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
福师20春《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在线作业二答案_4764
(单选题)1: ()是以案例为媒体,对所提供的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思维过程。
A: 案例讨论
B: 案例研讨
C: 案例征集
D: 案例分析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是运用作为辩证法体系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去观察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科学方法。
A: 因果分析法
B: 比较分析法
C: 决策分析法
D: 矛盾分析法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
A: 德育至上
B: 以修身为本
C: “正人必先正己”
D: “学在官府”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A: 管理人员
B: 党组织
C: 群团组织
D: 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及时自觉地改正缺点错误,达到自我完善的方法是()
A: 实践教育法
B: 典型教育法
C: 自我教育法
D: 情感感化法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源地
A: 农村
B: 军队
C: 高校
D: 企业
正确答案: B。
抽象思维法
抽象思维法抽象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称为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法就是利用概念,借助言语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必须运用抽象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法——抽象思维法的含义和作用抽象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称为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法就是利用概念,借助言语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必须运用抽象思维方法。
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人们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概念、判断、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抽象思维法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维判断和解决各种问题。
抽象思维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或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叫作经验思维。
儿童常运用经验思维,如“鸟是会飞的动物”,“果实是可食的植物”等属于经验思维。
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经验易出现片面性和得出错误的结论。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的思维。
这种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
中学生应该努力掌握科学概念,培养和发展理论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还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
所谓形式逻辑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和理论知识,并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
这种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在学习中,形式思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一门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规律,都必须通过形式思维才能把握,其运用和解决作业任务等也都离不开形式思维。
所以,一定意义上说,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形式思维即掌握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所谓辩证逻辑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和理论知识,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
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而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不大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之有限与无限思想
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谈谈有限与无限思想导语:有限与无限思想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借助有限与无限思想,人们可以从有限认识无限,从不变认识变,从量变认识质变,从近似认识精确.在初等微积分的学习中应抓住基本概念,突出内在的联系,贯穿基本思想方法.具体说来,以数列极限为基础,突出微分、积分及其内在联系.极限、微分、积分概念、极限方法、运动辩证思想和数学观念的培养,贯穿了微积分的全部内容.从进入高二阶段学习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来看,已开始摆脱具体事物的形式,进入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一般化理论思维阶段,开始向更高级的思维——辩证思维形式发展. 其本质问题是对无限的认识,让学生从感性材料中去感受和体验。
提炼和概括,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受抽象思维的过程和辩证思维的体现.《新课标》倡导数学课程“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高中数学课程的讲授应注意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由于极限概念本身牵涉到“无穷大”、“任意小”、“无限逼近”等数学术语,这些词语都比较抽象.因此在极限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将抽象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内容:微积分的很多方法在中学数学的很多问题上能够以简驭繁,尤其在证明不等式、恒等式及恒等变形;求极值;研究函数的变化上,可以使解法简化,并能使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全面.以下重点阐述不等式的证明中有限与无限思想:在研究变化过程变量之间相互制约关系时,更多的是对不等式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没有较为统一的方法,初等数学中经常通过恒等变形、数学归纳法、二次型等方法解决,或运用已有的基本不等式来证明,往往需要恒等变形,而运用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如函数单调性、极值判定法,可以简化不等式的证明过程,降低技巧性. 例题已知函数1()ln1xf x x+=-. (Ⅰ)求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证:当(0,1)x ∈时,3()2()3x f x x >+;(Ⅲ)设实数k 使得3()()3x f x k x >+对(0,1)x ∈恒成立,求k 的最大值.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导数公式,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正负和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也考查了转化与化归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本题背景是将函数1()ln1xf x x+=-在0x =附近用多项式近似的问题,题目中涉及到线性近似、3次近似和最佳下界估计的问题.题目叙述简洁,设问由易到难、层次清晰、阶梯合理,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第(Ⅰ)问通过学生熟悉的切线方程问题考查导数的运算和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在这一问中在先求导函数时有两类办法,一是利用对数运算将已知函数转为两个函数的差再来求导函数,二是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求导函数第(Ⅱ)问中的函数不等式问题考查导数正负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Ⅱ)问在讨论构造的新函数的单调性上是有三类办法,一是通过整理导数式说明,二是利用二阶导数来说明,三是利用均值定理来说明第(Ⅲ)问中的最大值问题在第(Ⅱ)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考查推理论证的能力.(Ⅲ)问在新构造函数的导函数的讨论上有两类办法,一是利用第二问的结论分成两类和,二是利用最高次项的系数分成和:k>2;或k>0解:(Ⅰ)因为()ln(1)ln(1)f x x x =+--,所以11()11f x x x'=++-,(0)2f '=. 又因为(0)0f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为2y x =.(Ⅱ)解法1:令3()()2()3x g x f x x =-+,则4222()()2(1)1x g x f x x x''=-+=-. 因为()0g x '>(01)x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2:令3()()2()3x g x f x x =-+,则2222()()2(1)=2(1)41g x f x x x x''=-++--- 而2222(1)41x x+-≥-,01x <<. 则()0g x '>,01x <<.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3:令3()()2()3x g x f x x =-+,则2222()()2(1)=2(1)1g x f x x x x''=-+-+-. 因为222241()4=410(1)(1)xg x x x x x ⎡⎤''=-->⎢⎥--⎣⎦,01x <<.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0)0g '=.所以()(0)0g x g ''>=,01x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4:设3()2()3x g x x =+.因为22()01f x x '=>-,2()2(1)0g x x '=+>,(0,1)x ∈. 所以函数()f x 与函数()g x 在(0,1)上单调递增.又422()()01x f x g x x ''-=>-, 则()f x '>()g x ',(0,1)x ∈.所以()f x 比()g x 在(0,1)上增长得快. 