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
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的特点总结
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的特点总结
温病是指外感温邪,以热象为主要特征,并具有季节性或不同程度传染性的疾病。
它的特点主要有五: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吴又可云:“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少,在方隅有轻重,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
2.有传染性、流行性:王叔和云:“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3.有季节性、地方性:王叔和云:“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每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4.发生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性:温病的发生一般比较急,变化比较快而多。
其病机变化的规律一般有三种是温疫从口鼻而入,或由表入里,里热外发或表里同病;二是温病按照卫气营血的规律传变;三是温病按照三焦的规律传变。
5.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温为阳邪,容易化燥伤阴,故发病后大多发热较重,并伴有口渴、溲黄,若温邪内陷,则亦现神昏谵语、斑疹、吐衄甚或动风痉厥。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从吴又可著《瘟疫论》,王子接著《降雪园古方选注》到叶天士著《温热论》和薛雪著《湿热条辩》,再到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温病学已基本形成系统。
《温病条辨》集前论之所长,更具创新,尤其是大量的经典组方对后世影响巨大。
当然,从这部著作里我也学到了许多。
一,学习方法上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吴鞠通早年和其他大部分医家一样,都曾精研儒学经典,这对文学功底的积累是必须的,尤其是吴鞠通有幸整理《四库全书》,这极大的提高了他的文学水平以及思想深度。
他对中医典籍更是阅览广博而又字斟句酌。
江苏是个文学和医学都十分发达的地方,对一个求知若渴的人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大量的资源俯拾即是,这也使大多数医学工作者对之熟视无睹,或好读书不求甚解或干脆将经典束之高阁。
在中医院的工作经历使我加深了对我国传统医学的热爱,捧起这部著作有时会读到爱不释手,不过我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就要靠我勤求古训,多读读文学方面的书和其它古代医集著作了。
二,对“医不传量也”的重新认识。
好多同事认为,中医的发展至今天之所以感觉不如从前是因为好多经验失传,是因为组方中的重要部分:药量的多少没有传下来。
而本书从凡例中即指出:“方中所定分量,宜多宜少,不过大概而已,尚须临证者自行斟酌。
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
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之大戒。
夫古人治病,胸有定见,目无全牛,故于攻伐之剂,每用多备少服法。
于调补之剂,病轻者日再服,重者日三服,甚则日三夜一服。
后人治病,多系捉风补影,往往病东药西,败事甚多。
”这段文字明白的告诉当今医者,勿拘泥于方书中所标药量,更不要被各种规范束缚思维。
这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相同的,当然,也要借鉴现代医学对药量的研究,了解中药的极量,保证在安全用药下使用合适剂量。
三,对温病病因学的认识。
大凡医家多以一言定论,此风气延于金元时期,如河间的火热伦,子和的攻下论,李杲的脾胃论,多将病因源于一说,后世张景岳尤其注重补阳,可见其认为人阳常不足已是根深蒂固。
《温病条辩》治疗暑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温病条辩》治疗暑温病用药规律分析【摘要】目的:系统的剖析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中,治疗暑温病的用药特点及配伍使用规律,为临床医治暑温病提供参考。
方法:梳理《温病条辨》一书中,医治暑温病的方剂,借用SPSS25.0软件对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药味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剖析。
结果:收集方剂25首,药物85味,寒性药物占39.2%,五味以苦味和甘味为主占32.6%与23.9%。
结论:吴氏医治暑温病,多以清热为主,滋阴为辅,善将苦寒与甘寒药物运用到不同治法中。
【关键词】《温病条辩》;暑温;用药规律暑温病是夏季感受暑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病急骤,初起既以里热盛为特点的温病。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中医学对暑病最早的认识,在当时对暑病病因的认识还是建立在伏寒化温的基础上的。
直至清代,暑温之名才正式确立见于吴氏《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1]暑为热之极,致病力极强,病邪侵犯人体多直入阳明,很少见到卫分证,初起就可见壮热、汗多、口渴等症状。
[2]由于其致病因素特殊,临床表现危急,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耗气伤津,严重者可致津气欲脱等危重证候。
本文通过梳理《温病条辨》中治疗暑温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从药物四气五味理论出发,探究吴氏治疗暑温病用药的配伍使用规律,以丰富吴鞠通学术思想及温病学理论,为治疗暑温病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数据来源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的《温病条辨》[3]为研究对象。
整理筛选书中治疗暑温病的方剂,及条文中提及的加减药物,进行数据分析。
1.2药物四气五味界定及纳入标准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为标准规范,界定药物名称规范、性味等;1.3统计将数据录入 Excel 表格中,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方剂筛选结果《温病条辩》共有条文265条,方剂208首。
吴鞠通《温病条辨》学术思想与临床价值
吴鞠通《温病条辨》学术思想与临床价值吴鞠通承叶氏之学,自成体系;《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方药周详刘景源赵进喜李建民马晓北张保春董宜华贾海忠摘要:吴鞠通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所著《温病条辨》作为一部系统的温病学著作,专门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等,以三焦谋篇,穿插卫气营血与脏腑经络辨证方法,理法方药完备,切合临床实用。
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吴鞠通的学术思想,不仅有利于理解温病学理法,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科疾病疗效。
