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理论-86页PPT资料
主讲:毕有余
第一节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联结理论
认知理论
人本主义
形成S-R联结。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 关系是直接的,学 习不以观念、意识 为中介。 强调外部条件与过 程,忽视内部过程 与条件
建立一定的认知地 图。 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是间接的,以观念 、意识为中介。
重视学习的内部过 程与条件,重视人 的主观能动性。
操作学习的过程: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反应→ 强化的过程。
(三)理论应用——程序教学理论
– 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 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 最终行为目标。
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 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 华生: 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 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起重要作用。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 更容易得到加强。
(三)总体评价
– 贡献:
巴: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华:将巴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经典条件反射学习
程序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CAI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计算 机辅助教学) 。
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 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四)总体评价
– 贡献:
桑代克问题箱图示
(一)基本观点
– 关于学习实质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 R)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遵循精简原则
4 第四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早期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912年,首次使用 “行为主义者”
1913年,“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发表在《心理学
评论》上,后来被人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正式揭开
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 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 1920年9月,被迫离开心理学界 (他在心理学上令人炫目的职业生涯突然而且永久地结束 了,而他掀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却正在风起云涌。 )
--泛化与辨别
泛化(generalization) :指某一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后,与
条件刺激类似的其他刺激会独自引发条件反应。
辨别(discrimination):对有关的但又不完全一样刺激给 与不同反应。
泛化趋同,辨别趋异,两者构成准确精密的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郑板桥揖驴
郑板桥早年曾在扬州官学求学。学校里有一
学习理论
• 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
– 理论意义:
• 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心理的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 现实意义:
• 有助于改进自身,改造世界
• 学习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来自先天或遗传 • 学习论:来自后天
– 个体如何在后天生活中获得经验?
• 主体经验(心理机能) • 客体经验
在教和学中的应用
1957年,沃森快80岁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协会给 他颁发一份金奖,奖励他对心理学所作出的贡献。 颁奖词为: 至约翰B· 沃森,他的工作是构成现代心理学形式和 实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 场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
程的起点。
现实中的案例
对海白菜气味的恐惧反应
准备律:
①学习者准备行动时,给以行动则产生满意的结果;
②学习者准备行动时,不让其行动将会产生烦恼的结果;
联结派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派学习理论(⾏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美国⼼理学家桑代克于 1898年提出联结说。
他在猫解决疑难笼问题中认为猫学到的不是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即 S-R之间的联结。
并通过尝试与错误来说明学习过程中的这种缓慢⽽不规则的变化,学习正是在这种变化中形成的。
他提出了学习的三⼤定律练习率,效果率,准备率。
他认为,⼈性是先天形成的刺激或情景与反应间的联结,这些联结是教育的起点。
他重视个体差异,提出学习率要在具体实施中考虑个体差异,学校⼯作应努⼒消除差异上的问题和进⾏职业指导。
(⼆)斯⾦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1954年,程序教学创始⼈、美国⼼理学家斯⾦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在学习中收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产⽣愉快,甚⾄令学⽣反感;学⽣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达到学习⽬标,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
斯⾦纳根据⾃⼰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压杆取⾷试验)。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学习获得经验的主要途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中可以⾃发地做出多种⾏为,如果其中某个⾏为得到了强化,该⾏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的概率就会提⾼。
不断强化的结果会形成在该情境中采⽤该⾏为的⼀种趋势,形成了情境与反应的联系,这就是有机体的学习。
这种由于⾏动的结果得到强化⽽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系的过程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个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主要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的过程。
(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是美国新⾏为主义的代表⼈物之⼀,他的思想受到⾏为主义、格式塔⼼理学派、麦孤独的策动⼼理学和吴伟⼠的动⼒⼼理学的影响,具有⼀定的复杂性,但是他始终坚持⾏为主义的⽴场。
他反对分⼦⾏为,提出整体⾏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介变量,即注重有机体⾃⾝的内部状态。
此外,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从⽽提出了“期待”、“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三个概念。
幼儿教育心理学条件反射
• (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 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 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
01.01.2021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7
操作性条件反射也称为强化 理论
• 理论认为:
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的形成都基于 外界的强化或鼓励。 典型的强化物: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对教育 教学的启示
• 1、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 的培养和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学得理论和知 • 识,还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 2、强化是促进和调节教学的有力手段。 • 3、合理地、适当地运用程序教学。
01.01.2021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6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 反射区别的
3
第二章 基本理论
01.01.2021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4
条 件 作 用 前
条(
件 作
多 次 重
用复
中)
条 件 作 用 后
1
无条件刺激
(食物)
2
条件刺激
(铃声)
条件刺激(铃声)
3
无条件刺激 (食物)
无条件反应(UCR) (唾液分泌)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分 泌反应
无条件反应 (唾液分泌)
4
条件刺激 (铃声)
能否建立的关键。 强化物:
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物。
01.01.2021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4
正强化与负强化
•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 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 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01.01.2021
联结派学习理论
学习是人与其它动物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也 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个必要条件。有机体生 活的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复杂环境,只有通过学 习,才能与环境保持平衡,并有效地适应环境 。对于个体而言,学习是贯穿个体生命全过程 的活动。
2022/3/11
学习理论
1
