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决定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上,实际的情况经常是:一个人,先有某种行动(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期的行为下来,养成自然而然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比如有个真实的案例:1923年,山东,一个女人被强盗抢上山并拜堂成亲(行动)。
这个女人与强盗一起生活六年后(行为),家人带官兵解救了她。
但她不愿意离开那个强盗,理由是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她爱上他(态度)。
再比如说,多年来政府力劝人们使用汽车安全带(态度),却收效不大。
后来政府制定法律,不系上了安全带视为违法,同时交警也加大了监察力度。
人们虽然发发牢骚,但还是系上了安全带(被迫行动)。
过了一段时间(行为),交警不再监察,但人们却觉得这项规章制度很好,能确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态度)。
实践出真知,通过上述案例,我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原理,那就是“行为决定态度”。
对员工最严格的要求,就是对员工最大的爱;
对员工最严格的管理,就是给员工最大的福利。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关于态度和行为的话题。
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正如我们所说,“态度决定一切”,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的行动会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
那么,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它们又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一、什么是态度?我们可以将态度视为一个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总体看法或评估。
它通常是由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情感、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形成的。
具体来说,态度可以是支持、反对、喜欢、讨厌或中立等。
这种观点或评估通常会影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决定。
二、什么是行为?行为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动作或反应,它通常是与一个人的意识和决定相关联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是我们与外界互动时的反应。
行为可以是积极、消极、合适、不合适等等。
三、“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态度”和“行为”这两个词汇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的特点。
理论上,一个人的态度应该与他的行为一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一致性并不是总是存在的。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态度与他的行为并不相符合。
1、影响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内部矛盾或需求而做出与他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此外,社会因素,例如社交压力或权威影响,也可以影响人的行为。
2、怎样避免态度和行为的错误不一致?为了确保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尝试将态度转化为行为意图。
这意味着我们要明确表达我们的行为意图,并尝试采取行动来实现它们。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是否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状态。
四、正确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益处?了解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遇到一个人时,我们应该从他的行为中寻找他的态度,因为有时候一个人的态度很难直接表现出来。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人们对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人类的态度如何影响其行为以及行为如何反过来影响态度。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探讨其对于社会行为和社会变革的启示。
一、认知一致理论认知一致理论是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最早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在思考、决策和行为过程中,会努力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
当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人们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称为认知不和谐。
为了消除这种不和谐,人们会倾向于调整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其一致起来。
根据认知一致理论,一个经典的实证研究是Festinger和Carlsmith在1959年进行的“转轴实验”。
实验通过让被试进行一项无聊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说服下一个被试,任务其实是非常有趣的。
结果显示,被试在为了说服下一个被试而改变自己对任务的态度后,对任务的兴趣也随之增加。
这项实验表明,当人们的行为与态度一致时,他们对行为的评价也会更为积极。
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针对认知一致理论的扩展和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的观察和推断,不仅仅依赖于外界刺激,还依赖于个体的思考过程和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们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态度则是对于这些行为的评价和反思。
社会认知理论的典型研究之一是Asch在1951年进行的“线段实验”。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判断一组线段的长度,然后在其他人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判断。
结果显示,被试在面对明显错误的他人意见时,仍然选择改变自己的判断。
这项实验表明,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三、认知反馈理论认知反馈理论是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会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又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
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
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
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
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
态度影响行为,行为也反作用于态度,已成为广大研究者的共识。
本文将概述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旨在揭示个体的内在态度如何影响其外在行为,以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个体的行为模式,还为诸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例如,在市场营销中,了解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探究员工态度与工作表现的关系有助于企业改进员工激励和培训政策。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情境或观念的相对稳定的评价和倾向。
根据国内外研究,态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认知、情感、动机等。
态度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也可根据具体对象分为对人的态度、对物的态度等。
在态度研究中,研究者们致力于揭示态度形成和变化的内在机制。
