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6章态度与偏见-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比较两种理论: 相同点:
认知因素之间产生矛盾,个人便处于 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状态。
区别: ①费氏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 海德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 影响。
②另外认知失调论比认知平衡理论适用 范围 更广。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二、态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三、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形成与改变
1.态度的传统特性: ①幼时习得的 ②形成惯性反应的 ③极端的态度 ④依赖的事实多少 ⑤与信念、世界观的联系 ⑥三种成分协调还是不协调
2.个体因素: ①能力 ②独立性 ③认知欲望 ④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自我 防御(不易改变) 3.个体的群体观念: 认同感,忠诚心
(二)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对外界影响的判断、选择和组织。 2、态度预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3、态度影响个人行为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行为是态度的外显,通常情况下, 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时态度与 行为不一致。
影响说服效果的主要变量: (1)差距:
(2)畏惧
3.说服对象——接受者 说服的对象并不是被动的,研究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既有助于找到增强说服效果的途径,也有助于找出增 强抵制敌对宣传的能力。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方面。
(1)原有信念强度 (2)说服对象的人格因素
4、情境因素 说服过程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这些 背景因素对说服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 的情境变量为: (1)预告
二、态度的特点和功能 (一)态度的特点 1、习得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生活 中与人、事发生关系中形成的。 2、对象性: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笼统地讲 态度是不确切的。 3、稳定性:态度形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成 为人格的一部分,并在人的行为 反应模式上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社会心理学——态度PPT课件
欢还是讨厌?是尊敬还是鄙视? 3、行为倾向成分:行为的准备状态,例如是
想要避开还是靠近? 一般而言,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
有时会发生三种成分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 候,其主要作用的是情感成分。
3
2020/2/21
(三)态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 1、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功能
不同的态度给他人造成不同的印象, 直接影响了人际关系。
2020/2/21
1、沟通内容的真实性
实验:改变烟民的抽烟态度
高恐惧组:宣传内容为吸烟一定导
致肺癌,用电影播放患肺癌者的手术过
程,烟民能看到患者的肺叶和胸腔全部
糜烂
中恐惧组:宣传内容为吸烟有害健
康,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看了些患者肺 部的X光片
36.4%,68.8%
19
2020/2/21
2、劝说内容的组织
5
2020/2/21
3、对人际关系的防卫功能 当面临内外威胁时,态度具有自我
防卫的功能。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 后采取一定的行动。
例如,晏子使楚,“使狗国者,从 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其傲然、不屈的态度和巧妙的言语维护 了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
6
2020/2/21
二、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2)威望指专业性和可靠性
专业性:权威性、学历、职业等
例如,高露洁“我的爸爸是牙医”;佳洁士“中华医 学会权威机构认证”
可信性:说服者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以及讲话 时的信心、态度等
若既有专业性又有可信性,说服效果会很好, 14
例如高露洁中小强的爸爸
2020/2/21
3、说服者的身份和动机 马路上的推销者;熟人推荐
9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想要避开还是靠近? 一般而言,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
有时会发生三种成分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 候,其主要作用的是情感成分。
3
2020/2/21
(三)态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 1、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功能
不同的态度给他人造成不同的印象, 直接影响了人际关系。
2020/2/21
1、沟通内容的真实性
实验:改变烟民的抽烟态度
高恐惧组:宣传内容为吸烟一定导
致肺癌,用电影播放患肺癌者的手术过
程,烟民能看到患者的肺叶和胸腔全部
糜烂
中恐惧组:宣传内容为吸烟有害健
康,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看了些患者肺 部的X光片
36.4%,68.8%
19
2020/2/21
2、劝说内容的组织
5
2020/2/21
3、对人际关系的防卫功能 当面临内外威胁时,态度具有自我
防卫的功能。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 后采取一定的行动。
例如,晏子使楚,“使狗国者,从 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其傲然、不屈的态度和巧妙的言语维护 了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
6
2020/2/21
二、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2)威望指专业性和可靠性
专业性:权威性、学历、职业等
例如,高露洁“我的爸爸是牙医”;佳洁士“中华医 学会权威机构认证”
可信性:说服者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以及讲话 时的信心、态度等
若既有专业性又有可信性,说服效果会很好, 14
例如高露洁中小强的爸爸
2020/2/21
3、说服者的身份和动机 马路上的推销者;熟人推荐
9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6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多数人只看到他人身上的偏见,却不知道自 己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多数人只看到他人身上的偏见,却不知道自 己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 求;
甚至45.96%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身高长相 有明确要求,“以貌取人”的现象较为突出;
第四章 社会态度
认知(cognition):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感觉 (affect):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或情绪反应
行为倾向 (behavior tendency):主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状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态度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 (stereotype) 态度的情感要素:偏见(prejudice)
白人对黑人的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科雷尔的实验(2002) 格林沃尔德的实验(2003)
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小组讨论中的贡献
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生男生女一个样vs.全世界倾向生男孩
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沙特女性
第四章 社会态度
二、社会心理学对“偏见”的解释 (一)社会根源 1、 不平等的社会情境中,偏见可以帮助那
要比他人优越 内群体偏见 (ingroup bias)
以群体方式描述自己 更容易增加内群体偏见
M. Sherif的实验(1961)
第四章 社会态度
掷硬币
同一天生日
哪怕是毫无逻辑依据而组成的群体意识,也会 增加我们社会统一性,产生内群体偏见
第四章 社会态度
1988年奥运会牙买加裔加拿大飞人本·约翰逊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ppt课件
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重要性
ppt课件
14
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 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的其他认知 保持一致
– 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 认知一致
– 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有的认知矛盾 得到合理解决
ppt课件
15
*认知失调及其解释
(1)决策后认知失调 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因为我们不得
不在几个选择中作出决定 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的评价,或降低对
ppt课件
29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ppt课件
30
七、偏见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能够减少偏见?
