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传导骚扰电压测定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_20110609
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

传导骚扰抗扰度(CS)1.传导骚扰抗扰度1.1传导骚扰抗扰度概述本标准主要介绍国际标准IEC61000-4-6:2006,对应国家标准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方法。
1.2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目的和应用场合本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骚扰源是来自9kHz~80MHz频率范围内射频发射机产生的电磁场。
该电磁场会作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电源线、通信线和接口电缆等连接线路上,这些连接引线的长度则可能与干扰频率的几个波长相当,因此,这些引线就变成被动天线,接受外界电磁场的感应,引线电缆就可以通过传导方式耦合外界干扰到设备内部(最终以射频电压和电流所形成的近场电磁骚扰到设备内部)对设备产生干扰。
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以,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个评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性能的公共参考,为有关产品的专业技术委员会或用户和制造商提供一个基本参考。
2传导骚扰抗扰度常见术语2.1人工手模拟正常工作条件下,手持式电气设备和地之间的人体阻抗的电网络2.2辅助设备为受试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所需信号的设备和检验受试设备性能的设备。
2.3注入钳u 电流钳由被注入信号的电缆构成的二次绕组实现的电流变换器。
u 电磁钳由电容和电感耦合相组合的注入装置。
2.4共模阻抗在某一端口上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比。
2.5耦合系数在耦合装置的受试设备端口所获得的开路电压(电动势)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上的开路电压的比值2.6耦合网络以规定的阻抗从一电路到另一电路传输能量的电路。
2.7去耦网络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测量信号影响不被测量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2.8电压驻波比沿线最大电压和邻近最小电压幅度之比。
3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等级u 在9kHz~150k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不要求测量。
u 在150kHz~80MHz频率范围内,对来自射频发射机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感应骚扰的抗扰度试验应根据设备和电缆最终安装时所处电磁环境按下面表格选择相应的试验等级。
电磁兼容实验指导书

第三部分电磁兼容实验一开关电源传导型EMI测试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在交流电源线上、由被测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
2、通过实验掌握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电源阻抗稳定网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3、设计EMI电源滤波器,并通过改变滤波器结构、电路参数等,测量开关电源传导干扰,记录并分析频谱分析仪上所测试的波形变化情况。
4、通过实验掌握传导型EMI测试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
三、实验原理图13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电磁污染问题。
电磁干扰( EMI) 发射源不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还对电网及其邻近的电气设备等产生影响。
传导发射测量的对象是输入电源线、互连线和控制线。
干扰类型可能是连续波干扰电压、连续波干扰电流和尖峰干扰信号。
典型的核心测量设备是频谱分析仪,它能够快速地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
EMC 标准都是在频率域中规定的,如果干扰是周期性信号,则用傅里叶级数进行变换,这时的频谱是离散的,即只在有限的频率点上有能量。
对于非周期性的干扰信号,用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变到频域,得到频谱,这时频谱是连续的。
因为周期信号有限的能量分布在有限的频率上,因此能量更集中,干扰作用更强。
在使用频谱分析仪时,首先应注意的是,由于频谱分析仪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扫频,因此对于作用时间很短的瞬时干扰不敏感,如静电放电和雷电干扰。
这时应采用测量接收机进行测量。