关键词: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经典《温病条辨》是清代吴鞠通所著,在温病学学术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吴鞠通一生经历多次瘟疫流行,眼见至爱亲朋病亡,痛心于时医以长沙法救之而致人于死,潜心钻研《内经》、《伤寒论》诸书,参阅吴又可、叶天士等前贤宏论,结合自己的临证体验,著成《温病条辨》,确立系统的温病学诊治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方法,影响深远。
如何理解《温病条辨》的辨证方法,深刻领会其学术思想,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期“铿锵中医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组织专家, 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现总结如下。
一、《温病条辨》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刘景源教授:《温病条辨》是温病学跨时代的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瑭,字佩衡,号鞠通。
鞠通19岁时其父病死,四年之后,其侄又因温病误治夭亡。
26岁时来到北京,参与《四库全书》抄写和校对,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医书,“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
认真学习前贤尤其是叶天士之学,结合自己在京城温病流行期间的实践经验,终于写成《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体例非常特殊,一共分为七卷,卷首叫《原病篇》,源于《内经》条文。
卷一开始是《上焦篇》,强调“凡一切温病之属上焦者系之”,而心肺和心包皆属上焦。
卷二是中焦篇,“凡温病之属中焦者系之”,凡中焦的温病,即脾胃、大肠病变。
卷三是下焦篇,“凡温病之属下焦者系之”,主要是病位在肝、肾下焦温病。
三焦篇总共238法,198方。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读后感)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工号:姓名:科室:通读全本后了解:《温病条辨》共6卷,主体部分以三焦为纲,分上中下三篇,列条文265条,方剂108首。
书前另有四篇序言和一篇凡例,介绍《温病条辨》的来源、概要与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
第一篇到第三篇序言分别是由朱彬、汪廷苏征保作序,第四篇是吴鞠通自序。
就单从几篇序言来看,其中不仅介绍了当时医风之弊,伤寒与温病混淆不清,也阐述了作为一名医者应具备的医术和医德,读完之后感受颇深,便一一记录下来:(一)医者当有明辨之智,有创新之思几篇序言当中都有提到当世医者伤寒温病不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
不能明辨伤寒是感受寒邪而发病,而温病是感谢温邪而发病。
“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脏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余年,略同一辙,可胜叹哉!”世风如此,牢不可破,害人甚广,当时却无明辨医理之人出来打破这桎梏,“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
”至金代刘元素,勇创新说,治疗疾病三焦论治,而不墨守六经,成为划清伤寒与温病的重大转折,为后世医家提供辨病辩证的方向,犹幽室一灯,中流一柱;而后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辩证,则为温病学说奠定理论基础。
若无这么多学者承前启后的思考探索,中医的发展又怎能日新月异,推陈出新。
故医者需有明辨之智,能正确区分各类疾病的微小差异,有创新之思,才能举一反三,学有所长。
(二)医者当有学医之法,有行医之术序言中写到:“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
必也博览载籍,上下古今,目如电,心如发,智足以周乎万物,而后可以道济天下也。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也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文化底蕴。
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学医之法,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博览群书,熟读经典,才能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有独特的思想思考思辨能力,解疑破难,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术者,当以精专为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
医学本是神圣的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疾病的发展又是变化多端,幽明莫测。
吴鞠通三焦辨治用药探讨
吴鞠通三焦辨治用药探讨摘要:本文对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治法及用药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
温邪在上焦治法以辛凉宣透,甘寒生津;传入中焦阳明,热盛津伤,燥结腑实,以甘寒泄热生津,通下存阴扶正,湿温弥漫三焦,力畅中焦,上下兼之;温邪传入下焦,宜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介类沉降之物潜阳镇惊。
其辨证施治及选方用药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吴鞠通三焦辨治用药探讨清·吴鞠通,“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华,间附己意”,而成羽翼长沙之《温病条辨》。
创三焦辨治之纲,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大法,为温病的辨证施治开创了一大法门。
其书被誉为“温病的津梁”,“温病的传世之作”,后世温病学家无不推崇备至。
本文仅从辨治用药方面作一探讨,望贤达志士更上一层,俾吴氏之说大发光辉。
1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温病初起,邪犯手太阴肺,形成上焦风热证,其病机特点是风热犯病,肺气失宣,敷布失常。
宜用疏风清热,轻清宣肺之品治疗。
这类药物质地轻,其性升浮,能直达上焦病所,祛除上焦风热。
故吴氏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羽者,鸟翅膀之长毛也,其质轻而浮,举者上托,上升也,有趋上之势。
即治疗上焦温病要用象羽毛那样轻清趋上的方法和药物,否则就不能直达上焦。
1.1 法用辛凉宣透,趋上达表;药用体轻质清,花、叶、皮、汁;性味辛凉甘润,微苦微寒,多入太阴肺经吴氏治疗上焦温病,以辛凉宣透法为主,如辛凉甘微苦、辛凉甘微寒,辛凉芳香宣络等。
制方用药多质地轻清上浮之品,性味辛凉甘润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
因“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以桑菊饮、银翘散、五汁饮、鲜扁豆花、丝瓜皮、梨汁、细生地等轻清之品,很少用子类沉降下行及味厚腻滞之类。
