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价值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价值
“自然 - 使然”之争的问题常常被还原成:
“先天 - 后天”、“天赋 - 经验”、“遗传 - 环境 ”
遗传决定论(天性难移) • 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环境决定论
• “性相近,习相远” • 洛克的白板说 • 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什么是个体发展
“主动-被动”之争
• • • • 与“先天-后天”之争具有内部联系 先天论者大多倾向主动发展 后天论者大多倾向被动发展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具有特殊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适应环境,同时也 改造环境
2.重视学前教育内在价值的孕育阶段(16C-18C下)
从认识到人的价值到认识到儿童的价值的过程。
3.儿童中心价值的确立阶段(19C下)
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生物进化论创立的背景下,人们对教育有了新 的要求和认识。
4.儿童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认识到片面的强带哦儿童本位价值的不足,儿童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 值并重。
2.环境(教育)促进新生儿的发展
3.环境和教育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
返回
一、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 学前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学前教育要重视儿童之间的特殊差异
• 学前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一、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近三、四十年,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新的研究成果为幼儿教育
二、学前教育价值的阶段变迁
1.追求工具性价值阶段(15C以前)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古印度 古希伯来 古斯巴达 雅典
古罗马
黑暗的中世纪 “原罪说”
二、学前教育价值的阶段变迁
2.重视学前教育内在价值的孕育阶段(16C-18C下)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2.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社会变迁是指各种社会现象的变动。
现代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 现代社会正处于丰富的社会环境,富裕的物 质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包围圈中 积极的,消极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正面: 对丰富、扩大、增加儿童的知识, 拓展思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负面: 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 主要是大脑活动和小肌肉操作。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内容和手段:丰富、现代化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观点辨析】 观点:学前教育是教小娃娃的事情,每天唱唱
跳跳,能对经济建设起到什么作用。在我看来,幼 儿教育离经济发展太远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案例:投入1美元 收益6美元 国外对学前教育与个体外在利益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比
文化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二)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具备何种民族特征的人?
如: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崇善”,而西方崇尚 “爱智”。传统文化忽视个性的发展,侧重群体 性发展,这是宗法制的封建社会的必然后果。 2. 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 3 .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
(立法权、组织、人事权、经济杠杆、办学权利) 2 . 政治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一、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为建立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工厂的发展,雇佣大批女工,母亲参加劳动,幼小儿童无人照看,产生了社会问题,从客观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早期的“看护儿童”到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开端方案”,同时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有了较快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机构逐步转向以教育儿童,促进他们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

社会经济发展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丰富和更新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提供了条件。

在教育内容方面,扩大了认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内容和要求,注重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发展,注重儿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力方面,同时还注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

学前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学前教育有利于解放妇女,减轻家长负担,保护和解放劳动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一)社会政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性质1.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前教育目的的合法实现。

2.统治阶级利用及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

3.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

4.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

5.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1.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1)日本:二战后的教育改革。

(2)美国:“早期开端发案”——在20世纪60年代与贫穷作战斗的运动中,为3~6岁前环境不得儿童提供教育及营养、医药的服务,使他们从早期开始就能获得较好的发展,以改变及不得的处境。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 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5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2021/8/6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最终决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必然地决定、制约着教 育的发展。
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
情绪行为障碍
部分该障碍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 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该障碍与品行障碍的同病率 则高达30%-58%。
13
多动症
2021/8/6
20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 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 不同形态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未来劳动者 的素质要求也不同。这便导致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形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21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 、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二 学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设施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劳动力,使年轻一代能顺利 参加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由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年轻一代提出 的要求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
三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 面的作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
•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指在社会生活 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起点,其发展和质量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首先,经济因素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和社会往往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优质的幼儿园、聘请高素质的教师、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

孩子们能够在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接受更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

相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可能相对匮乏,幼儿园的硬件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家庭经济状况也对学前教育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家庭富裕的孩子可能有机会参加各种昂贵的早教课程、兴趣班,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甚至在选择幼儿园时也会受到费用的限制,只能选择条件较为简陋的机构。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出现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文化传统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观念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在一些重视教育的文化中,家长会更早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自由玩耍和自然成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参与相对较少。