ppt课件
31
1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体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 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 刻板化——是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的每 一个人,而不管群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
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 受到情境中的压力,或者考虑到行为的 结果对自身不利,可能会改变行为的方 向,表现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ppt课件
6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1 模仿与服从:态度形成始于两种方式,一 为自愿的不知不觉的模仿,另一是屈服于 外界压力的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物 质与精神报酬和避免惩罚表现出的相符行 为。
ppt课件
8
四、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环境影响 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
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 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 熏陶等方式进行。
– 这种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 性、宏观性
ppt课件
9
2 家庭的影响
– 家庭的教育和抚养方式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
ppt课件
14
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 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的其他认知 保持一致
– 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 认知一致
– 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有的认知矛盾 得到合理解决
ppt课件
15
*认知失调及其解释
(1)决策后认知失调 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因为我们不得
不在几个选择中作出决定 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的评价,或降低对
ppt课件
29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ppt课件
30
七、偏见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能够减少偏见?
ppt课件
31
1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体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 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 刻板化——是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的每 一个人,而不管群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
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 受到情境中的压力,或者考虑到行为的 结果对自身不利,可能会改变行为的方 向,表现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ppt课件
6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1 模仿与服从:态度形成始于两种方式,一 为自愿的不知不觉的模仿,另一是屈服于 外界压力的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物 质与精神报酬和避免惩罚表现出的相符行 为。
ppt课件
8
四、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环境影响 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
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 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 熏陶等方式进行。
– 这种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 性、宏观性
ppt课件
9
2 家庭的影响
– 家庭的教育和抚养方式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
第六章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 经济价值 • 理论价值 • 权力价值 • 审美价值 • 社会价值 • 宗教价值
态度产生于价值 取决于价值 态度是价值的核心
态度的种类
• 一般态度与具体态度 • 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 • 认知性态度 情感性态度 行为性态度
态度的特征
• 后天性 • 对象性 • 相对稳定性 • 内潜性
态度的功能
• 社会认知功能 • 调节功能 • 自我防御功能 • 价值取向功能 • 效率改变功能
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Sigall1975)
平均判刑(年) 罪名
吸引人者 不吸引人者 控制组
欺诈 5.45
4.35
4.35
偷窃 2.80
5.20
5.10
社会刻板印象45
概念: 原因: 社会基础 信息简约化 以群体特征概括群体中的个体 突出特征更容易留下印象 改变:46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体因素
加:信息简约化的表现
情感 知识 人格特征
态度形成的研究理论
• 1、条件作用论 • 2、社会学习论 • 3、诱因理论 • 4、认知理论
1、条件作用理论的研究
• 态度就是习惯,态度通过学习原理形成。 • 霍夫兰德 • 联想、强化、模仿 • 简单的态度习的理论
强化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
• 社会态度是对社会对象进行好坏 评价的倾向性,通过学习强化而 获得。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学习理论的研究
Kelly认为归因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 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 • 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 • 区别性信息——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人是否相同
(四)韦纳的归因理论
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 外因与内因 ====奖赏或惩罚 • 稳定与不稳定====行为预期 • 可控与不可控====情感反应
《社会心理学》第6章:从众PPT课件
高凝聚力的群体使个体感受到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增加从众行为的可能性。
群体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对从众现象的影响
领导者在群体中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使其观点和行为 成为其他成员模仿的对象。
领导者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对从众行为 的影响
领导者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越强,个体越容易接受其观 点或行为,从而增接受信息、处理问题时能够进行 理性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在面对从众现象时,批判性 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个体辨别是非、判断真伪,不轻易被群体 意见所左右。
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 力,学会用事实和证据说话。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 决策,不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和做法。
02 从众现象的理论解释