又因为(0)(0)0f g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Ⅲ)由(Ⅱ)知,当2k ≤时,3()()3x f x k x >+对(0,1)x ∈恒成立.当2k >时,令3()()()3x h x f x k x =-+,则422(2)()()(1)1kx k h x f x k x x --''=-+=-.所以当0x <()0h x '<,因此()h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当0x <()(0)0h x h <=,即3()()3x f x k x <+.所以当2k >时,3()()3x f x k x >+ 并非对(0,1)x ∈恒成立.综上可知,k 的最大值为2.小结:本题学生常见的错误有:(1)表述不准确,如(0,1)x ∈时,()(0)0g x g >=. (2)逻辑推断错误,如:因为(0)0h =,所以()0h x >,(0,1)x ∈等价于()0h x '>,(0,1)x ∈;()()f x g x >,(0,1)x ∈等价于min ()f x >()g x ,(0,1)x ∈; ()()f x g x >,(0,1)x ∈等价于min max ()()f x g x >.(3)论证不充分,如因为()0h x >,(0,1)x ∈且(0)0h =,所以(0)0h '≥. 通过本题的学习,提醒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要把微积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如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导数的概念,加强对导数几何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 强调导数在研究事物变化快慢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这是对导数本质认识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优于初等方法的体现.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要求学生会按步骤求极大(小)值,最大(小)值,而忽视了导数作为一种通法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作为通法的一般性和有效性,以及导数在处理和解决客观世界变化率问题,最优问题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较丰富的实际问题和优化问题举例,感受和体验导数在研究事物的变化率、变化快慢以及研究函数基本性质和优化问题的广泛应用.(3)强调几何直观在导数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反复通过图形去认识和感受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去解决问题,通过图形去认识和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作用.一是加深对导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体现数学中几何直观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练习题1.证明以下不等式:求证:e 1xx >+和2e 12xx x >++.(0)x > 设()e 1x f x x =--,则()e 10xf x x >'=->,0,所以函数()f x 递增,又(0)0f =,所以()e 10xf x x =-->,即e 1x x >+.设2()e 12xx y x x =---,则()e 1xy x x '=--,由上面已证得的结果,可得()0y x '>.所以函数()y x 递增,又(0)0y =,则()0y x >,即2e 12xx x >++. 2.已知函数()cos sin f x x x x =-,π[0,]2x ∈.(Ⅰ)求证:()0f x ≤;(Ⅱ)若sin x a b x <<对π(0,)2x ∈恒成立,求a 的最大值与b 的最小值. 解:(Ⅰ)由()cos sin f x x x x =-得 ()cos sin cos sin f x x x x x x x '=--=-.因为在区间π(0,)2上()sin 0f x x x '=-<,所以()f x 在区间π[0,]2上单调递减.从而()(0)0f x f =≤.(Ⅱ)当0x >时,“sin x a x >”等价于“sin 0x ax ->”;“sin xb x<”等价于“sin 0x bx -<”.令()sin g x x cx =-,则()cos g x x c '=-.当0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1c ≥时,因为对任意π(0,)2x ∈,()cos 0g x x c '=-<,所以()g x 在区间π[0,]2上单调递减.从而()(0)0g x g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01c <<时,存在唯一的0π(0,)2x ∈使得00()cos 0g x x c '=-=.()g x 与()g x '在区间π(0,)2上的情况如下:因为()g x 00“()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且仅当ππ()1022g c =-≥,即20πc <≤.综上所述,当且仅当2π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且仅当1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所以,若sin x a b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则a 的最大值为2π,b 的最小值为1.3.设函数2()ln 2x f x k x =-,0k >.(Ⅰ)求()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Ⅱ)证明: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解:(Ⅰ)由2()ln 2(0)x f x k x k >=-得2()k x kf x x x x-'=-=.由()0f x '=解得x =()f x 与()f x '在区间(0,)+∞上的情况如下:所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单调递增区间是)+∞;()f x 在x =(1ln )2k k f -=.(Ⅱ)由(Ⅰ)知,()f x 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1ln )2k k f -=. 因为()f x 存在零点,所以(1ln )02k k -≤,从而e k ≥.当e k =时,()f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且0f =,所以x =()f x 在区间(1,上的唯一零点.当e k >时,()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且1(1)02f =>,e02kf -=<,所以()f x 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综上可知,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4.设L 为曲线ln :xC y x=在点(1,0)处的切线. (Ⅰ)求L 的方程;(Ⅱ)证明:除切点(1,0)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解:(Ⅰ)设ln ()x f x x =,则21ln ()xf x x -'=. 所以(1)1f '=.所以L 的方程为1y x =-.(Ⅱ)令()1()g x x f x =--,则除切点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等价于()0g x >(0x ∀>,1x ≠). ()g x 满足(1)0g =,且221ln ()1()x xg x f x x -+''=-=. 当0<<1x 时,21<0x -,ln <0x ,所以()<0g x ',故()g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21>0x -,ln >0x ,所以()>0g x ',故()g x 单调递增. 所以,()(1)0g x g >=(0x ∀>,1x ≠). 所以除切点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
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浅谈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我们目前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停留在关于物理学的知识系统的归纳和理论体系的阐述上,就连物理实验本身的教学,也是按教材的分析按部就班地进行纯理论的讲解。
本文就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谈了自己的看法。
1 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能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物理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的独特作用决定的。
2 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不同,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一未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创设的若干条件,作出假设并进行实验证明,或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寻找资料,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作出结论。
因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加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将更浓,只要教师安排合理、引导恰当,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设计能力。
2.1 观察法。
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实例:水的沸腾。
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
2.2 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理性与感性的哲学辨析
理性与感性的哲学辨析理性与感性是哲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它们代表着人类思维和认识的两个重要维度。
理性强调的是逻辑、推理和思考,而感性则强调的是情感、直觉和个人体验。
两者在人类认识世界和决策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关系和区别。
理性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逻辑为基础,通过推理和分析来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理性从抽象到具体,从普遍到个别,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推断,从感性经验中抽象出普遍规律和概念。
理性的思维是客观、明确和连贯的,它能够提供理性证明和合理解释,使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做出决策时更加理性和客观。
感性则是人类情感和直觉的表达。
感性思维强调的是个人体验和内心感受,它通过感知和感受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感性思维是非逻辑的、非线性的,它更关注的是个体的主观情感和体验。
