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资源的概念与内涵_尹霖
关于科普知识的资料
关于科普知识的资料科普知识是一门让我们了解自然世界的学科,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科普知识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简称科学普及知识,是指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和推广。
科学普及的目标是使广大民众在生活中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科普知识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也包括医学、工程学、农学等应用科学领域的知识。
科普知识从微观的原子和分子到宏观的星系和宇宙,从人体的细胞和器官到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无所不包。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科普知识的实例。
了解科普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能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比如,我们可以学习关于光和色彩的知识,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
我们还可以学习关于人类基因的知识,了解基因是如何决定我们的遗传特征的,为什么会有遗传疾病的发生。
另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关于地球的知识,如何预测地震、洪水和气候变化,如何保护环境。
这些知识都是科普知识的一部分。
科普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科普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从而适应社会发展。
科普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通过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通过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我们可以更安全地出行。
科普知识不仅对普通人有用,对于科学家和研究者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普知识的传播可以提高科学家的声誉和影响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公众交流和合作。
科普知识还可以激发科学家的创造力,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科学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最后,我想说的是科普知识的传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播科普知识,比如书籍、电视、电影、展览等。
同时,由于科普知识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的概念、内容和影响因素
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的概念、内容和影响因素篇一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的概念、内容和影响因素一、引言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科普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是推动健康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旨在提高健康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
本文将详细阐述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的概念、内容及影响因素。
二、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的概念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在健康科普资源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共享等方面制定的规范和策略。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健康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促进健康素养的提升。
三、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的内容资源收集政策:规定资源的范围、收集方式、收集标准、收集程序等,确保资源的全面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资源整理政策:确定资源的分类、标注、整理标准,保证资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资源存储政策:制定资源的存储方式、存储标准、存储安全措施等,确保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资源检索政策:规定资源的检索方式、检索途径、检索结果展示等,提高资源的可获取性和易用性。
资源共享政策:确定资源的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共享权益等,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质量评估政策:建立资源的质量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流程等,保证资源的品质和价值。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明确资源的版权归属、版权使用、版权保护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四、影响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的因素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健康科普资源库建设管理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导向、社会文化环境等都会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
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对健康科普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
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推动政策的改进和发展。
公众需求:公众对健康科普资源的需求是推动政策发展的重要动力。
公众的需求变化以及对健康科普资源的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科普资源规划
科普资源规划
简介
科普资源规划是指为了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而进行的资源开发和布局的过程。
科普资源规划旨在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包括展览、图书、科普教育活动等,将科学知识传达给公众,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目标
科普资源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并提高其科学素养水平。
通过合理规划科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可以使科学知识更加易于传播和接受,增强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信任,并进一步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
策略
在进行科普资源规划时,应采取以下简单策略,以确保有效传播科学知识并避免法律纠纷:
1. 多样化媒体: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科普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科普内容,以满足不同公众的需求和喜好。
