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峡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渭河水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价值研究
渭河水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价值研究作者:李悦刘建林朱记伟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1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渭河水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分析了渭河水文化的功能价值,探讨了渭河水文化建设规划实践问题。
指出渭河水文化具有整合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传承功能。
渭河水文化建设规划要紧扣渭河水文化主题,总体布局按“一主一副一长廊”、“四带、五区、多点元”进行,打造以人为本,彰显亲水性,以水为线的美好水利景区。
【关键词】渭河;水文化;内涵;功能价值;建设规划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加快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水利又快又好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以及水利部党组关于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具体部署,水利部特制定了《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为水文化建设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使水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著名作者余秋雨曾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就是水文化的胜利”。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中国首届水文化论坛中强调,“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
”渭河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轴”,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水文化历史悠远、内容丰富。
历史上渭河两岸的关中地区孕育了灿烂的先秦文化和辉煌的大唐盛世,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一千多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渭河在哺育沿岸人民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引以为自豪的科技成果和浩如烟海的典籍,这也正是渭河所特有的历史地位和蕴含的非凡价值,所以,研究渭河水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价值,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基流及调控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基流及调控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渭河是中国黄河流域的支流之一,发源于秦岭南麓,长度约580公里,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终汇入黄河。
渭河流域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下游地区则是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渭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流域内的河水污染、河道改建、植被破坏等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渭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需要对渭河的生态流量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调控。
基流是河道中通过雨、雪、融水等自然景观输入的水量,是河流维持正常运行的基础。
调控基流可以优化渭河生态环境,保护河流健康。
因此,对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基流及调控初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主要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渭河宝鸡市区段的生态基流进行初步研究,并提出调控措施。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分析宝鸡市区段渭河的河道特征、水文气象条件、水质及水生态状况等。
建立水文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 构建宝鸡市区段渭河的水文水力模型,对该河段的水流状况进行模拟和分析。
3. 通过研究气象、植被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分析对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系统及基流的影响。
4. 基于模型模拟结果和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提出调控基流的措施,并预测调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研究目标:1. 研究生态基流的特点、水文水力情况及变化;2. 探索气象、植被和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及基流的影响;3. 提出调控基流的措施,并验证调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应用现代河流水文学、水文水力模型、遥感等技术手段,对渭河宝鸡市区段的生态基流进行初步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 收集宝鸡市区渭河水文、水力、气象、植被等相关数据,建立数据集。
2. 采用RCM、SLURP等模型对渭河宝鸡市区段的水文水力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
气温变化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水利科技论文-水利论文
气温变化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水利科技论文-水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受地形影响,渭河是宝鸡市主要纳污排泄通道。
渭河宝鸡段河流水系示意图见图1。
所用基础资料中,1954-2009年逐月平均降雨量和逐月平均气温为陕西省统计年鉴刊印宝鸡实测气象数据,1954-2009年林家村水文站以及1972-2009年宝鸡峡渠首站逐年及逐月径流量和引水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刊印数据。
数据数字化后整理为数据库模式管理。
降水、气温变化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分析降水变化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对1954-2009年降水和径流量作相关分析见图2。
由图2可见,渭河林家村水文站年径流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特别是1980年后的近30年时间,渭河林家村河段年径流量持续偏低,连续多年为枯水年份。
年降雨量略有减少,但近期变化不明显。