感性思维使人们能够通过对感受的直觉把握,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事物的本质,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
感性的思维能够激发人们对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热情,丰富人类生活的内涵。
理性与感性在人类思维中不可或缺,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区别和冲突。
理性强调逻辑分析和客观思考,而感性则强调主观体验和情感感受。
理性思维是冷静和客观的,它通过分析和推理来得出结论;而感性思维则是热情和主观的,它通过情感和直觉来感知事物。
理性思维偏向于理性解释和科学分析,而感性思维则更关注人类的主观感受和审美情趣。
然而,理性与感性并非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
理性和感性相互交织和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思维的完整性。
理性需要感性的启迪和补充,感性需要理性的约束和指导。
感性的情感和直觉能够激发理性的思考和研究兴趣,而理性可以帮助感性的情感和体验更好地得到表达和理解。
理性和感性在人类认知和决策中相互补充和平衡,使得人类的思维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现代社会,理性的思维方式似乎更加被重视和倡导。
科学、技术和逻辑分析成为了主导,而感性的思维往往被边缘化或忽视。
抽象思维法
抽象思维法编辑本段抽象思维法(一)抽象思维法的含义和作用抽象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称为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法就是利用概念,借助言语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必须运用抽象思维方法。
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人们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概念、判断、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抽象思维法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维判断和解决各种问题。
抽象思维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或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叫作经验思维。
儿童常运用经验思维,如“鸟是会飞的动物”,“果实是可食的植物”等属于经验思维。
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经验易出现片面性和得出错误的结论。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的思维。
这种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
中学生应该努力掌握科学概念,培养和发展理论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还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
所谓形式逻辑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和理论知识,并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
这种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在学习中,形式思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一门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规律,都必须通过形式思维才能把握,其运用和解决作业任务等也都离不开形式思维。
所以,一定意义上说,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形式思维即掌握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所谓辩证逻辑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和理论知识,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
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而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不大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
形式思维是对相对稳定、不大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思维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反映。
因此,辩证思维的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也都具有辩证性。
如,牛顿的三定律属形式思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属于辩证思维范畴。
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的简介(2)
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的简介(2)反映论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此,反映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这一特殊物质对外部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物质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肯定物质世界在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意识而客观存在这一前提下,肯定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认为人们的意识或思维能够认识客观的现实世界,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概念,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认识的内容来自外部现实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决否定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认识论,也坚决否定断言世界的本质不可认识的不可知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从客观到主观的认识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带有直观性质的反映论。
它认为,人所特有的反映不是以单个人消极直观外部客体的形式进行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和能动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实现的。
反映过程同物质的和观念的创造过程密切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为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和反映过程的辩证法。
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发展的崭新阶段。
实践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同时,克服了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的缺点,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对认识论的研究进行了根本的改造,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强调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认识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第29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不是由离开人的某种纯粹的自我意识或无人身的理性来实现。
认识的主体是人,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而是生活实践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利用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认识活动的各种手段和形式、各种思想资料的人。
正确处理教学中的五个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正确处理教学中的五个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初中学教学质量,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改进教学是重要的一环。
本文就如何处理教学中的五个关系谈谈粗浅体会。
一、正确处理“深”与“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存在“揠苗助长”的做法。
他们总认为大纲要求太低,教的知识太简单,学生不想听;基础知识一掠而过,常常是概念讲得抽象,例题举得繁难。
其结果,学生深的学不进,浅的又学不扎实。
可见,教学中“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从浅近到深邃,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生只有透彻掌握了浅的,才能进一步掌握深的。
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得进去,更要“浅”得出来,做到既撒得开,又收得拢;讲课时,能用生动而又确切的事例来打比喻,使学生迅速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产生极大的兴趣与求知欲,对所学知识才会有较深的印象。
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还要注意直观性原则。
直观教学是引导学生从鲜明生动的直观形象出发,顺利地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
教学中直观教具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理论的理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在几何教学中,图形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代数中的应用题利用简图来帮助分析观察也是很有益的,等等。
当然,使用直观教学也要有个适度。
二、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尚未弄懂,欲想学好后面的新知识那是比较困难的。
但一些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往往忽视旧知识的作用,一味讲新的。
到头来,学生新知识学不好,旧知识又记不牢,教学效果差。
