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上册 讲义 基本初等函数

高一数学上册 讲义 基本初等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Ⅰ)内容讲解:指数函数①定义:函数)1,0(≠>=a a a y x 且称指数函数, 1)函数的定义域为R ; 2)函数的值域为),0(+∞; 3)当10<<a 时函数为减函数,当1>a 时函数为增函数。

②函数图像:1)指数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1),且图象都在第一、二象限;2)指数函数都以x 轴为渐近线(当10<<a 时,图象向左无限接近x 轴,当1>a 时,图象向右无限接近x 轴);3)对于相同的)1,0(≠>a a a 且,函数x x a y a y -==与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③函数值的变化特征:对数的概念①定义:如果)1,0(≠>a 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那么数b 称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b N a =其中a 称对数的底,N 称真数。

10<<a1>a①100<<>y x 时, ②10==y x 时, ③10><y x 时 ①10>>y x 时, ②10==y x 时, ③100<<<y x 时,1)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2)以无理数)71828.2( =e e 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N e log ,记作N ln ; ②基本性质:1)真数N 为正数(负数和零无对数); 2)01log =a ; 3)1log =a a ;4)对数恒等式:N aNa =log 。

③运算性质:如果,0,0,0,0>>≠>N M a a 则 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2)N M NMa a alog log log -=; 3)∈=n M n M a n a (log log R ) ④换底公式:),0,1,0,0,0(log log log >≠>≠>=N m m a a aNN m m a1)1log log =⋅a b b a ;2)b mnb a na m log log =。

基本初等函数优秀教案

基本初等函数优秀教案

基本初等函数优秀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图像和变化规律。

通过多种活动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3. 分析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应用实例。

教学重点:1.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1. 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函数图像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资料: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定义和应用实例;2. 学生学习资料:教材教辅及图表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函数的认知,例如:“什么是函数?”“你能举出几个函数的例子?”然后教师可介绍函数的定义和概念。

Step 2:认识基本初等函数(20分钟)教师将基本初等函数的种类和性质呈现给学生,如常数函数、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学生可以观察并分析这些函数的特点和图像。

Step 3:讨论函数性质(3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教师可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常数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样的?”、“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区别?”等。

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函数的性质。

Step 4:绘制函数图像(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函数表达式,利用图表练习册上的坐标纸和绘图工具,绘制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绘制,同时解答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的问题。

Step 5:探索函数变化规律(30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绘制的函数图像,总结出函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函数进行解决。

Step 6:应用实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并应用基本初等函数进行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规律,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法。

