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简答题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化学成分B. 中药的临床应用C. 中药的炮制方法D. 中药的药理作用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四气”?A. 寒B. 热C. 温D. 凉E. 毒答案:E3.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A. 甘B. 酸C. 苦D. 辛答案:B4. 人参具有的功效是?A. 补气生津B. 清热解毒C. 利水渗湿D. 活血化瘀答案:A5. 中药的配伍禁忌中,“十八反”是指?A. 十八种药物相互配伍禁忌B. 十八种药物与食物相克C. 十八种药物与疾病相克D. 十八种药物与体质相克答案:A6. 下列哪项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B. 煮C. 蒸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中药的“升降沉浮”理论中,“沉”指的是?A. 药物作用向下B. 药物作用向上C. 药物作用向内D. 药物作用向外答案:A8. 中药的“归经”是指?A. 药物的来源B. 药物的炮制方法C. 药物的性味D. 药物作用的经络答案:D9. 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黄连B. 当归C. 黄芪D. 甘草答案:A10. 中药学中的“君臣佐使”是指?A. 药物的配伍原则B. 药物的炮制原则C. 药物的服用方法D. 药物的储存方法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药的“四气”包括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2. 中药的“五味”包括甘、酸、苦、辛、________。
答案:咸3. 中药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炒、煮、蒸、________。
答案:炙4. 中药的“升降沉浮”理论中,“升”指的是药物作用________。
答案:向上5. 中药的“归经”理论认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________。
答案:经络6. 中药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中,“君药”是指在方剂中起________作用的药物。
答案:主导7. 中药的“十八反”中,甘草反________。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中药鉴定B.中药炮制C.中药制剂D.中药毒副作用研究答案:A、B、C、D2.中药鉴定的主要目的是()。
A.辨别真伪B.鉴别杂质C.检测活性成分D.评估药效答案:A、B、C、D3.下列哪个不属于中药炮制的常见方法()。
A.洗净晒干B.洗净炒干C.煮沸烘干D.蒸馏烘干答案:D4.中药制剂的分类包括()。
A.颗粒剂B.注射剂C.丸剂D.口服液答案:A、B、C、D5.中药的毒副作用主要取决于()。
A.药物性质B.药物剂量C.个体差异D.疾病状态答案:A、B、C、D二、判断题1.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的科学。
()答案:对2.中药鉴定主要是通过外观和气味等感官方法来判断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答案:错3.中药炮制是将中药进行烘干处理,以便于保存和使用。
()答案:对4.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进行加工制成固定剂型的药物。
()答案:对5.中药的毒副作用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
()答案:错三、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
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包括外观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性质鉴定。
外观鉴定是通过观察中药的外貌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细胞结构、组织特征等来鉴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理化性质鉴定通过对中药进行化学、物理、光学等方面的测试,如色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来判断其成分和质量。
2.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中药炮制主要是将原始中药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如洗净、晒干、炒制、煮沸、蒸馏等,以便于中药的保存和使用。
炮制可以去除中药中的杂质、降低毒性、改变药物性质和增加药效,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3.请简要介绍一种中药制剂。
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是丸剂。
丸剂是将药材经过炮制后,研磨成细粉,再加入一定的辅料和粘合剂,经过搅拌、压制制成的固体剂型。
丸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水丸剂和蜜丸剂。
水丸剂使用淀粉糊或药液为粘合剂,干燥后制成;蜜丸剂使用蜂蜜为粘合剂,通过加热煎炒后制成糖衣外丸或素锡纸包裹的膏心丸。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中药不适合治疗感冒?A. 麻黄B. 薄荷C. 防风D. 人参答案:D2.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什么科学?A. 生物科学B. 化学科学C. 药学科学D. 地学科学答案:C3. 下列哪种中药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A. 甘草B. 葛根C. 黄芪D. 连翘答案:D二、填空题1. 毛冬青属于______科。
答案:茄科2. 中药的功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______成分。
答案:有效成分3. 草豆蔻属于______科。
答案:姜科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中药的炮制过程以及其目的。
中药的炮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洗净、切片、炒制、炒蒸、煮制等。
目的是去除杂质、减少副作用、改善药味、增强药效。
2. 请解释中药的药效评价指标有哪些,分别是如何评价的?中药的药效评价指标包括药效、毒性和副作用、安全性、药物代谢等。
药效通过实验或临床研究来评价,主要通过测定其治疗效果。
毒性和副作用通过实验研究来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动物试验或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安全性通过实验研究来评价,主要是观察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是否可接受。
药物代谢评价主要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来评价,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中药的现代应用和发展前景。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中药在治疗许多疾病以及保健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受到了患者的青睐。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中药化学、药理学、药效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中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中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不仅可以开发新的药物,还可以用于传统药材的加工、提纯、炮制等方面的创新。
中药的现代应用和发展前景是非常广泛和有希望的。
五、综述题请综述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目前,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中药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等方式进行治疗。
中药学简答题 (2)
中药学简答题1. 什么是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起源、性质、成分、制剂、药理学、临床应用等的学科。