可见,处理新旧知识间关系十分必要。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了解旧知识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新知识内在的密切联系。
这样才能对教材作恰当的处理。
上课时,教师还要经常注意联旧引新,运用类比,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获取新知识。
如为了教好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先复习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为了教好几何线段与直线,可以先复习小学学过的直线、射线并从此引入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等等。
高中政治教学应注重把抽象理论具体化论文
高中政治教学应注重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摘要】教学的认识过程是以现成的科学认识成果为对象的,它同科学认识成果的形成过程并不等同,后人无需也不可能重复科学认识成果形成的全部过程。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抽象,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进行必要的认识成果形成过程的复原。
明确这一重要哲理,对于克服目前尚为普遍的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倾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注重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一、要重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
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
作为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不能像物理、化学教学那样借助于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接通过现象的观察来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
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感性经验可以忽视。
实践证明,一个感性认识十分贫乏的人,是很难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的。
三岁孩童会由于给他看病的医生没有头发,就认为没有头发的人都是医生。
因此,政治课教学应力争为学生的实践、感知创造条件。
例如:在讲完高二哲学常识第一课世界物质性的论证以后,必须进一步搞清意识的现象和本质。
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完成世界物质性的论证,才能真正排除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
列宁也正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作了科学的界定。
教学一开始,我紧握双拳让学生回答:我手里是什么东西?学生只凭主观臆想,怎么也猜不出来。
接着,我摊开双手让学生闭着眼睛摸。
学生立即回答:一块是石头,一块是海绵。
我问:你怎么知道?学生说:我摸出来了。
这表明,感觉作为最基本的意识现象,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必须通过“实践”。
这种教学形式具体、简单,但它使学生对意识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使教学内容有信度、有力度。
儿童思维发展的3大时期
儿童思维发展的3大时期儿童思维发展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与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一套对事物认知和思考的方式和能力。
儿童思维发展的时期主要可以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重点发展内容。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时期。
1.幼儿期:0-6岁幼儿期是人生最早期的阶段,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以感性为主,他们的思维还不是很成熟,主要依赖于感官的刺激和实际的经验。
幼儿期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思维发展:幼儿通过感官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感知,这种感知是通过亲身经验和感官刺激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
他们注重感知和认识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象征思维发展:幼儿逐渐具备了以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的能力,这就是象征思维。
象征思维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幼儿能够通过语言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3)自我中心思维:幼儿期的儿童思维主要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没有形成较强的他人中心意识。
这就表现在他们不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世界。
2.儿童期:7-12岁随着儿童进入儿童期,他们的思维逐渐趋于理性和逻辑。
在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思维发展:儿童期的儿童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将事物分解、组合和转化,形成以操作过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他们能够进行具体形象、逐步的思维操作,例如对数学题目的解答和对实验的观察和总结等。
(2)逻辑思维发展:儿童期的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和概念的分类。
他们开始具备一些常识和常规的思维方式,并开始群体意识的形成。
(3)社会化思维发展:儿童期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群体的一员,他们开始在集体活动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关注其他人的观点和需求。
他们的思维逐渐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以他人为中心。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第一次飞跃。
实现这一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1)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2)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
也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和改造,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才能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和概括出来。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飞跃。
实现这一飞跃的必要性在于:(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2)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坚定性。
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3)检验和发展认识。
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检验理性认识的真理性,使之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1)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3)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4)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1)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2)人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
(3)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07 温启晗 浅谈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2007级初等教育2班42号温啟晗摘要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抽象的思维在日趋完善,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同时也是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强直观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探讨、操作式的学习中感知抽象思维,设计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问题让体验抽象的过程,从而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抽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称为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必须运用抽象思维方法。
概念、判断、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人们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来形成概念并确定概念与概念之间演绎的关系、概念外延的数量属性关系、概念内涵的数量属性关系等等。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1、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虽然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只有在中高年级才逐步学会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东西,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并进行思考,而且还掌握了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分析,但他们即使达到抽象思维水平,也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因此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小学低年级儿童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难以摆脱具体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分析与综合,在进行比较时,不善于分清本质与非本质特点。
