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教学设计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岳麓书社版选修一教案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岳麓书社版选修一教案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课程背景《岳麓书社版选修一》是一本高中英语选修课教材。
该教材包含多个主题,其中第17课是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政策和影响,并帮助其分析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政策•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成就•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和未来发展方向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三部分: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政策2.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成就3.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和未来发展方向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通过听力训练、阅读理解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安排第一部分:课前准备1.给学生分发课前阅读材料2.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准备听力和课堂讨论第二部分:授课过程1. 导入环节1.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关键词2.提问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2. 意义分析1.讲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政策2.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成就3.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和未来发展方向3. 学生讨论1.小组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成就2.通过演讲展示讨论结果4. 总结反思1.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2.提问学生对本课程的收获和不足第三部分: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论文2.要求学生预读下一课,准备课堂讨论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1.完成课堂听力和阅读理解测试2.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五、教学资源1.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材料和文献资料2.课程讲义和辅助材料3.PPT演示和教学视频。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案 苏教版
回眸 奋斗历程
组织学生观看中共几代领导人领 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数轴示意图,明确改革开放时间标志。
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请学生列举改革开放以 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使学生感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组织学生先观看部分中共领导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资料:港澳回归促统一、北京奥运举国欢、上海世博展精彩、重大工程促发展、飞天潜海举世惊
使学生感受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掌握关于改革开放的基本知识。
师生归纳:⑵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①②③。⑶改革 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⑷党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⑸人民生活总体达小康水平的时间。
原因探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改革开放中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老师想加问一个问题:取得这些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师生归纳:①②③④。
第24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2.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3.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 活。
、航母入列捍海疆、经济不断上台阶。然后思考:上述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取得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生: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师生归纳:⑵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
人民生活越过越好
先组织学生介绍课前调查搜集的反映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的变化的资料:餐桌上的变化
、住房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通讯工具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衣着的变化。然后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数据。
从安排就业到竞 聘求职
第二课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教学设计 (1)
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的第二课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本课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案例,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及其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充分认识对外开放,从方法论看,是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聪明举措,从理论需要看,是促进中外交流,加快经济发展的英明决策,从长远意义看,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同对外开放有关的投资贸易,金融等专业知识,如何作深入浅出的介绍。
2019最新苏教版思品七下《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案
2019最新苏教版思品七下《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案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备课时间:4月15日上课时间:4月17日课型:新授总第21课时[教学内容]: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教学重难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分析法[课时]:1课时[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走进新时代》歌曲,收集有关图片影像资料。
学生通过上网、翻阅历史课本或其他资料,了解共产党从建党到新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教师和学生一起放声歌唱。
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教材上的正文第一、二段,思考教材上的三个问题。
(教师用辅助手段出示三个问题。
学生看书、思考、可以自由讨论)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共产党领导新成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教师呈现历史线索)过度语:今天我们就着重老学习、思考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板书课题)二、生活在线----走进新时代阅读P90的内容回答问题:1、人民是什么时候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2、我国现在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3、这首歌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教师总结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1)革命的胜利(2)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3)全面建设小康社户主义新时期三、探究平台(一)、高峡出平湖思考:1、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能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什么?2、从农业、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祖国统一、国际地位等方面,列举一两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大变化的实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因此,国家能够有经济实力进行这个项目的投资。
苏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24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探究平台1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引领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走进新时代》VCD歌曲,收集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中国历史课本或其他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
