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规范微生物指标-红软基地

合集下载

2014-04公共场所微生物

2014-04公共场所微生物

原理
待测水样经过滤膜或离心浓缩后,一部 分样品经酸处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热处理,以减少杂菌生长, 一部分样品不作处理。将上述处理与未处理 样品分别接种BCYE琼脂平板并进行培养, 生成典型菌落并经生化培养和血清学实验鉴 定确认则判定为嗜肺军团菌。
为伊消人 制~
且行且珍惜
19
3: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微生物净化消毒效果检验方法
原理 通过测定一定状态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在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前后的变化来计算净化或 消毒效率,从而评价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净 化消毒效果
为伊消人 制~
且行且珍惜
20
4: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验方法
采样
采样点:至少5个代表性采样点 采样面积:每一点采样面积应为50cm2。 采样方法: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较多时用刮拭法采样,积尘较少不适 宜刮拭法采样时用擦拭法采样。整个采样过程应无菌操作。为避免人 工采样对采样环境的影响,宜采用机器人采样 刮拭法:将采集的积尘样品无菌操作称取1g,加入到 0.01% Tween-80水溶液中,做10倍梯级稀释,取适宜稀释度1ml 倾注法接种平皿。 擦拭法:将擦拭物无菌操作加入到0.01% Tween-80水溶液中,做 10倍梯级稀释,取适宜稀释度1ml倾注法接种平皿。 培养与计数:同送风中微生物检验
土壤、室外空气
人为来源
呼出气、皮屑等脱落物
为伊消人 制~
且行且珍惜
6
公共场所微生物污染 的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
空气微生物
种类
可能有各种类型的微生物,细菌为主,不少病原微生物 于湿度大、灰尘多、通风不良、日光不足处可生存较长时间


以气溶胶形式存在—微生物气溶胶
主要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放线菌、真菌等

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

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

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在下列公共场所分别指的是:
1.宾馆有空调设施的: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自备水源与2次供水水质,,二氧化碳,新风量;
2.旅店、招待所:脸盆、脚盆配备,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自备水源与2次供水水质,床位面积,二氧化碳;
3.地下室旅店:脸盆、脚盆配备,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机械通风量,湿度,床位面积,不得生火取暖、做饭,噪声,二氧化碳;
4.、录相厅、音乐厅:场内禁止吸烟,场次间隔时间,立体影院的眼镜消毒,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量;
5.舞厅、音乐茶座、游艺厅:噪声,场内禁止吸烟,人均占有面积,或新风量;
6.、咖啡厅:新风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7.公共:顾客用具更换、消毒,禁止性病、传染病、皮肤病的顾客就浴,池水浊度,二氧化碳;
8.、:理发刀具、毛巾、胡刷消毒,理发刀具、毛巾、胡刷的大肠菌群和,头癣患者专用的理发工具,氨经营烫发的场所,一氧化碳使用煤炉的理发店,工作人员操作时穿工作服,清面时戴口罩;
9.:池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池水净化消毒设备,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10.: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量,馆内禁止吸烟,饮用水水质;
11.、、:照度,噪声,二氧化碳或总风量,馆内禁止吸烟,阅览室内不得印刷和复印;
12.店、:,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量,场店内禁止吸烟;
13.医院:,室内禁止吸烟,二氧化碳;
14.公共交通等候室:室内地面保洁,室内禁止吸烟,公用茶具消毒,二氧化碳;
15.铁路、航运、:饮用水水质,卧具、头片更换,茶具消毒、二氧化碳,不吸烟客室舱内禁止吸烟;。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息不受干扰。
室外噪音:公共场所的外围环境 噪音分贝限值则应更低,一般不 超过55分贝,以防止噪音污染
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这些噪音限值要求可以通过合理 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和运营管
理来达到。
照明强度和均匀度
照明强度
公共场所的照明强度应满足人们正常视觉活动的需要,同时 避免过强或过弱的照明对人们造成不适。照度单位一般为勒 克斯(lx),不同场所的照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游离余氯
描述
游离余氯是指饮用水经过加氯消毒后,水中剩余的游离氯浓度。它是保证饮用 水微生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限值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饮用水中游离余氯的浓度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水的消 毒效果。一般情况下,游离余氯的浓度应保持在0.3-4.0mg/L之间。
pH值、浑浊度、色度
描述 pH值:衡量水的酸碱度,即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害物质的挥发和排出。
03
水质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
描述
总大肠菌群是评价饮用水卫生质量的 重要指标之一。它指的是一群在特定 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 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限值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饮用水中不得检出总 大肠菌群。这意味着每100mL水样中 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
提升公众生活质量
清洁、卫生的公共场所能 够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增强公众的幸福感。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 ,能够展示社会的文明形 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指标与限值设定的目的
量化卫生标准
通过设定具体的卫生指标和限值,能够明确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 ,便于监管和评估。
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合理的卫生指标和限值要求能够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在公共场所的传 播,保护公众健康。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安全要求制定的一套标准,旨在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规定,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具体的标准会根据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卫生:包括场所内外的清洁度、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的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2. 食品卫生:如餐厅、食堂等公共场所,需要满足食品安全、食品储存和加工环境的卫生要求,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3. 水质卫生:涉及游泳池、浴场、饮用水等公共场所,需要对水质进行检验,确保水质清洁、无菌。