社会规范与群体压力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群体中会感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从而调整自己的行 为以符合群体规范。
详细描述
社会规范与群体压力理论认为,个体在群体中会感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 这种压力促使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群体的期望和规范。这种从众行为通 常是为了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和避免被排挤。
THANKS
群体思维与群体迷思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群体思维可能导致群体决策过于保守或冒险,而忽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群体思维与群体迷思理论认为,当群体成员过度追求共识和排斥异议时,会导致群体决 策过于保守或冒险。这种思维模式可能导致群体忽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影响群
体的决策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该理论强调了保持多样性和开放性的重要性。
04 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
谢里夫的服从实验
总结词
揭示了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的影响
详细描述
谢里夫的服从实验通过观察个体在群 体压力下的行为反应,发现个体在面 对群体意见时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 ,以符合群体标准。
群体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对从众现象的影响
领导者在群体中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使其观点和行为 成为其他成员模仿的对象。
领导者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对从众行为 的影响
领导者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越强,个体越容易接受其观 点或行为,从而增接受信息、处理问题时能够进行 理性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在面对从众现象时,批判性 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个体辨别是非、判断真伪,不轻易被群体 意见所左右。
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 力,学会用事实和证据说话。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 决策,不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和做法。
02 从众现象的理论解释
社会规范与群体压力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群体中会感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从而调整自己的行 为以符合群体规范。
详细描述
社会规范与群体压力理论认为,个体在群体中会感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 这种压力促使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群体的期望和规范。这种从众行为通 常是为了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和避免被排挤。
THANKS
群体思维与群体迷思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群体思维可能导致群体决策过于保守或冒险,而忽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群体思维与群体迷思理论认为,当群体成员过度追求共识和排斥异议时,会导致群体决 策过于保守或冒险。这种思维模式可能导致群体忽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影响群
体的决策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该理论强调了保持多样性和开放性的重要性。
04 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
谢里夫的服从实验
总结词
揭示了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的影响
详细描述
谢里夫的服从实验通过观察个体在群 体压力下的行为反应,发现个体在面 对群体意见时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 ,以符合群体标准。
态度与偏见
一、态度的概念与构成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指人对于所处环境的的动机、情感、知 觉和认知过程的持久的体系。它是“对于给定事 物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简言之,态度是 人对于所处环境的某些方面的想法、感觉或行动 倾向。
态度研究简史
态度被称做“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中的 必不可少的最有特色的概念”。它也是 营销人员用来研究消费者的最重要的概 念之一。多年来,研究人员试用多种方 法研究态度,以便对行为有一个更全面 完整的理解。 最早的态度概念之一由Thurstone在1931 年提出。他给态度下了一个最简单的定 义:一个人对事物喜欢或厌恶的程度。 几年后,Allport提出一个更宽泛的定义: 态度是一种精神的和神经的待反应状态, 通过经验得以建立,对行为产生直接的 或动态的影响。 Triandis和其他学者将三种反应类型组 织到态度的三分模型中。在这个模型中, 态度被看做由三个相关的部分组成:认 知、感知和意动。后来,Fishbein像 Thurstone一样认为将态度视为一个简单 的、无结构的概念最有用--即态度是 人们对一个对象的感知的程度。
实际的行为表现,这一点 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中。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 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 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 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1)有关偏见的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 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 石油等,团体之间 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 冲突的表现。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 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 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 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 对立与偏见。
态度研究简史
态度被称做“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中的 必不可少的最有特色的概念”。它也是 营销人员用来研究消费者的最重要的概 念之一。多年来,研究人员试用多种方 法研究态度,以便对行为有一个更全面 完整的理解。 最早的态度概念之一由Thurstone在1931 年提出。他给态度下了一个最简单的定 义:一个人对事物喜欢或厌恶的程度。 几年后,Allport提出一个更宽泛的定义: 态度是一种精神的和神经的待反应状态, 通过经验得以建立,对行为产生直接的 或动态的影响。 Triandis和其他学者将三种反应类型组 织到态度的三分模型中。在这个模型中, 态度被看做由三个相关的部分组成:认 知、感知和意动。后来,Fishbein像 Thurstone一样认为将态度视为一个简单 的、无结构的概念最有用--即态度是 人们对一个对象的感知的程度。
