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西方礼仪文化》简介及教学进程
西方文化礼仪简介

西方文化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礼仪了解西方与中国文化礼仪上的差异中西方不同的饮食观念西方饮食文化,餐桌上的礼仪2、能力目标:掌握西方文化的基本礼仪掌握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能用西餐餐具正确地食用西餐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庄重,优雅的行为举止,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形象。
[授课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教学重点]1、了解西方文化礼仪2、对比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礼仪3、在各种不同场合与西方人交往时应注意的事项4、西餐餐桌礼仪,及餐具如何使用[教学难点]将中西文化进行细节上的对比[讲授内容]西方文化礼仪简介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首先西方人的姓名排列跟我们就刚好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应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
相比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
通常只招呼一声“Hello”,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
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二、西方文化礼仪之“介绍礼仪”: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有第三者介绍。
如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认识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做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的名字。
对方若不做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
用句型“This is ××× and this is xxx….”介绍俩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同性之间,介绍完毕后应先伸手相握,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Nice to meet you)”。
不要说“久仰”或“希望以后常联系”之类的话。
有些国家会将“联系”理解为有要相求于他。
(三)、西方文化礼仪之“交谈礼仪”: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2、礼仪与西方礼仪概述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说明:1.教案首页中各栏目内上下尺寸可自行调整。
2.教案首页后续页用河南科技大学教案专用纸书写,或使用A4纸打印。
课程名称西方文化与礼仪 计划学时 3 授课章节第二章 礼仪与西方礼仪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西方文化与礼仪的的概述部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礼仪的涵义、特征和意义;了解现代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了解现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基本内容:1、礼仪的涵义、特征和意义2、现代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3、现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多媒体播放《司密斯来到了华盛顿》教学重点和难点:礼仪的涵义、特征和意义;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现代西方礼仪的基本原则。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本章采用讲课、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作业与思考题:1、论述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
2、论述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西方礼仪概述一、礼仪概述(一)礼仪的概念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类的社会性。
人类的活动不但受着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规律以及由社会规律决定的各种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
在这些社会规范中,除了道德规范和规律规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礼仪规范。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从一个人对它的适应和掌握的程度,可以看出他的文明与教养的程度。
因此,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礼仪这门学科,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
为了正确理解和把握一系列礼仪规范,有必要先阐明礼仪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规定,礼仪的本质规定,可以通过礼仪本身揭示出来。
本节主要介绍礼仪的涵义、特性和礼仪的基本内容。
1 、礼仪的涵义在欧洲,“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作为法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为了展示司法活动的威严性,保证审判活动能够合法有序地进行,总是既安排得庄严肃穆,又要求所有进入法庭的人员必须十分严格地遵守法庭纪律。
《西方礼仪》教案1

Chapter 1 Introduction1. The contents of etiquette1) The origin of etiquette它源于原始时代,随着人类文化的诞生,与礼仪相关的内容就出现了。
古代的礼仪活动、礼仪制度派生于早期的祭祀仪式,他们与原始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中西方)。
礼仪制度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它是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制度和规范。
(如:在中国,完整的礼仪制度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后来自孔、孟及其后者的不断弘扬,它逐步得以流传、发展,也更加完善,并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如:忠、孝、仁、义等)2) Why to study etiquette?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黄遵宪:“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生,因人情而为之者也。
人情者何?习惯是己。
”礼仪文化正是人们在自觉甚至半自觉状态下遵循这些习俗而长期积累并逐步形成的。
3) What is etiquette?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规范,礼仪本身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原则以及公德。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征的礼仪习俗,这种礼仪文化凝聚着该民族的精神。
(如:中国,忠、孝、仁、义;西方,女士优先,温文尔雅)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过,“每个民族都非常珍视习俗,习俗是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除了环境和文化进步之外不屈服于任何权利的东西“。
所以,民族礼仪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原则和规范,同时也不可能被随意干涉和更改。
2. Characteristics of Etiquette1)礼仪的民族性(nationalist, local character)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差异在历史上就发生过许多冲突。
—乾隆接见英国使者“马嘎儿尼”祝寿,因行何种“见面礼”而发生巨大的冲突。
按中国君臣传统见面礼—三跪九叩,但英国传统—鞠躬三次。
幼儿园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学习西方礼仪

