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偏见
为什么会出现偏见?
为什么会出现偏见?偏见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和感受,它会影响我们的认识和对事物的看法。
偏见的形成与多种原因有关。
以下是偏见产生的几种原因:一、文化因素文化背景是偏见产生的重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中存在不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这使得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存在巨大的差异。
例如,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可能会对西方文化产生偏见,认为西方文化过于开放,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从小在西方长大的人则可能对中国文化有所偏见,认为中国文化过于传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个人经历个人经历也是偏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这些经历可能导致我们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偏见。
例如,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个不友好的人,就可能产生对那个国家或地区的偏见;在某个场合上遇到了一个成功人士,就可能对成功人士或者成功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产生过度地崇拜或偏见。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偏见产生影响。
社会舆论的压力、政治事件、媒体报道等都可能对偏见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的政治宣传过于狂热,就可能导致人们对其他国家或民族产生不必要的偏见;媒体的报道也可能存在主观因素,这种报道会对人们的认知产生影响。
同时,社会团体、组织和家庭对偏见的传递和强化也不能忽视。
四、心理因素人们产生偏见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自身的心理原因。
例如,人们对不熟悉的事物产生恐惧、排斥和嫌恶等负面情绪,所以对它们存在一定的偏见。
有些人也可能对别人的生理、思想、行为特征进行歧视,这种歧视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人们自身的偏见和不理解。
总之,偏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原因很多。
我们应该保持心胸开放,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人际关系,不断扩宽自己的认知范围,具备健康的社会心理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偏见课件ppt
偏见产生的根源——社会根源
1 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典型代表,黑人奴隶所遭受 的偏见
2 社会化与社会规范
一些偏见是在我们小时候习得的, 一些是我们遵从社会规范的结果
小结
偏见的定义 偏见产生的根源
动机根源:稀缺资源的争夺 认知根源:大脑加工信息时的“偷懒”与“精明” 社会性根源: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规范的习得
你对艾滋病患者是否有偏见?
(请评分:1=有,5=完全没有)
你愿意和艾滋病患者用餐交朋友吗?
(请评分:1=非常不愿意,5=非常愿意)
两道题的答案一样吗?
我们要意识到偏见的普遍存在, 并刻意提醒自己保持客观理性
第二节 偏见产生的根源
偏见产生的根源——动机根源
稀缺资源的争夺——群体冲突理论
相对剥夺感:与获得利益的团体相 比较,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却没 有得到的一种心理感受
竞争中的失利,更应从 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正 确归因;
无论户籍,只要在为城 市的发展而奋斗,都应 该享有平等公平的受教 育权和医疗权
在任何时刻,团结友爱 是基本处事原则
偏见产生的根源——认知根源
类别化的方式感知世界
会夸大群体内的一致性和群体间的差异性
(Macrae & Bodenhausen, 2000,2001)
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的负面的预先判断 负面
偏见(情感)
表现
与刻板印象、歧视的区别?
态度
刻板印象,概括化的认知,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偏见,负面的情感;
刻板印象(认知)
歧视(行为)
歧视,负面的行为。
偏见的形式——普遍性
偏见的形式——隐蔽性
微妙的存在
以内隐的形式存在 无意识;不易觉察
社会心理学——偏见PPT课件
2020/2/24
6
小赵曾是某高校一名女研究生,现在一家IT企业工作, 由于工作出色,颇受领导赏识和同事好评。但想起自 己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小赵还是感慨万千。她 曾经去过一个招聘会现场,一百多家单位招聘,竟然 一份简历也没有投出去。因为很多单位在招聘海报上 明确说明仅限男生,其余单位即使不明确标示,对于 女生也大都含蓄拒绝,“我们单位经常会出差,你一 个女生禁不起出差的折腾,还是另谋高就吧”。“我 们单位经常加班,而且以往招的人大都是男生,你如 果进我们单位工作会不适应的”。虽然也有少数单位 有招女生意向,但开出的条件很是苛刻,比如在三年 之内不许结婚,即使结婚也不能生育。
2020/2/24
1
任务内容
• 偏见的定义 • 偏见的种类及案例 • 视频欣赏 • 偏见的形成 • 偏见的社会根源 • 偏见的动机根源 • 偏见的认知根源 • 偏见的后果
2020/2/24
2
偏见的定义
❖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 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 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 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
公些入 根
正 的
突 出
不 同
源
2020/2/24
11
偏见的后果
•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 刻板印象威胁 • 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
2020/2/24
12
再见
不要让偏见挡住路
2020/2/24
11级工管学院 人力一班 韩美丽
13
2020/2/24
3
偏 见 案 例
2020/2/24
4
07年,英特尔新出版的一则Core Duo处理器的 广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其原因是 因为广告中出现了种族歧视的因素!这幅广告 如下。在广告中,一名白人IT经理对于自己非 常满意——成功实现了其雇员的“多核计算性 能”和“能量最大化”。本来,这无可厚非, 但是偏偏英特尔在白人经理周围布置了许多黑 人运动员。这些黑人运动员手称地,作欲加速 跑姿态。从画面上,我们很容易感觉出一种白 人高高在上、黑人俯首称臣的感觉。
社会心理学笔记第三编社会关系
