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联结派学习理论
【优秀文档】联结派学习理论PPT
▪ 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
连续接近技术: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 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
强化原理与技术
强化类型:正强化vs.负强化 强化的安排:连续强化vs.间歇强化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 学习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第四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学习在实际中应用联结派教学理念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终行为目标。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强化类型:正强化vs.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
▪ 关于学习实质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vs.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
(S—R)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
❖ 斯金纳箱
❖ 二、基本观点
▪ 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 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vs.反应性(操
作性)条件反射
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
联结派学习理论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25
强化物(reinforcer )
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 物。
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 率增加,这种刺激是正强化物。
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 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
2、代币法 3、行为契约法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3
塑造(shaping) ——发展新行为的一种方法
教育,就是要塑造行为,塑造在不久的将来对个 人自己和他人有利的行为。在斯金纳看来,通过 各种强化安排来塑造行为,就像雕塑家可以塑造 任何东西一样。
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有机体做出 他们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行为。
– 原则
①小步子原则 ②积极反应原则 ③自定步调原则 ④低错误率原则 ⑤及时反馈原则
– 实施
直线式程序 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42
四、对教学的启示
1、避免惩罚 2、尽量忽视不良的行为 3、暗示不适当的行为 4、在实施惩罚前先警告一下 4、选择适合情境的矫正措施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4
第一节 “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 桑代克简介:
教育心理创始人 学习的实验研究
– 猫的学习实验:
问题箱 尝试与错误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5
桑代克问题箱图示
2019/7/27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简介—教育心理学
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和创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者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
传统认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
主动进行选择加工
从不同的背景、角度出发
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建构自己的意义过程
个人建构
被动接受外来信息
同一背景出发
频音律
近因律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斯纳箱中的一系列实验
包括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强化理论
操作性条件学习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激)
操作性行为和应答行为
正强化和负强化
影响:1、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建立操作性条件的学习理论
2、提出程序教学理论,对学校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学习理论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饿猫开迷箱的实验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S)与反应(R)之间形成联结。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
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
弱点:过于简单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它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的学习,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
研究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代表学习
表征学习。学会一些单个符号的意义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实用价值
概念学习
掌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
命题学习
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念的意义
学习的联结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一、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是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首创,后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赫尔、斯金纳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完整的联结理论。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
图4.1是桑代克的实验迷笼装置之一。
图4.1 桑代克迷笼实验装置之一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图4.2是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学习曲线。
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图4.2 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摆脱潜伏期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又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学习实验。
桑代克依据其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实验材料,创立了学习的联结说。
认为学习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有如下几个基本点。
第一,在桑代克的学习观点中保留着17、18世纪英国联想主义哲学思想中有关观念联想的某些成分,同时又受到当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情境”“反应”的解释上。
桑代克所用的“情境”一词,虽然有时也称为“刺激”,但其含义同后来行为主义所用的“刺激”一词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桑代克认为,所谓情境,既包括大脑的外部环境刺激,同时也包括“脑内状态”,即思想、感情等。
同样,反应的含义不仅指机体的外显活动变化,还包括观念、意象等“内部反应”。
《联结派学习理论》课件
未来学习应关注个体的差异和特 点,根据不同个体的需求和能力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指导 。
THANKS
感谢观看
企业培训的案例分析
01
案例二
团队合作培训
02
总结词
联结派学习理论在团队合作培训中有助于员工理解团队协 作的重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
03
详细描述
