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脑屏障构成,功能,意义

答: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正常活动,需要其周围的微环境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维持这种稳定性的结构称为脑屏障。脑屏障由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三部分组成。

血-脑屏障位于血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结构基础:①脑和脊髓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窗孔、内皮细胞之间为紧密连接,使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②毛细血管基膜;③毛细血管基膜外有星型胶质细胞终足围绕,形成胶质膜。

血--脑脊液屏障位于脑室脉络丛的血液与脑脊液之间,结构基础主要是脉络丛上皮与上皮之间有闭锁小带相连,但是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有窗孔,该屏障有一定的通透性。

脑脊液-脑屏障:位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结构基础:室管膜上皮,软脑膜和软脑膜下胶质。室管膜上皮没有闭锁小带,不能有效限制大分子通过,软脑膜和它深面的胶质膜屏障作用也很低。

功能:正常情况下,脑屏障能够使脑和脊髓免受内,外环境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脑干内与运动有关的神经核团,位置,功能。

躯体运动核

一般躯体运动核,位于脑干中线两侧,共有8对,它们分别是:

①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平面,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动眼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②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平面,发出的纤维组成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③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中下部,相当于面神经丘的深面,此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④副神经核:位于延髓并下续至脊髓的第5-6颈节,发出的纤维组成副神经脊髓根,支配胸锁乳头肌和斜方肌。

⑤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上部,相当于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发出的纤维组成舌下神经,支配舌肌。

特殊内脏运动核

⑥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中下部,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

⑦疑核:位于延髓上部,此核上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舌咽神经,支配咽肌;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下部发出的纤维组成副神经颅根,再经迷走神经至喉内肌。

⑧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展神经核的外上方,由此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出脑后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内脏运动核,位于躯体运动核的外侧,共有4对核团,它们分别是:①动眼神经副核:位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上端的背内侧,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参与构成动眼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②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中,由此核发出的纤维进入面神经,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③下泌涎核:位于脑桥上部的网状结构,由此核发出的纤维进入舌咽神经,支配腮腺的分泌。

④迷走神经背核nucleus dorsalis nervi vagi: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深面,舌下神经核的外侧,由此核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颈部、胸腔和腹腔大部分脏器的活动。

3:与视器相关的神经的纤维成分组成,分支,支配。

视神经感觉神经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及其分支眼球外肌由第三四六对脑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

视神经: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递视觉冲动。

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眼神经发出三个分支,分别为①额神经 a 框上神经:分布于额和上睑部的皮肤;b滑车上神经:分布于鼻背和内眦附近的皮肤②泪腺神经:泪腺和外呲部的皮肤,传导泪腺及附近区域的感觉。动眼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含有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两种纤维。一般

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滑车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由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组成,支配上斜肌。展神经由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组成的运动性脑神经,支配外直肌。

4:大脑联合皮质概念功能。

答:大脑皮质根据其功能特点可分为感觉皮质,运动皮质和联合皮质。联合皮质包括前额叶联合皮质,顶叶联合皮质,颞叶联合皮质﹑枕叶联合皮质和边缘联合皮质,约占整个大脑皮质的75%。

联合皮质共同涉及脑高级功能的许多方面,包括随意运动﹑感觉感知,认知情感行为﹑记忆﹑语言。

前额叶联合皮质参与运动调控,感知过程。顶叶联合皮质参与躯体感觉信息及运动信息的处理,并参与运动﹑注意和情绪调节等功能。颞叶联合皮质与听觉,视觉,记忆和情感相关。边缘联合皮质主要涉及情感行为和记忆。

5:突触的可塑性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答:在神经系统科学中,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细胞间的连接,即突触,其连接强度可调节的特性。突出可塑性可表现为突触结合的可塑性和传递的可塑性。前者指突触的反复活动引起突触形态的改变,新的突触联系的形成和传递功能的建立,是一种持续时间长的可塑性,在长时记忆中发挥作用。后者指突触前神经元的反复兴奋引起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强或抑制。反复的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以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增强,而且突触前活动与突触后活动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也引起突触传递的效能改变。

6.与脊髓相比,脑干内部结构有何特点?

答:脑干各部的相同点:①脑干的内部结构较脊髓复杂,但都由灰质和白质构成。脑干的灰质是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聚合成神经核,断续地存在于白质中。脊髓灰质形成连续的细胞柱贯穿脊髓全长。脑神经核有三种,第一种是与脑神经相连的神经核:起核,终核,中继核,第二种是网状结构核团,第三种为脑干的固有的神经核团中继核。如薄束核等。②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素走行在脑干的腹侧并进入脊髓,从脊髓上行的纤维束或合并或交换神经元后形成新的束路。③脑干出现新的纤维束。

脑干与脊髓的区别:①长传导束的变化,绝大多数需交叉到对侧再下行。②有大量的神经纤维在脑干组成了小脑下脚,脑桥基底和小脑中脚,还有一部分的纤维与小脑发出的纤维组成小脑上脚,联系小脑和中脑。

③脑干发出第ⅲ--Ⅻ对脑神经,它们由一种或几种功能不同的纤维组成,每种纤维与相应的神经核联系。

④脑干内有发达的网状结构,具有许多重要的纤维联系的生理功能。

7.试比较中央前回﹑下托﹑齿状回皮质的层次结构特点。

答:中央前回含有大量的神经细胞,由浅入深分为六层,依次为:分子层,外粒层,外锥体层,内颗粒层,内锥体层,多型层。分为主要有海马,下托﹑齿状回属于古皮质,海马和海马旁回之间的移行区称下托。海马在室管膜下由浅入深可分为:室床(含椎体细胞轴突)多行细胞层(各种形态小细胞),锥体细胞层(大小椎体细胞),辐射层(含椎体细胞顶树突近﹑中段)﹑腔隙层(含椎体细胞树突远段),分子层。

8.试述面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并分析其行程中不同部位受损后可能出现的症状。

答: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四种纤维,即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面神经穿内耳道入面神经管,经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呈扇形分布于面部表情肌。以茎乳孔为界,可将面神经分为面神经管段和颅外段。

1.面神经管段的分支

(1)岩大神经:主要含有副交感节前纤维,其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鼻和腭黏膜的腺体。

(2)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

(3)鼓索:含有两种纤维,即味觉纤维和副交感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分泌。

2.颅外段的分支

面神经出茎乳孔出颅后发出数小支,稍向下经外耳道软骨和二腹肌后腹之间。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发出分支呈辐射状,形成五组分支,由上至下依次为:(1)颞支:分布于额肌、眼轮匝肌上份等。(2)颧支:分布于眼轮匝肌、颧肌和提上唇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