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
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
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
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
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
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
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
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
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
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1、I型骨折无移位;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Ⅱ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
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
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
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
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
骨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骨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的信息。
骨科是一门专注于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的医学领域,包括骨折、关节疾病、韧带受伤等。
了解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有助于提供合适的医疗护理和治疗方案。
诊断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伤害发生的方式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骨骼的触诊和活动度评估。
3.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MRI等,可帮助医生确定骨骼的病变情况。
4.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骨密度检查等,有助于确定病因或评估骨骼健康状况。
常见疾病和治疗常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科疾病和其相应的治疗常规:骨折- 诊断:通过X射线检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 治疗常规: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可能需要进行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术)。
关节炎- 诊断:通过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确定关节炎的存在及程度。
- 治疗常规: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改善生活方式。
若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韧带损伤- 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MRI)确定韧带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 治疗常规:轻度韧带损伤采取非手术治疗,如休息、物理疗法和短期石膏固定。
严重损伤可能需要手术重建韧带。
脊柱疾病- 诊断:通过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MRI)确定脊柱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 治疗常规: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采取非手术治疗(如药物、物理疗法、康复)或手术治疗(如椎间融合术)。
结论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是基于患者个体化的情况而定的。
及时获得准确的诊断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尽早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骨外科骨科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骨二科骨科疾病诊疗规第一节一般常用技术急救固定【急救】原则是处理及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污染,固定患肢,避免神经、血管进一步损伤。
1. 对外伤患者首先判断有无休克及休克程度。
如有休克,应首先救治。
2. 有活动性出血,须采取暂时性压迫包扎止血,必要时上止血带。
如上止血带者,应标示时间,并应视情况每半小时~1小时放松一次。
3. 有开放性伤口,局部应先用无菌敷料或干净毛巾包扎,以减少污染。
4. 情况不详时,不要盲目整复,保持伤员原来姿势护送到医院。
【固定】基本原则为固定损伤部位的上下关节。
1. 头颈部损伤时:用沙袋、米袋等物置于颈的两旁,作临时固定。
严防头颈部前屈、后伸或左、右旋转。
2. 单纯锁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托住前臂悬吊于胸前。
3. 严重肩部损伤,在腋下先垫以软垫,然后将上臂固定于胸壁,再用三角巾悬吊在胸前。
4. 肱骨骨折,可用夹板放于前后两侧,再将其固定于胸前。
5. 前臂骨折,前后方用夹板固定,背侧板应超过腕关节,防止前臂旋转,然后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6. 脊柱骨折,保持伤后姿势置于硬板床上,在悬空位置放进软垫,搬运时严防扭转或过屈、过伸腰部。
7. 骨盆骨折,病者仰卧位置于木板床,骨盆周围不应放置重物,尤其在腹部耻骨联合处,必要时在骨盆两侧放置较宽木板,作为临时骨盆兜,以起暂时保护作用。
8. 股骨骨折,用长木板,连同腰部平齐固定。
9. 胫腓骨骨折,用木板四块、在患肢四周放置后固定,或将患肢固定于健侧,搬运时可作适当牵引,减少疼痛。
踝、跖、趾骨折:局部绷带包扎,避免负重即可。