随着知识的积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能力也随之提高,开始由正确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到区分许多部分的关系的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条件下进行比较。
3、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概念是抽象思维形成的产物。
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原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马原认识的过程和规律马原认识的过程和规律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指通过对事物、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和见解的能力。
它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从实践抽象、深化和升华的过程。
马原认识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感性认识阶段。
这是人们对于事物、现象的直接感觉和直观认识,是最初的认识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获得经验和知识。
第二,理性认识阶段。
这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分析和推理,形成对事物及其内在规律的一般性抽象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思考、观察和实验等方法,逐渐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第三,实践认识阶段。
这是人们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对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的阶段。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认识。
马原认识的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
人们通过感性认识的积累和总结,逐渐形成理性认识,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第二,从主观认识到客观认识。
人们的认识是基于客观事物的,只有通过客观实践来检验和验证主观认识的正确性,才能得出真正可靠的认识。
第三,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追求。
人们的认识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但我们应该不断追求真理的绝对性。
通过实践和科学方法,逐步接近真理的边界。
总体而言,马原认识的过程和规律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用理性思维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变化和规律。
试述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原理
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原理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是德国哲学家,也是德国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知识学纲要》中提出了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即自我原则、对立原则和转移原则。
这三条原理构成了费希特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对于后来的哲学和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自我原则自我原则是费希特知识学的第一条基本原理,它强调个体主体在认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费希特认为,认识过程是从个体主体出发,通过主动意识活动来获得客观世界的认识。
个体主体通过自我意识的活动,将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进行联系和统一。
自我意识与认识过程自我意识是指个体主体对自己存在和活动的直接反映和把握。
在认识过程中,个体主体通过自我意识来觉察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并能够将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进行区分和联系。
通过自我意识,个体主体能够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和信息。
自我原则的意义自我原则的提出对于认识论和教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强调了个体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
二、对立原则对立原则是费希特知识学的第二条基本原理,它指出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绝对与相对等方面的对立关系。
费希特认为,这种对立关系不是简单的矛盾冲突,而是一种辩证发展关系。
对立关系与辩证法对立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等方面存在着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推动认识过程的发展。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发展和认识过程的方法论。
它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对立是推动事物发展和认识进步的动力。
在认识过程中,通过对立关系的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个体主体能够超越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和本质。
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
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谈谈有限与无限思想导语:有限与无限思想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借助有限与无限思想,人们可以从有限认识无限,从不变认识变,从量变认识质变,从近似认识精确.在初等微积分的学习中应抓住基本概念,突出内在的联系,贯穿基本思想方法.具体说来,以数列极限为基础,突出微分、积分及其内在联系.极限、微分、积分概念、极限方法、运动辩证思想和数学观念的培养,贯穿了微积分的全部内容.从进入高二阶段学习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来看,已开始摆脱具体事物的形式,进入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一般化理论思维阶段,开始向更高级的思维——辩证思维形式发展. 其本质问题是对无限的认识,让学生从感性材料中去感受和体验。
提炼和概括,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受抽象思维的过程和辩证思维的体现.《新课标》倡导数学课程“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高中数学课程的讲授应注意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由于极限概念本身牵涉到“无穷大”、“任意小”、“无限逼近”等数学术语,这些词语都比较抽象.因此在极限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将抽象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内容:微积分的很多方法在中学数学的很多问题上能够以简驭繁,尤其在证明不等式、恒等式及恒等变形;求极值;研究函数的变化上,可以使解法简化,并能使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全面.以下重点阐述不等式的证明中有限与无限思想:在研究变化过程变量之间相互制约关系时,更多的是对不等式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没有较为统一的方法,初等数学中经常通过恒等变形、数学归纳法、二次型等方法解决,或运用已有的基本不等式来证明,往往需要恒等变形,而运用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如函数单调性、极值判定法,可以简化不等式的证明过程,降低技巧性. 例题已知函数1()ln1xf x x+=-. (Ⅰ)求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证:当(0,1)x ∈时,3()2()3x f x x >+;(Ⅲ)设实数k 使得3()()3x f x k x >+对(0,1)x ∈恒成立,求k 的最大值.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导数公式,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正负和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也考查了转化与化归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本题背景是将函数1()ln1xf x x+=-在0x =附近用多项式近似的问题,题目中涉及到线性近似、3次近似和最佳下界估计的问题.题目叙述简洁,设问由易到难、层次清晰、阶梯合理,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第(Ⅰ)问通过学生熟悉的切线方程问题考查导数的运算和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在这一问中在先求导函数时有两类办法,一是利用对数运算将已知函数转为两个函数的差再来求导函数,二是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求导函数第(Ⅱ)问中的函数不等式问题考查导数正负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Ⅱ)问在讨论构造的新函数的单调性上是有三类办法,一是通过整理导数式说明,二是利用二阶导数来说明,三是利用均值定理来说明第(Ⅲ)问中的最大值问题在第(Ⅱ)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考查推理论证的能力.(Ⅲ)问在新构造函数的导函数的讨论上有两类办法,一是利用第二问的结论分成两类和,二是利用最高次项的系数分成和:k>2;或k>0解:(Ⅰ)因为()ln(1)ln(1)f x x x =+--,所以11()11f x x x'=++-,(0)2f '=. 又因为(0)0f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为2y x =.(Ⅱ)解法1:令3()()2()3x g x f x x =-+,则4222()()2(1)1x g x f x x x''=-+=-. 因为()0g x '>(01)x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2:令3()()2()3x g x f x x =-+,则2222()()2(1)=2(1)41g x f x x x x''=-++--- 而2222(1)41x x+-≥-,01x <<. 