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教案-2015年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讲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发育生物讲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3. 了解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1. 复杂发育过程的理解。

2. 不同生物类群发育特点的区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2. 生物发育相关教材或资料。

3. 实验材料(如蚕卵、蝌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发育过程。

2. 提问:什么是发育生物学?它在生物学中有什么重要性?二、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介绍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胚胎发育、变态发育、生殖发育等。

2. 讲解发育生物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研究生物进化等。

三、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1. 以蚕卵为例,讲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包括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器官形成等。

2. 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各个阶段的特征。

四、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1. 以昆虫、鸟类、哺乳类为例,介绍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2. 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如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3. 讲解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如鸟类的筑巢、哺乳类的胎生等。

五、案例分析1. 以蝌蚪为例,分析其变态发育过程,包括蝌蚪的形态变化、器官形成等。

2. 讨论蝌蚪变态发育的意义,如适应不同环境、提高生存能力等。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深入了解生物发育的某个方面。

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生物教学设计第十一章第二节发育

生物教学设计第十一章第二节发育

生物教课方案第十一章第二节发育教课目的知识方面:理解发育的看法和青春期的发育特色,认识从婴儿到成人的发育分期。

能力方面:经过课本中曲线图的认识和使用,联合自己的实质状况,对图表进行剖析比较,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

感情方面:经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育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重难点剖析:青春期的性态、功能发育和性发育的特色。

青春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特色。

课时安排:参照课时 1 课时教课准备:人体发育的分期图,相关青春期发育特色的录像片。

教课过程前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的生殖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同时也介绍了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成胚胎所需要的营养是怎样供应的。

当胚胎经过大概 280 天的发育后,就从母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了。

此刻我问大家一个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问题:你从记事时开始到此刻,是从几岁开始猛“窜个子”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同样吗?我还能够告诉同学们:一般说来,你们这类“窜个”向来要到18岁左右才会慢慢停止下来。

这是人生中的一个生长顶峰,并且每一个人在这一段期间里正是精力最充足、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强的最正确期间,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所以,往常人们称之为“青春期”。

一、什么是青春期(板书)从生物学看法看,青春期是指一个人从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一般女性12~ 18 岁,男性比女性晚 2 年左右。

自然这第1页/共4页还要看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居住地域随和候冷热等条件。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城里人一般老是比山区里的人发育早些,而热带的黑种人与我们对比,他们又明显比我们早熟。

我们这节课就来介绍人体青春期发育的特色和这个期间应当注意的卫生。

明显,这是和我们每一个人的亲身利益相关的。

二、青春期发育特色(板书)我们介绍一下人体青春期发育的特色。

1。

身体外形上有什么变化(板书):方才我们提到青春期是人体的一个生长顶峰期间。

其实在青春期以前,人体还有一个生长顶峰期,这就是从受精卵到形成胚胎直到出生后两岁左右。

《发育生物学》ppt课件(2024)

《发育生物学》ppt课件(2024)

基因编辑技术
类器官培养技术
运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对生 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精确修饰,研究基因功 能和调控机制。
2024/1/30
通过模拟体内微环境,培养具有类似器官结 构和功能的类器官,用于疾病模拟、药物筛 选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跨学科交叉融合
发育生物学将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 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共同推动生
2024/1/30
6
02
细胞分裂、分化与胚胎发育
Chapter
2024/1/30
7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 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包含DNA 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
合成后期和有丝分裂期。
有丝分裂
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 过程,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 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
02
配子形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
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024/1/30
03
配子的种类
根据染色体的组合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配子,增加了后代的遗传
多样性。
9
胚胎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
胚胎发育过程
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桑葚胚、 囊胚、原肠胚与组织器官形成等阶段 ,最终发育成为完整的胎儿。
2024/1/30
3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掌握发育生物学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 研究方法
02
了解发育生物学的 最新研究进展和前 沿动态
0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发育生 物学领域的实际问 题