学习现象非常普遍。小鸟学飞,小孩学步,狗 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婴儿听到妈妈说“byebye”时会摇动小手,小学生听到“9乘8”时 马上会说出“72”等是学习;小学生认识到乘 法就是连续相加,猩猩突然明白将两条短棍接 在一起可以获取香蕉,一个六年级学生发现了 一种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等也都是学习 。
形成的联想。
2022/3/11
学习理论
4
孔子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指出:“学 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022/3/11
学习理论
5
现代对“学习”的关注
例1、如潜:在性:学生行具有为多种主发展的义可能心性 理学家强调学习是一个改变行为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是一个改变行为的过程,是建立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2022/3/11
学习理论
25
三、社会学习
社会学习的发现
2022/3/11
学习理论
26
观察学习实验
2022/3/11
学习理论
27
社会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1.注意 2.保持 3.动机 4.模仿的潜力
2022/3/11
学习理论
28
什么是社会学习的好榜样?
特征
为什么起作用 举例
卓越 在竞 更容易引起 数学教师演示如何用正确方法解决
活动性强化物 ---- 学习中断一下、玩孩子喜欢的 游戏、听音乐等。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014-10-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2
2 局限:
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 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 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 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
2014-10-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2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班杜拉其人 观察学习实验
2014-10-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3
观察学习实验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主讲:吴卫东
第一节 “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桑代克简介: 猫的学习实验:
2014-10-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
桑代克问题箱图示
2014-10-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
二、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学习主要受练习律、效果律与准备率的支配。 练习律:练习和使用越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就越得到加强。 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 的影响。 准备率指有机体对某些反应有所准备时反应就满足,不反应 就烦恼。如果没有准备强迫有所反应也会产生烦恼。饥饿 的猫被关入迷笼后,想逃出去获得食物,这就是学习的准 备。一只吃得饱的猫被关入笼内后,根本不想逃出去,此 时也就没有触动机关的准备。
2014-10-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4
三、主要评价
贡献: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局限: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 械学习 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第4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华生对学习律的研究:反对桑代克的效果 律,主张用频因律和近因律来解释学习 • 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 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快,练 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 近因律:指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 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也就 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 有机体的行为是由某个无条件刺激引发还 是自发产生 • 反应和强化之间的关系 • 生物学意义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 • “强化-联结”学说,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 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反应与情境刺 激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二)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
• 1.连续接近技术 • 指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 为的反应来使它逐步形成这种行为。 • 2.强化——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 • 强化物: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 水平的任何刺激 • 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 的过程
– 强化是针对反应而言,不是针对有机体而言 – 强化物并不一定令人愉快,作用只在于提高行为概率
• 2.原则
– (1)小步子 – (2)积极反应 – (3)及时反馈 – (4)低错误率 – (5)自定步调
• 3.程序教学的依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 射理论和强化原理
4.程序教学可以通过教学机器来进行
• • • • • • 机器教学的优点: ①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反感 ②强化及时,反馈及时 ③最大限度地照顾了个别差异 ④教师能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⑤机器可以记录学生的反应情况,为教师修改程 序教材提供有效信息
• 放弃练习律——只靠重复的练习不能加强 联结 • 修正效果律——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应用
华生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 “Little Albert”实验:将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于学习 领域,将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 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四、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巴甫洛夫 1、习得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引起条件 反射。 2、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的强化,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3、泛化和分化律: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它类似最初 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4、高级条件作用律: 灯光——唾液分泌 铃声+灯光——唾液分泌 铃声——唾液分泌
四、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华生 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 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 起重要作用。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 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反对桑代克的效果律
五、评价
贡献: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 理机制 华生:将巴甫洛夫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 学习理论的形成
《联结派学习理论》课件
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联结的质量,
理解和应用知识需要建立稳定和强
大的联结。
3
实践应用
联结派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培训和 认知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 研究。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
联结派学习理论基于以下基本假设: • 学习是通过建立概念和经验之间的联结来产生的。 • 联结的质量和稳定性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 学习可以通过不断重塑和调整联结来改善和提高。
1
编码
通过联结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来将学习材料编码成可记忆的形式。
2
储存
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以便日后的检索和应用。
3
检索
根据所需进行提示或提取,从记忆中检索出合适的知识和信息。
积极学习的策略
积极学习的策略有助于加强和改善联结派学习过程的效果:
1 深度处理
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建立更强的联结。
《联结派学习理论》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联结派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通过联结概 念、经验和实践来发展认知和知识结构。
概述联结派学习理论
联结派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关注学习如何通过建立联结来促进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1
基本原理
学习是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可以
关键观点
2
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经验 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认知结构和知识表示
联结派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知识表示的重要性: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体对于知识 和经验的组织和表示方式。
知识联结
联结是知识表示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帮助我们建立 知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记忆和应用