它包括中药的基本理论、药物学、制药工程、药理学、药物分析学以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2. 中药的起源是什么?中药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根据《神农本草经》,中药最早的来源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草药。
3. 中药的性质有哪些?中药的性质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用部位等。
中药的药性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药味可以分为酸、甘、苦、辛、咸五味;中药的归经是指它对人体各个经络系统的影响;功效是中药的主要治疗作用;药用部位是指从哪个部位提取药材。
4. 中药的成分有哪些?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多种化学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鞣质、挥发油、苷类、皂苷等。
这些成分具有不同的医药活性和药理作用。
5. 中药的制剂有哪些?中药的制剂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煎剂、膏剂、丸剂、散剂、颗粒剂、酊剂、炮制品等。
中药制剂的选择通常根据病情、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季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配和运用。
6.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什么?中药的药理作用多种多样。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内在环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抗炎症、抗氧化等方式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
7.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方面?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疾病的治疗,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预防疾病、康复护理等方面。
总结:中药学研究中药的起源、性质、成分、制剂、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
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连C. 当归D. 黄芪2. 何首乌具有以下哪种功效?A. 补气养血B. 清热解毒C. 活血化瘀D. 滋阴补肾3. 以下哪种中药常用于治疗咳嗽?A. 丹参B. 桔梗C. 茯苓D. 柴胡4.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温里药”?A. 薄荷B. 黄芩C. 桂枝D. 石膏5.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辛、甘、酸、咸D. 涩、麻、甘、苦6. 以下哪种中药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A. 川芎B. 龙骨C. 甘草D. 黄芩7.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A. 甘味B. 酸味C. 苦味D. 咸味8. 何为中药的“归经”?A. 中药的来源B. 中药的炮制方法C. 中药的疗效归属D. 中药的性味9. 以下哪种中药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A. 桑叶B. 麻黄C. 茯苓D. 地黄10.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沉”指的是?A. 药性下行B. 药性上行C. 药性外散D. 药性内收答案:1. B 2. D 3. B 4. C 5. A 6. B 7. B 8. C 9. C 1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炒B. 蒸C. 煮D. 泡12.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脏”?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13. 下列哪些中药具有补气作用?A. 人参B. 黄芪C. 当归D. 白术E. 甘草14.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发散作用的是?A. 辛味B. 甘味C. 酸味D. 苦味E. 咸味15.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六腑”?A. 胆B. 胃C. 大肠D. 小肠E. 三焦答案:11. ABCD 12. ABCDE 13. ABE 14. A 15. 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药的“四气”和“五味”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
中药学简答题
中药学简答题1. 什么是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组成、性质、功效、用法、剂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2. 中药的分类有哪些?中药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
按照药材来源,中药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药。
按照药性,中药可以分为寒、凉、平、温和热等性质。
按照药味,中药可以分为五味,分别是辛、甘、酸、苦、咸。
按照功能,中药可以分为清热药、解毒药、健脾药、安神药等。
3. 中药的药效如何?中药的药效是指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和效果。
中药药效是由药物的活性成分所产生的。
不同种类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包括但不限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利尿、健脾益胃等。
中药药效通常是综合各种成分的作用产生的。
4. 中药的应用方式有哪些?中药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冲服: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直接冲服于水中。
•煎煮:将中药配方加入水中煮沸,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然后饮用药汁。
•泡服:将中药材浸泡在温水或开水中,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后饮用药液。
•敷贴:将研磨的中药外敷于皮肤上,通过皮肤的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熏蒸:将中药研磨成粉末,放入药炉或药蒸锅内熏蒸,使药物的挥发成分进入人体。
•针灸: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敷贴于穴位上,通过针灸的刺激作用发挥药效。
5. 中药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是什么?中药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可以用于调理人体的脏腑、平衡阴阳、恢复健康等。
中药的使用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而且能够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中药学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能够解决一些医疗问题,还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6. 中药的质量控制如何进行?中药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品质安全、药效稳定的重要环节。
中药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药材鉴别、药材质量评价、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等。
通过药材的外观、形态、气味、味道等特征鉴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种植与采集B. 中药的炮制与应用C.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D. 中药的临床应用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性能?A. 四气B. 五味C. 归经D. 毒性答案:D3.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甘、辛、咸、淡D. 涩、滑、麻、香答案:A二、填空题1. 中药的“五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咸。
