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
教材以生活中的小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转化为作文素材,并将素材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将生活中的小事转化为作文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示例教学法:通过示例作文,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转化为作文素材,并将素材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示例作文、作文评价标准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已完成的观察日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日记,让学生意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小事,如上学路上的风景、课堂上的趣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小事,并讨论如何将这些小事转化为作文素材。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动手写一篇习作,将生活中的小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背景在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习作五:生活万花筒》作为一篇生活散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的美好。
本文将围绕教学反思展开,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反思亮点1.生活化情境引入: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体验强化:通过生活万花筒的比喻,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多彩与美好,培养学生的感情体验能力。
3.文字赏析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字赏析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反思不足之处1.拓展思维不足: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实践体验不足:生活万花筒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但在教学中缺乏相关的实践体验环节,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可能会有所欠缺。
3.合作交流不足:教学中缺乏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机会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生活多样性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改进1.启发思维拓展:在教学中加入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深度。
2.增加实践体验:通过生活实践活动、生活体验周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生活的美好。
3.促进合作交流:设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环节,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分享感悟和体会,丰富学生的视野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总结在教学《习作五:生活万花筒》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加生活实践体验和促进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生活的多彩与美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文学品味。
只有不断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含反思
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万花筒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其写作特点和常见模板。
2. 学生能够掌握生活万花筒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将生活万花筒的写作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生活万花筒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2. 难点:学生能够将生活万花筒的写作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写出具有个人特色和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趣事、难忘的经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生活万花筒的概念、特点、写作技巧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知识和写作方法。
3. 范文演示:通过分析优秀的生活万花筒作品,让学生了解其构成要素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给出一些生活场景或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5. 交流分享:让学生互相阅读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写作水平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2. 教学工具:使用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效率。
3. 评估方式:采用课堂练习、作业和作文评价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给出一些生活场景或题目,让学生进行现场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和分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通过制作精美的PPT,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 范例素材:通过提供一些优秀的范例素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万花筒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作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同时,他们对于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帮助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关于观察生活的范文,用于示范和引导学生。
2.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讲述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美好瞬间。
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互相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习作《生活万花筒》展开,通过学习这篇习作,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好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万花筒》的内容,掌握习作的基本意思和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万花筒》的含义,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出富有想象力的作文。
4. 教学过程4.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美好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习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阅读习作《生活万花筒》,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寓意,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
4.3 创作习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一篇类似于《生活万花筒》的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5. 教学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体验生活万花筒,可以让他们拍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或记录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反思与评价1.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学习习作《生活万花筒》,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多次实践、多次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具体地体会生活的美好,激发写作的灵感。
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同学的意见,可以得出学生对《生活万花筒》的理解程度和写作水平。
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情感体验,看看是否能够真正理解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万花筒》这篇习作,并在写作中展现生活的美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习作。
本习作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
教材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本习作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愿意用文字进行记录。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观察不够细致,不能准确把握生活中的细节;2. 表达能力有限,不能把观察到的生活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3. 写作兴趣不高,缺乏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把观察到的生活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提前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生活万花筒》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文章通过描绘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不够深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文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将感受转化为文字。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和感受。
3.写作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将观察、体验转化为文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生活案例,如一次野餐、一次旅行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亮点,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习借鉴。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人物、场景、情节等,引导学生将观察、体验转化为文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生活万花筒”这个概念,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和形态。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写作技能。
3.通过一篇小作文的写作,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是通过语文课本中《习作五:生活万花筒》的教学来完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生活万花筒”的内涵和概念,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了解它们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等方面。
2.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进行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操作,采集生活中的素材,并进行分类整理。
3.学生通过素材的分类整理,进行思考和联想,从中发现美妙的并且自然而然的联系和内涵,并完成小作文的写作。
4.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作品交流,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老师先放映一些与颜色形态、声音、气味等相关的照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感受这些自然和人造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感同身受和兴趣。
2. 学生采集素材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比如拍照、记录文字、画图等等,然后整理分类。
3. 学生思考联想经过素材的整理和分类,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联想,让学生从各个元素中找到联系,体会到生活万花筒的美妙和神奇之处。
4. 小作文的开篇老师要求学生开篇写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表达他们的感受、对生活万花筒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标题等等。
5. 小作文的主体部分学生根据自己整理出来的素材,对它们进行描述、分析和联想,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发展的有趣观察。
通过不同观察的角度将看到的色彩和各种形态详细地表现出来,体现其感知力和描述能力。
6. 小作文的结尾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文本和主题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结尾,可以简单总结内容,加深读者对主题的深入理解,也可以表达自己对后续学习的期望,让读者在对读完文章后对主题或评论有所思考。
7. 学生相互交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共同进步和发展对话和沟通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并发展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表达出来。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来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课本: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黑板、粉笔。