2. 定期更新:科学知识不断演进,科普资源应定期更新,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合作与共享:与科普机构、科学研究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科普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播效果。
4. 互动与参与:通过组织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并与科学家进行互动,促进科学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5. 媒体监控:定期监测科普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及时调整和改进科普资源规划策略。
结论
科普资源规划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传播准确和有趣的科普内容,可以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科普资源规划策略,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促进科学普及和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
安徽省科普旅游研究(全文)
安徽省科普旅游研究一、相关理论阐述(一)科普资源简述何为科普资源?科普资源是应用于合作交流、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和科普作品的总称。
早在400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提出:“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发出了重视科学普及的号召。
科普资源的开发是指创作、发掘和利用科普资源,可以是新的科普资源从无到有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也可以是已经存在的资源经过改造、改建,增加了科普功能,使其成为科普资源的二次开发过程。
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服务以及相关运行机制的建立是科普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旅游资源简述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则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产生和进展的基础。
旅游资源的界定虽然不尽相同,但它的内涵,必须谋求一致,才能幸免泛化和偏颇的结论,才能抓住旅游资源最本质的规定性。
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旅游资源能够激发旅游动机。
2、旅游资源能够产生效益。
3、旅游资源客观存在。
(三)科普旅游概述科普旅游是科普体系中的子系统,指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科学资源,通过旅游的形式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从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旅游活动。
其核心内涵是对旅游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普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是向公众普及推广科学知识的新思路、新方法,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进展科普旅游文化产业,对于旅游领域、科普领域乃至文化领域都是一项新的探究。
二、实例探究(一)黄山风景区现状分析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导致近些年虽然有旅游开发造成的破坏,但影响较小,仍保持了较为原始的山水风貌,这在城市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中是难能可贵的。
黄山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三大世界桂冠的旅游胜地,致使当地政府对黄山始终保持较高关注性,即使是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黄山依旧没有丧失其独有的气候特点、地质地貌、水文奇观、生态复杂性、动植物资源以及人文特色等几方面优势。
科普资源分类及调查
科普资源分类及调查作者:刘健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1期科普资源是重要的科教资源。
狭义的科普资源主要包括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场馆设施、各种科普传媒等;广义的科普资源除了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外,还包括知识、信息和组织制度等。
科普资源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形成了科普资源系统。
科普资源系统中各部分状况良好,相互间的关系协调,是顺利开展科普活动的保证。
反过来,就会影响科普活动的开展,就会影响科普活动的效果。
1、科普人力资源科普人员在科普活动中是活跃的。
他们直接策划组织和实施科普活动,是科普场馆、科普媒体等的创作者和建设者。
可以看出,科普人力资源是科普资源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按照国家科普统计的要求,科普人员包括了专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兼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还包括了科普活动的志愿者。
科普人员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分為从事科普研究、科普创作的人员,从事科普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从事科普产品制作的人员等。
衡量科普人力资源,既要有各类科普人员数量的信息,也要有质的信息。
如科普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水平、职称情况和进修情况,以及科普人员的流动情况等都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2、科普物力资源科技场馆、科普活动基地、科普书籍、科普影视等,都属于开展科普活动的物力资源。
在科普资源系统中,科普物力资源处在重要的地位,科普物力资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区的科普能力。
科普物力资源不仅是科普活动直接依赖的工具,同时也是科普内容信息的重要载体。
由于科普物力资源的重要性,国家科普统计也对科普物力资源提出了统计要求,包括两张调查表:“科普场地”和“科普传媒”。
由于科普物力资源承载了科普内容信息,直接作用于科普活动,所以采集其内容和内容承载形式,对正确认识科普物力资源有很大帮助。
正因为如此采集“科普场地”和“科普传媒”的信息,除了反映规模大小外,必须注意质量上的信息。
3、科普财力资源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科普经费是建设科普人力资源和科普物力资源的保证。
基于CiteSpace 5.0的科普资源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 5.0的科普资源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作者:陈婕刘光然来源:《软件导刊》2018年第09期摘要为了探究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发展轨迹,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6-2017)相关文献,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 5.0,绘制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科普资源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文献来源、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研究热点等分布情况,掌握我国科普资源研究现状、特点与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存在起步较晚、关注度不高、缺乏对多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调动力、研究领域不够宽泛等问题,由此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科普资源研究的关注度、调动多方面力量和资源、扩大科普资源研究领域等建议。