其中,认知失调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价值一致性理论等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行为是指个体在外部环境刺激下产生的内在反应,包括言语、举止、表情等。
行为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情境、个体特征等。
行为可分为自觉行为和非自觉行为,也可根据目的性分为目标导向行为和即兴行为。
在行为研究中,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行为产生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其中,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这些理论从不同层面解释了行为产生和改变的规律,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密切。
态度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进而影响其行为。
而行为的结果又会对个体态度产生反馈作用,使其发生相应的调整。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态度与行为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包括计划行为理论(TPB)、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和心理动力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态度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4)态度的隐藏性(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4)个人性格的影响(5)行为的影响(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④转化性⑤模仿性(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人或事件的态度倾向,而行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态反应。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对此关系的影响。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1 提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是研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该理论,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之间应该保持一致。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个体的态度并不总是能够准确预测其行为。
这引发了心理学家对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研究。
1.2 探索态度-行为一致性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社会认知和行动决策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起到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环境中他人和事件的认知和解释过程,决定了个体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行动决策是个体在实际行为中做出的决策,涉及到心理过程中的动机、目标和意图等因素。
二、社会认知与态度的关系2.1 认知不一致引发态度变化根据认知一致性理论,个体倾向于寻求自己认知上的一致性,当个体的认知与其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态度的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的态度对某一政治观点持有正面评价,而其周围的社会认知环境却对该政治观点持有负面评价时,该个体可能会重新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保持认知一致性。
2.2 社会认知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社会认知对个体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着重要影响。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接收到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通过社会认知的加工和解释,形成自己的态度。
此外,社会认知还通过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等过程,引导个体对特定事物或事件的态度形成和改变。
三、行动决策与行为的关系3.1 动机对行动决策的影响个体的动机是行动决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个体对于某一行为的动机高低会影响其是否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试述行为和态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1)试述行为和态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同时也决定着行为。
通过一个具体的行动,行为长期坚持下来,逐渐产生兴趣或欲望,是态度转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态度形成有四个条件:经验的积累和整合、经验的分化、剧烈的、外伤性的经验,甚至仅仅是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
(2)试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消除心理差距的途径: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求助心理帮助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组织行为学态度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态度与行为引言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组织中相互作用以及他们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学科。
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态度和行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态度指的是个体对某一特定对象的评价,而行为则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组织中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中的态度在组织行为学中,态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可以影响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其中认知是个体对某一对象的知识和信念,情感是个体对某一对象的好恶程度,行为则是个体对某一对象的倾向性。
态度可以影响人们对组织的投入程度、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同事的评价等。
组织行为学中的行为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动作和反应。
行为可以是显性的,比如言语和动作,也可以是隐性的,比如态度和动机。
在组织中,行为可以分为组织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
组织内部行为包括工作绩效、工作投入,外部行为包括与客户的交往和市场表现等。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态度对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个体持有积极的态度时,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积极的行为。
相反,如果个体持有消极的态度,他们可能表现出消极的行为。
态度与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并非完全一致。
因为个体的行为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周围环境、个体的能力等。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除了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外,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态度。
这种现象被称为认知失调理论。
如果个体的行为与其态度不一致时,个体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从而让他们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与行为一致。
