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拓跋鲜卑的汉化

合集下载

鲜卑汉化与北朝书风的渐变

鲜卑汉化与北朝书风的渐变

对后世影响
为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 基础。
03
北朝书风的演变与特点
北朝书风的演变过程
01
02
03
早期
受汉文化影响较小,保留 了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 风格。
中期
随着鲜卑族与汉文化的融 合,书风逐渐向汉文化靠 拢,但仍保留了北方少数 民族的特色。
晚期
鲜卑汉化程度加深,书风 更加接近汉文化,形成了 独特的北朝书风。
其次,在结体上,北朝书法家借鉴了汉族书法的结构原则, 使得作品章法更为严谨,字形更加美观。此外,在墨色和纸 张的选择上,北朝书法家也开始注重品质和质感,使得作品 更具艺术价值。
鲜卑汉化对北朝书风的深远影响
鲜卑汉化对北朝书风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了北朝书 法的发展和创新。在鲜卑汉化的过程中,北朝书法家不断 吸收汉族书法的精髓,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风 格。
鲜卑汉化和北朝书风的历史经验,对 于当今民族文化交融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强调了文化交流和融合在促进 民族团结和社
深化对历史时期文化交流的理解
研究鲜卑汉化与北朝书风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过程。
启发对当今文化交融的反思
通过对鲜卑汉化和北朝书风的研究,我们可以反思当今社会文化交融的现状和问题,以期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 政权,统一北方,开 创了北朝时期。
鲜卑族在东汉末年开 始崛起,经过三国、 西晋、东晋等时期, 逐渐壮大。
鲜卑族的文化特色
鲜卑族文化具有游牧民族的特 点,重视武勇、力量和独立性 。
鲜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 惯等方面与汉族有较大差异。
鲜卑族文化在历史演变中不断 吸收汉族文化元素,逐渐与汉 族文化融合。

鲜卑族孝文帝拓跋宏的文化变革

鲜卑族孝文帝拓跋宏的文化变革

鲜卑族孝文帝拓跋宏的文化变革这些马蹄声的起点,是大兴安岭北部的东麓。

那儿有一个仍然处于原始游牧状态的民族——鲜卑族。

鲜卑族中的拓跋氏一支,渐有起色。

“拓”,是“开拓荒地”的“拓”;“跋”,是“长途跋涉”的“跋”。

很巧,他们果然要开拓荒地,长途跋涉。

他们曾在汉武帝的征战下西迁和南移,又曾与匈奴残部联合,战胜其他部落,称雄北方,并建立王朝。

这个王朝,根据一位汉族人士的提议,称为“魏”,历史上叫作北魏王朝。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战,它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成为强大的统治者。

这个鲜卑族,按照世界史学界的说法,叫“北方蛮族”;按照现代歌唱家的说法,是“一头北方的狼”。

然而,正是这个又有蛮性又有狼性的族群,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境界。

鲜卑族踏进文明门槛比较晚,当他们问鼎中原的时候,拥有文字的时间才一二百年。

由这样一个民族来统治已经辉煌了两千多年的黄河流域,来统治高尚精雅的汉文化,能行吗?他们会不会让汉文化遭遇空前浩劫而彻底崩溃?这种情况,在人类文化史上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也就是说,已经走向老化的中国文化,又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危机。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千古真理:更大的危机极有可能是转机。

暴风雨后,云霞满天。

按照常规,蛮强的马队在征服已开发地区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大量屠杀、大量抢掠、大量奴役、大量驱逐。

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力气对付匈奴?就是要防止这种情景的出现。

其实在鲜卑族统治集团中,也一直存在这样的“鹰派势力”,或曰“狼派势力”。

其中有一批人竭力主张在中原废弃耕地,变成草原’因为那才能使他们的游牧健儿纵横驰骋,保持统治地位。

这中间出现的是一个沉重的文化选择题:选择游牧文化,还是选择农耕文化?对鲜卑族来说,选择前者很容易,因为是轻车熟路,信马由缰;选择后者很困难,因为要改弦易辙,从头学习。

如果能够保留农耕文化,就会有大量稳定的赋税所得,即使不再征战也财源滚滚,这让游牧民族的首领们非常眼馋,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实行均田制、户籍制、州郡制、赋税制,每个“制”的实行又必须依仗熟于此道的汉族官吏。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张元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摘要:本文按照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撞、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碰撞/交流/汉化/士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华夏文明的承启和发展显示出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此时期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使中原地区呈现出民族杂糅的局面,并形成各族之间交融的现象。

再加之继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相对低迷,同时又是在老庄学说之上形成的玄学及本土宗教——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间冲突碰撞、借鉴交流并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华夏文明在这种异族文化和外来宗教的冲击之下,显示出巨大的张力,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

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

故此,史学工作者对此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总结。

并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突碰撞、交流、汉化、融合,结合研究成果状况进行综述。

一、冲突碰撞关于这一方向的研究重心学界都将其集中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与碰撞,并指出胡、汉两者之间的冲突其实质上是“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又由此引出民族心态和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刘晓明、黄小荣《魏晋胡汉文化习尚比较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理性因素》(《争鸣》1989年第5期),作者试图通过对魏晋时期胡汉文化习尚的比较,及其冲突的文化诠释,进而说明体现在文化习尚背景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古代那种具有明显缺陷的理性文化的影响,正确评估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纠偏作用。

提出文化习尚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指出胡汉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它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

“拓跋”、“鲜卑”合称与拓跋氏族称问题

“拓跋”、“鲜卑”合称与拓跋氏族称问题

“拓跋”、“鲜卑”合称与拓跋氏族称问题作者:郭硕来源:《人文杂志》2016年第02期内容提要以“拓跋鲜卑”或“鲜卑拓跋部”作为北魏创立者的族称是学术界的通行做法,不过这些近代学界提出的概念并非当时所有的习称。