•学生作品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生活照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
2.向学生展示生活照片,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照片中的内容,并引导学生与本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3.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理解课文1.学生分组阅读课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理解课文的内容。
2.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简要介绍自己小组的理解。
3.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写作题目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题目:《生活万花筒》。
2.解释写作题目的含义,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要求。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并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
2.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思考:作文中可以包括哪些生活中的事物?3.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小组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讲解写作结构1.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理解写作中的逻辑关系和顺序。
写作实践1.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写作实践,根据之前的讨论和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生活的习作。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
3.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作文。
互评交流1.学生交换作文,通过互评来提供反馈和改进的建议。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四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习作,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
教材以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还不够细致,写作时往往抓不住重点,表达也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通过合适的写作技巧将其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3.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准确、生动地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生活的细致程度,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准确、生动地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一些优秀范文,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篇优秀范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观察和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述方法、修辞手法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表达。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写作技巧。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习作。
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场景供学生选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文章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
文章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作文写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表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学会将其转化为文字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文字表达。
2.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提高作文的质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3.准备作文纸和文具,方便学生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将生活中的细节转化为文字表达。
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观察任务,让学生分组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并将其记录下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创作的习惯。
2. 教学内容•课文《生活万花筒》•生活中的万花筒:多彩的生活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难点: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描述生活中的小事物。
4. 教学方法•呈现式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彩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奇妙事物。
5.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生活中的多彩事物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师生一起朗读课文,讲解生词和句子。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多彩事物,展示自己的见解。
4.书写习作:每位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小事物,进行描写和表达。
5.朗读习作: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相互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呈现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更加灵活,多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收获颇丰,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生活万花筒》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文章通过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和实践经验,他们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但作文写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点滴,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生活中的点滴。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2.准备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反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感人的、有意义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观察案例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观察到的案例,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及时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表达。
教师继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表达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思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作文教学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生活、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生活,写一篇《生活万花筒》的作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旨在通过描述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1.2 教材内容本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切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感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
2.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如何写出生动细致的描写。
3.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琐事感悟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最近一次体验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引起学生对生活感悟的兴趣。
4.2 学习活动1.学生阅读《生活万花筒》这篇文章,老师解读文章,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悟。
2.分组讨论:讨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3.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撰写一篇类似的习作。
4.3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生活中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体验和感悟。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作《我的生活万花筒》,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继续保持对生活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瞬间。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能力有所提高,写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能力。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美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感悟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材以生活中的场景为线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观察不够细致,写作时往往流水账,缺乏真情实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教会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文字,表达出真情实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生活中的场景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带好写作本,准备好观察生活中的点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都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事物?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优秀的范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优秀?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点滴,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材分析:本次是以生活中印象深的一件事为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生动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还要将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看见、听见和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画简单的情节曲线,能讲述一些印象深的事情。
但对于事情的细节部分不知道怎样讲具体、讲形象生动;有的孩子心里有材料,就是不知道怎样写出来;有的学生不能突出事情的重点部分,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建议:此次教学,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生活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把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在教学时,要立足于已学过的例文《爬天都峰》《小木船》,领悟写事情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中的故事,记录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
2.注意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3.明确叙述中心,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时详略得当。
4.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叙述事情,使故事生动感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叙事要完整,内容具体和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难点能在习作中通过自己对事情的叙述和对人物各方面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布置任务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大家愿意把印象深刻的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练习,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3.读本次习作要求。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1.看了这个话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1) 从话题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四年级语文上册《生活万花筒》(教案+反思)习作五部编版