通过对宝鸡段降水和径流的水文要素的趋势分析,渭河宝鸡段径流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这与宝鸡市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有关,如城市引水量的增加、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特别是宝鸡峡加坝加闸后,渠首年引水量将增加到8亿m3,对市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市区拦河闸工程运行方式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同理对1954-2009年气温和径流量作相关分析见图3。
由图3可见,宝鸡气温自1980年后的近30年时间升温明显,与径流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
气温升高导致河道蒸散发加剧以及空气湿度降低等都是重要原因。
对1954-2009年逐月降水和径流量以及逐年气温和径流量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分析,得到降水与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69,正相关性较好,即降雨与径流之间存在同增同减的趋势。
得到气温与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73,呈明显负相关,即气温与径流之间存在彼增此减的趋势。
将不同年代的降雨量、气温和径流量加权平均整理做表,见表1。
统计分析多年径流量减少约56%,多年降雨量减少约14%,多年平均气温升高1.4℃。
降雨、气温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分析天然状态下,气温-降水量双累积曲线以及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应该是一条直线。
渭河基流保障生态补偿及调度方案层次化分析
渭河基流保障生态补偿及调度方案层次化分析作者:刘铁龙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陕西省渭河全线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渭河生态流量保障成为渭河生态系统修复面临的迫切需求。
针对渭河干流宝鸡峡至魏家堡河段生态流量保证率低的问题,基于层次化需水理论方法和利益相关方解析,研究适用于该河段水利工程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河道基流生态补偿和调度方案。
通过研究,提出了渭河流域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不同类型用水的优先等级,综合确定了层次化的生态环境需水和经济社会需水保障次序;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情景下利益相关方损益分析,按照基于最小生态流量的水生态保障义务、基于低限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过渡、基于适宜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责任3个层次,提出了渭河宝鸡段水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不同情景下的生态流量调度方案和具体补偿措施。
关键词:层次化需水;生态补偿;调度方案;渭河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03.007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Dispatching SchemeGuaranteed by the Base Flow of the Weihe RiverLIU Tielong(Shaanxi Provincial River Reservoir Management Bureau,Xi’an 710018, China)Abstract:How to guarantee the ecological flow is an urgent issue in the restoration of river eco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project of the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paper carried ou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dispatching schemes for the river reach from Baojixia to Weijiapu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ierarchical water demand and stakeholders analysis to promote ecological flow guarantee rate. Firstly, the overall sequence of hierarchical socio-economic and eco-environmental water use was brought forward based on the priority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domestic and ecological water use. Then,wate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 of stakeholders, including ecological obligation for the minimum ecological flow, transit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the low limit of ecological flow, and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appropriate ecological flow. The corresponding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dispatching schemes were also put forward.Key words: hierarchical water dem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dispatching scheme; Weihe River1 引言我國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宝鸡峡灌区用水对渭河中游生态基流影响的探讨
adjustment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目前农业用水高达3700.3900亿一/a,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
左右,这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突出的特点【l】。在大型灌区相对集中的渭河流域关中段, 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已经成为制约流域内生态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为黄河第一大支流的渭河流域关中段水资源紧缺、泥沙含量高、保障生态基流困难。其 中宝鸡杨凌段枯水期除去排污废水几乎无基流。生态基流短缺,除气候变化影响外,主要原因 是灌溉用水巨大。其中中游宝鸡咸阳段生态基流主要受宝鸡峡灌区灌溉引水影响。 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关中西部,西起宝鸡市以西的渭河峡谷,东至泾阳,南临渭水,北抵渭 北高塬腹地。涉及西安、成阳、杨凌、宝鸡4市(区)所辖的14个县(区),农业人口190.6万人, 可耕地面积20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8.85万hm2。 灌区主要采用渠道引水,自流灌溉模式,设计引水流量95m3/s,校核流量115 m3/s。灌区 分塬上、塬下两大灌溉系统,塬下灌区由原渭惠渠扩建而成,渠首在眉县魏家堡,设计引水流 量45m3/s,年引水量51247万m3,设计灌溉面积110.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9.1万亩,总干 渠和南北2条干渠总长197kin。塬上灌区从宝鸡市以西11公里的渭河宝鸡峡林家村引渭取水, 设计引水流量50m3/s,最大引水流量55m3/s,设计年引水量79200万m3,设计灌溉面积1 80.26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3.79万亩,总干渠和东西2条干渠总长215km/引。由于受到资源、管 理和工程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灌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还不高,这不但制约了灌区的发展,而且 还挤占了河流的生态需水量。本文拟通过宝鸡峡灌区农业用水与生态基流的关系研究.确定农 业节水灌溉对渭河生态基流的贡献,从而为流域的合理规划和河流生态建设提供根据。