实际的行为表现,这一点 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中。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 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 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 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1)有关偏见的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 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 石油等,团体之间 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 冲突的表现。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 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 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 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 对立与偏见。
第六章 态度
由于乙把这些说法看得比父母的教导更重 要,头脑中也就出现了“偶而吸支烟也无 可厚非”的主观规范。 甲则出现了“绝不吸烟”的行为意向,而 乙则可能出现态度与主观规范之间的矛盾 与冲突。 如果处于非正式群体的同伴都在吸烟的情 境中,其主观规范的强度就会增加,就有 可能出现吸烟的意向。 有了以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向,就会产生 两种不同的行为。
在60年代末之前,社会心理学在态度
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 别是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方面成果丰 硕。 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都相信态度是 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盖洛普民意调查也就是建立在态度与 行为的一致性基础上的。
60年代末之后,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发
现,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其实很弱,知 道某人的态度对预测他的外显行为其 实并不是很有作用。 这使得社会心理学家重新审视态度与 行为之间的关系。
2.自我防御(ego defense)功能。态度作 为一种自卫或防御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 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特定的态度能维 持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比如某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 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 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或者鄙视为富不仁 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or understand)功能。一种态度能给 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 照框架(frame of reference), 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态度似乎充当着图式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解释和加工各种信 息。而且使我们对问题、人物 或群体的感知戴上有色眼镜。
五、态度与行为
1、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吗?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所持有
的与态度对象相关的内在反应倾向, 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 备状态。 注意,行为成分不是行为本身,而是 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
六态度与偏见课件
36
分析 我正在减肥,可是我又很喜欢吃零食,这让我
之前做的很多努力都白费了,因此我现在内心 很矛盾,我该怎么办? 试根据消除失调状态的几种方法进行调试。
37
改变态度:我不胖 改变行为:我不减肥了 增加新的认知:我可以边运动边减肥
38
支持认知失调的证据:
1.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2.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 3.自由选择 4.努力
15
启发
了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为。
思考是简单的,行动是困难的,而让一个人的想法 付诸行动则是最难的。
——歌德
16
二、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与学习 态度形成与学习的关系可以用学习理论来说明。 学习理论由霍夫兰德(Hovland)提出。 学习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 都是后天习得的。态度的学习机制有三种:
第一必须是有实力,有品牌的大公司。 第二如果是外国企业和民族企业两家竞争,优先考虑
后者。 第三条凌驾于第一条和第二条之上,作为刘翔接广告
的第一准则,那就是:所有关于日本的广告一律不接, 不管开价多少。
4
2.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结构)
认知成分(cognition):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 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 其他部分的基础。
香烟 难受 恐惧 远离香烟
6
人类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情绪,当情绪和理智相 互争夺对意志的控制权时,往往是情绪获胜。
——斯坦利.琼斯
7
3.态度的心理功能 效用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
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 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避免那些与惩罚相 联系的态度。 知识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 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 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 予积极的态度。
分析 我正在减肥,可是我又很喜欢吃零食,这让我
之前做的很多努力都白费了,因此我现在内心 很矛盾,我该怎么办? 试根据消除失调状态的几种方法进行调试。
37
改变态度:我不胖 改变行为:我不减肥了 增加新的认知:我可以边运动边减肥
38
支持认知失调的证据:
1.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2.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 3.自由选择 4.努力
15
启发
了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为。
思考是简单的,行动是困难的,而让一个人的想法 付诸行动则是最难的。
——歌德
16
二、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与学习 态度形成与学习的关系可以用学习理论来说明。 学习理论由霍夫兰德(Hovland)提出。 学习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 都是后天习得的。态度的学习机制有三种:
第一必须是有实力,有品牌的大公司。 第二如果是外国企业和民族企业两家竞争,优先考虑
后者。 第三条凌驾于第一条和第二条之上,作为刘翔接广告
的第一准则,那就是:所有关于日本的广告一律不接, 不管开价多少。
4
2.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结构)
认知成分(cognition):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 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 其他部分的基础。
香烟 难受 恐惧 远离香烟
6
人类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情绪,当情绪和理智相 互争夺对意志的控制权时,往往是情绪获胜。
——斯坦利.琼斯
7
3.态度的心理功能 效用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
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 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避免那些与惩罚相 联系的态度。 知识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 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 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 予积极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偏见PPT课件
