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系统解剖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https://img.taocdn.com/s3/m/0cc7cf52e53a580217fcfeab.png)
副交感神经 脑干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神 经核 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一个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较 少的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 分布于胸、腹、盆腔脏器的 平滑肌、心肌、腺体(肾上 腺髓质除外)及瞳孔括约肌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③ 咽支:与舌咽神经、迷走 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
④ 颈上、中、下节发出心上、 中、下神经加入心丛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2)胸部
1)胸神经节: 10~12个,位
于肋骨小头的前方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2)分布规律
① 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12对 胸脊神经,随其分布到胸腹壁 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
③ 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 到所支配的器官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2、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1)颈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2)分布规律
① 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连于 8对颈神经,随颈神经分 布到头颈和上肢的血管、 汗腺、竖毛肌等
② 攀附动脉形成交感神经丛(颈 内、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 丛,椎动脉丛),随动脉分布 到头颈部的腺体、竖毛肌、 血管、瞳孔开大肌
下颌下神经节 舌下腺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骶副交感核
第2~4骶神经前根 盆内脏神经
骶前孔
盆丛
副交感神经核 <
结肠左曲以下消 化管及盆腔脏器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
低级中枢部位
周围部神经节 节前、节后纤 维 节前与节后神 经元的比例 分布范围
交感神经 脊髓胸腰部灰质的中间外侧 核 椎旁节和椎前节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f81be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c.png)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周围神经病概述
![周围神经病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a43883b0740be1e650e9a79.png)
0.4~1.2
0.5~2
C(交感) 交感节后纤维
0.3~1.3
0.7~2.3
6
神经纤维和神经传导
• 神经纤维:
– 有髓纤维:朗飞结 – 无髓纤维
• 神经冲动的传导:
– 在无髓纤维沿神经纤维连续依次传 导,速度较慢
– 在有髓纤维由一个郎飞结到另一个 郎飞结跳跃式传导,速度较快
有髓纤维发生髓鞘变性后,施万细胞 增殖使郎飞结增多,都可使神经传导 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的分布特征对临床诊 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8
运动障碍
• 运动障碍的表现: – 刺激性症状:束颤、痉挛、痛性痉挛 – 麻痹症状:肌力下降、肌萎缩
• 某些临床体征的价值 – 肌肉萎缩是运动神经元或运动轴索损害的一个显著 特征 – 瘫痪严重,而肌肉萎缩不明显,与瘫痪程度不一致, 提示神经轴索受损相对较轻,而以髓鞘脱失为主。 – 慢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时,肌肉萎缩程度与无力通 常相一致
11
血管性病变、营养代谢障碍
血管性病变 • 周围神经的血液供应来自局部动脉 • 小动脉或微动脉病变,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糖尿病、结
缔组织病变、HIV感染等导致弥漫性或局灶性的动脉病 变,阻塞神经营养动脉而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营养、代谢障碍 • 营养障碍,如VitB1、VitB12等缺乏,导致神经髓鞘形成 障碍 • 神经的肌醇代谢紊乱,髓鞘及其脂质的合成和成分的异 常
周围神经病概念
• 周围神经病(Peripheral neuropathy): 是指由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改变 所导致的一组疾病
1
目录
• 周围神经病的概念 • 周围神经的解剖和生理 • 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 •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 •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类型 • 周围神经病的辅助检查 • 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思路 • 周围神经病的治疗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结果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2bc864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c.png)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结果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它们的突触组成的神经组织。
它包括了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节,它们被包裹在支配肌肉和皮肤的周围神经鞘中。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肌肉和调节生理功能。
在解剖学实验中,周围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标本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另外,神经刺激和测量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神经系统,包括测量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反应时间等指标。
一项实验研究可能会涉及探究神经系统的不同层面,例如神经元的形态和连接方式、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功能、神经节的组成和位置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总的来说,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的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
人类神经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人类神经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5fa0b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5.png)
人类神经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人类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负责控制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运动、思维、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可分为大脑皮层和大脑基底节。
大脑皮层主要负责我们的思考、记忆和意识等高级功能;大脑基底节则负责我们的运动控制和习惯行为等。
脊髓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是神经信号的主要传递通道。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神经是从大脑和脑干发出的,包括12对。
它们控制我们的感官信息传递和运动控制等。
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包括31对。
它们负责控制我们的四肢和身体的其他部分的运动和感觉。
三、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负责控制我们内在脏器的自动功能,如心脏、肺部、肠道和泌尿等。
它们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使我们处于应激状态,如心跳加快、呼吸加深、眼睛瞳孔扩大;副交感神经系统则有助于恢复平静,如心率减慢、呼吸变浅、眼睛瞳孔缩小。
四、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与其他神经元或肌肉细胞形成突触连接。
神经元的结构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细胞体包含神经元的核和细胞器,它也被称为“神经细胞体”。