这说明行为与态度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管理在组织中,管理者通常希望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态度,促使他们表现出积极的行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理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设定明确的目标,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等。
通过这些方法,管理者可以引导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从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
3
实验三
研究者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的环境因素,观察这些 因素对实验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研究结论总结
01
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其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02
情境对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情境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在
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即使持有相同态度,其行为反应也可能不同。
偏见的影响与后果
偏见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行为和决策 ,可能导致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对待。
VS
后果
长期存在偏见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冲突 和分裂,对个人和社会都有负面影响。
05
态度与说服
说服的基本概念
定义
说服是改变或影响他人态度或行 为的过程。
目标
说服的目标通常是改变受众的态度 或行为,或者增强受众对某一观点 的接受程度。
行为强化态度
反复执行某一行为可能会强化对其的 态度。例如,经常锻炼可能会增强人 们对健康生活的态度。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态度和行为通常是一致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与他们的态度一致。例如,拥有环保意识的人更有可 能采取环保行动。
行为和态度的不一致性
有时,人们的行为可能与其态度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社会压力、 缺乏意志力或信息不完全等。例如,尽管有环保意识,但人们可能仍然使用一次 性塑料制品。
方法
说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 口头交流、书面沟通、多媒体展示 等。
说服的效果与影响因素
效果:说服的效果可以体现在受众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 变或对某一观点的接受程度提高等方面。
影响因素:说服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众的 个人特征、说服者的权威性、信息的呈现方式等。
拉皮尔研究态度与行为的看法
拉皮尔研究态度与行为的看法一、拉皮尔研究态度与行为的看法拉皮尔的这个研究可太有趣啦。
你知道吗,他的研究就像是在生活里做一场大探险一样。
拉皮尔研究的是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咱们平常老是觉得态度决定行为,就好像心里想啥就会做啥似的。
可是拉皮尔发现,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哦。
他做了一个超酷的实验。
他带着一对中国夫妇到处去旅行,去了好多地方,住酒店、进餐厅啥的。
那时候,很多美国人对中国人是有偏见的,在态度上是不太友好的。
但是呢,在实际的行为上,这对中国夫妇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歧视性的对待。
你看,这就说明态度和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呢。
从这个研究里,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东西。
比如说,我们不能光看一个人说的态度咋样,就认定他会怎么做。
可能一个人嘴上说不喜欢某个东西,但是真到了面对这个东西的时候,行为却完全不一样。
再比如说,社会上很多时候倡导一些好的态度,像要友善对待他人,要保护环境之类的。
但是光倡导态度可不够,因为从态度到行为的转化并不是自然而然的。
就像大家都知道要环保,但是真的做到每天都减少垃圾产生、做好垃圾分类的人可能没那么多。
拉皮尔的研究就像给我们敲了个警钟,让我们知道不能简单地把态度和行为划等号。
我们要更加关注人们实际的行为,而不是只被他们表达出来的态度所迷惑。
而且在想要改变一些社会现象的时候,不能只改变人们的态度,还要想办法把这种态度转化为实际的行为才行。
这就像是要给大家搭一座桥,从心里想的,到实际做的之间的一座桥。
还有哦,这个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
有时候人的行为可能是出于习惯、社会压力或者当下的情境,而不完全是由态度决定的。
比如在拉皮尔的实验里,那些酒店和餐厅的工作人员可能是出于职业素养,或者不想引起麻烦,所以即使心里可能有对中国人不太好的态度,但行为上还是接纳了这对夫妇。
这也告诉我们,在研究人类的行为和态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不能片面地看待。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经常存在矛盾和不协调,有时行为与态度相反,有时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这种矛盾和不协调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学者的兴趣,他们开始探究什么导致了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
虽然许多人认为态度决定了行为,但实际上这不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态度。
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包括社会压力、个人信念、经验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假设一个人对于保护环境非常认同,但他却每天开着大排量的汽车上班。
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个人的信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社会压力的影响,以及行为本身对个人信仰的影响,等等。
另一个例子是,当心理学家要求参与者完成有关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实验时,他们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参与者做出了与他们所声称的道德观点相反的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义无反顾的道德主义者,但在实验中他会欺诈或不公平地行事,他所采取的行为与他的道德观点是不一致的。
这些例子揭示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
它们表明了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一种称为“情境理论”的方法来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试图考虑所有深层的因素和情境的影响。
除了情境理论之外,社会心理学家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方法来研究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些心理学家使用了“认知一致性理论”这一概念,这种理论指出,人们试图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持内心的稳定。
如果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他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被称为认知不协调。
(完整word版)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专业: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态度与行为的概念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做一件事需要有一定的态度,有态度才能去完成一件事,态度与行为永远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下,比如,有人问你:“你喜欢喝可乐吗?”你一般都会回答:“我想我是喜欢的,因为我总是喜欢喝它。
”这个短短的对话就可以提现出行动时态度是态度的根源。