第三编社会关系九、偏见:不喜欢他人1、偏见的本质和作用偏见的界定►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偏见:微妙形式和公开形式——双重态度系统(第二章)种族偏见、偏见的微妙形式、性别偏见2、偏见的社会根源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社会不平等不仅滋生了偏见,也造就了不信任►一个具有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保护他们的地位;社会化(容易出现偏见)a. 权威人格:不能容忍软弱,有惩罚性的态度和服从群体权威(在幼时苛刻的管束所致)b. 宗教与偏见:制造偏见也消除偏见c. 从众:偏见随着潮流和规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制度的支持——也支持偏见,有时通过政策,有时通过无意的惯性3、偏见的动机根源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当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尚未可知时,我们往往会转移敌对方向►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避免偏见的动机►仅仅是感觉到被归入某一群体也会产生内群体偏差——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群体更优秀,会提供积极的自我概念亦产生偏袒;自我形象及归属感受威胁会增强此偏差4、偏见的认知根源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分类的做法夸大了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我们越熟悉一个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越多的多样性。
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群体服务偏差:将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天性,忽视其积极行为►即便非典型群体中的某个人只做出一次不常见的行为,便可以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虚假相关。
大众媒体反映并助长了这种现象。
►公正世界现象——指责受害者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因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的是他们应得的一切;5、偏见的后果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永久存在,并且抗拒改变。
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创造出相应的现实;刻板印象威胁——担忧有人依据负面刻板印象来评价自己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吗——一旦接触到生动案例,往往会忽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扭曲认知解释——强烈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感知他人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十、攻击:伤害他人攻击的概念:分为敌意性(伤害作为愤怒的宣泄)工具性(伤害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1、攻击的理论攻击的生物学理论:攻击受遗传、大脑等生物学影响攻击的挫折:攻击理论: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如存在攻击性线索,此愤怒就可激起攻击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是习得的,通过经历和观察,习得攻击的好处2、攻击的影响因素厌恶事件:疼痛、炎热、受攻击等唤醒:任何来源(像锻炼或性刺激)都可导致唤醒,唤醒状态可以强化情绪►性唤起和愤怒等其他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
偏见概述 讲稿
偏见概述讲稿导入新课: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就注意到了偏见的影响: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偏见,形形色色的种族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市纷争的根源。
了解偏见,并克服它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请欣赏短剧。
讲授新课:(一)偏见概述定义: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偏见和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
态度三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
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刻板印象可能对,也可能错。
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
从这点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
偏见产生的理论(1)团体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产生偏见(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该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
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相对剥夺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得到,而把自己与得到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所产生的。
童子军宿营的实验研究者:Muzafer Sherif等人选用被试:一群12岁男孩(正常且适应良好)步骤:①将被试随机编入“老鹰”或“响尾蛇”两队②增加各自团体凝聚力③通过竞争性活动引起两队间的冲突,并不断强化。
研究者发现,敌意一旦被引发,就很难消除,即使进行其他温和的活动,也改变不了已经产生的敌意与对立。
该实验验证了团体冲突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Ashmore(1980)提出该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如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偏见。
眼睛的颜色研究者:Jane Elliot(1977)目的:证明学习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案例分析、公平、偏见、剽窃、实验造假、捏造和窜改数据违反学术道德的研究:一稿多投、图片重复被撤销、肿瘤学家因造假而引咎辞职学术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研究者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衡量研究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
本课程紧承上讲内容,继续深入讲解学术道德相关的案例。
强调,近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翻倍增长,而论文撤稿数也增加了20倍左右。