于篇首即驳吴又可用草果槟榔,子之坚者,直走中下,劫灼阴液。
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用景岳玉女煎去其温而腻浊之熟地及直趋下焦之牛膝,易以轻而不重,凉而不温之细生地发血中之表。
《温病条辨》之逻辑思维探讨
《温病条辨》之逻辑思维探讨摘要:《温病条辨》是温病发展史上一部不可或缺的伟大著作,是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完善了温病辨治体系,至今指导着温病临床实践,但《温病条辨》并非温病理论与吴鞠通之临床经验的简单叠加,而是吴鞠通天才逻辑思维综合应用的结果。
是书之三焦体系的辨证分析逻辑、条文的各种形式逻辑以及论治的模拟逻辑相结合早以突破了中医传统的形象类比思维局限,与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紧密融合在一起。
拟从逻辑思维角度解读《温病条辨》,揭示吴鞠通著书之天才思维逻辑,为多角度、多方位研究《温病条辨》提供基础资料;为从逻辑思维角度解读中医经典作初步尝试。
《温病条辨》系清代吴鞠通所著,是吴氏汇集历代医家精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于1798年著成的。
是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完善了温病病证的理、法、方、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的和实用价值[1],因此,自成书之后,研究《温病条辨》的医学理论和学术价值的人成千上万,但涉足《温病条辨》逻辑思维方法的文献却只有寥寥数篇[2-4]。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笔者以为《温病条辨》的成书正是吴鞠通在逻辑思维上取得突破的完美体现,天才的逻辑思维是他站在温病学最高峰的基础。
因此,笔者拟从逻辑思维角度探讨吴氏学说之规律,揭示吴鞠通著此书之天才思维逻辑,为多角度、多方位研究《温病条辨》提供基础资料。
1“三焦辨证模型”的创立过程思维的应用吴鞠通经长期临床实践,创立了“三焦辨证”之温病辨证纲领。
“三焦辨证”以三焦脏腑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辨证模型,“凡例”第8条云:“《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与《伤寒论》为对待,有一纵一横之妙”。
由此可见“三焦辨证”乃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网络系统,它的创立也如伤寒之六经模型创立经历了逻辑思维的八大转化:摄取现象,占用大量临床资料,却难以融入固有的理论体系;设想求异,建立新体系;排出放弃,搁置特殊材料;构建成型,新知融入;修改适应,调整各种框架,镶嵌内容;储备积累,不断的临床充实;运用验证,指导临床[5]。
吴鞠通治热病的思想和经验
吴鞠通治热病的思想和经验吴鞠通乃温病四大家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及叶天士对温病的认识,著《温病条辨》,独创三焦辨证理论,并在临床治疗热病上颇具疗效。
标签:热病;吴鞠通;学术思想吴鞠通,名瑭,字配珩。
江苏淮安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享年79岁。
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
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三部医书。
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其中《温病条辨》被视为温病学的重要典籍,并作为学校教材。
书中创立了温病治疗的三焦辨证系统, 并提出温病三焦分治大法, 对热病的治疗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1 对学术思想的认识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1]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
其所著的《温病条辨》一书共分为七卷,以条文和注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温病加以阐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内经》有关温病的记载,并加以注释,说明温病的始原。
一至三卷是分述上、中、下三焦温病的证候及调治方法。
四卷是杂说,提到救逆、紧急救治和病后调治各论,以便阅读者不致临床混淆。
五至六卷是“解产难”和“解儿难”,分述妇科产后及儿科惊风、痘疹的论治。
不仅如此,吴鞠通创立的温病“三焦学说”,结合“卫、气、营、血”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和方法。
“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
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
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
始上焦,终下焦。
”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从《温病条辨》看吴鞠通对《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的继承与发展
从《温病条辨》看吴鞠通对《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的继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吴鞠通《温病条辨》关于半夏泻心汤化裁方的研究,探讨其对《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应用的继承与发展。
吴鞠通在继承张仲景学术思想基础上,汲取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方药精华,结合自己临床感悟,将半夏泻心汤化裁后用以治疗温病,扩大了治疗范围,丰富了具体治法,升华了应用理论。
吴鞠通遣方用药,随病证而变,随立法而出,移步换形,用药灵活,精细恰当,为后人深入领悟应用《伤寒论》经方提供了启迪。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hanging decoction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Wu Ju-tong’s Wen Bing Tiao Bian,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Shang Han Lun. Wu Ju-tong changed the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for treatment of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who learned ZHANG Zhong-jing’s academic thoughts,drew YE Tian-shi’s prescription essence in Lin Zheng Zhi Nan Yi An,and combined with his own clinical experience,which widened the treatment scope,enriched the specific treatment methods and sublimated its application theory. His prescription is based on changes in the disease,and the use of medicine is very flexible and appropriate,which provides the inspir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depth of application of the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in Shang Han Lun.Keywords:WU Ju-tong;Wen Bing Tiao Bian;Shang Han Lun;Banxia Xiexin Decoction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是温病学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典籍。