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1.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
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
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
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
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
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
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
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
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
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1、I型骨折无移位;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Ⅱ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
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
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
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
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
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
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
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
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
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
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
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
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
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1、I型骨折无移位;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Ⅱ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
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
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
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
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
骨科疾病诊疗规范方案
2014 .1.26一、骨、关节创伤(一)、上肢1、肱骨外科颈骨折【定义】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骨折,肱骨外科颈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又称为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薄弱点,常易发生骨折。
【诊断依据】一、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二、临床症状体征:1、伤后肩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上臂内侧可见瘀血斑。
2、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肢不能抬举。
3、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
非嵌插型骨折可出现畸形、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外展型骨折肩部下方稍呈凹陷,在腋窝可触及移位的骨折端或向内成角。
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x线正轴位片或正位穿胸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五、鉴别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响检查,可明确诊断。
【证侯分类】一、无移位裂纹骨折外科颈无移位骨折,多位骨膜下损伤,多为肩部直接暴力所致,有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
二、外展型骨折受外展暴力所致。
跌到时患肢处于外展位,骨折近端肱骨头内收,远端骨干外展,两折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或两者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内侧,两折端形成向内成角畸形或向内前成角畸形。
三、内收型骨折受内收暴力所致。
跌到时患肢处于内收位。
骨折近端肱骨头外展,骨折远端肱骨干内收,两折端内侧嵌插外侧分离,或两折端重叠移位,骨折远端位于骨折近端外侧,两折端形成向外成角畸形或向外向前成角畸形。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受外旋外展传达暴力所致。
肱骨头多向盂下脱位。
【治疗】—、非手术治疗(一)、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1、适应证肱骨外科颈无移位骨折。
2、操作方法患肢肩关节处于中立位,肱骨超肩夹板固定即可。
(二)牵引治疗(皮牵引或骨牵引)1、适应证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手法难以复位,外固定难以维持位置。
2、操作方法皮牵引将上肢套上皮牵引套,实施牵引。
骨牵引行尺骨鹰嘴骨牵引。
患者上臂置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尺骨鹰嘴下2cm进针,实施鹰嘴牵引。
骨科临床诊疗框架及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诊疗框架及操作规范
1. 前言
为了规范骨科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制定本诊疗框架及操作规范。