2020/2/24
6
小赵曾是某高校一名女研究生,现在一家IT企业工作, 由于工作出色,颇受领导赏识和同事好评。但想起自 己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小赵还是感慨万千。她 曾经去过一个招聘会现场,一百多家单位招聘,竟然 一份简历也没有投出去。因为很多单位在招聘海报上 明确说明仅限男生,其余单位即使不明确标示,对于 女生也大都含蓄拒绝,“我们单位经常会出差,你一 个女生禁不起出差的折腾,还是另谋高就吧”。“我 们单位经常加班,而且以往招的人大都是男生,你如 果进我们单位工作会不适应的”。虽然也有少数单位 有招女生意向,但开出的条件很是苛刻,比如在三年 之内不许结婚,即使结婚也不能生育。
2020/2/24
1
任务内容
• 偏见的定义 • 偏见的种类及案例 • 视频欣赏 • 偏见的形成 • 偏见的社会根源 • 偏见的动机根源 • 偏见的认知根源 • 偏见的后果
2020/2/24
2
偏见的定义
❖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 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 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 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
公些入 根
正 的
突 出
不 同
源
2020/2/24
11
偏见的后果
•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 刻板印象威胁 • 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
2020/2/24
12
再见
不要让偏见挡住路
2020/2/24
11级工管学院 人力一班 韩美丽
13
2020/2/24
3
偏 见 案 例
2020/2/24
4
07年,英特尔新出版的一则Core Duo处理器的 广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其原因是 因为广告中出现了种族歧视的因素!这幅广告 如下。在广告中,一名白人IT经理对于自己非 常满意——成功实现了其雇员的“多核计算性 能”和“能量最大化”。本来,这无可厚非, 但是偏偏英特尔在白人经理周围布置了许多黑 人运动员。这些黑人运动员手称地,作欲加速 跑姿态。从画面上,我们很容易感觉出一种白 人高高在上、黑人俯首称臣的感觉。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与偏见问题
认知成 分 事 信 观 知 实 念 点 觉
情感成 分 评 价
行为成 分 意 向 外显行 为
情
感
倾 向
理 解
情 绪
偏 好
态度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二)态度与行为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2.时间因素
3.自我意识
4.态度强度
5.态度的可接近性
拉皮尔(piere)对偏见的调查
在研究中,他连同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作为期 三个月的环美旅行。他们光顾了全美250多家 旅馆和饭店,受到了合乎礼仪的、不表示一点 对东方人的否定态度的接待,其中只有两次被 拒绝。 然而,几个月后,当拉皮尔寄送问卷到相同的 旅馆和饭店时,只有50%家旅馆回信,其中有 90%表明他们不愿意接待东方人。
无选择
有选择的时候人们才产生认知失调
3.努力与认知失调
努力与认知失调的关系用Axsom的话来说就是: 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
4.决策后失调
案例: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诺克斯和詹姆斯·英克 斯特进行了决策后不协调的研究。他们在加拿大 温哥华赛马场采访了141名赌马的人,其中72人已 经下了2美元的赌注,69人正准备下2美元的赌注。 诺克斯和英克斯特推测,刚刚已经做下某种行为 承诺(下注2美元)的人,为了减少他们的决策后 不协调,会比以前更加强烈地相信他们所挑选的 马会最终会胜出。
(四)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说服者因素
(1)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 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睡眠者效应)。
(2)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是否 可靠也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如图所示)
(3)受欢迎程度: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的一致。而说服者是否受 人欢迎却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说服者的外 表、是否可爱以及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ppt
我们得态度能够预测我们得行为:(1)如果把“其她因素得 影响”最小化;(2)如果态度与预测得行为(比如对投票得 研究)紧密相关;(3)如果态度就是强有力得(以某一些事提 醒我们牢记这点)。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得所想所感与我们得所为会紧密相gy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19 名 劫 机 犯 对 美 国 得仇恨令她们制造了 9、11自杀性恐怖事 件,这说明了极端得 态度可能会导致极端 得行为。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也有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改变态度会导致行 为得变化。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Allan Wicker)得研究 更表明人们表现出得态度很难预测她们得各种 行为。如: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行为与我们表达出得态度之所以不同就是 因为二者都受到其她因素得影响。
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找出了40个令她们之间关系复 杂得因素(Triandis,1982;Kraus,1995)。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影响行为得其她因素——让其 她所有条件恒定——那态度可以精确地预测行为 吗?
简而言之,我们似乎会倾向于根据自己得听众来调整 我们得讲话内容,并且在说过以后也会相信这歪曲得 信息。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聚焦:语言变成信念
心理学家雷一海曼(Ray FIvxnan, 1981)描述了 一个瞧手相得人就是如何来说服自己相信手相术 有用得。
我十多岁得时候开始瞧手相,以贴补魔术表演与心灵感应 得收入。开始时我并不相信手相术。但我知道要顺利 “叫卖”我就必须首先相信。几年来,我成了一个手相术 得虔诚信徒。一天晚上斯坦利、杰克斯——一个我尊敬 得专业心相大师——巧妙地建议我,如果故意将手掌上得 掌纹与书上描述得相反,那将就是一个非常有趣得实验。 我照这样接待了几个客户。令我惊奇与恐惧得就是,我得 解释像以前一样成功。从那时起我对这种说服我们(包括 “瞧手相”者与客户)得巨大力量产生了兴趣。当事实并 非如此得时候,这种力量会让我们说服自己它得确就就是 这样得。(p、86)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得所想所感与我们得所为会紧密相gy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19 名 劫 机 犯 对 美 国 得仇恨令她们制造了 9、11自杀性恐怖事 件,这说明了极端得 态度可能会导致极端 得行为。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也有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改变态度会导致行 为得变化。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Allan Wicker)得研究 更表明人们表现出得态度很难预测她们得各种 行为。如: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行为与我们表达出得态度之所以不同就是 因为二者都受到其她因素得影响。
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找出了40个令她们之间关系复 杂得因素(Triandis,1982;Kraus,1995)。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影响行为得其她因素——让其 她所有条件恒定——那态度可以精确地预测行为 吗?