3.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5.社会参与与责任:通过分享和评价同学的习作,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围绕《生活万花筒》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我发现他们在观察生活、表达感受方面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注意到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观察生活的引导,我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观察”这一任务时,显得有些无从下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给出观察的方向和提示,帮助学生聚焦于具体的事物或场景,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有趣瞬间。
-通过回顾与交流,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学会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美好。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细节,为作文提供生动的素材。
(2)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指导学生运用形象、贴切的词汇描述事物,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调整文章结构,使作文更加连贯、有逻辑性。
(4)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习作质量。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创作热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活万花筒》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家里的小狗学会了握手,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美丽的夕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生活中那些美好瞬间的奥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习作。
这篇习作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把它们描述下来。
教材以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能够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但部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还不够细致,表达方式较为单一,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生活场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4.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用文字把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描述下来。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用文字描述。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提高表达能力。
4.评价激励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搜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图片或视频。
2.准备相关范文供学生参考。
3.准备评价表,用于课堂评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美好的瞬间?为什么觉得它们美好?2. 呈现(10分钟)展示范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描述。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述这些美好瞬间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进行描述。
鼓励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具表现力。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4. 巩固(10分钟)学生互换作品,互相评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作文习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几个生活中的场景,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习作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在习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观察不细致、表达不清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帮助他们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美好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用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和表达的经验。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促进学生改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
2.准备范文,用于示范和分析。
3.准备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场景中有什么美好的事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习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习作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分享。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表达?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习作五:生活万花筒
教材分析:
本次是以生活中印象深的一件事为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生动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还要将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看见、听见和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画简单的情节曲线,能讲述一些印象深的事情。
但对于事情的细节部分不知道怎样讲具体、讲形象生动;有的孩子心里有材料,就是不知道怎样写出来;有的学生不能突出事情的重点部分,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建议:
此次教学,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生活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把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在教学时,要立足于已学过的例文《爬天都峰》《小木船》,领悟写事情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中的故事,记录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
2.注意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3.明确叙述中心,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时详略得当。
4.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过程与方法】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叙述事情,使故事生动感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叙事要完整,内容具体和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难点
能在习作中通过自己对事情的叙述和对人物各方面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布置任务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大家愿意把印象深刻的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练习,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3.读本次习作要求。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话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从话题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2)话题中的“印象深”,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1)谁做过哪些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2)你经历过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
(3)家里发生过什么事使你印象深刻?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4)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什么教育并从中记住教训?
(5)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印象深刻?
2.指名学生回答: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3.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是怎样的。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同学,他们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
2.读例文《爬天都峰》,说说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3.《小木船》中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4.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写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5.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六、佳作引航
教室里的掌声
“六一”前夕,学校要表彰一批优秀队员。
班主任建议大家进行竞选演讲,然后再投票选举。
同学们都赞成,于是班主任李老师便宣布竞选开始。
教室里静悄悄的,谁有勇气打头炮呢?我偷偷地四下一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怕第一个上台。
一分钟过去了,突然,戴着眼镜的小女孩唐一诺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充满信心地走上了讲台。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的目光被她吸引着,那是钦佩的目光。
我是第二个走上讲台的。
面对大家的目光,我心里怦怦直跳。
刚讲了四五句就“哑火”了,原先烂熟于心的话突然间“溜走了”。
我脑袋里嗡嗡直响,觉得像有什么东西在喉咙里哽着,脸紧张得发烫,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我觉得太丢人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躲起来!“她太激动了,掌声为她加油。
”班主任笑着带头鼓掌给我解围。
顿时,教室里掌声响起,这掌声给了我勇气,也给了我自信。
一时间,我内心一下子涌出了一股力量。
还好,演说总算完了,我带着满头的汗珠走下了讲台。
后来,好几个同学都演讲得很顺利,很投入,我好羡慕他们。
竞选结束了,我虽然落选了,但掌声依旧在耳边回荡,它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勇气,让我难忘。
点评:习作写了班级中的一次竞选演讲,着重写了自己登台演讲的过程,抓住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紧张无助,是老师的话语和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自己自信和勇气,坚持演讲完毕。
最后,写出自己真情实感。
七、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比如,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
谁愿意把你写得最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puXuewang.com)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八、互评互改
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触动。
请大家再次回忆让自己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
看看自己的文章,跟别人的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你准备借鉴别人的哪些写法。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
(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情节)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将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九、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2.小结。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
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十、誊抄作文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板书设计:
生活万花筒
有条有理
有详有略
有血有肉
教学反思:
我在第一次批改时,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琢磨学生作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找出一堆来,但一堂课,只解决一两种较为典型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语句不通,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地使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一次学会修改一两种病句,渐渐地,你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越来越少。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两极分化缩小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
另外,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引发学生的共鸣,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勃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