完成P93图表调查。
【教学过程】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教师与学生一起放声跟唱。
2.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课本上的正文第一、第二段,思考课本上的三个问题。
(教师用辅助手段出示三个问题。
学生看书、思考,可以自由讨论)3.发言交流:请同学们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4.教师用多媒体或其他媒体手段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的奋斗历程。
边引导学生简要分析边图示历史线索: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制度建立5.归纳总结:在学生发言交流、图片展示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教师作简要归纳、提炼。
师: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压迫,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随后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经历了很大曲折,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我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新时期。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标解读】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及历史意义;2、掌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特征、及其作用;3、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4、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音乐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取得的历史成就。
2、通过列表比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出示材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和攫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搜集材料,课上展示,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组织材料、文字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播放《伟大的历程》片头,伴歌曲《走进新时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取得的成就产生自豪感,从而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2、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更深切的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
3、通过图片形式展现当今城乡差别大、贫困山区孩子的状况、城市弱势群体等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历史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2、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及目标【课前准备】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查找资料,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分成三组,分别向长辈了解或上网查找关于改革30年来农村变化、国有企业变化、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市场流通领域变化的资料,自己制作成课件,以备上课时展示。
苏教版思品七下改革开放的新时代word学案
课题:第 24 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第 1 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期:课型:新授主备:丁桂林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2、深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教学时数:第1课时总22课时一、课前导学:1、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确立了的战略方针,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3、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是我们的。
4、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5、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策是()A、党的领导B、改革开放C、依法治国D、西部大开发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为中心,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
A、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C、依法治国D、西部大开发7、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1我国自行开发制造的、最高时速可达270公里每小时的“中华之星”号列车投入使用○2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长○3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大幅度增长○4台湾当局宣扬“一中一台”的言论A、○1○2○3B、○1○2○4C、○1○2○3○4D、○2○3○48、置疑(预习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二、课堂助学(一)预习交流展示检查预习,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择重点讲解(二)课堂研讨1、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请同学们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教材上的正文第一、二段,思考、讨论、交流教材上的三个问题。
2、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能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什么?从农业、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祖国统一、国际地位等方面,列举一两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大变化的实例?你能从祖国面貌的巨变中得出什么结论?3、改革开放在我家:交流家乡的变化。
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案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教材分析:1、本框地位:本框是第24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第一框,主要通过引领学生观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作铺垫。
2、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说得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3)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突破方法:师生共同举例说明二、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学校到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比较少,平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不多。
特别是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缺乏改革开放以前的生活体验和感性材料。
因此,先在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家庭的变化、周围的变化,通过与家长的交流等途径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有初步认识;同时,在教学中多引领学生观察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来激发学生关注、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1、课前调查法: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家庭生活变化的调查,形成感性认识,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
2、问题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出示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层次,让学生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把握教材观点。
3、情景教学法:出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材料以及各种图片资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示X。
4、采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究,从而顺利导出结论。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家庭的变化、周围的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设计问题:“说一说:我国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导出课题。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体现我国各阶段发展的歌曲导入,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为教学的充分展开服务。
《改革开放》教案01