则()0g x '>,01x <<.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3:令3()()2()3x g x f x x =-+,则2222()()2(1)=2(1)1g x f x x x x''=-+-+-. 因为222241()4=410(1)(1)xg x x x x x ⎡⎤''=-->⎢⎥--⎣⎦,01x <<.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0)0g '=.所以()(0)0g x g ''>=,01x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4:设3()2()3x g x x =+.因为22()01f x x '=>-,2()2(1)0g x x '=+>,(0,1)x ∈. 所以函数()f x 与函数()g x 在(0,1)上单调递增.又422()()01x f x g x x ''-=>-, 则()f x '>()g x ',(0,1)x ∈.所以()f x 比()g x 在(0,1)上增长得快. 又因为(0)(0)0f g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Ⅲ)由(Ⅱ)知,当2k ≤时,3()()3x f x k x >+对(0,1)x ∈恒成立.当2k >时,令3()()()3x h x f x k x =-+,则422(2)()()(1)1kx k h x f x k x x --''=-+=-.所以当0x <()0h x '<,因此()h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当0x <()(0)0h x h <=,即3()()3x f x k x <+.所以当2k >时,3()()3x f x k x >+ 并非对(0,1)x ∈恒成立.综上可知,k 的最大值为2.小结:本题学生常见的错误有:(1)表述不准确,如(0,1)x ∈时,()(0)0g x g >=. (2)逻辑推断错误,如:因为(0)0h =,所以()0h x >,(0,1)x ∈等价于()0h x '>,(0,1)x ∈;()()f x g x >,(0,1)x ∈等价于min ()f x >()g x ,(0,1)x ∈; ()()f x g x >,(0,1)x ∈等价于min max ()()f x g x >.(3)论证不充分,如因为()0h x >,(0,1)x ∈且(0)0h =,所以(0)0h '≥. 通过本题的学习,提醒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要把微积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如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导数的概念,加强对导数几何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 强调导数在研究事物变化快慢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这是对导数本质认识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优于初等方法的体现.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要求学生会按步骤求极大(小)值,最大(小)值,而忽视了导数作为一种通法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作为通法的一般性和有效性,以及导数在处理和解决客观世界变化率问题,最优问题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较丰富的实际问题和优化问题举例,感受和体验导数在研究事物的变化率、变化快慢以及研究函数基本性质和优化问题的广泛应用.(3)强调几何直观在导数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反复通过图形去认识和感受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去解决问题,通过图形去认识和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作用.一是加深对导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体现数学中几何直观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练习题1.证明以下不等式:求证:e 1xx >+和2e 12xx x >++.(0)x > 设()e 1x f x x =--,则()e 10xf x x >'=->,0,所以函数()f x 递增,又(0)0f =,所以()e 10xf x x =-->,即e 1x x >+.设2()e 12xx y x x =---,则()e 1xy x x '=--,由上面已证得的结果,可得()0y x '>.所以函数()y x 递增,又(0)0y =,则()0y x >,即2e 12xx x >++. 2.已知函数()cos sin f x x x x =-,π[0,]2x ∈.(Ⅰ)求证:()0f x ≤;(Ⅱ)若sin x a b x <<对π(0,)2x ∈恒成立,求a 的最大值与b 的最小值. 解:(Ⅰ)由()cos sin f x x x x =-得 ()cos sin cos sin f x x x x x x x '=--=-.因为在区间π(0,)2上()sin 0f x x x '=-<,所以()f x 在区间π[0,]2上单调递减.从而()(0)0f x f =≤.(Ⅱ)当0x >时,“sin x a x >”等价于“sin 0x ax ->”;“sin xb x<”等价于“sin 0x bx -<”.令()sin g x x cx =-,则()cos g x x c '=-.当0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1c ≥时,因为对任意π(0,)2x ∈,()cos 0g x x c '=-<,所以()g x 在区间π[0,]2上单调递减.从而()(0)0g x g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01c <<时,存在唯一的0π(0,)2x ∈使得00()cos 0g x x c '=-=.()g x 与()g x '在区间π(0,)2上的情况如下:因为()g x 00“()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且仅当ππ()1022g c =-≥,即20πc <≤.综上所述,当且仅当2π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且仅当1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所以,若sin x a b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则a 的最大值为2π,b 的最小值为1.3.设函数2()ln 2x f x k x =-,0k >.(Ⅰ)求()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Ⅱ)证明: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解:(Ⅰ)由2()ln 2(0)x f x k x k >=-得2()k x kf x x x x-'=-=.由()0f x '=解得x =()f x 与()f x '在区间(0,)+∞上的情况如下:所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单调递增区间是)+∞;()f x 在x =(1ln )2k k f -=.(Ⅱ)由(Ⅰ)知,()f x 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1ln )2k k f -=. 因为()f x 存在零点,所以(1ln )02k k -≤,从而e k ≥.当e k =时,()f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且0f =,所以x =()f x 在区间(1,上的唯一零点.当e k >时,()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且1(1)02f =>,e02kf -=<,所以()f x 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综上可知,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4.设L 为曲线ln :xC y x=在点(1,0)处的切线. (Ⅰ)求L 的方程;(Ⅱ)证明:除切点(1,0)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解:(Ⅰ)设ln ()x f x x =,则21ln ()xf x x -'=. 所以(1)1f '=.所以L 的方程为1y x =-.(Ⅱ)令()1()g x x f x =--,则除切点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等价于()0g x >(0x ∀>,1x ≠). ()g x 满足(1)0g =,且221ln ()1()x xg x f x x -+''=-=. 当0<<1x 时,21<0x -,ln <0x ,所以()<0g x ',故()g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21>0x -,ln >0x ,所以()>0g x ',故()g x 单调递增. 所以,()(1)0g x g >=(0x ∀>,1x ≠). 所以除切点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
认识的辩证运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
一、认识的辩证运动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
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
在实践基础上,人类认识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深入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实践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的。
表现在: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里也渗透了感性因素。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其一,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这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
其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保障;其三,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自觉实践,这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根本途径。
其四,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这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物质基础。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第一,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其一,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要受到客体本身发展过程和客体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