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析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析吴鞠通《温病条辨》选析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1.吴瑭的生平、著作2.《温病条辨》简介3.原文选析教学内容1.了解吴瑭的生平、著作2.了解《温病条辨》简介3.掌握重点条文内容教学要求吴瑭:字佩珩(珩, heng,古代一组玉佩上端的横玉),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
清代著名医学家,生于清乾隆道光年间 1758年 -1836年, 78岁。
一、作者生平吴鞠通早年习儒。
19岁时父亲病亡,悲痛欲绝,认为“ 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 于是买来医书细读,当读至张仲景《伤寒论· 序》“ 外逐荣辱,内忘身命” 之论时,慨然弃举子业,专攻方术。
1783年秋赴京师,当时“ 四库” 馆开放,得以读秘阁所藏医家各书,医道大进。
读吴又可《温疫论》,佩服其学说,于是认真研究此书。
一、作者生平吴鞠通潜心钻研医术十多年,仍然未敢轻治一人。
1793年京师温疫大行,时医以伤寒法治疗未效,朋友们强求吴鞠通给以治疗,以温病法救治,存活者众,从此名声大振。
吴鞠通鉴于世医墨守《伤寒论》,治疗温病不知变通,乃撰写《温病条辨》六卷,首创“ 三焦辨证” 学说,对温病学作出很大贡献。
一、作者生平1)吴鞠通 40岁,写成《温病条辨》;2)写作方式 ------自条自辨;3)首尊张仲景,最推叶天士;4)温病启发,来自吴又可。
作者特点瑭进与病谋,退以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
作者名言是书别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
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作者名言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
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
作者名言惟叶氏心灵手巧,精思过人,案中治法,丝丝入扣,可谓汇众善以为长者,惜时人不能知其一二;然其法散见于案中,章程未定,浅学者读之,有望洋之叹,无怪乎后人之无阶而升也。
作者名言检校《四库全书》,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
温病学(14.1)--14-吴鞠通《温病条辨》
3. 论治疗
“ 治其致痉之因而痉自止,不必沾沾但于痉中求 之”。
“ 风温痉,……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银翘散 辛凉例。……暑痉,……如夏月小儿身热头痛,项 强无汗,此暑兼风寒者也,宜新加香薷饮;有汗则 仍用银翘散,重加桑叶;咳嗽则用桑菊饮。”
“ 土愈虚则肝中内风愈动”即“俗所谓慢脾风是也”。 当“实土制风”,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六君、 异功、补中益气、理中等汤”。
六、吴鞠通的产后病学术思想
提出产后三主证,亡血是根本。 提出产后瘀血证, 当分虚实。 提出产后宜补也宜泻。 提出产后外感初起当“速去其邪,……或
兼顾其虚”。 纠正产后不用白芍而恣用归芎之误。 强调产后当究奇经。
七、吴鞠通对祝由的认识
由不信到信 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
透 热
少 转
阳 气
: :
黄 清
芩 营
黄 汤
连 、
汤 清
宫
汤
透泄斑疹:化斑汤
透邪开窍:三香汤
滋阴透邪:青蒿鳖甲汤
补气透邪:活人败毒散
( 3 )创新方药
共 218 方 其中引用经方约 37 首,经方化裁变方约
54 首 来源于《临证指南医案》约 101 首 自制约 26 首
3 、明确温病治疗禁忌
热、暑温、伏暑、湿温、秋燥、温疟、温毒、 温疫、痢疾、痹证、黄疸、寒湿等病证。 3 、本书体例采用“条”和“辨”结合的方式。
三、吴鞠通温病学术思想渊源
首宗《内经》 效法仲景 取舍又可 师承天士 历取诸贤
四、吴鞠通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
1 、创立温病三焦辨治纲领 2 、丰富了温病病证及理法方药 3 、明确温病治疗禁忌
吴鞠通《温病条辨》之一
五是津液枯涸,好比无水舟停,可先服增液以增 水行舟,再不通则可用增液承气汤既养阴又下热 结,称其为一腑之中气血合治法。
提要:邪入心包络的主要表现和治法。 浅释:太阴温病,若误用辛温发汗。耗伤阴液,
就可能热邪内陷心包,神明被扰,而发生神昏谵 语之症,这时当以清宫汤清心养阴,重者必须用 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清心开窍。即使未 曾误汗,温病过程也可由卫分而逆传心包,或由 气分、营分而陷入心包。邪入心包,除了神昏谵 语外,还可出现舌謇肢厥等症,舌为心之苗,心 为热灼或痰热阻闭心窍,舌体随之失灵而语言不 清;热邪深入心包,心阳被遏不能外达而见肢厥。 凡是邪入心包治法都宜清心开窍,均可用牛黄丸、 紫雪丹之类。
但原方中牛膝有趋下之性,不适合上焦手太阴病 证;熟地温补滋腻重着,也不宜于此证,故去牛 膝、并改用生地,生地为凉血清热养阴之要药, 加元参又能增强本方养阴清热解毒之功。
(四)邪陷营血证
原文: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 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上焦15)
清营汤方: (暑温上焦30:清营汤方(咸寒苦甘法):犀角三钱 生地五
原文;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 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 涎壅盛,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 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 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 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 主之。(中焦17)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体会《温病条辨》读书心得体会1《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
这书问世迄今已经200多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社会环境来看,吴氏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出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
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