简而言之,我们似乎会倾向于根据自己得听众来调整 我们得讲话内容,并且在说过以后也会相信这歪曲得 信息。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聚焦:语言变成信念
心理学家雷一海曼(Ray FIvxnan, 1981)描述了 一个瞧手相得人就是如何来说服自己相信手相术 有用得。
我十多岁得时候开始瞧手相,以贴补魔术表演与心灵感应 得收入。开始时我并不相信手相术。但我知道要顺利 “叫卖”我就必须首先相信。几年来,我成了一个手相术 得虔诚信徒。一天晚上斯坦利、杰克斯——一个我尊敬 得专业心相大师——巧妙地建议我,如果故意将手掌上得 掌纹与书上描述得相反,那将就是一个非常有趣得实验。 我照这样接待了几个客户。令我惊奇与恐惧得就是,我得 解释像以前一样成功。从那时起我对这种说服我们(包括 “瞧手相”者与客户)得巨大力量产生了兴趣。当事实并 非如此得时候,这种力量会让我们说服自己它得确就就是 这样得。(p、86)
偏见课件ppt
偏见产生的根源——社会根源
1 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典型代表,黑人奴隶所遭受 的偏见
2 社会化与社会规范
一些偏见是在我们小时候习得的, 一些是我们遵从社会规范的结果
小结
偏见的定义 偏见产生的根源
动机根源:稀缺资源的争夺 认知根源:大脑加工信息时的“偷懒”与“精明” 社会性根源: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规范的习得
你对艾滋病患者是否有偏见?
(请评分:1=有,5=完全没有)
你愿意和艾滋病患者用餐交朋友吗?
(请评分:1=非常不愿意,5=非常愿意)
两道题的答案一样吗?
我们要意识到偏见的普遍存在, 并刻意提醒自己保持客观理性
第二节 偏见产生的根源
偏见产生的根源——动机根源
稀缺资源的争夺——群体冲突理论
相对剥夺感:与获得利益的团体相 比较,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却没 有得到的一种心理感受
竞争中的失利,更应从 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正 确归因;
无论户籍,只要在为城 市的发展而奋斗,都应 该享有平等公平的受教 育权和医疗权
在任何时刻,团结友爱 是基本处事原则
偏见产生的根源——认知根源
类别化的方式感知世界
会夸大群体内的一致性和群体间的差异性
(Macrae & Bodenhausen, 2000,2001)
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的负面的预先判断 负面
偏见(情感)
表现
与刻板印象、歧视的区别?
态度
刻板印象,概括化的认知,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偏见,负面的情感;
刻板印象(认知)
歧视(行为)
歧视,负面的行为。
偏见的形式——普遍性
偏见的形式——隐蔽性
微妙的存在
以内隐的形式存在 无意识;不易觉察
社会心理学6章态度与偏见-课件
2021/3/27
CHENLI
7
测量:你对自己的将来态度如何?