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0年1月第42卷第1期地下水Jan.,2020 Ground water Vol.42NO.1DOI:10.19807/ki.DXS.2020-01-025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主要问题及对策任永利(陕西省宝鸡峡管理局,陕西咸阳712000)[摘要]大中型灌区是国家粮食保障的压仓石,更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据地。
水量调配是灌区管理的重要工作,宝鸡峡灌区作为陕西省最大灌区,做好水量调配、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关中粮仓安全是一项头等大事。
本文通过分析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灌区水量调配的对策,为灌区管理单位探索新的水量调配方式提出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宝鸡峡;水量;调配[中图分类号]S27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184(2020)01-0078-02宝鸡峡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从渭河左岸引水,受益范围涉及宝鸡、咸阳、、杨凌、西安4个市(区)的14个县(区),有效灌溉面积约283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约占2/3,提水灌溉面积约占1/3。
作为陕西省最大的灌区,怎样把有限的水资源做到效益最大化是灌区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量调配是实施灌区计划用水的重要措施,是用水管理的主要内容,在自然条件多变的半干旱地区,特别是水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岀的大、中型灌区,只有做好灌区水量调配工作,才能把河源仅有的枯水量引好、用好,更好的发挥工程效益,达到灌区均衡受益,全面增产。
1灌区水量调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宝鸡峡灌区点多、线长、面广,属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建成的老灌区。
近20年来,国家虽然陆续投入了大量资金予以除险加固和改造提升,但由于年度资金量有限,改造提升的速度依然赶不上设施老化老旧的速度。
灌区水量调配无论从硬件条件,到软件实力,距离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1硬件条件有限1.1.1设施老化失修灌区基础设施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近20年来国家虽然陆续投入了大量资金予以除险加固和改造提升,但设施老化、建筑物失修的程度依然严重,这种先天性的缺陷造成灌区输水能力下降,远达不到工程设施应有的设计水平。
宝鸡峡水库运行方式
宝鸡峡水库运行方式针对渭河水沙特性,宝鸡峡水库选择了大底孔泄流方案,以利于大洪水、大沙量及时排出库。
“采用‘蓄清排浑,汛期控制水位’的运行方式。
在汛期(7~8月)以630 m为控制水位,当渭河来水流量超过200 m3/s,或含沙量超过15%(165 kg/m3)时,水库放空冲沙,并维持水库敞泄。
相反,当上游来水流量降低到200 m3/s,含沙量小于15%时关闸蓄水。
正常情况下,水库在灌溉后的8月15日至8月31日集中敞泄排沙。
”宝鸡峡灌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缓解或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除采取节水、兴建蓄水工程以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措施外,应充分发挥已成水利设施的作用,实现多种水源工程联合运用、统一调配,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林家村灌区在现有工程条件下灌溉保证率很难得到满足,渠首加闸工程不能使灌区的灌溉用水得到保证,只有通过在渭河支流小水河水库的补水才能使目前的缺水状况得到缓解,远期“引洮济渭”工程主要对生态需水起调节作用。
魏家堡灌区,由于河源来水、灌区缺水和弃水同步性很强,本身又不具备调蓄能力,还受到引水能力的限制,所以缺水比较严重。
通过小水河水库和“引洮济渭”工程的补水还不能完全满足灌区对灌溉的要求,但是可以通过“引石济魏”和地下水的补给来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
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主要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管理、节约用水、采用新技术高效用水、增辟新的水源、跨流域调水及对水资源的保护。
作为水资源管理一项重要内容的水库运行调度,如何正确地运用水库(群)调度使系统效益最佳,是水利工程管理运用中最常见的问题。
同时,也能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宝鸡峡灌区分为塬上和塬下两部分,分别自渭河林家村和魏家堡两个引水口取水,现状最大引水能力分别为60m3/s和50m3/s。
宝鸡峡灌区总灌溉面积约298万亩,其中塬上灌区约180万亩,塬下灌区102.8万亩。
在塬上灌区还有王家崖、信义沟、大坝沟、泔河等库渠结合水库4座,水库形成“长藤结瓜”式引水,总干渠全长180km,其中98km是著名的黄土塬边渠道,总有效库容1.16亿m3(总库容2.26亿m3,汛期库容1.06亿m3)。
渭河宝鸡段河流生态需水量估算
渭河宝鸡段河流生态需水量估算靳美娟【摘要】河流生态需水研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保障。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基于生态基流、输沙需水和自净需水三方面考虑,最终估算出渭河宝鸡段现阶段河流生态需水量为19.01亿 m3。
与渭河宝鸡段上游来水量相比,生态需水量缺口较大。
最后从增加上游来水量、区段内的节水及控污、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若干针对性建议。