2. 诊疗前的准备工作
2.1 患者信息收集
- 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受伤经过等。
-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受伤部位的检查。
-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X光、CT、MRI等。
2.2 诊断
-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做出明确的诊断。
- 对于复杂的病例,应邀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
3. 诊疗操作规范
3.1 保守治疗
- 适用于轻度损伤、无手术指征的患者。
-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石膏固定、支具矫形等。
3.2 手术治疗
- 适用于严重损伤、骨折、关节置换等。
- 包括:骨折内固定、关节置换、软组织修复等。
3.3 术后管理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
- 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
-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 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解答患者的疑问。
5. 诊疗后的总结和反馈
- 对诊疗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 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患者的问题。
6. 附录
-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
-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请遵循医生和相关科室的判断和决策。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
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
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
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
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
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
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
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
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
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1、I型骨折无移位;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Ⅱ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
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
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
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
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
骨伤科疾病诊疗规范
骨伤科第一节颈椎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症候诊断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
脉弦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三)病理分型1.颈型:枕颈部同,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段改变。
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实验、压头实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援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股骨骨折[病史采集】1.24小时内会须完成柄史采集.2..过去有无类似病史.【检査】1.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査(按熙望、触、动、量程序).2.辅助检査:(1)摄伤侧X线片.<2)血常规、血型及缺血四顼检査,老年病人査心电图、血糖:【诊断】1.具有外伤史.2.肢体疼翘,功能祢周•3.骨折专有体征,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4.合并症体征.5.K线片骨折征象:[治疗額则11.手法复位、外闹定:选择石膏,滑动型骨牵引.适魔证:(1)儿童,<2)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3>骨折可段,复査X线片前宜外尻定・2.急雅手术适应iE<1)开放性骨折.(2)伴有車要神经、血管、肌肉损伤.(3)仑并其它車要脏器损伤.病人一般情况尚可.手术后有利F搬动:3.择期手术适应iE(1)合并失代偿休克等极度衰竭的病人。
(2)没有急雅手术客观条件.(3)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性負位或不能维持功能性复位.(4)关节内骨折.(5)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6)对儿童慎重:考虑。