“拓跋”一词在魏晋南北朝的史料中都是作为姓氏使用的,当时普遍使用的族称只是“鲜卑”。

用以与其他鲜卑部族相区分的族称也不是“拓跋”,而是“索头”。

“索头”称号最初也不是贬称,其起源与地名相关,与鲜卑系族称的命名逻辑一致。

只是“索头”称号随着历史的衍化而原始语意消解,“拓跋”的词义则逐渐泛化并取代了这一原始族称。

关键词拓跋鲜卑索头族称姓氏〔中图分类号〕K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2-0083-09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史与政治史的研究中,“拓跋鲜卑”或“鲜卑拓跋部”都是绕不过去的概念。

学界一般认为拓跋鲜卑应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凉的河西鲜卑秃发部等,而习惯上往往仅指北部鲜卑。

一般民族史和北魏断代史的学者均作类似界定,前者如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20页;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后者如杜士铎:《北魏史》,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8页。

与“北部鲜卑”在《晋书》中才有出现不同,“拓跋”和“鲜卑”这两个语词在传世文献中非常常见,但将二者合称“拓跋鲜卑”或者“鲜卑拓跋部”却是近代以来的事。

对通用的“拓跋鲜卑”、“鲜卑拓跋部”等概念,一般都是作为北部鲜卑的族名处理而习以为常,但对于这一处理方式是否存在削足适履的情况,则应当依据史实重新检讨,并对其性质进行重估。

一、关于“拓跋”的性质:问题的提出清末周济在所著《晋略·刘琨传》的论赞中较早使用了“拓跋鲜卑”一词指代猗卢一系的势力,周济:《晋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89年,第182页。

但限于史论的体例,周氏并没有点明这一语词有何特殊的涵义。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成也汉化,败也汉化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成也汉化,败也汉化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成也汉化,败也汉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个不幸的皇帝,也是一个特别幸运的皇帝。

拓跋宏的不幸在于,生在一个有早熟、早死传统的帝皇之家,他需要在皇位之上需要虚坐近19年,到23岁才能亲政;而他的幸运在于有一个好祖母——冯太后。

后世所说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很多也将冯太后所践行的改革也归于拓跋宏的功绩,其实后世我们所说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

广义来说,包括冯太后的改革都是借拓跋宏的皇帝身份颁布的,所有这些功劳都归于拓跋宏;而狭义来说,冯太后的制度性改革其实也有专属名词,被称为“太和改制”,而拓跋宏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汉化改革”。

“思路正确”还需要“程序正确”——拓跋宏步步为营的汉化改革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23岁的拓跋宏终于正式亲政。

在未来短短9年的亲政过程中,拓跋宏没有辜负皇祖母冯太后的悉心培养,完成了一项足以超越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伟大功绩——汉化改革。

后世的我们在说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之时,基本用八个字就能概括:迁都洛阳、革俗汉化。

对于唯我独尊的皇帝来说,似乎只要思想境界正确,做起来并不难。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仅仅是思想正确是不够的,真正的拓跋宏在程序上依然需要正确,才能完成汉化改革的伟大成就。

这一过程说是步步惊心完全不过分。

拓跋宏汉化的第一步:追尊祖先庙号。

公元491年7月,拓跋宏下令追尊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为“太祖”。

当初,拓跋嗣继拓跋珪皇位后,因不满拓跋珪杀自己母亲的行为,因此在给拓跋珪上庙号时仅定为“道武”,大有抹杀拓跋珪开创北魏帝国功绩的意思。

而拓跋宏此次追尊拓跋珪为“太祖”,就将北魏建国的起源与中原紧密关联了,更主是在北魏皇室与曾经草原游牧民族拓跋鲜卑之间划上了一个明确的界限。

此举,没有遭到任何人反对,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帝皇家务事,只有拓跋宏明白,自己的汉化改革大幕已悄然拉起。

拓跋宏汉化的第二步:定五行,归正溯,取消异姓王公元492年1月5日,拓跋宏下令:依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确定北魏为水德,上承晋王朝的金德。

简论鲜卑汉化与北朝兴衰_李春玲

简论鲜卑汉化与北朝兴衰_李春玲


在北方内迁五大少数族中间, 鲜卑族是最落后的一个民 族, 而拓跋部又是鲜卑族中最落后的一支。在拓跋珪建国 时, 仍然具有部落联盟的遗痕。部落酋长权势很大, 各部落 叛降无常。然而, 落后的征服者往往被所征服地区的先进文 明所征服, 这又是不可改易的铁则。
早在拓跋部进入中原地区的时候, 就与中原皇朝发生密 切联系, 也有相当数量的汉人进入其活动地域, 使其逐步受 到影响, 经济生活开始有所变化, 农业所占比重日益加大。 经济生活的变化, 促使其较易接受汉族的文明。但是由于拓 跋部的落后, 除了民族分野之外, 无论统治思想、统治方 式, 还是剥削方式, 依然与汉族权贵存在很大矛盾。到孝文 帝时, 拓跋部内部贫富分化与对立更趋明显, 拓跋贵族大量 圈占土地, 一般拓跋成员及汉族“新民”日益丧失土地, 平 城一带流民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二。不仅社会治安受到威 胁, 就连政权稳定也受到挑战, 兵源大成问题, 昔日所依靠 的力量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敌对势力。孝文帝及其祖母文明 冯太后决定改弦易辙, 在经济领域实行均田制度, 在政治领 域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
登 国 元 年 ( 386) 正 月 , 拓 跋 珪 即 代 王 位 , 建 元 。 四 月, 改称魏王, 北 魏 始 建 国 。 皇 始 元 年 ( 396) 七 月 , 拓 跋 珪 建 天 子 旌 旗 , 改 元 。 三 年 ( 398) , 定 都 平 城 。 十 二 月 , 拓跋珪称帝, 改元天兴, 是为道武帝。经明元帝拓跋嗣, 至太武帝拓跋焘太 延 五 年 ( 439) 统 一 北 方 。 至 此 , 鲜 卑 慕 容部、乞伏部、秃发部势力, 基本为拓跋部翦灭。
均田制度, 包括均田、三长和新的赋役制等三方面的内 容, 具有将土地、劳力、赋役三者紧密结合的特点。均田是 基础, 三长制是行政保障手段, 赋役是目的。均田制度实施 后, 内迁中原的各少数族都成为与汉族一样的均田民, 同样 的经济地位、同样的经济生活, 促进了彼此间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鲜卑族的汉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鲜卑族的汉化.