树突是神经元的分支,它们从神经元表面向外延伸,接受其他神经元传递来的信息。
轴突则是神经元的延伸,它们携带神经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细胞。
五、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神经信号在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传递。
它分为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
电信号是神经元内的信号,通过神经元内的离子通道产生。
化学信号是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信号,通过神经递质分子传递。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们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从而影响到接受神经信号的神经元或其他细胞。
六、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系统的潜力和功能的可改变性。
它是神经系统在学习、记忆和适应环境中体现出来的重要特征。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5f9a5c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8.png)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前者由脑神经及脊神经组成,主管传递神经冲动;后者由脑及脊髓组成,主管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递来的信息。
一、周围神经系统(一)脑神经共有12对,采用罗马数字命名。
除第I、11对脑神经进入大脑外,其他10对脑神经都和脑干相联系。
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其中第III、IV、VI、X、Xn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I、n、Vlu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V、VIkIX、X对为混合神经。
(二)脊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麟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由后根(感觉根)和前根(运动根)所组成。
临床根据不同部位的感觉障碍水平,判断脊髓病变的平面,这对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脊神经前根支配相应肌肉,其中颈4~胸1前根结合成为臂丛,主要支配上臂、前臂和手部肌肉;腰2~舐2组成腰舐丛,其主要功能为支配下肢肌肉。
二、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组成。
脑又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
(一)脑(1)大脑:由大脑半球、基底核和侧脑室组成。
大脑表面为大脑皮质所覆盖,皮质表面有脑沟和脑回,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题叶、顶叶、枕叶、岛叶和边缘系统。
大脑半球的功能双侧不对称,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和形状的识别、综合能力、短暂的视觉记忆等方面起决定作用。
(2)间脑: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是脑干与大脑半球的连接站。
间脑可分为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除嗅觉以外的感觉纤维上升至大脑的三级神经元所在地,均由该区投射至大脑半球相应部位。
下丘脑位于间脑腹侧、丘脑下沟的下方,与垂体相接。
下丘脑对体重、体温、代谢、饮食、内分泌生殖、睡眠和觉醒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与人的情绪行为有关。
(3)小脑:位于后颅窝,由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组成。
其功能为调节肌张力、维持躯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eccac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9.png)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作为人体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中枢。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1.大脑结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分为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
脑干负责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血压调节。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的运动。
大脑半球是大脑最大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们负责感知、思维、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
2.脊髓结构脊髓位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连接器。
脊髓通过传递神经信号实现大脑与周围各个部位的交流。
它也负责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腿部的踢蹬。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它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1.脑神经脑神经是从大脑和脑干发出的一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颈部。
它们负责控制头部和颈部的感觉和运动,如面部表情、咀嚼和眼球运动等。
2.脊神经脊神经是从脊髓发出的一组神经,分布在全身。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都与脊髓的一个节段相连。
它们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其中,8对颈神经连接到颈部和上肢,12对胸神经连接到胸部,5对腰神经连接到腰部和下肢,5对骶神经连接到骨盆和下肢,还有1对尾神经连接到骶骨上。
三、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具有感受、传导和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
它们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1.细胞体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要部分,包含核和细胞器。
它负责合成和储存大量神经递质,以传递信号。
2.树突树突是细胞体的突出部分,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
3.轴突轴突是神经元的延伸部分,负责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如肌肉)。
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重新吸收来传递信号。
神经纤维是一组轴突的集合,根据直径和髓鞘的有无可分为不同类型。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周围N脑神经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周围N脑神经](https://img.taocdn.com/s3/m/3056766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9.png)
副神经(Ⅺ) 属于运动性神经
经颈静脉孔出颅,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和 斜方肌。
损伤:患侧肩下垂,面不能转向对侧, 不能上提患侧肩胛骨。
舌下神经 (Ⅻ)属于运动性神经
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舌肌。 损伤: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患侧舌肌瘫 痪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副 神 经
舌 下 神 经
小结
重点 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及分布的重要肌
练习
1、支配舌肌的神经是
A、舌N
B、舌咽N
D、舌下N√ E、面N
2、传导舌前2/3味觉的神经是
A、舌N
B、舌咽N
D、舌下N
E、面N √
3、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
A、舌N
B、舌咽N
D、上颌N
E、面N
C、下颌N C、下颌N
C、下颌N √
损伤:眩晕、眼球震颤、听力障碍
蜗神经
前庭神经
舌咽神经(Ⅸ) (1) 属于混合性神经 (2) 分布:
1)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
2)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后1/3的粘 膜和味蕾、咽及中耳等处黏膜,分支分 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3)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肌。
舌咽神经损伤:咽反射消失、腮腺分泌障 碍、咽壁感觉障碍、舌后1/3味觉障碍.
