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初步分析》单元检测题.docx

新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初步分析》单元检测题.docx
新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初步分析》单元检测题.docx

2017-2018学年(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某鞋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关注的是( ).

A .鞋型号的平均数

B .鞋型号的众数

C .鞋型号的中位数

D .最小的鞋型号

2.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

B .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C .众数

D .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3.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2221101[(20)(20)]10

s x x L =-++-中,10和20分别表示( ).

A .容量、方差

B .平均数、容量

C .容量、平均数

D .标准差、平均数

4.某居民一家6人向汶川灾区捐款数目如下:(单位:元)200,170,150,170,30,120.请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140和160

B .140和170

C .170和170

D .170和160

5.数据1,2,2,3,3的极差为( ).

A .1

B .2

C .3

D .6

6.一组数据2,3,5,4,4,6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4.5和4

B.4和4

C.4和4.8

D.5和4

7.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2,那么这一组数据都扩大2倍后所构成的新的数据的方差为( ).

A .16

B .8

C .4

D .2

8.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78.8,75.6

B.78.8,4.4

C.81.2,84.4

D.81.2,4.4

9.某同学使用计数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为

( ).

A .3.5

B .5

C .-3.5

D .-3

10.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检测, 各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82x 甲=分,82x 乙=分,2245s 甲=,190s 2乙=,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

A .甲班

B .乙班

C .两班一样整齐

D .无法确定

11.某中学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

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这50( )

A.6.2小时

B.6.4小时

C.6.5小时

D.7小时

12.从鱼塘捕获同时放养的鲤鱼120条,从中任选8条称得每条鱼的质量分别是:1.4,1.7,1.5,1.4,1.4,1.2,1.7,1.1(单位:千克),那么估计这120条鱼的总质量大约为( )千克.

A .180

B .170

C .18

D .20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有一组数据,5,6,6,X ,其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 的值为__________.

14.某日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气温为8 ℃,气温的极差为9 ℃,则该日最低气温为__________ ℃.

15.某射击运动爱好者在一次比赛中,共射击10次,前6次射击共中53环(环数是整数),如果他想取得不低于89环的成绩,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__________环.

16. 为从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中选一人参加全运会,教练把他们的10次比赛成绩作了统计:平均成绩都为9.3环;方差分

别为s 甲2=1.22,s 乙2=1.68,s 丙2=0.44,则应该选_____________参加全运会.

17.两组数据:3,a,2b,5与a,6,b 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

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___.

18.已知一组数据1,2,3,…,n(从左往右数,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是2,第3个数是3,以此类推,第n个数是n).设这组数据的各数之和是s,中位数是k,则s=_____________ (用只含有k的代数式表示).

三、计算题(共4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

19.(10分)某校为了充实师资力量,决定招聘一位数学教师,对应聘者进行笔试和试讲两项综合考核,根据重要性,笔试成绩占30%,试讲成绩占70%.应聘者张颖、李默两人的得分如下表,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录用谁?请说明理由.

20.(10分)每年3

小组为了了解今年植树情况,对一个有500户居民的村庄进行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10户家庭.这10户家庭当天植树的棵数分别是:5,4,10,6,1,6,3,4,6,5,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中,这10户家庭当天植树的棵数的众数是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__.

(2)请你估计这个村庄当天植树多少棵?

(3)你对这次活动有何感想,请你说一句体会或提一条合理化

建议.

21.在“心系灾区”自愿捐款活动中,某班30名同学的捐款情况

如下表:

5 10 15 20 25 30

人数11 9 6 2 1 1

(2)求这30名同学捐款的平均数.

22.为了宣传节约用水,小明随机调查了某小区家庭5月份的用水情况,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1)小明一共调查了多少户家庭?