答案:酸、苦、甘、辛、咸2. 中药的“归经”是指中药作用的________。
答案:经络三、判断题1. 中药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现代医学无关。
()答案:错误2. 中药的炮制可以改变其性能和作用。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中药的炮制方法有哪些?答案:中药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炒、蒸、煮、炖、炙、煅、浸、泡等。
2. 中药的“四气”对临床应用有何指导意义?答案:中药的“四气”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寒性药物适用于热性疾病,热性药物适用于寒性疾病;温性药物可以温中散寒,凉性药物可以清热泻火。
五、论述题1. 论述中药在现代医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中药在现代医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药具有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方法,能够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次,中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可以针对不同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再次,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更适合长期服用和调理;最后,中药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六、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请根据中药学原理,分析可能的中药治疗方案。
答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考虑使用具有安神、养心、清热、平肝等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可选用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等安神药,配合使用龙骨、牡蛎等平肝药,以及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试题精选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精选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连C. 当归D. 黄芪答案:B2. 何首乌的主要功效是:A. 补气养血B. 清热解毒C. 润肠通便D. 活血化瘀答案:A3. 以下哪种药材的性味为甘、温?A. 桂枝B. 薄荷C. 黄芩D. 丹参答案:A二、填空题4.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临床应用的学科。
答案:来源、性能、功效5.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寒、热。
答案:温、凉三、判断题6. 所有中药都具有毒性,需要谨慎使用。
()答案:错误7. 中药的炮制可以改变其性味和功效。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中药的“五味”理论。
答案:中药的“五味”理论指的是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都对应着不同的药效和治疗作用。
9. 中药配伍的原则是什么?答案:中药配伍的原则主要包括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和相恶六种,这些原则指导着中药的合理搭配,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五、论述题10. 论述中药在现代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中药在现代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慢性病、免疫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中药治疗疾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整体调理、副作用小、治疗手段多样等方面。
通过辨证施治,中药能够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制使其在治疗复杂疾病时具有独特的疗效。
六、案例分析题11.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心悸、头晕等症状,请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可能的病因,并给出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案。
答案:根据中医理论,该患者的症状可能与心脾两虚有关。
心脾两虚可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失眠、心悸等症状。
治疗上可选用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功效的中药,如酸枣仁、远志、龙眼肉、白术等,以调和心脾,安神定志。
七、计算题12. 某中药配方中,黄芪的用量为15克,当归的用量为10克,按照中药配伍比例,若黄芪用量增加至20克,当归的用量应调整为多少克?答案:黄芪与当归的原配伍比例为15:10,即3:2。
公务员中药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中药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学中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辛、甘、酸、咸D. 甘、苦、辛、咸答案:A2.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A. 人参B. 黄连C. 当归D. 黄芪答案:B3.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药效B. 降低毒性C. 便于储存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中药的“五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5.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升”指的是______,而“沉”指的是______。
答案:药性上行,药性下行三、简答题6. 简述中药的配伍禁忌。
答案:中药的配伍禁忌主要是指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会降低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常见的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等,例如,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等药物不宜同用。
7. 描述中药的“归经”理论。
答案:归经理论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中药在人体中作用的主要经络或器官。
不同的药物归入不同的经络,从而发挥其特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柴胡归肝经,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
四、论述题8. 论述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药炮制是指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包括炒、炙、蒸、煮等方法。
炮制的目的是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增强或改变药效,以及便于保存和使用。
炮制对于确保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结束语本次考试涵盖了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希望考生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对中药学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中药学知识。
考试结束,祝大家取得优异成绩。
中药学简答题
13.何谓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那几方面?