幼儿园中外文化交流教案学习西方礼仪幼儿园中外文化交流教案主题:学习西方礼仪课程目标:1.了解西方礼仪的基本知识;2.学习西方礼仪的基本动作;3.提高幼儿的跨文化交流能力;4.培养幼儿乐于与外国人交流的意愿。
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长:60分钟教学内容:1.西方礼仪的基本知识了解西方礼仪的含义、目的、形式等基本知识,并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让孩子们了解西方礼节的外在形式。
2.学习西方礼仪的基本动作(1)握手幼儿需要了解握手的基本要点,例如握手时要用右手,握手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等等,老师可以与幼儿进行示范,让幼儿模仿练习。
(2)致意西方致意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鞠躬、拱手和微笑等,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致意方式,并对其进行模仿练习。
3.西方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幼儿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礼仪差异,例如在交流中不同的问候方式、不同的交谈方式等,让幼儿了解到这些差异,并学习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文化。
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介绍西方礼仪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并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起幼儿的兴趣。
2.实践法老师将幼儿分为小组,进行握手、致意等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西方礼仪的理解和掌握。
3.互动法老师通过问题、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增强幼儿对西方礼仪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法教师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记录幼儿参与度、表现等信息,通过观察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2.问答法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幼儿对西方礼仪的掌握程度。
3.自评法老师通过数学化的方式让幼儿自评,了解幼儿自我学习情况。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5分钟)(1)出示一张关于西方礼仪的图片,向幼儿简单介绍西方礼仪的概念。
(2)让幼儿自己想想为什么西方文化中要有礼仪,有何作用。
第二步:学习西方礼仪的基本动作(30分钟)(1)握手的基本要点老师向幼儿介绍握手的基本要点,例如握手时要用右手,握手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等等。
现代西方礼仪ppt课件

三,贵在少。送礼应该少而精。针对西方人士的礼品有
玉饰、蜡染或真丝服饰、景泰蓝、绣品等。西式的礼物
有高级巧克力、红酒等
精选编辑ppt
31
宴会礼物
参加宴会时,应在见面之初把礼物赠予对方,当自己以 东道主身份接待来宾时,通常是在对方告辞之前向对方 赠送礼品。在告别宴会上赠送或到其下榻处赠送都可。
精选编辑ppt
精选编辑ppt
25
称谓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平辈之间才可以 “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 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 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 “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 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 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 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 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等。白花也可作生日或命名日
的礼花。送与中年人的,宜为
大朵花;送与年轻人或孩子的,
宜为多色彩的小花。许多欧洲
人赠花时,只送单数。复活节
精选编辑时pp,t 可送盆花。
35
送花的禁忌
法国、意大利和拉美一些国家把菊花看做不吉利的花, 只有人死了才在灵前摆一束菊花,所以不能把菊花送人 或作为装饰花。西班牙人忌菊花和大丽花。罗马尼亚人 送花时,只送双,不送单。日本人把菊花用做祭祀,从 不送人,且忌荷花作为装潢。
精选编辑ppt
44
(3)双腿斜放式
坐在较低的椅子上时,双脚垂直放置的 话,膝盖可能会高过腰,较不雅观。这 时最好采用双腿斜放式,即双腿并拢之 后,双脚同时向右侧或左侧斜放,并且 与地面形成45度左右的夹角(如图所示), 这样的话,就坐者的身体就会呈现优美 的“s”形。当坐沙发时,这种姿势最实 用。须注意两膝不宜分开,小腿间也不 要有距离。
《西方礼仪》教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1. The contents of etiquette1) The origin of etiquette它源于原始时代,随着人类文化的诞生,与礼仪相关的内容就出现了。
古代的礼仪活动、礼仪制度派生于早期的祭祀仪式,他们与原始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中西方)。
礼仪制度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它是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制度和规范。
(如:在中国,完整的礼仪制度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后来自孔、孟及其后者的不断弘扬,它逐步得以流传、发展,也更加完善,并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如:忠、孝、仁、义等)2) Why to study etiquette?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黄遵宪:“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生,因人情而为之者也。
人情者何?习惯是己。
”礼仪文化正是人们在自觉甚至半自觉状态下遵循这些习俗而长期积累并逐步形成的。
3) What is etiquette?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规范,礼仪本身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原则以及公德。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征的礼仪习俗,这种礼仪文化凝聚着该民族的精神。
(如:中国,忠、孝、仁、义;西方,女士优先,温文尔雅)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过,“每个民族都非常珍视习俗,习俗是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除了环境和文化进步之外不屈服于任何权利的东西“。
所以,民族礼仪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原则和规范,同时也不可能被随意干涉和更改。
2. Characteristics of Etiquette1)礼仪的民族性(nationalist, local character)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差异在历史上就发生过许多冲突。
—乾隆接见英国使者“马嘎儿尼”祝寿,因行何种“见面礼”而发生巨大的冲突。
按中国君臣传统见面礼—三跪九叩,但英国传统—鞠躬三次。
西方文化与礼仪课件PPT课件(25页)