其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要受到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其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还要受到主体本身诸多条件的限制。
所以,一种真理的认识,往往要经历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作者:徐雷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2期【摘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研究方法,文章从研究发生的过程将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分为两个阶段(感性具体——抽象、抽象——理性具体)、阐述了研究方法的特点、含义,以及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具体;抽象一、研究方法简述具体指客观存在着的或在认识中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整体,是具有多方面属性、特点、关系的统一。
抽象指从具体事物中被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
两者在人的认识中互相联系和转化。
认识从低级的感性的具体认识开始,经分析形成概念、判断的抽象认识,又经综合再现具有多方面属性、特点、关系的统一整体,形成高级的理性的具体认识。
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是辩证思维的方法。
任何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都必须经历两条彼此相连而又相互区别的认识道路,马克思认为,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同样也存在两种方法:第一,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或还原为局部的再现。
具体如下图所示:二、研究方法特点首先,第一个具体,可以理解为混沌的表象;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过程蒸发为一个最简单的规定,也即抽象;再现出一个丰富的总体,也即第二个具体。
其次,从方法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归纳到演绎的过程。
最后,这也是一个从具体事物的感性到抽象概念的理性的过程,再从抽象概念的理性到丰富总体的具体过程。
三、研究方法释义(一)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两条彼此相连又不同的认识道路马克思曾经揭示了人的思维过程中两条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即从具体到抽象;第二条道路则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即从抽象到具体。
这两条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道路,也就构成了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
1. 在第一条道路上从具体到抽象,是从感性的具体到达抽象的规定。
心理发展的定义
心理发展的定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同时,这个过程又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例如儿童期的天真活泼、青春期的叛逆等。
2.方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渐过渡的。
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和深化,后一个阶段的准备和铺垫。
3.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不是一个均匀的过程,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和时间是不同的。
例如,个体的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增长速度,而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4.一般性与个别性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一般性,不同文化和环境下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背景,因此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个别性和差异性。
5.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心理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遗传因素、生理
成熟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总之,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包括多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了解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于理解个体的成长和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人类思维的发展
心理学人类思维的发展人类思维的发展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对人类思维的本质、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语言发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探索人类思维的发展。
一、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关键部分。
从婴幼儿期开始,人类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经历了许多关键阶段。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类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备简单的逻辑思维和符号操作能力。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够进行基于具体事物的思考和推理。
最后,在形式运算阶段,人们可以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假设性思考。
通过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的思维逐渐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社会。
这种认知发展的过程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判断。
二、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也是思维发展的催化剂。
语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发展理论,人类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使用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婴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语言,逐渐形成了语言能力。
语言的习得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重要的是激发和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体验,进而推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语言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开始通过语言进行思维活动的内部化,从而形成了内部思维的能力。
维果茨基认为,“内部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基础,通过内部语言的使用,我们能够进行自我反思、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考等高级认知活动。
三、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人类思维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人类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谈谈有限与无限思想导语:有限与无限思想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借助有限与无限思想,人们可以从有限认识无限,从不变认识变,从量变认识质变,从近似认识精确.在初等微积分的学习中应抓住基本概念,突出内在的联系,贯穿基本思想方法.具体说来,以数列极限为基础,突出微分、积分及其内在联系.极限、微分、积分概念、极限方法、运动辩证思想和数学观念的培养,贯穿了微积分的全部内容.从进入高二阶段学习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来看,已开始摆脱具体事物的形式,进入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一般化理论思维阶段,开始向更高级的思维——辩证思维形式发展. 其本质问题是对无限的认识,让学生从感性材料中去感受和体验。
提炼和概括,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受抽象思维的过程和辩证思维的体现.《新课标》倡导数学课程“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高中数学课程的讲授应注意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由于极限概念本身牵涉到“无穷大”、“任意小”、“无限逼近”等数学术语,这些词语都比较抽象.因此在极限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将抽象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内容:微积分的很多方法在中学数学的很多问题上能够以简驭繁,尤其在证明不等式、恒等式及恒等变形;求极值;研究函数的变化上,可以使解法简化,并能使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全面.以下重点阐述不等式的证明中有限与无限思想:在研究变化过程变量之间相互制约关系时,更多的是对不等式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没有较为统一的方法,初等数学中经常通过恒等变形、数学归纳法、二次型等方法解决,或运用已有的基本不等式来证明,往往需要恒等变形,而运用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如函数单调性、极值判定法,可以简化不等式的证明过程,降低技巧性. 例题已知函数1()ln1xf x x+=-. (Ⅰ)求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证:当(0,1)x ∈时,3()2()3x f x x >+;(Ⅲ)设实数k 使得3()()3x f x k x >+对(0,1)x ∈恒成立,求k 的最大值.