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研究,也为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Study on the river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optimalal 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ut also the security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 he conception and component of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the ecological wat er demand in Baoji section of Weihe River was estim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cological base flow, wat er requirement for sediment transport, and water requirement for self purification, which was 19. 01 × 108 m3 . Compared with the upst ream water, a big gap in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stil exists. Therefore, some feasible suggest ion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t he increasing of upstream water, water saving and pol ut ion control in the sect 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T he research results not only enrich the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theory, but also provide an importantreference for the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reasonable ut 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生态基流;自净需水;输沙需水;生态需水;渭河【作者】靳美娟【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 72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3水资源作为最基础的自然资源,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和良性循环,同时, 它也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渭河流域水文概况
渭河流域陕西段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针对渭河水环境的变化,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1991-2002年渭河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CODMn、NH3-N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渭河流域CODMn、NH3-N污染因子的污染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渭河流域污染因子污染治理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26个县市,至潼关入黄河,全长818km,总流域面积6.25×104km2.陕西境内河长共502km, 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
流域面积3.38×104km2,分别占渭河全长和总流域面积的61.37%和53.79%[1]。
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生命河"。
该流域不仅是陕西省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而且是陕西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这里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生产总值[2]。
它的存在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农业灌溉的基础,也是沿岸大中城市如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现代文明的保障。
然而,近年来,渭河的水质极度恶化,各项指标严重超标,据省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2],渭河即将成为陕西关中最大的"纳污水道"和黄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陕西省政府曾于1999年下令关闭了500多家小造纸厂,随后又关停了一批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249家企业投资4亿多元,进行污染控制治理,近年达标排放率保持在90%以上。
宝鸡地质
宝鸡地处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
全市平均海拔618m(1985年数据)。
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
东连西安市、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3平方公里。
宝鸡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
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原占总面积17.5%,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
黄土高原是引人注目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它的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是其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课题.回顾了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的过程,总结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深化的方向.经过数十年的积累,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较深入地研究了历史时期黄土塬区地貌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历史时期渭河河谷地貌的演变,研究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河道变迁,提出了黄土高原的侵蚀期,得出了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历史、侵蚀速率.今后的研究应应用现代研究手段,以长时段、短周期、高分辨的研究为研究深化的方向.古之姜水,据《水经·渭水注》所载是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县周原一带,但不知道确定地点。
不过,据《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门堡,堡西有一水名今仍名清姜河。
海拔2819米的玉皇山北麓是清姜河上游第一大支流神沙河的发源地。
玉皇山的西南侧海拔2598米的代王山,南麓之水流入嘉陵江,北麓进入神沙河,神沙河在观音山进入清姜河。
玉皇山东南侧海拔2403米的小代王山,小代王山西南海拔2002米的乔麦山等,孕育了清姜河的另一条大支流李家河,李家河在大散关南入清姜河。
渭河流域水文概况
渭河流域陕西段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针对渭河水环境的变化,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1991-2002年渭河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CODMn、NH3-N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渭河流域CODMn、NH3-N污染因子的污染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渭河流域污染因子污染治理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26个县市,至潼关入黄河,全长818km,总流域面积6.25×104km2.陕西境内河长共502km, 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
流域面积3.38×104km2,分别占渭河全长和总流域面积的61.37%和53.79%[1]。
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生命河"。