北魏王朝的建立与孝文帝的改革一、鲜卑的起源与发展北魏是公元398年至534年,由鲜卑族所建立的一个王朝。

鲜卑是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之一。

鲜卑最初同乌桓等部都是东胡部落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牧在蒙古草原的东南方。

西汉初年,东胡被匈奴击破后,鲜卑部众向北迁徙,驻牧于今内蒙古哈古勒河附近的鲜卑山一带,南与乌桓为邻,没有同西汉王朝发生直接联系,所以关于它的活动情况,直到东汉时才见于史书记载。

东汉时期,原来强盛一时的乌桓逐渐衰落,而鲜卑开始崛起,与东汉王朝有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

因此,史籍中才有了东胡、乌桓、鲜卑先后相承续的说法。

其实,鲜卑与乌桓同出于东胡,尔后经过独立的发展道路,形成具有亲缘关系的两个民族。

在西汉时期,它们是同时并存的,只不过出现在史书记载的时间,鲜卑要晚于乌桓。

汉武帝元狩四年(119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攻破匈奴左地,将属于匈奴左地管辖的乌桓部人迁移到上谷等五郡的塞外(相当于今老哈河、滦河上游流域)。

鲜卑人也随之离开鲜卑山一带,向西南迁移到乌桓故地的饶乐水一带,即今西拉木伦河流域。

汉文史书所记述的鲜卑史实,就是从其迁移到饶乐水以后开始的。

鲜卑与乌桓一样,都是游牧民族,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手段。

鲜卑在很大程度上还从事狩猎,所产毛皮十分有名。

《三国志·鲜卑传》就有如下记载:“其兽异于中国者,野马、螈羊、端牛。

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

又有貂、衲、诨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为名裘”。

后来,鲜卑人由东向西逐渐转移到大漠南北地区,辽阔的草原为其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鲜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共同体,在她的发展历史上,其民族源流呈现出多元现象。

在鲜卑南迁与西进过程中,它与匈奴、敕勒、乌桓、汉人等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许多新的族别。

例如:匈奴余种与鲜卑错居杂处,相互通婚,在阴山以南出现“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在阴山以北出现鲜卑与敕勒融合的乞伏鲜卑;在饶乐水即西拉木伦河一带,由于南匈奴后裔宇文氏从阴山迁到此地,统治了当地鲜卑部众,相互交融而出现宇文鲜卑;北部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与匈奴余部相融合,成为鲜卑父匈奴母的拓跋鲜卑。

从石刻形象改变看鲜卑拓跋的汉化

从石刻形象改变看鲜卑拓跋的汉化

从石刻形象改变看鲜卑拓跋的汉化化学与化工学院靳朝辉 201200112013鲜卑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

而拓跋鲜卑,习惯上往往仅指北部鲜卑,即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氏一族。

从游牧于大兴安岭到公元386年建立北魏政权,再到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拓跋鲜卑从东北一路南迁进入中原并最终汉化,充分展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情形。

而拓跋鲜卑在各个时期的活动中心都留下了石刻艺术,通过这些石刻形象风格的变化,我们可以依稀分辨出拓跋鲜卑汉化的进程。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

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1980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内容与《魏书·礼志》一所载大致相同。

但在石刻祝文中则保留了“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二十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如闻旧墟爰在彼方”、“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等文句。

证实了可汗、可敦出于鲜卑,柔然称可汗、可贺敦源于拓跋部,其后突厥、回纥、蒙古等的称呼略同。

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大鲜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兴安岭北段。

鲜卑的地方在汉魏时期处于匈奴的势力范围,鲜卑人也一直依附于匈奴,随同匈奴南下侵扰中原,开始和中原地区有所关联,部族开始逐渐汉化。

同时随着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西迁而南匈奴归附中原王朝,鲜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在公元295年(晋元廉五年),力微少子禄官统领部落时,将部族活动中心迁至盛乐。

398年,道武帝拓跋珪正是建立魏国,并迁都到平城(今山西大同),493年(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以南伐名义,率二十万大军南下。

到洛阳后,他声言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

北魏拓跋宏全盘汉化改革

北魏拓跋宏全盘汉化改革

北魏拓跋宏全盘汉化改革北魏拓跋宏全盘汉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完全掌握朝政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北魏首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他大力推行的改革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凝练地用一个短语概括全盘汉化。

鲜卑拓跋部落发源于遥远的边陲之地,他们的人口本来就少,进入广袤的中原后,必然成为一支少数民族。

如果仅仅限于抢劫,他们自可来去如风,完全保持着过去的那种野蛮的游牧生活及习俗。

然而,若是长期占据中原,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下去,他们就不得不调整、改变过去的生存方式,由游牧生活变为先进的农业耕作。

鲜卑拓跋部南下,已有过迁都的历史。

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时,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后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

也就是说,平城也是北魏统治者迁都的产物。

如果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地盘与统治,平城于鲜卑而言,自然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定都之地。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北方柔然、高昌的威胁业已解除,南方的领土在不断扩大,具有雄才大略之气的孝文帝拓跋宏已明确了北魏的战略目标南伐齐朝,统一中国。

而平城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这里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的战略发展目标。

最主要的一点是,这里的鲜卑贵族集中,他们思想保守,生活腐化,坚持鲜卑旧俗,已形成了一股反对改革的顽固势力。

由此可见,北魏如若发展,就必得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所在,就是离开平城,迁居中原。