认为,期刊审查力度的加大、学术不端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人员迫于发表压力而增加学术不端行为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一、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很多的科技工作者都会带来发表论文的压力,那么为什么要发表论文?我们很多工作者是为了争取经费、职业发展等等原因,但我们不能制造一些无用的垃圾、没有科学意义的报道、过时的工作、重复已有的研究、错误不合理的结论。
那么出版界科技工作者都有一个名言叫“发表或者灭亡”,就是说我们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存在,科研人员如果没有论述发表,职业生涯难以维序。
我们的科学研究是基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重大突破的发现,是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之上来继续延伸的,所以说我们要发表的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是要真实的、可信的。
泰晤士高等教育曾经在2009年时跟汤森路透合作进行了一项分析,过去20年学术期刊撤稿数增加了10倍左右,这个统计是基于3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撤稿数得出的。
他们发现,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发生了翻番,而论文的撤稿数也增加了20倍左右。
他们也分析了一些原因,期刊审查率制度的加大,学术不端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人员迫于发表压力而增加学术不端的行为。
这是泰晤士高等教育跟汤森路透调查得到的数据。
在2010年10月7日,纽约时报头版长篇报道了中国学界的欺诈问题,它以“猖狂的欺诈威胁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为题,报道了中国学术界为主的各行各业的学术欺诈问题。
社会心理学-偏见与歧视PPT课件
偏见的测量
现在没有人会公然承认他们对种族或 外地人持有偏见,即偏见是内隐的。 利用启动效应测量方法:启动实验。 首先测量被试对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反 应时;然后让被试分别看黑人照片和 白人照片,再分别测量被试对褒义词 和贬义词的反应时。
11
偏见产生的原因:几种研究 观点
1)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竞争。
人们则会下另一个结论:“漂亮就是
本钱、男人都喜欢漂亮”。
14
性别歧视
外貌偏见:女性肥胖比男性肥胖更受
排斥,如要求空姐必须保持苗条身材。
•配偶偏见:男强女弱。•“玻璃天花
板”效应:由于观念或组织上存在的
偏见,限制了有能力的女性晋升到高
层位置。•敌意男权主义:认为女性
即使不比男性低劣,也比男性具有更
多的消极特征,如寻求特殊优惠、过
Man is a who suckle their
species whoyoung.
suckles his Students must
young.
complete their assessments by Friday.
Each studenEtverything comes to
must
those who wait.
分敏感等。•仁慈的男性至上主义:
认为女性需要保护,她们在很多方面
比男性优秀。
15
性别歧视的认知基础
性别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是亲切的、 善于教导的、考虑周全的;或优柔寡 断的、过于情绪化的。 •女性的自我知觉:关于女性缺乏自 信的原因,有研究发现:自我退避 (对自己的能力与成绩表现出谦逊的 态度)可能降低对女性竞争力的评价, 但却能增加她们的魅力——这样做 能得到嘉奖。 •对女强人的消极反应:虽然越来越 多的女性进入政府或产业部门的高层16
偏见
1、偏见的定义: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 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答案是有的,我们知道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 态度认知成分相对的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可能对也可能错。偏见则是 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偏见对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原体之上, 而不是认识上。从这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行为成分体现 的是歧视,就像我们对某些人的认识和情感都是负面的,所以在行为上 用不公平的方式对待他们。
人格动力理论
Altemeyer发展了Adorno的理论,用RWA量表来测量权威性人格的保 守主义,攻击性和服从。 Sidanius 也提出社会支配取向(SDO),该量表可以有效预测社会政 治和群体现象 Duckitt的双加工动机理论(DPM)模型认为以上两个量表是社会政治 态度的两种基本维度 两个量表在开放性和宜人性对偏见的影响中充当中介作用
8 6 4 2 0
男性照片
女性照片
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形象
对自身的影响:民间智慧制造了睾丸酮和公平性为之间的消极联结,由 此认为,人们的偏见能激发与之适应的行为。 实验:给妇女注射睾丸酮之后能减少交易行为中的冲突,甚至促进人际 和谐;而那些以为自己服用了睾丸酮的女性被试,却在交易过程中表现 出更少的公平性。 对他人的影响:自证预言现象与刻板印象、歧视之间的相关 实验:白人大学生面试不同的求职者
心理动力理论
观点:个人内部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 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 不同的形式:a.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 b.将偏见视为一种人 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 有名的研究:Adorno(1950)对“权威性人格”的研究,他发现,30年 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人格发展起来的,这一人格的主要特征: 对传统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某些人的敌意 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PPT:偏见, 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偏见的影响
对知觉的影响
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影响 •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这 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中。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 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 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 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31