关键词科普资源;知识图谱;核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DOIDOI:10.11907/rjdk.181031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09018805英文标题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CiteSpace 5.0--副标题英文作者CHEN Jie,LIU Guangran英文作者单位(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英文摘要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n China,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f CNKI database (1996-2017)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map software CiteSpace 5.0,the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map and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are drawed;the tim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literature,the author of the literature,the sources of the literature,the research institutes,the keywords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research hot spots are analyzed.The 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n China are maste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n China started late,the public attention is not high,it lacks mobilization of many forces and resources,the research field is not broad enough and so on;and we put forward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further increasing th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mobilizing the forces and resources in various aspects,and expanding the research fields of popula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英文关键词Key Words: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knowledge map;core research institutes;research hot spots0引言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一直是国家开展科技工作的双翼,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1]的实施、全国科普活动日的开展以及《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2]的印发,科普工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科普资源的概念与内涵_尹霖
Abstr act: The development and shar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key of science popular- 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how to characteriz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s a question that needs to be re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of resourc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ce popular- iz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s. Keywor 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social resource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ystem
关于科普知识的资料
关于科普知识的资料1. 引言科普知识是指对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推广的活动。
通过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社会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有关科普知识的重要内容,包括科普知识的意义、科普知识的传播途径、以及科普知识的实践方法等方面。
2. 科普知识的意义科普知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科学素养:科普知识可以帮助公众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推动科技创新:科普知识能够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增强社会稳定:科普知识可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和应对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减少谣言和假消息的传播,增强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
•促进可持续发展:科普知识提供了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3. 科普知识的传播途径科普知识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互联网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种科普知识的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等成为了主要的科普传播渠道。
这些平台便于大众获取和分享科普知识,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传统媒体:尽管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传统媒体仍然是科普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
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通过全面、系统地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起到了普及科普知识的重要作用。
•科普展览:科普展览是一种直观、互动的科普传播方式。
通过展览的形式,公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实物、体验科学现象,从而加深对科普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公众讲座和培训:举办科普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可以让专家学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解答他们的疑惑,提高公众对科普知识的接受程度。