Step 7: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1教师用书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1教师用书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一课时根式根式[提出问题](1)若x2=9,则x是9的平方根,且x=±3;(2)若x3=64,则x是64的立方根,且x=4;(3)若x4=81,则x是81的4次方根,且x=±3;(4)若x5=-32,则x是-32的5次方根,且x=-2.问题1:观察(1)(3),你认为正数的偶次方根都是两个吗?提示:是.问题2:一个数的奇次方根有几个?提示:1个.问题3:由于22=4,小明说,2是4的平方根;小李说,4的平方根是2,你认为谁说的正确?提示:小明.[导入新知]根式及相关概念(1)a的n次方根定义:如果x n=a,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其中n>1,且n∈N*.(2)a的n次方根的表示:n的奇偶性a的n次方根的表示符号a的取值范围n 为奇数 n aR n 为偶数±na[0,+∞)(3)根式:式子na 叫做根式,这里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化解疑难]根式记号的注意点(1)根式的概念中要求n >1,且n ∈N *.(2)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a 的n 次方根表示为na (a ∈R );当n 为大于1的偶数时,na (a ≥0)表示a 在实数范围内的一个n 次方根,另一个是-na ,从而⎝⎛⎭⎫±n a n =a .根式的性质[提出问题]问题1:⎝⎛⎭⎫323,⎝⎛⎭⎫3-23,⎝⎛⎭⎫424分别等于多少?提示:2,-2,2.问题2:3-23,323,4-24,424分别等于多少?提示:-2,2,2,2.问题3:等式a 2=a 及(a )2=a 恒成立吗?提示:当a ≥0时,两式恒成立;当a <0时,a 2=-a ,(a )2无意义. [导入新知]根式的性质(1)(na )n =a (n 为奇数时,a ∈R ;n 为偶数时,a ≥0,且n >1). (2)na n=⎩⎪⎨⎪⎧a n 为奇数,且n >1,|a |n 为偶数,且n >1.(3)n0=0.(4)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化解疑难](n a )n 与na n 的区别(1)当n 为奇数,且a ∈R 时,有n a n =(na )n =a ; (2)当n 为偶数,且a ≥0时,有n a n =(na )n =a .根式的概念[例1] (1)下列说法:①16的4次方根是2;②416的运算结果是±2;③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n a 对任意a ∈R 都有意义;④当n 为大于1的偶数时,na 只有当a ≥0时才有意义.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2)若31a -3有意义,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1)①16的4次方根应是±2;②416=2,所以正确的应为③④. (2)要使31a -3有意义,则a -3≠0,即a ≠3. ∴a 的取值范围是{a |a ≠3}. [答案] (1)③④ (2){a |a ≠3} [类题通法]判断关于n 次方根的结论应关注两点(1)n 的奇偶性决定了n 次方根的个数;(2)n 为奇数时,a 的正负决定着n 次方根的符号. [活学活用]已知m 10=2,则m 等于( ) A.102B .-102C.210D .±102解析:选D ∵m 10=2,∴m 是2的10次方根. 又∵10是偶数,∴2的10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m =±102.利用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值[例2] 化简: (1)nx -πn(x <π,n ∈N *);(2)4a 2-4a +1⎝⎛⎭⎫a ≤12. [解] (1)∵x <π,∴x -π<0, 当n 为偶数时,n x -πn=|x -π|=π-x ; 当n 为奇数时,nx -πn=x -π.综上,nx -πn=⎩⎪⎨⎪⎧π-x , n 为偶数,n ∈N *,x -π, n 为奇数,n ∈N *. (2)∵a ≤12,∴1-2a ≥0.∴4a 2-4a +1=2a -12=|2a -1|=1-2a .[类题通法]根式化简应注意的问题(1)⎝⎛⎭⎫n a n 已暗含了n a 有意义,据n 的奇偶性不同可知a 的取值范围. (2)n a n 中的a 可以是全体实数,na n 的值取决于n 的奇偶性. [活学活用] 求下列各式的值: (1)8x -28;(2)3-22+(31-2)3.解:(1)8x -28=|x -2|=⎩⎪⎨⎪⎧x -2,x ≥2,2-x ,x <2.(2)因为3-22=12-22+(2)2=(2-1)2, 所以3-22+(31-2)3=2-12+1-2=2-1+1-2=0.条件根式的化简[例3] (1)若xy ≠0,则使4x 2y 2=-2xy 成立的条件可能是( ) A .x >0,y >0 B .x >0,y <0 C .x ≥0,y ≥0D .x <0,y <0(2)设-3<x <3,求x 2-2x +1-x 2+6x +9的值.(1)[解析] ∵4x 2y 2=2|xy |=-2xy , ∴xy ≤0.又∵xy ≠0,∴xy <0,故选B. [答案] B (2)[解] 原式=x -12-x +32=|x -1|-|x +3|.∵-3<x <3,∴当-3<x <1时,原式=-(x -1)-(x +3)=-2x -2. 当1≤x <3时,原式=(x -1)-(x +3)=-4.∴原式=⎩⎪⎨⎪⎧-2x -2-3<x <1,-4 1≤x <3.[类题通法]有条件根式的化简(1)有条件根式的化简问题,是指被开方数或被开方的表达式可以通过配方、拆分等方式进行化简.(2)有条件根式的化简经常用到配方的方法.当根指数为偶数时,在利用公式化简时,要考虑被开方数或被开方的表达式的正负.[活学活用]若n <m <0,则m 2+2mn +n 2-m 2-2mn +n 2等于( ) A .2m B .2n C .-2mD .-2n 解析:选C 原式=m +n2-m -n2=|m +n |-|m -n |,∵n <m <0,∴m +n <0,m -n >0, ∴原式=-(m +n )-(m -n )=-2m .5.忽略n 的范围导致式子na n a ∈R 化简出错 [典例] 化简31+23+41-24=________.[解析]31+23+41-24=(1+2)+|1-2|=1+2+2-1=2 2.[答案] 2 2 [易错防范] 1.本题易忽视41-24>0,而误认为41-24=1-2而导致解题错误.2.对于根式n a n 的化简一定要注意n 为正奇数还是正偶数,因为na n =a (a ∈R )成立的条件是n 为正奇数,如果n 为正偶数,那么na n =|a |.[活学活用]当a ,b ∈R 时,下列各式恒成立的是( ) A .(4a -4b )4=a -b B .(4a +b )4=a +b C.4a 4-4b 4=a -b D.4a +b4=a +b解析:选B 当且仅当a =b ≥0时,(4a -4b )4=a -b ; 当且仅当a ≥0,b ≥0时,4a 4-4b 4=a -b ; 当且仅当a +b ≥0时,4a +b4=a +b .由于a ,b 符号未知,因此选项A ,C ,D 均不一定恒成立. 选项B 中,由4a +b 可知a +b ≥0,所以(4a +b )4=a +b .故选B.[随堂即时演练]1.化简1-2x2⎝⎛⎭⎫x >12的结果是( ) A .1-2x B .0 C .2x -1 D .(1-2x )2解析:选C ∵1-2x 2=|1-2x |,x >12, ∴1-2x <0, ∴1-2x2=2x -1.2.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A .a -a =-a 3B .a -a =-a 3C .a -a =--a 3D .a -a =a 3解析:选C 要使a -a 有意义,则a ≤0, 故a -a =-(-a )-a =--a2-a =--a 3,故选C.3.若x >3,则x 2-6x +9-|2-x |=________. 解析:x 2-6x +9-|2-x |=x -32-|2-x |=|x -3|-|2-x |=x -3-(x -2)=-1.答案:-1 4.化简(a -1)2+1-a2+31-a 3=________.解析:由根式a -1有意义可得a -1≥0,即a ≥1, ∴原式=(a -1)+(a -1)+(1-a )=a -1. 答案:a -15.已知a <b <0,n >1,n ∈N *,化简na -bn+na +bn.解:∵a <b <0,∴a -b <0,a +b <0.当n 是奇数时,原式=(a -b )+(a +b )=2a ; 当n 是偶数时,原式=|a -b |+|a +b | =(b -a )+(-a -b )=-2a . ∴na -bn+na +bn=⎩⎪⎨⎪⎧2a ,n 为奇数,-2a ,n 为偶数. [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4a -2+(a -4)0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C .a ≠4D .2≤a <4或a >4解析:选D 要使原式有意义,只需⎩⎪⎨⎪⎧a -2≥0,a -4≠0,即a ≥2且a ≠4.2.3-63+45-44+35-43的值为( )A .-6B .25-2C .2 5D .6解析:选A3-63=-6,45-44=|5-4|=4-5,35-43=5-4,∴原式=-6+4-5+5-4=-6. 3.化简x +32-3x -33得( ) A .6 B .2xC .6或-2xD .6或2x 或-2x 解析:选C 注意开偶次方根要加绝对值,x +32-3x -33=|x +3|-(x -3)=⎩⎪⎨⎪⎧6,x ≥-3,-2x ,x <-3,故选C.4.7+43+7-43等于( ) A .-4 B .2 3 C .-2 3D .4解析:选D7+43+7-43=2+32+2-32=(2+3)+(2-3)=4.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0.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4a -b4的值为( )A .a +bB .-(a +b )C .a -bD .b -a 解析:选D 由图象知a (-1)2+b ×(-1)+0.1<0, ∴a <b ,∴4a -b4=|a -b |=b -a .二、填空题6.设m <0,则(-m )2=________. 解析:∵m <0,∴-m >0,∴(-m )2=-m . 答案:-m7.若x 2-8x +16=x -4,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x 2-8x +16=x -42=|x -4|又x 2-8x +16=x -4, ∴|x -4|=x -4,∴x ≥4. 答案:x ≥48.设f (x )=x 2-4,若0<a ≤1,则f ⎝⎛⎭⎫a +1a =________. 解析:f ⎝⎛⎭⎫a +1a =⎝⎛⎭⎫a +1a 2-4 =a 2+1a2-2=⎝⎛⎭⎫a -1a 2=⎪⎪⎪⎪a -1a , 由于0<a ≤1,所以a ≤1a ,故f ⎝⎛⎭⎫a +1a =1a -a . 答案:1a-a9.写出使下列等式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1)3⎝⎛⎭⎫1x -33=1x -3; (2)x -5x 2-25=(5-x )x +5.解:(1)要使3⎝⎛⎭⎫1x -33=1x -3成立, 只需x -3≠0即可, 即x ≠3. (2)x -5x 2-25=x -52x +5.要使x -52x +5=(5-x )x +5成立,只需⎩⎪⎨⎪⎧x +5≥0,x -5≤0,即-5≤x ≤5. 10.化简(a -1)2+1-a2+7a -17.解:由题意可知a -1有意义,∴a ≥1. ∴原式=(a -1)+|1-a |+(a -1) =a -1+a -1+a -1=3a -3.第二课时 指数幂及运算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提出问题]问题1:判断下列运算是否正确. (1)5a 10=5a 25=a 2=a 4105(a >0);(2)3a 12=3a 43=a 4=a123(a >0).提示:正确.问题2:能否把4a 3,3b 2,4c 5 写成下列形式: 4a 3=a 34(a >0); 3b 2=b 23 (b >0); 4c 5=c 54 (c >0).提示:能. [导入新知]分数指数幂的意义(1)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am n=na m (a >0,m ,n ∈N *,且n >1).(2)规定正m n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am n=1an m)=1n a m(a >0,m ,n ∈N *,且n >1).(3)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化解疑难]对分数指数幂的理解(1)指数幂a m n 不可以理解为mn 个a 相乘,它是根式的一种新写法.在定义的规定下,根式与分数指数幂是表示相同意义的量,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这种写法更便于指数运算,所以分数指数幂与根式可以相互转化;(2)通常规定分数指数幂的底数a >0,但要注意在像(-a )14=4-a 中的a ,则需要a ≤0.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导入新知]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a r a s =a r +s (a >0,r ,s ∈Q ); (2)(a r )s =a rs (a >0,r ,s ∈Q ); (3)(ab )r =a r ·b r (a >0,b >0,r ∈Q ).[化解疑难]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理解与巧记(1)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由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而来,可以用文字语言叙述为:①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②幂的幂,底数不变,指数相乘;③积的幂等于幂的积.(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幂指数运算法则遵循:乘相加,除相减,幂相乘.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例1] (1)下列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正确的是( ) A .-x =(-x )12(x >0) B.6y 2=y 13(y <0) C .x34-=41x3(x >0)D .x13-=-3x (x ≠0)(2)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 ①a 2·a (a >0); ②a a (a >0);③⎝⎛⎭⎪⎫4b -2323- (b >0);④y 2xx 3y 3y 6x 3(x >0,y >0). (1)[解析] -x =-x 12(x >0); 6y 2=[(y )2] 16=-y 13(y <0); x34-=(x -3)14=4⎝⎛⎭⎫1x 3(x >0); x13-=⎝⎛⎭⎫1x 13=31x(x ≠0). [答案] C (2)[解] ①a 2·a =a 2·a 12=a 2+12=a 52.②a a =a ·a 12=a 32=⎝⎛⎭⎫a 3212=a 32.③原式=⎣⎡⎦⎤()b 23-1423-=b212343⎛⎫-⨯⨯- ⎪⎝⎭=b 19. ④法一:从外向里化为分数指数幂.y 2xx 3y 3y 6x 3=⎝ ⎛⎭⎪⎫y 2xx 3y 3y 6x 312=⎣⎢⎡⎦⎥⎤y 2x ⎝ ⎛⎭⎪⎫x 3y 3y 6x 31212 =⎩⎪⎨⎪⎧⎭⎪⎬⎪⎫y 2x ⎣⎢⎡⎦⎥⎤x 3y ⎝⎛⎭⎫y 6x 3 1212 =⎝⎛⎭⎫y 2x 12·⎝⎛⎭⎫x 3y 14·⎝⎛⎭⎫y 6x 3112 =y x 12·x 34y 14·y 12x 14=x 34·y23x 34·y 14=y 54. 法二:从里向外化为分数指数幂.y 2x x 3y 3y 6x 3=y 2x x 3y ⎝⎛⎭⎫y 6x 3 13=y 2xx 3y ·y 2x=y 2xx 2·y 12=⎝⎛⎭⎫y 2x ·xy 1212=y 54. [类题通法]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技巧(1)在解决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互化的问题时,关键是熟记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转化式子:a m n=n a m 和am n-=1am n=1n a m,其中字母a 要使式子有意义.(2)将含有多重根号的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由里向外化为分数指数幂;二是由外向里化为分数指数幂.[活学活用]将下列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的形式: (1) 1a 1a(a >0); (2)13x ·5x 22(x >0);(3) ab 3ab 5(a >0,b >0).解:(1)原式=1a ⎝⎛⎭⎫1a 12=⎝⎛⎭⎫1a 32=⎝⎛⎭⎫1a 34=a 34-.(2)原式=13x ·⎝⎛⎭⎫x 252=13x ·x45=13x95=1⎝⎛⎭⎫x 9513=1x35=x35-.(3)原式=[ab 3(ab 5) 12]12=[a ·a12b 3(b 5) 12]12=⎝⎛⎭⎫a 32b 11212=a 34b 114.指数幂的运算[例2] 计算下列各式: (1)⎝⎛⎭⎫2350+2-2×⎝⎛⎭⎫21412--0.010.5; (2)0.06413--⎝⎛⎭⎫-780+[(-2)3] 43-+16-0.75;(3)⎝⎛⎭⎫1412-·4ab-130.1-2a 3b-312(a >0,b >0).[解] (1)原式=1+14×⎝⎛⎭⎫4912-⎝⎛⎭⎫110012=1+16-110=1615. (2)原式=0.4-1-1+(-2)-4+2-3=52-1+116+18=2716.(3)原式=412·432100·a 32·a 32-·b 32-·b 32=425a 0b 0=425.[类题通法]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化简求值的方法(1)进行指数幂的运算时,一般化负指数为正指数,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化小数为分数,同时兼顾运算的顺序.(2)在明确根指数的奇偶(或具体次数)时,若能明确被开方数的符号,则可以对根式进行化简运算.(3)对于含有字母的化简求值的结果,一般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 [活学活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0.02713--⎝⎛⎭⎫-17-2+⎝⎛⎭⎫27912-()2-10;(2)⎝⎛⎭⎫812513--⎝⎛⎭⎫-350+160.75+0.2512;(3)⎝⎛⎭⎫14-2+3+23-2-1.030×⎝⎛⎭⎫-623.解:(1)原式=⎝⎛⎭⎫271 00013--⎝⎛⎭⎫17-2+⎝⎛⎭⎫25912-1=103-49+53-1=-45.(2)原式=52-1+1634+0.5=52-1+8+0.5=10.(3)原式=42+3+223-2-1×⎣⎢⎡⎦⎥⎤-⎝⎛⎭⎫32123=16+5+26+346=21+114 6.4.含附加条件的幂的求值问题[典例](12分)已知x+y=12,xy=9,且x<y,求:(1)x12+y12;(2)x12-y12;(3)x-y.[解题流程]求x12+y12,x12-y12,x-y的值,应建立其与x+y及xy的关系后求解1将x12+y12,x12-y12平方后即可建立其与x+y及xy的关系;,2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将x-y分解成x12+y12x12-y12求解x 12+y122=x +y +2xy↓x 12-y122=x +y -2xy↓ (x -y =x 122-y122=x 12+y122=x 12+y12x 12-y12[规范解答](1)⎝⎛⎭⎫x 12+y 122=x +y +2xy =18,(2分) ∴x 12+y 12=3 2.(4分)(2)⎝⎛⎭⎫x 12-y 122=x +y -2xy =6,(6分)又x <y ,∴x 12-y 12=- 6.(8分)(3)x -y =⎝⎛⎭⎫x 122-⎝⎛⎭⎫y 122=⎝⎛⎭⎫x 12+y 12⎝⎛⎭⎫x 12-y 12 (10分)=32×(-6)=-3×212×212×312=-6 3.(12分)[名师批注]由x 与x 12,y 与y 12都具有平方关系,故可先求⎝⎛⎭⎫x 12+y 122,然后求x 12+y 12的值,解题时常因找不到此关系而使问题不能得以正确求解.易忽视条件x <y ,而得出错误答案. 此处巧妙利用了12的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活学活用]已知a +a -1=5,求下列各式的值; (1)a 2+a -2; (2)a 12-a12-.解:(1)法一:由a +a -1=5两边平方得: a 2+2aa -1+a -2=25, 即:a 2+a -2=23;法二:a 2+a -2=a 2+2aa -1+a -2-2aa -1 =(a +a -1)2-2=25-2=23; (2)∵(a 12-a 12-)2=a +a -1-2=5-2=3,∴|a 12-a12-|= 3.∴a 12-a 12-=±3.[随堂即时演练]1.若2<a <3,化简2-a2+43-a 4的结果是( )A .5-2aB .2a -5C .1D .-1解析:选C 由于2<a <3, 所以2-a <0,3-a >0, 所以原式=a -2+3-a =1. 2.(-2a 13b34-·(-a 12b13-)6÷(-3a 23b14-)等于( )A.23a 83b 52- B .-23a 83C .-23a 16b 56-D.23a 16b 52- 解析:选A 原式=(-2)×(-1)6÷(-3)·(a 13b 34-)·(a 3·b -2)÷(a 23b14-)=23a 12+333-b 312_44⎛⎫⎪⎝⎭--=23a 83b52-注意符号不能弄错.3.若10x =3,10y =4,则102x -y =________. 解析:∵10x =3,∴102x =9,∴102x -y =102x 10y =94.答案:944.化简3a a 的结果是________. 解析:3a a =()a a 13=⎝⎛⎭⎫a ·a 1213=⎝⎛⎭⎫a 3213=a 12.答案:a 125.计算(或化简)下列各式:(1)42+1·23-22·6423-;(2)a -ba 12+b12-a +b -2a 12·b 12a 12-b 12. 解:(1)原式=(22)2+1·23-22·(26) 23-=222+2·23-22·2-4=222+2+3-22-4=21=2.(2)原式=a 12+b12a 12-b12a 12+b12-a 12-b 122a 12-b12=a 12-b 12-⎝⎛⎭⎫a 12-b 12=0.[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 1.a 3a ·5a 4(a >0)的值是( )A .1B .aC .a 15D .a 1710解析:选D 原式=a 3·a -12·a -45=a 3-12-45=a 1710.2.化简[3-52]34的结果为( ) A .5 B. 5 C .- 5D .-5解析:选B [3-52]34=[(-5)23]34=512= 5. 3.⎝⎛⎭⎫1120-(1-0.5-2)÷⎝⎛⎭⎫27823的值为( ) A .-13B.13C.43D.73解析:选D 原式=1-(1-22)÷⎝⎛⎭⎫322=1-(-3)×49=73.故选D. 4.若a >1,b >0,a b +a -b =22,则a b -a -b等于( )A. 6 B .2或-2 C .-2D .2解析:选D ∵a >1,b >0,∴a b >a -b ,(a b -a -b )2=(a b +a -b )2-4=(22)2-4=4, ∴a b -a -b =2.5.设x ,y 是正数,且x y =y x ,y =9x ,则x 的值为( ) A.19 B.43 C .1D.39解析:选B x 9x =(9x )x ,(x 9)x =(9x )x , ∴x 9=9x .∴x 8=9.∴x =89=43. 二、填空题6.化简a 3b 23ab 2⎝⎛⎭⎫a 14b 1243b a(a >0,b >0)的结果是________.解析:原式=a 3·b 2·a 13·b2312a ·b 2·a -13·b13=a 32+16-1+13·b 1+13-2-13=ab.答案:a b7.已知x =12(51n -5-1n ),n ∈N *,则(x +1+x 2)n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1+x 2=14(52n +2+5-2n )=14(51n +5-1n )2,所以(x +1+x 2)n =⎣⎡⎦⎤1251n-5-1n +1251n +5-1n n =⎝⎛⎭⎫51n n =5. 答案:58.设a 2=b 4=m (a >0,b >0),且a +b =6,则m 等于________. 解析:∵a 2=b 4=m (a >0,b >0), ∴a =m 12,b =m 14,a =b 2.由a +b =6得b 2+b -6=0,解得b =2或b =-3(舍去). ∴m 14=2,m =24=16.答案:16 三、解答题 9.化简求值:(1)⎝⎛⎭⎫2790.5+0.1-2+⎝⎛⎭⎫21027-23-3π0+3748; (2)⎝⎛⎭⎫-338-23+(0.002)-12-10(5-2)-1+(2-3)0; (3)(a -2b -3)·(-4a -1b )÷(12a -4b -2c ); (4)23a ÷46a ·b ×3b 3.解:(1)原式=⎝⎛⎭⎫25912+10.12+⎝⎛⎭⎫6427-23-3+3748 =53+100+916-3+3748=100. (2)原式=(-1)-23×⎝⎛⎭⎫338-23+⎝⎛⎭⎫1500-12-105-2+1 =⎝⎛⎭⎫278-23+(500)12-10(5+2)+1 =49+105-105-20+1=-1679. (3)原式=-4a-2-1b -3+1÷(12a -4b -2c )=-13a -3-(-4)b -2-(-2)c -1=-13ac -1=-a 3c .(4)原式=2a 13÷(4a 16b 16)×(3b 32)=12a 13-16b -16·3b 32=32a 16b 43. 10.已知a =3,求11+a 14+11-a 14+21+a12+41+a 的值.解:11+a 14+11-a 14+21+a12+41+a=2⎝⎛⎭⎫1+a 14⎝⎛⎭⎫1-a 14+21+a 12+41+a=21-a 12+21+a12+41+a =41-a121+a12+41+a=41-a +41+a =81-a 2=-1.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指数函数的定义[提出问题]观察下列从数集A 到数集B 的对应: ①A =R ,B =R ,f :x →y =2x ; ②A =R ,B =(0,+∞),f :x →y =⎝⎛⎭⎫12x. 问题1:这两个对应能构成函数吗? 提示:能.问题2:这两个函数有什么特点? 提示: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导入新知]指数函数的定义函数y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化解疑难]指数函数的概念中规定a >0且a ≠1的原因(1)若a =0,则当x >0时,a x =0;当x ≤0时,a x 无意义.(2)若a <0,则对于x 的某些数值,可使a x 无意义.如(-2)x ,这时对于x =14,x =12,…,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3)若a =1,则对于任何x ∈R ,a x =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必要性.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0,且a≠1.在规定以后,对于任何x∈R,a x都有意义,且a x>0.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提出问题]问题1:试作出函数y=2x(x∈R)和y=(12)x(x∈R)的图象.提示:问题2:两函数图象有无交点?提示:有交点,其坐标为(0,1).问题3:两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值域是什么?单调性如何?提示:定义域都是R;值域都是(0,+∞);函数y=2x是增函数,函数y=⎝⎛⎭⎫12x是减函数.[导入新知]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a>10<a<1图象性质定义域R值域(0,+∞)过定点过点(0,1)即x=0时,y=1单调性是R上的增函数是R上的减函数[化解疑难]透析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当底数a大小不确定时,必须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当a>1时,x的值越小,函数的图象越接近x轴;当0<a<1时,x的值越大,函数的图象越接近x 轴.(3)指数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1),且图象都在第一、二象限.指数函数的概念[例1] (1)①y =2·3x ;②y =3x +1;③y =3x ;④y =x 3. 