拓跋宏经过一番权衡比较,目光最后落在了居古代“天下之中”、气候比较温和的洛阳。

他之所以看重洛阳,恐怕最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汉族士大夫数量最多,为汉文化之中心;另外,洛阳接近南朝,也便于他随时用兵,“南荡瓯吴”,实行一统天下的雄心。

只有离开保守势力的大本营,才能顺利地推行全盘汉化的改革方略。

拓跋宏深知,如果贸然提议迁都洛阳,必然遭致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

南迁,就意味着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家业,放弃已然习惯了的生存环境,放弃骑射游牧的“武功”之长……不少鲜卑贵族认为,北魏的天下是以平城为据点一点一点从马背上打下来的,如果离开平城,就很有可能失掉他们好战勇武的民族特性,不仅难以统治汉人,反而会被他们同化。

浅谈北魏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浅谈北魏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浅谈北魏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摘要:回望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各民族的融合、发展是这部历史长卷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一直是史学界津津乐道的内容,很多的少数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汉化,最终融进汉民族。

在分分合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对抗和融合时时存在,以拓跋氏掌权的北魏中,拓跋氏从未间断向汉族的学习,汉族人的生活此时也胡风盛行。

关键词:改革、学习、融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经过汉朝几百年的统一,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原大地上不断地上演着分裂与短暂地统一。

在这种政权交替的情况下,各个民族却在对抗中融合。

中华民族越来越显示它强大的包容性。

在北朝以北魏鲜卑族和汉民族融合尤为显著,接下来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谈谈它们间的相互学习。

先说说北魏鲜卑族对汉文化的吸收,公元386年,拓跋珪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在北方先后打败夏、北燕、北凉等,与439年统一北方,南北对峙正式形成。

北魏以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为分界点,分为前期和后期。

在前期,由于鲜卑族拓跋部本是游牧民族,保留着许多落后的文化习惯,汉化程度较低。

不过总体来说,北魏的统治者在前期也渐渐的意识到学习汉文化的重要性。

在中央官制、儒学······方面或多或少向汉族学习了一些。

到孝文帝时期,汉化政策较为全面地开展了起来。

他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政治与经济制度上: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後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

故此孝文帝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

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

北魏大帝拓拔宏,全盘汉化,让自己的民族消失于历史之中

北魏大帝拓拔宏,全盘汉化,让自己的民族消失于历史之中

北魏大帝拓拔宏,全盘汉化,让自己的民族消失于历史之中阅摘要拓拔宏是北魏帝国第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皇帝,是纯汉化的教育,拓拔宏本人也对汉文化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是盲目崇拜,他认为汉文化代表了一切进步与美好,而他本身所属的鲜卑民族的一切都是落后的、坏的。

太和八年,也就是公元484年,北魏帝国的官员们个个喜上眉梢,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自己的老板、年仅17岁的皇帝拓拔宏,要给官员们发工资啦,而且是按月发!(太和八年,颁俸禄制)是不是看的一脸蒙圈:当官领工资,天经地义啊。

这北魏大帝国的官员,难道这么多年都是在给皇帝白白打工吗?你别说,还真是这样,北魏打立国起,就没给官员们发过工资。

这一直传了七任皇帝,开国都九十九年了,到了拓拔宏这,才想起来要实行月薪制了。

倒不是北魏的皇帝老板太抠门,是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想这回事。

北魏是鲜卑拓拔部落建立的帝国,这是一个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的民族,基本上还处于氏族部落时代,文化程度很低。

你可以想象一个部落的酋长,怎么可能会给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大小首领们发工资呢?那北魏的官员们没有工资可领,吃啥喝啥啊?你看这些问题提的,都是汉文化的思维。

吃啥喝啥,抢呗,勒索,那帝国里的百姓,就是他们放牧的牛羊,不都是自己家的嘛!你可能说这也太落后了吧。

是落后,但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那就是战斗值爆表,凭着这种无敌的战斗力,北魏愣是统一了北中国。

这一点也不奇怪,历史上,多次发生过落后文化打败先进文化建立国家的情况。

但一旦国家真正建立起来了,落后文化的劣根性就会逐渐显露出来,从而会向先进文化靠拢,这也是一个历史规律。

北魏经过了连绵不绝的五十四年的战争,终于统一了北中国,从漠北一小块苦寒之地膨胀到了占领整个华北平原的庞大领域,北魏与南朝的宋、齐等王国开始了对峙状态。

到了拓拔宏当皇帝的时代,北魏立国已近百年,历史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了——鲜卑落后的文化支撑不了一个庞大帝国的生存与发展,而先进的汉文化就在眼前。

关于北魏时期雁北地区民族融合的几个问题

关于北魏时期雁北地区民族融合的几个问题

关于北魏时期雁北地区民族融合的几个问题摘要:汉族是在与周边各族人民长期的融合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成分而发展壮大的。

北魏时期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已汉化,鲜卑拓跋部进入中原时,一批新的部落又被带入,开始了新的融合过程,而在雁北地区这个拓跋鲜卑进入的最初之地,民族融合也由于雁北的特殊性而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就是关于北魏时期雁北地区的民族融合探讨了在这一时期这个地区民族融合的原因、主要方式和主要表现。

关键词:北魏时期;民族融合;雁北地区;拓跋族;汉族前言从去年论文开题以来,已经有过无数个辗转反侧,总是很难把握论文的内容,现在本文的成型主要源于导师的建议与鼓励。

关于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问题,前辈们已经作过了很多的探索,但是,前人或是今人很少有明确地从雁北地区出发讨论该地区拓跋鲜卑族和汉族融合的问题,因此,笔者愿以绵薄之微力,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尝试性理论推测工作。

雁北地区位于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疆,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界之处,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正是由于它独特的地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因此,这一地区的民族问题也更加的突出。

北魏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随着少数民族拓跋鲜卑部的兴起以及北魏政权的建立,雁北地区也进入了她最辉煌的时代。