《发育生物学》课件

《发育生物学》课件
《发育生物学》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发育生物学简介 • 发育过程 • 基因与发育 • 发育中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 发育生物学应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发育生物学简介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受精 卵到成体的生长、发育、分化的过程 及其机制的科学。
重要性
发育生物学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长、 发育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具有重要意义,为疾病诊断、治疗和 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05 发育生物学应用
疾病研究
肿瘤发生机制
研究肿瘤细胞发育过程 中的异常变化,为肿瘤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 基础。
神经退行性疾病
探讨神经细胞发育和退 化的机制,为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 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 思路。
代谢性疾病
研究代谢相关细胞的发 育和功能,为肥胖、糖 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防 治提供依据。
器官形成
器官发生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 组织通过复杂的分子调控 机制形成各种器官,如心 脏、肺、肾等。
形态发生
器官形成过程中涉及复杂 的形态发生过程,如细胞 增殖、迁移、排列和凋亡 等。
组织结构与功能
形成的器官具有特定的组 织结构和功能,满足生物 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生长与成熟
生长与发育
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连续 的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生长因
转录调控
转录调控主要涉及转录因子的作 用,通过与DNA的结合来调控基
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表观 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 白乙酰化等,对发育过程的影响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概述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 白乙酰化等,对发育过程的影响。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学 教案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单击添加目 录项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 手段
教学过程设 计
教学评价与 反馈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遗传学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遗传学的基 本实验方法和技 术
理解发育生物学 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掌握发育生物学 的基本实验方法 和技术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案例,帮助学生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合适的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
学教材
网络资源:利用网 络资源,如基因数 据库、在线课程等
实验材料:准备相 关的实验材料,如 显微镜、培养皿等
提供一些实际的遗传学和发育 生物学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 决问题
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 课后继续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归纳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强调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 关章节,并完成课后习题
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并提交给老师批改
遗传密码:DNA中碱基的 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
的氨基酸序列
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 致的疾病,如血友病、白
化病等
遗传学基本规律
孟德尔定律: 基因的分离和
自由组合
染色体理论: 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和排

基因突变:基 因结构的改变
和功能影响
遗传平衡:群 体中基因频率 的稳定和变化

发育生物学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发育生物学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受精卵在受精后数小时内开始基因组 激活,转录和翻译新的蛋白质,为胚 胎发育提供基础。
受精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精子与卵子结合后,触发一系列信号 转导事件,包括钙离子波动、蛋白激 酶激活等,最终导致卵子激活和受精 。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将处理过的精子直接注入女性生殖道内, 使精子和卵子自然结合,达到受孕目的。
07
发育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显微操作技术在发育生物学中应用
显微注射技术
将外源基因、mRNA、蛋白质等 直接注入到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 ,研究基因功能或制备转基因动
物。
显微切割技术
利用显微操作仪对早期胚胎进行精 确切割,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 胞命运和分化机制。
显微成像技术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成像系 统等对胚胎发育过程进行实时观察 和记录,揭示胚胎发育的动态过程 。
等。
Wnt信号转导途径在胚胎发育中作用
01 Wnt信号转导途径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途 径,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2 Wnt信号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于胚胎 的形成和器官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Wnt信号的异常调控会导致胚胎发育的缺陷和疾 病的发生,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等。
课程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 极参与课堂讨论、完 成实验报告和课程论
文等任务。
02
细胞命运与胚胎发育
细胞命运决定因素
01
02
03
基因表达调控
包括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等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影 响细胞分化和命运。
表观遗传学修饰
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 饰等,对基因表达产生长 期、可遗传的影响,进而 决定细胞命运。

发育生物学基础教学设计

发育生物学基础教学设计

发育生物学基础教学设计一、简介发育生物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生命活动从受精到成熟过程的细胞、分子及遗传机制等。

因此,发育生物学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介绍一种发育生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并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发育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不同阶段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

3.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4.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知识。

5.对各种实验及技能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发育生物学中最基础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发育生物学基本概念•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基因的结构和作用•基因表达调控•突变和多样性的起源2. 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蛋白质合成与调控•代谢与能量•信号转导、细胞间相互作用3. 不同阶段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受精与胚胎发育初期•稳定性维持及生长发育•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4.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遗传基础知识•遗传性状的分离和重组•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表观遗传学的基本知识5. 实验与技能•实验室技能及基本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四、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法:在课堂上讲解发育生物学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概念,并使用案例来进行说明和引导。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加深理解。

3.生动化教学法:选取一些有趣、生动的实例来进行案例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4.实验教学法:在实验室中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实践掌握理论,并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课程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的初步掌握程度。

2.课堂提问:学生通过讲解、答题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

3.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中所做的记录和分析,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发育生物学教材的第三章“胚胎发育”。

本章主要介绍了胚胎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器官的形成等。

具体内容包括:1. 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受精卵的形成。

2. 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3. 胚胎器官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受精过程,理解受精卵的形成。

2. 使学生掌握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3. 帮助学生理解胚胎器官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受精过程、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器官的形成。