4. 科普知识的实践方法在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实践方法:•简明易懂:科普知识的语言应该简洁清晰,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难以理解的概念,让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新时期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未来路径思考
新时期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未来路径思考发布时间:2023-03-06T05:32:08.36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0期10月作者:刘怡杉[导读] 科技资源是我国科普资源最重要的来源,充分挖掘科技资源的价值,刘怡杉身份证号:12010419870321****摘要:科技资源是我国科普资源最重要的来源,充分挖掘科技资源的价值,将科技资源拓展延伸为科普资源是提升国家科普能力,促进科研与科普两翼齐飞的重要环节,对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科技资源,科普资源,科学普及,资源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研与科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科普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科研更是科普不可或缺的源头。
繁荣科普文化,必然要从科研着手。
国务委员刘延东也曾多次强调指出,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要建立科研与科普结合机制”,“加强科教资源的科普转化”,“要发动广大科研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和主题科普活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科研与科普结合的有效机制”。
科技资源作为科学研究的支撑要素,对其进行科普转化是丰富科普资源,繁荣科普文化,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科技资源的内涵目前学界对于科技资源的定义虽然表述方式不一,但是总体内涵具有一致性,基本包含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普设施和科技成果这四个方面。
通过梳理现有学者对科技资源的阐述,本研究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对科技资源的定义为:既包括用于支撑科技事业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科技投入资源,也包括论文、专利、专著、科技创新产品和人才等科技产出资源,同时包括投入和产出过程中的环境资源,如扶持科技发展的制度政策,崇尚科学的文化等。
2.科技资源科普化的重要价值2.1丰富科普资源体量,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当下大量的科技资源仅能够被极少数的专业人士所接触或者因其高度专业化,无法被普通公众所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科普基地内涵建设与品牌打造的思考和探索
科普基地内涵建设与品牌打造的思考和探索科普基地内涵建设与品牌打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科普基地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场所。
科普基地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科普基地内涵建设和品牌打造是科普基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一、科普基地内涵建设1.科普活动的质量与数量科普活动是科普基地最直观的体现,质量与数量的提升是内涵建设的核心。
科普活动应该与观众需求相匹配,既要满足科学知识的传播,又要满足观众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以此提高科普活动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2.科普人才培养科普基地应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搭建科普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训练、实践和实践,培养出一批科普人才。
这些科普人才可以通过展示、讲解和互动等形式,将科学知识传递到更多的人群中去。
3.科技创新与应用科普基地应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与观众分享,提高观众对科技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推广科技应用,让观众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二、科普基地品牌打造1.品牌理念科普基地的品牌要有一个统一的理念和定位,以满足观众对科学知识传播需求的同时,也要传递出自身文化和特色。
品牌理念的提炼需要多方面的调研和分析,推动科普基地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2.品牌形象科普基地的品牌形象是品牌营销中的重要环节。
科普基地的品牌形象要与品牌理念相匹配,塑造出一个鲜明、有特色、可信、亲和的形象,同时也要注重与观众沟通和互动,建立起品牌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3.品牌宣传科普基地的品牌宣传需要多方面的推广手段,如传统媒体、网络推广、口碑营销和线下活动等,实现多层面的宣传和品牌推广。
品牌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与观众需求相匹配,满足观众参与和分享的需求。
总之,科普基地内涵建设和品牌打造是科普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只有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打造高品质的科普活动和品牌形象,才能推动科普基地的快速发展,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观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和保障。
科普教育资源与活动开发
科普教育资源与活动开发科普教育,即科学普及教育,是指通过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教育资源和活动的开发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科普活动的设计,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科普教育资源包括科学图书、科普视频、科学展览等。
首先,要提高科普资源的质量,需要专业的科学作家和科学传媒人才,他们应该具备科学知识和科学写作的能力。
其次,要开发多样化的科普教材,包括以儿童为主体的科普读物,以及以成年人为目标的科普图书。
此外,科普教育资源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开发,例如制作科普视频、科普网站等,以吸引更多的受众。
二、科普活动的设计科普活动是将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科普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科学实验课、科普讲座、科学展览、科学竞赛等。
设计科普活动时应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要进行科普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包括确定活动的目标和主题、挑选适合的场地和时间、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等。
三、科普教育资源与活动的推广为了使科普教育资源和活动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需要进行推广工作。
首先,可以通过与媒体合作,发布科普文章、报道科普活动等,以提高科普教育的曝光度。
其次,可以与学校、社区等机构合作,在校园和社区举办科普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
