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5咏史怀古诗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咏史怀古诗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一.咏史怀古诗概说

1. 咏史怀古诗定义

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严格来说应该有“怀古”、“咏史”两个小类:

①.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检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读到的见

地的诗歌,其长于精辟议论。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②.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其长于情景交融。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 咏史怀古诗特点:

1)咏史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常含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

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作家:

魏晋时期:左思

唐代:中唐以后诗人居多,尤其以刘禹锡、杜牧、李商隐为代表。

两宋: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

3. 咏史怀古诗的典型意象:

①.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

②.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秦始皇阿房宫)、赤壁(赤壁大战)、新亭(六朝时期建

康西南的近郊军垒,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堤(古堤名,隋炀帝游江南时观赏用)、马嵬(马嵬哗变)、华清宫(唐玄宗杨玉环)、汴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一部分)、淮水(古代南北方分界线)、乌江亭等;

③.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隋宫、湘妃祠、贾谊故居、武侯祠、昭君墓等;

④.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朝、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⑤.景物:明月、江水、断壁残垣、荒草青苔、古墓、落日、悲风等;

⑥.其他:后庭花、垂杨、霓裳羽衣等。

4.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典故

咏史怀古诗由历史而兴怀,故其作品中常常涉及历史事件,上面介绍的标志意象背后都有历史典故,但因其描写对象即为历史,故一般情况下不算用典,但若注释提及则可算,所以做题时需留心注释。除此以外常见典故有:

①.后庭花:指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曲,后人视其为亡国之音。

②.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名篇,为悲周宗庙毁坏之作,后常用其表示对

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

5.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情感主旨:

6.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艺术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①.用典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双关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韦庄《忆昔》)

③.对比、反衬例: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

④.虚实结合例: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

飞。(李白《越中览古》)

⑤.借景抒情例: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专项提升】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

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C.颈联用典,表现出了作者对刘备和吕蒙两人赫赫战功的歌颂和向往。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答案】B

【解析】A.“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C. 颈联表现的是刘备与诸葛亮明主贤臣的和睦关系。D.“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时景”。(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各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答案】B

【解析】末照指余辉,“后世仰末照”指的是后世的人们依旧敬仰他的功绩。

(2)有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6分)

【答案】(1)期待自己能够“辅弼天下,建功立业”。可以结合五、六句分析。(2)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的淡泊心态。可以结合七、八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