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邀京师,检校《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
从学术氛围来看,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的趋势。
特别是叶天士的《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
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
1、温热病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虽然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繁多,治疗方药有异,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津为主要特点。
因此,治疗上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
《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
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型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
《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
三类证候之间,又有由上至下、由浅
入深传变的内在联系。正如吴氏在 “中焦篇”第1条分注中所说:“上焦 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 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 焦,终下焦。”
关于三焦温病的治则,吴氏在 “卷四 ·杂说 ·治病法论”中说:“治 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
温疟为一门,精大品PP多T 属温热病范畴,
其中肺疟属湿热病范畴,因为温疟主 要是上焦证候,所以仅在“上焦篇” 中列为一门,中、下焦篇不再列出。
秋燥为一门,论述温燥病的辨证 论治。其病因是燥热邪气,属温热病 范畴。“上焦篇”中附有《补秋燥胜 气论》,是讲凉燥为病的,实际上不 属温病范畴,但可以与温燥病对照分 析。
精品PPT
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 盛世”。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 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 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 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 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 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 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 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遊京师,检校 《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
精品PPT
少医生诊治,多用辛温发散药物,终 因治不得法而夭亡。吴鞠通当时因初 学医,“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证, 亦未得其要领”。由此,更激励他深 入研究关于温病辨证论治的问题。又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在检校《四 库全书》的过程中,看到了明末吴又 可所著的《温疫论》一书。他认为吴 又可“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 发”,然而“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
精品PPT
二、《温病条辨》的体例及 编写特点
精品PPT
1 .《温病条辨》的体例——全书分为七卷
(1)卷首·原病篇(引经十九条)。“历引 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吴鞠通,名瑭,江苏省淮安市人,清代温病四大医家之一。
其著有《吴鞠通医案》、《温病条辨》、《医医病书》三部著作。
其中尤以《温病条辨》最为传世,它是温病学中里程碑式的不朽著作。
本文主要以《温病条辨》为基点,研究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特色。
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证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在这两本著作的基础上,又经吴又可《温疫论》启迪,继承叶天士、薛生白等先贤的理论,并自我总结,发展出当时独具特色的以脾胃病变为中心的三焦辨证。
吴氏在《温病条辨》中认为温病可分为9种,从季节和疾病表现上划分为8种,另加一种吴又可所说传染性极强的瘟疫。
结合季节及疾病性质,将温病分为温热与湿热两类,其一为纯热不兼湿之温热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秋燥,其二为温病夹湿之湿热病包含暑温,湿温,伏暑。
吴氏强调温热、湿热证治有别,在论治中不可滥用温热之法治湿热,本文主要研究其关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吴氏辨湿热病主要先辨三焦,其次辨湿热之轻重,最后辨湿热之虚实。
先辨三焦以确定病位,用药时直达病所,减轻症状;其次辨湿热轻重,可以确立治病的急缓以衡量用药的药性;最后辨虚实可以使医家对于病人的疾病有着直观的认知,从而规避错误用药。
《温病条辨》中湿热病治法主要分为两类,湿热病正局以及其变局的辨治。
湿热的治法中又有分消三焦法、清热解表法、清暑透络法、开宣肺气法、开达膜原法、宣通经络法、通下祛黄法、芳香化湿法、宣清导浊法。
变局的治法分为痢疾的治法、疟疾的治法、黄疸的治法及痹证的治法,其中兼变证都多与水液代谢紊乱有关。
吴鞠通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总结了三焦学说,弥补了当世医家对于温病理论的缺失,更在于其理论思想以及辨证论治体系对于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地反映了吴鞠通在温病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晚清王孟英等人继承先贤理论,使温病学派更加完善与系统化。
...。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从吴又可著《瘟疫论》,王子接著《降雪园古方选注》到叶天士著《温热论》和薛雪著《湿热条辩》,再到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温病学已基本形成系统。
《温病条辨》集前论之所长,更具创新,尤其是大量的经典组方对后世影响巨大。
当然,从这部著作里我也学到了许多。
一,学习方法上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吴鞠通早年和其他大部分医家一样,都曾精研儒学经典,这对文学功底的积累是必须的,尤其是吴鞠通有幸整理《四库全书》,这极大的提高了他的文学水平以及思想深度。
他对中医典籍更是阅览广博而又字斟句酌。