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忌讳的事情,称为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14.何谓“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即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芨、白蔹: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
9.如何理解药物毒性的含义?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要注意的问题是:①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②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③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④加强对——————————————————— 作者:
———————————————————————————————— 日期:
ﻩ
一、中药学问答
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分述蜜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的作用。
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加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给药。
②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让有毒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③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对中毒原因进行诊断,以及对中毒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
中药学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模拟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药效学B. 中药的炮制技术C. 中药的化学成分D. 中药的临床应用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B. 蒸C. 煮D. 冷藏答案:D3.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辛、甘、酸、咸D. 甘、苦、辛、咸答案:A二、填空题4. 中药的“五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5.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升”指的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______,而“沉”则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______。
答案:上部;下部三、简答题6. 简述中药学中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答案:中药学中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是指在中药复方中,主要药物(君药)负责治疗主要症状,辅助药物(臣药)增强君药的效果或治疗次要症状,佐药用于调和药性或减轻毒副作用,使药则用于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药性。
7. 阐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案: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有:①改变或增强药物的药效;②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③便于药物的保存和使用;④改善药物的口感和外观。
四、论述题8. 论述中药在现代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药在现代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药具有独特的治疗理念,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够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治疗;其次,中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为临床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再次,许多中药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最后,中药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五、案例分析题9.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应如何选用中药进行治疗?答案:根据中医理论,失眠、焦虑等症状多与心脾两虚、肝郁气滞有关。
治疗时可选用具有养心安神、疏肝解郁作用的中药,如酸枣仁、远志、柴胡等。
中药学医院面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医院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种植B. 中药的炮制C. 中药的临床应用D.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B. 蒸C. 煮D. 冷冻答案:D3.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升、降、浮、沉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1. 中药学中,____是指药物的性味归经。
答案:药性2. 根据中药的性味,可以将中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答案:寒、热、温、凉、平3. 中药的“五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的配伍禁忌。
答案: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在配伍时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2. 什么是中药的“归经”?答案:归经是指中药作用于人体的特定经络或器官,是中药作用的定位。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清热药。
答案:黄芩、黄连、金银花、板蓝根等。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中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够调理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药的天然成分和综合作用使其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 论述中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答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鉴定中药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和提高。
中药学--简答题 138道
一、中药学问答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分述蜜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的作用。
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加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给药。
蜜炙能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能。
酒炙能增强活血通脉功能,能引药上行,降低寒性。
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散瘀止痛功效;并有降低药物毒性和矫味矫臭的作用。
盐炙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肾、利尿、降火功效。