C 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 会增加一个人作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挫折是侵犯行为产 生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 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受对意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 挫折的时候,人们才侵犯他人。
14
有关偏见的主要理论
认知理论: 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 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 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 的偏见。
15
有关偏见的主要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 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 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认为偏见是一 种替代性的攻击;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 一 种 人 格 病 变 。 如 Adorno-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1950)用人格特征来解释偏见的产生
24
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 为伴随有意图。 二是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 社会行为。 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的,比如愤怒。
社会心理学 偏见与歧视
偏见: 不愿与人品太差的人交往 嫉妒引发 童达武 作用 防御 由谢廷峰出道艰难引发 与大学专业偏见 科院同学对自己的偏见
歧视:大学生对保安、民工的歧 视 性别歧视
社会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
偏见的概念 偏见的表现:歧视 偏见的原因与来源 偏见的消除
偏见的普遍性
案例:当初“孔雀东南飞”的内地人 被当地人看成“陶金的”;去国外留 学或工作的中国人也被看成“赚钱 的”。
性别歧视
外貌偏见:女性肥胖比男性肥胖更受 排斥,如要求空姐必须保持苗条身材。 •配偶偏见:男强女弱。•“玻璃天花 板”效应:由于观念或组织上存在的 偏见,限制了有能力的女性晋升到高 层位置。•敌意男权主义:认为女性 即使不比男性低劣,也比男性具有更 多的消极特征,如寻求特殊优惠、过 分敏感等。•仁慈的男性至上主义: 认为女性需要保护,她们在很多方面 比男性优秀。
性别歧视的认知基础
性别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是亲切的、 善于教导的、考虑周全的;或优柔寡 断的、过于情绪化的。 •女性的自我知觉:关于女性缺乏自 信的原因,有研究发现:自我退避 (对自己的能力与成绩表现出谦逊的 态度)可能降低对女性竞争力的评价, 但却能增加她们的魅力——这样做能 得到嘉奖。 •对女强人的消极反应:虽然越来越 多的女性进入政府或产业部门的高层 位置,但很多人(包括女性)仍然认
偏见的测量
现在没有人会公然承认他们对种族或 外地人持有偏见,即偏见是内隐的。 利用启动效应测量方法:启动实验。 首先测量被试对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反 应时;然后让被试分别看黑人照片和 白人照片,再分别测量被试对褒义词 和贬义词的反应时。
偏见产生的原因:几种研究 观点
1)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竞争。 2)社会化:认为偏见是习得的。 3)个体的人格、心理因素(如欲求 不满或挫折、维护自尊、节省认知能 量) 4)从众、刻板印象 5)缺乏沟通 6)社会分类:我们—他们效应,把 人群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不同群体(如 高校合并后)。
社会心理学偏见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偏见知识点总结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是指对于某些群体或个体的不公正、负面的评价和行为。
偏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们将会详细阐述偏见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偏见的定义、类型、成因等。
一、偏见的定义偏见是指对于某些群体或个体的负面评价和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偏见是一种对于特定对象的不公正的态度。
这种不公正的态度可能是基于群体归属、文化差异、外貌和性别等因素。
偏见通常表现为对于特定群体的负面评价、歧视和偏向。
二、偏见的类型1. 种族偏见种族偏见是指基于种族差异而产生的负面评价和行为。
这种偏见常常出现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社会地位差异等,从而导致了种族偏见的产生。
种族偏见不仅会影响到个体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性别偏见性别偏见是指基于性别差异而产生的不公正的评价和态度。
在许多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和权力分配,从而导致了性别偏见的产生。
性别偏见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比如对于女性的职业选择、家庭角色等存在着不公正的评价和行为。
3. 年龄偏见年龄偏见是指基于年龄差异而产生的评价和态度。
在许多社会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和权力分配,从而导致了年龄偏见的产生。
年龄偏见不仅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关系中,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4. 社会经济地位偏见社会经济地位偏见是指基于社会经济地位差异而产生的评价和态度。
在许多社会中,贫富差距巨大,造成社会经济地位偏见的产生。
这种偏见常常表现为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公正的评价和行为。
5. 文化偏见文化偏见是指基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评价和态度。
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价值观、观念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文化偏见的产生。
这种偏见常常表现为对于不同文化的不公正的评价和行为。
三、偏见的成因1. 社会化影响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到的各种社会化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媒体等。