来到度假胜地,住到预先订好的旅馆房间后,轻松 地喘了口气,试着打开窗户时……可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2021/3/27
CHENLI
8
A.可以看见旅馆的游泳池和人群 B.看到海边,还可以看见在那里玩的人们
C.可以看见远方有一座岛 D.窗外是广大的阳台,上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
2021/3/27
CHENLI
28
• 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倾向于以改变最少情感关系的方 式来达到一个平衡系统。
• (在改变态度上)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时所产生的平衡 压力要比我们喜欢他时的平衡压力要小。
2021/3/27
CHENLI
29
举例
• 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X (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这件事)。
2021/3/27
CHENLI
23
三、文化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文化作为人们社会化的大背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态度的形成。 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社会群体参照体现在: 1 价值取向或行为方式上认同自己所属的或所选择的群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2 个人在群体中的社会身份,地位越高认同的态度越强; 3 群体中时间越长同化程度越高, 4 这一群体本身在大社会中的位置,是个人社会同一性的重要方面。
2021/3/27
CHENLI
6
(四)态度的维度(了解)
维度(Dimension)是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维 度是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 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个人利益相关)。
社会心理学章态度与偏见演示文稿
稳定性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于一致。持续性 性指时间特征上的持久性,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态度改变要求出 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四)态度的维度(了解)
维度(Dimension)是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维度 是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 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个人利益相关)。
• 1、效用功能(适应功能) • 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趋利避害,与奖罚联系)。 • 我们倾向于对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正面的态度,
而对那些会给我们带来害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负面的态度。
• 2、知识功能(识别或理解功能) • 态度可以作为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标准或参照物,帮助人们组织日常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
(一)代表性定义包括以下三种: 1 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
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2 克瑞奇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
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3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
减少焦虑。 • 4、价值表达功能(表现功能) • 有些态度是用来表达个体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的。 • 80年代初,一些年轻人以穿花格衬衣和喇叭裤为时尚,而很多中老
年人对这种装束颇有微辞,由此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在接受外来文 化上的不同价值观念。
三、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态度有具体的指向,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主体没 有意识到一定的对象就不会产生态度。指向是个体还是群体影 响主体的行为,例,亚洲人游美国--旅馆、饭店114页 2、时间因素 近期态度预测行为更准确。
(四)态度的维度(了解)
维度(Dimension)是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维度 是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 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个人利益相关)。
• 1、效用功能(适应功能) • 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趋利避害,与奖罚联系)。 • 我们倾向于对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正面的态度,
而对那些会给我们带来害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负面的态度。
• 2、知识功能(识别或理解功能) • 态度可以作为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标准或参照物,帮助人们组织日常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
(一)代表性定义包括以下三种: 1 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
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2 克瑞奇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
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3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
减少焦虑。 • 4、价值表达功能(表现功能) • 有些态度是用来表达个体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的。 • 80年代初,一些年轻人以穿花格衬衣和喇叭裤为时尚,而很多中老
年人对这种装束颇有微辞,由此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在接受外来文 化上的不同价值观念。
三、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态度有具体的指向,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主体没 有意识到一定的对象就不会产生态度。指向是个体还是群体影 响主体的行为,例,亚洲人游美国--旅馆、饭店114页 2、时间因素 近期态度预测行为更准确。
社会心理学-偏见与歧视PPT课件
10
偏见的测量
现在没有人会公然承认他们对种族或 外地人持有偏见,即偏见是内隐的。 利用启动效应测量方法:启动实验。 首先测量被试对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反 应时;然后让被试分别看黑人照片和 白人照片,再分别测量被试对褒义词 和贬义词的反应时。
11
偏见产生的原因:几种研究 观点
1)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竞争。
人们则会下另一个结论:“漂亮就是
本钱、男人都喜欢漂亮”。
14
性别歧视
外貌偏见:女性肥胖比男性肥胖更受
排斥,如要求空姐必须保持苗条身材。
•配偶偏见:男强女弱。•“玻璃天花
板”效应:由于观念或组织上存在的
偏见,限制了有能力的女性晋升到高
层位置。•敌意男权主义:认为女性
即使不比男性低劣,也比男性具有更
多的消极特征,如寻求特殊优惠、过
Man is a who suckle their
species whoyoung.
suckles his Students must
young.
complete their assessments by Friday.
Each studenEtverything comes to
must
those who wait.
分敏感等。•仁慈的男性至上主义:
认为女性需要保护,她们在很多方面
比男性优秀。
15
性别歧视的认知基础
性别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是亲切的、 善于教导的、考虑周全的;或优柔寡 断的、过于情绪化的。 •女性的自我知觉:关于女性缺乏自 信的原因,有研究发现:自我退避 (对自己的能力与成绩表现出谦逊的 态度)可能降低对女性竞争力的评价, 但却能增加她们的魅力——这样做 能得到嘉奖。 •对女强人的消极反应:虽然越来越 多的女性进入政府或产业部门的高层16
偏见的测量
现在没有人会公然承认他们对种族或 外地人持有偏见,即偏见是内隐的。 利用启动效应测量方法:启动实验。 首先测量被试对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反 应时;然后让被试分别看黑人照片和 白人照片,再分别测量被试对褒义词 和贬义词的反应时。
11
偏见产生的原因:几种研究 观点
1)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竞争。
人们则会下另一个结论:“漂亮就是
本钱、男人都喜欢漂亮”。
14
性别歧视
外貌偏见:女性肥胖比男性肥胖更受
排斥,如要求空姐必须保持苗条身材。
•配偶偏见:男强女弱。•“玻璃天花
板”效应:由于观念或组织上存在的
偏见,限制了有能力的女性晋升到高
层位置。•敌意男权主义:认为女性
即使不比男性低劣,也比男性具有更
多的消极特征,如寻求特殊优惠、过
Man is a who suckle their
species whoyoung.
suckles his Students must
young.
complete their assessments by Friday.
Each studenEtverything comes to
must
those who wait.