姜炙能增强温胃止呕功效,缓和药性。
2.中药药性理论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中药药性理论是指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3.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使机体最大程度恢复到正常状态。
4.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气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确定的依据: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
即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5.药物寒热与药物药效、临床应用的关系是什么?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等功效,临床主治阳证、热证。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气等功效,临床主治阴证、寒证。
6.何谓中药的五味?五味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五味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另有淡味与涩味两种,淡味常附于甘味,涩味与酸味功效相似,故仍称五味。
确定的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口尝),二是药物的作用(临床实践观察)。
因此“五味”主要是指药物味道的“味”,也包涵了小部分药物作用的“味”。
《中药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中药学简答与论述1 · 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麻黄与桂枝皆能发汗解表。
但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又善于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又善于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2·简述麻黄的功效、主治病证。
答:麻黄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3· 简述桂枝的功效、主治病证。
答: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
4试比较麻黄与桂枝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麻黄与桂枝均辛温,归肺、膀胱经,皆能发汗解表,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之处在于,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要药,产用,于昝感风寒,无的衣实证《地一萆又善于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又常用于肺气不宣卵咚@气氟水水'桂枝.·品耳温,0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故外感风寒,无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以及阳虚受寒者,桂枝均宜使用。
同时,桂枝又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也常用。
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等证。
5· 试比较薄荷牛子蝉蜕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 与不同点答:薄荷、牛蒡子、蝉蜕皆性寒凉,均能疏散风热《透、刂咽。
均可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证。
不同之处在于,薄荷辛凉芳香,清轻凉散,发汗之力较强,故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者薄荷首选。
且薄荷又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也可用于风热上攻,头痛、目赤肿痛、多泪,以及肝郁气滞,胸闷、胁丐痛一月经不调0彘玄等证的牛子辛散苦泄,性寒滑利,兼能宣肺祛痰,故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中者一牛芊、适宜0也可角氵掣巾热咳、咯痰不畅者。
中药学简答题
简答1.简述大黄性能归经功效应用及使用注意答:性能: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应用:①实热积滞便秘②血热吐衄,目赤咽肿③痈肿疮疔,肠痈腹痛④瘀血经闭,产后阻瘀,跌打损伤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症,水肿⑥烧烫伤使用注意:孕妇以及月经期哺乳期忌用,又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泻下作用时宜生用后下,取清热泻火作用时宜酒炒,取散瘀止痛时宜用熟大黄,出血症用大黄炭2.简述补虛药分类,各自性能以及适应症并且举两例代表分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药甘温或甘平,归脾肺经,主治脾肺气虚证,肾气虚证,例如人参黄芪等。
补血药甘温质润,主入肝心血分,主治血虚证,例如白芍,熟地等。
补阴药甘辛咸,主入肾经,主治肾阳不足,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下元虚冷等,例如鹿茸,淫羊藿等。
补阳药味甘性寒凉质润,主治阴虚证。
例如麦冬,玉竹等3.中药炮制的目的①洁净药材,保证质量②便于炮制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利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⑥增强药物性能,提高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4.泻下药的使用注意①使用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峻下逐水药时,因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应当慎用。
②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③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④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出现中毒现象,确保用药安全。
5.茯苓为何被称为“利水渗湿要药”?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驱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6.川芎功效主治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应用:①血瘀气滞,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损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②头痛,风湿痹痛7.麻黄,地龙,葶苈子,白果,冬虫夏草皆可平喘,如何区别应用?①麻黄辛开苦泄,主入肺经,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胸闷的要药②地龙长于清肺平喘,治疗邪热雍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③葶苈子苦泄辛散,功专泻肺之实而下气定喘,尤善泻肺中水饮及痰火④白果善于敛肺定喘,且具有一定化痰之功,为治哮喘痰嗽之常用药⑤冬虫夏草为平补肺肾之佳品,用于肺肾两虚之喘咳8.白芷,独活,香附,吴茱萸均可止痛,如何区别应用?①白芷可治疗阳明头痛②独活为治疗风湿痹痛主药,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下半身风寒湿痹为宜③香附主入肝经,为疏肝解郁要药,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④吴茱萸善于散寒止痛,常用于寒邪凝滞的多种疼痛9.十八反的内容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中药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集锦
中药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集锦名词解释:(考两个)1.宣肺平喘:即开宣肺气以平定喘息之义。