嗅 神 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Ⅲ) (1) 属于运动性神经。
(2) 分布: 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 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3) 动眼神经损伤症状:一侧动眼神经损伤, 出现上述所支配的肌瘫痪:眼睑下垂、眼外 斜视、瞳孔开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视神经
滑车神经 (Ⅳ)
(1) 属运动神经。 (2) 分布:支配上斜肌。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daa65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6.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在人体解剖学中,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理解人体神经调控机制的基础。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整理和描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是指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神经系统。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负责感觉、思维、记忆和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
脊髓则位于脊柱内,是神经传递的主要通道。
脊髓中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传递人体的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二、外周神经系统(PNS)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了神经根和神经丛两部分。
神经根通过与脊髓相连,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神经丛则是由多条神经纤维交织而成,分布在人体各处。
神经丛连接了中枢神经系统与人体的感觉器官和肌肉组织,起到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三、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
它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结构。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过轴突传递神经冲动,并通过轴突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靶器官。
四、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实现神经信息的传递与调节。
五、脑部神经组织1. 大脑:大脑是人体思维、记忆和行为调控的中枢。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各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皮质是大脑的表层组织,它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和意识活动。
2. 小脑:小脑位于脑干的后下方,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运动。
它与运动皮质、脑干和脊髓之间通过神经纤维连接。
3. 脑干:脑干位于大脑与脊髓之间,它是连接大脑与脊髓的重要通道。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三部分,它们控制着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率和消化等。
六、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脊柱内,由一系列神经细胞构成。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e9179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e.png)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束。神经元是信息处理的基 本单位,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神经纤维由多个神经元集合而成,形成神经束, 再集合成神经干。
03
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是人体周围神经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负责连接脊髓和身 体各部分,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脊神经的组成
随着对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开发更加有效的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利用这些技术对周围神 经系统进行更加精准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 更加有力的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内脏神经传 导
内脏运动
一些内脏器官,如胰腺、甲状腺等,具有内分泌功能, 能够分泌激素来调节身体的功能。这些激素的分泌也
受到内脏神经元的调节。
内分泌功能
内脏运动是指通过神经调节内脏器官的运动,如心脏 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这些运动由内脏神经元控制, 并通过特定的神经通路传递指令。
05
周围神经系统与疾病的关 系
02
它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神经 组成,具有感觉、运动和自主神 经支配的功能。
学习目的
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掌握其组成和作用机制。
理解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 系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 生理功能中的相互作用。
掌握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 提供基础支持。
02
周围神经系统的概述
内脏神经的功能
内脏神经主要通过释放不同的递质来调节器官的活动,如肾上腺素 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以适应身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04
周围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神经系统--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神经系统--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3b05a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3.png)