在团队合作培训中,员工可以将个人角色、团队目标和协 作方式进行联结,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和作用。通过 这种学习方式,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未来展望
未来的联结派学习理论将继续关注环境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同时将进一步探索学习者内部 的认知过程和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
02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这种联结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取 决于学习者的经验和环境。
刺激可以是外部环境中的任何事物,如声音、图像、气味等,而反应则是学习者对这些刺激的认知和行 为反应。
《联结派学习理论》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联结派学习理论概述 •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应用 •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联结派学习理论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联结派学习理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 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发生的,强调环 境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连接关系。
教育领域的案例分学习理论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
详细描述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联结,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将新问题与已知 知识点相联系,学生能够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问题解决效率。这种学习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4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华生对学习律的研究:反对桑代克的效果 律,主张用频因律和近因律来解释学习 • 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 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快,练 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 近因律:指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 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也就 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 有机体的行为是由某个无条件刺激引发还 是自发产生 • 反应和强化之间的关系 • 生物学意义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 • “强化-联结”学说,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 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反应与情境刺 激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二)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
• 1.连续接近技术 • 指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 为的反应来使它逐步形成这种行为。 • 2.强化——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 • 强化物: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 水平的任何刺激 • 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 的过程
– 强化是针对反应而言,不是针对有机体而言 – 强化物并不一定令人愉快,作用只在于提高行为概率
• 2.原则
– (1)小步子 – (2)积极反应 – (3)及时反馈 – (4)低错误率 – (5)自定步调
• 3.程序教学的依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 射理论和强化原理
4.程序教学可以通过教学机器来进行
• • • • • • 机器教学的优点: ①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反感 ②强化及时,反馈及时 ③最大限度地照顾了个别差异 ④教师能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⑤机器可以记录学生的反应情况,为教师修改程 序教材提供有效信息
• 放弃练习律——只靠重复的练习不能加强 联结 • 修正效果律——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联结派学习理论》课件
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联结的质量,
理解和应用知识需要建立稳定和强
大的联结。
3
实践应用
联结派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培训和 认知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 研究。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
联结派学习理论基于以下基本假设: • 学习是通过建立概念和经验之间的联结来产生的。 • 联结的质量和稳定性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 学习可以通过不断重塑和调整联结来改善和提高。
1
编码
通过联结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来将学习材料编码成可记忆的形式。
2
储存
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以便日后的检索和应用。
3
检索
根据所需进行提示或提取,从记忆中检索出合适的知识和信息。
积极学习的策略
积极学习的策略有助于加强和改善联结派学习过程的效果:
1 深度处理
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建立更强的联结。
《联结派学习理论》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联结派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通过联结概 念、经验和实践来发展认知和知识结构。
概述联结派学习理论
联结派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关注学习如何通过建立联结来促进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1
基本原理
学习是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可以
关键观点
2
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经验 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认知结构和知识表示
联结派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知识表示的重要性: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体对于知识 和经验的组织和表示方式。
知识联结
联结是知识表示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帮助我们建立 知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记忆和应用
联结的稳定性和深度决定 了我们能否有效地记忆和 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联结派学习理论2014
间歇强化:时距间歇强化:固定时距间歇强化
变换时距间歇强化 比例间歇强化:固定比例间歇强化 变换比例间歇强化
2011-02 华南师大心理学系-陈筱洁
E强化是把双刃剑
华南师大心理学系-陈筱洁
3·运用
行为塑造与矫正 渐进法、系统脱敏疗法 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PI) 所谓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 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 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 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 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精心设置知识项目序列和强化程序是程序教学成功的关键。
华南师大心理学系-陈筱洁
8·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
示范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子过程: 确认榜样:在教学情境中,示范有两种,一是真实的人,一