(2)求所调查家庭5月份用水量的众数、平均数;

(3)若该小区有400户居民,请你估计这个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

23.下表是光明中学七(5)班全班40名学生的出生月份的调查记录:

2 8 9 6 5 4

3 3 11 10

11 2 12 7 2 9 12 8 1 12

12 10 12 3 4 9 12 3 5 10

11 4 12 10 5 3 2 8 10 12

(1)

数情况一目了然;

(2)求出10月份出生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

(3)现在是1月份,如果你准备为下个月生日的每一名学生送一份礼物,那么你应该准备多少份礼物?

24.我市开展“美丽自贡,创卫同行”活动,某校倡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在“花海”参加义务劳动,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劳动情况,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劳动时间,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扇形图中的“1.5时”部分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3)求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无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一、分解因式 1. xy a axy xy 2 18213--= .2. =-x x 422____________________. 3. 244x y xy y -+= . 4.简便计算:22 7.29 2.71=- . 5. c ab ab abc 249714+--; 6. ()()2 2 169b a b a +--; 7.()2 m x y x y --+; 8. 322 96y y x xy --; 9. 2)(9)(124y x y x -+-+; 10. 42242a a b b -+. 11.x (a+b )+y (a+b ) 12.3(x -y )2 -(x -y ) 13. 3(m –n )3–6(n –m )2 14. (x-y)4+2xy(x-y) 2 15. mn (m –n )2–m (n –m ) 16. 18b(a-b)2-12(b-a) 3 二、解不等式(组) 1.解不等式 ≥4, (1)328212x x -? (2)5724 31(1)0.54 x x x -≥-?? ?--