的舌咽神经下神经节,中枢突终于延髓
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
咽黏膜、劲动脉窦等处的感受器;
④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
的舌咽神经上神经节内,分布于耳后皮
肤,中枢突则入脑,终于脑干的三叉神
经脊束核。
耳神经节
IX 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的根丝, 自延髓橄榄后沟 前部出脑,与迷 走神经和副神经 同出颈静脉孔。 在孔内神经干上 有膨大的上神经 节,出孔时又形 成一稍大的下神 经节。
眼神经和上颔神经为躯体感 觉神经,下颔神经为混合性神 经。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位 于三叉神经节,其中枢突汇集 成三叉神经本千入脑桥,终于 脑干中的三叉神经感觉核,其 周围突则组成3个分支中的 大部纤维,分别分布到面部皮 肤、眼球、口腔、鼻腔和鼻 窦的黏膜、牙齿和脑膜,接受 痛、温、触觉感受器的信息。
三叉神经节
下干
后侧束 内侧束
腰丛
组成:由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和 L4前支 一部分组成。
位置:腰大肌深面,支配 髂腰肌、腰方肌、 腹股沟区以及大腿 的前部和内侧部。
主要分支:股神经、 闭孔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骶丛
1.组成: 由L4前支一部分、L5腰神 经前支(合称腰骶干)和全 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2.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 盆壁、会阴、臀部、股后 部、小腿和足。 3.主要分支:坐骨神经。
蜗神经节
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节 前庭神经
蜗核
IX 舌咽神经
为混合性神经,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
出颅腔。 含4种纤维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
咽肌;
②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 起于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交换
上神经节 下神经节
【人体解剖学讲义】10.周围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讲义】10.周围神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ebebc7e7e21af45b207a815.png)
第53讲-脊神经1脊神经一、概述(一)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分脊神经共31对,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借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借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
前、后根均有许多根丝构成,一般前根属运动性的,后根属感觉性的,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
因此,脊神经既含感觉神经纤维,又含运动神经纤维,为混合性的。
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 其中内含假单极的感觉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了脊神经后根,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至感受器。
31对脊神经分5部分,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第1颈神经干经寰椎与枕骨之间穿出椎管,第2~7颈神经干均经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而第8颈神经干经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12对胸神经干和5对腰神经干都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骶神经前、后支由同序数的骶前孔、骶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则经骶管裂孔穿出。
由于椎管比脊髓长,各部椎体高度和椎间盘厚度不同,因此,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度也各异。
颈神经根最短,行程近水平位,胸神经根则较长,斜行向下,而腰、骶神经根更长,近似垂直下行,构成了马尾。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 脊膜支。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
上3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2.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多由有髓纤维构成。
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
3. 后支为混合性,较细,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除骶神经外,一般脊神经后支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它们又都分成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臀部的皮肤。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课件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0e1d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4.png)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周围神经和神经节组成的神经系统。它连接了中枢神经系 统和身体的各个部分,控制了我们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神经元
神经元是周围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轴突末梢组成。
神经节
神经节是周围神经系统的感觉处理中心,包括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
3
运动神经元病变
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等。
诊断和治疗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诊断
• 神经系统检查 • 电生理学检查 • 影像学检查
治疗
• 药物治疗 • 物理治疗 • 手术治疗
结论
周围神经系统是非常复杂和重要的神经系统。它们连接我们的大脑和其他身体部分,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和作出 反应。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 运动调节