I.手术方法选择:(1)股骨粗隆间特折:可选用DHS、"丫”钉、锁定板等.(2)股骨干中段以上骨折:选用88内针、钢板等,(3)股骨干中段以下骨折:可选用钢板、交後钉、镜定板等器械,(4)股骨般及躲上骨折:可选用“L”型钢板、"T”型钢板.DCS等.5.辅助性治疗,(1)抗生素:抗休克:止孤输血、补液•⑵(3)预防、防止并发雅.老年思者术后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胶深静脉血栓形成;(4)针对其它器盲、组织损伤应用药物.(5)物理治疗,(6)功能锻炼可用辅助设备、器械;[疗效标准】1.治愈:不扶拐行走三分钟、且不少于三十步.2.未念:未达到上述标准.【岀院标准】骨折功能豆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珥可出院,门诊随访.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址发病理改変索及其周同组织结构(神经根,肯88、椎动脉、交感神约等),出现相成的临床表现为颈椎病,【病史釆集11.年龄:多发生于10岁以上.2.拓史:缓慢,罪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3.症状,头、颈、启疼痛:上陂放射性麻木或疼痛:下液乏力,行走不毯,大小便功能失常:体位性眩呆或瞥有猝倒发作;眼花、耳鸣、心动过速或心前区疼痛,【体格检査】1.颈、用部压痛点.2.压颈成騒或臀从牵拉眺阳性;3.旋扬试验阳性.4.四肢肌力减退.処干感觉平面障码.5.病理神经反射征阳性:霍氏征.巴氏征.6.四肢肌张力増高.腱反射亢进.【辅助检査】摄颈部X光片,CT, MR:、肌炬图、椎动脉造#等.[诊断和鉴别诊断】1.,般原则:<1)临床雅状与影像学表现一致可确诊.<2)有矣型的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正常.应除外其它疾病方可作岀诊断.<3»仅有影像学表现而无典型临床雅状,诊断不成立.2.分型:<1)颈型:<2)主诉头、颈、肩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1) X光片&示颈椎不稳。
骨科诊疗常规
骨科诊疗常规创伤外科、骨科专业诊疗指南目录.一、锁骨骨折【病史采集】1.及时完成病史的采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内容应包括受伤的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的颠末。
【搜检】1.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2.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血气胸;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的损伤。
3.应摄锁骨X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X 线片以利确诊。
必要时行CT、MRI检查。
4.入院行三大通例、血型RH血型、凝血四项、生化全系、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需要时行风湿三项、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色B超和心肌酶谱搜检等。
【诊断】1.有明确的外伤史。
2.伤处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时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有的可能触及到骨折端,可能触及骨擦感。
由伤侧肩向锁骨方向纵向叩击痛阳性。
3.锁骨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形。
【治疗原则】.1.手法复位:锁骨固定带或横“8”字石膏固定4周。
无移位或青枝骨折可直接用上法固定3周后拍摄X线片,骨折愈合可去除外固定。
2.手术治疗: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术搜检的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牢固。
也可根据患者的请求施行手术,通例利用锁骨重修钢板。
3.围手术期: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防备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按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形。
术后3天内通例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术后3天复查血通例,各项搜检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闭合性骨折【诊断要点】1. 病史:外伤史。
2. 体征:具有骨折专有体征:异常活动、局部畸形、骨摩擦音(感)等。
3. X线照片。
【治疗原则】1. 凡疑有骨折者,一律按骨折处理。
2. 有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有内脏损伤者,先处理内脏损伤,然后再处理骨折。
3. 疼痛剧烈,可给予镇痛药物。
4. 在恰当的麻醉下,早期手法复位。
复位时要按X线片所示纠正骨折移位,动作要轻柔。
5. 不稳定型骨折,应用牵引术或切开复位。
6. 切开复位时机按具体情况决定。
局部肿胀严重、伤后超过48小时者,可消肿后手术。
7. 四肢长骨干骨折复位后,应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8. 复位后及时进行X线正侧位摄片或透视,复查治疗效果。
9. 早期指导病人作主动性功能锻炼。
10. 骨折应固定到临床愈合为止,一般时间是:锁骨4~8周,肱骨干5~6周,尺桡骨干6~8周,股骨7~9周,胫腓骨8~10周。
颈椎4~6周,胸椎6~8周,腰椎10~12周。
11. 去除外固定前,必须摄X线片,确定骨折愈合为止。
小夹板固定术【适应证】1. 四肢闭合性骨折,但骨折不稳定型者,应配合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2. 四肢开放性骨折已进行内固定者,如股骨髓内针固定后。
【注意事项】1. 所选择夹板长短、宽窄应当合适。
太宽不能固定牢靠,太窄容易引起皮肤坏死。
夹板应占肢体周径五分之四。
2. 应合理放置固定垫,并且位置要准确。
3. 应用夹板前应准确判断病人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以利于观察。
4. 缚带要松紧合适,要求缚后所打的结可以上下移动1厘米。
5. 有计划指导病人作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
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1.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创伤骨科罕睹徐病诊疗典型之阳早格格创做关合性骨合【诊疗重心】1. 病史:中伤史 .2. 体征:具备骨合博有体征:非常十分活动、局部畸形、骨摩揩音(感)等.3. X线照片.【治疗准则】1. 凡是疑有骨合者,一律按骨合处理.2. 有戚克者须先抗戚克;有内净益伤者,先处理内净益伤,而后再处理骨合.3. 痛痛剧烈,可赋予镇痛药物.4. 正在妥当的麻醒下,早期脚法复位.复位时要按X线片所示纠正骨合移位,动做要沉柔.5. 不宁静型骨合,应用牵引术或者切启复位.6. 切启复位时机按简直情况决断.局部肿胀宽沉、伤后超出48小时者,可消肿后脚术.7. 四肢少骨搞骨合复位后,应用石膏或者夹板牢固.8. 复位后立即举止X线正侧位摄片或者透视,复查治疗效验.9. 早期指挥病人做主动性功能锻炼.10. 骨合应牢固到临床愈合为止,普遍时间是:锁骨4~8周,肱骨搞5~6周,尺桡骨搞6~8周,股骨7~9周,胫腓骨8~10周.颈椎4~6周,胸椎6~8周,腰椎10~12周.11. 来除中牢固前,必须摄X线片,决定骨合愈合为止.