•
2、当热诚变成习惯,恐惧和忧虑即无处 容身。 缺乏热 诚的人 也没有 明确的 目标。 热诚使 想象的 轮子转 动。一 个人缺 乏热诚 就象汽 车没有 汽油。 善于安 排玩乐 和工作 ,两者 保持热 诚,就 是最快 乐的人 。热诚 使平凡 的话题 变得生 动。
•
3、起点低怕什么,大不了加倍努力。人 生就像 一场马 拉松比 赛,拼 的不是 起点, 而是坚 持的耐 力和成 长的速 度。只 要努力 不止, 进步也 会不止 。
•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 感叹号 ,但我 们可以 歌咏最 感人的 诗篇; 即使不 能阻挡 暴风雨 的肆虐 ,但我 们可以 左右自 己的心 情;即 使无法 预料失 败的打 击,但 我们可 以把它 当作成 功的一 个个驿 站。
•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 源。这 个世界 是公平 的,你 要想得 到,就 得学会 付出和 坚持。 每个人 都是通 过自己 的努力 ,去决 定生活 的样子 。
• 颜色忌:欧洲人多忌黑色,认为黑色是丧礼 之色。
• 婚服忌:姑娘在结婚之前,忌讳试穿婚礼服。 据说,此忌可防未来婚事的破裂。
• 婚期忌:除英国人而外,多数西方人严忌星 期六结婚,认为此日绝非行,但在同性者之间忌 讳携肩挽手。他们认为,公然搭肩携手的 同性者,必是令人鄙视的同性恋者。
道德方面
• 排队的习惯 美国人做事都讲规章制度。因此,排队成了他们 的固有的习惯。去商店购物、进餐、买票、上车 等都按顺序进行,绝对没有人插队,熟人见面互 相点头即可,不会乘机帮忙。给你提供服务的办 事员如果发现有人插队,立即制止,不讲情面。 轮到你的时候,还要等到他或她叫你的时候,你 才可以越过黄线接受服务。否则会受到批评。
•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 想念就 联系, 疲惫就 放空, 被孤立 就讨好 ,脆弱 就想家 ,不要 被现在 而蒙蔽 双眼, 终究是 要长大 ,最漆 黑的那 段路终 要自己 走完。
西方礼仪幼儿园教案