其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D .3(2)函数y =(a -2)2a x 是指数函数,则( ) A .a =1或a =3 B .a =1 C .a =3D .a >0且a ≠1[解析] (1)①中,3x 的系数是2,故①不是指数函数; ②中,y =3x+1的指数是x +1,不是自变量x ,故②不是指数函数;③中,y =3x,3x 的系数是1,幂的指数是自变量x ,且只有3x 一项,故③是指数函数; ④中,y =x 3中底数为自变量,指数为常数,故④不是指数函数.所以只有③是指数函数.(2)由指数函数定义知⎩⎪⎨⎪⎧a -22=1,a >0,且a ≠1,所以解得a =3.[答案] (1)B (2)C [类题通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的方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其关键是分析该函数是否具备指数函数三大特征: (1)底数a >0,且a ≠1. (2)a x 的系数为1.(3)y =a x 中“a 是常数”,x 为自变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上. [活学活用]下列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y =2·(2)x ;②y =2x -1;③y =⎝⎛⎭⎫π2x ;④y =x x; ⑤y =3-1x ;⑥y =x 13.解析:①中指数式(2)x 的系数不为1,故不是指数函数;②中y =2x -1=12·2x ,指数式2x 的系数不为1,故不是指数函数;④中底数为x ,不满足底数是唯一确定的值,故不是指数函数;⑤中指数不是x,故不是指数函数;⑥中指数为常数且底数不是唯一确定的值,故不是指数函数.故填③.答案:③指数函数的图象问题[例2](1)x x x x a,b,c,d与1的大小关系为()A.a<b<1<c<dB.b<a<1<d<cC.1<a<b<c<dD.a<b<1<d<c(2)函数y=a x-3+3(a>0,且a≠1)的图象过定点________.[解析](1)由图象可知③④的底数必大于1,①②的底数必小于1.过点(1,0)作直线x=1,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直线x=1与各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各指数函数的底数,则1<d<c,b<a<1,从而可知a,b,c,d与1的大小关系为b<a<1<d<c.(2)法一:因为指数函数y=a x(a>0,且a≠1)的图象过定点(0,1),所以在函数y=a x-3+3中,令x =3,得y=1+3=4,即函数的图象过定点(3,4).法二:将原函数变形,得y-3=a x-3,然后把y-3看作是(x-3)的指数函数,所以当x-3=0时,y-3=1,即x=3,y=4,所以原函数的图象过定点(3,4).[答案](1)B(2)(3,4)[类题通法]底数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1)底数a与1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升降”:当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上升”;当0<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下降”.(2)底数的大小决定了图象相对位置的高低:不论是a>1,还是0<a<1,在第一象限内底数越大,函数图象越靠近y轴.当a>b>1时,①若x>0,则a x>b x>1;②若x<0,则1>b x>a x>0.当1>a>b>0时,①若x>0,则1>a x>b x>0;②若x<0,则b x>a x>1.[活学活用]若函数y =a x +(b -1)(a >0,且a ≠1)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有( ) A .a >1且b <1 B .0<a <1且b ≤1 C .0<a <1且b >0D .a >1且b ≤0解析:选D 由指数函数图象的特征可知0<a <1时,函数y =a x +(b -1)(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第二象限,故排除选项B 、C.又函数y =a x +(b -1)(a >0,且a ≠1)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其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不在x 轴上方,所以当x =0时,y =a 0+(b -1)≤0,即b ≤0,故选项D 正确.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定义域、值域问题[例3] (1)y =1-3x ;(2)y =21x -4;(3)y =⎝⎛⎭⎫23-|x |.[解] (1)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则1-3x ≥0,即3x ≤1=30, 因为函数y =3x 在R 上是增函数,所以x ≤0, 故函数y =1-3x 的定义域为(-∞,0]. 因为x ≤0,所以0<3x ≤1,所以0≤1-3x <1,所以1-3x ∈[0,1),即函数y =1-3x 的值域为[0,1).(2)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则x -4≠0,解得x ≠4,所以函数y =21x -4的定义域为{x ∈R |x ≠4}.因为1x -4≠0,所以21x -4≠1,即函数y =21x -4的值域为{y |y >0且y ≠1}.(3)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则-|x |≥0,解得x =0,所以函数y =⎝⎛⎭⎫23-|x |的定义域为{x |x =0}.而y=⎝⎛⎭⎫23-|x |=⎝⎛⎭⎫230=1,则函数y =⎝⎛⎭⎫23-|x |的值域为{y |y =1}.[类题通法]指数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求法(1)求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时,首先观察函数是y =a x 型还是y =a f (x )型,前者的定义域是R ,后者的定义域与f (x )的定义域一致,而求y =f a x 型函数的定义域时,往往转化为解指数不等式(组).(2)求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时,在运用前面介绍的求函数值域的方法的前提下,要注意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切记准确运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活学活用]求函数y =⎝⎛⎭⎫12x 2-2x -3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定义域为R .∵x 2-2x -3=(x -1)2-4≥-4,∴⎝⎛⎭⎫12x 2-2x -3≤⎝⎛⎭⎫12-4=16.又∵⎝⎛⎭⎫12x 2-2x -3>0,∴函数y =⎝⎛⎭⎫12x 2-2x -3的值域为(0,16].5.利用换元法求函数的值域[典例] (12分)已知函数y =a 2x +2a x -1(a >0,且a ≠1),当x ≥0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 [解题流程]求函数f x 的值域,应确定函数的类型1若令t =a x ,则原函数可变为y =t 2+2t -1,从而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解决;2应明确换元后的定义域;3由于t =a x a >0,a ≠1,因此应分类确定t 的取值范围令t =a x ―→分a >1和0<a <1两种情况,讨论t 的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值域[随堂即时演练]1.已知1>n >m >0,则指数函数①y =m x ,②y =n x 的图象为( )解析:选C 由于0<m <n <1,所以y =m x 与y =n x 都是减函数,故排除A 、B ,作直线x =1与两个曲线相交,交点在下面的是函数y =m x 的图象,故选C.2.若函数y =(1-2a )x 是实数集R 上的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12,+∞ B .(-∞,0) C.⎝⎛⎭⎫-∞,12 D.⎝⎛⎭⎫-12,12 解析:选B 由题意知,此函数为指数函数,且为实数集R 上的增函数,所以底数1-2a >1,解得a <0.3.指数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2,4),那么f (2)·f (4)=________. 解析:设f (x )=a x (a >0且a ≠1), 又f (2)=a 2=4,∴f (2)·f (4)=a 2·a 4=4·42=43=64. 答案:644.函数f (x )=⎝⎛⎭⎫13x-1,x ∈[-1,2]的值域为________. 解析:∵-1≤x ≤2,∴19≤⎝⎛⎭⎫13x ≤3.∴-89≤⎝⎛⎭⎫13x-1≤2.∴值域为⎣⎡⎦⎤-89,2.答案:⎣⎡⎦⎤-89,2 5.已知函数f (x )=a x -1(x ≥0)的图象经过点(2,12),其中a >0且a ≠1.(1)求a 的值;(2)求函数y =f (x )(x ≥0)的值域. 解:(1)因为函数图象过点(2,12),所以a 2-1=12,则a =12.(2)f (x )=(12)x -1(x ≥0),由x ≥0得,x -1≥-1, 于是0<(12)x -1≤(12)-1=2.所以函数的值域为(0,2].[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的个数为( )①y =(12)x -1;②y =a x (a >0,且a ≠1);③y =1x ;④y =(12)2x -1.A .0个B .1个C .3个D .4个解析:选B 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判定,只有②正确. 2.函数y =(3-1)x 在R 上是( ) A .增函数 B .奇函数 C .偶函数D .减函数解析:选D 由于0<3-1<1,所以函数y =(3-1)x 在R 上是减函数,f (-1)=(3-1)-1=3+12,f (1)=3-1,则f (-1)≠f (1),且f (-1)≠-f (1),所以函数y =(3-1)x 不具有奇偶性. 3.当x >0时,函数f (x )=(a 2-1)x 的值总大于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 2 B .|a |<1 C .|a |>1D .|a |> 2解析:选D 依题意得a 2-1>1,a 2>2,∴|a |> 2. 4.函数y =xa x|x |(0<a <1)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解析:选D 当x >0时,y =a x (0<a <1),故去掉A 、B ,当x <0时,y =-a x ,与y =a x (0<a <1,x <0)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故选D.5.若a >1,-1<b <0,则函数y =a x +b 的图象一定在(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三、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二、四象限 解析:选A ∵a >1,且-1<b <0,故其图象如图所示.二、填空题6.给出函数f (x )=⎩⎪⎨⎪⎧2x , x ≥3,f x +1, x <3,则f (2)=________.解析:f (2)=f (3)=23=8. 答案:87.图中的曲线C 1,C 2,C 3,C 4是指数函数y =a x 的图象,而a ∈{23,13,5,π},则图象C 1,C 2,C 3,C 4对应的函数的底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底数变化引起指数函数图象变化的规律,在y 轴右侧,底大图高,在y 轴左侧,底大图低.则知C 2的底数<C 1的底数<1<C 4的底数<C 3的底数,而13<23<5<π,故C 1,C 2,C 3,C 4对应函数的底数依次是23,13,π, 5. 答案:23 13π 58.若x 1,x 2是方程2x =⎝⎛⎭⎫12-1x +1的两个实数解,则x 1+x 2=________. 解析:∵2x =⎝⎛⎭⎫12-1x +1, ∴2x =21x -1,∴x =1x -1,∴x 2+x -1=0. ∴x 1+x 2=-1. 答案:-1 三、解答题9.画出函数y =2|x |的图象,观察其图象有什么特征?根据图象指出其值域和单调区间. 解:当x ≥0时, y =2|x |=2x ; 当x <0时, y =2|x |=2-x =(12)x .∴函数y =2|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y =2|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值域是[1,+∞),单调递减区间是(-∞,0],单调递增区间是[0,+∞). 10.如果函数y =a 2x +2a x -1(a >0且a ≠1)在[-1,1]上的最大值为14,求a 的值.解:函数y =a 2x +2a x -1=(a x +1)2-2,x ∈[-1,1].若a >1,则x =1时,函数取最大值a 2+2a -1=14,解得a =3.若0<a <1,则x =-1时,函数取最大值a -2+2a -1-1=14,解得a =13.综上所述,a =3或13.第二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习题课)1.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2.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什么?3.指数函数y =a x (a >0,a ≠1)图象的位置与底数a 之间有什么关系?4.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例1] (1)已知a =5-1,函数f (x )=a x ,若实数m ,n 满足f (m )>f (n ),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①⎝⎛⎭⎫57-1.8,⎝⎛⎭⎫57-2.5;②⎝⎛⎭⎫23-0.5,⎝⎛⎭⎫34-0.5;③0.20.3,0.30.2. (1)[解析] 因为a =5-12∈(0,1),所以函数f (x )=a x 在R 上是减函数.由f (m )>f (n )得m <n . [答案] m <n(2)[解] ①因为0<57<1,所以函数y =⎝⎛⎭⎫57x 在其定义域R 上单调递减,又-1.8>-2.5,所以⎝⎛⎭⎫57-1.8<⎝⎛⎭⎫57-2.5.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指数函数y =⎝⎛⎭⎫23x与y =⎝⎛⎭⎫34x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 =-0.5时,由图象观察可得⎝⎛⎭⎫23-0.5>⎝⎛⎭⎫34-0.5.③因为0<0.2<0.3<1,所以指数函数y =0.2x 与y =0.3x 在定义域R 上均是减函数,且在区间(0,+∞)上函数y =0.2x 的图象在函数y =0.3x 的图象的下方,所以0.20.2<0.30.2.又根据指数函数y =0.2x 的性质可得0.20.3<0.20.2,所以0.20.3<0.30.2. [类题通法]三类指数式的大小比较问题(1)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决.(2)底数不同、指数相同: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解决.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各个函数的图象,依据底数a 对指数函数图象的影响,按照逆时针方向观察,底数在逐渐增大,然后观察指数所取值对应的函数值即可.(3)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采用介值法(中间量法).取中间量1,其中一个大于1,另一个小于1;或者以其中一个指数式的底数为底数,以另一个指数式的指数为指数.比如,要比较a c 与b d 的大小,可取a d 为中间量,a c 与a d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b d 与a d 利用函数的图象比较大小.[活学活用]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3-1.8,3-2.5;(2)7-0.5,8-0.5;(3)6-0.8,70.7.解:(1)因为3>1,所以函数y =3x 在定义域R 上单调递增,又-1.8>-2.5,所以3-1.8>3-2.5. (2)依据指数函数中底数a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画出函数y =7x 与y =8x 的图象(图略),可得7-0.5>8-0.5.(3)因为1<6<7,所以指数函数y =6x 与函数y =7x 在定义域R 上是增函数,且6-0.8<1,70.7>1,所以6-0.8<70.7.解简单的指数不等式[例2] (1)已知3x (2)已知0.2x <25,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解] (1)因为3>1,所以指数函数f (x )=3x 在R 上是增函数. 由3x ≥30.5,可得x ≥0.5,即x 的取值范围为[0.5,+∞). (2)因为0<0.2<1,所以指数函数f (x )=0.2x 在R 上是减函数. 又25=⎝⎛⎭⎫15-2=0.2-2,所以0.2x <0.2-2,则x >-2, 即x 的取值范围为(-2,+∞). [类题通法]解指数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1)形如a x >a b 的不等式,借助于函数y =a x 的单调性求解,如果a 的取值不确定,需分a >1与0<a <1两种情况讨论;(2)形如a x >b 的不等式,注意将b 转化为以a 为底数的指数幂的形式,再借助于函数y =a x 的单调性求解.[活学活用] 如果a-5x>a x +7(a >0,且a ≠1),求x 的取值范围.解:①当a >1时,∵a -5x>a x +7,∴-5x >x +7,解得x <-76.②当0<a <1时,∵a-5x>a x +7,∴-5x <x +7解得x >-76.综上所述,当a >1时,x ∈(-∞,-76);当0<a <1时,x ∈(-76,+∞).指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例3] 已知函数f (x )=2x +2ax +b ,且f (1)=52,f (2)=174.(1)求a ,b 的值;(2)判断f (x )的奇偶性并证明;(3)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在[0,+∞)上的单调性,并求f (x )的值域.[解] (1)∵⎩⎨⎧f 1=52,f2=174,∴根据题意得⎩⎨⎧f 1=2+2a +b =52,f2=22+22a +b =174,解得⎩⎪⎨⎪⎧a =-1,b =0.故a ,b 的值分别为-1,0.(2)由(1)知f (x )=2x +2-x ,f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 因为f (-x )=2-x +2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3)设任意x 1<x 2,且x 1,x 2∈[0,+∞),则f (x 1)-f (x 2)=(2x 1+2-x 1)-(2x 2+2-x 2)=(2x 1-2x 2)+⎝⎛⎭⎫12x 1-12x 2=(2x 1-2x 2)·2x 1+x 2-12x 1+x 2. 因为x 1<x 2,且x 1,x 2∈[0,+∞),所以2x 1-2x 2<0,2x 1+x 2>1,所以2x 1+x 2-1>0,则f (x 1)-f (x 2)<0,即f (x 1)<f (x 2).所以f (x )在[0,+∞)上为增函数. 当x =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为f (0)=1+1=2,所以f (x )的值域为[2,+∞). [类题通法]解决指数函数性质的综合问题应关注两点(1)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有关,因此讨论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时,一定要明确底数与1的大小关系.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单调性也往往与底数有关,其解决方法一般是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指数函数本身不具有奇偶性,但是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函数可以具有奇偶性,其解决方法一般是利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和性质.[活学活用]已知函数f (x )=2x -12x +1.(1)求证:f (x )是奇函数;(2)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f (x )在R 上是增函数.证明:(1)f (x )的定义域是R ,对任意的x ∈R ,都有f (-x )=2-x -12-x +1=2-x -1·2x 2-x+1·2x =1-2x 1+2x =-2x -12x +1=-f (x ),所以f (x )是奇函数.(2)f (x )=2x -12x +1=2x +1-22x +1=1-22x +1(可以不分离常数,但分离常数后计算较简单).设x 1,x 2是R 上的任意两个值,且x 1<x 2,则f (x 1)-f (x 2)=(1-22x 1+1)-⎝⎛⎭⎫1-22x 2+1=22x 2+1-22x 1+1=22x 1-2x 22x 1+12x 2+1.因为x 1<x 2,所以2x 1<2x 2,2x 1+1>1,2x 2+1>1,所以2x 1-2x 2<0,则f (x 1)-f (x 2)<0,即f (x 1)<f (x 2),故f (x )在R 上是增函数.6.警惕底数a 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典例] 若指数函数f (x )=a x (a >0,a ≠1)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当0<a <1时,f (x )=a x 为减函数,最小值为a 2,最大值为a ,故a =2a 2,解得a =12.当a >1时,f (x )=a x 为增函数,最小值为a ,最大值为a 2. 故a 2=2a ,解得a =2. 综上,a =12或a =2.[答案] 12或2[易错防范]1.解决上题易忽视对a 的讨论,错认为a 2=2a ,从而导致得出a =2的错误答案.2.求函数f (x )=a x (a >0,a ≠1)在闭区间[s ,t ]上的最值,应先根据底数的大小对指数函数进行分类.当底数大于1时,指数函数为[s ,t ]上的增函数,最小值为a s ,最大值为a t .当底数大于0小于1时,指数函数为[s ,t ]上的减函数,最大值为a s ,最小值为a t .[活学活用]f (x )=a x (a >0,且a ≠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6,则a =________.解析:由于a x (a >0,且a ≠1)在[1,2]上是单调函数,故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 2+a =6,解得a =-3(舍去),或a =2,所以a =2.答案:2[随堂即时演练]1.若2x +1<1,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1,+∞) C .(0,1)∪(1,+∞)D .(-∞,-1)解析:选D 不等式2x +1<1=20,∵y =2x 是增函数, ∴x +1<0,即x <-1.2.已知三个数a =60.7,b =0.70.8,c =0.80.7,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b >c >aC .c >b >aD .a >c >b解析:选D a =60.7>60=1,c =0.80.7>0.70.7>0.70.8=b ,且c =0.80.7<0.80=1,所以a >c >b . 3.不等式2x <22-3x的解集是________.解析:由2x <22-3x得x <2-3x ,即x <12,解集为{x |x <12}.答案:{x |x <12}4.函数f (x )=a x (a >0,且a ≠1)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a2,则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1)若a >1,则f (x )在[1,2]上递增, ∴a 2-a =a 2,即a =32或a =0(舍去).(2)若0<a <1,则f (x )在[1,2]上递减, ∴a -a 2=a 2,即a =12或a =0(舍去).综上所述,所求a 的值为12或32.答案:12或325.设函数f (x )=e x a +ae x (e 为无理数,且e≈2.718 28…)是R 上的偶函数且a >0.(1)求a 的值;(2)判断f (x )在(0,+∞)上的单调性. 解:(1)∵f (x )是R 上的偶函数, ∴f (-1)=f (1),∴e -1a +a e -1=e a +a e ,即1a e -a e =ea -a e. ∴1e ⎝⎛⎭⎫1a -a =e ⎝⎛⎭⎫1a -a , ∴1a -a =0,∴a 2=1. 又a >0,∴a =1.(2)f (x )=e x +e -x ,设x 1,x 2>0,且x 1<x 2,f (x 2)-f (x 1)=e x 2+e -x 2-e x 1-e -x 1=e x 2-e x 1+1e x 2-1e x 1=e x 2-e x 1+e x 1-e x 2e x 1e x 2=(e x 2-e x 1)⎝⎛⎭⎫1-1e x 1e x 2.。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导学案(参考答案)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第二节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2课时)参考答案【自主认知】 1.y 与x 之间满足y=2x (x ∈N *).2.y 与x 之间满足y= (x ∈N *).3.因为对于每一个x 都有唯一的y 与之对应,因此按照函数的定义这两个关系式都可构成函数.它们与函数y=x 2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自变量都在指数的位置上,而y=x 2的自变量在底数的位置上.y=a x (a>0且a ≠1) 自变量 R【合作探究】不能.因为当a<0时,a x 不一定有意义,如(-2)x ;当a=0时,0x 不一定有意义,如00,0-2,故a 的取值范围不能小于或等于0.2.不一定,当限定a>0且a ≠1时,才是指数函数3.因为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为y=a x (a>0,且a ≠1),故要确定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只需确定a 的值.【典型例题】 1.选B.y=2-x = 故此函数是指数函数,且为减函数,故选B. 2. 要使函数f(x)有意义,需2x -1≥0,即2x ≥1,故x ≥0.答案:[0,+∞)3.【解题指南】(1)观察函数解析式的形式看是否满足指数函数的定义,然后再下结论.(2)已知是指数函数时,需紧扣指数函数解析式的特点,让a x 的系数为1,列出a 的方程,进而求出a 的值,检验可得答案.【解析】(1)选B.函数y=2·3x ,y=3x+1,y=x x 均不符合指数函数解析式的特征,不是指数函数,而y=πx 符合指数函数的定义,是指数函数.(2)由题意a 2-3a+3=1,即a 2-3a+2=0.解得a=1或a=2,而a=1不符合指数函数的定义,故a=2.答案:24.选C.令(a-2)2=1,得a=3或a=1,当a=1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故a=3.【变式拓展】【解题指南】1.取特殊值,令x=1,得到的y 值即为a,b,c,d 的值,通过观察图象即可确定大小关系.2.先考虑去掉绝对值,然后画出函数的图象求解.【解析】1.选D.过点(1,0)作直线x=1,在第一象限内分别与各曲线相交,可知1<d<c,b<a<1,故b<a<1<d<c.2.当x ≥0时,y=5|x|=5x ;当x<0时,y=5|x|=5-x = .所以函数y=5|x|的图象如图所示.四、随堂检测x 1(),2x 1()5x 1()21. 选C.①不是指数函数,自变量不在指数上;②中2x的系数为-1,故不是指数函数;③自变量不在指数上,不是指数函数;④⑤符合指数函数定义的形式,是指数函数.2. 选D.点(a,9)在函数y=3x的图象上,所以3a=9,a=2,所以tan=tan60°=.3. 选B.因为3x>0,所以3x+1>1,即函数的值域是(1,+∞).4. 选B.由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四象限可知,此函数应为递增的,故a>1,又过定点(0,-b),此点应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b<0,即b>0.5. 令t=x2-2x+2,则y=,又t=x2-2x+2=(x-1)2+1,因为0≤x≤3,所以当x=1时,t min=1;当x=3时,t max=5.故1≤t≤5,所以≤y≤,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案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案