小夹板牢固术【符合证】1. 四肢关合性骨合,但是骨合不宁静型者,应协共应用皮牵引或者骨牵引.2. 四肢启搁性骨合已举止内牢固者,如股骨髓内针牢固后.【注意事项】1. 所采用夹板少短、宽窄应当符合.太宽不克不迭牢固牢固,太窄简单引起皮肤坏死.夹板应占肢体周径五分之四.2. 应合理搁置牢固垫,而且位子要准确.3. 应用夹板前应准确推断病人神经、血管等益伤情况,以好处瞅察.4. 缚戴要紧紧符合,央供缚后所挨的结不妨上下移动1厘米.5. 有计划指挥病人做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石膏绷戴牢固【包扎前准备】1. 东西:适合大小石膏绷戴卷、温热火(约40℃安排)、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2.患者的准备:(1)背病者及家属接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牢固的需要性.(2)用肥白火洗洁患肢,有伤心者先止换药.【牢固时注意事项】1.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牢固或者博人扶持,并脆持该位子直至石膏包扎完成、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脚掌,禁用脚指.2. 环绕胶葛石膏时要按一定目标沿肢体表面滑动,切忌用力抽推绷戴,并随时用脚抹仄,使各层相互粘合.3. 正在枢纽部位应用石膏条加薄加固,挪动变化时要预防石膏合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者沙袋垫仄.4. 石膏包扎后应证嫡期及诊疗.5. 石膏已搞固往日,注意凸出部勿受压,免得凸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6. 为加速石膏凝固,可正在温火中加搁少许食盐,天气干润可用电炉、电吹风等要领烘搞.7. 石膏牢固应包罗骨合部位的近近端两个枢纽.肢体应暴露指(趾)端以便于瞅察.8. 术后应稀切瞅察,更加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切启或者裁撤石膏:(1)肢体明隐肿胀或者剧痛.(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者神接受压.(3)不明本果的下热.9. 石膏紧动、变硬做废,应立即调换.10. 应饱励患者活动已牢固的枢纽,牢固部位的肌肉应做主动中断、舒弛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及枢纽僵硬.锁骨骨合【病史支集】1. 立即完成病史的支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2. 实量应包罗受伤的时间、体造、部位及伤后处理的通过.【检查】1. 接诊后必须立即完成体格查看.2. 更加注意是可合并血气胸;钝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益伤及锁骨下血管的益伤.3. 应摄锁骨X线片,如果体检猜疑胸腔益伤,应摄胸部X线片以利确诊.4. 拟脚术的病人止血惯例、血型、出凝血时间查看.【诊断】1. 有精确的中伤史.2. 伤处出现痛痛、肿胀、皮下瘀斑,偶尔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有的可能触及到骨合端,大概触及骨揩感.由伤侧肩背锁骨目标纵背叩打痛阳性.3. 锁骨X线片可隐现锁骨骨合及其移位情况.【治疗准则】1. 脚法复位:锁骨牢固戴或者横“8”字石膏牢固4周.无移位或者青枝骨合可间接用上法牢固3周后拍摄X线片,骨合愈合可来除中牢固.2. 脚术治疗:对于锁骨骨合移位宽沉,骨合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者臂丛神经或者胸膜顶,则正在脚术查看的共时止锁骨骨合切启复位、坚韧内牢固.也可根据患者的央供实止脚术.【药物治疗】按骨合三期辨证用药.初期宜活血来淤,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者肢伤一号圆加减,中敷跌挨中敷集;中期宜接骨绝筋,内服可采用新伤绝断汤,绝骨活血汤或者肢伤两号圆,中敷接骨绝筋膏;后期宜着沉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六味天黄丸或者肢伤三圆,中揭脆骨壮筋膏.女童患者骨合愈合赶快,如无兼症,后期不必服药.【疗效尺度】1. 骨合愈合:8周摄X线片复查骨合线消得.2. 延缓愈合:4~8个月摄X线片复查,骨合线仍浑晰.3. 不愈合:8个月摄X线片骨合线仍浑晰.【出院尺度】骨合功能复位,牢固稳当,无近期并收症,可出院.门诊随访.肱骨骨合【病史支集】包罗中伤本量、时间、体造、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通过.【检查】1. 医师接诊后应立即完成体格查看.对于肱骨搞中下1/3 骨合要特天注意是可陪随桡神经益伤.对于肱骨髁上骨合更加是宽沉移位者应注意是可陪随肱动脉益伤;对于启搁性肱骨搞骨合,应注意出血情况、上止血戴时间、桡动脉搏动情况.2. X线查看:对于益伤部位立即拍摄X线片以确诊骨合及相识骨合典型.对于多收性益伤应摄齐肱骨X线片,免得遗漏肱骨解剖颈、中科颈、肱骨髁上、肱骨内中髁、肱骨髁间及肱骨小头骨合.3. 拟脚术的病人止血惯例、血型、出凝血时间查看.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诊断】1. 精确的中伤史.2. 益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揩音阳性、纵背叩打痛阳性.肱骨中科颈骨合可出现肩枢纽功能受限,肱骨近端骨合可出现肘枢纽功能受限.3. 有神经血管益伤则有相映表示.4. 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诊.对于疑肱骨解剖颈或者中科颈骨合可摄胸部X线片.【治疗准则】1. 肱骨解剖颈或者中科颈骨合:(1)无移位骨合,可用三角巾或者颈腕吊戴呵护患侧上肢,或者将患侧上臂揭胸壁牢固,或者用中展架牢固4~6周.(2)有移位骨合,可正在局麻下脚法复位,用超肩枢纽或者中展架牢固,或者用甩肩疗法.(3)若移位明隐的骨合,经反复脚法复位仍不睬念,患者又有较下央供,可止脚术切启复位内牢固.2.肱骨搞骨合:(1)无移位的骨合,用小夹板或者石膏牢固6~8周.(2)有移位的骨合,可正在局麻下止脚法复位,小夹板牢固,也可用悬垂石膏.肱骨搞启搁性骨合或者皮肤缺益需要换药者,可止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3)对于经反复脚法复位仍不谦意,不宁静的粉碎性骨合,或者合并有神经血管益伤,正在脚术探查时可止骨合切启复位内牢固.3. 肱骨近端骨合:(1)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合、内中髁骨合、髁间骨合、肱骨小头骨合,可止肘枢纽功能位石膏牢固.对于髁上骨合,伸直型应功能位牢固,伸直型应伸直位牢固.(2)对于有移位的上述骨合,脚法复位乐成率较矮,应立即止脚术切启复位内牢固.【药物治疗】按骨合三期辨证用药.初期宜活血来淤,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者肢伤一号圆加减,中敷跌挨中敷集;中期宜接骨绝筋,内服可采用新伤绝断汤,绝骨活血汤或者肢伤两号圆,中敷接骨绝筋膏;后期宜着沉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六味天黄丸或者肢伤三圆,中揭脆骨壮筋膏.