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案例分析、公平、偏见、剽窃、实验造假、捏造和窜改数据违反学术道德的研究:一稿多投、图片重复被撤销、肿瘤学家因造假而引咎辞职学术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研究者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衡量研究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
本课程紧承上讲内容,继续深入讲解学术道德相关的案例。
强调,近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翻倍增长,而论文撤稿数也增加了20倍左右。
认为,期刊审查力度的加大、学术不端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人员迫于发表压力而增加学术不端行为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一、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很多的科技工作者都会带来发表论文的压力,那么为什么要发表论文?我们很多工作者是为了争取经费、职业发展等等原因,但我们不能制造一些无用的垃圾、没有科学意义的报道、过时的工作、重复已有的研究、错误不合理的结论。
那么出版界科技工作者都有一个名言叫“发表或者灭亡”,就是说我们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存在,科研人员如果没有论述发表,职业生涯难以维序。
我们的科学研究是基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重大突破的发现,是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之上来继续延伸的,所以说我们要发表的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是要真实的、可信的。
泰晤士高等教育曾经在2009年时跟汤森路透合作进行了一项分析,过去20年学术期刊撤稿数增加了10倍左右,这个统计是基于3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撤稿数得出的。
他们发现,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发生了翻番,而论文的撤稿数也增加了20倍左右。
他们也分析了一些原因,期刊审查率制度的加大,学术不端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人员迫于发表压力而增加学术不端的行为。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心理与偏见——种族、性别、年龄歧视等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心理与偏见——种族、性别、年龄歧视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种族、性别、年龄等歧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虽然各国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减少这些问题,但是偏见的根源始终根深蒂固,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分析偏见产生的原因,介绍常见的偏见类型,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偏见社会心理学认为,偏见是我们对一些特定人群、事物的一种失衡的看法,可能会引发歧视等问题。
它产生的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生的偏见:这种偏见是因为我们天生就对某些人抱有偏见,比如种族、性别、智商等因素。
这些偏见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体现出来,例如父母教育孩子时,对性别差异的强调,会导致孩子性别的偏见。
2.个人经验:个人经历是影响偏见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对某个群体的某个成员有过不良经历,很可能会在下一次遇到这个群体的成员时也会对他们抱有负面看法,例如与某种族的人发生过争执而引起的种族偏见。
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也能对个人偏见的产生起到重要的影响,文化环境可能对个人的看法和价值产生影响,塑造我们对某些人群或观点的看法,例如某个国家对皮肤颜色、性别等的文化标准。
二、种族歧视的心理原因种族歧视可以说是偏见中最严重的一种。
尽管人们认为自己不会有种族歧视,但实际上很难避免。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种族歧视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刻板印象:人们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外貌或观点来判断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性格等,这就是刻板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种族歧视的行为表现就是不经过了解而产生刻板印象的想法或行为。
例如,看到某个孩子穿着衣服不整洁或者说话不好听,直接又以对方皮肤颜色,推论对方的品德和行为。
2.自我效应:自我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我们的信念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种族歧视会引起种族成员内部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假如某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遭受了来自特定种族成员的不公平待遇或歧视,那么后来他对这个种族的人便会抱有负面的看法。
社会心理学演讲-偏见的消除
对社会的影响
偏见会破坏社会和谐,导致社会分裂 和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02
偏见消除的重要性
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消除偏见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和分裂,增强 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消除偏见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和尊重,推动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消除偏见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 壁垒,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消除偏见可以减少个体的心理 压力和焦虑感,提高心理健康 水平。
消除偏见有助于个体更全面地 认识和理解他人,从而增强个 体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消除偏见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 成长和发展,提高个体的自尊 和自信心。
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
02
宣传也是消除偏见的重要手段, 通过媒体、广告、社交网络等途 径,可以传播平等、公正、包容 的价值观,减少偏见的形成。
接触与合作