1.2.1 函数的概念一、内容与解析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中学,函数的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函数的描述性概念,接触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了解了它们的图象、性质等.本节学习的函数概念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和基本初等函数(Ⅱ)是学习函数的第二阶段,这是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在选修系列的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这是函数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在学生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学生已经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虽然函数概念比较抽象,但函数现象大量存在于学生周围.因此,课本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二、教学目标及解析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抽象概括能力;启发学生运用函数模型表述、思考和解决现实世界中蕴涵的规律,逐渐形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2.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问题诊断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不容易认识到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而将函数单一地理解成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函数就是函数值.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因为使用(),有利于().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问题:已知函数1,0,Rx Qyx Q∈⎧=⎨∈⎩,请用初中所学函数的定义来解释y与x的函数关系?先让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样解释会显得十分勉强,本节将用新的观点来解释,引出课题.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给出下列三种对应:(幻灯片)(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 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 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为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请回答:①该问题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取值范围用集合如何表示?②请得出炮弹飞行1s,5s,10s,20s时距地面的高度③请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④用符号语言描述上述的依赖关系时间t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t|0≤t≤26},h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h|0≤h≤845}.则有对应f:t→h=130t-5t2,t∈A,h∈B.(2)近几十年来,大气层的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了臭氧洞问题.图1-2-1-1中的曲线显示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S(单位:106 km2)随时间t(单位:年)从1979~2001年的变化情况.图1-2-1-1请回答:①该问题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取值范围用集合如何表示?②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一年臭氧空洞面积最大?哪些年的臭氧空洞的面积大约为1500万平方千米?③请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④用符号语言描述上述的依赖关系根据图1-2-1-1中的曲线,可知时间t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t|1979≤t≤2001},空臭氧层空洞面积S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S|0≤S≤26},则有对应:f:t→S,t∈A,S∈B.(3)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下表中的恩格尔系数y 随时间t(年)变化的情况表明,“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时间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恩格尔系数y 53.852.950.149.949.948.646.444.541.939.237.9请回答:①恩格尔系数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否和前两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似?如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这个关系?②用符号语言描述上述的依赖关系根据上表,可知时间t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t|1991≤t≤2001},恩格尔系数y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S|37.9≤S≤53.8}.则有对应: f:t→y,t∈A,y∈B.(2)以上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3)请用集合的观点给出函数的定义. 函数f:A→B 的值域为C,那么集合B=C 吗?初中函数定义: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优质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优质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优质教案教材分析课本从引进函数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函数在形与数两方面的结合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函数的学习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研究函数时,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在研究图象时,又要注意代数刻画以求思考和表述的精确性.课本将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与传统的处理方式有了逻辑顺序上的变化.这样处理,主要是想较好地衔接初中的学习,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理解函数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教学目标与素养课程目标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函数解析法及能由条件求出解析式;2.逻辑推理:由条件求函数解析式;3.数学运算:由函数解析式求值及函数解析式的计算;4.数据分析:利用图像表示函数;5.数学建模:由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函数模型。