那么,什么是态度呢?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的倾向。
而行为一般是指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
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情况下也会发生冲突。
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
比如,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实验,即一个心理学家引导10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穿越一个房间,当房间亮起一张灯时,房间的地面是一个养着鳄鱼的大水池,心理学家让人再去走一遍刚才的路,结果没人敢走,但当房间的灯全部亮时,发现水池已经做好防护措施,就有人敢走这条路,可见,人的行为是受自己所看到的,所持有的态度所决定的。
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
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生新的态度。
为此,心理学家也对此做过调查。
列伯曼(S.Lieberman)曾经对新升为“领班”和新升为“工会代表”的工人进行了实验考察,研究其角色改变后工作态度的变化。
显然,新的角色要求新的行为,不久,这些人也就由于从事新的工作,而形成了新的工作态度。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职业角色对人们态度的塑造和影响力。
当了警察,就会形成对执法和违法的新的认识;作为教师,就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Fridman,,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一、态度与行为的概念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做一件事需要有一定的态度,有态度才能去完成一件事,态度与行为永远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下,比如,有人问你:“你喜欢喝可乐吗?”你一般都会回答:“我想我是喜欢的,因为我总是喜欢喝它。
”这个短短的对话就可以提现出行动时态度是态度的根源。
那么,什么是态度呢?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的倾向。
而行为一般是指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
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情况下也会发生冲突。
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
比如,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实验,即一个心理学家引导10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穿越一个房间,当房间亮起一张灯时,房间的地面是一个养着鳄鱼的大水池,心理学家让人再去走一遍刚才的路,结果没人敢走,但当房间的灯全部亮时,发现水池已经做好防护措施,就有人敢走这条路,可见,人的行为是受自己所看到的,所持有的态度所决定的。
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
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生新的态度。
为此,心理学家也对此做过调查。
列伯曼(S.Lieberman)曾经对新升为“领班”和新升为“工会代表”的工人进行了实验考察,研究其角色改变后工作态度的变化。
显然,新的角色要求新的行为,不久,这些人也就由于从事新的工作,而形成了新的工作态度。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职业角色对人们态度的塑造和影响力。
当了警察,就会形成对执法和违法的新的认识;作为教师,就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导言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关键过程,而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学习态度指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和意愿,而学习行为则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动和举止。
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这种相关性如何影响学习的效果。
一、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意愿,包括学习的兴趣、动机、目标设定等方面。
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提高学习动机。
当个体对学习感到兴趣和有动机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而且更容易保持长期学习的积极性。
相反,消极的学习态度可能会抑制学习动机,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
其次,学习态度还与学习动力有关。
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和意愿决定了他们是否有充足的动力去参与学习活动。
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而消极的学习态度则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下降。
综上所述,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学习行为对学习态度的反馈作用学习行为不仅受到学习态度的影响,同时也对学习态度产生反馈作用。
个体的实际学习行为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意愿的认知评估。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或者获得满意的学习体验,那么他们的学习态度可能会更加积极。
这是因为成功的学习经验会给个体带来自信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意愿。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失败,那么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因此,学习行为对学习态度有着重要的反馈作用。
三、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互动作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之间还存在互动作用。
学习态度可以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而学习行为也可以影响个体的学习态度。
正面的学习态度会促使个体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而积极的学习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强个体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这种积极反馈作用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其案例解析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其案例解析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态度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4)态度的隐藏性(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4)个人性格的影响(5)行为的影响(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④转化性⑤模仿性(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2011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为的关系
(⼀)初级经济师态度与⾏为之间关系:并⾮⼀对⼀,态度只是⼀种⾏为倾向,它并不等于⾏为。
(⼆)通过态度预测⾏为应该注意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平:态度的特殊性越⾼,其预测⾏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为发⽣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为关系可能性越⼤。
3.⾃我意识:
(1)内在⾃我意识⾼的⼈较为关注⾃⾝的⾏为标准,因此⽤他的态度预测⾏为有较⾼的效度;
(2)公众⾃我意识⾼的⼈⽐较关注外在的⾏为标准,所以难以⽤他们的态度对其⾏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强烈的态度对⾏为的决定作⽤更⼤。
增强态度的途径有2点:
(1)对态度对象要求更多的信息
(2)让某个⼈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
5.态度的可接近性:
(1)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可接近性就越⼤。
(2)⼀般说来,来⾃直接经验的态度对⾏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
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
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
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
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
遍的事情。
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
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
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
在这次旅行开始后不久,当他们一行三人到一个小镇的一家最好的旅馆与服务员打交道时,拉皮尔心中甚是担忧,因为“在这个小镇上,当地人对东方人存在很狭隘的偏见”。
令他们吃惊的是,服务员立即礼貌地接待了他们。
拉皮尔继续叙述道:“两个月后,当我再次沿此路线旅游时,我给这个旅馆打了个电话,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一名重要的中国先生’,对方的回答却是个毫不含糊的‘不’字,这件事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并使我着手进行这项研究”。
与那些为人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拉皮尔的研究的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
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方法】
这项研究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着重探讨真实的行为,第二部分是评估与其相关的假设性态度。
真实行为阶段:拉皮尔与他的中国朋友开车两次沿太平洋海岸线周游美国,旅游线路总长度约为1.6万公里。
仔细研究拉皮尔的文章后我们发现,他此次旅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研究态度,而他在旅行中对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的关注纯粹是一种巧合。
拉皮尔并没有告诉这对中国夫妇,他对他们每到一处所受到的接待都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
他解释说,如果他们知道了详细情况,就会变得不自然,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会降低研究的效度。
在1930—1933年间,他们共住过67家旅舍、汽车旅馆和“旅行者之家”,在184家饭店和咖啡馆用餐。
拉皮尔一直对旅馆接待员、男侍者、开电梯的工作人员以及女服务员对中国夫妇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准确而详细的记录。
为了防止因自己的出现使这些人的反应有所改变,拉皮尔经常让中国夫妇订房间、买食宿用品,而他自己则负责照看行李,并且总让他们先进人餐馆。
稍后,我们将对这对中国夫妇所受到的礼遇进行详细的讨论。
假设性行为阶段:在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拉皮尔给所有他们到过的地方寄了一份问卷,问卷与真实访问之间有6个月的时间间隔。
他对于这种间隔的说明是:他希望让中国夫妇访间的影响得以消退。
问卷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你愿意在自己的旅馆或餐厅接待中国客人吗?”餐馆、咖啡馆共返回81份问卷,旅馆返回了47份问卷,回收率为51%。
为了进一步确保问卷的回答没有直接受到中国夫妇访问的影响,拉皮尔同时让另外32家旅馆和96家餐馆对同样的问卷作出回答,它们与中国夫妇访问过的餐馆、旅馆在同一地区。
在将近3年之后,拉皮尔终于有了确切的资料以对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进行比较。
【结果】
拉皮尔称,在251个他们曾光顾过的旅馆和餐馆中,他们只受到过一例由于他的这对同伴是异族所带来的冷遇。
这次惟一的冷遇发生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小城镇;根据拉皮尔的描述,这是一家非常简陋的汽车旅馆。
业主来到汽车旁,看了一下车里的人说:“不,我不接待日本人。
”除了这次不愉快的经历外,他们在其他地方都受到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待遇,尽管有时待遇有变化,也是因为人们对中国夫妇的“好奇心”所致。
拉皮尔解释说,在1930年,除了太平洋沿岸地区、芝加哥和纽约外,大部分美国人几乎没有与亚洲人在一起的经历,也许他们从未见过亚裔人。
拉皮尔对他与中国夫妇所受到的服务进行了等级评定,除了极少的几个地方,其他所有的地方接待与他们所预期的一样或更好。
如果他单独出去,情况也不过如此。
6个月后,那些寄往他们曾经访问和未曾访问过的地方的调查问卷所得的结果。
几乎所有的拉皮尔与中国夫妇到过的旅馆、餐馆、咖啡馆、旅行者之家(超过90%)都回答说他们将不会接待中国人。
另外,来自于他们未到过的地区的回答,其分布状况实质上也是一样的。
这就表明,研究结果并没有受旅行者最近造访的影响。
相反,回答“是”的问卷来自于一个小旅馆的管理人员,“她附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描述了去年夏天,她与一位中国先生及他可爱的妻子在一起时的美好情景”。
心理学家对拉皮尔的研究的反应就像一名运动员在极富挑战性的比赛中的反应一样。
这种反应表现在三个方面并引发了大量的研究。
第一,针对拉皮尔的研究结果,有一些强烈的批评意见;第二,研究者开始试图解释为什么对态度的评估不能预测个人真实的行为;第三,行为科学家试图发现在何种条件下,态度才能可靠地预测行为。
对拉皮尔研究方法的一种批评意见是,以一封信中对简单的是非问题的回答为基础,不能有效测量个人对某一群人的态度。
例如,答卷人大脑中对“中国人”形成的表象,也许与他们实际遇到的这对中国夫妇完全不同。
另一种批评意见是,在他们3个人访问过的地方的人中,只有半数对问卷作出了回答,也许那些花时间回答问卷的人正是对亚洲人有极端偏见的人。
最后一种批评意见是,6个月后,对问卷间题作出回答的人也许已不是他们曾经遇到的那些人了。
与态度一行为研究有关的一个新名词是NIMBY,这个词进入美语词汇大约已有十多年了。
它由词组“与我无关”(not in my yard)的开头字母组成。
NIMBY 这个词通常在以下情景中出现,即一件事、一个方案或者某种环境的改变正处于酝酿之中。
通常这一改变会得到许多人的广泛支持,同时,他们也认可这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然而,当这件事情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时,他们则会断然反对它。
换句话说,他们会想:“这是一个好主意,但这与我无关!”我们经常引用核垃圾堆放的问题来说明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
大部分人认为对于这种放射性废弃物,我们应该把它安全地储藏在地下的密封设备里。
然而,当你试着寻找一个当地居民允许建造这种储存设备的地方时,回答往往是“NIMBY”!这个概念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服务和公共健康中。
席玛布克等人(1999)曾做
过一个名叫“不要开空头支票”(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的研究,评估了居民对于在附近为智障者创设一个集体活动场所的提议持什么态度。
一些居民表示赞成这一提议,然而,当研究者要求他们在请愿书上签名时,你可能已经猜出结果了,不是吗?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关非常低,这就证明,用调查表来预测请愿行为(petition responses)是不可靠的。
但是,也有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坚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见行为,问题在于应该确定有关的变量,使之得到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不过,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与行为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1984年,凯利(H.H.:Kelley)和米尔(Mire:r)作了一项关于投票行为的研究,他们分析了从1952年至1964年间,美国四次总统竞选所进行的民意调查资料。
他们的研究发现,在选举前访问投票者所得到的关于他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实际投票行为有着很高的相关,也即在投票日之前20天进行的访问者中,有85%的受访者,其政治态度与实际投票行为是相互一致的。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
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
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生新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