(5)解不等式组3(21)42 132 1.2 x x x x ? --???+?>-??≤,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三、分式及分式方程 1.114112=---+x x x 2. 86 33 x x =+- 3.255 522-++x x x =1 4. 2 124111 x x x +=+-- 5.222 7461x x x x x +=+-- 6.11 322x x x -+=--- 7.)2(216322b a a bc a b -?÷ 8.93234962 2 2-?+-÷-+-a a b a b a a 9. 2211y x xy y x y x -÷???? ??++- 10. 222299369x x x x x x x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几何专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和训练:几何计算题、证明题 一、题型特点:四边形(五种常见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矩形的推论穿插其中,…… 二、常见新型题型:动点、折纸、开放(条件、结论开放)、探索性(数量关系、位置关系),…… 三、图形搭建:三角形中搭建四边形、四边形中搭建三角形、组合图形,…… 下面我根据图形搭建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一部分和本期几何部分(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题、证明题,让我们共同来探究、解析. 一、以平行四边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ABCD Y 中,AB=4cm ,AD=7cm,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交CO 的延长线于F,求DF 的长? 分析: 本题要求的DF 长的途径有两条:其一.DF CF CD =-;其二. DF DE AD AE ==-. 采取第一途径可以少一些环节,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可以 比较容易得出BCF V 是等腰三角形,即CF CB =;由于平行四边形 的对边相等可以得出:,CD AB 4cm CB AD 7cm ====.故DF 743cm =-= 例2.△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CD=BF. (1)、求证:△ACD ≌△CBF (2)、当D 运动至BC 边上的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 并证明你的结论 . 分析: ⑴.证明△ACD ≌△CBF 已经有了CD=BF ,而△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又可以给我们提供 ,CA CB ACD CBF 60=∠=∠=o 条件,根据“SAS ”判定方法可 以证得△ACD ≌△CBF. ⑵.根据⑴问的△ACD ≌△CBF 得出AD CF =,又△ADE 是正三角形的DE CF =,所以CF DE =;要使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可以证CF DE P . 若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则FCD DEF 30∠=∠=o ;当EDB 30∠=o 时,就有FCD EDB ∠=∠,此时就能证得CF DE P .由正△ADE 可以得出ADE 60∠=o ,则 ADB 603090∠=+=o o o ,AD BC ⊥;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三线合一”的特征,所以当D 运动至BC 边上中点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 练习: 1.如图,在□ABCD 中,AE ⊥BC,AF ⊥CD,∠EAF=60°,则∠B=( ); 2.□ABCD 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AOB 的周 长比△BOC 的周长多10cm,则AD=( ),DC=( ); 3.□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E 点,若∠ABE=25°CD=5cm,BC=7cm,那么∠ABE=( ),∠BED=( ),AE=( ). 4. 已知□ABCD ,BE=AB,BF =BD. 求证:CD=CM 5. △ABC 是正三角形,AE=BD,DF ∥CE,EF ∥CD. 求证: △AGF ≌△EAC 6.以△ABC 的三边在BC 的同侧做等边△EBC 、等边△FBA 、等边△DAC. ⑴.判断四边形FADE 的形状? ⑵.当∠BAC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FADE 为矩形? ⑶.当∠BAC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FADE 不存在? 7. 有一块如图的玻璃,不小心把DEF 部分打碎,现在只测得AB=60cm,BC=80cm ,∠ A=120°,∠B=60°,∠C=150°,你能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AD 的长? 二、以矩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D 为□ABCD 外一点,∠APC=∠BPD=90°.求证: □ABCD 为矩形 分析:判定矩形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但在已知了四边形ABCD 是平行 四边形的情况下,要判定ABCD Y 是矩形的途径有两条:其一、找 一内角是直角;其二、找出对角线相等,即找出AC BD =. 由于本题的另一主要条件是∠APC=∠BPD=90°,要根据题中条件和图形位置转换成四边形的内角为90°比较困难,所以本题我们先想办法找出对角线相等,即找出AC BD =. 我们发现本题在APC Rt V 和BPD Rt V 的两斜边的交点O 恰好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O 同时是AC BD 、的中点;所以自然联想到连结PO 这条两直角三角形公共的中线(见图).根据以上条件,在APC Rt V 和BPD Rt V 中就有:AC 2PO = BD 2PO =,故AC BD =,由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判定ABCD Y 是矩形. 例2. 矩形ABCD 中,AB=3,AD=4,PE ⊥AC ,PF ⊥BD , ⑴.求PE+PF 的值? ⑵.若点P 是AD 上的一动点(不与A D 、重合),还是作PE ⊥AC ,PF ⊥BD ,则PE+PF 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分析:求线段的和或差我们会联想到证明中的“截长补短”法,但本题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本题从面积入手可以破题:如图连结PO ,只要我们能求出APO V 和DPO V 的面积之和问题便可以获得解决. 略解:⑴.∵四边形ABCD 是矩形 M C D F B A E F D B C A D F E B C A A B C D P E F O F A B F E D A C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若函数28 (3)m y m x- =-是正比例函数,则常数m的值是。 2、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的数是; 3、从A地向B地打长途电话,按时收费,3分钟内收费2.4元,以后每超过1分钟加收1元,若通话t分钟(t≥3),则需付电话费y(元)与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4、某市自来水公司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采取分段收费标准,某市居民每月交水费y(元)与水量x(吨)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你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回答自来水公司收费标准:若用水不超过5吨,水费为元/吨;若用水超过5吨,超过部分的水费为元/吨。 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 是;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外角度数为130o,则底角的度数为; 7、如图1,△ABC≌△AED,∠D=40O,∠B=45O,则∠C= ;∠DAE= ; 8.如图2,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DE∥AF,要使△ACF≌△DBE,则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只需写一个条件) 9、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 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 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 人,如图所示,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 3.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如图,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 DE过I点且DE∥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I平分∠BAC B.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C.AI=AE D.DE=BD+CE aa B A D C 图1 A B C F E D 图3

11.点A (-3,-4)关于y 轴对称点是( ) A .(3,-4) B .(-3,4) C .(3,4) D .(-4,3) 12、一次函数y=kx+b 满足kb>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 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3、已知下列等式:①-|-2|=2;② 4 )4(2-=-;③9.081.0=;④π π-=-33。其中正确的有( ) 个; A 、1 B 、2 C 、3 D 、4 14、如图8,在RT △ABC 中,∠C=90O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若BC=32,且 BD ﹕DC=9﹕7,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A 、12 B 、14 C 、16 D 、18 1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先到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 ) A . B . C . D . 三、解答题(第16题和第17题各6分) 16、计算:)6464(25 9 )12(32----; 17、解方程:8(x-1)3=27; 18.(8分)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尺ABC 绕着30°角的顶点B 顺时针旋转,使点A 转到CB 的延长线上的点E 处。(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2)判断△CB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求∠BDC 的度数。 19.(12分)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和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P (-2、2)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Q 的纵坐标为4。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 A C D B 图8

