐喊)想!(放录像,同时点出画面中的“生紫烟”、“挂前川”。
)师: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再次练读)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学生有表情带动作地练读统背,后集体背诵。
)师: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很壮美的图画。
那么《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己读几遍第二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学生自由练读)师: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比如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这一环节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受到他们的欢迎。
](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自学《绝句》,老师巡视指导。
)师:画画的同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能先汇报一下吗?生:我用说的方式。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终年不化的积雪……师:谁能帮忙?生:应该说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转向前—学生)可以这么说吗?生:可以。
师:请你继续。
生:门口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不错。
其他同学想一想,如果把“含”字的意思加进去,可以怎么说?生:在翠绿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鹏在自由自在地唱歌……师:描述得非常生动。
生:一行白鹭悠闲地飞上了蔚蓝的天空。
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赞许地点头)理解得好。
谁知道“含”的本义是什么?生:(抢着答)包含!师:刚才这个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加深了理解。
)生:他说得自然生动,不死板。
师:对,这样解释就把诗的意境描述出来了。
还有用其他方式汇报的吗?生:我用读的方式……师:画画的同学停下笔来,我们一块儿来欣赏。
生:(大声)“两个黄鹂鸣翠柳……”师:两只小鸟欢叫跳跃,这句诗该怎么读呢?你们试一试。
(学生自由练读)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一生读)师:对前两句,有没有不同的读法?生:(轻快地)“两个黄鹤……”师:(赞许地)好啊!连诗人愉快的心情都读出来了。
大家再试一试。
(学生再次自由练读)师:这景象在同学的笔下也已经画了出来。
谁来展示?(实物投影展示一学生的简笔画)[这几个回合中,老师的激励语言很精彩,学生学得很开心。
]师:请你用诗句描绘一下你的画。
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那诗人在哪儿呢?(众人笑)生:(沉思片刻)诗人应该在房子里。
师:干什么呢?生: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
师:(满意地点头)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师: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
师:什么样的绿?生:翠绿。
黄鹤可以加上黄色。
师:好,这样的色彩才够明快。
再看诗句,还有没有?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黄色的。
生:房子是……师: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学生们沉思)生: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师:对,这是听不到的。
继续找。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的想力。
咱们来一次画配诗,同学们可以用诗句来描绘这幅画。
[总结得准确、适时。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启发学生体味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到语言的深蕴,这种审美教育对学生终生有益。
]生:(看着图画,练习背诵,纷纷举手。
)师:不少同学想试一试,咱们一块儿来背诵。
全体起立,背诵时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全班同学放声背诵)师:回去继续背诵这两首诗。
李白流传至今的诗大概有九百九十多首,杜甫流传下来的大约有一千四百多首,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好吗?下课![这种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内容,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信息量,培养了自学能力。
]总评:张立军老师执教的这节课,40分钟学习了两首古诗,容量大,方法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
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
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张老师抓住重点进行教学。
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
《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
于是他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