例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家长们愿意为孩子选择优质的幼儿园,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社会政策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和保障作用。

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包括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师资培养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

一个重视学前教育的政府,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学前教育市场,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PPT幻灯片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PPT幻灯片
次教育的学生人数要随着人口的变化而调整。 3)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也有影响,如人口增长
速度影响教育规模。
13
2、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快 2)人口分布不均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14
3、人的社会化
1)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 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 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 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学期教育
促进 社会
制约
环境 经济 政治 文化 人口 社会群体
1
一、环境与学前教育
物质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例如: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和建筑、城乡等人为 环境。
——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精神环境: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
例如:家庭生活氛围、幼儿园园风等。
2
二、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现代教育


4
3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 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 重视。
5
补充知识:
1、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 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 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 变革。学前教育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如下变 化:
负面: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
主要是大脑活动和小肌肉操作
17
2、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分析来诸多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类型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人类,最初是由布朗芬·勃伦纳在他的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所提出来的。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是由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

其中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比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植物,它的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因素,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

其中,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是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和活动,也有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且彼此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在以教育为中心的这一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环境系统,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的环境,这些环境又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总和)。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有准备地参与其中面对面地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如家庭、幼儿园、游戏场地等。

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构成了微观系统的要素或建筑模块。

、微观系统的要素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人际关系。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本质特征: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二、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狭义教育)定义: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特点:可控性强和达标性强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定义: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四、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中特别注意-XXX和sos国际儿童村(旨在给儿童“母爱")五、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前提是受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的要求。

(理解)六、受教育者定义: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研究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七、教育内容定义:指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

内容:1.基本的知识2.基本的情感立场3.基本的本领4.基本的行为方式八、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匡助个体保存和享用是教育个体功能的重要表现:1.着眼于社会需求,教育发展个体的谋生技能 2.着眼于个人幸运,教育增进个体的享用功能九、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1.教育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3.教育的内涵扩大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十、现代教育发展趋势: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2.终身教育3.教育民主化4.教育现代化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11、近代学前教育思想代表:XXX、XXX、XXX.1.XXX著作:《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母育学校》、《世界图解》等。

他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2.XXX提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在教育方法上提出自然后果法(自食后果法)。

3.XXX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设第一所幼儿学校,1840年正式将此学校取名为幼儿园。

提出儿童发展三段论:“自然儿童”-“人类儿童”-“神的儿童”。

学前教育试题 (附答案)

学前教育试题 (附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提要内容:《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幼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程重点,难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现将该课程的期末复习要点提示如下: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一、重点名词: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二、一般了解:1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及其两个年龄阶段的划分.2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P53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其主要代表著作。

4卢梭、欧文的有关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著作。

P85福禄贝尔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及其代表作。

P106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三、重点问题:1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领先性,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第一个生活环境,抚育者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长久性,家庭的保育和教育将伴随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单独性,家长与儿童处于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施教状态,个别地、单独地施教为家庭教育的普遍特征;随意性,家庭教育多受抚育者的意愿及能力水平影响教育儿童,目标性、计划性较少;随机性,抚育者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