(完整版)【名师点睛】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计算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计算题专项练习1、匸暑匚丨 _匸…厂一匸匸? 4、历+的_屁厲 ~?3 42 5、,J_: 6、.-J < ?':?-;「;

&上; 9 、 (2 - - 1)( 2 '+1)-( 1 - 2 ) 2. 10 、 |-迈|" + (1-咼+点 11、V25 ~ 12 、 屈丰令+IF 13 Jl_ : 14 、 (庞-2辰)廿仝

25 16、 17、 18 19、 21、 15、 Jg +3 ——(打 _ 5)1=1 + 卜一) J — J 力 + V3 — 2 羽 2 "厂丨「F !/' ; 二二-j~~-; 20、 3 3 V32 4- 乂+ 4^.(— — V12

23、翻-屈| + |2希-3巧3-73 + 屈) 24、|l-^p|j2-^3| + |2-V3 a?+Vab+Vab - Tab+t+a" V^b 参考答案 1、原式=-12 .., 2、原式=15-5』.; 27、 城十”一姐|十?击一卡+(2■ 疔)°。 28、:=£-存29 3\8 3 % 30、

3、’ ■■ 4、1 5、4+ 6、 7、答案略; 8 4+ J .- 9、4 在-2. 10、「I 11、4+ : 6 12、1; 13、 3 2 14、 15、’ J 16U'; 17 :-; 18、J—1 19、宀; 20、、I ‘ ; 21、答案略; ,; 22、 :. 23、 24、1; 25、番-爭纟 26、1; 27、朋 + 273 -