难点: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显微镜、胚胎发育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婴儿出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胚胎发育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使用PPT,结合胚胎发育模型,讲解受精、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器官的形成的过程。

a. 受精卵是如何形成的?b. 胚胎干细胞是如何分化的?c. 胚胎器官是如何形成的?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分享彼此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受精卵的形成。

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分化出的各种细胞类型。

胚胎器官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七、作业设计1. 描述受精过程。

2. 画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过程。

3. 描述胚胎器官的形成过程。

答案:1. 受精过程: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2. 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胚胎干细胞分化出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和胚外中胚层细胞。

3. 胚胎器官形成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逐渐形成和发育。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育》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育》优秀教案

第二节发育教学目的:1.理解发育的概念和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知道从婴儿到成人的发育分期。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结合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联系有关激素(性激素)的知识来分析,进而理解发育的概念及人体发育的过程。

人体发育分期的知识,可以结合课文中图VI-86人体发育分期图进行教学。

重点指出人体发育过程中的青春期是个重要时期。

青春期的形态、功能发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形态发育的特点,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自身变化的情况、结合课文中图VI-87来来讲述身高、体重的变化特点,并指出骨骼、肌肉的变化特点。

功能发育的特点,同样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变化的情况来分析,如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敏捷的提高程度来分析神经系统的变化特点等。

青春期的性发育中,要明确指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虽然已有生殖能力,但是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完善,要到25岁左右,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生理角度去理解提倡晚婚的道理。

教具准备:有关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录像片及相关设备。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与观看有关录像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有关生殖方面的知识,下面提个问题请大家回答。

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他由母体出生那时开始的,这种说法对吗?回答:不正确。

一个人的生命是从母体内的受精卵开始的。

讲述: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学习有关发育的知识。

第二节发育一、发育的概念什么是发育?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人体发育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为成熟的胎儿。

第二阶段: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

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体发育,通常是指从婴儿出生发育为成年人的过程。

根据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征,这个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发育时期。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观察发育一节中“人体发育的分期”的插图。

谁能根据插图,总结出人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细胞周期及调控机制
01
细胞周期定义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
历的全过程。
02
细胞周期阶段
间期和分裂期(M期),其中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
03
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复合物是
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机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调节相关蛋白的
囊胚形成
卵裂后形成的细胞团进一步发育,内部出现空腔,形成囊胚。囊胚由滋养层和内细胞团构成, 滋养层将发育成胎盘和胎膜,内细胞团将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原肠胚形成和器官发生
原肠胚形成
囊胚进一步发育,内细胞团表面的细胞形成外胚层,下方的 细胞形成内胚层,内外胚层之间的细胞形成中胚层。这个过 程称为原肠胚形成。
减数分裂过程及意义
减数分裂定义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
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后期Ⅰ和末 期Ⅰ;第二次减数分裂类似于普通的有丝分裂,但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减数分裂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同时, 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 加了配子的遗传多样性,为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表观遗传学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研究基因表达如何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在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
利用单细胞测序等高通量技术,揭示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做出命运 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分子基础。

发育生物学教案剖析

发育生物学教案剖析

教学日志章节名称绪论学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学生考勤应到:实到:请假:旷课:课程类型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技能课□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目的要求1. 了解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掌握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3. 掌握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种类及其特点4. 了解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重点难点重点: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难点: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思考题作业教学后记作业批改及实验记录说明:1、每次授课前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填写。

2、授课时间:指授课日期和节次;教学进度:指是否符合教学进度简表绪论第一节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二、发育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个体发育(多细胞生物题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和生物系统发生中生命发展的机制。

三、发育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发育遗传程序及其调控机制。

四、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第二节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一、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有两个主要的功能1.产生细胞的多样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保证世代的交替和生命的连续2.通过繁殖产生新一代的个体,使世代延续二、动物发生过程三、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三节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一、后成论和先成论二、细胞理论对胚胎发育和遗传概念的影响三、发育的嵌合型和调整型四、诱导的发现五、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的结合第四节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一、脊椎动物模式生物: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小鼠二、无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果蝇、线虫三、发育生物学模式植物:拟南芥第五节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一、常用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一)显微镜技术(二)组织切片技术(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四)原位杂交技术(五)显微注射(六)报道基因技术(七)细胞标记技术二、发育遗传学技术(一)正向遗传学技术1.大规模诱变筛选技术2.插入诱变筛选3.突变基因的克隆(二)反向遗传学技术1.基因敲除技术2.条件基因敲除技术3.RNA 干扰技术4.吗啉代寡聚核苷酸5.显性抑制6.转基因技术7.基因捕获8.果蝇中的克隆化分析教学日志章节名称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学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学生考勤应到:实到:请假:旷课:课程类型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技能课□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目的要求1. 掌握细胞形态发生决定子、定型、分化的概念2. 了解胚胎细胞相互作用的概念重点难点重点:细胞形态发生决定子、细胞定型、细胞分化难点:胚胎细胞相互作用思考题作业教学后记作业批改及实验记录说明:1、每次授课前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填写。