2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群体性,社会开设面向众多学龄前儿童的、有教育性的设施,儿童可获得与小伙伴接触、交往的机会;目标性,各类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依据其创办的条件与宗旨,均有一定的教育发展目标;计划性,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各目标的实现,有计划地落实在参予活动的儿童个体中;多样性,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有较正规的形式,接纳的儿童相对固定,可助儿童获得较全面的发展。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主要观点;学前教育向低年龄延伸(含优生、胎教、婴幼儿教育);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注意儿童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因人施教,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发展;注意兴趣诱发、积极鼓励、启发引导,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倡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及表现、创造;发展社会学前教育,正规化的和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并举;重视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密切合作。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ddbd
课堂小测
1.精神环境又称( ) A.天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社会环境 D.物质环境 2.下列论述不属于精神环境的是( ) A.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 B.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 C.居住环境的人际关系及情调 D.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对儿童的影响 A.天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精神环境 D.物质环境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 )决定的 A.经济发展 B.文化水平 C.人口状况 D.政治制度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有 哪些?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培养什么样的人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有民办和公办学校等。 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教育经费 4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服务 据统计,20世纪末我国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 35%,加上入一年学前班的幼儿,入园率可达 (60%)。P19
学前教育学
第二章 学前教育 与社会因素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环境
一、物资环境与学前教育。 1(物质环境)是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 组成的。 2物资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与间 接的影响。 物资环境的作用: 1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 的物质环境。 2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托儿所,幼儿园,同样需 要有一定的物资环境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3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物质环境是学前 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概念 1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1文化是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 如:书籍文章的表现都是政治经济的反应 2文化还可以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 如:传统文化,国外文化不是现实经济的反应, 也影响教育。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的符合、各种科学著作、文化作品。 (3)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形态。如学术活动、
艺术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的团体、社会设施等。 (4)人的心理、行为形态。如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观、
思维方式、精神风貌、习俗、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等。
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 1.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制约 2.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主题2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目录
CONTENT
一、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政治
经济
文化
目的、性质、方向 速度、规模、质量
产生、发展 任务、需求 内容、手段
目标、内容 方法、手段
(一)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和目的的影响和制约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自主学习】2010年-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 统计公报相关内容,并总结我国2010年-2015年幼 儿园、在园幼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增长的原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生存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

(1)生存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①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儿童不论在家庭中、在幼儿园中,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等。

(2)经济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经济条件,并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①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②经济发展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③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影响着学前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扩展资料:学前教育新政策内容: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切实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

三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研究制定了加大财政投入的多种措施,加大了项目和资金的安排力度。

四是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二、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以辩证唯物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宏观性、全面性和师范性等特点,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1、向学生讲解并使之了解该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

2、使学生全面领会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进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3、学生在较好地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性质、任务的前提下,具有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使之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种类型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需要。

4、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理想。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讲授在保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必须及时反映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在时间上保证师生一定课时量的参观、见习、调查和讨论活动的进行,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总教学时数72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建议学时分配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一、教学目的1、了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2、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建立经历的四个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

3、与自身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现代学前教育各个基本流派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学重点1、福禄贝尔及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

2、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教学难点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观。

2、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教学时数:12学时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基本概述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从出生到6、7岁(入学前)以前的儿童。

学前教育学讲义

学前教育学讲义

学前教育学讲义《学前教育学》讲义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一、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二)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三)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1.初创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2.确立阶段(19世纪末至二战前)二、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一)现代社会发展中凸显学前教育的价值1.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幼儿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以满足国家、家庭及幼儿的需求2.脑科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支持并激励幼儿教育发展(二)现代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1.学前教育趋于公共化和公益性2.托幼机构功能加强且形式多样化,幼儿入园率迅速提高3.关注学前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公平性4.重视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工作5.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6.突出学前教育的文化性7.全纳教育将成为未来之路(三)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重新审视学前教育价值,社会地位大幅提高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3.吸收与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学前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和谐的幼儿发展观4.创新幼儿教育体制,形成多主体、多形式的办园局面5.学前教育课程逐步走向多元化,“回归生活”理念成为学前教育的主流价值观6.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一、经济与学前教育二、政治与学前教育三、人口与学前教育1.人口数量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 人口质量对学前教育的影响;3. 人口结构对学前教育的影响;4. 人口生育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四、文化与学前教育五、家庭与学前教育六、妇女与学前教育1.妇女与学前教育的历史渊源:父母在孕期及儿童早期所采取的决定和行动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有力而深远的影响。

自古就有“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而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一般是潜移默化的教化,其效果取决于母亲在道德、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素质。

可以说,孩子是母亲的作品,是母亲的创造。

2.妇女与幼儿的独特关系:由于女性承担着人口再生产的任务,由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女性生育观、教育观和养育方式,对后代的成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教学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现代主要的理论流派,对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初步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主要流派中的前六个流派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一)我国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教子婴孩”、“早欲教”(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母育学校教育,是指出生到6岁的儿童应在母亲身边接受教育(三)近代幼儿园产生后,学前教育的年龄趋向于3岁到入学前。