分敏感等。•仁慈的男性至上主义:
认为女性需要保护,她们在很多方面
比男性优秀。
15
性别歧视的认知基础
性别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是亲切的、 善于教导的、考虑周全的;或优柔寡 断的、过于情绪化的。 •女性的自我知觉:关于女性缺乏自 信的原因,有研究发现:自我退避 (对自己的能力与成绩表现出谦逊的 态度)可能降低对女性竞争力的评价, 但却能增加她们的魅力——这样做 能得到嘉奖。 •对女强人的消极反应:虽然越来越 多的女性进入政府或产业部门的高层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27
CHENLI
9
二、态度的心理功能
Ø1.效用功能 Ø2.知识功能 Ø3. 自我保护功能 Ø4. 价值表达功能
2021/3/27
CHENLI
10
• 1、效用功能(适应功能) • 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趋利避害,与奖罚联系)。 • 我们倾向于对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正面的态度,
2021/3/27
CHENLI
6
(四)态度的维度(了解)
维度(Dimension)是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维 度是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 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个人利益相关)。
群体层面:群体结构、类型、心理氛围、凝聚力、社会影响、等等。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国民性、等等。
2021/3/27
CHENLI
2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
(一)代表性定义包括以下三种: 1 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
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2 克瑞奇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
2021/3/27
CHENLI
13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高,态度预测行为效度较高;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关 注他人评价,态度预测行为有效度低。 4、态度强度 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强烈的态度对行为 的作用更大。 5、态度的可接近性 主体态度快速在脑海中呈现,并通过外在形态表示出,对行为 的影响更大。
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3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
理倾向。
2021/3/27
CHENLI
3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掌握)
1 认知成分
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
识和信念\意象或概念,
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形成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具有倾向性和组织性,也由偏见(刻板印象), 甚至谬误。例:
CHENLI
15
四、态度的测量
态度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法则,将人们的社会态度数量化的过 程。一个合格的态度测量至少要具备两个功能: 一是分类功能,即把对待同一现象的正反态度(赞成或反对、喜爱或 憎恶等)区分出来; 二是确定等级功能,即分出态度的强弱力度。
年人对这种装束颇有微辞,由此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在接受外来文 化上的不同价值观念。
2021/3/27
CHENLI
12
三、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态度有具体的指向,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主体没 有意识到一定的对象就不会产生态度。指向是个体还是群体影 响主体的行为,例,亚洲人游美国--旅馆、饭店114页 2、时间因素 近期态度预测行为更准确。
向;人们对态度对象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但它 不等于外显行为。
认知
(Cognition)
情感
(Affection)
2021/3/27
行为意向 (Behavior)
CHENLI
例如:113页 烤箱
5
(三)态度的特点
1 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随着人与周围世界,特别是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人获得了对于人和事
2021/3/27
CHENLI
14
6、行为的主动性水平 态度所指向的行为与态度测量行为主动性匹配时,态度与行为 的一致性提高。 7、心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消极心境对行为有一点抑制,但基于信念的态度 在消极心境下对行为的作用更大。 8、情境的作用 社会压力和察觉到的难度对行为的影响明显降低。
2021/3/27
第6章 态度与偏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态度概述 态度的形成 态度改变 说服模式 偏见
2021/3/27
CHENLI
1
态度在学科中的地位(必要性)
心理史学家墨菲(Murphy): “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
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态度、 人际层面: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物的认识,学会了对人和事物进行选择。 2 态度有具体的指向,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主体没有意
识到一定的对象就不会产生态度。 3 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稳定性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于一致。持续性 性指时间特征上的持久性,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态度改变要求出 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2 情感成分
一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 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 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包含了认知成分。如:
2021/3/27
CHENLI
4
3 行动倾向成分 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
但它们往往比“事物”的真相更能决定我们的行为。
2021/3/27
CHENLI
11
• 3、自我保护功能 • 某些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那些严峻环境或难以视的现
实,从而保护个体的现有人格,或保持心理健康。 例: • 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表现为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
能减少焦虑。 • 4、价值表达功能(表现功能) • 有些态度是用来表达个体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的。 • 80年代初,一些年轻人以穿花格衬衣和喇叭裤为时尚,而很多中老
2021/3/27
CHENLI
7
测量:你对自己的将来态度如何?
来到度假胜地,住到预先订好的旅馆房间后,轻松 地喘了口气,试着打开窗户时……可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2021/3/27
CHENLI
8
A.可以看见旅馆的游泳池和人群 B.看到海边,还可以看见在那里玩的人们
C.可以看见远方有一座岛 D.窗外是广大的阳台,上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
而对那些会给我们带来害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负面的态度。
• 2、知识功能(识别或理解功能) • 态度可以作为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标准或参照物,帮助人们组织日常
基础的信息,排序信息,屏弃不相关信息;有助于人们赋予变幻不定 的外部世界以某些意义
• 这些态度也许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也许是不正确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