28、rj I ' 3 4 29、:;..; 30、W:'F ab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几何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几何 专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和训练:几何计算题、证明题 一、题型特点:四边形(五种常见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矩形的推论穿插其中,…… 二、常见新型题型:动点、折纸、开放(条件、结论开放)、探索性(数量关系、位置关系),…… 三、图形搭建:三角形中搭建四边形、四边形中搭建三角形、组合图形,…… 下面我根据图形搭建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一部分和本期几何部分(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题、证明题,让我们共同来探究、解析. 一、以平行四边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 ABCD 中,AB=4cm ,AD=7cm,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交CO 的延长线于F, 求DF 的长? 分析: 本题要求的DF 长的途径有两条:其一.DF CF CD =-;其二. DF DE AD AE ==-. 比较容易得出BCF 是等腰三角形,即CF CB =的对边相等可以得出:,CD AB 4cm CB AD 7cm ====.故DF 743cm =-= 例2.△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CD=BF. (1)、求证:△ACD ≌△CBF (边上的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 分析: ⑴.证明△ACD ≌△CBF 已经有了CD=BF ,而△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又可以给我们提供 ,CA CB ACD CBF 60=∠=∠=条件,根据“SAS ”判定方法可以证得△ACD ≌△CBF. ⑵.根据⑴问的△ACD ≌△CBF 得出AD CF =,又△ADE 是正三角形的DE CF =,所以CF DE =;要使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可以证CF DE . 若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则FCD DEF 30∠=∠=;当EDB 30∠=时,就有FCD EDB ∠=∠,此时就能证得CF DE .由正△ADE 可以得出ADE 60∠=,则 ADB 603090∠=+=,AD BC ⊥;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三线合一”的特征,所以当D 运动至BC 边上中点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 练习: 1.如图,在□ABCD 中,AE ⊥BC,AF ⊥CD,∠EAF=60°,则∠B=( 2.□ABCD 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AOB 的周 长比△BOC 的周长多10cm,则AD=( ),DC=( ); 3.□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E 点,若∠ABE=25°CD=5cm,BC=7cm,那么 ∠ABE=( ),∠BED=( ),AE=( )4. 已知□ABCD ,BE=AB,BF =BD. 求证:5. △ABC 是正三角形,AE=BD,DF ∥CE,EF ∥CD. 求证: △AGF ≌△EAC 6.以△ABC 的三边在BC 的同侧做等边△EBC 、等边△FBA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习题练习 四、证明题:(每个5分,共10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CF ⊥AD 于F ,求证:BE = DF 。 2、在平行四边形DECF 中,B 是CE 延长线上一点,A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B 恰过点D ,求证:AD ·BE =DB ·EC 五、综合题(本题10分) 3.如图,直线y=x+b (b ≠0)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y=x 2 于点D , 过D 作两坐标轴的垂线DC 、DE ,连接OD . (1)求证:AD 平分∠CDE ; (2)对任意的实数b (b ≠0),求证AD ·BD 为定值; (3)是否存在直线AB ,使得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CD=1 ,∠A=60度,∠D=∠B=90度,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5.如图,梯形ABCD 中,AD//BC,AB=DC. 如果P 是BC 上任意一点(中点除外),PE//AB ,PF//DC ,那么AB=PE+PF 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证明题 1、证△ABE ≌△CDF ; 2、 ??? ?∠=∠?∠=∠?A BDE AC DE B ADF BC DF △ADF ∽△DBE BE DF DB AD =? 综合题 1.(1)证:由y=x +b 得 A (b ,0),B (0,-b ). ∴∠DAC=∠OAB=45 o 又DC ⊥x 轴,DE ⊥y 轴 ∴∠ACD=∠CDE=90o ∴∠ADC=45o 即AD 平分∠CD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A D B C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4、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5、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6、适合条件C B A ∠= ∠=∠2 1 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7、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8 C 9、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 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10、如图所示,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 等于( ) A 、90° B 、135° C 、270° D 、315° 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并且CD 、BE 交于,点P ,若∠A=500 ,则 ∠BPC 等于( ) A 、90° B 、130° C 、270° D 、315° D F A E C B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 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 2 题 F E D C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 1.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 面积是( ) A .12cm 2 B . 24cm 2 C . 48cm 2 D . 96cm 2 2.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 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A .3 B .4 C .5 D .6 3.如图,点O 是矩形ABCD 的中心,E 是AB 上的点,沿CE 折叠后,点B 恰好与点O 重合,若BC=3,则折痕CE 的长为( ) A. 23 B. 332 C. 3 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 ∥AC ,CE ∥BD .(1)求证: 四边形OCED 是菱形;(2)若∠ACB =30,菱形OCED 的面积为,求AC 的 长。 5.矩形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E,∠CAE=15°,求证:①△ODC 是等 边三角形;②BC=2AB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C=75°,AF ⊥BC 于点F BD 于点 E ,若DE=2AB ,求证∠AED 的度数。 A F B E B O 第3题

D C 7.如图,在△ABC中,∠B=90°,AB=6 cm,BC=8 cm.将△ABC沿射线BC 方向平移10 cm,得到△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连接AD.求证:四边形ACFD是菱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阶段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阶段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3)3(2-=- (B )332-=- (C )3)3(2±=± (D )332±= ★2.若n 40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 】 (A )10 (B )9 (C )4 (D )0 ★3.已知x 有两个平方根,且3=x ,则x 的值为【 】 (A )9 (B )3 (C )-3 (D )±3 ★4.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1- (B )0 (C )2 1 (D )3 ★5.估计16+的值在【 】 (A )2到3之间 (B )3到4之间 (C )4到5之间 (D )5到6之间 ★6.下列各数:3.14159, 3 8, 0.131131113…, π-, 25, 7 1 中,无理数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7.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2(2--与 (B )382--与 (C )2 1 2- -与 (D )22与- ★8.若0>a ,且y x y x a a a -==则,4,2的值为【 】