周围神经系统将各种感觉 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 收缩和放松。
3 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控制人体的 自主神经系统,如心率、 呼吸、消化等。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1
周围神经病
包括神经炎、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疼痛等。
2
自主神经失调症
包括心脏神经官能症、血管迷走性晕厥、胃肠道功能紊乱等。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轴突,可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体
神经元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控制神经元的 生命活动。
树突
神经元树突是接受其他神经元信号的部分。
轴突
神经元轴突是传出信号的部分,可延伸数厘米长。
突触
神经系统解剖与功能
![神经系统解剖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9a5be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7.png)
神经病
神经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部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 神经病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神经病的病因包括遗传、感染、外伤、肿瘤、代谢障碍等。 神经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Part Five
神经系统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分类:抗 癫痫药、抗抑 郁药、抗焦虑 药等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负责应对紧急情况,如战斗或逃跑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负责维持身体稳态,如消化、呼吸和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控制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和脊髓 控制和协调身体活动 处理感觉信息 参与思维和记忆过程
0
0
0
0
1
2
3
4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 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焦 虑、抑郁、强迫等症状。
神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其中心理治疗被认为是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神经症的病因包括遗传、 环境、心理等因素,其中 心理因素被认为是最主要
的原因。
神经症的预防主要包括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等。
0 2
物理治疗的优 点:非侵入性、 无副作用、可 重复性
物理治疗的局 限性:治疗效 果因人而异, 需要专业医生 指导
0
0
3
4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修复受损神经,恢 复神经功能
手术方法:神经吻合术、神经 移植术、神经松解术等
手术风险:可能损伤周围组织, 引起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 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痛(解剖、传导通路、走形、支配区域、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方案)
![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痛(解剖、传导通路、走形、支配区域、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f833f76c66137ee0619f9.png)
坐骨神经损伤病因
• 原发神经痛:多为坐骨神经炎,病因不明,临床少见。
•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 1.压迫原因: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其他腰椎管狭窄、椎管内肿 瘤、腰椎结核、妊娠、盆腔内肿瘤等。 • 2.刺激原因:臀部外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炎等。
最常见病因原理: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临床症状
鉴别诊断:要点-非分布区疼痛,无神经系统体征
• 腰肌劳损 • 臀部纤维组织炎 • 大腿后疼痛
治疗方案
• 一般治疗:卧硬质平板床,避免久坐、久站。 • 对症治疗:止痛-布洛芬、加巴喷丁止痛;制动:腰托。神经根局 部封闭治疗。 • 营养神经:维生素B族,B1、B6、B12 • 病因治疗:腰椎手术、肿瘤切除、降糖治疗等解除病因治疗。
• • • • • 1.分布区放射性疼痛 2.分布区麻木 3.支配肢体活动受限:小腿弯曲、 足背屈受限。或因疼痛不敢活动。 4.自主功能障碍:一侧多汗或少汗。
查体阳性体征:
• 1. 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痛觉过敏,严重者 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2. 神经根压痛 3. 伴或不伴运动障碍,表现为膝关节屈 曲受限,踝、足趾背屈受限。 4. 反射: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5. 特征性体征:Lasegue征(直腿抬高 试验),双下肢伸直,一手按住膝关节 ,另一手抬起下肢,不到经解剖
特点:人体最粗大、最长的神经 组成:腰神经、骶神经 功能:混合神经,支配股后肌群、小腿和足肌运动, 支配小腿和足的感觉。 走行:从椎间孔穿出后经梨状肌下臀大肌深面走形,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
坐骨神经感觉神经支配区域:臀部、大腿后侧、小腿 后外侧、脚外侧
查体阳性体征:
• 6. Lasegue征加强试验(直腿抬高 加强试验):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将伸直的下肢落下5度,将足背屈, 再次出现放射性疼痛,为加强试验 阳性。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0bc91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b.png)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神经系统是复杂而精密的,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组成,负责整个身体的协调和控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生理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核心。