其次,频谱分析仪的精度和扫描范围有关,扫描范围越窄,测量精度越高。
这时,如果输入信号过大,容易发生过载现象,使测量结果失真或损坏仪器。
另外,频谱分析仪的灵敏度还和中频带宽有关,减小中频带宽能够提高灵敏度,但是会增加扫描时间。
实验步骤1、将突破抑制器接上频谱的RF端。
2、将LISN接至突破抑制器上。
3、被测设备放在离地面80cm高的实验台上,被测电源线通过电源阻抗稳定网络接到电网上。
4、将频谱的解析度(RBW)开至9K。
5、将刻度从dBm改成dBμV。
F)传导骚扰的试验要点及其对策(32页)

此外还要注意: a) 标准明确规定:“当测量值超过L-20dB (L为限值)电平 时,应至少记录6个最大的骚扰电平值及其所对应的频率”。 因此在试验报告中,对于电源端子,针对每根载流线应至 少提供6个数据(电平和频率)。 b) 供试验报告用的数据应是进行处理过的数据,即经过必 要的修正(如考虑了电缆损耗,AMN的校准系数等);对于 符合性试验,还要按相应的公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c) 试验报告除应包括试验环境、试验设备、试验场所和试 验数据等内容以外,为了能重现试验结果,还应包括试验 时所选择的工作状态和试验布置的记录(如照片或其他的形 式),以及试验人员自主选择机型或连接线的理由和相关信 息(如品牌、型号,连接线的尺寸,是否屏蔽等)。
传导骚扰的测试要点 其及对策
钱振宇
2006.4.20
钱振宇
1
电子和电气设备在测量其电磁骚扰发射时,都要测试其电 源端的传导骚扰电压的发射,尽管不同的设备依据的试验 标准不同,但采用的试验方法还是相同的,本讲座就来说 明电子、电气设备中的传导骚扰测试要点,以及测试不达 标时可以采取的对策。
2006.4.20
2006.4.20 钱振宇 14
作为一般规律,如果测量结果是在1~2MHz以下超标的, 通常是差模超标的可能性比较大;反之,在1~2MHz以上 超标,则是共模超标的可能性比较大。 为了使企业内部的摸底试验与试验站的测试结果相符(即到 试验站试验时能够一次通过),在摸底试验阶段的测试结果 至少要比标准规定的限值压低2dB(最好能达到6dB)。这 2dB意味着我们已经考虑了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不一致时带 来的测试误差,而6dB代表设计中的余量。
2006.4.20 钱振宇 17
合成后的差模滤波电路如下图所示。
EMC教育资料-骚扰电压测量原理

端子骚扰电压是指被测设备(EUT)的连接电缆(如电源线、负 载线或控制线)端子与参考接地平面之间的射频共模电压。简化 的骚扰电压测量原理如图所示: 测量的回路是由被测设备内 人工电源网络 的射频骚扰电动势(源)经 EUT I 被测设备的连接电缆传导, U E 通过被测设备与公共地之间 ~ I Z C 的耦合电容以及测量所用的 人工电源网络的阻抗形成的。 从原理图可看出骚扰电压测量值U=ZI,这里Z是人工电源网 络的阻抗,所以回路电流I是随耦合电容C变化的。电容C的大小 与被测设备的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密切相关。因此在骚扰电压测量中,测量布置 的规定是很详细的,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去进行,否则就可能 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详见5.2 测量程序和布置。
EMC测试指导书

EMC测试指导书编写人员:杨继明工号:0807252M修订记录目录(报告完成后请更新)1概述 (5)1.1 试件名称、型号、版本及工作电压和电流 (5)1.2 测试性质 (5)1.3 采用标准、采用依据及测试项目列表 (5)1.4 辅助设备列表 (6)1.5 测试人员、参试人员 (6)1.6 测试部门、地点、时间 (6)2受试设备配置 (6)2.1 实物配置框图 (6)2.2 工作状态 (7)2.3 测试组网 (7)2.4 结构描述 (7)2.5 单板配置 (7)2.6 接口及接口电缆配置 (7)2.7 抗扰度说明 (8)2.7.1 监控信息 (8)2.7.2 抗扰度判据 (8)3总结和评价 (8)3.1 测试充分性评价 (8)3.2 测试差异说明 (8)3.3 测试项目通过清单 (9)3.4 问题及相关对策 (9)3.4.1 问题描述 (9)3.4.2 对策描述 (10)4测试内容 (10)4.1 电磁骚扰测试 (10)4.1.1 测试任务1——辐射骚扰测试(RE) (10)4.1.2 测试任务2—传导骚扰测试(CE) (13)4.1.3 测试任务3——谐波电流骚扰测试(Harmonic) (16)4.1.4 测试任务4 ——电压波动与闪烁测试(Fluctuations and flicker) (17)4.2 电磁抗扰度测试 (18)4.2.1 测试任务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RS) (18)4.2.2 测试任务2——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CS) (19)4.2.3 测试任务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B) (21)4.2.4 测试任务4——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 (22)4.2.5 测试任务5——电压跌落、短时中断与电压缓变抗扰度测试(DIP/interruption 〕 (24)4.2.6 测试任务6——浪涌抗扰度测试(SURGE) (25)4.2.7 测试任务7——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PMS) (29)附录一:相关测试仪器信息 (32)附录二:测试仪器不确定度: (34)附录三:骚扰测试曲线和数据: (35)附录四:测试布置照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摘要:一、前言1.