西方礼仪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文明、礼貌的行为。
3.通过学习礼仪,培养幼儿的细致、认真和耐心等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知识1.什么是礼仪?2.礼仪的种类和分类。
3.西方礼仪的基本概念。
4.西方餐桌礼仪和礼仪十诫。
2. 礼仪实践1.与人交往时的基本礼仪。
2.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社交场合的应用。
3.餐桌礼仪的实践。
4.礼貌用语和礼仪习惯的养成。
3. 礼仪游戏1.手工制作精美的餐具、脸谱制作等游戏。
2.关于礼仪的趣味游戏:比如“猜字谜”、“接龙游戏”“扮演模特”等。
三、教学方法1.讲述式教学:通过PPT、演讲等形式介绍礼仪知识。
2.示范演示:通过教师的实际表演来演示合适的礼仪行为。
3.游戏教学:通过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来使幼儿感到学习有趣。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介绍礼仪知识1.教师介绍什么是礼仪。
2.PPT展示礼仪的分类和种类3.阐述西方礼仪的基本概念,如举止、行为方式、言语等。
第二节: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社交场合的应用。
1.教师通过演示来示范礼仪的正确行为。
2.请幼儿进行模仿和实践。
3.验证幼儿的学习成果。
第三节:西方餐桌礼仪1.教师通过演示来示范西方餐桌礼仪的正确行为。
2.请幼儿进行模仿和实践。
3.验证幼儿的学习成果。
第四节:礼仪游戏1.分组进行手工制作精美的餐具和脸谱制作等游戏。
2.分组进行一些互动游戏来使幼儿感到学习有趣。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标准。
2.通过问答、小测试来检测幼儿学习的成果和掌握的知识程度。
六、教学总结本教学重点是介绍西方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良好品质。
通过讲述式教学、示范演示、游戏教学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
在教学的最后,通过教学评估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大学西方文化与礼仪教案

大学西方文化与礼仪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针对大学英语课程,以西方文化与礼仪为主题,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为目的。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和礼仪习俗,增强他们与外国人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主要元素和特点。
2.了解西方重要节日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3.学习西方基本礼仪和社交习惯。
4.提高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西方文化概述a. 欧洲、美国及其文化特点b. 文化差异的思考2. 西方节日及相关习俗a. 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节日的起源b. 节日的主要习俗和庆祝活动3. 西方基本礼仪和社交习惯a. 礼仪和礼节的意义b. 西方社交习惯和表达方式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和讨论2. 视频观看3.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列举出西方人常用的礼仪和社交习惯。
2. 情境展现:选用几段视频向学生介绍一些欧美文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特点。
3. 学习重点: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演练,学习西方一些重要节日的起源、庆祝方法及相关经典习俗。
4.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生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西方节日的庆祝活动,并在课堂上向全班大家分享展现。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西方文化知识和礼节规范,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能力,对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和加强。
七、教学资源1. 视频曲目:《欧洲文化概述》、《美国文化特点》等。
2. 材料:百度百科中的西方文化介绍和各大节日介绍、社交礼仪和相关细则。
八、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其他欧美节日,并制定一个详细的庆祝活动方案。
2. 学生可以自行组织一个西方风格的主题派对,以提高自己的交际技巧和英语口语水平。
秦春梅西方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西方礼仪》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西方礼仪》课程类型:人文类授课教师:秦春梅课时安排:15 课时/学期授课对象:7、8年级学生二、课程简介:《西方礼仪》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西方礼仪的介绍,规范我校学生的行为,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
我们把“”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日常交往礼仪”、“家庭礼仪”,“集会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素质教育的殿堂。
三、课程目标1. 通过西方礼仪知识的学习,规范的学生举止言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 认知明理,学握文明礼仪知识;营造环境,形成文明礼仪氛围;开展活动,促进礼仪行为养成;检查评比,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使本校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彬彬有礼的习惯,养成儒雅文明的气质。
成为名副其实的外国语学子。
4. 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教育手段。
四,课程内容1、专项课程设置。
我们把该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课表,每两个班每周的周三安排一个课时。
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通过讲解,小组讨论,模拟课堂等形式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西方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了解西方礼仪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2、实践:①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③竞赛展览:通过班队,板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
④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我是小公民”、“我是小绅士”“今天我当家”、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认识西式礼仪教案