重难点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什么才算“恰当”?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课前准备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中已经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那么这三种表示法定义是?优缺点是?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67-68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2.函数的各种表示法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还是几个函数?4.怎样求分段函数的值?如何画分段函数的图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

6.指数函数 一般地,函数y= 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7.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a<1
图 象
(1)定义域:R

(2)值域(0,+∞)

(3)过点(0,1),即x=0时,y=1
(4)在R上是增函数
在R上是减函数
9.对数恒等式
ab 叫做对数恒等式
(n∈Z)
2.根式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n次方等于a(n>1,且n∈N*),那么
这个数叫做a的n次方根.也就是,若xn=a,则x叫做a的n次方根, 其中n>1,且n∈N*式子na叫做根式,这里n叫做根指数,a叫做 被开方数.
3.根式的性质
(1)当n为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次方 根是一个负数,这时,a的n次方根用符号 表示.
(2)当n为偶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这时,正数的正的n次方根用符号 表示,负的n次方根用 符号 表示.正负两个n次方根可以合写为
(a>0)
(3)
(4)当n为奇数时,
பைடு நூலகம்
;当n为偶数时,
(5)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6)零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
风怒吼, 【变天】biàn∥tiān动①天气发生变化,唐宋时极盛。 【砭骨】biānɡǔ动刺入骨髓,【别】(彆)biè〈方〉动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 性(多用于“别不过”):我想不依他,【辩才】biàncái名辩论的才能:在法庭上, 。想个办法,③跳动:脉~。 敬请~。②花椰菜的通称。③〈方
金禧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
整数指数幂 有理指数幂 无理指数幂
指数
对数
定义 运算性质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例2:求下面对数式中x 的取值范围.
lo2g x1x2
2x 1 0 解: 2 x 1 1
x 2 0
x 1 2
x1
x 2
x
x
1,且x 2
1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例3:解方程.
lo2lgo4xg 0
解 所l: 以 to 4 x 2 0g t ,则 1,设 即 llo 2 ot4 gx0 g 1注 验 大意 证 于0: 真,一 数底定 是数要 否是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lo a a g 1 a 0 ,且 a 1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log28
2 3log327
3
1
log
18
2
2
猜想: a lo a N g ? a 0 ,且 a 1
赋予它的含义就是:1.2的多少次幂等于2.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对数的定义:
若ax N(a0,a1) ,则数 x叫做
以a为底 N的对数,x记 lo作 ga N,
其中 a为底数N为 ,真.数loga N
指数
对数


ax N
数 loga Nx
ax N
xloga N
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人教版《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PPT完美课件1
对数的性质:
1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2 lo a 1 0 g a 0 ,且 a 1 3 lo a a 1 g a 0 ,且 a 1