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科普教育资源和活动。
四、科普教育资源和活动的效果评估科普教育资源和活动的效果评估是衡量科普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学生知识测试、听众调查等方法进行效果评估。
此外,还可以根据参与人数、反馈意见等数据评估科普活动的影响力。
通过定期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了解科普工作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科普教育的质量。
总结科普教育资源和活动的开发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知识的主体与内容定义
科普知识的主体与内容定义科学普及是指为推广科学与技术知识,使人们获得科学认识和方法的宣传及教育活动。
其目的在于向公众教育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对科学方法及其应用、自然规律与事实的认知和理解,推广科学知识,远离低劣、错误的观念,提高全民科技水平。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也日益广泛,因此科学普及知识的主体和内容也随之呈现多样化的形态。
科普知识的主体:科普教育的主体包括政府、科研机构、科普团体和学校等,其中政府是重要的主体,在有关经费、科普工作组织和宣传等方面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科研机构也常常举办各种活动,例如科技周、科学展览会等来宣传科普知识。
科普团体普遍开设夏令营、科普教育和科普旅游活动等,让公众从浅近的层面了解科学知识。
此外,学校也是科普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鼓励教育某些科学课程,同时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能力,以便给社会提供科学人才。
科普知识的内容:科普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方法和基础知识: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工具,包括观察、实验和验证等步骤,用于研究物质世界及其运作规律。
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为人们提供研究世界、改进生活、发明创造的基础理论。
科技发展和应用: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包括医学、工业、航空、信息技术、环保等各个领域;科技的应用则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介绍一些实用的技能给公众,例如厨艺、建筑、DIY等。
自然环境和资源:了解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变化,推广节能降耗、环保意识等。
社会价值和生活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不仅便于生活,带来便利,对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例如科学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话语权。
请注意:1、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是“关于科普知识的主体与内容的定义”,必须遵循文体规范,积极、中立、客观地论述主题;2、文章中可以加入一些常见的科学知识内容,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主来文体。
3、根据编制程序,此文档的用途将被转换为人工智能培训材料。
广州市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
212023年9月下 第18期 总第414期科技创新驱动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1科普资源的界定及共建共享的意义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对科普资源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尹霖[1]等人结合资源科学和科普内涵对科普资源进行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的界定:广义的科普资源是科普社会实践和科普事业发展中需要的一切有用物质,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知识、信息和组织制度等;狭义的科普资源是指科普活动、科普实践过程中需要的要素及组合资源,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载体、产品、活动、信息等。
莫扬[2]等人认为,广义的科普资源是科普事业发展中涉及的所有资源;狭义的科普资源是指科普实践中涉及的科普内容及相应的载体。
朱才毅[3]认为,科普资源是用于发展科普事业的政策环境、人力、财力、物力、组织、科普内容及信息等要素的总和。
2广州市科普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及成效科普场所是科普资源建设、共享活动的主要阵地。
广州市采取规范、政策引导与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策略,大力开展科普场馆(含基地)、科普设施、科普作品等科普资源建设,建立有效的投入,引导扶持机制,充实科普资源,强化利用全社会科普资源的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取得了显著的科普资源建设与共享成效。
2.1出台及修订地方法规,规范科普资源及建设工作广州市政府结合不同的科普发展与管理需求,及时出台和修订地方性法规《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下简称《科普条例》),从法律层面保障科普资源的有效投入与管理。
1999年,广州市首次颁布实施《科普条例》,着重扶持科普场馆、拓宽科普事业经费投入两个具有广州特色的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发展。
2016年,结合社会力量建设科普场馆与捐赠、科普资源开放利用、科普活动、科普投入机制等新形势新变化,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明确:一是社会力量兴建或者参与建设科普场馆、对科普事业进行捐赠等捐赠人给予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等待遇;二是将每年5月的第3周设定为广州市“科技开放日”,市内各有关单位在开放日免费开放是一种法定义务,开放日的设立是广州首创;三是支持建立非营利性科普合作组织,开展两岸四地科普交流活动[4],加强科普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四是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机制,是国内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提出的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规定。
科普资源利用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科普资源利用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它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而科普资源的利用对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科普资源的利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兴趣。
科普资源包括科学书籍、科普电影、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它们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接触和利用这些资源,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和科学的应用领域,从而培养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其次,科普资源的利用可以拓宽大学生的科学知识面。