第11题 第12题 (A )2 (B )2 1 (C )1- (D )1 ★9.24+m x 可以写成【 】 (A )24x x m ÷ (B )()2 12+m x (C )()2 4m x x ? (D )24x x m + ★10.下列多项式相乘结果为1832--a a 的是【 】 (A )()()92+-a a (B )()()92-+a a (C )()()63-+a a (D )()()63+-a a ★11.如右图,已知∠1=∠2,BC=EF,欲证 △ABC ≌△DEF,则需补充的一个条件 是【 】 (A )AB=DE (B )∠ACE=∠DFB (C )BF=EC (D )AB ∥DE ★12.如图,BE,CD 是△ABC 的高,且BD=EC, 判定△BCD ≌△CBE 的依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HL ★13.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 三边为直角边向外作三个等腰直角三 角形,则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 间的关系是【 】 (A )321S S S += (B )2 32 22 1S S S +=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

1、△ABC 中,∠C=90°,AD 平分∠BAC ,ED ⊥BC ,DF//AB ,求证:AD 与EF 互相垂直平分。 A B C D E F 2、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3 34y x =- +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3 4 y 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 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选手编号

4、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F G E H C D B A 5、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与图书馆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图书馆.图中折线OA-AB-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聪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 (1)求证:EF⊥AE. (2)将“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你认为仍然有“EF⊥AE”.若你同意,请以图2为例加以证明;若你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计算(-12)0 -4的结果是( ) A .-1 B .-32 C .-2 D .-5 2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9,15,8 B .4,9,6 C .15,20,8 D .3,8,4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2 =x 5 B .(-3x 2)2 =6x 4 C .(-x )-2=1x 2 D .x 8÷x 4=x 2 4.衡阳市某生态示范园计划种植一批梨树,原计划总产量为30万千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决定改良梨树品种,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是原来的倍,总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6万千克,种植亩数减少了10亩,则原来平均每亩产量是多少万千克设原来平均每亩产量为x 万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错误!=10 -错误!=10 -30 x =10 +错误!=10 5.如图1,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有下列结论:①BD =DC ;②DE =DF ;③AD 上任意一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④AD 上任意一点到点B 与点C 的距离不等.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图1 6.如图2①是长方形纸带,∠DEF =3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②,再沿BF 折叠成图③,则图③中∠CFE 的度数为( ) A .60° B .90°

C .120° D .150° 图2 7.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AD =120°,∠B =∠D =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当△AMN 的周长最小时,∠AMN +∠ANM 的度数为( ) A .130° B .120° C .110° D .100° 图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 10.已知a +b =3 2 ,ab =1,则(a -2)(b -2)=________.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 12.如图4,在Rt △ABC 中,∠B =90°,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BAE =16°,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 4 13.如图5,在△ABC 中,∠C =90°,∠ABC =60°,BD 平分∠ABC ,若AD =6,则CD =________.

初二下册数学分式计算题题目

一、分式方程计算: (1) 21)2(11+-?+÷-x x x x (2)32232)()2(b a c ab ---÷ (3)2323()2()a a a ÷- (4)0142)3()101( )2()21(-++-----π (5)222)()()(b a a b ab ab b a b a b -?-+-÷- (6 )(3103124π--????-?-÷ ? ????? (7)2211y x xy y x y x -÷???? ??++- 二、分式方程 1、(1)3513+=+x x ; (2) 11322x x x -+=--- (4)512552x x x =--- (5) 25231x x x x +=++. (6) (7) (8) 三、1、先化简,再求值)1121(1 222+---÷--x x x x x x ,其中31-=x 1 211422+=+--x x x x x 233321122--=++-x x x x x x x x 231392---++

2、若使 互为倒数,求x 的值。 3、若分式方程 3234=++x m mx 的解为1=x ,求m 的值。 2 3223+---x x x x 与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