适应病症:多用于邪气壅遏,肺气不宣。
症见咳嗽、气喘代表性药物:麻黄2.引火下行:引上炎之火下行,而消退火热之证谓之引火下行。
适应病症:可用于上部火热证,以及血热妄行的吐衄。
由于火降而使血不上溢,故亦称“引血下行”代表性药物:牛膝3.纳气平喘:摄纳肾气,平定气喘之义。
亦称“温肾纳气”。
适应病症:纳气平喘药能温补肾阳,恢复肾脏纳气功能,用于肾虚气喘代表性药物:补骨脂、蛤蚧、胡桃肉4.形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5.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6.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药物功效比较:(考两个)1)麻黄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桂枝发汗力弱,治风寒表实、表虚证,又温通经脉通阳化气2)黄芩善治上焦,长于清肺热,且安胎,凉血止血清热燥湿黄连善治中焦,长于泄心、肝、胃火,又为湿热泻痢要药泻火解读黄柏善治下焦,长于泄相火,退虚热3)车前子利水湿、分清浊,又祛痰、清肝明目滑石清热利尿通淋利水湿、解暑热,外用收湿敛疮木通利水湿、清心火,又能利痹、下乳4)附子刚燥——走而不守,回阳救逆多做主药,补火助阳,温里散寒用于心肾阳虚肉桂温润——守而不走,温肾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温煦气血干姜温燥——能走能守,回阳救逆辅药,温肺化饮,温中止呕5)半夏归脾、胃、肺经。
药性缓和,善治脾胃湿痰、寒痰燥湿化痰又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天南星(外用)归肝、脾、肺经。
药性峻急,善治顽痰、经络风痰祛风解痉6)牡蛎咸、涩、微寒,长于平肝潜阳,且能息风,软坚散结平肝潜阳煅用制酸止痛收敛固涩龙骨甘、涩、平,长于镇静安神,外用收湿敛疮7)白术健脾而燥湿,又固表止汗,健脾安胎,利水苍术燥湿而健脾,又能祛风湿,解表明目8)鱼甲VS鳖甲共同点:滋阴潜阳——阴虚风动,阴虚内热,阴虚阳亢不同点:鱼甲:能滋阴养血止血,治疗崩漏下血,又益肾健骨,治疗肾虚筋骨萎软鳖甲:清虚热力强,阴虚发热多用之,又软坚散结,治疗癥瘕积聚简答论述:(考两个)1.化痰药的定义,适应症,使用注意:a化痰药:凡能化痰或祛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b适应症:寒痰:痰色白清稀,伴畏寒肢冷,苔白润热痰:痰黄粘稠,伴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腻湿痰:痰多色白,伴胸闷纳呆,苔白腻燥痰:干咳少痰,伴咽干唇燥c使用注意:药性温燥的温化寒痰药,一般不宜用于热痰、燥痰药性寒凉的清热化痰药,一般不宜用于寒痰、湿痰凡咳嗽兼咯血或痰中带血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作用强烈而有刺激性的化痰药,以免加重出血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温性或有收敛功效的止咳药尤为所忌,以免恋邪而影响麻疹之透发有毒性的药物,应注意其炮制、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的防止。
中药学复习
一、简答题:1.何谓道地药材?答: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
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何谓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几类?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答: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五大类型。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3. 何谓归经?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基础和确定依据是什么?试述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我们考试的时候考过)答: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它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①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即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②归经理论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答:①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目前中药品种已多达12800多种,而见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许多的毒药是临床很少使用的剧毒药。
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安全低毒的优势。
②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
因此,应相信文献,不能尽信文献,实事求是。
③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既尊重文献记载,更重视临床经验,相互借鉴。
中药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面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种植与采集B. 中药的鉴定与应用C.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D. 中药的药效学研究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制B. 蒸制C. 煎煮D. 浸泡答案:C3. 中药的四气是指?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升、降、浮、沉D. 补、泻、温、凉答案:A二、多选题1. 中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中药资源的调查与开发B. 中药的种植与采集C. 中药的鉴定与应用D. 中药的炮制与制剂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药的药效?A. 药材的产地B. 药材的炮制方法C. 药材的储存条件D. 药材的配伍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中药的用量越大,药效越强。
()答案:错误2. 中药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现代医学无关。
()答案:错误3. 中药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中药的“四气”和“五味”。
答案:中药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它们反映了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倾向。
“五味”则是指酸、苦、甘、辛、咸,它们描述了药物的味道和作用特点。
2.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去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便于储存和使用。
五、论述题1. 论述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还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中药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独特的治疗理念、丰富的药物种类、以及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此外,中药学的研究还有助于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中药学__简答题 (3)
中药学__简答题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特性、功效和应用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药学的简答题解答:1. 什么是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特性、功效和应用的学科。