大学生接触科学的途径通常是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的知识面有限。
科普资源则提供了更广泛的科学知识,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到更多的科学领域和科学知识。
通过对科普资源的利用,大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再次,科普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普资源不仅能够传授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
通过观察和思考科普资源中呈现的现象和问题,大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科普资源的利用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科普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深入的学习。
通过参观科普展览、实验操作等活动,大学生能够亲身实践科学,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科普资源的利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普资源通常以简单明了、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科学知识,这种浅显易懂的呈现方式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接触和利用科普资源,大学生能够思考科学知识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并尝试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科普资源的利用对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宽科学知识面,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科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创新思维。
阅读危机下的科普图书出版与创作
阅读危机下的科普图书出版与创作
尹霖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据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2010年人均阅读图书4.35本。
而在此前的七次调查中,前四次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2005年更是跌破了50%,之后的结果则一
直在50%的关口徘徊。
生活节奏的变化、知识接受习惯的改变、
【总页数】6页(P96-101)
【作者】尹霖
【作者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探析如何做好科普类图书出版r——以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出版为例
2.从教育学角度浅谈科普剧创作——对比分析学校科普剧和科技馆科普剧创作
3.从
教育学角度浅谈科普剧创作——对比分析学校科普剧和科技馆科普剧创作4.探析
如何做好科普类图书出版——以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出版为例5.论电视
片创作与图书出版联姻——少儿系列科普片创作新潮流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普产业资源
科普产业资源科普产业资源是指科学普及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材料等。
科普产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推动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是科普产业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普人才是指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普宣传技能的专业人士。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
科普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构的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普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普事业。
资金是科普产业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来支持。
比如,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普教育培训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
政府可以增加科普事业的投入,设立专项经费来支持科普活动。
同时,科普机构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比如申请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等。
设备和材料也是科普产业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活动需要使用各种科学实验设备、展示器材等。
这些设备和材料的更新换代对于提高科普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普设备和材料的投入,提供先进的科普设备供科普机构使用。
同时,科普机构也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争取得到设备和材料的赞助和支持。
除了以上提到的资源,科普产业还需要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来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
比如,给予科普机构税收优惠、提供场地租赁补贴等。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科普市场的监管,保证科普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科普产业还需要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合作。
比如,科普教育可以与教育产业合作,共同推动科普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科普媒体可以与传媒产业合作,扩大科普宣传的影响力。
科普旅游可以与旅游产业合作,推动科普旅游的发展。
这种合作可以形成产业链,促进科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普产业资源是科学普及事业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材料等。
充分利用科普产业资源对于推动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科普产业资源的投入和支持,同时科普机构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来提高科普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科普研究呼唤开放的形态
书影 《天 问》
书: 科普工作的现状, 广受各界忧虑。 此前, 《思想周刊》 曾刊发 《对基层科普的反思与构想》 、 《媒体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思考》 要提高科普的质量, 科学普及 等文章, 请科技传播研究者对我国科普现状展开探讨。更有学者指出, 须首先厘清科技传播、 等概念的边界及其在中国发生、 发展的历史渊源。 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科学技术, 其引入、 传播、 普及等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百年来有它自身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就 当前到了全面总结实践经验, 进而在理论上构建 的阶段。 科普而言, 已有不少学者提出, “科普学” 我们希望以历史为镜鉴, 对未来科技传播或科学普及的发展提供参考。
周 刊
2012 年 05 月 21 日
周一出版
︻ 主 编 视 点 ︼