江苏是个文学和医学都十分发达的地方,对一个求知若渴的人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大量的资源俯拾即是,这也使大多数医学工作者对之熟视无睹,或好读书不求甚解或干脆将经典束之高阁。
在中医院的工作经历使我加深了对我国传统医学的热爱,捧起这部著作有时会读到爱不释手,不过我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就要靠我勤求古训,多读读文学方面的书和其它古代医集著作了。
二,对“医不传量也”的重新认识。
好多同事认为,中医的发展至今天之所以感觉不如从前是因为好多经验失传,是因为组方中的重要部分:药量的多少没有传下来。
而本书从凡例中即指出:“方中所定分量,宜多宜少,不过大概而已,尚须临证者自行斟酌。
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
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之大戒。
夫古人治病,胸有定见,目无全牛,故于攻伐之剂,每用多备少服法。
于调补之剂,病轻者日再服,重者日三服,甚则日三夜一服。
后人治病,多系捉风补影,往往病东药西,败事甚多。
”这段文字明白的告诉当今医者,勿拘泥于方书中所标药量,更不要被各种规范束缚思维。
这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相同的,当然,也要借鉴现代医学对药量的研究,了解中药的极量,保证在安全用药下使用合适剂量。
三,对温病病因学的认识。
大凡医家多以一言定论,此风气延于金元时期,如河间的火热伦,子和的攻下论,李杲的脾胃论,多将病因源于一说,后世张景岳尤其注重补阳,可见其认为人阳常不足已是根深蒂固。
吴鞠通络病病机学术思想研究
txn c le td i ol tr l. Ash n a s n o e wa u h a i sh n a, b o d de ce c o i ol ce n c lae a s t e i y drm s s c s yn a t e i lo f i n y,q e c e c i id f in y, a d i n
i y d o fa t e i n t e i st e mo ti o t n e ng s n r me o sh n a a d sh n awa h s mp ra twh n d cd d t e p t g n sso i d o o lt e ie h aho e e i fa k n fc la—
cl t a , od esadd m n s s y gi cl t a , o a rl i ue ,p l m s p igi cl t as n ol e l cln s n a p es t i o ae l cl t as n rd he t pn o a rl,a d ars a n n l rs le j g o n le
e as d s a e.S he i y dr me wa u h a isa n t n i ol tr l r l ie s t n a s n o ss c sq tg a i n c lae a s,h a g t n c lae as,sa i lc i g o e tf h i i ol tr l i ng tssb o k n
总结《温病条辨》学术思想
总结《温病条辨》学术思想《温病条辨》是明代医学家吴鞠通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该书通过对温病的辨析和治疗,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学术思想。
以下是对《温病条辨》学术思想的总结,字数远超过1000字。
《温病条辨》是吴鞠通基于明代朱震亨所著《温病篇》及其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的医学著作。
该书主要讲述了温热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在学术思想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理论基础坚实《温病条辨》的理论基础来自朱震亨的《温病篇》,而朱震亨又汲取了古代医家如张仲景、王叔和的学说。
吴鞠通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以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依据,对温病的病因、病理、病机等方面加以发展和完善。
二、温热病的分类与辨析《温病条辨》对温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与辨析,首先将温病分为表和里两类,然后在里病中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在进行具体辨证时,吴鞠通采取了分类思维,将温病辨析为热证、寒证、燥证、风证等多个病证,为后世的病因病机研究提供了范式。
三、治疗原则的创新《温病条辨》对温病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的原则,主张以解表透邪为治疗的基本思路,同时兼顾邪与正的关系。
在治疗方法上,吴鞠通主张注重方剂的威力,力求寻找能够适应不同病情的方剂,通过改变剂量、组方方式等手段,实现个体化治疗。
此外,他还提出“刚中病截锐者,内服以贴瘀茎,外用以象头换骨,锐的则大剂减之,辅之以短缩磨灸”,强调内外结合的治疗手段。
这些治疗原则及方法在当时医学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医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病机的把握与治疗《温病条辨》在病机的把握与治疗上有着独到之处。
吴鞠通强调病情的变化,尤其是病邪的轻重以及渗透的速度与强度。
他指出既要重视表邪的驱散,又要注意温热病在里的发展与消长。
他还提出了看似矛盾但却富有启示性的观点,如“治疗温病时不仅须救纽颠之危,又当顾锁关之守”,这种观点在辨证施治过程中十分实用。
五、对病情观察的重视《温病条辨》中着重强调了对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吴鞠通反对坐诊立案的方式,主张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询问,力求发现病因与病理变化的微妙之处。
吴鞠通《温病条辨》对厥证的认识及辨治创新
致厥 。 《 ” 温病条 辨》 热厥 证 的病 因病机 以“ 营卫 气血运 此 外《 温病 条辨 》 中的厥证 还应 包括 《 帝 内经 》 黄 中的 行 失其 常 度 ” 为主 . 仍不 离 “ 阳极 至” “ 阴 、 阴阳气 不相 “ 晕厥 ” “ 、煎厥 ( 暑厥 ) 等厥 证 ” 顺接” 的总 病 机 。 热 厥证 的发 生 . 但 除与 正 虚 等 因素 1 《 . 2 温病 条辨 》 《 帝 内经 》 《 寒论 》 论 热厥 相 关 外 。 要 与感 受 温 热 病邪 的种 类 、 甚 、 力 等 与 黄 、伤 所 主 微 毒 的异 同 《 帝 内经》 黄 中热 厥有 手足 发热 之证 与 手足 有 关 , 如春 温 、 温 、 暑 瘟疫 、 乱 、 霍 毒痢 等病 证 。 由于其 厥 冷之证 。 足发 热之 热厥 如《 手 素问 . 厥论 》 的肾 阴 邪 暴戾 . 重毒 烈 , 中 热 病程 中最 易发 生厥 , 【 十 七条 又 变” 。 不 足 、 火 独亢 、 郁 于 内 的手 足 发 热 之 “ 厥 ” 相 热 热 和 日 :再 热厥 之 中亦 有三 等” 指 出上 中下 三焦 皆可 致 “ 《 枢. 灵 经脉》 的胆火亢 盛 之足 热证 的 “ 厥 ” 。 中 热 等 手 厥 , 除 了有 手 足 厥 冷 、 热 之外 . 有 邪人 心 包 的 故 厥 亦 足厥 冷 的热厥 为热 邪 内炽 . 阻遏 阳气 . 不达 四末 的热 舌 謇 、 昏 、 厥 、 、 、 神 晕 痉 痫 目闭 等 证候 。 治疗 上 , 厥 热 极反 寒之 证 。 《 问 . 论 》 :两感 于寒 ……三 日 如 素 厥 日 “ 在上 焦 多为 邪人 心包 . 宜芳 香开 窍 : 治 病在 中焦 多 为 酸 、 弦等 , 将 病位 定 于肝 , 肝 调治 [ 湖北 名 医 脉 每 从 2 1 。 张梦依 治疗 偏 头痛 时也 强调辨 部位 。 提 出 : 偏 头 他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暑温、伏暑,名虽异而病实同, 治法须前后互参,故中、下焦篇不另立 一门”。 湿温为一门,病因是湿热邪气,属 湿热病范畴。三焦篇中都载有寒湿病, “上焦篇”与湿温同列为一门,中、下 焦篇另列一门,实际上寒湿病并不属于 温病的范畴,但是它与湿温病都有湿邪 为患,临床表现也有疑似之处,所以附 入篇中与湿温对照,以示鉴别。