《改革开放》教案01第一篇:《改革开放》教案01《改革开放》一、教学背景:1、课题:《改革开放》2、课时:一课时3、版本: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二、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基本具备了多渠道搜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所在的学校,农村学生比较多,他们可以从父母和爷爷奶奶那里获取一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乡发生变化的信息,教会学生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积累历史基础知识。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
他们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预设一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设计理念备课时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据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的教学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内容作了整合和取舍,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面来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对内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起来围绕一个主题,分析比较,达到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预设有针对性,努力创设历史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用教师的知识储备,人格魅力,语言表述,身体语言等,组织教学,引领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岳麓书社版选修一教案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岳麓书社版选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成就;3.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成就;3.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三、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1.播放改革开放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接触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2.向学生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B. 正文(35分钟)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目的•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文革”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非常复杂和困难,国家面临政治权力和经济困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为目的,开始大规模的市场经济改革。
•改革开放的基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2.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成就•经济方面:共产党开始承认外国投资和引进外国技术在中国发展之上的重要性。
随后出台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并且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使得贫困程度显著下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政治方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加快了反腐倡廉的速度,推动了社会资本主义。
同时,中国也变得更加开放,使得人民治理以及公民权力方面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军事方面: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解除了对台湾的封锁,打破了多个领域的旧体制. 相关部门的军事改革对中国军队形象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外交方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的外交对多项全球问题(如贸易问题、环境、朝鲜半岛问题等)都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3.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减少政府控制,让市场经济成为发展的主力;•增加国际贸易,在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方面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国家合作;•用迅速发展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加强反腐倡廉力度以保证国家发展的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教案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教案教案标题: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教案目标:1. 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改革开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改革开放?为什么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包括改革开放的起因、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2. 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等方面;3. 引用具体案例或数据,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改革开放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四、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小组设计一项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是社区服务、创业项目或社会调研等;2. 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设计,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3.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做出贡献。
教案评价与指导:1. 教案设计合理,通过导入、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和影响;2. 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态度,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3. 教案可以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互动环节和多媒体资源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目标:课标:未作要求。
本课目标: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及战略目标;理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全面掌握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内容和实质;分析比较小康社会和小康水平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插图、文字资料教学方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春天的故事》中1979年的春天是怎样到来的?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
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改革的背景: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原因:文革结束,但是“左”的思想没有根本纠正,某些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意义: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高度评价大讨论,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意义:结束了文革后两年徘徊的局面,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成为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被称为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二、经济体制改革:设问: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答: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历史教案
高考历史“改革”试题探究——户籍制度改革学习目标1、掌握“改革”试题的分析结构2、总体把握户籍制度改革作用、影响、评价等,培养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与探究重点:根据各时期户籍改革,掌握分析方法、提高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难点:通过户籍改革的学习,掌握同类题型的分析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2010--2016年考纲中的改革三、改革试题的分析结构(一)背景、(原因、条件)、目的(二)措施、内容、成就或结果(三)成败的原因大部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有时背景会结合所学(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四)、特点、作用、影响、评价——-自己分析归纳、推理四、例题:(江西省鹰潭市2016一模45)材料: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
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
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
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