女童患者骨合愈合赶快,如无兼症,后期不必服药.关合性骨合合并桡神经益伤,可将骨合复位后用夹板牢固,内服药中加进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品,如黄芪,天龙之类,并采用骨科中洗两圆,海桐皮汤熏洗.【疗效尺度】1. 骨合愈合:4个月内愈合.2. 延缓愈合:4~8个月.3. 不愈合:超出8个月骨合线仍浑晰.(1)肱骨解剖颈或者中科颈骨合,可致程度分歧的肩枢纽功能障碍.(2)肱骨近端骨合可致肘枢纽分歧程度的功能障碍.(3)肱骨内中髁骨合可致肘枢纽分歧程度的肘内、中翻畸形.【出院尺度】骨合功能复位,牢固稳当,无近期并收症,可出院.院中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股骨骨合【病史支集】1. 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支集.2. 实量必须包罗中伤爆收的时间、致伤果素、创伤体造、有无合并症、痛痛本量及程度、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历的治疗通过及效验,往日有无类似病史.【检查】1. 必须立即完成体格查看(依照视、触、动、量步调).2. 辅帮查看:(1)有条件者一定摄伤侧X线片.(2)血惯例、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查看.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诊断】1. 具备中伤史.2. 肢体痛痛,功能障碍.3. 骨合博有体征:畸形、骨揩感(音)、反常活动.4. 合并症体征.5. X线片骨合征象.【治疗准则】1. 脚法复位、中牢固:采用石膏,滑动型骨牵引.符合证:(1)女童.(2)病人体量好,不克不迭耐受脚术.(3)骨合可疑,复查X线片前宜中牢固.2. 慢症脚术符合证:(1) 启搁性骨合.(2) 陪随要害神经、血管、肌肉益伤.(3) 合并其余要害净器益伤,病人普遍情况尚可,脚术后有好处挪动变化.3. 克日脚术符合证:(1) 合并得代偿戚克等非常衰竭的病人.(2) 不慢症脚术客瞅条件.(3) 脚法复位不克不迭达到功能性复位或者不克不迭保护功能性复位.(4) 枢纽内骨合.(5) 骨合不愈合或者延缓愈合.(6) 对于女童慎沉思量.4. 脚术要领采用:(1) 股骨细隆间骨合:可采用鹅颈钉、单翼钉、“γ”钉等.(2) 股骨搞中段以上骨合:采用梅花针、钢板等.(3) 股骨搞中段以下骨合:可采用钢板、接锁钉及其余具备锁定功能内牢固器械.(4) 股骨髁及髁上骨合:可采用“L”型钢板、“T”型钢板、骨栓、特形钢板等.5. 辅帮性治疗:(1) 抗死素.(2) 抗戚克:止痛、输血、补液.(3) 预防并收症.(4) 针对于其余器官、构造益伤应用药物.(5) 物理治疗.(6) 功能锻炼可用辅帮设备、器械.【药物治疗】按骨合三期辨证用药.初期宜活血来淤,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者肢伤一号圆加减,中敷跌挨中敷集;中期宜接骨绝筋,内服可采用新伤绝断汤,绝骨活血汤或者肢伤两号圆,中敷接骨绝筋膏;后期宜着沉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健步虎潜丸,中揭脆骨壮筋膏.【疗效尺度】1. 治愈:不扶拐止走三分钟、且很多于三十步.2. 已愈:已达到上述尺度.【出院尺度】骨合功能复位,牢固稳当,无近期并收症,可出院,门诊随访.胫腓骨搞骨合【病史支集】1. 24小时内完成病史支集.2. 实量必须包罗受伤时间、受伤体造、伤后包扎牢固情况,院中处理情况.【检查】1. 查看脚趾背伸活动及脚背动脉搏动情况,排除神经、血管益伤的大概.2. 若小腿肿胀明隐,应共时注意小腿骨筋膜室概括征爆收的大概.3. 摄小腿正侧位X线片.4. 血惯例、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查看.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诊断】1. 有中伤史,伤腿肿痛、活动受限.2. 具备骨合的博有体征,对于小腿上段的骨合,应仔细查看血管、神经情况.3. 浑晰的小腿正侧位X线片,可隐现骨合情况.【治疗准则】1. 无移位或者经整复后无明隐移位的骨合,可止少腿石膏或者小夹板中牢固.2. 斜型、螺旋型或者粉碎型等不宁静性骨合,根据骨合分歧典型,采用骨牵引、石膏或者夹板、脚术内牢固或者中支架等要领,或者共同使用.3. 启搁性骨合的病人,应根据伤情及骨合部位传染情况,浑创后采用骨牵引或者立即内牢固或者中支架牢固.【药物治疗】按骨合三期辨证用药.胫骨中,下1/3后期宜着沉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疗效尺度】1. 治愈:患肢无痛痛,肢体功能活动回复仄常.复查X线片示骨合功能复位,骨痂死少良佳,骨合线消得.2. 已愈:已达到上述尺度者.【出院尺度】骨合功能复位.牢固稳当,无近期并收症,可出院.踝部骨合【病史支集】1. 24小时内完成病史支集.2. 实量必须包罗受伤时间、受伤体造、伤后包扎牢固情况,院中处理情况.【检查】1. 应查看侧副韧戴有无益伤,有无踝枢纽脱位.2. 应摄踝部正侧位X线片.3. 血惯例、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查看.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诊断】1. 有中伤史,伤后踝部肿胀、压痛、功能受限.2. 浑晰的X光片,加上受伤体造不妨精确骨合典型.【治疗准则】1. 对于无移位的踝部骨合,不妨石膏牢固6~8周,并早期止肢体锻炼.2. 对于有移位或者复位后仍有移位的骨合及脱位,应止脚术切启复位内牢固,央供搞到:(1) 踝穴央供解剖对于位;(2) 内牢固必须脆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3) 对于枢纽内的骨及硬骨碎片必须扫除.【药物治疗】按骨合三期辨证用药.普遍中期以来应注意舒筋活络,通利枢纽;后期局部肿胀易消,应止气活血,健脾利干;枢纽混合术后则需补肾壮骨,促进愈合.【疗效尺度】1. 治愈:骨合解剖复位,踝部痛痛消得,止走无不适.2. 佳转:骨合基础达到解剖复位,踝部仍有痛痛或者止走时痛痛.3. 已愈:已达到上述尺度者.【出院尺度】骨合功能复位,牢固稳当,无近期并收症,可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闭合性骨折【诊断要点】1.病史:外伤史。
2.体征:具有骨折专有体征:异常活动、局部畸形、骨摩擦音( 感) 等。
3.X 线照片。
【治疗原则】1.凡疑有骨折者,一律按骨折处理。
2.有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有内脏损伤者,先处理内脏损伤,然后再处理骨折。
3.疼痛剧烈,可给予镇痛药物。
4.在恰当的麻醉下,早期手法复位。
复位时要按 X线片所示纠正骨折移位,动作要轻柔。
5.不稳定型骨折,应用牵引术或切开复位。
6.切开复位时机按具体情况决定。
局部肿胀严重、伤后超过48小时者,可消肿后手术。
7.四肢长骨干骨折复位后,应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8.复位后及时进行 X线正侧位摄片或透视,复查治疗效果。