植物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植物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温度:温 度对植物 的生长有 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 低的温度 都会影响 植物的生 长
水分:植 物需要适 量的水分 才能正常 生长,水 分过多或 过少都会 影响植物 的生长
土壤:土 壤的质地、 酸碱度和 养分含量 都会影响 植物的生 长,植物 需要从土 壤中吸收 营养物质
空气:植 物需要呼 吸,空气 中的氧气 和二氧化 碳浓度会 影响植物 的生长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THANK YOU
汇报人:XX
案例分析法
选取典型案例: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植物发育生物 学案例进行讲解
分析案例:对案 例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其背后的科 学原理和规律
归纳总结:总结 案例中的关键知 识点和技能,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
拓展应用:引导 学生将所学知识 应用到实际生活 中,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法
目的:激发学生思考, 提高课堂参与度
植物生殖过程与繁衍方式
植物生殖过程:开花、传粉、 受精、结果
植物繁衍方式:有性生殖、无 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 成新个体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 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 个体,如扦插、嫁接、分株等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光照:植 物生长需 要充足的 光照,光 照强度和 时长会影 响植物的 生长速度 和形态
布置作业,巩固 所学知识,为下 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提出问题并 积极思考
认真听讲,做好 笔记,积极参与 实验操作
遵守纪律,尊重 他人,保持良好 的课堂秩序
完成作业和实验 报告,及时提交 ,认真完成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学习教案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学习教案

果蝇(ɡuǒ yínɡ) (Insect model)
第24页/共36页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无脊椎动物(jǐzhuīdòngwù)模式生 物
线虫(xiàn chónɡ) (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第25页/共36页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线虫(xià n chónɡ)生活史
共包含19099个基因)。性成熟短,生命周期短
(成体约天),培养简单,易于诱变;便于进行遗传突变筛选。
第28页/共36页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Developing
C. elegans
showing apoptosis at arrowheads.
第29页/共36页
第三十页,共37页。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2
鸟类:鸡 (Chick)
第14页/共36页
第十五页,共37页。
成体 约5月
鸡的生活史
卵 囊胚层
(pēicé ng)
输卵管内发育 (fāyù)
卵裂 (luǎn liè)
第15页/共36页
第十六页,共37页。