努力,但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他 说:“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 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 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 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他非常 拥戴叶天士,认为叶氏“持论平和,立 法精细”,但也指出了缺憾:“然叶氏 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 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 深究。” 由他这些话可以看出,在吴氏
二、《温病条辨》体例及
编写特点
1 .《温病条辨》的体例——全书分为七卷 (1)卷首· 原病篇(引经十九条)。“历引 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 (2)卷一· 上焦篇(法五十八条,方四十六 首)。“凡一切温病之属上焦者系之”。 (3)卷二· 中焦篇(法一百零二条,方八十 八首,外附三方)。“凡温病之属中焦 者系之”。 (4)卷三· 下焦篇(法七十八条,方六十四
③ 六经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 在三焦篇各病证中,多处提到六经 辨证。目的是以六经统括其所联系的脏 腑,作为病变所在脏腑的定位诊断。如: 太阴温病——指病变在上焦手太阴肺或 中焦足太阴脾;少阴温病——指病变在 上焦手少阴心或下焦足少阴肾;厥阴温 病——指病变在上焦手厥阴心包或下焦 足厥阴肝;阳明温病——指病变在中焦 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
吴氏在“上焦篇”第35条中说:“暑 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 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 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 之。各宜分晓,不可混也。” 吴氏这 段话的用意在于强调暑病应当分为暑热 病与暑湿病两类,二者不可混同。在 “上焦篇”中,暑温与伏暑虽然分为两 门,但吴氏在伏暑病名下加了按语,
家的著述。这不能不说对开阔他的视野, 奠定他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从学术氛围来看,在中医学的学术 上,自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 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 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 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 有自成体系的趋势。特别是叶天士的《温 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的问世,对 《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可靠的实践依据。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吴鞠通是一 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在实践中 探索的伟大医学家。他在当时有利的社 会条件下,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和经验, 但又不落窠臼,能结合自己的丰富实践 经验而有所创见。他花费了数十年的精 力,终于著成了《温病条辨》这部集温 病学之大成的专著,从而丰富了中医学 宝库的内容,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所处的时代,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努力, 温病学派已经逐渐脱离《伤寒论》的 框框而向前发展。 但是当时并没有一 部系统研究温病学的专著,温病学说 也还未被广大医家所接受。叶天士在 温病学方面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丰 富的实践经验,还没有得到推广,当 时医界的多数人还是沿袭伤寒法治温 病,因此用药杂乱,收效甚微,这也 就促使吴鞠通下定了发愤著书的决心。
这些评价,虽然难免有溢美之辞,但与吴 鞠通本人著作的内容对照来看,确实也反 映出他学识渊博,学有所宗,临床经验丰 富和性情刚正,不人云亦云的品格。 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 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 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 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环境来 看,吴氏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 道光年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
正如吴氏在“上焦篇”第49条分注中 所说:“载寒湿,所以互证湿温 也。……以见湿寒、湿温不可混也。” 另外,“中焦篇”与“下焦篇” 湿温 门中都有“疟痢疸痹附”,这四种病 虽然不是湿温病,但因为多是感受湿 热邪气而致病,也属温病的范畴,所 以在湿温门后附带提出。又因为前人 对这四种病论述较多,所以书中不再 详述。 温疟为一门,大多属温热病范畴,
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 而学术未精也”。于是他“又遍考晋、 唐以来诸贤议论”,认为“非不珠壁琳 琅”,但“求一美备者,盖不得”。对 于晋、唐以来,直至当时温病学说未能 得到大发展的原因,他认为“其故皆由 不能脱却《伤寒论》兰本”。也就是说, 是由于未能摆脱《伤寒论》的框框所致。 他赞赏王履、吴又可大胆突破《伤寒论》 的束缚,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所做出的
风温、温热(春温)、温疫、温 毒、冬温五个病为一门。这五个病的 病因都属温热邪气,所以都属温热病 范畴。 暑温、伏暑为一门,病因有温热 邪气与湿热邪气两种。因为其病因不 同,临床表现及治法也都有所区别。 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病的称为暑热病, 属温热病范畴;感受暑湿邪气而发病 的称为暑湿病,属湿热病范畴。
其中肺疟属湿热病范畴,因为温疟主 要是上焦证候,所以仅在“上焦篇” 中列为一门,中、下焦篇不再列出。 秋燥为一门,论述温燥病的辨证 论治。其病因是燥热邪气,属温热病 范畴。“上焦篇”中附有《补秋燥胜 气论》,是讲凉燥为病的,实际上不 属温病范畴,但可以与温燥病对照分 析。 上述内容可以归纳为下表。