科普中的 “科” 与 “普”
科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的的科学普及活动。 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科学素质、 国家 科普显得尤为重要, 的竞争力以及民族的兴旺。 然而, 科普中的 “科” 包含哪些内容, “普” 应该通过何 种方式和途径, 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科普 不可 能涵 盖 人 类已 经 掌 握 的 全部 科 学 技术 知 识。 因此 科普的内容 首先 应该是 与 人们的 日常生 活 密切 科普 相 关的知识, 这样才 容 易引 发人们的 求 知 欲。 其次 , 的内容应该是 从 科学 实践 中 归纳出来 的科学 思想、科学 方 法 和科学 精神 , 只有培养起 科学的 理性精神 , 才 能 从根 本上提高科学素质。 枯燥 的 宣传 , 而 普及的过 程也 不应该是 单一 的方式、 易于 接 受 应该 与媒体 、 网络相结合 , 尽量创造生 动活 泼 、 的 形式。 目 前, 我国的科普 工作并 不 尽如 人 意 。 例如 , 缺乏专 缺乏针对性; 管理体制 不 健 业 科普人 才; 科普经 费 不 足; 提高科普 工作 的质 量 , 还需 全 。如 何 加强 科普 队伍建设 , 找 到 适 合 中国的科普 要我们深入研究, 根据 我国的国 情 , 之路。
科普产业资源
科普产业资源科普产业资源是指为科普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各种资源。
科普产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对于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科普活动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看科普产业资源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科普产业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科普人员是科普活动的主要承办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科普活动的效果。
科普人员包括科普讲解员、科普教师、科普作家等。
他们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形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此外,科普人员还能够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场地资源场地资源是科普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科普活动需要有适当的场所来进行,如科普展览馆、科普教室、科普基地等。
这些场所可以提供展示科学成果和科普知识的场地,为公众提供学习和参观的机会。
科普场所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和利益,提供高质量的科普服务。
三、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是科普活动的实质基础。
科普活动需要各种物质资源来支持,如科普教具、实验器材、科普图书等。
这些物质资源可以通过购买、捐赠、借用等方式得到。
科普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可以通过物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先进性来体现,从而提高科普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资金资源资金资源是科普活动的重要支撑。
科普活动需要资金来购买物质资源、建设场地、培训科普人员等。
科普活动的质量和规模直接受到资金资源的限制。
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五、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科普活动的新兴力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科普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
网络资源可以提供科普资讯、科普视频、科普游戏等,为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科普内容。
同时,网络资源还可以促进科普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普活动的创新和发展。
六、政策资源政策资源是科普活动的指导和支持。
政府出台的科普相关政策可以为科普活动提供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 act: The development and shar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key of science popular- 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how to characteriz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s a question that needs to be re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of resourc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ce popular- iz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s. Keywor 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social resource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ystem
中认为, 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知 识资源。何谓知识资源? 自有人类以来, 以语 言文字、数字公式、几何图形、信号图像等形 式来表现的资源, 例如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 如果把资源按层次划分的话, 基础是自然资源, 然后是社会资源, 其上是知识资源。如果把自 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作为一个独立有形的资源 系统, 那么知识资源就是这两个有形资源系统 间的联系网络, 即无形资源。系统表现功能, 网络表现沟通, 系统通过网络才能实现扩张, 而网络只有通过系统才能发挥其特定功能 ( 见 图 1) 。
收稿日期: 2007- 06- 10
34
一、资源的界定
关于“ 资 源 ” 的 概 念 , 至 今 还 没 有 严 格 的 、 明 确 的 、 公 认 的 定 义 。 从 词 义 上 看 , 《辞 海》 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之源, 一般指天然 的 财 源 ”。 这 种 解 释 可 以 被 认 为 是 狭 义 的 资 源 , 它 仅 指 自 然 资 源 。 联 合 国 环 境 规 划 署 ( UNEP) 曾对自然资源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所谓自然 资源, 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 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 自 然 环 境 因 素 和 条 件 的 总 称 ”。 如 今 , 随 着 人 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积 累, 资源一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和物质的 范畴内, 而是扩大到包括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 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也就是 说, 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 有用物即资源, 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 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 类所需要的自然物, 如阳光、空气、水、矿产、