认识西式礼仪教案教案标题:认识西式礼仪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西式礼仪的背景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3. 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下运用西式礼仪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西式礼仪的定义和历史背景;2. 西式礼仪的基本原则;3. 不同场合下的西式礼仪示范和练习。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西式礼仪示范素材和案例;3. 角色扮演道具(如餐具、名片等)。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西式礼仪示范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接触到西式礼仪的场景。
导入:2. 与学生一起讨论西式礼仪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并简要介绍西方文化对礼仪的重视。
主体:3. 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西式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注意仪态、表达自己的态度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4. 分别讨论不同场合下的西式礼仪要求,包括商务会议、社交聚会、正式宴会等。
针对每个场合,展示相关的示范素材和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
实践: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要求他们在该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西式礼仪知识,并互相进行评价和反馈。
总结:6.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西式礼仪内容,并开展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实践中的体会和遇到的困难。
强调西式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和传播。
拓展:7.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并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制作海报或PPT展示。
评估:8. 设计一份小测验或问卷,检测学生对于西式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家庭作业:9. 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场合,观察和研究该场合下的西式礼仪要求,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10. 邀请一个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西式礼仪的实际演示和分享,进一步拓宽学生对西式礼仪的了解。
《各国文化与礼仪》课程教案

《各国文化与礼仪》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特点和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进国际间的友谊与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亚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2. 欧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3. 北美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4. 南美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5. 大洋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和礼仪规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习惯。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比较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 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不同国家的文化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各国文化与礼仪》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各国文化特点和礼仪规范的PPT。
3. 案例:收集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案例。
4. 道具:准备一些代表各国文化的物品,如服装、饰品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行为举止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后续章节待补充)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亚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2. 第二课时:欧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3. 第三课时:北美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4. 第四课时:南美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5. 第五课时:大洋洲国家的文化特点与礼仪规范6. 第六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7. 第七课时:角色扮演与实践活动8. 第八课时:总结与复习9. 第九课时: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策略10. 第十课时:课程总结与评价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国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各国文化的兴趣。
中西礼仪文化对比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申请表《中西礼仪文化对比》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西礼仪文化对比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学分:16学时适用专业: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西礼仪文化对比》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人文类型课程,介绍世界各地区礼仪发展的历程,评价和比较中外礼仪、民族文化在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
它适合各专业学生修读,可以作为文科类的基础课程,也可以作为理工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礼仪发展、演化史,特别是介绍各个主要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意义。
在对高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类的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本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各主要民族和地区礼仪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总体把握。
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充分感受西方一些国家和中国等地区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作一比较,以认目前我们自己礼仪所处的阶段,认识到我们当代礼仪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深刻反思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也通过学习我们自己的古代丰富发达的礼仪,增强早已失去的自豪感,以痛定思痛,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为恢复传统文化、为推广旧有的中华礼仪、为树立几乎失去的民族自豪、自尊、自信而努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及内容(一)课程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礼仪素养,培养学生面对异域文化的自立能力,为将来胜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熟悉基本的西方文化与社交礼仪,还要锻炼独立、应变的能力,以便将来快速适应异域的文化差异。
本课程是一门文化知识型,应用型的课程。
1)使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熟悉中国文化,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自觉性2)介绍中西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使学生较好地宣传我国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达到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对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关于西方礼仪文化的ppt

制作工艺:
去梗、榨汁、发酵、藏酿、装瓶
成分功效: 水(80%)、酒精、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酚类化合物(红色素以及单
宁)、糖分、芳香物质、 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
适量饮用葡萄酒: ①滋补作用: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可不经过预先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②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③美容养颜,抗衰老,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 ④可以保护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
第三章 西方饮食民俗与礼仪
1、民俗的概念、形成与作用
民俗原意是指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 民俗今译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广大民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文化。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 时也是民众习惯、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极强的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 地域性、民族性等重要特征。 礼仪:指为表示某种情感而举行的仪式,常与民俗交织在一起,共同展示一个国家、民族、 地区的思想与精神面貌,在一定意义上是窥视各地区、各民族、各个国家社会心态的重要窗口。
1、葡萄酒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与功效
发展历程:
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古代的波斯(今日伊朗)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之后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 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 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
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 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 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 “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 以上。
公选课《西方礼仪文化》简介及教学进程