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摘要】欢迎来到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案例背景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案例叙述:
(一).创设情境
(师):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全章教学设计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2.1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n 次方根、根式的概念;2.正确运用根式运算性质;3.培养学生认识、接受新事物和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式的概念、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学过程:(Ⅰ)创设情景;阅读问题1、问题2,认识将指数的取值范围进行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Ⅱ)复习回顾 ___; -9)0a _____(2≥=;(Ⅲ)讲授新课 22=4 ,(-2)2=4 ⇒ 2,-2叫4的平方根 23=8 ⇒ 2叫8的立方根; (-2)3=-8⇒-2叫-8的立方根 25=32 ⇒ 2叫32的5次方根 … 2n =a ⇒2叫a 的n 次方根 1.n 次方根的定义:(板书)问题1:n 次方根的定义给出了,x 如何用a 表示呢?na x =是否正确?次方根是负数,任何一个数的方根都是唯一的。

此时,a 的n 次方根可表示为na x =。

从而有:3273=,2325-=-,236a a =数,负数没有n 次方根。

此时正数a 的n 次方根可表示为:)0a (a n >± 其中n a 表示a 的正的n 次方根,n a -表示a 的负的n 次方根。

结论3:0的n 次方根是0,记作n n a ,00即=当a=0时也有意义。

这样,可在实数范围内,得到n 次方根的性质: 3.n 次方根的性质:(板书)*)(2,12,N k kn a k n a x n n ∈⎪⎩⎪⎨⎧=±+== 其中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注意:根式是n 次方根的一种表示形式,并且,由n 次方根的定义,可得到根式的运算性质。

4.根式运算性质:(板书)①a a nn =)(,即一个数先开方,再乘方(同次),结果仍为被开方数。

问题2:若对一个数先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又是什么? ②⎩⎨⎧=为偶数为奇数;n a n a a nn|,|,性质的推导(略): (III )课堂练习:求下列各式的值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要能在理解根式概念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根式的运算性质解题。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1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确决定函数的三个要素,学会求某些函数的定义域,掌握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静与动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它是怎样表述的?(几位学生试着表述,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梳理,再表述或者启示学生将表述补充完整再条理表述).设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师]我们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并且具体研究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问题一:y=1(xR)是函数吗?问题二:y=x与y=x2x 是同一个函数吗?(学生思考,很难回答)[师]显然,仅用上述函数概念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因此,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概念(板书课题).Ⅱ.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先看两个非空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的例子.在(1)中,对应关系是乘2,即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n,集合B 中都有一个数2n和它对应.在(2)中,对应关系是求平方,即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m,集合B中都有一个平方数m2和它对应.在(3)中,对应关系是求倒数,即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x,集合B中都有一个数 1x 和它对应.请同学们观察3个对应,它们分别是怎样形式的对应呢?[生]一对一、二对一、一对一.[师]这3个对应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生甲]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按照某种对应关系,集合B中都有惟一的数和它对应.[师]生甲回答的很好,不但找到了3个对应的共同特点,还特别强调了对应关系,事实上,一个集合中的数与另一集合中的数的对应是按照一定的关系对应的,这是不能忽略的. 实际上,函数就是从自变量x的集合到函数值y的集合的一种对应关系.现在我们把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叙述如下:(板书)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f(x),xA}叫函数的值域.一次函数f(x)=ax+b(a0)的定义域是R,值域也是R.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R中都有一个数f(x)=ax+b(a0)和它对应.反比例函数f(x)=kx (k0)的定义域是A={x|x0},值域是B={f(x)|f(x)0},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实数x,在B中都有一个实数f(x)= kx (k0)和它对应.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当a0时B={f(x)|f(x)4ac-b24a };当a0时,B={f(x)|f(x)4ac-b24a },它使得R中的任意一个数x与B中的数f(x)=ax2+bx+c(a0)对应.函数概念用集合、对应的语言叙述后,我们就很容易回答前面所提出的两个问题.y=1(xR)是函数,因为对于实数集R中的任何一个数x,按照对应关系函数值是1,在R中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1与它对应,所以说y是x的函数.Y=x与y=x2x 不是同一个函数,因为尽管它们的对应关系一样,但y=x的定义域是R,而y=x2x 的定义域是{x|x0}. 所以y=x与y=x2x 不是同一个函数.[师]理解函数的定义,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注意:①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上的一种对应.②符号f:AB表示A到B的一个函数,它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三者缺一不可.③集合A中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惟一性.④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⑤f(x)是一个符号,绝对不能理解为f与x的乘积.[师]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f(x)表示函数外,还常用g(x) 、F(x)、G(x)等符号来表示Ⅲ.例题分析[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1x-2 (2)f(x)=3x+2 (3)f(x)=x+1 +12-x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解:(1)x-20,即x2时,1x-2 有意义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x2}(2)3x+20,即x-23 时3x+2 有意义函数y=3x+2 的定义域是[-23 ,+)(3) x+10 x2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x{x|x2}=[-1,2)(2,+).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可用三种方法表示:不等式、集合、区间.从上例可以看出,当确定用解析式y=f(x)表示的函数的定义域时,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3)如果f(x)是偶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不小于零的实数的集合;(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即使每个部分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的交集);(5)如果f(x)是由实际问题列出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本身有意义且符合实际意义的实数的集合.例如:一矩形的宽为x m,长是宽的2倍,其面积为y=2x2,此函数定义域为x0而不是全体实数.由以上分析可知:函数的定义域由数学式子本身的意义和问题的实际意义决定.[师]自变量x在定义域中任取一个确定的值a时,对应的函数值用符号f(a)来表示.例如,函数f(x)=x2+3x+1,当x=2时的函数值是f(2)=22+32+1=11注意:f(a)是常量,f(x)是变量,f(a)是函数f(x)中当自变量x=a时的函数值.下面我们来看求函数式的值应该怎样进行呢?[生甲]求函数式的值,严格地说是求函数式中自变量x为某一确定的值时函数式的值,因此,求函数式的值,只要把函数式中的x换为相应确定的数(或字母,或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师]回答正确,不过要准确地求出函数式的值,计算时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噢![生乙]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就看其定义域或对应关系是否完全一致,完全一致时,这两个函数就相同;不完全一致时,这两个函数就不同.[师]生乙的回答完整吗?[生]完整!(课本上就是如生乙所述那样写的).[师]大家说,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依据是什么?[生]函数的定义.[师]函数的定义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我们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为什么只看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关系,而不看值域呢?(学生窃窃私语:是啊,函数的三个要素不是缺一不可吗?怎不看值域呢?)(无人回答)[师]同学们预习时还是欠仔细,欠思考!我们做事情,看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函数的值域是由什么决定的,不就是由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决定的吗!关注了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三者就全看了!(生恍然大悟,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1-2x (xR) (2)y=|x|-1 x{-2,-1,0,1,2}(3)y=x2+4x+3 (-31)分析:求函数的值域应确定相应的定义域后再根据函数的具体形式及运算确定其值域.对于(1)(2)可用直接法根据它们的定义域及对应法则得到(1)(2)的值域.对于(3)可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它们的图象得到值域,即图象法.解:(1)yR(2)y{1,0,-1}(3)画出y=x2+4x+3(-31)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3,1]时,得y[-1,8]Ⅳ.课堂练习课本P24练习17.Ⅴ.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区间的概念及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学习函数定义应注意的问题及求定义域时的各种情形应该予以重视.(本小结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来归纳) Ⅵ.课后作业课本P28,习题1、2. 文章来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2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教学目的:(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备用实例:我国xxxx年4月份非典疫情统计:日期222324252627282930新增确诊病例数10610589103113126981521013.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4.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二、新课教学(一)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注意:○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3.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讨论(由学生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二)典型例题1.求函数定义域课本P20例1解:(略)说明:○1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课前三个实例;○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巩固练习:课本P22第1题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课本P21例2解:(略)说明:○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高一数学 基本初等函数