李凭先生关于北魏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问题,做过比较细致的研究,先生在《拓跋春秋》中指出:“拓跋部是迁徙的民族。

它源自大兴安岭北端,首先来到河套,然后进入平城,再后移居洛阳。

”由于北魏前期的史料模糊,所以先生从拓跋部定居平城开始探索这一时期的拓跋部的发展。

在先生的《北魏平城时代(修订本)》中,他从平城的发展出发,自始至终围绕着拓跋部落本身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汉族文化对其产生的曲折作用这两个影响平城政权发展的重要方面。

对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拓跋部和汉族的民族融合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参考前人的著作、论文以及文献资料,探讨北魏时期雁北地区民族融合的原因、途径和表现。

激荡四百年:拓跋宏推进新政废旧制,全面汉化北魏矫枉过正

激荡四百年:拓跋宏推进新政废旧制,全面汉化北魏矫枉过正

激荡四百年:拓跋宏推进新政废旧制,全面汉化北魏矫枉过正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33篇永明九年(公元491年)正月,拓跋宏开始到皇信东室处理朝政。

之后,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国家治理,继续推动各项改革走向深入。

五月初八,拓跋宏在东明观修订法律,亲自裁决有疑问的案件,对于一般的案件,则命尚书李冲裁定刑罚轻重,为判词润色,然后由他亲自抄录下来,再颁布天下。

法为一国之本,拓跋宏如此重视法律,奠定了北魏长治久安的基础。

李冲为人忠诚勤奋,明智果断,加上又谨慎周密,深受拓跋宏的信赖和倚重,君臣之间情投意合,相处无间,旧臣贵戚也无不对李冲心服口服,受到朝野内外的一致推崇。

五月二十五,北魏首次制造皇家专用的玉车、金车、象车、革车、木车五种车辆。

闰七月十九,拓跋宏下诏曰:“烈祖有创业之功,世祖有开拓之德,应该尊为祖宗,百世不废。

平文帝的功绩比昭成帝要小,庙号却是太祖,道武帝的功绩比平文帝高得多,庙号却是烈祖,这在道义上不公平。

朕今尊奉烈祖为太祖,世祖、显祖作为二祧,其余的按照顺序迁移灵位。

”烈祖指的是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创者;世祖指的是拓跋焘,是北魏开辟疆土最大的皇帝。

拓跋宏的这道诏书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功绩。

十一月十七,北魏制定了完整的官员等级制度。

十一月二十,又开始对各州郡的长官进行考核。

北魏旧制规定,文武百官在深冬时节朝贺,必须穿短袄短裤,称之为“小岁”。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叫苦不迭。

十一月二十八,拓跋宏下诏废除这一制度,朝野大悦。

当年,拓跋焘攻克统万和姑臧后,将得到的雅乐乐器、乐服、乐师全都保留了下来。

之后,没有人留意此事,乐师慢慢死尽,乐谱也都散失。

这时,拓跋宏命有关部门到民间查访通晓音乐之人,制定皇家雅乐,可是民间已无人能懂。

不过,北魏皇家仪仗上的金银、宝石、羽毛旗帜等装饰物,却比以前各个时代都要齐备、华丽。

十二月二十四,拓跋宏诏命选拔乐官整理音乐,又命中书监高闾参与审定。

永明十年(公元492年)正月,拓跋宏命文武百官讨论北魏的五行属性。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5)——鲜卑拓跋东汉末年,曾经以“鲜卑”名义一度统一漠南漠北的檀石槐去世之后,鲜卑诸部联盟随即分崩离析。

到曹魏末年,一支在云中一带的鲜卑部族,以“拓跋”为名,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往南迁移,依附于五原郡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之下,得以缓慢地发展。

这支拓跋部虽然自称“鲜卑”,但其族群成分相当复杂。

源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段)的拓跋部,自东汉初年时,南迁至“大泽”(达赉湖),东汉末年进入匈奴故地,开始与留驻于此的匈奴人融合。

在拓跋力微时,其部共拥有75个异姓部落,包括匈奴的贺赖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等。

此外,拓跋部中还有不少被掠而来的秽貊人、乌桓的部众,以及中原的流民。

可以说,以鲜卑为名的拓跋部,本身就是一个诸民族相互杂糅的群体。

据说,“拓跋”两字字的含义,指的就是鲜卑父、匈奴母所生后代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包含匈奴父、鲜卑母)。

因此,从族群结构上分析,拓跋部与其说是一个“鲜卑”部族,不如说是一个“鲜卑化”的部族。

这种群体结构,使其对外来的文化有一种天生的接纳性,对于任一个民族的文化,他们都不会排斥。

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失利后迅速瓦解。

原来一直被前秦压制的鲜卑拓跋部趁机而起。

386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西南)自立为“代王”。

同年,又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立国之后,拓跋珪先破南边的独孤部,再败东边的库莫奚部,而后是解如部、高车袁纥部、纥突邻、纥奚、豆陈、贺兰、叱奴、黜弗、柔然。

在慕容垂的帮助下,拓跋珪又击败了匈奴人刘显、刘卫辰部,重新掌控了漠南诸部联盟。

395年,在参合陂之战中,拓跋珪重创并坑杀后燕四万多军队,势力开始进入中原。

此后,又破了后燕国都中山。

在迁都平城(今大同)后,拓跋珪开始正式称帝。

入主中原,不实行汉化政策,就无法有效管辖汉地居民,也无法在中原长久立足。

因此,自建“魏”国起,拓跋珪就开始采取汉制,制定朝廷典章制度,离散诸部,分土定居,变部落民为国家编户。

《中国》第一季08 融合 读后感

《中国》第一季08 融合 读后感

《中国》第一季08 融合观后感
这一集说的是北魏孝文帝,叫拓跋宏。

拓跋宏是冯太后一手培养起来的,虽然这个皇帝是鲜卑族人,但是从小学的却是儒家经典,终其一生为成为一个汉人所努力着。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位鲜卑族的皇帝为了汉化做了多少努力。

