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式医院体检内幕:体检必有病 而且病得很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中国式医院体检内幕:体检必有病而且病得很重
揭秘中国式医院体检内幕:体检必有病而且病得很重
2016-05-27 16:58
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导语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举行会议,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执业,禁止出租或变相出租科室,禁止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但一些虚假医疗广告并未杜绝、依然花样百出,一些医院以“无中生有”的病情和虚假宣传的套路,使前来就诊者落入“医疗陷阱”之中。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举行会议,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执业,禁止出租或变相出租科室,禁止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但一些虚假医疗广告并未杜绝、依然花样百出,一些医院以“无中生有”的病情和虚假宣传的套路,使前来就诊者落入“医疗陷阱”之中。套路1
两性疾病成虚假宣传“重灾区”
在听到自己患有男科、妇科特别是性传播疾病时,一些患者羞于到大医院看病,而选择民营医院。通常情况下,不正规的民营医院在治疗疾病尤其是生殖系统疾病时,喜欢夸大病情,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描述病情,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治疗费用。以“尖锐湿疣”这种疾病为例,有些不正规医院除了将患者所患其他疾病诊断为尖锐湿疣外,还会告诉患者这种疾病易复发,要通过各种光照、高科技手段持续跟踪治疗。实际上,尖锐湿疣在规范治疗后,通常患者3至6个月不复发,即被视为痊愈,无需过度治疗。
套路2
体检必有“病”,且“病得很重”
一些不法医疗机构利用推广活动作幌子,吸引患者前往体检,患者只要参加体检,都会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疾病。例如,有年轻女士到一家专科医院体检,被检查出“宫颈糜
烂”,当天就上药冲洗做了红光治疗,光看体检报告上的照片就让人感觉到害怕。医生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患者”普及有关“宫颈糜烂”的知识,称“宫颈糜烂是比其他妇科炎症更加麻烦的一种疾病,不及时治疗十有八九会产生癌变”,现在病情已经很严重,需要立即治疗等。一些专科医院将正常的生理现象夸大成重病,给病人心理和生理上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套路3
名医屡屡“被出诊”
一些民营医院利用患者慕名专家的心理,假冒专家之名做虚假宣传,糊弄患者。近年来,不少学科领域的专家不幸成为虚假医疗信息“偏爱”的对象,中医泰斗、名医团频频出现在某些不知名医院的官网上。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皮肤性病科是“被出诊”问题的重灾区。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锋、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等人,曾以个人身份联合发起网络曝光“名医
被出诊”活动。
套路4
拉大旗扯虎皮自封“重点医院”
“重点妇科医院”“不孕不育科研基地”“计划生育定点医院”“官方指定医院”……不少非法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在其官方网站挂出这样的头衔,以混淆视听,欺骗和吸引患者,这种情况在国内许多城市都不鲜见。而真实情况是,卫生部门并没有指定的重点医院,也没有认定某些医院为专门的“重点妇科医院”。
套路5
“山寨网站”迷惑、误导患者
一些不法医疗机构全盘复制正规专科医院官网首页的
内容,但当患者点开二级网页后,却指引患者前往另一家专科医院就诊。患者给山寨网站拨打咨询电话,问对方是不是首页所描述的正规专科医院,对方一般会假冒自己就是患者所提及的医院。当“患者”提出要找某位专家时,对方谎称“该专家今天不出诊,我给你推荐另一位专家吧”。据了解,某省级皮肤病医院的专家资料曾多次被不法医疗机构盗用,该医院整个官网也被全盘“克隆”。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体检报告单各项指标解读(图解)
》》母亲节带妈妈去体检哪些项目需要检查(图解)
》》防癌体检可以检出哪些癌症及七大误区(图解)
》》体检报告怎么看?体检主要项目指标解读(图解)
》》体检常识你不可不知的7件事
》》体检报告单怎么看?9张图让你秒懂以往新新闻回顾
揭医院体检乱象:套餐名目繁多价格最贵上万南京
某医院体检中心专门设置了亚健康体液检查区。图/CFP
外地来京务工的女性到北京天桥医院参加免费体检活动。图/CFP
“检,总比不检好”,这是一般人对于体检的朴素观念。体检产业发展的商业逻辑恰恰迎合了这一观念。中国体检行业近10年的发展历程,的确塑造了国人的体检意识。同时,商业玩家们的扩张冲动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碾过这一领域的
科学逻辑。韩小红说,“体检过度有什么不好呢?我们要鼓励过度体检,我自己就是过度体检者,而且受益于过度体检。”她是中国民营体检业的开拓者,如今掌控着一家知名的商业体检机构。
韩启德说,“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他是中科院院士、病理生理学家,目前领导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如果不能给出一些超越常识的“颠覆性的意见”,那么,科学还叫什么科学呢?我们试图基于科学的逻辑,揭示那些被夸大的体检手段、被忽视的实证数据,以及那些被掩盖的健康风险。
调查表明,体检“套餐”并非越复杂越好、越贵越好,而应该针对个体的健康情况,考量效益/风险的平衡,然后做出最优选择。“‘中国式体检’可谓一朵奇葩”。其背后,不仅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不完善、行业监管的不得力,而且是渗透整个社会的“医疗化的生活”。
2012年,33岁的金融白领张超,在北京某商业体检中心享受过一次高端体检。当时,护士让他换上一身睡袍式的衣服,然后坐在装潢典雅、安静舒适的大厅里,等待检查室门前的电子显示屏显示自己的名字。“医生检查得非常细致。
比如,做心电图,在医院都是几分钟就完事,可他们却看了20分钟。”做完体检,还能享用一顿自助早餐。
由于工作压力大,圈子里不时有同行加班猝死的新闻,所以张超特别在意身体健康,坚持每年体检。今年,他由于出差错过了公司安排的体检,还特地自费去体检中心做了检查。
和睦家医院的美籍全科医生圣西睿智娶了个中国太太,也许是为了入乡随俗吧,这位美国医生在北京也感受了一把“中国式体检”。然而,做完体检以后,圣西睿智和张超的体会却不大一样。他描述说,“这家著名的体检中心不是医院,而是一栋医生多多、护士多多的办公室风格的建筑。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众多花里胡哨的仪器。我就像是被赶进屠宰场里的牛,在一个接一个的‘装配线’上移动,各个令人尴尬的部位被人又戳又刺。可我周围的人看上去却十分快乐,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正在进行‘彻彻底底的健康检查’。”
在中国,各类体检机构正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局面。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