背景介绍2.目的与意义二、传导骚扰测试概述1.传导骚扰测试的定义2.传导骚扰测试的标准3.传导骚扰测试的方法三、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a.设备与工具b.人员培训c.测试环境搭建2.测试过程a.测试对象选择b.测试方案制定c.测试实施d.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3.测试报告撰写a.报告内容b.报告格式四、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注意事项1.安全事项2.操作规范3.结果准确性保障五、总结1.作业成果评价2.作业改进方向正文:一、前言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传导骚扰测试作为EMC 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估电子产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导书旨在规范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流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传导骚扰测试概述1.传导骚扰测试的定义传导骚扰测试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施加一定的干扰信号,检测受试设备在规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抗扰度,以评估其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对电磁干扰的抗扰性能。
2.传导骚扰测试的标准传导骚扰测试应遵循我国相关电磁兼容性标准,如GB/T 17626 系列标准等。
3.传导骚扰测试的方法传导骚扰测试主要包括辐射骚扰测试和传导骚扰测试。
其中,辐射骚扰测试主要通过天线法、探头法等方法进行;传导骚扰测试主要通过传导法进行。
三、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a.设备与工具:确保测试设备、工具的精度和可靠性,如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等。
b.人员培训:对参与测试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c.测试环境搭建:确保测试环境的安静、无干扰,避免测试结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测试过程a.测试对象选择: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受试设备。
b.测试方案制定:根据受试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标准,制定具体的测试方案。
c.测试实施: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的数据。
设备电源线上传导骚扰电压的测量方法-硬件和射频工程师

本文主要介绍设备电源线上对导骚扰电压的测量方法,以及相应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文末附录中还列出了目前上海三基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力推的一套测量电源线传导骚扰电压的测 试系统,由于系统具有比较合理的性能价格比,所以这种系统尤其适合企业一级的用户开展这方 面试验的需要。
图 4 用人工电源网络进行传导骚扰测量的原理
图 5 是适合于做骚扰电压不对称测试的 V 型人工电源网络的电路图。图中,被选中为测试这 一侧的 50Ω 负载阻抗是由测量接收机的输入阻抗来保证的,而未被选中测试一侧的负载阻抗由波 段开关连接的 50Ω 电阻来保证。
图 5 单相 V 型人工电源网络线路图
图 6 给出了这种人工电源网络在相关频率范围上的网络阻抗特性,实用中允许有 20%的偏差。
频率计开关电源介质加热设备工业微波加热设备可控硅控制器流量计频率计开关电源介质加热设备工业微波加热设备可控硅控制器流量计频率计开关电源介质加热设备工业微波加热设备可控硅控制器流量计准峰值检波和峰值检波的测试时间比较采用准峰值检波测量50hz干扰信号的最小扫描时间测量周期为1s频率范围带宽步长最小扫描时间150khz30mhz9khz5khz59705970s1h40min30mhz1000mhz120khz50khz1940019400s5h23min采用峰值检波法正确测量50hz干扰信号的最小扫描时间测量周期为20ms频率范围带宽步长最小扫描时间150khz30mhz9khz5khz59701194s2min30mhz1000mhz120khz50khz19400388s6min由于准峰值测量占用的时间比较长测试的效率比较低作为改进实用中常用峰值检波作第一轮测试因为三种检波当中用峰值检波得到的测值应当最高如果首轮测值比标准给定的准峰值和平均值都要来得低的话则以后的试验不用进行便能判定试验已经通过
电磁兼容标准和测试PPT课件

标准制订的原则: 1、科学、合理、实用、便于操作。 2、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一致性、精确性。
GB/T6113.1规定的频率段范围 A频段——9~150kHz; B频段——0.15~30MHz; C频段——30~300MHz; D频段——300~1000MHz; E频段------1GHz以上
为什么要了解骚扰的波形和频谱?