首先废除了鲜卑族的同姓通婚的习俗。

然后呢效仿中原,给官员发工资,而不是像原先一样让官员可以随意剥削贪腐钱财。

保留三年服丧的习俗,这也是汉族的习俗。

为了更快的促进民族融合,他甚至不惜“欺骗”群臣,费劲周折的迁都洛阳。

然后继续施行汉化改革。

比如要群臣都要穿汉服,梳汉族的发髻,讲汉语,把汉族的文字称为“正音”,还不许人家讲朝鲜语,设立国学馆,带头给6个弟弟许配了汉族的妻子,鼓励汉族与鲜卑族通婚,甚至带头改了汉姓,自称元宏。

可以说孝文帝为了让鲜卑族人融入汉族,可谓是把能想的招都想了。

拓跋宏为了让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将汉化坚决的执行到底,就算是儿子想倒戈他的改革,他都无法容忍。

可惜的是,孝文帝英年早逝,不然汉化政策还可以执行的更好。

但不管怎样,这对后世都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实作为一个非汉族的皇帝,这样做,看起来会得罪很多的贵族,但他的目光是长远的,唯有这样,国家才能走的更远,民族融合中才能产生更灿烂的文化~。

浅析拓跋鲜卑的汉化

浅析拓跋鲜卑的汉化

浅析拓跋鲜卑的汉化马严严(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北部的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汉化、最终与汉民族融合。

拓跋鲜卑作为鲜卑族的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鲜卑代国,后来又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其统治者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本文主要从鲜卑统治者重用汉族士人和推行汉化教育两方面来分析其汉化的进程。

[关键词]拓跋鲜卑;汉族士人;教育;汉化拓跋鲜卑原居于嫩江东北,额尔古纳河东南地区,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有代表性的一支。

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鲜卑代国,后来又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由畜牧业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制度从部落联盟逐步发展到封建社会;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首领过渡到“王”再到“皇帝”。

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表明拓跋鲜卑的统治者用积极的态度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促使其逐步由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发展。

其中,在重用汉族士人和教育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鲜卑族由游牧文化向中原农耕文化的过渡,加速了其汉化的进程。

一、拓跋鲜卑对汉族士人的重用及影响(一)鲜卑代国对汉族士人的重用及影响两汉时期,汉朝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后来鲜卑族占据了以前匈奴所占领的地区,鲜卑族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到鲜卑檀石槐时征服了草原各部。

公元311年,晋怀帝授予猗卢为代公的封号,公元315年,晋惠公又封猗卢为代王,鲜卑代国正式建立。

鲜卑代国的建立是拓跋鲜卑在卫操、莫含等幽州汉族士人的影响下与晋朝争取的成果。

据《魏书·莫含传》记载:“莫含为雁门繁畤(今山西浑源县)人,穆帝(猗卢)受其才器,善待之。

及为代王,备置官属,求含于琨,常参军国大谋。

卒于左将军,关中候”[1]。

由此可知,莫含、卫操等幽并汉族士人进入鲜卑拓跋部,为鲜卑族出谋划策,得到鲜卑统治者的重用,在鲜卑代国的建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使拓跋鲜卑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

鲜卑族为什么要汉化鲜卑族的崛起发展过程

鲜卑族为什么要汉化鲜卑族的崛起发展过程

鲜卑族为什么要汉化鲜卑族的崛起发展过程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

鲜卑族入主中原之后,最后也开始汉化,那么你知道鲜卑族为什么要汉化吗?今天yinbaban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鲜卑族汉化原因和崛起发展过程。

鲜卑族为什么要汉化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是:落后文明会自然地选择向先进文明学习。

千年以前,周边的少数民族都在向汉文明学习。

这其中,北魏王朝的变革很典型。

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北方先后出现二十多个政权,铁骑穿梭,离合相继,大者几乎饮马长江,小者不及一省,在百余年间内,没有一股势力成为稳定的中心,这段历史杂乱不堪,就此一笔带过。

北魏拓跋氏终于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稳定的政权——这个由鲜卑人建立的国家,灭夏国,平山胡,灭北燕,灭北凉,击败柔然,结束了混战。

这个少数民族政权一直仰慕汉文化,到其第六位皇帝——魏孝文帝时,进行了“全盘汉化”,一度创造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可改革是一柄双刃剑,它能自卫,也能伤人。

北魏王朝在辉煌登顶的同时,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急转弯——仅仅在一代伟人魏孝文帝死后的三十年,北魏就在它“全盘汉化”的光荣与梦想中分崩离析了,伴随着的,是鲜卑族的溶解与消失,湮没在这场伟大的“现代化”变革之中。

公元484年,黄河流域温度持续偏低,又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干旱冰冷,导致许多农民颗粒无收。

此时,北魏的实际领袖是一位女性——冯太后,她眉头紧蹙,听着臣下们的汇报:尽管开国至今已有百年,但官僚体制始终混乱,尤其是近两年来,官场贪污腐化之风越来越盛,再加上今年旱灾严重,农民被贪官盘剥,各地都爆发了动乱,群体事件激增,一时间人心惶惶。

40岁的冯太后正处于女性成熟的巅峰时期,这个帝国的女主人,心思缜密,大权在握,掌控着国家的一切,尤其重要的一点——她是汉人后裔,受过先进文明的教育。

望着台下的文武百官,冯太后内心充满了危机感:鲜卑族入主中原,已有百年,按说应该很文明了,其实不然,鲜卑人最初就是一个靠掳掠为职业的军事集团,在政治体制上仍然靠掠夺(表现形式为贪污)来驾驭百官,所谓“魏百官不给禄,少能以廉白自立者”,就是说当时腐败成风,贪污盛行。

北族风云系列之三·欲迎还拒的北族汉化之路

北族风云系列之三·欲迎还拒的北族汉化之路

北族风云系列之三·欲迎还拒的北族汉化之路大家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本中肯定会学到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我们的教材中把孝文帝塑造成为伟大的改革家,并强调其改革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以上之说固然无误,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孝文帝死后仅三十余年,北魏便灭亡了,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北魏的灭亡其实就是与孝文帝改革密切相关。