五、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 56556--=--x x x 22(1)(5)2511 x y x y ?++-=?+=? 226232x x x x +---=0 |a + b + 7| + a 2b 2–10ab + 25=0 2123x x x ++-+2226x x x -+-=2632x x x --+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期末综合复习题1

八年级期末几何综合复习(一) 1如图,设△ ABC 和厶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 EBD=65 °则/ AEB 的度数是( A . 115° B . 120° C . 125° D . 130° 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AC , / ABD=60 ° / ADB=78 ° / BDC=24 ° 则/ DBC= ( ) A . 18° B . 20° C . 25 ° D . 15°新课 标 第一网 3. 如图,等腰 Rt △ ABC 中,/ BAC=90 ° AD 丄BC 于点D ,/ 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 AC 、 AD 于E 、F 两点,M 为EF 的中点,AM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N ,连接DM ,下列结论:① 9 DF=DN ; ②厶DMN 为等腰三角形;③ DM 平分/ BMN :④AE==EC ; 3 ⑤AE=N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V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4. 如图,等腰 Rt △ ABC 中,/ ABC=90 ° AB=BC .点A 、B 分别在坐标轴上,且 x 轴恰 好平分/ BAC , BC 交x 轴于点M ,过C 点作CD 丄x 轴于点D ,则.的值为 M --------------------- 5. 已知Rt △ ABC 中,/ C=90° AC=6 , BC=8,将它的一个锐角翻折,使该锐角顶点落在 其对边的中点D 处,折痕交另一直角边于 E,交斜边于F ,则厶CDE 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 6. 如图,/ AOB=30 °点P 为/ AOB 内一点,0P=8 .点M 、N 分别在 OA 、OB 上,则△ 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 . ABCD 中,对角线 BD 平分/ ABC, / BAC=64° / BCD+Z DCA=180° , 那么/ BDC 为 ______ 度. 7 .如图,已知四边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测评题(八年级上册)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微选择题,满分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满分50分。本试卷共2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下列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 -0.333…, 4, 5, π -, 3π,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 个0),76.0123456…(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若规定误差小于1,那么50的估算值是( ) A. 7; B. 7.07; C. 7或8; D. 7和8. 4.10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如下:25,26,26,27,26,30,29,26,28,29,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A. 25 B. 26 C. 26.5 D. 30 5. 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00, 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 6.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1(2=- B. ()1133 -=- C. 2的平方根是2± D. ()232)3(-?-=-?- 8.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图是( ) h h h h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已知:如图1,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10.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2)。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a+b )2的值为( ) A. 13 B. 19 C. 25 D. 169 图1 图2 O D C B A

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识总结及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 识总结及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形的旋转 概念:将图形绕一个顶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上点的位置 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基本画法:将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与旋转中心连接,以旋转中心为圆心,连线段长为半径画图,按照旋转的角度来找出对应点,再画出所有的对应线段。 典型题:确定图形的旋转角度、确定图形的旋转中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图题、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的概念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 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 分。 3、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5、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说明假设是不成立的,因而命题的结论是成立的。 常见题型:运用性质求值、添加条件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体现数学思想的题型、 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BC=6cm,点P、Q分别以A、C点同时出发,P以1cm/ s 的速度由点A向点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则当x=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的概念和性质 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矩形也叫做长方形。矩形是特殊的平时行不行,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判定矩形的条件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菱形的概念与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期末综合练习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A.B. C.D. 2.无论a取何值时,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A.B.C.D. 3.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AB=3,BC=4,AC=5,则△ABC的三条高之和为() A.8.4B.9.4C.10.4D.11.4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a4=a12B.(a3)4=a7 C.(a2b)3=a6b3D.a6÷a2=a3 5.下列四个结论:(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2)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3)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6.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E≌△ACD的是()