它包括了中药的起源、分类、采集、鉴定、加工、制剂、药效、药理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的起源有哪些?中草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并传承下来。
最早的中草药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
3. 中药的分类有哪些?中药可以按照药用部位、药理作用、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照药用部位分为草药、根皮类、茎叶类、花果类、虫矿类等;按照药理作用分为清热药、解毒药、化湿药等;按照性味归经分为五味归经和十一归经等。
4. 中药的采集和鉴定方法有哪些?中药的采集应该在合适的季节和时间进行,采摘时需要注意保护中草药的生长环境,避免破坏植物资源。
中药的鉴定方法包括外观鉴定、显微镜鉴定、化学鉴定和药理鉴定等。
5. 中药加工和制剂有哪些?中药加工指的是将采集来的中草药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药效或改善其性味。
常见的中药加工方法有晒干、炒制、蒸制、煮制等。
中药制剂是将中药加工后制成的药物,包括丸剂、散剂、浸剂、汤剂等。
6. 中药的药效和药理如何研究?中药的药效指的是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效果。
中药的药理研究包括对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研究。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体内外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以上是对中药学的简答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药学问答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分述蜜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的作用。
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加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给药。
蜜炙能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能。
酒炙能增强活血通脉功能,能引药上行,降低寒性。
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散瘀止痛功效;并有降低药物毒性和矫味矫臭的作用。
盐炙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肾、利尿、降火功效。
姜炙能增强温胃止呕功效,缓和药性。
2.中药药性理论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中药药性理论是指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3.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使机体最大程度恢复到正常状态。
4.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气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确定的依据: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
即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5.药物寒热与药物药效、临床应用的关系是什么?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等功效,临床主治阳证、热证。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气等功效,临床主治阴证、寒证。
6.何谓中药的五味?五味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五味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另有淡味与涩味两种,淡味常附于甘味,涩味与酸味功效相似,故仍称五味。
确定的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口尝),二是药物的作用(临床实践观察)。
因此“五味”主要是指药物味道的“味”,也包涵了小部分药物作用的“味”。
7.简述辛、甘、酸?苦、咸、淡、涩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1)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血阻滞的病证。
(2)甘: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和调和药性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证、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3)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滑脱病证。
(4)苦: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火热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
(5)咸: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癓瘕痞块及大便燥结等。
(6)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7)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遗尿、滑精等滑脱证。
8.何谓中药的升降沉浮?影响升降沉浮的因素有哪些?升降沉浮对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掌握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
但病位与病势必须综合考虑。
9.如何理解药物毒性的含义?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要注意的问题是:①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②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③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④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10.临床应用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临床应用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①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②误服伪品;③炮制不当;④制剂服法不当;⑤配伍不当。
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等亦是引起中毒的常见原因。
11.掌握中药的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何意义?①在应用毒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
同时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
②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让有毒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③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对中毒原因进行诊断,以及对中毒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
12.何谓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试举例说明。
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如独参汤、清金散。
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如麻黄配桂枝。
相使:两药配伍,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功效。
如黄芪配茯苓。
相畏:两药配伍,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如半夏畏生姜。