YY0505-2005引用的抗扰度标准
GB17626.2 静电放电(ESD)抗扰度试验; GB17626.3 辐射(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GB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17626.6 对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17626.8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17626.11 电压暂降、短期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 试验。
EUT的配置和工作状态—代表实际中的典型应
用情况,EUT发射最大或最敏感。
测量仪器和设备—测量接收机、频谱分析仪以
及天线、人工电源网络(LISN)、功率吸收钳、 耦合去耦网络(CDN)等。
测量方法—测量布置、试验程序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和试验报告—试验结果、不确定度。
限值:
1、EMI测试限值(频域值)—峰值≥准峰值 ≥有效值≥平均值;
根据有关电磁兼容标准规定的方法对设备 进行测试,评估其是否达到标准提出的要 求。
产品在定型和进人市场之前必须进行符合 性(一致性)测试,国家产品强制认证制 度(3C 认证)规定的电磁兼容测试就是属 于符合性测试。
国际电磁兼容标准和规范
目前国际上有权威性的电磁兼容标准和从事 EMC标准制订工作的专业委员会有: 国际电工委员会:CISPR 标准和IEC标准(TC7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 欧共体:EN标准(CENELEC)和ETS标准(ETSI) 德国:VDE标准 美国:FCC标准和军用标准MIL-STD 日本:VCCI标准
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

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磁兼容基础理论 (4)1.1 电磁兼容概述 (4)1.1.1 电磁兼容概念 (4)1.1.2 电磁兼容发展历程 (5)1.1.3 基本术语 (5)1.1.4 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5)1.2 电磁场理论 (5)1.2.1 电磁场基本方程 (5)1.2.2 边界条件 (5)1.2.3 波动方程 (5)1.2.4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5)1.3 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评价 (5)1.3.1 电磁干扰源识别 (5)1.3.2 电磁干扰传播途径分析 (6)1.3.3 电磁兼容功能评价 (6)1.3.4 防护措施 (6)第2章电磁干扰源及其特性 (6)2.1 自然干扰源 (6)2.1.1 静电放电: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物体间的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磁干扰。
(6)2.1.2 雷电:雷电是一种强烈的电磁干扰源,其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可达到数千伏/米,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6)2.1.3 地球磁场变化:地球磁场的变化会导致电磁场的变化,对电磁敏感设备产生干扰。
(6)2.1.4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耀斑等)会产生高能粒子流,影响地球的电离层,进而影响电磁波的传播。
(6)2.2 人为干扰源 (6)2.2.1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变电站、开关设备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
62.2.2 通信系统:无线通信、广播、雷达等设备在发射信号时,会产生电磁干扰。
(6)2.2.3 工业设备:电机、变压器、高频焊接机等工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
(6)2.2.4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动机、点火系统等部件也会产生电磁干扰。
(7)2.3 干扰源特性分析 (7)2.3.1 频率特性:不同干扰源具有不同的频率特性,包括连续频谱、离散频谱和宽带频谱等。
(7)2.3.2 空间特性:干扰源的空间特性表现为电磁波的传播距离、传播方向以及干扰范围的差异。
连续骚扰电压试验不确定度评定

连续骚扰电压试验不确定度评定连续骚扰电压试验不确定度评定1 目的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确保正确的量值传递。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连续骚扰电压试验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3 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3.1测量方法根据GB4343.1《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一部分:发射》的测试方法,用EMI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单独测量一次即为所需数值。