该流域不仅是陕西省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而且是陕西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这里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生产总值[2]。
它的存在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农业灌溉的基础,也是沿岸大中城市如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现代文明的保障。
然而,近年来,渭河的水质极度恶化,各项指标严重超标,据省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2],渭河即将成为陕西关中最大的"纳污水道"和黄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陕西省政府曾于1999年下令关闭了500多家小造纸厂,随后又关停了一批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249家企业投资4亿多元,进行污染控制治理,近年达标排放率保持在90%以上。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摘要:文章以宝鸡峡北干渠、总干五支渠工程为例,科学分析了项目区节水改造前后现状年、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状况,从节水、输水方面论证了工程改造对水资源平衡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宝鸡峡灌区;项目区;节水改造工程;水资源平衡;灌溉水利用系数:A:TV213 :1009-2374(2015)27-012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7.0641 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塬下北干渠和塬上总干五支渠,田间水利用系数统一取0.89。
北干渠项目区现状年渠系水利用系数0.63,灌溉水利用系数0.56,总干五支渠项目区现状年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89,灌溉水利用系数0.792。
根据近年灌区改造成果,预计到2020年田间水利用系数0.90,北干渠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64,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76;总干五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0.91,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19。
2 灌溉制度设计灌区现状年作物灌水2~4次,灌水定额因灌水时间和作物种类而异,一般在30~60m3/亩·次。
根据作物种植比例及复种指数计算,灌区现状年灌溉净定额为201.345m3/亩,设计水平年灌溉净定额209.9m3/亩,见表1和表2:3 现状年项目区供需水资源平衡分析3.1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在现有工程设施情况下,根据多年资料统计,项目区年均引用渭河水6092万m3,地下水可供水量1667万m3,二者合计7759万m3。
3.2 现状年需水量3.2.1 灌溉需水量。
现状年,项目区净灌溉定额201.345m3/亩,总灌溉面积20.94万亩,根据粮经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作物灌溉制度计算灌溉净需水量为4217万m3,根据现状年灌溉水利用系数,折算到渠首毛水量为7253万m3。
具体见表4:3.2.2 人畜生活、工业及其他用水量。
现状年项目区总人口16.63万人,有大牲畜0.55万头、小牲畜4.15万头,工业总产值126558万元。
渭河水文特征
渭河水文特征渭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在山西省河津市汇入黄河。
干流全长千余公里,流域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约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5。
一、水位变化规律:夏秋汛期洪水涨落快于冬春季节,且历时短,冬春季的径流主要靠上游集雨补给;夏秋汛期则主要受黄河上游来水影响。
另外,还有少量降雨产生的径流,成为渭河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径流补给形式:除上游集雨面积广泛降雨较多外,其他地区都属内陆河流,因此径流绝大部分为降水补给。
在河流上游集水面积内,降雨和冰雪融水所占比例较大,黄土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50毫米左右,而年径流量一般不超过100亿立方米。
三、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9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
同时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一般小于3%。
三、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9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
同时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一般小于3%。
四、水沙关系:水沙分布很不均匀。
总的来说,输沙率沿河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出入黄河的沙量则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特别是陕西省入黄泥沙更甚,西部山区的径流携带泥沙多,侵蚀力强,含沙量大。
渭河流域洪水与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洪涝灾害频繁,洪水主要是暴雨产生的。
降水主要是靠流域内的降雨,降雨主要集中在7、 8、 9三个月份,对径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上游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从而截流了一部分上游降雨,使得渭河径流的季节变化趋于缓和,这样就使得径流主要受降水影响,对径流的补给作用较大。
四、水沙关系:水沙分布很不均匀。
总的来说,输沙率沿河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出入黄河的沙量则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特别是陕西省入黄泥沙更甚,西部山区的径流携带泥沙多,侵蚀力强,含沙量大。
宝鸡峡灌区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l 灌 区概 况
宝鸡 峡灌 区位 于陕西 省关 中平原西 部 ,西起 宝鸡 市 以西 的 渭河 峡谷 , 至 泾河 , 临 渭水 , 东 南 北抵 渭北 高
塬腹 地[。总 控 制面 积 2 5 k 5 m 。灌溉 宝 鸡 、 阳 、 3 咸 西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国 家外 专 局 高 等 学 校 学 科创 新 引智 计 划 ( l1 ) 目( 0 0 9 ; 西 省 自然 科 学 基础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O 0 ) 教 “ l” 项 B 8 3 )陕 D 14 作 者 简 介 : 红 艳 (9 6 ) 女 , 朱 18 一 , 河北 容城 人 , 士 研 究 生 , 要研 究 方 向为 水 资 源 利 用 与保 护 。E ma : yh hn yn 6 . n 硕 主 — i z zu oga @1 3c lh o
水 源 历 史 演 变过 程 及 规律 。 结 果表 明 : 区降 水 . 发 , 家村 水 文 站 年 径 流 量年 内分 配都 不 均 匀 。 灌 蒸 林
年 蒸 发 量 有 增加 趋 势 , 趋 势 不 显 著 ; 降水 量 表 现 为 减 少的 趋 势 ; 家村 水 文站 的年 径 流 量 减 少 但 年 林
2 资 料来 源 与研 究 方 法
考 虑到 资 料 的代 表 性 和 同步 性 。本 文 选 取 了 1 O