联结的稳定性和深度决定 了我们能否有效地记忆和 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联结派
2013-9-16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3
三、理论应用—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
示范的类型
– 真实的示范:现实生活中观察者接触到的具 体的人。 – 象征性示范: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 的示范。 – 创造性示范:提高多种榜样的行为模式,使 观察者形成带有创新性的行为模式。
2013-9-16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013-9-16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4
– 从属的学习律 副律一:多重反应 副律二:心向与态度 副律三:优势元素 副律四:联结转移 副律五:类比反应 – 对学习律的修正 放弃了练习律 修正了效果律 增加了效果扩散和相属性两条副律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013-9-16
5
三、主要评价
– 贡献: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 局限: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 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应用:
正确看待尝试错误现象 正确看待练习律的功效 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2013-9-16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7
– 原则 ①小的步子 ②积极反应 ③自定步调 ④低的错误率 ⑤及时反馈 – 实施 直线式程序 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
2013-9-16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8
四、总体评价
– 贡献: 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 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 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 、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 程序教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今天的CAI教学 – 局限: 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 反射,过于偏狭。 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 -应用: 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强化是促进和调节教学的有力手段 合理地、适当地运用程序教学
联结派学习理论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4
塑造就是通过不断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 的反应来塑造某种行为。
塑造行为时需要注意的一条原则是:每一个目标 都是力所能及范围内的。
塑造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表扬、少批评 。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5
教学中常用的行为塑造技术有两种:
一、人物与实验
– 斯金纳其人: – 白鼠学习实验: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8
斯金纳箱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9
二、基本观点
– 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 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vs.反应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6
强化又inforcement)通过
增加积极强化物增强反应概率。 消极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通过
中止消极强化物来增强反应概率。 消极强化的形成不是由于给予刺激,而是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1
与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作两类: 一是应答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相应,又称
刺激性条件反射),强调刺激对引起的所期望的反应 的重要性; 二是反应型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
反应。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2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两个一般的原则 相联系: 任何反应如果紧跟随以强化(奖励)刺激,这 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 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的联结理论
格思里的接近性条件作用说
• 基本观点 • 接近学习律:刺激的某一组合,如果有某种 动作伴随它出现,则当这一刺激组合再次出 现时,那种动作也会随之发生。 • 学习是一次性完成的,要么完全学会,要么 完全学不会。
• 刺激情境:是由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大量刺激要素构 成的。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只是对刺激情境中的某些 刺激要素做出反应。 • 他的“刺激”特指刺激要素。
• 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增加同类反应 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销 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 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给予奖励) • 积极强化在行为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 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撤销惩罚)
–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 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 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 概率便增加。 –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 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地作出某 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 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将 会增加。 – 比较两者的相同与不同
学习的联结理论
• 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 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 强化在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在S-R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 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 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试验开始了。 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 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 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 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 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 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 • 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 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
(学习的行为理论)
Outline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关于学习实质的基本观点
实验:饿猫开迷箱 学习的实质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
在经典条件作用的 实验中,巴甫洛夫 把狗用一副套具固 定住,唾液是用联 结在狗颚外侧的管 道收集的,管道连 结到一个既可以测 量以立方厘米计的 总量,也可以记录 分泌的滴数的装置 。(如左图所示)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他是位天才的叫卖者,热情洋溢而且极有手腕地向同事们贩卖他自己和他的思 想,他一边发动行为主义者运动,一边很快便升至其职业的顶峰;之后,因为桃色 事件而被逐出学术圈,他又在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充当心理学顾问,获取了第二份收 入颇丰的职业。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912年,首次使用 “行为主义者” 1913年,“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 后来被人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正式揭开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 时代的序幕。 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 1920年9月,被迫离开心理学界 (他在心理学上令人炫目的职业生涯突然而且永久地结束了,而他掀 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却正在风起云涌。 )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 是前提条件,即无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
第二节 巴甫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有机体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 上结合,使中性刺激成为物体无条件刺激的信号,从而 中性刺激替代无条件刺激,形成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 能引起的反应,这个过程也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形成建 立过程。该理论也可以称为“替代-联结”学说.
