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山岩画的由来》

宁明是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县城,一条江水绕城而过,就在江边高耸的峭壁上,分布着数不清的怪异图案。

他们当中最大的有3米高,他头插雉尾,手执匕首,横刀立马,俨然是一位首领。

在他的周围,分立着许多高约1米的人物,他们体态粗圆,手臂向两侧平伸,肘部弯曲上举。

有的头部呈粗方型,头上有倒八字形饰物,腰佩长刀;

还有一种,身体侧立,双手托举,显得恭敬肃穆,仿佛虔诚的信徒在向神灵膜拜。

他们围绕着三米高的人像,起舞跳跃,挥刀持盾,画面非常鲜活。

然而,似乎从来就没人知道,这些神秘的图案是从哪里来的。祖辈生活在花山的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人会注意峭壁上那些奇异的图案,更不会有人去猜度它们的来历,只有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依稀记得祖上流传下来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花山上生活着一对兄弟,平时依靠打猎和捕鱼为生。

哥哥犀,酷爱画画,看到什么都喜欢照着临摹下来,不论是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见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久而久之,竟然练就了一双过目不忘的好眼力,画画的技巧更是达到了乱真的境界。

弟弟利,喜欢习舞弄枪,最隐密的山林,最幽深的江面,许多别人不曾到过的地方,他都能来去自如。日复一日,兄弟俩在花山过着悠闲的生活,一晃儿就是很多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外乡人来到宁明,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当时,广西民族研究所正在对区内的岩画进行普查,花山上的怪异图案正是考察的重点。

覃圣敏,原广西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退休前长期从事民族历史的研究工作,在八五年的普查中,他担任考察队的副队长,负责田野考察和文字记录工作。

李桐,覃圣敏当年在考察队的队友,主要负责给考察过的岩画拍照,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工作保留影像资料。

当年考察开始不久,覃圣敏就发现,别说是外界,即便在宁明当地,也很少有人能够说清这些岩画的来龙去脉。

壮语中,花山被称为“岜莱”,“岜”是山,“莱”则是斑驳的麻点。原来,花山并非开满鲜花的山,而是由于岩壁上的红色岩画而得名。

在清末编写的《宁明州志》中,我们找到这样一段文字:“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沿江一路两岸,崖壁如此类者多有。”

可是,在这么偏远的地方,是谁留下了这些震撼世人的伟大遗迹呢?

覃圣敏发现,花山岩画的主人,很可能是若干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先民。现在生活在左江流域的,除了壮族,还有苗族、瑶族等等,而历史上曾在广西生活过的少数民族数量更多,哪一支才是岩画的主人呢?

在我们能够找到的关于花山岩画的记录中,最早见于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

“祖考”,也就是祖先。原来早在宋代,这里的百姓就把岩画上的形象看作是自己祖先的神灵,经常前来祭拜。这也就是说,花山岩画的创作年代必然要早于宋代很久。

那么,这个“很久”会是多少年呢?在随后的研究中,考察队发现,要弄清岩画的具体年代,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时,大家也发现,在分布广泛的岩画中,描绘有许多典型的器物形象。

经过讨论,考察队决定,先从岩画中描绘的特有图像入手,如果能够找出年代明确的典型器物图像,然后与现有考古发现中的同类器物进行比对,或许就能推断出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

这天,哥哥犀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一些从北边逃过来的人说,有好多全身包裹着厚鳞甲的怪人闯进了他们的家,他们的刀无比锋利,箭也射得很远,很多族人都被杀死了。

对于这个坏消息,哥哥犀显得有些担心,他从没听说过有全身长着厚鳞甲的人,他们是谁,为什么要闯进别人的家里。弟弟利倒是不害怕,他更关心的似乎是什么刀比他的更锋利,谁的箭会比他射得更远更准。

其实早在考察队之前,也曾有学者提出过相似的断代方法。有人说,画面上随处可见的环首刀应该是汉代的器物,因此推断岩画的年代是汉代。

采访覃圣敏:环首刀作为一种依据可以,但是作为唯一依据就有问题。

铁制环首刀,的确只在东汉墓中出土过。但铜制环首刀在战国就出现了。于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产生了。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风蚀日晒,岩画上的图案大都难辨细节。那么,画面上的环首兵器,是刀还是剑,是铜制的还是铁制的呢?这个问题不解决,岩画的年代自然也就无从判定。

因此,要获得比较准确的年代信息,就必须选取画面中最具代表性的图像。在接下来

的研究中,经过反复寻找,考察队终于找到了符合要求的图像。

这是编号为花山第一处,第五组中的一个图形。经过辨别,考察队认为,这很可能是羊角钮钟。

目前为止,只在云南、广西、广东发现过它的踪迹。根据这条线索,考察队推断,花山岩画的创作年代,大约是在战国至西汉时期。

此外,还有另一种钟形图像,同样是花山岩画中极为典型的图像,它与羊角纽钟有些相似,这又会是一种什么器物呢?

覃圣敏想起,越南出土过一种细纽钟,它与岩画中的钟形图案非常相似,只是岩画中的钟没有倒八字形细纽。如果挂在架子上,细纽的确不易看出。而在岩画中,细纽钟恰好与羊角纽钟悬挂在同一个钟架上。或许是被挡住的缘故,细纽钟都看不到细纽。

细纽钟的年代要略早于羊角纽钟,后来又和羊角纽钟共存。据此推断,花山岩画的年代大约在春秋战国之时。

沿着这条思路,考察队找到了第三个典型图像。在花山第一处13组,出现了一幅渡船图像。船身被描绘成一条粗弧线。船上的侧身人头部都装饰着倒八字形的头饰。

考察队回忆起,广西普驮西汉墓出土的铜鼓,刻画有相同形制的渡船纹。由此推断,岩画的创作年代在战国到西汉间。

随后,考察队发现了扁茎短剑和交媾图,岩画的创作年代指向了战国中期至汉代。

经过反复观察,考察队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花山的岩层上,生长着许多钟乳石。有的钟乳石把岩画遮住了,这种情况,被称为“石压画”,而有的岩画则画在钟乳石上,被称为“画压石”。

石压画,说明先有人画了岩画,然后才被后来形成的钟乳石所遮盖,岩画的创作年代也就早于钟乳石的形成年代;而画压石则正好相反,说明先有钟乳石,然后才有人在上面创作岩画,作画的年代必定要晚于钟乳石形成的时间。

理论上说,如果知道钟乳石的形成时间,岩画的创作年代也就不难算出了。

考古研究中,检测文物年代,常使用碳十四测年法。地球上的生物,会持续不断吸收碳元素,死亡后,体内的碳十四开始衰变直至消失。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碳十四的剩余含量,就能推断它的年代。

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的专家对岩画进行了采样,并带回北京进行测试。然而,结果却让覃圣敏有些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