个 测 站 17 ~ 0 7年 的 降 水 观 测 资 料 、0个 测 站 90 2 0 l
1 8 0 1 的蒸发观测资料和林家村水文站 l5 0 6 90 0 年 90 0
础 ,其 变 化趋势 是水 资源科 学评 价与合 理开 发利用 的
宝鸡峡引水灌溉工程调节计算程序设计
宝鸡峡引水灌溉工程调节计算程序设计
冯缠利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 宝鸡峡引水灌溉工程是陕西省大型灌溉工程之一,除航运外,各类水利设施门类齐全.引水系统由引水枢纽、总干渠及灌区四库组成.实际上是以引水枢纽为"龙头"、总干渠为"藤"、四座渠库结合水库为"瓜"的"长藤结瓜"式引水灌溉系统.由于涉及工程较多,同时还受渭河来水含沙量的影响,工程运行过程复杂.这里介绍的调节计算程序设计,可为"长藤结瓜"式引水工程的调节计算程序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冯缠利
【作者单位】省水电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宝鸡峡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J], 张洪波;辛琛;王义民;黄强
2.宝鸡峡灌区灌溉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 [J], 林启才;李怀恩;吴喜军
3.宝鸡峡引水灌溉工程调节计算程序设计 [J], 冯缠利
4.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 [J],
5.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以宝鸡峡引水工程为例 [J], 王俊卿;李靖;李琦;陈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改善对策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改善对策XXX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渭河流域是我国西部非常重要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将对陕西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对渭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做了概述和分析,并针对渭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地面特征,以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标,对其综合治理提出具体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渭河;水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治理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全长8l8 km,流域面积l34766km2[1],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渭河自东沟峡进入陕西,至老潼关注入黄河,陕西境内502km,沿岸有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大中城市和杨凌示范区及一批小城镇。
渭河流域总面积13.5万km2,陕西境内6.71万km2,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1%的生产总值[2],工农业非常发达,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经济区,对全省乃至西部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急剧变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渭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4.8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侵蚀强度面积达 3.36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输沙量4.58亿吨,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3]。
据监测数据表明,1吨渭河洪水的泥沙含量达到486kg。
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注入渭河,致使渭河入黄、支流入渭不畅,潼关高程不断抬高,黄河下游主槽严重淤积,洪涝灾害愈加突出。
2003年8月,渭河干流发生了罕见的连续5次洪峰,给渭河流域尤其是下游两岸群众带来了重大灾难。
本文在论述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同时,针对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地面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措施。
1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危机的状况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排污量同步剧增、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日渐加剧的多重压力,渭河水环境严重超载,水质日益恶化。
宝鸡峡灌区耗水量变化对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研究
宝鸡峡灌区耗水量变化对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研究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的不相匹配性决定了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性。
灌区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基地,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灌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充。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现代灌区是以灌溉农业为主,兼有生活及其它行业供水、用水、耗水及排水为一体的系统,所以,现代灌区的用水对象已呈多元化趋势。
灌区的耗水过程既是自然界的一种水文现象,同时又是人类对水量循环的一种干预,灌区耗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区域水资源的转化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因此,研究灌区耗水量变化对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宝鸡峡灌区是陕西省最大的灌区,考虑到该灌区在地形地貌条件、水源条件、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节水灌溉水平等方面在大型灌区具有代表性,同时在水文、气象、灌溉用水方面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相关资料,因此本文将以宝鸡峡灌区作为研究背景区,通过分析该灌区的耗水量变化对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期望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利用1991~2003年共13年的资料和数据,逐年计算了灌区需水量,并与实际供水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农田灌溉一直处于缺水状态,多年平均缺水5.24亿m~3,年最大缺水量为7.69亿m~3(1995),年最小缺水量为2.65亿m~3(2003),由此可见灌区农田灌溉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从灌区的水量转化角度出发,界定了灌区耗水量的概念,即灌区供水量(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输水、用水和非用水过程中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中的水量。