9.早期指导病人作主动性功能锻炼。
10.骨折应固定到临床愈合为止,一般时间是:锁骨 4~8周,肱骨干 5~6周,尺桡骨干 6~8周,股骨 7~9周,胫腓骨 8~10周。
颈椎 4~ 6周,胸椎 6~8周,腰椎 10~12周。
11.去除外固定前,必须摄 X 线片,确定骨折愈合为止。
小夹板固定术【适应证】1.四肢闭合性骨折,但骨折不稳定型者,应配合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2.四肢开放性骨折已进行内固定者,如股骨髓内针固定后。
【注意事项】1.所选择夹板长短、宽窄应当合适。
太宽不能固定牢靠,太窄容易引起皮肤坏死。
夹板应占肢体周径五分之四。
2.应合理放置固定垫,并且位置要准确。
3.应用夹板前应准确判断病人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以利于观察。
4.缚带要松紧合适,要求缚后所打的结可以上下移动1 厘米。
5.有计划指导病人作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
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 ( 约40℃左右 ) 、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
肢体应露出指( 趾) 端以便于观察。
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
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 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 3)不明原因的高热。
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锁骨骨折【病史采集】1.及时完成病史的采集, 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内容应包括受伤的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的经过。
【检查】1.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2.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血气胸;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的损伤。
3.应摄锁骨 X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 X线片以利确诊。
4.拟手术的病人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
【诊断】1.有明确的外伤史。
2.伤处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时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有的可能触及到骨折端,可能触及骨擦感。
由伤侧肩向锁骨方向纵向叩击痛阳性。
3.锁骨 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况。
【治疗原则】1.手法复位:锁骨固定带或横“ 8”字石膏固定 4周。
无移位或青枝骨折可直接用上法固定3周后拍摄 X线片,骨折愈合可去除外固定。
2.手术治疗: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术检查的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
也可根据患者的要求施行手术。
【药物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初期宜活血去淤,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肢伤一号方加减,外敷跌打外敷散;中期宜接骨续筋,内服可选用新伤续断汤,续骨活血汤或肢伤二号方,外敷接骨续筋膏;后期宜着重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六味地黄丸或肢伤三方,外贴坚骨壮筋膏。
儿童患者骨折愈合迅速,如无兼症,后期不必服药。
【疗效标准】1.骨折愈合: 8周摄 X线片复查骨折线消失。
2.延迟愈合: 4~8个月摄 X线片复查,骨折线仍清晰。
3.不愈合: 8个月摄 X线片骨折线仍清晰。
【出院标准】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门诊随访。
肱骨骨折【病史采集】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
【检查】1.医师接诊后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对肱骨干中下 1/3 骨折要特别注意是否伴有桡神经损伤。
对肱骨髁上骨折尤其是严重移位者应注意是否伴有肱动脉损伤;对开放性肱骨干骨折,应注意出血情况、上止血带时间、桡动脉搏动情况。
2.X 线检查:对损伤部位及时拍摄 X线片以确诊骨折及了解骨折类型。
对多发性损伤应摄全肱骨 X线片,以免遗漏肱骨解剖颈、外科颈、肱骨髁上、肱骨内外髁、肱骨髁间及肱骨小头骨折。
3.拟手术的病人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
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
【诊断】1.明确的外伤史。
2.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纵向叩击痛阳性。
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出现肩关节功能受限,肱骨远端骨折可出现肘关节功能受限。
3.有神经血管损伤则有相应表现。
4.摄正侧位 X线片可确诊。
对疑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摄胸部 X线片。
【治疗原则】1.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1)无移位骨折,可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保护患侧上肢,或将患侧上臂贴胸壁固定,或用外展架固定 4~ 6周。
(2)有移位骨折,可在局麻下手法复位,用超肩关节或外展架固定,或用甩肩疗法。
(3)若移位明显的骨折,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理想,患者又有较高要求,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2.肱骨干骨折:(1)无移位的骨折,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6~8周。
(2)有移位的骨折,可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也可用悬垂石膏。