3.2数学模型V=V r式中:V—被检测样品某频率点的准峰值V r—被检测样品某频率点实测的准峰值3.3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测量电暖器NC7U在200kHz的频率点上的准峰值,每次测量完毕,测试系统和样品回复到初次状态,关闭电源,拆除全部连接电缆,以保证每次测量结果保持独立,最佳估计是6次独立测量的结果,并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测试数据见下表:实际检测中只进行一次试验,则测量重复性导致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单次测量:V 1=s=0.39dB 3.4 标准不确定度B 类评定:3.4.1接收机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分量:由设备说明书得出a 2=1dB ,矩形分布,则:220.58V a dB ===3.4.2接收机脉冲响应特性引起的不确定分量:由设备说明书得出a 3=1.5dB, 矩形分布,则:33 1.5/0.87V a dB ===3.4.3接收机脉冲重复频率响应引起的不确定分量:由设备说明书得出a 4=1.5dB, 矩形分布,则:44/ 1.50.87V a dB ===3.4.4人工电源网络的电压分压系数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由设备说明书得出a 5=0.5dB, 正态分布K=2,则:55/20.5/20.25V a dB ===3.4.5人工电源网络的阻抗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由设备说明书得出a 6=0.9dB, 三角形分布,则:660.90.37V a dB ===3.4.6人工电源网络的接收机端口与接收机之间失配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由设备说明书得出a 7=0.26dB, U 型分布,则:770.21V a dB ===3.4.7端口匹配特性(150kHz~30MHz ),接收机精度校准中已包含端口匹配影响,已包含在接收机误差中;屏蔽室恒温恒湿恒压,可保障较低的电磁背景噪音,环境的影响,可忽略。
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传导骚扰测试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纪录片《出路》自播出以来,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片通过跟踪拍摄几位不同背景的年轻人,探讨了我国教育体制、就业压力等问题。
本文将对纪录片的后续影响及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出路纪录片的背景与影响
纪录片《出路》通过讲述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的年轻人在面临高考、就业等人生重要抉择时的故事,展现了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对教育体制、就业压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三、纪录片中反映的问题
纪录片中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2.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3.就业压力巨大;4.家庭期望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这些问题都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社会对纪录片的反响
纪录片播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许多观众表示,纪录片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教育部门也表示,将积极改进教育体制,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纪录片也引发了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大讨论。
五、解决问题的探讨
针对纪录片中反映的问题,社会各界纷纷提出建议和意见。
有人认为,应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有人提出,要改革高考制度,让更多人有公平的竞争机会;还有人强调,家长要调整心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个更宽松的成长环境。
六、结论
纪录片《出路》为我们揭示了当前社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引发了对教育体制、就业压力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电磁兼容中抗扰度试验

电压变化试验接线图及试验程序如图9-3 所示。
图 9-3 电压变化试验接线图及试验程序 (a)试验接线图; (b)试验程序
起始电压的设定值为UT±10%,电 压波动范围△U根据电网的性质决定。
对用于公共网络或其他受轻微骚扰网 络中的设备,取△U=±8%UT;
对某些骚扰现象来说,其兼容水平比第 2级更高。 例如:当本部分负荷通过整 流器供电;有电焊机存在;大电机频繁 启动;负荷变化迅速时,都应当归入这 类环境。
二、谐间波试验
当有谐间波源存在时,还要对 被试设备进行谐间波试验。
所谓谐间波是指频率介于相邻 两次谐波之间的谐波。
谐间波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低压供电 网络中的谐间波对可能对这些频率 敏感的设备所产生的影响。
第九章 抗扰度试验
第1节 概 述 第2节 低频骚扰抗扰度试验 第3节 传导暂态和高频骚扰的抗扰度试验 第4节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第5节 磁场抗扰度试验 第6节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第一节 概 述
一、相关术语及其定义
1、( 电磁 )兼容电平 ( electromagnetic ) compatibility 1evel
为抗扰度试验规定的施加影响的电磁量的 值。
注:试验标准可按照不同的抗扰度电平来 规定若干个严酷等级。