公选课《西方礼仪文化》简介及教学进程
主讲:许丹丹
一、课程编号、类别与授课学时
课程编号:601012341
类别:人文社科类
授课学时:16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即将走向社会的在校大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西方礼仪文化知识,未来在和外国友人的交往中更完美地展示自己,体现中国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分别对日常交际礼仪、公共场合的行为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婚礼礼仪、商务礼仪以及在西方礼仪文化中的禁忌进行了描述。
三、课程修读要求
1.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或基础英语
2.适合专业、年级: 所有专业,大二和大三学生;
四、教学进程
说明:每次课2学时
五、参考资料(至少5本、种)
《西方礼仪文化》,欧玲, 重庆大学出版社
《欧洲文化入门》,王佐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外礼仪文化比较》,刘佩华,中山大学出版社
《由独享到共有——西方人的习俗、礼仪及文化》,高福进,上海辞书出版社
《现代礼仪学概论》,朱燕,清华大学出版社。
西方礼仪文化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名称:西方礼仪文化任课教师:周伯亮学生姓名:梅焕文学生学号: 31403120125班级: 14物流管理(1)班成绩:题目1:《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引言: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
不管是在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对我们日常交流有着至关重要。
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1餐具摆放的差异从餐具摆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
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
当然,绝对不可以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
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
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局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
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右,餐具靠左“,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放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杯酒,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
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
2座次安排的差异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双方搜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
中国人请客传统上是用八仙桌。
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
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
因为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
“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
”在西方,通常,卓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
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
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09.西方的礼仪文化PPT课件

办公室或客房礼仪
• 约定和通知并按时抵达。 • 先按门铃或敲门经主人应允后才可进入 • 因急事而又无法先行约定,必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
交谈礼仪
• 委婉含蓄,表达巧妙 • 善于倾听 • 坦率诚恳 • 诙谐幽默
忌谈话题
• 疾病、死亡 • 年龄和婚姻情况 • 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 • 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 对方反感的问题 • 不要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 • 不要讥笑讽刺他人 • 对宗教问题也应持慎重态度。
着装礼仪
免在深夜打搅对方;万不得已在休息时间约见对方时, 则应先致歉意,或者说“对不起,打搅了”并赶紧说 明打搅的原因 • 不要站在门口谈话。进入室内说话时间短的,可以不 必坐下,事毕也不要多逗留 • 如需长时间谈话,应在主人邀请下方可入座,但预先 没有约定,谈话时间尽量不要过长
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
• 自觉遵守秩序 • 飞行途中需躺下休息时,要先向后座的乘客打声招呼,再把座椅
女士优先的礼仪
• 男士陪女士上车,应先开门,并且用手挡在女士头顶与车门顶之 间,协助登车后自己再上车。
• 上下电梯、楼梯或进房间时,女士先行。 • 进入剧场或电影院,女士在先,男士在后。 • “以右为尊” • 人行道上,男士应走在靠车道的一边来保护女士。 • 重要会见,夫人走在前面,丈夫跟在后面。 • 宴请进餐,先给女士上菜。
石和金银饰物了 • 追求华丽,金色最好 • 体现高雅,铂金是上佳选择 • 珍珠项链,适合女士在多种场合佩戴 • 胸针别在左肩上方,如受领子影响,也可以别在翻领上 • 西方女性对耳环格外青睐 • 丝巾打出各种花结系在脖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选课《西方礼仪文化》简介及教学进程
主讲:许丹丹
一、课程编号、类别与授课学时
课程编号:601012341
类别:人文社科类
授课学时:16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即将走向社会的在校大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西方礼仪文化知识,未来在和外国友人的交往中更完美地展示自己,体现中国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分别对日常交际礼仪、公共场合的行为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婚礼礼仪、商务礼仪以及在西方礼仪文化中的禁忌进行了描述。
三、课程修读要求
1.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或基础英语
2.适合专业、年级: 所有专业,大二和大三学生;
四、教学进程
说明:每次课2学时
五、参考资料(至少5本、种)
《西方礼仪文化》,欧玲, 重庆大学出版社
《欧洲文化入门》,王佐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外礼仪文化比较》,刘佩华,中山大学出版社
《由独享到共有——西方人的习俗、礼仪及文化》,高福进,上海辞书出版社
《现代礼仪学概论》,朱燕,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