特点: 1) 胚胎发育(fāyù)与哺乳动物更为接近; 2) 胚胎体外发育(fāyù),易于实验;研究
幼虫 (yòuch óng)
第26页/共36页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线虫(xià n chónɡ)生活
• 大方部式分产为生雌后雄代同; 体(c史í xióng tóng tǐ),自体受精
• 卵裂和胚胎形成后孵化为幼虫 (受精后14h), 幼虫 经过4次蜕皮成为成体。
• 在食物不足、温度过高或线虫过多等不利条件下, 会进入持续幼虫阶段,可存活3个月,直到遇到适 宜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f-16 干扰质粒菌作为实验组,每组各准备一个平板(三块平板有何不同?)。 (2) 每只板上挑取 3-5 只含有 GFP 的线虫(TJ356),产卵 3 小时。计做 day0。 (3) day3 观察各个平皿中线虫形态的不同。 (4) 挑取 day3 期各个平皿中的线虫,制成 Pad,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摄各个
3、挑虫、培养: (1) 将铂金丝做的笔在酒精灯上烧红后,在线虫培养基上轻划几下,即可用于挑
虫; (2) 解剖显微镜下找到合适的成虫,用“笔”将它轻轻挑起,迅速在解剖显微镜下
将之放到新的平板上,共挑取 3-5 只线虫; (3) 将培养皿做好标记,放到 20℃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6
(4) 产卵 3 小时后,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培养皿上有椭圆颗粒状的线虫卵(胚胎), 此时,可以将成虫挑走。产卵当天计作 day0。
C.elegans 为蠕虫状,长度约 1mm,因其个体结构简单、体细胞数目恒定, 特定细胞位置固定,生活史短、遗传背景清楚、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等,在遗传 与发育生物学、行为与神经生物学、衰老与寿命、人类遗传性疾病、病原体与生 物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筛选、动物的应急反应、环境生物学和信号传导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如细胞凋亡现象及其机理以及 RNA 干扰技术最早都是在线虫中 被揭示的。
实验用的大肠杆菌是 OP50 以及 HT115(DE3)。HT115(DE3)菌株是 RNAse III(dsRNA 特异性降解酶)缺陷型,并且可以通过 IPTG 诱导 T7 RNA 聚合酶的 大量表达。
实验用的质粒有三种:L4440 空载质粒,Chc-1 干扰质粒(多克隆位点插入 Chc-1 基因的 L4440 质粒),Daf-16 干扰质粒(多克隆位点插入 Daf-16 基因的 L4440 质粒)。
图 4:电镜下的雄虫
图 5 雄虫和雌雄同体线虫交配
C.elegans 的生活史包括胚胎期、幼虫期(L1-L4)、成虫期三个阶段(如图 6)。 一个雌雄同体线虫一生约可以产 300 个卵,卵经过 L1、L2、L3、L4 4 个幼虫时 期,进入成虫期,如果外部条件比较恶劣,比如:拥挤、缺乏食物等,线虫会进 入一个特殊的 L3 时期——dauer 时期来抵抗外部的不良环境。C.elegans 在实验 室 20-22℃的条件下,约 3.5 天长成成虫,可存活两到三周。线虫可以自体受精, 当卵母细胞经过贮精囊时受精,也可以接受雄虫的精子进行异体受精(图 5)。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实验室饲养斑马鱼的方法。 2. 掌握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的主要特点。
二、 实验原理 斑马鱼(Denio rerio)属鲤科短担尼鱼属,是一种常见的热带鱼,体形纤
细呈梭形,体侧有水平分布均匀的条纹,成鱼体长 3~4cm,最长可达 6.5cm,寿 命为 2~3 年。雄鱼鱼体较修长,腹部偏黄;雌鱼鱼体较肥大,腹部偏白。上世 纪 70 年代初美国俄勒冈大学著名遗传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 George Streisinger 教授首次提出将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目前,斑马鱼已成为重大疾病的分子发生 机制、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材料。斑马鱼作为研究 高等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及其分子发育机制的重要材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①个 体小,养殖花费少,可大规模繁殖;②体外受精,产卵多,体外发育;③胚胎发 育同步(25~31℃发育正常),胚胎透明;④成体长 3~4cm,孵出后约 3 个月可 达性成熟;⑤有丰富的品系资源;⑥染色体数为 50,基因组序列已经全面测出 等优点。
C.elegans 是唯一一个身体中的所有细胞能被逐个盘点并各归其类的生物。 其幼虫含有 556 个体细胞和 2 个原始生殖细胞,而它的成虫则根据性别不同具有 不同的细胞数。最常见的雌雄同体成虫在发育期间,共产生 1090 个细胞,其中 131 个在特定时期凋亡,因此,其成熟后含有 959 个体细胞和 2000 个生殖细胞, 而较少见的雄性成虫则只有 1031 个体细胞和 1000 个生殖细胞。
实验组的照片。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挑虫要多加练习,不要急于做实验。 2、有些观察项目需要对同一个虫子进行连续观察,请耐心点。 3、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将培养基戳破,防止线虫钻进培养基内不方便观察。 4、操作过程中尽量少说话,防止污染线虫培养基。 5、如果在超净台外观察线虫,尽量不要打开培养皿的盖子。 6、线虫容易失水死亡,尽量缩短线虫离开培养基的时间。
2
图 6 22℃下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
3
(二)线虫 RNAi 技术: RNAi (RNA-mediated interference)技术是指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 RNA 诱