6. 瞬态 transient
在两相邻稳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 象,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
注:瞬态可以是一个任意极性的单向脉冲 或第一个尖峰为任意极性的阻尼振荡波。
7. 电压浪涌 Voltage surge
( 1 ) 电磁骚扰源
( 2 ) 安装条件,如屏蔽、接地、过电压 保护等。
连续骚扰电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连续骚扰电压试验作业指导书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连续骚扰电压试验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整机连续骚扰电压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343.1-2003《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GB/T 4365-2003《电磁兼容术语》IEC 60335-1:2001+A1:2004《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Safety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CISPR 14-1:2005《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1: Emission》EN60335-1:2002《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EN 55014-1:2006《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2: Immunity product family standard》3. 术语和定义:3.1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受试设备。
3.2 端子骚扰电压terminal disturbance voltage端子骚扰电压是指被测设备(EUT)的电缆端子(如电源线、负载线、控制线)与参考接地平面之间的射频共模电压。
电磁兼容辐射骚扰场强测试能力验证的探讨

电磁兼容辐射骚扰场强测试能力验证的探讨余洪文;柯进;梁新兴;史信荣;熊洋洋【摘要】A proficiency testing of EMC radiated disturbance field strength is introduced to reduce disparities in the testing results of EMC radiated disturbance field strength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so as to ensure uniform measuring result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easuring result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rom test methods, test sites, test systems to test personnel. Moreover, other effective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measurement accuracy.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approach can help pilot laboratories and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to implement and finish comparison tests, and also, it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testing compatibility of EMC laboratories.%为减小不同实验室辐射骚扰场强测试结果的差异,保证测试结果的量值统一,研究电磁兼容辐射骚扰场强测试能力验证。
从测试方法、测试场地、测试系统、测试人员等方面系统分析测试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端子骚扰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端子骚扰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张音
【期刊名称】《安全与电磁兼容》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对家用电器在500 kHz频率点的端子骚扰电压测量中,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张音
【作者单位】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3
【相关文献】
1.电源端口传导骚扰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J], 张音;刘柏吉
2.测量不确定度基本原理和评定方法及在材料检测中的评定实例第八讲材料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脱碳层深度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铜浓度的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王承忠
3.电源端子传导骚扰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李明;江洋;朱中文
4.电源端子传导骚扰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J], 余洪文;方强;熊洋洋