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
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五、实战演练1、(2015年江西新余二模45)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案 苏教版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一)
的材料和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改革的具体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
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二、打开世界之窗。
结合现实生活,说说对外开放对我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
非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往外来文化。
重要意义。
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
开放不仅使祖国的面貌、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1第5单元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案1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本课学习。
一、历史背景(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原因(1)“左”倾错误的继续(“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2)真理标准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前途和命运.2、目的:为了纠正“左”倾错误3、表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意义)。
4、结果:肯定了……5、意义: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因为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二、改革内容(一)经济领域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率先突破:农村(安徽、四川)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②人民公社的体制(一大二公)不能调动家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③农民生产生活困难。
(2)过程(内容)①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使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基本上形成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轨经营体制。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1950土地改革——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②1984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学习小组代表汇 报本组对“中国 改革开放后的发 展成就”所作的 调查研究成果。 同小组同学共同 探讨, 寻找问题的 答案, 然后在全班 交流。
学
过
程
学 习 小 组 学生 代 表汇报对“徐州改 革 开 放 后 的发 展 成就”所作的调查 研究成果。
学生自由发言, 发 表 自 己 的 观点 和 看法
教
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进行 讨论、思考。
结合教材的 图片、文字资 料,进行归 纳。
教
学 内
容
学生主体 活动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 、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自学该 知识点,在课 本上划出相 关内容。 自读
学
内
容
学生主体 活动 学 生 代 表 汇报 本 组对“新沂改革开 放后的发展成就” 所 作 的 调 查研 究 成果。 (课题报告、 图片数据资料等) 学 生 进 行 小组 讨 论 , 共 同 探讨 解 决, 把相关意见和 建 议 填 写 在建 议 表中, 然后在全班 进行交流。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 (1) 、心灵手巧的你能够描画一下我们新沂的未来 吗? (2)身为家乡的小主人,你能够为家乡建设做些什 么呢? 3、教师小结,得出结论。
教
学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和质量。 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 的利益。
过
总结: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程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党和国家把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 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作为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 ③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富民之路,一系列改革开放政 策,为人们开辟了广阔的投资渠道和收入来源。 学生总结、自读 识记
苏教版思品七下《改革开放的新时代》word学案
课题: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第1框 举世瞩目的成就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 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2、深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时数:第1课时 总22课时A 、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国家行列B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C 、我国农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D 、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消除 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下列 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些的有() 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②中国内地人口已达13亿 ③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O 4中国居民休闲旅游日益增多A 、O ③◎B 、O ③CDC 、G ③③D 、O ③③“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 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 中国人民“站起来”是在( )A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B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C 、1978年^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 、2000年新世纪以后4、 我国“富起来”的主要表现是() ①国民经济发展了②人民生活改善了O 3人民民主自由更多了O 4综合国力增强了A 、D D ⑷B 、D ②⑷C 、C2③⑷D 、Q ③5、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一句中的“旗帜”主要是指( )A 、马克思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 改革开放以来,赋予起来的农民对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体会很深。
“昨天”:七沟八梁一面坡,农民住在草窝窝;豌豆红薯度苦日,无电无路打黑摸;儿童有 眼难识字,村里光棍聚成坨。
“今天”:绿草如茵树满坡,田间地头是林果;层层新房排排建,村民争听科技课;干部齐 心奔小康,共创文明新生活。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课件1(8张PPT)(岳麓版选修1)
(3)组织上:决定健全和加强———— (4)经济上:对内————对外开放————
4、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
、————路线,作出了————战略决策,形成了————中央领 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gkxx精品课件
学习说明: 本课内容,许多方面课标中没有做具体要求, 只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提出了具体 的要求,可结合自己学校班级具体情况灵活 掌握。结合必修(II)和必修(III)相关内容,特制 作以简单的学案式课件以供大家参考和提意 见。
gkxx精品课件
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是 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三次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 革开放。
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闽南、长江、珠江等地辟经济 开放区;1990年开始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内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放内陆省会城市。
3、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经济开放区——内地
gkxx精品课件
三、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一)反腐倡廉——整顿党风 1、必要性 2、内容:2000年三个代表提出的作用;2002年“十六大”
gkxx精品课件
四、团结一心奔小康
1、小康的提出及意义:1979年,邓小平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 是虽然不富裕,但日子好过(P145知识链接)
2、定量化发展进程:“十二大 ”; “十三大”。
3、定量化发展战略结构的新变化: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 康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
阅读与思考:
(1)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价格波动引导生产要素的 流动,从而有效地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探究平台1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引领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走进新时代》VCD歌曲,收集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中国历史课本或其他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
完成P93图表调查。
【教学过程】走进生活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教师与学生一起放声跟唱。
2.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课本上的正文第一、第二段,思考课本上的三个问题。
(教师用辅助手段出示三个问题。
学生看书、思考,可以自由讨论)3.发言交流:请同学们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明确观点4.教师用多媒体或其他媒体手段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的奋斗历程。
边引导学生简要分析边图示历史线索: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8年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制度建立5.归纳总结:在学生发言交流、图片展示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教师作简要归纳、提炼。
师: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压迫,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随后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经历了很大曲折,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我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新时期。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展现了这一奋斗历程,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说的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进改革开放新时期。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着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说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深入体验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来学习、思考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展示情景 (图片资料):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引导学生思考:(1)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了什么?(2)试从农业、工业、科技等方面,列举一两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变的实例。
2.图片展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科技、国防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用经济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作强有力的证明。
(如下图)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归纳小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真正跨入了民族振兴的新时代.3.图片展示:出示四副反映人们“日子越过越好”的图片,引起学生共鸣。
4.学生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表格形式呈现)并分析上述变化主要说明的道理。
5、资料分享:用顺口溜的方式反映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改革开放的魅力所在。
项目1952年1978年2003年2006年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57元134元2662元3587元4761元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343元8500元11759元15781元可支配收入画一画:将上述表格中的数据用柱状图反映出来,并谈谈你的感想。
想一想: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现象?学会运用7.阅读讨论:阅读《百姓纪事:叶滋茎的32本账册》(见资料包)讨论:(1)叶滋茎老人家“收入年年增”的原因是什么?(2)从叶滋茎老人家支出帐中,谈谈他们家的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有哪些变化?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8.结合以上材料,深入思考:(1)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2)面对这些变化你有哪些新的想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归纳小结。
课堂反思卡班级姓名年月日1.学习内容:2.在这堂课中,哪些地方我感兴趣?哪些地方不感兴趣?为什么?3.在这堂课中,我的表现如何?(如是否积极思考,专心听讲等)4.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的?)5.老师,我想对你说:(对某一问题的新想法或质疑)自我反思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一是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是懂得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对国家来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人民来说,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四是懂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改革开放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其次是党和国家坚持把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再次是改革开放为人们开辟了广阔的致富之路。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在亲戚朋友和社区中收集1978年以来的个人或家庭照片,以相关的主题为线索,制作一块或几块展板。
资料包:百姓纪事:叶滋茎的32本账册记者 龚永泉2007年06月27日01: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图为叶滋茎多年积攒的账本。
江苏镇江离休高工叶滋茎生于1933年,1949年参加工作后,就开始记录个人收支账,除1966年前的账册在“破四旧”时被烧掉,他保留着至今41个年头的30本收支明细账和2本年终分类汇总账。
每日的明细账中,大到几万元,小到一分钱,笔笔记录在册。
2005年5月,叶滋茎花了5100元买了台电脑,并在老年大学上了电脑班,现在已把全部账目都录入电脑。
收入年年增 从现存的32本账册看,1966年,叶滋茎全家收入为1509.89元,几乎年年都有亏空,1980年全家5口人累计负债384.31元。
1981年开始,叶家开始“扭亏”,不仅还清了欠债,还存款130.57元,并从此年年有结余。
1990年家庭存款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678.60元,2000年超过10万元。
叶家从1981年开始经济好转,除了涨工资外,还与家庭副业收入有关。
妻女们利用业余时间绣花、剪花边、敲核桃仁、制瓜子仁等。
叶滋茎的收支账严密完整大到工资收入,小到单位发的茶叶、水果、小日用品,都直接或折价记入账簿。
花一分钱打次开水,也如实记账。
对比一下叶滋茎同老伴曹明璐两人的收入变化颇有意味。
1963年前叶滋茎的收入要比老伴低;1979年以后两人的工资收入逐渐拉大,特别是叶滋茎评上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后,收入一路飙升,说明了知识在升值。
另一方面,人们的收入差距因行业和单位的不同也迅速拉大,老叶就职于交通局,而妻子则在县服装厂工作。
目前,他的收入是老伴的3.6倍。
支出岁岁余 谈起生活上的变化,叶滋茎兴致勃勃: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粗茶淡饭为主,菜是素多荤少,后来荤菜多了,再后来开始讲究营养。
日常订了牛奶,西洋参、鱼肝油、蜂蜜等常年不断,营养品开支1994年为491.68元,2003年达到2654元。
用的方面,“五六十年代,生活艰苦,那时买支钢笔要积蓄几个月才能买,而买块普通的手表,则要攒好几年!那时,买样东西要掂量好久,现在只要觉得好,掏钱就买”。
彩电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冰箱、空调、电饭煲、微波炉一应俱全。
洗衣机有两台,一大一小,衣服多时用大的,衣服少时用小的。
文化娱乐开支1994年为971.03元,2003年达到4868元。
他们订了4份报纸、2份杂志,每天看报要用2小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叶家聘用了钟点工,也有了这方面的开支。
叶滋茎还饶有兴味地介绍了几个羊年压岁钱支出的巧合:1967年是每人2角;1979年为2元;1991年为20元;2003年200元,每12年增加10倍。
见证小康之路 从2002年起,镇江市城调队聘请叶滋茎担任特约调查员,从此,他每天的记账均为一式两份,一份自家保留,一份交给城调队供统计分析用。
自用上了电脑,更方便了城调队的查询。
账册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说彩电吧,一开始要凭票买,一张票就值个四五百元,现在千把块钱就能买个很不错的彩电了。
其他如物价波动、银行利息的升降等都立此存照。
叶滋茎说,账本上的笔笔收支,在见证社会生活变化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们消费观念的衍变。
2003年的一项大宗开支是女儿买房资助2.3万元。
谈及女儿买房,他颇为感慨:我们这一代人,有10块钱顶多花8块,而小女儿为买房子借贷20万,分14年还清,全部利息6万块。
可她说,虽多交了6万,但我多住了14年的房子,而且房子还升值呢! 镇江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评价:像这样家庭收支连续记录时间之长、记录内容之细、账册保存之好,在全国家庭中也极为罕见,资料弥足珍贵,它见证了我国普通一家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