不满于当时医界沿袭伤寒法治疗温病的 时弊而潜心攻读历代名家著作,吸取前 人经验,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丰富的 临床经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才写成 了《温病条辨》这部温病学专著的。从 某种意义来讲,可以说它是一部愤世之 作,也是一部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书。 吴鞠通平生著作除《温病条辨》外, 现在所能见到的还有《吴鞠通医案》、 《医医病书》。
①三焦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 书中的三焦篇以三焦辨证为“纲”, 纵贯全文。实质上是以三焦来划分病 变部位,作为定位诊断:上焦——心、 肺病变;中焦——脾、胃、大肠病变; 下焦——肝、肾病变,从而按温病侵 袭人体的部位分为上焦温病、中焦温 病、下焦温病三类不同的证候群。每 一类证候群中,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 证候。
但是因为它体例独特,内容纵横交织, 初学者往往难于掌握要领。笔者谨结 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这部书及其作者 的学术思想进行简要评介,以供同道 参考。
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及 成书的时代背景
《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字配 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公元 1758~1836(清代乾隆至道光)年 间。在他19岁时,由于父親病故, 因而“愧恨难名, 哀痛欲绝,以为父 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于 是就立志攻读医书。读张仲景所著的 《伤寒论》,深受张氏思想的启迪, 于是“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 四年之后,他的侄子患温病,请了不
《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 学术思想探讨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刘景源
清代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一 书,刊刻于1813年,是一部理、法、方、 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这部书问世 迄今已经有二百年,因其对温病的辨证 论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 义,所以一经刊行,就传播到大江南北, 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更越 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视为学习和研 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 盛世”。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 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 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 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 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 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 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 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遊京师,检校 《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
他说:“癸丑岁(1793年),都下温疫 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 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者,不可胜 数。 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 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 不若不学医也。因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 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已意, 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曰《温病条 辨》。”这部书完成于1798年,刊刻于 1813年。可以说,吴鞠通是由于
从他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在中医 学理论上有相当高深的造诣,临床经 验也非常丰富。他对《黄帝内经》、 《伤寒论》等经典著作都曾做过深入 的研究,而且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 对后世诸多名家的著作也涉猎极广。 他既能吸取前人的长处加以发挥,又 不盲从,对前人错误观点的批评有很 多地方是恰中要害的。
关于吴鞠通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品格, 他的友人曾有所评述。汪瑟庵说他 “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 厌,研理务精,抗志以稀古人,虚心 而师百氏”(《温病条辨· 汪序》)。 征保说他“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 乎仲景。其临证也,虽遇危疾,不避 嫌怨。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 法仲祖。其用药也,随其证而轻重之, 而功若桴鼓”(《温病条辨· 征序》)。
三类证候之间,又有由上至下、由浅 入深传变的内在联系。正如吴氏在 “中焦篇”第1条分注中所说:“上焦 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 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 焦,终下焦。” 关于三焦温病的治则,吴氏在 “卷四 ·杂说 ·治病法论”中说:“治 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
温病分类表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温热病
暑温、伏暑
暑热病 暑湿病
湿温 秋燥 温疟 湿热病
由以上所述及表格中可以看出,吴鞠通 把温病按病名分类的用意,是在于强调 每个病种各自的临床特点,也就是个性。 把这些病种按病变的性质归纳为温热病 与湿热病两大类,可以说是对这两类温 病的定性,同时也突出了这两大类温病 各自所包含的几种温病的共同特点与共 同证候,也就是共性。也可以说是为了 执简驭繁,突出辨证论治,并避免了在 书中各病种之间相同证候的相互重复。
首,图一首)。“凡温病之属下焦者系 之”。 三焦篇共二百三十八法,一百九十八方。 (5)卷四· 杂说。“杂说、救逆、病后调 治”,收入短文18篇。 (6) 卷五· 解产难。“专论产后调治与产 后惊风”,收入短文17篇。 (7)卷六· 解儿难。“专论小儿急、慢惊风, 痘证”,收入短文24篇。 卷四、卷五、卷六共收入短文59篇。
2.《温病条辨》的编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