根据该定义将灌区耗水量分为用水耗水量和非用水耗水量,并对其进行了逐年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农田灌溉耗水量呈递减趋势,而工业及乡镇企业、城市和农村生活耗水量呈增长趋势。
在灌区耗水量中,1991~2003年中农田灌溉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最高为83.4%(1994),最低为56.9%(2003);工业及乡镇企业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由7.4%增加到24.7%;城市生活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由1.3%增加到2.4%;农村生活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由8.3%增加到13.6%。
渭河宝鸡市区段河道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渭河宝鸡市区段河道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索明生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也是东西贯穿宝鸡市区的最大河流,分析研究其河势的变化规律,对于整个渭河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市区段河道演变分析,为今后渭河市区段的河道治理和工程管理提供依据.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索明生
【作者单位】宝鸡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陕西宝鸡 7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1
【相关文献】
1.渭河水碧映千秋--宝鸡市渭河市区段生态治理纪实 [J], 郭晓斌
2.渭河宝鸡市区段洪水灾害风险预测研究——以下马营渭河生态园为例 [J], 万红莲;朱婵婵;宋海龙;张咪;张掌权
3.渭河宝鸡市区段蓄水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浅析 [J], 闫建峰
4.渭河中游宝鸡市区段生态流量问题浅析 [J], 常春;常华
5.渭河宝鸡市区段河床沉积物磁性特征分析 [J], 张俊辉;王彦虎;姜珊;周旗;刘引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宝鸡峡引渭灌区
流量由30立方米每秒增至45立方米每秒;冲刷闸由2孔扩至5孔,泄水流量增至120立方米每秒。1965
年滚水坝体由3.2米加高到3.7米。
(二)渠道布置
渭惠渠渠道以修建顺序分别为第一、二、三、四、五、六渠。
(三)重点工程
宝鸡峡渠线穿山跨河,越沟过险,绕坡上原,工程复杂艰巨。至工程全部建成,累计开挖土石方
8400万立方米,砌石38.6万立方米,浇注混凝土60多万立方米,耗用水泥14万吨,钢材4776吨,投入
工日73069万个,征用土地32764亩,安置移民3687户(补偿费513.43万元),国家投资1.7亿元。其
第二阶段为1969年3月工程复工至1971年7月建成通水。1968年11月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宝鸡峡
引渭工程指挥部,先后担任总指挥的有吕祖尧、郎冲,副总指挥有鱼振东、崔玉亭、张鹤等,成员为
有关市、县及省级有关部门的领导。指挥部下设18个工区,以县为单位组建兵团,组织10万民工,采
取分段大包干的办法,陕西省水电厅99名技术干部分派到兵团和重点工程单位负责技术质量,按照
工程设计奖”。
(二)施工建设
宝鸡峡引渭工程经历了1958年~1962年和1969年~1971年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工于1958年10月,停建于1962年春。1958年10月中旬,由省长赵寿山主持在宝鸡市召
开了渭河工程委员会会议,省水利厅厅长管建勋、宝鸡地委副书记黄志诚及各有关县市负责人参加,
确定了干渠北线方案、任务分配及工料负担等问题,决定成立渭河工程局领导施工(黄志成为党委书
“先原边、后原上,先重点、后一般,先干渠、后配套”的原则进行会战,在兵团之间,班、连、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4期2010年4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 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 sity(Nat.Sci.Ed.)Vol.38No.4Apr.2010宝鸡峡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张洪波1,辛琛2,王义民3,黄强3(1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陕西秦安河流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6;3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摘要]=目的>研究水文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诊断,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新途径。
=方法>对渭河44年(1960-2005年)的水文资料和宝鸡峡灌区32年(1972-2005年)的引水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的影响,并采用变化范围法(R VA)对32个水文改变指标(IH A)进行统计,研究引水对渭河水文情势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果>引水导致渭河年平均流量较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年份尤为突出,32年中有8年年平均流量低于生态基流量;输沙量较引水前减少了80%强;且对河流的枯季月流量、年最小流量平均值、年最小1日流量发生时间、年低流量发生次数及平均延时、流量平均增加率等影响较大。
=结论>宝鸡峡灌区引水对渭河的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低流量出现的频率和时间过多,严重影响河流的功能实现,迫切需要开展维持渭河河流健康生命的相关研究,在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安全的同时,支持和改善灌区建设,以确保粮食稳定和区域社会的安全发展。
[关键词]宝鸡峡引水;渭河;水文规律;水文情势;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P3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9387(2010)0420226209 Influe nce of drawing water to Baojixia irrigation are a on hydrologicregula rity and e cosystem of We ihe RiverZHANG H ong2bo1,XIN Chen2,WANG Yi2min3,H UANG Qiang3(1College of Envir on m ent Science and Eng ineering,Chan g.an Univer sity,Xi.an,Shaanxi710054,Ch ina;2Shaanxi Qin.an River I nstitu te,Xi.an,Sh aanxi710016,Ch ina;3Key Lab of N orthwes t Water Resources andEnvironment Ecolog y of MOE at X AUT,Xi.an,Shaanx i710048,China)Abstr act:=Objective>A new approach appeared to settle the above problem,that to diagnose the river ecosystem by analyzing the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logical change and river ecosystem.