(四)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应为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一)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1、领先性2、长久性3、单独性4、随意性5、随机性(二)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学前社会教育指出由社会各方为学龄前儿童开设的集体保育教育机构及设施。

其特征如下:1、群众性2、目标性3、计划性4、多样性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主张1、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重视学前期的教育3、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4、根据人的身体发育,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为系统学前教育理论建立奠定了基础。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2、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3、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37年福禄被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

1840年正式将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贝尔基本的教育思想.三、进入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形成了相互吸收又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

(一)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1、杜威的儿童观。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学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学

• 学前教育任务 照管儿童
实施身心
发展的教育
发展儿童的智力
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 性的全面发展。
• 内容和手段:丰富、现代化
6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 可以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减轻家长的养育子女的负担
7
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
25
谢谢
1、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制约学前 教育;
2、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 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
3、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 选拔与录用;
4、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 5、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3
(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1、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负面影响有: 1、自然环境的缺失 2、活动空间的缺失
16
五、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
• 日本调查,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楼的 层次高度呈相关效应:楼层越高儿童的 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差。
• 独户化:儿童缺乏伙伴,社会性降低。
17
六、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
1、营养补品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2、洋化食品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3、软化食品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社会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
教师文化水平
教育水平
学生文化水平
家长文化水平
9
2、文化传递与教育
文化传递是指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 流动。
文化传递需要物质载体、精神载体、人的载体。 教育是文化传递的前提、动力和重要途径。
10
(三)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作用
1、中介作用 2、渗透作用 3、制约作用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一、综述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个体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未来的社交能力、人格塑造、情感表达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与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将从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及个体自身因素等角度,对当前关于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阐述。

家庭环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

家庭氛围的和谐与否、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条件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都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息息相关。

已有研究表明,父母积极参与孩子成长的家庭,其孩子在社交能力、情感表达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家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幼儿园环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学前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方式、同龄伙伴间的交往机会等因素都会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

在幼儿园中,儿童通过模仿教师及与同伴的互动,学会社交技巧,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社会环境也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媒体的使用、社区资源的利用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表达。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媒体成为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其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对儿童的社会认知产生直接影响。

个体自身因素也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儿童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自身特性在一定程度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轨迹和速度。

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在适应新环境、处理社交冲突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从多方面详细剖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以期能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个人心理健康基础奠定: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培养自尊、自信等健康心理品质,为未来的心理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形式多样化
学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学前教育机构众多,教育质量参 差不齐,部分机构存在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内容不科学等问题。
学前教育形式包括幼儿园、亲子园、 早教中心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满足 了不同家庭和孩子的需求。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资源不足
部分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紧张,优质学前教育机构供不应求,家长 择校困难。
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学前教育机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学前教育内容不科学
部分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教育内容不科学、过度强调知识传授等问题 ,忽视孩子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
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政策支持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 持和投入直接影响学前教 育的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 投入也相应较高。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 学前教育需求与供给 •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 • 结论与展望
01
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 重视,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3-6岁期间接受学 前教育。
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 度和需求也会影响学前教 育的发展。
02
学前教育需求与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第三章 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 现代社会特点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社会整体化增强。 – 社会的革命性,变动性加剧。 – 走向现代化
•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 现代社会前的教育依附于宗教,政治。 – 教育有等级地位转向社会发展的基本地位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传统教育
• 传统教育可继承的优秀部分 • 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
– 现代教育
• 教育的概念 • 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 • 教育决策,教育规划和教育科研一体化。 • 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 现代教育走向开放化,重视国际间的教育比较。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地位提升 – 实施科学化的学前教育
• 实施胎教 • 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 • 依据大脑功能的发展规律施教 • 坚持儿童发展的全面化和个性化 • 依据儿童发展特点,巧妙使用教育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幼儿园生存与发展问题
• 市场经济发展呼唤优质的幼儿园教育 • 幼儿园要从依靠型管理转向经营型管理。 • 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 以城市和乡村社区为依托,走社区化的多种类,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