5.天线端子传导发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杨正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寿命试验;高加速;可靠 性;技术;应用
其目的在于通过试验发现产品在设 计、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和工 艺等方面的各种缺陷,为改善产品 的完好性,制定和改进可靠性试验 方案,减少维修人力费用和保障费 用提供信息,确认是否符合可靠性 定量要求。
的极限,以及潜在弱点的实验程序。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可靠性新技术, 该试验方法通常用于整个系统,但 也可用于部件,为考核产品质量、 快速暴露产品的潜在缺陷,提高其 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1.2 试验目的
定Pass或Fail的试验。对于可以 Pass的产品即可以投入使用,而对 于Fail的产品就进行度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 平。
以改进和验证,从而增加产品的极 限值,提高其坚固性和可靠性。它 最大的特点是对产品施加高于其设 计规格的环境应力,这样便可以找 到产品的工作极限和破坏极限,同 时大大缩短了产品失效和故障的暴 露时间,为HASS的应力类型、量级 的选择提供依据。
度(一般为20度),保持10min 后进行测试,若一切正常则将温 度降低10度,当温度稳定后维持 10min,之后再进行一次功能测 试,若一切正常则将温度再降低 10度,并当温度稳定后维持 10min,再进行一次功能测试,如 此重复直到产品发生功能故障, 并据此来判断是否达到产品的操 作界限或破坏界限。
HALT的试验方法
项目外,其它3个试验项目的方 法与要求也与传统的可靠性试验 有所不同。对于没有专业HALT试 验设备的企业,可以将原有的试 验设备利用起来,在逐步开展 HALT试验的过程中,将HALT的试 验理念渗透到产品设计、生产和 试验中去。
2.1温度试验
一般的温度试验为直接升温或降 温到目标温度,然后保持一定的 时间,进行一次测试。
结束语
特别全面,依然面临着许多新课 题,例如HALT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与分析技术、相应标准和规范的 制定、信息处理与试验统计分析 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解决与否,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HALT试验的推 广应用,因为HALT并不是简单购 置新的试验设备、改变试验方法 与顺序,而是实实在在地提高产 品的可靠性与质量。
2.3振动试验
的旋转方向的多轴振动。试验开 始的振动量级为5G,频率在2~ 5000Hz以内,也可以选择更高的 频率范围。在每个试验量级保持 10min并对样品进行功能检测后 再以5G的试验量级进行递增试验, 直到找到产品的操作性界限、破 坏界限。
2.4温度、振动综合试验
著。试验中温度冲击的范围值应 在之前温度试验中得到的温度操 作极限区间范围以内,在每个温 度极值点至少保持10min;振动 试验通常初始试验量级选为5G开 始,在每个试验循环后增加5G, 在每一个试验量级保持一定时间 后都应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直 至找到操作界限、破坏界限为止。
一、 HALT技术的特点
1.1 基本原理
模拟真实环境,考虑设计裕度,确 保试验过关。通过对产品的失效分 析与处理,将得到的试验信息反馈 到设计、制造等相关部门,并通过 不断改进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这 种试验方法周期长、试验费用高。
疲劳寿命降低为原来的1/1000。对 于有缺陷的产品,缺陷处应力集中系 数比正常器件高2~3倍,疲劳寿命就 相应降低了好几个数量级,这样就使 有缺陷元器件和无缺陷元器件在相 同的强化应力作用下疲劳寿命拉大 了差距,使有缺陷元器件迅速暴露同 时无缺陷元件损伤甚小。各种试验 的应力类型产生的失效与应力是呈 指数关系增加的,而不是呈等比例 增加,即增加应力能使产品失效加
1.3应力要求
试验费用高,试验周期过长;二 是大量产品使用时表现的可靠性 较差,故障间隔时间(MTBF) 较短,频繁的返修,维修费用居 高不下,导致顾客不满意,企业 信誉也随之受损;三是产品的试 验应力要求在设计和量产阶段是 一成不变的;四是不同产品的试 验应力基本相同。
温度、高速温度循环、多轴随机 振动)或温度与振动综合应力, 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失效都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不断进行试验、分 析、验证和改进,得到产品的工 作极限和破坏极限。
2.2温度冲击试验
例如,某产品要求在-40度~+100 度间进行10次温度循环试验,在 每个循环的最高、最低温度保持 30min,试验结束后恢复到常温 状态下,进行一次功能测试。
确认产品是否发生可恢复性故障, 如果发生可恢复性故障,则将温 变速率降低10度/min,再进行温 度循环试验,直到无可恢复性故 障发生,则此时的温变速率即为 试验的工作极限。这项试验的关 键在于快速温度变化速率上,传 统的可靠性温度冲击试验箱的温 变速率是不可控的,并且无法达 到60度/min的要求。
HALT试验技术概述
完成,且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几乎可以 模拟到客户应用后所发现的全部问 题,因此HALT试验已经成为新产品 上市前所必需通过的考验。HALT试 验主要应用在产品的研发测试阶段, 其工作原理、试验目的、应力要求 等与传统的可靠性试验有所不同, 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力工具。本文 将就HALT技术与传统的可靠性试验 进行比较,重点阐述HALT的特点以 及试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