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导数公式,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正负和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也考查了转化与化归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本题背景是将函数1()ln1xf x x+=-在0x =附近用多项式近似的问题,题目中涉及到线性近似、3次近似和最佳下界估计的问题.题目叙述简洁,设问由易到难、层次清晰、阶梯合理,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第(Ⅰ)问通过学生熟悉的切线方程问题考查导数的运算和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在这一问中在先求导函数时有两类办法,一是利用对数运算将已知函数转为两个函数的差再来求导函数,二是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求导函数第(Ⅱ)问中的函数不等式问题考查导数正负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Ⅱ)问在讨论构造的新函数的单调性上是有三类办法,一是通过整理导数式说明,二是利用二阶导数来说明,三是利用均值定理来说明第(Ⅲ)问中的最大值问题在第(Ⅱ)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考查推理论证的能力.(Ⅲ)问在新构造函数的导函数的讨论上有两类办法,一是利用第二问的结论分成两类和,二是利用最高次项的系数分成和:k>2;或k>0解:(Ⅰ)因为()ln(1)ln(1)f x x x =+--,所以11()11f x x x'=++-,(0)2f '=. 又因为(0)0f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为2y x =.(Ⅱ)解法1:令3()()2()3x g x f x x =-+,则4222()()2(1)1x g x f x x x''=-+=-. 因为()0g x '>(01)x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2:令3()()2()3x g x f x x =-+,则2222()()2(1)=2(1)41g x f x x x x''=-++--- 而2222(1)41x x+-≥-,01x <<. 则()0g x '>,01x <<.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3:令3()()2()3x g x f x x =-+,则2222()()2(1)=2(1)1g x f x x x x''=-+-+-. 因为222241()4=410(1)(1)xg x x x x x ⎡⎤''=-->⎢⎥--⎣⎦,01x <<.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0)0g '=.所以()(0)0g x g ''>=,01x <<.所以()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 所以()(0)0g x g >=,(0,1)x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解法4:设3()2()3x g x x =+.因为22()01f x x '=>-,2()2(1)0g x x '=+>,(0,1)x ∈. 所以函数()f x 与函数()g x 在(0,1)上单调递增.又422()()01x f x g x x ''-=>-, 则()f x '>()g x ',(0,1)x ∈.所以()f x 比()g x 在(0,1)上增长得快. 又因为(0)(0)0f g ==,即当(0,1)x ∈时,3()2()3x f x x >+.(Ⅲ)由(Ⅱ)知,当2k ≤时,3()()3x f x k x >+对(0,1)x ∈恒成立.当2k >时,令3()()()3x h x f x k x =-+,则422(2)()()(1)1kx k h x f x k x x --''=-+=-.所以当0x <()0h x '<,因此()h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当0x <()(0)0h x h <=,即3()()3x f x k x <+.所以当2k >时,3()()3x f x k x >+ 并非对(0,1)x ∈恒成立.综上可知,k 的最大值为2.小结:本题学生常见的错误有:(1)表述不准确,如(0,1)x ∈时,()(0)0g x g >=. (2)逻辑推断错误,如:因为(0)0h =,所以()0h x >,(0,1)x ∈等价于()0h x '>,(0,1)x ∈;()()f x g x >,(0,1)x ∈等价于min ()f x >()g x ,(0,1)x ∈; ()()f x g x >,(0,1)x ∈等价于min max ()()f x g x >.(3)论证不充分,如因为()0h x >,(0,1)x ∈且(0)0h =,所以(0)0h '≥. 通过本题的学习,提醒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要把微积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如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导数的概念,加强对导数几何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 强调导数在研究事物变化快慢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这是对导数本质认识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优于初等方法的体现.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要求学生会按步骤求极大(小)值,最大(小)值,而忽视了导数作为一种通法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作为通法的一般性和有效性,以及导数在处理和解决客观世界变化率问题,最优问题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较丰富的实际问题和优化问题举例,感受和体验导数在研究事物的变化率、变化快慢以及研究函数基本性质和优化问题的广泛应用.(3)强调几何直观在导数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反复通过图形去认识和感受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去解决问题,通过图形去认识和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作用.一是加深对导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体现数学中几何直观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练习题1.证明以下不等式:求证:e 1xx >+和2e 12xx x >++.(0)x > 设()e 1x f x x =--,则()e 10xf x x >'=->,0,所以函数()f x 递增,又(0)0f =,所以()e 10xf x x =-->,即e 1x x >+.设2()e 12xx y x x =---,则()e 1xy x x '=--,由上面已证得的结果,可得()0y x '>.所以函数()y x 递增,又(0)0y =,则()0y x >,即2e 12xx x >++. 2.已知函数()cos sin f x x x x =-,π[0,]2x ∈.(Ⅰ)求证:()0f x ≤;(Ⅱ)若sin x a b x <<对π(0,)2x ∈恒成立,求a 的最大值与b 的最小值. 解:(Ⅰ)由()cos sin f x x x x =-得 ()cos sin cos sin f x x x x x x x '=--=-.因为在区间π(0,)2上()sin 0f x x x '=-<,所以()f x 在区间π[0,]2上单调递减.从而()(0)0f x f =≤.(Ⅱ)当0x >时,“sin x a x >”等价于“sin 0x ax ->”;“sin xb x<”等价于“sin 0x bx -<”.令()sin g x x cx =-,则()cos g x x c '=-.当0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1c ≥时,因为对任意π(0,)2x ∈,()cos 0g x x c '=-<,所以()g x 在区间π[0,]2上单调递减.从而()(0)0g x g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01c <<时,存在唯一的0π(0,)2x ∈使得00()cos 0g x x c '=-=.()g x 与()g x '在区间π(0,)2上的情况如下:因为()g x 00“()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且仅当ππ()1022g c =-≥,即20πc <≤.综上所述,当且仅当2π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当且仅当1c ≥时,()0g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所以,若sin x a b x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则a 的最大值为2π,b 的最小值为1.3.设函数2()ln 2x f x k x =-,0k >.(Ⅰ)求()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Ⅱ)证明: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解:(Ⅰ)由2()ln 2(0)x f x k x k >=-得2()k x kf x x x x-'=-=.由()0f x '=解得x =()f x 与()f x '在区间(0,)+∞上的情况如下:所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单调递增区间是)+∞;()f x 在x =(1ln )2k k f -=.(Ⅱ)由(Ⅰ)知,()f x 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1ln )2k k f -=. 因为()f x 存在零点,所以(1ln )02k k -≤,从而e k ≥.当e k =时,()f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且0f =,所以x =()f x 在区间(1,上的唯一零点.当e k >时,()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且1(1)02f =>,e02kf -=<,所以()f x 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综上可知,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4.设L 为曲线ln :xC y x=在点(1,0)处的切线. (Ⅰ)求L 的方程;(Ⅱ)证明:除切点(1,0)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解:(Ⅰ)设ln ()x f x x =,则21ln ()xf x x -'=. 所以(1)1f '=.所以L 的方程为1y x =-.(Ⅱ)令()1()g x x f x =--,则除切点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等价于()0g x >(0x ∀>,1x ≠). ()g x 满足(1)0g =,且221ln ()1()x xg x f x x -+''=-=. 当0<<1x 时,21<0x -,ln <0x ,所以()<0g x ',故()g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21>0x -,ln >0x ,所以()>0g x ',故()g x 单调递增. 所以,()(1)0g x g >=(0x ∀>,1x ≠). 所以除切点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