高一数学  基本初等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一、知识梳理1.指数与对数的概念b a =N N b a log =⇔(a >0,a ≠1)2.指数与对数的性质 指数运算性质①r a a a a sr sr,0(>=⋅+、∈s Q ),②r a aa sr s r ,0()(>=⋅、∈s Q ),③∈>>⋅=⋅r b a b a b a rrr ,0,0()( Q ) (注)上述性质对r 、∈s R 均适用. 对数运算性质①log MN a =log N M a a log + ②log N M NMa a alog log -= ③M n M a na log log =(M 、N >0, a >0, a ≠1)推广:M mnMa na m log log =④换底公式:aNN b b a log log log =(a ,b >0,a ≠1,b ≠1)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形如y =x a (a >0且a ≠1,x >0)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 function ),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形如y =x a log (a >0且a ≠1,x >0)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logarithmic function ).(1)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定义,注意指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区别; (2) 注意底数的取值范围.4.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略).5.幂函数(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αx y =()R α∈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2)幂函数性质:① 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②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1>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10<<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③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二、方法归纳1.解决与对数函数有关的问题,要特别重视定义域;2.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决定于底数大于1还是小于1,要注意对底数的讨论;3.比较几个数(幂或对数值)的大小的常用方法有:①以0和1为桥梁;②利用函数的单调性;③作差.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的绝大部分问题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复合问题,讨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典型例题精讲【例1】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3312122,15lg ,53,25lg ,53,35.0log ⎪⎭⎫ ⎝⎛⎪⎭⎫ ⎝⎛ 解析:∵35.0log 2<0 ,其他各数都大于零,故35.0log 2最小;又∵10lg =1,100lg =2, ∴ 1<15lg <25lg <2<32=8,对于2153⎪⎭⎫⎝⎛与3153⎪⎭⎫ ⎝⎛ ,首先,它们都属于区间(0,1),且是同底的幂,考虑函数y =x⎪⎭⎫ ⎝⎛53 为减函数,∴2153⎪⎭⎫ ⎝⎛<3153⎪⎭⎫ ⎝⎛.于是有331212225lg 15lg 535335.0log <<<⎪⎭⎫ ⎝⎛<⎪⎭⎫⎝⎛<.又例: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7.06,67.0,6log 7.0;(2)7.0log 1.1,7.0log 2.1 解析:(1)∵7.06>1, 0<67.0<1,6log 7.0<0 ,∴6log 7.0<67.0<7.06.(2)∵1.1log 17.0log 7.01.1=,2.1log 17.0log 7.02.1=.又函数y =x 7.0log 为减函数,∴ 0>1.1log 7.0>2.1log 7.0.∴7.0log 1.1<7.0log 2.1.再例:当0<a <b <1,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有( ) A.()()bba a ->-111 B.()()bab a +>+11C.()()211bba a ->- D.()()bab a ->-11解析:∵0<()b -1<()a -1<1,又函数y =xb )1(- 为减函数,y =a x 在(0,1)上为增函数, ∴()bb -1<()ab -1<()aa -1,故选D.技巧提示: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单调性,同时充分利用0和1为桥梁,能使比较大小的问题得到解决.【例2】已知函数y =122-+x x a a (a >0,a ≠1)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14,求a 的值.解析:∵y =2)1(2-+x a =2)1(2-+u ,又11≤≤-x ,当a >1时,],1[a au ∈,1-≥u ,2)1(2-+u 为u 的增函数. ∴函数的最大值为)(5312142舍或-==⇒-+=a a a a 当0<a <1时,]1,[aa u ∈,1-≥u ,2)1(2-+u 为u 的增函数.∴函数的最大值为舍)或(51311121142-==⇒-⎪⎭⎫⎝⎛+⎪⎭⎫ ⎝⎛=a a a a综上得,331==a a 或. 技巧提示:指数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讨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又例:已知)(x f =)32(log 24x x -+.求 (1))(x f 的单调区间;(2)求函数)(x f 的最大值及对应的x 的值.解析:(1)由0322>-+x x ,得)(x f 的定义域为)3,1(-,记u =232x x -+=-(x -1)2+4,对称轴为x =1.∴)(x f 的增区间为(-1,1】,减为区间【1,3). (2)∵u =-(x -1)2+4≤4,∴当x =1 时有最大值y =1.【例3】函数12311-⎪⎭⎫⎝⎛-=x y 的定义域是( )A.),21[+∞B.]21,(-∞ C.),(+∞-∞ D.]1,(-∞解析:由 031112≥⎪⎭⎫⎝⎛--x ,得13112≤⎪⎭⎫⎝⎛-x ,即012)31(31≤⎪⎭⎫⎝⎛-x , 由x)31( 为减函数,∴012≥-x .故所求定义域为21≥x .选A. 技巧提示:这里充分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通过解简单的指数不等式得到所求定义域.同样,可以充分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通过解简单的对数不等式得到某些问题的解.又例:若132log <a,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 132log <a,即 a a a log 32log <, 当a >1时,x a log 是增函数,于是 32>a ,∴a >1. 当0<a <1时,x a log 是减函数,于是 32<a ,∴0<a <32.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a >1或0<a <32. 再例:解不等式 0)1)(2(log 2221<+--x x xb ab a(a >0,b >0).解析:由0)1)(2(log 2221<+--x x xb ab a,得xxxb ab a22)(2-->0,即0122>-⎪⎭⎫⎝⎛-⎪⎭⎫⎝⎛xxb a b a . ∴21+>⎪⎭⎫ ⎝⎛xb a 或21-<⎪⎭⎫⎝⎛xb a (舍去).当a >b 时, )21(log +>ba x ; 当a <b 时,)21(log +<ba x ;当a =b 时,不等式无解.【例4】函数)2(log 221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解析:由022>+-x x ,得20<<x ,而函数22)1(12--=+-=x x x u , 即u 在)1,0(上是增函数,在)2,1(上是减函数.又u y 21log =是减函数,∴)2(log 221x x y +-=单调递增区间是)2,1(.技巧提示:对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一要注意在定义域内研究问题;二是对组成复合函数的每一个函数的单调性作出判断;最后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原则做出结论.又例:求函数93221-+-⎪⎭⎫ ⎝⎛=x x y 的单调递减区间.解析:显然93221-+-⎪⎭⎫ ⎝⎛=x x y 的定义域是R .设932-+-=x x u ,则427)23(2---=x u . ∴932-+-=x x u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3,(-∞有93221-+-⎪⎭⎫ ⎝⎛=x x y =u⎪⎭⎫⎝⎛21是u 的减函数, ∴93221-+-⎪⎭⎫ ⎝⎛=x x y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3,(-∞.再例:已知a >0且a ≠1,函数x x f a log )(=在定义域[2,3]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 ,则a 的值为 .解析:由题意,有12log 3log =-a a ,即 123log ±=a,∴a =32,23.【例5】当a >1时,证明函数)(x f =11-+x x a a 是奇函数.解析:由x a -1≠0得x ≠0.故函数定义域{x |x ≠0}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点集.又)(x f -=1111)1()1(11-+-=-+=-+=-+----xx xx x x x x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x f -11-+x x a a , ∴)(x f -=-)(x f .所以函数)(x f =11-+x x a a 是奇函数.技巧提示:对于指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的证明,在判定)(x f -与)(x f 关系时,也可采用如下等价证法.1)()()()(=-⇔=-x f x f x f x f ()(x f ≠0),1)()()()(-=-⇔-=-x f x f x f x f ()(x f ≠0). 如本题可另证如下:∵=-)()(x f x f 11111x x x x x x x x a a a a a a a a ----+--⋅==--+-,即)(x f -=-)(x f , ∴所以函数)(x f =11-+x x a a 是奇函数.又例:设a 是实数,)(x f =a -122+x(x ∈R ) (1)试证明对于任意a ,)(x f 为增函数; (2)试确定a 值,使)(x f 为奇函数. 解析:(1)设1x ,2x ∈R ,且1x <2x ,则)()(21x f x f -=()122()12221+--+-x x a a )12)(12()22(2122122212112++-=+-+=x x x x x x 由于指数函数x y 2=在R 上是增函数,且1x <2x ,所以12x <22x ,即12x -22x<0, 又由2x >0得12x+1>0,22x+1>0,所以)()(21x f x f -<0.即)()(21x f x f <. 因为此结论与a 取值无关,所以对于a 取任意实数,)(x f 为增函数. (2)若)(x f 为奇函数,则)(x f -=-)(x f ,即22()2121x x a a --=--++,变形得:12)12(21222)12(222++=++⋅+⋅=-xx x x x x a ,解得a =1.所以当a =1时,)(x f 为奇函数.【例6】已知0<x <1,a >0,a ≠1,比较)1(log x a -和)1(log x a +的大小.解析:方法一:当a >1时,)1(log x a --)1(log x a +=-)1(log x a --)1(log x a +=-)1(log 2x a ->0,∴)1(log x a ->)1(log x a +.当0<a <1时,)1(log x a --)1(log x a +=)1(log x a -+)1(log x a +=)1(log 2x a ->0,∴)1(log x a ->)1(log x a +.综上所述,在题设条件下,总有)1(log x a ->)1(log x a +.方法二:∵)1(log )1(log x x a a +-=)1(log )1(x x -+=)1(log )1(x x --+=xx -+11log )1( =2)1(11log xxx -++>)1(log )1(x x ++=1. ∴)1(log x a ->)1(log x a +.技巧提示:比较大小通常采取作差-变形-判定符号.如果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时,亦可采取作商-变形-与“1”比较的办法.又例:解不等式)1(log )3(log 238+>++x x x解析:原不等式可化为⎪⎩⎪⎨⎧+>++>+>++333)1(30103x x x x x x , 即等价于⎩⎨⎧<-+>+0223012x x x ,即⎪⎩⎪⎨⎧+-<<--->3713711x x ,解得:3711+-<<-x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3711+-<<-x }. 【例7】(1)已知a =3log 2,b =7log 3,用a ,b 表示56log 42;(2)已知,6log ,3log ,2log ===c b a x x x 求x abc log 的值.解析:(1)56log 42=42lg 56lg =,3lg 2lg 7lg 2lg 37lg +++ 又 ∵,3lg 2lg ,3lg 7lg 3lg 7lg ,2lg 3lg ab b a ==⇒== ∴56log 42=131133lg 3lg 3lg 3lg 33lg +++=+++=+++a ab ab ab a b a b a b . (2)∵a =2x ,b =63,x c x =,∴111log log 11==x x x abc . 技巧提示:掌握对数与指数的运算性质,是本部分的基本要求.尽管近几年高考中很少直接考查对数与指数的运算,但由于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几乎是必考内容,不能熟练的进行对数与指数的运算,会影响解题技巧的把握,至少会影响解题速度.又例: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x f =1212+-x x ;(2))(x g =x1-)1ln(2++x x . 解析:(1))(121221212)12(2)12(1212)(x f x f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为奇函数.(2)--=+-x x g x g 1)()()1ln(2++-x x +x1-)1ln(2++x x =-)]1)(1ln[(22++++-x x x x =-1ln =0.∴)(x g 为奇函数.四、课后训练1.已知732log [log (log )]0x =,那么12x -等于( )A.132.函数2lg 11y x ⎛⎫=-⎪+⎝⎭的图像关于( ) A.x 轴对称 B.y 轴对称 C.原点对称 D.直线y x =对称3.函数(21)log x y -= )A.()2,11,3⎛⎫+∞⎪⎝⎭B.()1,11,2⎛⎫+∞⎪⎝⎭C.2,3⎛⎫+∞⎪⎝⎭ D.1,2⎛⎫+∞ ⎪⎝⎭4.函数212log (617)y x x =-+的值域是( ) A.R B.[)8,+∞ C.(],3-∞- D.[)3,+∞5.下列函数中,在()0,2上为增函数的是( )A.12log (1)y x =+ B.2log y =C.21log y x = D.2log (45)y x x =-+ 6.已知|1|log )(+=x x g a )1,0(≠>a a 在()10-,上有()0g x >,则1()x f x a +=是( )A.在(),0-∞上是增加的B.在(),0-∞上是减少的C.在(),1-∞-上是增加的D.在(),1-∞-上是减少的 7.函数xa x f )1()(2-=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8.计算=+⋅+3log 22450lg 2lg 5lg .9.已知11log )(--=x mxx f a 是奇函数 (其中)1,0≠>a a , (1)求m 的值;(2)讨论)(x f 的单调性; (3)求)(x f 的反函数)(1x f-;(4)当)(x f 定义域区间为)2,1(-a 时,)(x f 的值域为),1(+∞,求a 的值. 10.对于函数)32(log )(221+-=ax x x f ,解答下述问题:(1)若函数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的值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在),1[+∞-内有意义,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4)若函数的定义域为),3()1,(+∞-∞ ,求实数a 的值; (5)若函数的值域为]1,(--∞,求实数a 的值; (6)若函数在]1,(-∞内为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五、参考答案1.C.2.C.3.A.4.C.5.D.6.C.7.)2,1()1,2( --8.109.解析:(1)011log 11log 11log )()(222=--=--+--+=+-x x m x mx x mx x f x f a a a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恒成立,∴10)1(11122222±=⇒=-⇒=--m x m xx m , 当1m =,()f x 无意义,舍去, 1-=∴m ,(2)∵11log )(-+=x x x f a, ∴ 定义域为),1()1,(+∞--∞ , 而)121(log 11log )(-+=-+=x x x x f a a, ①当1>a 时,)(x f 在),1()1,(+∞--∞与上都是减函数; ②当10<<a 时,)(x f 在),1()1,(+∞--∞与上都是增函数;(3)111)1(1111log -+=⇒+=-⇒-+=⇒-+=y y y y y a a a x a x a x x a x x y , ∵ 001≠≠-y a y,,∴ )10,0(11)(1≠>≠-+=-a a x a a x f xx 且. (4))2,1()(,3,21->∴-<<a x f a a x 在 上为减函数,∴命题等价于1)2(=-a f ,即014131log 2=+-⇒=--a a a a a , 解得32+=a .10.解析:记2223)(32)(a a x ax x x g u -+-=+-==,(1)R x u ∈>对0 恒成立,33032min <<-⇒>-=∴a a u ,∴a 的取值范围是)3,3(-;(2)这是一个较难理解的问题。

基本初等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说明】本节内容选自数学人教课标版高一必修1的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的第一节“2.1 指数函数”的第二小节“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本节课是这一小节的第一课时。

本试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如下:【教学内容】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要求】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给定的教学环境,恰当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案设计、资源准备、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教案设计(本部分共5个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在进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下面是一份教案,请结合教案回答其中相应的问题:一、教学内容概述指数函数是高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在高中数学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及其他初等函数的基础,当然,指数函数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②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指数函数的图像所经过的特殊点。

(二)过程与方法第9题 (单选题)对于"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知识内容,在过程与方法维度需达到的教学目标表述较为规范的是()。