大脑是人类的控制中心,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和行动的调控。
它分为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间脑四个主要部分。
脑干负责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和心跳;小脑参与协调运动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我们思考和记忆的中心;间脑则负责调节内分泌系统。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通信通道,连接着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分。
它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指令,协调肌肉的活动和反应。
脊髓还具有一定的自主功能,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跳起避让。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将大脑和脊髓与身体各部分连接起来。
主要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种类型。
脑神经起源于大脑,共有12对。
它们从颅骨的相应孔洞中出发,分布到头部的各个器官和肌肉,负责控制我们的感官、面部表情和其他一些特定功能。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共有31对。
它们从脊髓的脊椎间孔洞中分出,分布到身体的不同部位。
脊神经控制肢体的运动和感觉,使我们能够做出反应和感受外界的刺激。
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一个神经元通常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中心,包括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树突是细胞体周围的分支,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
轴突是神经元的主要输出部分,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突触是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传递信息。
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相互作用来传递和处理信息。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电信号会沿着轴突传递到突触,然后通过化学信号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这种信号传递的速度和强度可以通过突触之间的连接强度来调节。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这种网络可以快速而准确地传递和处理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孤束核
舌前2/3味觉 泪腺、下颌下 腺、舌下腺
面肌
茎乳孔
60
面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颅外损伤累及躯体运动纤维, 表现为面肌瘫痪:患侧额纹消 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 偏向健侧,不能鼓腮和吹口哨, 角膜反射消失。 面神经管内受损,除了以上表 现,还有舌前部2/3味觉丧失, 泪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分泌 障碍。
57
VI展神经
性质:运动性 纤维成分:躯体运动 走行及分布:起自脑 桥展神经核,经行眶 上裂入眶,支配外直 肌
58
左侧展神经受损
展神经受损 可引起外直 肌瘫痪,产 生内斜视。
59
面神经核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 内脏感觉纤维(味觉)
上泌涎核
孤束核
面神经
延髓脑桥沟外侧
内耳门
经面神经管
一、按照位置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12对 脊神经 31对
4
神经系统的区分
二、按照分布对象 躯体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
5
1、躯体神经系统
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接和 骨骼肌) 中枢部: 位于脑和脊髓 周围部: 称躯体神经
41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肌支:腓骨长、短肌 皮支:小腿前外侧下部、足背、 趾背皮肤
腓深 神经
腓深神经:
肌支:小腿前群肌、足背肌 皮支:第1、2趾背面相邻缘的皮 肤 腓浅 神经
42
腓总神经损伤
足不能背屈,不能 外翻,不能伸趾, “马蹄”内翻足, 感觉障碍在小腿前外 侧和足背明显
43
脑神经
30
桡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前臂伸肌 瘫痪,不能伸腕、伸 指,“垂腕” 感觉障碍:1—2掌骨 间隙背面皮肤最为明 显
31
腋神经
发自后束 肌支:三角肌和小圆肌 皮支:肩部和臂外侧区 上部皮肤 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 瘫痪,上肢不能外展, 肩头失去圆隆状呈“方 形肩”。
腋神经
32
胸神经前支
28
尺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屈腕力减 弱,拇指不能内收, 各指不能相互靠拢,4、 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而 指间关节屈曲, “爪 形手”;合并正中神 经损伤时,手掌由于 肌肉萎缩变得平坦, 类似“猿手” 感觉障碍:手内侧缘 明显
29
桡神经
发自后束
桡神经浅支:皮支,手背 桡侧半和桡侧二个半手指 近节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深支:肌支,至前 臂背侧改名为骨间后神经, 支配前臂所有的伸肌
性质:运动性 走行及分布:躯体运动纤维发自中脑动眼神经核、内脏 运动纤维发自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脚间窝→眶 上裂→眶 纤维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 肌、下直肌和下斜肌 ②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瞳孔 括约肌及睫状肌 50
右侧动眼神经受损
上睑下垂,眼外 斜视,眼球不能 向内、上、下方 运动,瞳孔扩大, 瞳孔对光反射消 失
神经系统
1
概述
神经系统是由 脑、脊髓以及 与其相连的脑 神经和脊神经 组成。
2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调节和控制人体其他各系统的功能活动, 使机体协调统一。 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与外界不断 变化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人的大脑高度发达,能主动的认识客观 世界和主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3