4. 空气质量:特别是对于密闭的公共场所,如地铁、办公室等,需要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5. 消防安全:对于公共场所,需要合理设置并维护消防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6. 涉及特定群体的卫生标准:如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需要根据儿童、老人、病人等的特点,制定特殊的卫生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目标都是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ppt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ppt

美容美发工具 表面清洁、无异味 修脚工具 表面清洁、无异味
≤200 CFU/25cm2
≤200 CFU/25cm2
其他用品用具
表面清洁、无污渍、 ≤300
无破损、无异味
CFU/25cm2
棉织品pH值应在6.5~8.5
大肠菌群a
金黄色葡萄球 菌a
不得检出

真菌总数 —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甲醛mg/m3 苯mg/m3 甲苯mg/m3 二甲苯mg/m3
≤10 ≤0.15 ≤0.10 ≤0.11 ≤0.20 ≤0.20
≤5 ≤0.15
≤0.12
臭氧、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氡
指标
臭氧mg/m3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mg/m3
氡Bq/m3
新标准 ≤0.16 ≤0.60 ≤400
、地面、洁具(脸池、浴缸、座便器)清扫 相对应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4.12.2客房数量50间以上的住宿场所应配备工 作车,按每层楼或20间客房设置1辆的比例配 置。
4.16.3游泳场所应在入口、更衣等醒目位置设 置禁泳标志。
5.7.1公共场所应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标准 、卫生规范的规定对场所的空气质量、微小气 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公共用品用具 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进行卫生检测,每年不 少于一次。
境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 (室)、游艺厅、舞厅等
娱乐场所及地铁站台
不应大于40 dB(A计权), 且空调、排风设施、电梯 等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场 所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应高 于设备设施关闭状态时环
境噪声值5dB
宜小于70 dB(A计权);
宜小于85 dB(A计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前言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 9663~9673、GB 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与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规范。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广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先仁、黄荣、崔玉珍、高文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 places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 监测点的选择4.1 选点原则4.1.1 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4.1.2 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首先,公共场所卫生检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卫生间卫生、食品安全等。

针对不同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的重点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餐饮场所,需要重点检测食品的卫生安全,而对于医疗机构,则需要关注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医疗设施的清洁情况。

其次,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需要有具体的指标和标准。

比如,空气质量可以通过检测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指标来评估;水质可以通过检测PH值、余氯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来评估;卫生间卫生可以通过检测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霉菌等指标来评估。

这些指标和标准是科学的依据,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评估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

另外,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还需要有明确的检测方法和流程。

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和方法,而且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时,需要采集样品、准备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评估结果等一系列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最后,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公众也应该增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意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总之,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检测标准,加强执行和监督,才能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各级监管部门和公众能够共同努力,为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最新国标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最新国标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1 范围本文件描述了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的采样与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其他场所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细菌总数 total bacteria count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6℃±1 ℃培养48 h所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落的总数。

大肠菌群 coliforms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在Baird-Parker平板上生长良好,在血平板上可形成完全透明溶血环,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常呈葡萄球状排列。