导的特异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其作用机制是双链 RNA 被特异的核酸酶降解, 产生干扰小 RNA(siRNA),这些 siRNA 与同源的靶 RNA 互补结合,特异性酶降 解靶 RNA,从而抑制、下调基因表达(图 7)。RNAi 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基因治 疗、基因结构功能研究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Chc-1 参与卵黄的内吞作用,当 RNAi 使其表达量下降后可导致线虫的胚胎 死亡,线虫发育阻滞在幼虫期。在做 RNAi 干扰实验时,通常用这个基因作为阳 性对照。
4
Daf-16 是 FOXO 家族的成员,该基因主要是通过其转录因子的功能调控一 些基因的表达来参与细胞功能。研究表明,DAF-16 基因同寿命、免疫力密切相 关,是一种寿命调控因子。
培养。
2、线虫的观察: 每个小组在解剖显微镜下,对观察用线虫(主要是 N2)按照下列提纲进行
观察: 认识线虫的各主要组织器官:头部、尾部、咽、肠、子宫; 区别雌雄同体以及雄虫; 观察线虫的运动方式; 观察线虫的进食、产卵(线虫约 20 分钟产一次卵,每次可连续产 5-10 个卵)等行为; 区分各个发育时期的线虫。
实验一 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及其发育过程的观察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以及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 2. 掌握线虫的基本培养技术,观察并且区分两种线虫个体发育过程的异同; 3. 理解线虫 RNA 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使用该方法对目的基因进行 干扰。
二、 实验原理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属于线虫动物门(Nematoda)隐杆线 虫属(Caenorhabditis)秀丽隐杆线虫种(C.elegans),根据命名法则中的二名法 命名为 Caenorhabditis elegans。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子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 Sydney Brenner 将线虫作为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三、 实验器材 (一) 实验用品
恒温生化培养箱、解剖显微镜、超净工作台、6cm 培养皿、挑针、摇床、10ml 离心管以及管架、1.5ml 离心管以及管架、250ml 锥形瓶、酒精灯、75%酒精棉球
(二) 实验材料
野生型 N2 线虫、TJ356 线虫、E. coli OP50 以及 HT115、LB 固体培养基、LB 液
六、思考题
1、本实验是哪种线虫的什么基因被什么干扰之后不表达了?为什么被干扰基因 会不表达?这种干扰效果可以遗传吗?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吗? 2、HT115(DE3)大肠杆菌和 L4440 质粒是线虫 RNA 干扰实验中最常用到的实验 材料,请问它们的配合对线虫 RNA 干扰实验有何好处?
7
实验二 斑马鱼的饲养及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
图 7 RNAi 原理示意图 1、长的双链 RNA(Long double-stranded RNAs, dsRNAs; typically >200 nt)被引 入细胞; 2、宿主细胞对这些 dsRNAs 产生反应,核 酸内切酶 Dicer 将 dsRNA 切割成多个具有 特定长度和结构的小片段 RNA(大约 21~ 23 bp),即 siRNA; 3、siRNA 在细胞内 RNA 解旋酶的作用下 解链成正义链和反义链,反义 siRNA 再与 体内一些酶(包括内切酶、外切酶、解旋酶 等 ) 结 合 形 成 RNA 诱 导 的 沉 默 复 合 物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 4、RISC 与外源性基因表达的 mRNA 的同 源区进行特异性结合,RISC 具有核酸酶的 功能,在结合部位的两端切割 mRNA,使 目标 mRNA 降解;
1998 年,Fire 建立了线虫 RNA 干扰技术,由于线虫 RNAi 操作简单、特异 性高、干扰效果持久,并且也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方法,已 经成为反向遗传学研究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线虫 RNAi 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直接显微注射 dsRNA;二、将线虫培 养在含有 dsRNA 的液体培养基中;三、喂食能够表达 dsRNA 的大肠杆菌。其中 第三种方法由于适用于大规模的操作,简单经济等原因,使用比较普遍。 本实验采用喂食能够表达 dsRNA 大肠杆菌的方法,来干扰线虫 Chc-1 以及 DAF-16 两个基因的表达。
图 8 L4440 质粒结构图
实验用的 C.elegans 有两种,野生型 N2 以及突变型 TJ356。TJ356 线虫的基 因组中整合了 DAF-16::GFP 以及 roller 基因。DAF-16::GFP 主要定位在肌肉细胞, 肠道细胞和神经细胞,这些部位有绿色荧光产生,而 roller 基因可以导致线虫不 能顺利呈 S 型游动,而是在原地转圈,所以在培养基上可看见一个一个圆圈。
C.elegans 的基本结构以及生活史 C.elegans 有雌雄同体(XX)和雄虫(XO)两种性别,在自然条件下, 成虫
大多为雌雄同体,雄虫的个体数只占大约千分之一。其基本的结构包括口、咽、 肠、性腺以及胶原蛋白角质层,雌雄同体有两个卵巢、输卵管、储精囊,及单一 一个子宫(图 1,2),雄性有个单叶的性腺、输精管及一个特化为交配用的尾部 (图 3,4)。
C. elegans 有五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数很少的二倍体。
图 1 雌雄同体线虫解剖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