神经系统的区分
躯体运动纤维
神经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1对尾神经
15
内脏运动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前根和后根在椎间 孔合并成脊神经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 又分为前支和后支
16
脊神经的分支
后支细小,节段性分布于项、 背、腰、骶部肌和皮肤。
前支 粗大,主要分布于躯干 前外侧的肌、关节和皮肤等 处。多组成神经丛,即颈丛、 臂丛、腰丛、骶丛。
51
IV 滑车神经
性质:运动性 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纤维 走行及分布: 中脑对侧滑
车神经核→ 滑车神经→下 丘下方→绕大脑脚至腹侧 →眶上裂→ 眶(支配上斜 肌)
52
V三叉神经
性质:混合神经 纤维成分:含躯体感
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 维 支配脸部肌的运动, 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 传送至大脑。
发自内侧束 肌支:支配前臂尺侧腕屈肌、指 深屈肌尺侧半和手肌内侧大部分 皮支: 手掌面尺侧1/3区和尺侧1个半 手指的皮肤; U 手背面:尺侧1/2区及尺侧2个 半手指的皮肤(第3、4指毗邻侧 只分布于近节) U
27
尺神经的体表投影:
自肱动脉的始端搏动点 到肱骨内上髁后方,在 由此至豌豆骨外侧缘
36
闭孔神经
肌支:大腿内侧群肌 皮支:大腿内侧面皮 肤
37
骶丛
组成:L4前支一部分, L5前支, S1—5前支, Co前支 位置:骨盆腔内,骶骨 与梨状肌的前面 分支:坐骨神经、胫神 经、腓总神经
38
坐骨神经
阴部神经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是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 经。 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 股后皮神经 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 分支支配大腿后群肌
除第1、第12胸神经部分前支参与 臂丛、腰丛外,其余均呈节段性分 布于胸、腹部肌肉和皮肤。 胸神经皮支分布对应关系为: 第2对——胸骨角平面 第4对——乳头平面 第6对——剑突平面 第8对——肋弓平面 第10对——脐平面
33
胸神经前支
肋间神经 (T1~11前支各自对应 的肋间隙内) 肋下神经 (T12前支位于 第12肋的下方 )
锁骨上N
颈横N
19
颈丛的分支
肌支 膈神经
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沿前 斜角肌前面下行,在锁骨下动、 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 肺根、心包的两侧下行至膈。 1、混合性N 2、运动纤维:膈肌 3、感觉纤维:胸膜、心包、肝和 胆囊表面腹膜
20
臂丛
外侧束 后束
组成:C5 ~C8的前支、T1的 前支大部分 位置:经斜角肌间隙穿出, 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 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以锁骨为界,分为锁骨上部 和锁骨下部 锁骨下部在腋窝内围绕腋动 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 束
内侧束
21
臂丛的分支
外侧束
内侧束 后束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22
肌皮神经
发自外侧束 支配肱二头肌、喙 肱肌和肱肌 皮支在肘关节稍上 方穿出深筋膜延续 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分布于前臂外侧皮 肤
23
正中神经
发自内、外侧束 肌支:支配前臂屈肌(肱桡肌、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除外)、鱼际肌,1、2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手掌桡侧2/3区、 桡侧3个半手指掌面及这3个半 手指背面末2节的皮肤
44
Ⅱ视 Ⅲ动眼 I I嗅 嗅神经 Ⅱ IV视神经 滑 V叉 VI外展 Ⅲ 动眼神经 Ⅶ面 Ⅷ前 IX舌咽 IV 滑车神经 X迷Ⅺ副Ⅻ舌下全 V 三叉神经 VI 展神经 对脑神经名称 Ⅶ12面神经 Ⅷ 一嗅二视三动眼 前庭蜗神经 IX 四滑五叉六外展 舌咽神经 X 七面八庭九舌咽 迷走神经 十迷副神舌下全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性质:感觉性 纤维成分:躯体感觉 走行及分布:由圆孔出 颅,经眶下裂入眶,主 要分布于睑裂和口裂之 间的皮肤,上颌神经在 穿出眶下孔以前,沿途 分支到上颌牙齿、牙龈 以及上颌窦和鼻腔的粘 膜等处。 上颌神经
眶下神经
56
3.下颔神经
性质:混合性 纤维成分:躯体感
觉和躯体运动 走行及分布:经卵 圆孔出颅,分出许 多分支,①躯体感 觉纤维:下颌牙齿、 牙龈、颊和舌前2/ 3的粘膜以及耳颞区 和口裂以下的面部 皮肤。②躯体运动 纤维:咀嚼肌。
纤维 走行及分布:鼻腔粘 膜嗅细胞(双极神经 元)→嗅丝→ 嗅N→ 筛孔→嗅球 传导嗅觉冲动
48
Ⅱ视神经
性质:感觉性 成分:躯体感觉纤维 走行及分布:视锥、 视杆细胞→双极细胞 →视神经节细胞→视 神经→视神经管→ 视交叉→ 视束→ 外 侧膝状体 →视辐射 →视觉中枢
49
Ⅲ动眼神经
11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白质内,起止、行 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 纤维束或传导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内,神经纤维集合成 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 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
12
周围神经
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 相连的31对脊神经
脊神经
14
概述
内脏运动纤维 前根 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脊神经 共31对 后根 躯体感觉纤维 脊神经节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
45
脑神经的纤维 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46
脑神经的分类
感觉神经:嗅、视和 前庭蜗神经(嗅视前) 运动神经:动眼、滑 车、展、副和舌下神 经(舌副动滑展) 混合神经:三叉、面、 舌咽和迷走神经。 (舌咽迷走三叉面)
47
I 嗅神经
性质:感觉性 纤维成分:内脏感觉
24
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
自肱动脉的始端搏动 点到肘部肱骨内、外 上髁间连线中点稍内 侧,再由此至腕掌侧 横纹中点
25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前臂不能 旋前,屈腕力减弱, 拇、示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对掌,鱼际 肌萎缩,“手枪手”。 感觉障碍:桡侧3指远 节皮肤感觉障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