真菌总数 total fungi count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经28 ℃±1 ℃、3 d~5 d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

β-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能产生溶血素,血平板上在菌落周围形成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β-型溶血)的化脓(或A群)链球菌和无乳(或B群)链球菌。

4 细菌总数原理36 ℃±1 ℃培养48 h 在公共用品用具的适当部位来回均匀涂抹进行样品采集,样品经过处理后,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得到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仪器和耗材本方法中使用的仪器和耗材如下: —— 高压蒸汽灭菌器; —— 干热灭菌箱; —— 恒温培养箱:36 ℃±1 ℃; —— 恒温水浴箱:46 ℃±1 ℃; —— 冰箱:2 ℃~5 ℃; —— 电炉或微波炉; —— 天平:感量0.1 g ; —— 涡旋混合器; —— 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 无菌试管:18 mm ×150 mm ; —— 无菌平皿:直径90 mm ; —— 无菌刻度吸管:1 mL (0.01 mL 刻度); —— 微量移液器:1 000 μL ; —— 灭菌棉拭子; —— 灭菌剪刀; —— p H 计或精密pH 试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若只有 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
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 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 效。若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定义: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能发酵乳糖、 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养箱内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mL水样中的菌落
总数。
水源水

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 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

•吸取1:10的稀释液1 mL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
管中,混匀成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
000,1:10 000稀释液筹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 须更换一支1 mL灭菌吸管。
201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 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宾馆微生物指标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 游泳池水微生物指标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 集中空调系统微生物指标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
水样保存方法

黑暗处,4℃,4h内检测。

如有游离余氯应在采样瓶消毒前每125ml加
0.1mg硫代硫酸钠溶液(10%)。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1.平皿计数法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 测定。
菌落总数

指在一定条件培养后(如培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
间、pH、需氧性质等),1mL水样中所含菌落的总

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
指标: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

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


名称 菌落总数
单位 CFU/mL
限值 100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 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 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检出

如果所有平板上都菌落密布,不要用“多不可计”报告, 而应在稀释度最大的平板上,任意数其中2个平板1cm2中
的菌落数,除2求出每平方厘米内平均菌落数,乘以皿底
面积63.6 ,再乘其稀释倍数作报告。

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 于100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 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 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1“00,则应按稀释度最 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以按稀释度最 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
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均无菌落生长,则以未检出报告 之。
可用实验室盛装过浓溶液的瓶作采样瓶。通常我
们使用500ml的高压灭菌的细口瓶采样。

2.容器及瓶塞、瓶盖应能经受灭菌的温度。



3.容器洗涤:将容器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 涤,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后,用10%盐酸溶 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 净。 4. 容器灭菌:分干热和高压蒸气灭菌两种。 干热灭菌要求160℃下维持2 h;高压蒸气灭 菌要求121℃下维持15 min,高压蒸汽灭菌 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 凝水烘干。灭菌后的容器应在2周内使用。
数。
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 •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
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
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 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 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培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个/10 L 个/10 L
<1 <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采样的原则: 1. 采集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能真实 反映水质状况。 2.在实验室检测之前水样中微生物数量应保持不 变。
采样容器

1.采样容器应采用洁净、无色、无毒的硬质玻璃 (又称硼硅玻璃)。样品瓶必须专瓶专用,切不

用灭菌吸管取未稀释的水样和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 1 mL,分别注入灭菌平皿内。

以下操作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
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菌落计数方法: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 大5 倍~10 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两个平板若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应以
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 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 匀,则可将此半皿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然后再 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水样采集

单独采样。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 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
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末梢水采集:采样前用酒精灯灼烧对水管口进行消毒,放 水约5分钟后采集水样约玻璃瓶的80%。容积整个过程要 快,稳。不要让水流过大,以免溅出,管口不要与瓶口接 触,收集完应马上将瓶塞旋紧。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微 生物检验技术
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 •(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采光、照明
、噪声等室内环境的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二)顾客用品用具的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三)游泳场(馆)和公共浴室水质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 •(四)公共场所饮用水(包括:自备水、直饮水、二次供水 )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五)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