鉴于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汉化”,本节论文为北族风云系列的第三部分,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一、鲜卑民族早期的汉化之举公元398年,鲜卑人拓跋珪以军事武力立国于平城(今天山西大同),国号魏,史称北魏。

如前所述,鲜卑本为东胡余脉,苟存于北土,后匈奴西迁,方得作大,不意中原板荡,遂得以南迁漠南,控制一隅,建国立号,称雄于北方,此是为拓跋氏崛起之梗概也。

然而随着武力征服地域的扩展、与内陆汉民族交流的增多、国家治理模式的深化,开启了一系列的与内陆王朝并轨的“汉化”举措,因拓跋珪年号为天兴,故又陈“天兴建制”:拓跋珪即位之初,便令朝野皆束发加帽,次年(399年),拓跋珪又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并令郡县大索书籍汇集平城,五年后又设王、公、侯、四等爵位并置散官五等累积九等官阶,随后还从中央到地方安排人手“以辨其宗党,品举人才”,即又采用了魏晋以来中原地区所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

不难发现,鲜卑人虽为异族,但其入主中原一隅之后,却立马开始以国号、年号、帝号、京畿、宫殿、宗庙、社稷、太学等汉族王朝的旧制、惯习来彰显自身的合法性,为何需要如此进行?回看北方十六国其他诸国的历史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

事例一,羯族人石勒是永嘉之乱主要参与者,也是西晋灭亡的重要推手。

他在建立后赵的过程中,大肆杀害汉人,定都建国之后迫于形势,他被迫在都城设立汉人居住的“崇仁里”,设立太学,然未能深入,上层便陷入荒淫残暴之中,很快民族矛盾复起,冉魏之时,更有推行杀胡领,羯族遂被灭族。

事例二,前秦开始只是据有关中一隅之地,苻坚得王猛相助后,劝课农桑、提倡儒学、“复魏晋士籍”,拉拢汉族世家,一时间笼络人心,最终376年一统北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拓跋鲜卑的汉化马严严(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北部的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汉化、最终与汉民族融合。

拓跋鲜卑作为鲜卑族的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鲜卑代国,后来又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其统治者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本文主要从鲜卑统治者重用汉族士人和推行汉化教育两方面来分析其汉化的进程。

[关键词]拓跋鲜卑;汉族士人;教育;汉化拓跋鲜卑原居于嫩江东北,额尔古纳河东南地区,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有代表性的一支。

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鲜卑代国,后来又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由畜牧业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制度从部落联盟逐步发展到封建社会;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首领过渡到“王”再到“皇帝”。

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表明拓跋鲜卑的统治者用积极的态度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促使其逐步由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发展。

其中,在重用汉族士人和教育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鲜卑族由游牧文化向中原农耕文化的过渡,加速了其汉化的进程。

一、拓跋鲜卑对汉族士人的重用及影响(一)鲜卑代国对汉族士人的重用及影响两汉时期,汉朝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后来鲜卑族占据了以前匈奴所占领的地区,鲜卑族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到鲜卑檀石槐时征服了草原各部。

公元311年,晋怀帝授予猗卢为代公的封号,公元315年,晋惠公又封猗卢为代王,鲜卑代国正式建立。

鲜卑代国的建立是拓跋鲜卑在卫操、莫含等幽州汉族士人的影响下与晋朝争取的成果。

据《魏书·莫含传》记载:“莫含为雁门繁畤(今山西浑源县)人,穆帝(猗卢)受其才器,善待之。

及为代王,备置官属,求含于琨,常参军国大谋。

卒于左将军,关中候”[1]。

由此可知,莫含、卫操等幽并汉族士人进入鲜卑拓跋部,为鲜卑族出谋划策,得到鲜卑统治者的重用,在鲜卑代国的建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使拓跋鲜卑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卫操、莫含等汉族人士的影响下,拓跋鲜卑历史上出现了与原来的大人等系列不相同的汉名官职。

西晋末年拓跋鲜卑统治者重用的汉族士人,其封爵据《魏书·卫[2]亭侯、都亭侯、关内侯、关中侯等名号不同,从卫雄、莫含等将军号由升迁而至看,这些幽并汉族士人在鲜卑代国的爵位由将军升迁为侯,这表明鲜卑统治者对汉族士人的重视。

拓跋鲜卑任命汉族士人的这些官职都与晋朝官爵相似。

据《通典·职官十三》引《晋令》记载:“有开国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子、男及乡、亭、关内、关外等侯之爵” [3]。

这与“大人以下,各自由畜牧治产,不相徭役”的鲜卑旧俗不同。

表明鲜卑的中央机构也在开始“汉化”。

据《魏书·卫操传卫雄附传》记载:“制定法律,强化王权”[4],说明拓跋鲜卑重用的这些汉族士人,促使在中央制定法律,加强王权,促进了其中央政权组织机构的汉化。

公元338年,什翼犍回到塞北,承袭了“代王”的封号,什翼犍曾出居襄国为人质,幼年时在中原生活了10年,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颇深。

据《魏书·序记》记载:“始置百官,分掌众职”[5]。

表明什翼犍重建猗卢为代王时一度仿晋朝门阀制度而设立的王官制度,并且重新任用一些幽并士人。

据《魏书·许谦传》记载:“许谦,被擢为代王(什翼犍)郎中令,兼掌文记”[6]。

据《魏书·燕风传》记载:“代郡人燕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7]。

据《魏书·燕风传》记载:“许谦与燕风俱受献明帝经”[8]。

以上史料说明许谦,燕风等汉族士人在什翼犍重建代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开创了以后北魏诸帝系统学习汉文化的先河,有利于推进其汉化进程的发展。