接触是消除偏见的有效方法,通过不 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增加 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和偏见。
合作也是消除偏见的重要途径,通过 共同参与活动、项目或工作,可以促 进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 从而消除偏见。
行为,就可能学会偏见。
社会化过程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可能从家庭、 学校、媒体等渠道学习到偏见。
强化与惩罚
当偏见行为得到强化(如得到赞同 或奖励)时,个体更可能表现出偏 见;相反,如果偏见行为受到惩罚, 个体则可能减少偏见。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分类
人们倾向于将自己和他人划分为 不同的社会群体,这种分类可能
导致群体间的偏见和歧视。
社会比较
为了维护自己所在群体的地位和 尊严,个体可能通过贬低其他群 体来提升自己的群体认同,从而
偏见
词目:偏见偏见prejudice pianjian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某人、某群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后来还有人研究了职业角色偏见,以及偏见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社会条件,偏见的发生和发展,偏见的特征和消除方法等问题。
偏见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偏见基于错误的信念对某人、某群体或某事物所持的固执的态度。
偏见作为一种固定的心理倾向,...偏见的形成与不同的舆论主体群有关,阶级舆论的偏见来自于阶级偏见,群体舆论、团体舆论的偏见来自舆论主体的自私、无知和固执守旧。
来源: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偏见prejudice piɑnjiɑn一种缺乏客观根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与态度。
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多指否定性、...种族偏见、民族偏见和宗教偏见,往往与从小开始的双亲的教养有关。
②起因于偏见者本人所属的群体的影响。
-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偏见 Pianjian不以当前的事实为依据而对他人、群体、种族或事物等所持有的一种较稳固而且片面的或不正...前者基于个人的生活史形成,往往以个人的特异性格为基础;后者,来源于社会,是某一社会比较广泛、普遍存在的但并不正确的看法,如种族偏见、职业偏见等。
其次,根据......来源: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偏见人们固有的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片面的或者否定性的和排斥性的观点。
它是态度的一种表...偏见的种类很多,按其内容可以分为种族偏见、阶级偏见、集团偏见、个人偏见等;按其程度可以分为轻度偏见、中度偏和严重偏见。
偏见的形成与发...... 字数:554- 来源:犯罪学大辞书偏见prejudice一般是指对社会上某种特定群体或个人所拥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否定态度。
错误的社会认...当偏见者与其特殊的偏见团体相接触时,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会产生强烈的否定感情,偏见的情感成分即在这时发生作用。
偏见的行为成分是指对偏见态度……来源: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偏见干扰决策优化的心理因素之一,是指对社会上某种特定事物、群体或个人的不正确的认识、态...当偏见者与其特殊的偏见群体相接触时,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会产生强烈的否定感情,偏见的情感成分即在这时发生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刻板印象 (一)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称类属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所形 成的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它使人倾向于按照既有概念的轨道来认识和解 释有关对象。
五、消减偏见的方法 主动对抗刻板印象 以宽容教育对抗偏见 ¾ 家庭、学校、媒体 接触假说——通过接触和合作消减偏见
但刻板印象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 之间的正常交往。
四、关注性别歧视 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对男、女两性“应当”具有特定行为和特征的相对稳固的概念。 性别刻板印象源于两性角色的分化,并与社会文化有关 家庭、学校环境和大众媒体维持并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 工作领域的性别歧视 接受雇佣时女性处于劣势 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效应 ¾ 由于观念或组织上存在偏见而形成的人为障碍,使得本来够资格的人在组织 里的晋升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女性领导者的尴尬地位
在刻板印象起作用时,人们会把同一特征赋予该群体的每一个人,而不管群体成员 间的实际差异。
刻板印象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但多无法测量与验证。 (二)对刻板印象的评价
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体的人做概括的 了解,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填补社会 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二、偏见的根源 (一)偏见的社会根源
社会不平等 ¾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滋生了偏见
社会学习 ¾ 经由儿时经验习得偏见 ¾ 受媒体影响习得偏见
(二)偏见的动机根源 竞争 ¾ 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引发了偏见 替罪羊理论 ¾ 因为自己受挫而将愤怒发泄到别的群体身上,引发偏见 ¾ “替罪羊”的特征(Berkowitz,1962) • 安全:目标群体很弱以至于不用担心报复。 • 可见性:目标群体有一些特质使其显而易见,与本群体不同,如肤 色、生理特征或生活习惯。 • 陌生性:目标群体看上去有些陌生,陌生意味着不被信任。 • 以前就不被喜欢
社会心理学
主讲人:王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第七讲 偏见
一、偏见的本质 偏见(Prejudice):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向的预先判断。 偏见是一种态度。一个存有偏见的人,可能不喜欢(A)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以歧 视性的方式行为(B)对待他们,并相信(C)那些人无知并且危险。 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 歧视是偏见的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