是象征性示范。前者主要是同伴和教师,后者主要是指利用 榜样来传授一般原则、策略和判断标准的方式。
建立价值:在教学中建立教学事件的机能价值,对这种行为
价值的预期可增强学生对工作的注意,并且还使学生能积极 地预测未来工作完成后的结果。示范行为的机能价值可通过 下面两个途径建立:直接强化所示范的行为表现;预期强化 的认知情境。
华南师大心理学系-陈筱洁
5·学习的副律
多重反应(Multiple response):指某反应不能解决问题时,
有机体将继续尝试其他反应直到找到有效反应为止。
心向与态度(Sets/ Attitude):指学习时的暂时状态,如食
物剥夺、疲劳或情绪等,它决定什么因素令有机体烦恼或愉快 的或显著的要素作出反应。
学习的概念和分类 学习理论概述 联结派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五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一 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二 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实质
•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S—R) •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 动物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关于学习规律
• 一:效果律 • 二:准备律 • 三:练习律
三 主要评价 贡献:
•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 •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局限:
•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 • 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巴甫洛夫小传
巴甫洛夫· 伊凡· 彼德罗维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 1849-1936)苏联生 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苏联科学院院士。1849年9月26日(俄旧历9月14日)出生 于梁赞。
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实质 学习的过程乃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即刺激与反应间牢 固联结的过程 。 无条件的反应是非习得的反应 。 条件反应是学习得来的反应,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条件作用过程,把非习得的反应“组织起来而成 的” 关于学习规律 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 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 惯中起重要作用。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 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三、总体评价
贡献:
• 将巴甫洛夫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学习 理论的形成
局限:
•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华生的刺激-反应说同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比,不过是把联结-试误说 的机械性一面推向极端,从而成为一种机械主义的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领袖——斯金纳
学习理论的收获与感想
学习理论的收获与感想1.联结派:1)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纳金2)主要观点:学习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注意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
⏹巴甫洛夫通过对狗进行了关于食物的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了学习规律:a.习得律:通过进行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可以收获本领或能力。
b.消退率: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逐渐削弱直至消失的过程。
c.泛化率:某种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引发。
d.辨别率:辨别是泛化的相反过程。
当条件作用过程开始时,有机体需要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
e.高级条件作用率巴甫洛夫的实验和得到的学习规律告诉我们:无论动物还是人,学习都是从无到有(即脑海中知识的出现),从低级到高级(即知识的简单到复杂),头脑的死板到灵活的过程。
通过简单刺激,到学会学习,再到学会辨别刺激的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都说明了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规律。
⏹华生对大白鼠进行了关于产生恐惧反应的实验,得出了学习规律:a.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
b.近音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华生的实验和得到的学习规律告诉我们: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当我们背诵一篇文章时,可能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不断地阅读加以强化才能够背诵下来。
⏹桑代克:通过对猫进行了关于鱼的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了学习规律:a.准备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
b.练习率:联结会因重复或练习而加强,相反它也会因缺少练习而削弱。
c.效果率:联结受到奖励,联结就会加强,若受到惩罚,联结就会削弱。
桑代克的实验和得到的学习规律告诉我们:联结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心理准备,练习得次数以及最后的奖惩。
这些因素也很深刻地体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当我们考试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考前做了充分的复习,但也有可能最后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
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
(学习的行为理论)
Outline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关于学习实质的基本观点
实验:饿猫开迷箱 学习的实质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
在经典条件作用的 实验中,巴甫洛夫 把狗用一副套具固 定住,唾液是用联 结在狗颚外侧的管 道收集的,管道连 结到一个既可以测 量以立方厘米计的 总量,也可以记录 分泌的滴数的装置 。(如左图所示)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他是位天才的叫卖者,热情洋溢而且极有手腕地向同事们贩卖他自己和他的思 想,他一边发动行为主义者运动,一边很快便升至其职业的顶峰;之后,因为桃色 事件而被逐出学术圈,他又在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充当心理学顾问,获取了第二份收 入颇丰的职业。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912年,首次使用 “行为主义者” 1913年,“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 后来被人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正式揭开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 时代的序幕。 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 1920年9月,被迫离开心理学界 (他在心理学上令人炫目的职业生涯突然而且永久地结束了,而他掀 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却正在风起云涌。 )
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 是前提条件,即无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
第二节 巴甫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有机体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 上结合,使中性刺激成为物体无条件刺激的信号,从而 中性刺激替代无条件刺激,形成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 能引起的反应,这个过程也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形成建 立过程。该理论也可以称为“替代-联结”学说.