教育心理学B第四章重难点解析(专科专用)
教育心理学B预习重难点解析·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第一节桑代克的“试误一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关于学习实质的基本观点桑代克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为联结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饿猫开迷箱的实验结果提出的。
认为学习是直接的联结而不是由思考或推理为媒介而来,桑代克对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著名的学习的联结理论。
联结指的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是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联结的形成无须观念为媒介,人生来就具有许多联结的“原本趋向”。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晤的过程。
二、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一)桑代克前期关于学习规律的基本观点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和五条从属的学习律。
三条主要的学习律是:效果律、准备律和练习律。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准备律是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就是一种烦恼。
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练习律由作用律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
不断地运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强化二者之间的联结,这称为作用律。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因练习次数中断或不使用神经的联结而削弱,称为失用律。
五条从属的学习律是:多重反应、心向与态度、优势元素、联结变化和类比反应。
多重反应又称多变化的反应,是指某反应不能解决问题时,有机体将继续尝试其他的反应,直到找到一个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的反应为止。
心向与态度是指有机体学习时的某种暂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如食物剥夺、疲劳或情绪等)决定什么因素给有机体带来烦恼或愉快。
优势元素是指环境中不同的部分或元素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与之联结。
联结转移是指一个反应在经历了刺激情境中一系列逐渐变化后仍能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反应最后可以对一个全新的刺激起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经典实验
四、基本观点
� (一)关于行为的分类: � 应答性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S-R) �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R-S) �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 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 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工具性条件反射)。
四、基本观点
� (二)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 � 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 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 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 的行为经验。 � (三)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 � 1、连续接近技术: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 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
第二节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巴甫洛夫(Ivan Pavlov, 1870~ 1932),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一、人物简介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 (Watson,john Broadus —1958), 1878 1878— 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 义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 心理学导论》、《行为主 义心理学》、《行为主 义》、《婴幼儿心理教 养》。
二、经典实验
1968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
三、基本观点
� 学习实质: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 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 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行为习得的途径:
� 一是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是直接经验的学习; � 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 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
五、评价
�贡献:
�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 理机制 � 华生:将巴甫洛夫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 学习理论的形成
�局限:
�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理论
一、人物简介
�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美国新行为主义主要代 表,操作行为主义创始人,行 为矫正术的开创者。他出生于 宾夕法尼亚州,1922年入纽约 哈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 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专攻心理 学。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以后在明尼苏达大学、印第安 那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1958 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 贡献奖,1968年美国政府授予 他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
� 观察学习的过程:
�①注意过程 �②保持过程 �③动作再现过程 �④动机过程
� 直接强化 � 替代强化 � 自我强化
三、基本观点
� 学习的影响因素:
� 三元交互作用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与行为因素 是交互决定的,这些因素之间彼此交互影响,双向 地相互影响。 �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实 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 断
二、哲学基础
� 经验证实主义:一切知识来自经验 �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把科学分成两个部分:经验的 和理论的。科学的观察语言用于描述经验事件,而科学的理 论语言用于解释所观察的东西。 � 操作主义:布里奇曼建议,物理学的每一个概念都应该根据 测量这个概念的程序来进行定义。他称以这种方式定义的概 念为操作概念。如果物理学采用这种方式,则理论术语就同 可以观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理论就不在是形而上学的思辩 了,而成为科学的一部分。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 3、特点: <1>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多具有逻辑联 � 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应太 大,要方便学生顺利的学习。 � <2>积极反应: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反应。 � <3>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 强化。 � <4>自定步调: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 不必同时、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 � <5>低错误率:将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 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