A.BD=CE B.BE=CD C.AD=AE D.∠B=∠C 7.把多项式3x3﹣6x2+3x分解因式,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x(3x+1)(x﹣3)B.3x(x2﹣2x+1) C.x(3x2﹣6x+3)D.3x(x﹣1)2 8.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例如利用图1可以得到(a+b)2=a2+2ab+b2,那么利用图2所得到的数学等式是() A.(a+b+c)2=a2+b2+c2 B.(a+b+c)2=a2+b2+c2+2ab+2ac+2bc C.(a+b+c)2=a2+b2+b2+ab+ac+bc D.(a+b+c)2=2a+2b+2c 9.化简(x﹣3)2﹣x(x﹣6)的结果为() A.6x﹣9B.﹣12x+9C.9D.3x+9 10.如图,在△ABC中,∠ABC=45°,AC=9cm,F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BF的长是() A.4cm B.6cm C.8cm D.9cm 二.填空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计算2a2?a5+a?a3?a3=. 12.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13.禽流感病毒的形状一般为球形,直径大约为0.000000102m,将0.0000001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天天练 (50)

49 (1) ——; (2) 0.49 ; (3) 14 ; (4) 10-8 400 二、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512 (1) -——; (2) -8 ; (3) 0.027 ; (4) 1015 64 三、解下列方程组。 a=9b+17 9x-5y=12 { { 2a=3b-20 6x=9y-6 4x+8y=79 2m-4b=28 { { y+7x=79 -9m+2b=3

49 (1) ——; (2) 0.09 ; (3) 2 ; (4) 10-10 100 二、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25 (1) -——; (2) -6 ; (3) 0.027 ; (4) 1027 64 三、解下列方程组。 3a=2b-3 2x+9y=14 { { 3a=2b+9 9x=2y+8 4x+y=106 3m+9b=6 { { 4y+4x=106 -8m+6b=29

16 (1) ——; (2) 0.09 ; (3) 11 ; (4) 10-20 169 二、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512 (1) -——; (2) -10 ; (3) 0.729 ; (4) 103 64 三、解下列方程组。 5a=7b-13 5x-6y=12 { { 2a=5b+14 6x=9y+18 5x-8y=72 2m-7b=19 { { 7y-2x=72 -3m+6b=12

36 (1) ——; (2) 0.64 ; (3) 5 ; (4) 10-14 100 二、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25 (1) -——; (2) -6 ; (3) 0.343 ; (4) 1018 64 三、解下列方程组。 a=3b-15 8x+7y=7 { { 5a=9b+11 7x=5y-15 4x+9y=119 8m-6b=10 { { 4y+x=119 -4m-5b=22

初二数学下册几何题

初二数学下册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梯形的周长为22cm,中位线长是7cm,两条对角线中点连线长为3cm,则梯形各边的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将中位线分成两部分的比是3:7,则中位线将梯形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菱形的周长20cm,一边上的高是4.8cm,较短的对角线长6cm,较长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P为AD上一动点, PE⊥AC于E,PF⊥BD于F,则PE+PF的值为____________ 5、分别连结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则由它的中位线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腰梯形的中位线长为6cm,腰长为5cm,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 8、菱形ABCD中的一边与两条对角线夹角的差是20°,则该菱形各内角度数是_____ 9、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的高为5cm,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菱形的面积为96cm2,对角线长为16cm,则此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如图,D为△ABC的边AB的中点,E在AC上,CE= 1/3AC,BE、CD交于O点,若OE=2,则OB=() A、2 B、4 C、6 D、8 12、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B+∠C=90°,E、F分别是 AD、BC的中点, 若AD=5cm,BC=13cm,则EF=()cm. A、4 B 、5 C、6.5 D、9 13、已知:△ABC的周长是a,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在△DEF的内部再作这样的三角形……,则作出这样的第n 个三角形其周长为() A、a B、2a C、1/2a D、(1/2)n a 1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高为() A、24/5 B、48/5 C、6/5 D、12/5 15、如图,AB∥CD,,AE⊥CD,AE=12,BD=15,AC=20, 则梯形面积为() A、130 B、140 C、150 D、160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如图,MN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BC=5AD, 求四边形AMND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之比 2、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为45°,高为h,中位线长为m,求梯形下底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