教育心理学B第四章重难点解析(专科专用)
教育心理学B预习重难点解析·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第一节桑代克的“试误一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关于学习实质的基本观点桑代克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为联结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饿猫开迷箱的实验结果提出的。
认为学习是直接的联结而不是由思考或推理为媒介而来,桑代克对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著名的学习的联结理论。
联结指的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是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联结的形成无须观念为媒介,人生来就具有许多联结的“原本趋向”。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晤的过程。
二、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一)桑代克前期关于学习规律的基本观点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和五条从属的学习律。
三条主要的学习律是:效果律、准备律和练习律。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准备律是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就是一种烦恼。
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练习律由作用律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
不断地运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强化二者之间的联结,这称为作用律。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因练习次数中断或不使用神经的联结而削弱,称为失用律。
五条从属的学习律是:多重反应、心向与态度、优势元素、联结变化和类比反应。
多重反应又称多变化的反应,是指某反应不能解决问题时,有机体将继续尝试其他的反应,直到找到一个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的反应为止。
心向与态度是指有机体学习时的某种暂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如食物剥夺、疲劳或情绪等)决定什么因素给有机体带来烦恼或愉快。
优势元素是指环境中不同的部分或元素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与之联结。
联结转移是指一个反应在经历了刺激情境中一系列逐渐变化后仍能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反应最后可以对一个全新的刺激起作用。
第2章-联结学习理论
LOGO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相信,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 模式适用于用来建立人类行为的 科学。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替 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 程。 华生的观点有两大特点:
一是拒绝研究意识 二是要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关系
正强化导致刺激 (强化物)的出 现或增加, 负强化导致刺激 (惩罚物)的消 失或降低。 但是最终目的都 在于提高行为反 应在今后再次发 生的可能性。
负强 化
指当有机体做出 某一行为反应 后,导致了不良 刺激的消失或强 度的降低,并且 提高了该行为在 今后发生概率的 过程。比如,回 避电击或减少处 罚。
LOGO
4.强化时程模式
100%强化 行为形成初期
比率 时间
零强化 行为维持巩固 固定比率——定比例强化 变化比率——变比例强化 固定时间——定时距强化 变化时间——变时距强化 行为形成
连续强化-----------------间歇强化---------------------消退
LOGO
桑代克饿猫开迷笼实验(1911年)
反应 猫用爪子击打杠杆 立即 效果:猫将来更有可能击打杠杆。 结果 拿到食物
LOGO
1.桑代克的学习观点
1 2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 联结通过盲目试误过程而建立
3
人类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刺激(S)----反应(R)。 小阿尔伯特实验-----恐惧性条件反应
LOGO
“请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让我放在我 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些 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 ──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 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 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 一个乞丐或窃贼”。(华生名言)
04.1-2学习概述,联结派理论
总体评价
贡献:
巴: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
机制 华:将巴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学习 理论的形成
局限: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
现实中的案例:
对海白菜气味的恐惧反应
大学生陈某,男,平常喜欢吃煮熟的海白菜拌 制的小菜。一次当他在大学生宿舍用电热杯煮 海白菜时,因水烧沸后从杯中溢出,流到电源 插口处发生电源短路而产生电弧火。火光喷出 一米多远,陈某当时十分惊恐,忙拨掉电源线 插头,双手双腿颤抖不止。
【负强化举例3----打招呼】
你是个教师,有一个孤独症的学生。他已经学会了
每当走进教室就与你打招呼(说:“老师,你好。”) 但若是在一个大厅里,你的孤独症学生却不理会你招呼 他。于是每当这时,你在招呼他时会走近他,并用手触 摸他的身体帮助他与你目光接触,让他说:“老师好! ”你的孤独症学生不喜欢你这种辅导方式,很快就找到 了一种躲避的办法:在走进大厅后先说:“老师好!” 在这个例子中,为了避免负强化物(老师走过 来触摸身体),孤独症孩子学会了一种正性行 为(主动说:“老师好!”)。
陈某被电热杯弧火惊吓得恐慌万分时,宿舍内正
弥漫着很浓的海白菜气味。虽然他本人当时没有
意识到这种气味是否存在,还是在下意识中作为
一种条件刺激物与当时的惊恐情绪相结合而产生
条件作用,这两者之间在大脑中自动地建立起了
一种条件反射。这就是条件性情绪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方式固然可以解释很多简单的 学习行为,但不能解释所有的学习。
华生成为汤普逊广告代理公司的常驻心理学家。为公 司设计了最为成功的一些广告策划活动,包括除臭剂、冷霜、 骆驼香烟和其它一些产品。 成功业绩包括:为旁氏冷霜和雪花膏设计的促销活动, 其中使用了来自西班牙女王和罗马尼亚女王的推荐材料; 为强生公司说服母亲们,相信婴儿每次换过尿布后换 上新的爽身粉很重要; 帮助麦氏咖啡,使“咖啡休息”成为美国办公室、工
学习理论流派介绍一
1.桑代克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形式。
桑代克以猫学习解决疑难问题为内容,进行了著名的学习实验。
在桑代克看来,“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形成这许多结合”。在猫学习打开疑难笼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尝试与失败,在复杂的刺激情境中发现门闩(S)作为打开笼门的刺激(S)与开门反应(R)形成了巩固的联系,这时学习便产生了。所以在上述实验中可以把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因此,人们又称各种联想主义的理论为S—R理论。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通过“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故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尝试与错误说(简称试误说)。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试误而建立的。
3.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有三个: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1)练习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练习律又分为应用律和失用律。