=Meth2 od>Using44years.(1960-2005)histor ical hydr ological data and32years.(1972-2005)drawing water data for Baojixia irrigation ar ea,the influence of water diversion on hydrologic regularity of Weihe River was studied.Then with RVA method adop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32IH A indexes,the influence of water diversion on flow regime and ecosystem of Weihe River was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Result> Drawing water from Weihe River led to the decrease of its annual discharge and more strongly in dry years, causing the average discharge lower than the basic flow of Weihe River in8year s time of the past32years. In addition it impacted the sediment discharge,cutting80percent.A nd an obvious change occurred on monthly water condition in the dry season,annual minimal mean runoff,julian date of each12day annual, number of low pulses and its median duration and rise rate after drawing water.=Conclusion>The r esults indicated that water diver sion to Baojixia irr igation area has a great effect on hydrologic r egularity and eco2 system safety of Weihe River,especially on functions related to low flow.And related research on keeping*[收稿日期]20092092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09027);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07SH Z1219)[作者简介]张洪波(1979-),男,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后,主要从事河流健康与生态调度研究。
E2m ail:hbzhang@ch river healthy is urgently needed to assist supporting and improving irrigation district construction to ensure river ecosystem,to guard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gr ain production and safety of r egional development.Key words:Drawing water to Baojixia area;Weihe River;hydrologic regularity;flow regime;ecosystem 水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的纽带,良好的生态水文关系是维持流域或区域水循环过程的健全性与天然水资源更新再生的关键,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人类对河流进行了过度攫取,导致河流生态水文系统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1]。
有关人类活动与径流响应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分别从气候变化、水循环过程、社会系统损耗、下垫面变化等多个因素对河流径流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识别和考量人类活动对河流系统的影响[2]。
但限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生态检测手段,人们尚无法直接大规模观测河流生态系统的变化与演变过程,因此对于人类活动与河流生态系统变化间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一直比较缓慢。
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对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受降水减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及工农业用水增加等方面的影响,渭河出现了河道萎缩、河槽淤积、水污染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致使渭河健康状况严重恶化,并已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且与甘肃毗邻,既是渭河流域五大灌区之一,也是陕西省最大的国有灌区和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灌区按自然地形分塬上、塬下两大供水系统。
塬下渭惠渠1959年建成,塬上宝鸡峡1971年通水。
由于共引渭河水源,1975年宝鸡峡与渭惠渠合并,形成了现在的引水结构。
该工程自建成以来,对解决渭北高原严重的干旱问题,保障和改善灌区人民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宝鸡峡灌区在解决自身用水需求的同时,也对渭河的河流健康状况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枯水期,河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3]。
本研究以渭河为研究对象,从水文规律、水文情势以及生态系统响应3个方面,研究了宝鸡峡灌区引水对渭河的影响,探讨渭河水文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间的响应关系,并对人类活动引发的生态系统变化状态进行诊断,试图从水文学的角度,突破生态监测数据获取上的瓶颈,为人类活动与河流生态系统变化间的响应关系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1 研究对象宝鸡峡灌区的供给水源由降雨、渭河引水和提取地下水3部分组成。
灌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37~651mm,渭河来水年径流量为24亿m 3,灌溉引水4~7亿m 3;灌区年可提取地下水1.5亿m 3以上,累计年可供水量为8.11亿m 3。
宝鸡峡引渭灌区自1972年开始从渭河引水,渠首位于渭河中游林家村附近、渭河峡谷出口处以上[1],设计引水流量为95m 3/s 。
对宝鸡峡灌区1972-2005年32年(缺2001、2002年)的引水资科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宝鸡峡灌区多年平均引水5.8亿m 3,相应的平均引水流量为18.35m 3/s,各月引水数值不稳定,且无明显规律性(图1)。
图1 1972-2005年宝鸡峡灌区1月、8月和年均引水流量的变化Fig.1 Variety of average dr awing wat er in Jan,Aug and annual during 1972-2005227第4期张洪波,等:宝鸡峡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灌区引水灌溉工程主要是利用渠首加闸加坝水库、小水河水库、王家崖水库、信义沟水库、大北沟水库和泔河水库,共6座渠库结合水利工程引蓄非灌溉季节的渭河河水。
在灌溉时期水源不足时,抽库水入渠以缓解旱情。
因此,灌溉引水在年内时间的分布上并未留有明显的灌溉制度痕迹,大体趋势为年内分布比较均匀,汛期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