四、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 巴甫洛夫 1、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 强化,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2、泛化和分化律: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它类似最初条 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为了避 免有机体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的泛化,分别向有机体呈现 条件刺激与与之类似的无关刺激,对条件刺激给予强 化,对无关刺激则不给强化,这样就可以使有机体对条 件刺激与相似的无关刺激产生分化,对前者作出反应, 对后者不予反应。
三、基本观点
�学习理论的特点:
�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复杂相互作 用的产物,这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是一个很大的 进步。 �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和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强调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作用。
四、理论应用—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
� 示范的类型
� 真实的示范:现实生活中观察者接触到的具体的人。 � 象征性示范: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的示范。 � 创造性示范:提高多种榜样的行为模式,使观察者形成 带有创新性的行为模式。
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班杜拉 (A.Bandura, 1925- ) 1925年生于加拿大 1952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获 心理学博士学位 1953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心 理学系至今 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 主要兴趣在于把学习理论运用 于社会行为的研究
二、经典实验
� 甲乙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
四、评价
� 贡献:
(1)学习理论的第一人。 (2)首次注意到了行为的影响(效果律)。 (3)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 不足:
(1)把复杂的学习简单化。 (2)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3)抹杀了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应当承认,在科学领域中,批评是颂扬的最高形式。微不足道的 理论很少受到批评,它们只能受到轻视,在冷落中悄悄离世。 ”(希 尔加德)
四、基本观点
� 2、强化原理与技术 � 强化类型 � 强化程式: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 � 时间:固定时间/变化时间 � 比例:固定比例/变化比例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 1、原理 �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该行为一时作不出 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 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 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 2、基本做法: �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 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 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 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 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
主要的学习理论派别
联结派 试误学习理论(桑代克)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华 生等)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 金纳) 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 认知派 完形学习理论(柯勒等) 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 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 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二、经典实验
桑代克迷箱(Puzzle Box)
三、基本观点
� 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 S-R之间的联结。 他说:“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他认为,联结 指的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是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 的联想或联结,联结的形成无须观念为媒介,人生来就具有 许多联结的“原本趋向”,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 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 � 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
� 示范的过程
� 在教学情境中确认适当的榜样。 � 建立行为的机能价值。 � 引导学习者的认知和动作再造过程。
五、主要评价
� 贡献 � ①重视中介因素,融合了认知派和联结派的学习理论的 思想,形成了一种认知 —联结的模式。
� ②揭示了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以及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 形成的作用。 � ③澄清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 � ④理论建立在严密的、以人为被试的实验基础上的。 � ⑤无论是行为习惯和运动技能的教学方面,还是在语言 知识及人际交往的教学方面,观察学习理论都有很重要 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二)行为塑造与矫正
� 渐进法、系统脱敏疗法
要使一个学生喜欢文学、艺术、科学,或其他任何学科的 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科学的早期经验联系起来。 第一个策略就是充分利用能引发积极反应的已有的联系。 如长时间阅读是学会欣赏文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开始时可以 把环境布置很舒适,如沙发、灯光等,从而引发积极反应, 就可能扩展到日常的阅读活动中。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课程大纲
�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 第二节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 射学习理论 � 第三节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 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第五节 小结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 �
学习结果:学习要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学习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学生头 脑中所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学习的规律和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 信息加工活动形成特定的结果所需要的条件
�第一阶段:甲组的录像片里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 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 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的录像片里,成人 为了惩罚这种不好的行为,打了那个大孩子。
� 看完录像后,将儿童一个一个地领进一间 放着玩具娃娃的小屋里。 � 结果
�甲组儿童比乙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说 明榜样的作用使儿童很快学会了攻击行为。
一、桑代克简介
� 1874-194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 1891-1895, Wesleyan University学 习英美文学 � 1895-1897,Harvard University学习 心理学(W.James) � 1897-1898, Columbia University获博 士学位 � 1912,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 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 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 � 主要著作:《动物智慧》1911、《教 育心理学》1913-1914、《人类学习》 19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