相杀:两药配伍,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生姜杀半夏。
相恶:两药配伍,一种药物能降低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如生姜恶黄芩。
相反:两药配伍,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如贝母反乌头。
13.何谓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那几方面?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忌讳的事情,称为用药禁忌。
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14.何谓“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即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芨、白蔹: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15.何谓妊娠用药禁忌?哪些药应禁用或慎用?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间用药的禁忌。
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虻虫等;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化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附子、大黄、芒硝、枳实、桃仁、红花、干姜、肉桂等。
16.简述解表药的含义、药性、功效、临床应用和使用注意。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
能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证。
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还可用于水肿、咳喘、疹发不畅、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使用解表药应注意:不宜久煎;不可使汗出过多,以免耗损阳气和津液;体虚、老幼、妇女胎前产后,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以及久患疮疡、淋证和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应要慎重使用。
17.解表药常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应用是什么?解表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两类。
发散风寒药性味多属辛温。
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
部分发散风寒药兼有祛风止痛、止痒、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发散风热药性味多属辛凉。
能发散风热,主治风热表证。
部分发散风热药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热咳嗽等证。
18.试比较麻黄桂枝在性味、功效、应用上的异同。
相同点:均味辛性温,均能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不同点:麻黄兼有微苦之味,发汗力强,主要用于风寒表实证;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桂枝兼有甘味,发汗力较和缓,风寒表实证、表虚证均可应用。
并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寒凝血滞诸证,心悸、脉结代,痰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19.简述紫苏的功效与主治。
紫苏具有发散风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之功。
用治外感风寒表证、脾胃气滞之恶心呕吐、胎动不安以及鱼蟹中毒之吐泻等。
20.试比较荆芥、防风功能应用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长于祛风解表,治疗外感表证,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也可用于风疹瘙痒。
不同点:荆芥发汗之力较强,又能透疹,消疮,止血(炒炭用)。
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多种出血证。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又能胜湿止痛,止痉。
用治风湿痹痛,破伤风。
21.羌活、白芷、藁本均善治表证头痛,其区别何在?羌活能祛风散寒胜湿,入足太阳膀胱经,善治太阳经头、项肩背痛。
白芷芳香走窜,止痛力强,入足阳明胃经,善治阳明经前额头痛、眉棱骨痛。
藁本能散风寒、除寒湿、上达巅顶,善治太阳经头顶疼痛。
22.简述细辛的功效应用。
细辛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临床应用: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
23.试述薄荷、牛蒡子的功效与应用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能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
用治外感风热表证、温病初期、咽喉肿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等。
不同点:薄荷发汗力强,外感风热、发热无汗首选;且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及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等。
牛蒡子兼能宣肺祛痰,尤宜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畅者。
也可用于肺热咳嗽,咯痰不畅者;又能清热解毒消肿,用治痈肿疮毒、痄腮等热毒证。
24.葛根、柴胡、升麻的功效与应用有何共性和个性?相同点:三者均能发散、升阳。
用治外感表证及清阳不升的病证。
葛根与升麻又均能透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柴胡与升麻又均能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不同点:葛根善于发表解肌,为治外感表证兼项背强痛之要药;兼生津止渴,用治热病津伤口渴、阴虚消渴。
柴胡善于疏散少阳之邪、退热,为治少阳证寒热往来之要药;兼疏肝解郁,用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升麻善于清热解毒,常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等多种热毒证。
25.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如何区别应用?白菊花:功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主治肝阳眩晕,肝火目赤。
黄菊花:功善疏散风热,主治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野菊花:功善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毒、咽喉肿痛等。
26.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各类的功效与主要适应证。
清热药根据其主要性能,分为以下五类。
①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用于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证及某些脏腑热证。
②清热燥湿药:功能清热燥湿,用于湿温、泻痢、黄疸等湿热病证。
③清热凉血药:功能清热凉血,用于血热吐衄、发斑等营分、血分实热证。
④清热解毒药:功能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疮毒等热毒病证。
⑤清虚热药:能清虚热,退骨蒸,用于阴虚发热、低热不退等虚热证。
27.使用清热药时应注意些什么?①使用清热药时,须分辨邪热是在气、在血、属虚、属实,针对性选药,并根据兼证予以相应配伍.②清热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味苦性燥的药物易化燥伤阴,阴虚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