到了现代科学普及阶段, 一些发达国家出 现 了 公 众 理 解 科 学 (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 ence) 活动。伴随着二战后科平运动、环境运动 以及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 来自社会公众的 巨大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在重新认识科学的同时 不得不对传统的科学普及本身进行思考和变革。 首先, 现代科学普及活动受到各国政府和全社 会的关注, 政府的参与程度明显加强。其次, 在现代科学普及阶段, 科学家和公众的关系有 了新的变化。现代科学普及之所以又称为公众 理解科学, 在于它较之以往有了几层新的含义: ( 1) 公 众 理 解 科 学 是 一 种 双 向 交 流 的 过 程 ; ( 2) 科 学 家 也 要 理 解 公 众 ;( 3) 理 解 ( under- standing) 意味着不一定接受。在这个意义上说,
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 见表 1) 。 由此可见,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早已作为
两大独立的资源类型而存在, 而知识资源也逐 渐在资源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那么, 科普 资源究竟应该归属为何种资源类型, 又具备什 么样的特点呢? 还是让我们关注一下科普一词 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再作探讨吧。
二、科普的内涵
( 一) 不同科普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在 英 语 中 , popularize ( 普 及) 一 词 的 基 本 含 义 是 “ 使 …… 通 俗 ”, 它 有 两 层 意 思 , 一 是 “使……被喜欢 或 被 羡 慕 ”, 一 是 “ 用 普 遍 可 理
在 传 统 的 科 学 普 及 阶 段 (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 19 世纪中叶—20 世纪上半叶) , 在马 克思看来, 科学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 用的革命的力量”, 普遍 受到世人 的关注。与前 一阶段相比, 科学的社会功能毫无疑问地得到 了社会的认可和推崇。从科学家那里, 人们满 怀敬意地听到的更多的是对科学的赞美和憧憬。 这一时期, 科学是科学家的科学, 科学家们是 “唯一在此世俗化的自然领域中具有合法兴趣, 并 且 具 有 合 法 权 利 表 态 的 内 行 ”。 公 众 被 告 知 “他们所能扮演的唯一合适角色是促进和支持自 主科学可能提供的好处”。也就是说 , 在传统科 学普及阶段, 公众对科学事务的参与相对较少。 从方式上说, 科学的普及也主要是一个由科学 家到公众的单向的传播过程。至今许多发展中 国家的科学普及活动仍然处于这一阶段。
54第 期 20 07 年 180月月 总第( 01009) 期期
科普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尹霖 张平淡
[摘 要] 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已经成为我国科普工作的重点之一 , 如何界定科普资源因而成为工 作开展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资源科学和科普的内涵入手, 对科普资源加以较为全面和科学 的界定, 以求为科普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普资源 社会资源 科普 体系
36
尹霖 张平淡 科普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公众有权拒绝科学家的科学。再次, 科学普及 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现代科学普及不再仅是 一味地宣扬科学技术的正面成就, 对科学技术 的负面后果也同样实事求是地告知公众, 并帮 助公众理解科学的局限性和技术的负面效应。 第四, 科学界和大众传媒界保持交流与合作是 公众理解科学活动 能否取得 成效的关键 。20 世 纪 20、30 年代出现了首批专门的科学记者, 在 这之前都是科学家们来普及科学。
2006 年 2 月 , 国 务 院 颁 布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行动 计划纲要》[1] 将 “ 科 学 教 育 与 培 训 、 科 普 资 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 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基础工程, 并把它作为今 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是针 对我国科普工作实际做出的正确决策。那么, 什么样的资源才真正属于科普资源? 这就成为 科普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在合理开发、建设和管 理所拥有资源的工作中需要明确的问题。可以 说, 科普资源并没有严格的公认定义。然而需 要肯定的是, 科普资源也是一种资源, 因此, 它的界定首先要回归其资源属性, 要从资源科 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和审视。再者, 科普资 源是与科普工作的实践密不可分的, 因而它不 仅具有资源的一般特征, 也同时具有科普所赋 予的特点。进而从整体来看, 科普资源既是一 个科学的结构体系, 也是一种独具特点的资源 类别, 它不仅包含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同 子系统, 还涉及各个科普环节和科普管理工作。
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旅游资源
人力资源
智力资源 体力资源
人工设施资源
社会资源
货币金融资源 教育资源
文化资源
知识 ( 信息) 资源
科学知识 技术知识 信息网络设施
解 的 或 者 有 趣 的 形 式 描 述 出 来 ”。 “ 普 及 ” 一 词 在 1797 年首次被人使用, 该词用作“以通俗的 形式讲解技术问题”的含义时, 最早出现于 1836 年[4]。
通过科普的历史发展, 我们可以大致了解 科学普及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大约从近代科学革命开始到 19 世纪中叶的 前科学普及阶段, 科学本身并没有得到社会的 普遍认可, 科学家还没有职业化, 科学仍在为 自己的独立地位而奋斗, 科学普及只能委身于
该时期的知识扩散传播 活动 ( diffusion of knowl- edge) 中。也就是说, “在科学活动的早期, 科 学知识是作为技术传统、宗教传统或者普通哲 学传统的一部分来传播的”[5]。 应该说, 在前科 学普及阶段, 科学工作者巡回演讲、热情宣扬 科学知识的直接动机显然主要是为了谋求社会 的承认。科学工作者的演讲展示活动尽管对普 通公众开放, 但其观众仍然以上层社会的成员 为主, 这在早期尤其如此。这些活动首先成为 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的一种多少带有点高雅的时 尚后, 才逐渐地扩散到广大平民阶层。
图 1 资源的分类 资源定义的延展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不断 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农业社会强调的是 自然资源的单项开发; 工业社会注重的是自 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 知识社会追 求的是建筑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基础之上 的知识资源的三者共同开发, 而且获利愈来 愈大。 石玉林院士在 《资源科学》 [3]一书中也对资
35
54第 期 20 07 年 180月月 总第( 01009) 期期
表 1 资源分类系统的高级分类单位
1级
2级
3级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土地资源草地资源 城市用地资源
工矿用地资源
特种用地资源
待开发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 基因资源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气候资源
光资源 热量资源 降水资源 空气资源 风力资源
尹霖 张平淡 科普资源的概念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