应用律是指一个联结的使用(练习),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
失用律是指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减弱这个联结的力量或使之遗忘。
一、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Thormdike,E.L.)的试误说
桑代克(1874—1949)是美国的一位极有声望的心理学家,他曾担任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心理学教授,被公认为联结理论的首创者。他从1896年起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后又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及其测量方法。出版了《人类的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著作都曾在西方心理学界发生过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把他的主要的学习理论概括地介绍于下。
(3)效果律。是指“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满意之感的动作,就会和那一情境发生联系,其结果当这种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易于重现。反之,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不适之感的动作,就会与那一情境发生分裂,其结果当这种情境再现,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难于再现。”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②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
③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结实现时也会感到烦恼(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理解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理解)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定义理解)2、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定义理解)3、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理论要点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动机)执行控制(认知策略)3、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认知学习理论一、理论要点: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二、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一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二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 激物,由于总是伴随引起无条件反射的 刺激物出现,该中性刺激也引起了无条 件反射。
CS US OR UR
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大脑活动规律 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他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上暂时 神经联系的接通。在大脑皮层上分别有无条件 刺激物(食物)和中性(铃声)刺激物形成的 两个兴奋灶,当两个刺激物多次结合后,它们 之间形成暂时功能上的接通,此时中性刺激物 变成了条件刺激物。 当中性刺激物单独作用时,它引起的兴奋沿着 暂时神经联系激起无条件反射皮层区的兴奋, 从而引起相应的条件反射。
3.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由个体的经验引起。学习只有通过 个体在实际活动中的经验才能产生。经 验一般包括接受信息、简约信息、转换 和评价信息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反 应来适应或影响环境,生活中习得的习 惯、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和形成的 观念等均属于个体的经验。 记忆结果就是学习后对环境的反应,如 果某个人忘记了回刚搬新家的路时,就 必须重新获得新经验。
(四)二级条件作用 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如将 原来的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使它 与另一个中性刺激同时出现,就可以建 立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条件反射,称 为二级条件作用,其原理是二级强化物 (中性刺激)与一级强化物相伴出现, 经由条件学习使二级强化物具有一级强 化物的作用,进而对有机体的反应产生 与一级强化物同样的影响。
小结:
联结论的提出:学习的实质是直接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学习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律的研究 效果律(law of effect)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用律 废律 多重反应律(Law of Multiple response) 定势(Sets Attitude) 优势元素(Prepotancy of elements)选择反应 联结转移(Association Shifting) 类似反应(Response by analogy)迁移理论 共同要素 对学习的影响 对自己观点的修正: 对练习律的修正 对效果律的修正 效果扩散(Spread of effect) 相属性(Belonglingness)
2.分化 分化是与泛化相反的过程,是条件反射的精确 化过程,指对某种特定的刺激做出某种反应, 而对其他类似的刺激不做出反应。 例如,只对某种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给予强 化 ,如给动物喂食,而对与条件刺激类似的 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强化,结果,个体以后就只 对这种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 分化使有机体能够对刺激情境的细微特点和差 异做出精确的协调反应。
(二)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也是执行 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 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任何复杂的反射活动,都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 互作用的结果,每次反射活动都是在神经中枢 和效应器之间多次返回传递与联系的过程。
(三)反射的类型 按照反射发生方式的不同,把反射分为无 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 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就是无条件反 射。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 握反射、防御反射等。 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食物反射、防 御反射、内脏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教育心理学》(三卷本)
《人的本性》 《学习心理学》 《个别差异及其起因》
《人类的学习》
实验基础:
理论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理解: 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 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 的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 应,即刺激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一)习得 个体在学习的两个刺激之间联结的过程称为条 件反射的习得。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呈现的时间关系主要有 三种形式:
1.同时性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同时呈现或条件刺激先呈现若干秒, 然后再呈现无条件刺激直至条件反应出现。 2.延迟性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先呈现一段时间,当它还未消失时,无条件刺激出现。 3.痕迹性条件作用 在无条件刺激呈现之前,先呈现条件刺激,并终止了一段时间后, 再呈现无条件刺激。一般情况下,条件刺激在神经系统中作用的 痕迹保持下来,并与一定的反应形成条件联系。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 间建立的联结,可以简单表示为S—R。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强化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 论
桑代克简介
重要著作
《动物的智慧——动物联结过程的实验研究》
第二信号是指人类使用的言语、文字,这种言 语和文字是具体事物或刺激物的信号的信号, 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叫做 第二信号系统。 人类不仅能够对具体刺激物,即第一信号做出 反应,而且对抽象概括的言语和文字(即第二 信号)也能发生反应。由语言、文字等为条件 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 系统。 例如,当有吃过梅子经验的人,听到“梅子” 这个词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种“谈梅生津” 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学生学习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 要与学习动机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技能, 还要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 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生学习
(二)学习的特征 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学习的发生是以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 的,是个体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学习与行为 之间的关系并不相互对应,但学习的结果可以 通过可观察到的行为变化而表现。 学习会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说明个 体 “学会了什么”。学习行为改变有的是外显 的,有的是内隐的。外显的行为即为学习行为, 内隐的学习即为行为潜能。
(五)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客观环境中的刺激可以分成两种性质不同的信 号刺激物,与此相应存在着两种信号系统,即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 如声音、光等。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 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 系统。例如,让人闭上眼睛,在他嘴里放进一 只酸梅子时就会流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而 有吃过梅子经历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流口水, 这就是条件反射,即平常所说的“望梅止渴”, 它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练习律
练习律包括使用律和废用律。使用律是指“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 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废用律是指“一个 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五条从属定律:
多重反应
是指反应不能解决问题时,有机体将继续尝试其他的反应,直到找到一个能有 效地解决该问题的反映为止。 定势(态度) 是指暂时的条件决定什么因素给有机体带来烦恼或愉快。 他认为,动物的驱力 状态决定着使它感到满意或烦恼的因素。 优势元素 是指环境中不同的部分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与之联结。学习者能有选择的对某个 问题或刺激情境中优势的或显著的要素做出反应。 联结转移 是指一个反应在经历了刺激情境中一系列的逐渐变化后仍能保持不变,那么这 个反应最后可以对一个全新的刺激其作用。 类比反应 是指对新情境的反应是以新情境与先前的类似学习情况为基础,并依据这两种 情境的类似性做出反应的,即学习者对一个新情境就像对某个与它相似的情 境一样做出反应。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依靠它只 能够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人类除了具备第一 信号系统之外,还具备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类 特有的,能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从而反映事物 的本质与规律,以便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行为。 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能够对第 二信号做出反应,是动物进化到人类阶段出现在 大脑皮层中的特有机能。 正是由于人有第二信号系统,所以人的心理反映 的深度和广度是任何动物心理无法比拟的 。
第二节 巴浦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学习与反射 (一)反射的含义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 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 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是有机体对内在和外在刺激有规律的反应。 巴甫洛夫在继承谢切诺夫脑反射学说的思想, 并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使反射内涵更全面。 现代生理学认为,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 系统实现的对外界和内部刺激进行的有规律应 答,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学习定律:
效果律 “在对同一个情境做出的若干反应中,那些伴随着或紧接着有使
动物满意的事态发生地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于这个情 景更加牢固的联结起来……那些伴随有或者紧接着有使动物不适的事 态发生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于这个情境的联结则削弱 下去。”
准备律
“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 单学习含义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通过练习或经验而导致行为或潜在行 为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或结果。 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生态 系统中,个体与环境是不可以分离的,个体必须 适应环境并与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如果做不到这 点,其生命就将终止。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两类。 生理适应主要是通过个体固有的遗传机制的成熟 与成长实现。
(二)泛化与分化 1.泛化 在条件反射建立形成初期,不仅原条件刺激本 身会引起条件反射,而且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 一系列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条 件反射的泛化。 狗对三声铃声形成了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后, 对一声或两声的铃声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 应。刺激与条件刺激越相似,泛化现象就越严 重,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扩散所 致。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对原有刺激情境相似的 许多情境往往都会做出同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