(4 分)A.掌握绘制函数图像的方法B.通过探讨并推广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知识展示过程和思考方法,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C.掌握推导函数性质的方法D.掌握应用函数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③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意识地在现实生活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第10题 (单选题)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是()。

基本初等函数(22)

基本初等函数(22)

2.3 幂函数一.新课讲解1.幂函数的定义:2.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区别?3.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幂函数?(1)0.2xy = (2)15y x = (3)3y x -= (4)2y x -= 4.几个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幂函数12,,,y x y x y x -===的图象和性质,请同学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

根据你的学习经历,你能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132,y x y x ==的图象吗?5.观察函数12312,,,,y x y x y x y x y x -=====的图象,将你发现的结论写在下表内。

6.根据上表的内容并结合图象,试总结函数:1232,,,y x y x y x y x ====的共同性质。

归纳:幂函数y x α=图象的基本特征是:请同学们模仿我们探究幂函数y x α=图象的基本特征0α>的情况探讨0α<时幂函数二.例题例1.求下列幂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其奇偶性、单调性。

(1) 23y x = (2)32y x-= (3)2y x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1)2114.3________21π (2)3)38.0(-______()339.0-(3)125.1-______122.1- (4)25.0)31(-_____ 27.0)31(-三.练习1.下列函数中,是幂函数的是( )A .2y x =B .32y x =C .1y x= D .2x y =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幂函数的图象一定过原点B .当0α<时,幂函数y x α=是减函数C .当0α>时,幂函数y x α=是增函数D .函数2y x =既是二次函数,也是幂函数 3.下列函数中,在()0,∞-是增函数的是( )A .3y x =B .2y x = C .1y x= D .32y x =4.已知某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2(,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单调性:(1)4y x = (2)14y x = (3)3y x -=。

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基本初等函数教案教案标题:基本初等函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和特性;2.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定义域、值域和性质;3. 能够应用基本初等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基本初等函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2. 不同基本初等函数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投影仪和计算器;2. 学生练习册、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例如:小明在一小时内以匀速行驶,小明的行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等。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定义基本初等函数:介绍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和基本形式,例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2. 介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例如:线性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等。

三、图像展示与分析(2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不同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并解释其特点和性质;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分析不同基本初等函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应用举例(15分钟)1. 通过实际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应用基本初等函数解决问题,例如:根据某商品的销售数据,利用线性函数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等;2. 分组讨论和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五、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发放学生练习册,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2. 教师巡回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3. 针对性地进行错题讲解和强化训练。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并能够应用基本初等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第一篇:《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

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对函数的概念加入“对应”,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思想,从感性到理性,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概念,;(2)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身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了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建模等方面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以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入,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相互合作学习,增强其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法:启发探究为主,讨论法为辅学法: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实际背景,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教学难点:理解函数的实际背景,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对于x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此时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二、概念情景引入:思考1:(本P1)给出三个实例:A.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米)与时间t(秒)的变化规律是。

B.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

(见本P1图).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2.1.1.1根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2.1.1.1根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n 的奇偶性
a 的 n 次方根的 表示符号
a 的取值范围
n 为奇数
பைடு நூலகம்
n a
a∈R
n 为偶数
n
±a
[0,+∞)
(3)根式 n
式子__a__叫做根式,这里 n 叫做_根__指__数__,a 叫做被开方数.
2.根式的性质
n
(1) 0=_0_ (n∈N*,且 n>1);
n
(2)( a)n=_a_ (n∈N*,且 n>1);
3.掌握两个公式:(1)(n a)n=a,n 为奇数;(2)n an=a,n 为偶
数,n an=|a|=a-a
(a≥0), (a<0).
1.若 m 是实数,则下列式子中可能没有意义的是( )
A.4 m2
B.3 m
C.6 m
5
D.
-m
解析 C 中,6 m隐含 m≥0;当 m<0 时,没有意义.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2)设 m<0,则( -m)2=________.
解析 (1)依题意,x 是 3 的 4 次方根,∴x=±4 3.
(2)∵m<0,∴-m>0,∴( -m)2=-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不能确定
8
D. 4
6
2、函数 f (x) ln x x 2 的零点个数为

考点 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C 关注探究过程)
例 2、用“二分法”求方程 x3 2x 5 0 在区间[2,3] 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为 x0 2.5 ,那么下一个
有根的区间是

考点 3 函数的模型及其应用( D 关注实践应用) 7、某地区 1995 年底沙漠面积为 95 万公顷,为了解该地区沙漠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 5 年的观测,并将每年年底的观测结果记录如下表。根据此表所给的信息进行预测:(1)如果不 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到 2010 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将大约变为多少万公顷;(2)如果从 2000 年底后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每年改造 0.6 万公顷沙漠,那么到哪一年年底该地区沙漠面积减少 到 90 万公顷?
例6、已知
f
x
2x 2x
1 1.
(1)讨论 f x的奇偶性;(2)讨论
3
f x的单调性.
例7、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1) y a x2 2x3 ;
(2)
y
1 0.2 x
1
.
注:复合函数 y f x的单调性研究,口诀是“同增异减”, 即两个函数同增或同减,复
合后结果为增函数;若两个函数一增一减,则复合后结果为减函数. 研究复合函数单调性的
x
0
,那么
1
x2
等于
例6、求下列各式的值:(1) log
8;
2
2
(2) log9 3 .
例7、求下列各式中 x 的取值范围:(1) logx1x 3;
(2) log12x 3x 2.
例8、若 2a 5b 10 ,则 1 1 ab
;方程 lg x lgx 3 1的解 x ________
(2)
1
a
1 6
b
5 6
3
练习:已知
f
x
loga
6 xb
, a
0, a
1,讨论
f
x的单调性.
练习:如图的曲线是幂函数 y xn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 已知 n 分别取±2 , 1 四个值,与曲 2
线 c1, c2 , c3, c4 相应的 n 依次为( ).
A. 2, 1 , 1 ,2 22
C. 2, 1 ,2, 1 , 22
例10、幂函数 y xm 与 y xn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 n <0< m <1 C.-1< n <0, m > 1
B. n <-1,0< m <1 D. n < -1, m > 1
73t2t2
例11、幂函数 f x t3 t 1 x 5 是偶函数,且在 0,上为增函数,求函数解析式.
例1、比较大小:(1) log0.9 0.8, log0.9 0.7, log0.8 0.9 ;
(2)
log3
2,
log2
3,
log4
1 3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y log2 (3x 5) ;
(2) y log0.5 4x 3
例3、已知函数 f x loga x 3的区间[-2,-1]上总有| f (x) |< 2,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1
(1) y 23x ; (2)
y (1) 3
5x ;
(3)
y
10 x 10 x
100 100
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y
(
1
)
3
2 x 1

3
(2) y 4x 2x 1
例3、函数 f x axb 的图象如图,其 中 a,b 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1,b 0
B. a 1,b 0
知识点三:函数的应用 考点 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例 1、如果二次函数 y x2 mx (m 3)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 B. 2,6 C. 2,6 D. , 2U6,
练习:1、求 f (x) 2x3 3x 1 零点的个数为 ( )
A.1 B. 2 C. 3
a3b2 3
(2) 1 1
(a 4b2 )4
ab2 3 b
(a
0, b
0) ;
a
3、对数与指数间的互化关系:当 a 0,且a 1时, logb N b ab N
4、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loga 1 0, loga a 1
5、对数的运算法则:
(1) loga M N loga M loga N ,
具体步骤是:i、求定义域;ii、拆分函数; iii、分别求 y f u,u x的单调性;iv、按
“同增异减”得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2. 对数函数的性质:定义域为(0,+∞),值域为 R ;当 x = 1时, y =0 ,即图象过定点(1,0);
当0 < a < 1 时,在(0,+∞) 上递减,当 a > 1 时,在(0,+∞)上递增.
(2)已知 log14 7 a, log14 5 b ,用 a, b 表示 log35 28
2
知识点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1、指数性质:定义域为 R ,值域为 0,;当 x 0 时, y 1,即图象过定点(0,1);当
0< a <1时,在 R 上是减函数,当 a 1时,在 R 上是增函数.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向上及向右都与坐标轴无限趋近. (3)幂函数 y 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直线 x 1 的右侧,图象由下至上,指数a 由小到大. y 轴和直线 x 1 之间,图象由上至下,指数 由小到大.
例8、已知幂函数 y f x的图象过点(27,3),试讨论其单调性.
5
例9、已知幂函数 y xm6 m Z 与 y x2m m Z 的图象都与 x, y 轴都没有公共点,且 y xm2 x Z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求 m 的值.
B. 2, 1 ,2, 1 22
D. 2, 1 , 1 ,2 22
练习:设 f x 3x 3x 8 ,用二分法求方程 3x 3x 8 0在x 1,2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 f 1 0, f 1.5 0, f 1.25 0,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7
A. (1,1.25) B. (1.25,1.5) C. (1.5, 2)
(3) loga M n n loga M ,
(2) loga
M N
loga
M
loga
N

(4) logam
MLeabharlann nn mloga
M
(5) loga
N
logb N logb a

(6)
loga
b
1 logb
a
其中 a 0,且a 1, M 0 , N 0 , n R .,
例3、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C. 0 a 1,b 0
D. 0 a 1,b 0
例4、已知函数 f x a23x a 0,且a 1.
(1)求该函数的图象恒过的定点坐标;(2)指出该函数的单调性
变形:函数 y ax1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
例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3 2 , 0.3 2 , 2 2 , 0.2 2 .
教学课题: 高一数学-----基本初等函数
1. 了解几种特殊的基本初等函数 教学目标:
2. 应用函数的性质解题 重点:基本初等函数基础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教学重难点: 难点:基本初等函数的实际应用
知识点一:指数与对数的运算
核心内容:
1、 n 次方根 n 1, n N 有如下恒等式:
n
a
n
a ;n
an
a, n为奇数 a , n为偶数
m
2、规定正数的分数指数幂: a n
n
am
m
;a n
1
m
an
n
1 am
a 0, m, n N ,且n 1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n 3 n n 1,且n N ;
(2) x y2
21
11
15
例2、化简:(1) (2a 3b 2 )(6a 2b3 ) (3a 6b 6 ) ;
A. 2 , 4 , 1 , 3 3 5 10
B.C. 1 , 3 , 4 , 2 5 10 3
B. 2 , 4 , 3 , 1 3 10 5
D. 4 , 2 , 3 , 1
3
10 5
例 7、已知函数 f (x) loga (x2 1) (a 1) ,
(1) 求 f (x) 的定义域; (2)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观测时间
1996 年 底
1997 年底 1998 年底 1999 年 底
2000 年底
该地区沙漠比原有面 0.2000 积增加数(万公顷)
0.4000
0.6001
0.7999 1.0001
课堂练习:
练习:化简(1) (3 6 a9 )4 (6 3 a9 )4
21
11
(a 3b 2 ) (3a 2b 2 )
3、(1)幂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y x ,其中 x 是自变量, 是常数.
1
y x, y x2 , y x3, y x 2 , y x1 这五个常用幂函数的图象.
(2)观 数的共性, I、当 > 象过定点
要求掌握
察出幂函 总结如下: 0 时,图
(0,0),(1,1);在 0, 上是增函数.II、当 <0 时,图象过定点(1,1);在 0,上是减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