肱骨干开放性骨折或皮肤缺损需要换药者,可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
(3)对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满意,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在手术探查时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3.肱骨远端骨折:( 1)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内外髁骨折、髁间骨折、肱骨小头骨折,可行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
对髁上骨折,伸直型应功能位固定,屈曲型应伸直位固定。
(2)对有移位的上述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较低,应及时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药物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初期宜活血去淤,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肢伤一号方加减,外敷跌打外敷散;中期宜接骨续筋,内服可选用新伤续断汤,续骨活血汤或肢伤二号方,外敷接骨续筋膏;后期宜着重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六味地黄丸或肢伤三方,外贴坚骨壮筋膏。
儿童患者骨折愈合迅速,如无兼症,后期不必服药。
闭合性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将骨折复位后用夹板固定,内服药中加入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品,如黄芪,地龙之类,并选用骨科外洗二方,海桐皮汤熏洗。
【疗效标准】1.骨折愈合: 4个月内愈合。
2.延迟愈合: 4~8个月。
3.不愈合:超过 8个月骨折线仍清晰。
(1)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致程度不同的肩关节功能障碍。
(2)肱骨远端骨折可致肘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3)肱骨内外髁骨折可致肘关节不同程度的肘内、外翻畸形。
【出院标准】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
股骨骨折【病史采集】1.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
2.内容必须包括外伤发生的时间、致伤因素、创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
【检查】1.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 按照望、触、动、量程序 ) 。
2.辅助检查:(1)有条件者一定摄伤侧 X线片。
(2)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
【诊断】1.具有外伤史。
2.肢体疼痛,功能障碍。
3.骨折专有体征:畸形、骨擦感 ( 音) 、反常活动。
4.合并症体征。
5.X 线片骨折征象。
【治疗原则】1.手法复位、外固定:选择石膏,滑动型骨牵引。
适应证:( 1)儿童。
( 2)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
( 3)骨折可疑,复查 X线片前宜外固定。
2.急症手术适应证:(1)开放性骨折。
(2)伴有重要神经、血管、肌肉损伤。
(3)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损伤,病人一般情况尚可,手术后有利于搬动。
3.限期手术适应证:(1)合并失代偿休克等极度衰竭的病人。
(2)没有急症手术客观条件。
(3)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性复位或不能维持功能性复位。
(4)关节内骨折。
(5)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6)对儿童慎重考虑。
4.手术方法选择:(1)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用鹅颈钉、双翼钉、“ γ”钉等。
(2)股骨干中段以上骨折:选用梅花针、钢板等。
(3)股骨干中段以下骨折:可选用钢板、交锁钉及其它具有锁定功能内固定器械。
(4)股骨髁及髁上骨折:可选用“ L”型钢板、“ T”型钢板、骨栓、特形钢板等。
5.辅助性治疗:(1)抗生素。
(2)抗休克:止痛、输血、补液。
(3)防止并发症。
(4)针对其它器官、组织损伤应用药物。
(5)物理治疗。
(6)功能锻炼可用辅助设备、器械。
【药物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初期宜活血去淤,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肢伤一号方加减,外敷跌打外敷散;中期宜接骨续筋,内服可选用新伤续断汤,续骨活血汤或肢伤二号方,外敷接骨续筋膏;后期宜着重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健步虎潜丸,外贴坚骨壮筋膏。
【疗效标准】1.治愈:不扶拐行走三分钟、且不少于三十步。
2.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
【出院标准】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胫腓骨干骨折【病史采集】1.24 小时内完成病史采集。
2.内容必须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伤后包扎固定情况,院外处理情况。
【检查】1.检查足趾背伸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排除神经、血管损伤的可能。
2.若小腿肿胀明显,应同时注意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可能。
3.摄小腿正侧位 X线片。
4.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
【诊断】1.有外伤史,伤腿肿痛、活动受限。
2.具有骨折的专有体征,对小腿上段的骨折,应详细检查血管、神经情况。
3.清晰的小腿正侧位 X线片,可显示骨折情况。
【治疗原则】1.无移位或经整复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行长腿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
2.斜型、螺旋型或粉碎型等不稳定性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选取骨牵引、石膏或夹板、手术内固定或外支架等方法,或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