(二)汉族士人对北魏汉化的影响拓跋族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

早在拓跋圭统治时期,就十分注意收罗汉族士人,凡有士大夫求见者,凡论少长,皆引入赐见;凡有才能者,咸蒙叙用,拓跋圭曾任用汉族士人许谦,张衮,崔宏等制定典章制度,据《魏书·张衮传》记载:“许谦为右司马,张衮为左长史,参赞初基”[9]。

395年,拓跋圭大破燕军,于俘虏中耀拔了汉族士人贾彝、贾闰、晁崇等参议政事,据《魏书·太祖纪》记载:“于俘虏之中擢其才识者贾彝、贾闰、晁崇等参议宪章故实”[10]。

在这些汉族士人的促使下,北魏政权的典章制度初步汉化。

据《魏书·太祖纪》记载:“初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军、刺史、太守、尚书郎已下悉用文人”[11]。

这些汉族士人按照汉族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模式对北魏政权典章制度的初步创建,于是拓跋圭于公元396年称帝,由鲜卑族以前的王变成了像中原皇帝一样的封建皇帝,这是鲜卑族汉化的一种标志。

拓跋圭之孙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合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过兼并战争,将各个割据政权中由才识的汉族士人搜罗任用。

426年,魏军攻克夏都统万,拓跋焘便将在赫昌政权中任职的汉族士人毛修之、赵逸、胡方回、张渊等人请入北魏任职。

另一方面,又频频下诏州郡,礼请各地著名的汉族士人入仕北魏,据《魏书·世祖纪上》记载:“访诸有司,咸称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至者数百人,皆差次叙用”[12]。

这些汉族士人入仕北魏,促使拓跋焘吸收了汉族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在他们的帮助下,北魏统治者以儒学为指导思想,着力整顿吏制。

一方面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并规定百姓可以告发地方官吏不守法者,以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检举督察;另一方面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

始光四年(427),拓跋焘巡行中山(今河北内长城以南,保定以西,唐县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时,一次就罢免地方官有贪污劣迹者十数人。

由于处置严厉,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因此,拓跋焘统治时期不少官吏勤于政事,客观上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了加强对汉族地区的统治,拓跋焘在整顿吏治的同时进一步修订律令,征用汉族士人崔浩、游雅、高允等三次更订律令,大量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汉族情况,促进了大量汉族士人对其政权的支持。

北魏与汉族士人的合作,推动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为北魏对广大汉族地区统治的巩固和北方人民对北魏政权心理认同感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北魏长期统治中国北方及至后世的隋唐统一帝国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拓跋鲜卑在教育方面的汉化为了加速拓跋鲜卑的汉化进程,北魏统治者在重视与汉族土人合作的同时还注重发展教育。

从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方面实行了汉化。

(一)教育政策北魏诸帝对教育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出生游牧民族的北魏统治者在巩固政权的艰难进程中,逐步建立了以“兴文”为治国轴心的总方针,努力吸收汉族封建文化,使拓跋政权逐步革除民族部落陋习,不断朝着汉化方向发展。

借教育来推行汉化,是北魏统治集团奉行的重要治国之策。

首先,确立“儒学”为教育核心。

就北魏一朝的文教政策而论,首推“尊崇儒术”将儒学至于主导地位。

据《魏书·儒林传》记载:“北魏道武帝初定中原,……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余人。

……道武帝曾请教名流李先:‘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答曰:‘唯有经书,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13]。

因此,道武帝颁制天下,集天下书籍。

可知北魏初期道武帝对经学儒术的重视,从而推知道武帝对教育方面汉化的重视程度。

北魏孝文帝时对拓跋鲜卑全面实行汉化,将礼教作为治国之本。

据《魏书·广陵王羽传》记载:“北人每言北人何用知书,朕闻此,深忧然,……欲开导北人,致之礼教。

……若永恒恒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14]。

这就清楚指出拓跋政权要在中原长治久安,就必须致之儒家礼教,学习汉族文化。

其次,重视贵族子弟教育。

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是其文教政策的又一特点。

道武帝设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

天兴2年(397),增国子太学生员达三千余人。

太武帝时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元444年,太武帝颁布诏令,据《魏书·世祖纪下》记载:“自王公已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其百公技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生死,主人门诛”[15]。

从此诏令中可以看出其规定由朝庭统一管理学校。

官学教育主要对象是贵族子弟,因为汉化关键在贵族子弟,政权延续关键也在他们,故而朝庭开办官学—国子学、太学都面向贵族子弟。

在这一基础上,太和9年(485)主持朝政的冯太后又下令建立皇宗学馆,为皇子王孙专门开办了皇宗学。

可见,北魏官学教育政策是其汉化国策体现,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北魏统治阶层整体汉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而加速北魏的汉化进程。

北魏统治者严厉惩戒阻挠汉化政策推行之人,也是北魏对教育汉化的又一政策,对于阻挠汉化之人,杀一儆百。

孝文帝就将反对推行汉化的太子恂处死,据《魏书·废太子恂传》记载:“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16],把不杀太子恂看作是要引起国家大祸的事。

由此可见其汉化的决心。

大臣李冲因对语言改革态度不明确,不愿改鲜卑语为汉语,孝文帝就认为李冲对不起国家。

据《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乃谓冲曰:‘卿,实负社稷’,合令御史牵下,冲免冠陈谢”[17]。

(二)教育体制:官学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汉代官学有中央所属的太学,有专科性质的鸿都门学,有宫廷学校性质的四姓小学,地方官学有郡国学和县以下的学校。

北魏统治者在教育体制上也模仿汉朝推行官学,大力兴办学校培养儒生,逐步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当完备的官学体制。

据《魏书·太祖纪》记载:“北魏太祖道武帝初定中原,即以经术为先,下令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招生千余人。

天兴二年(339年),又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18],太宗明元帝即位后,改国子学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至世祖太武帝始光三年(426年)又别立太学于城东,令各州郡各举才学。

冯太后下令建立皇宗学馆,选忠信博士为师傅。

孝文帝太和中,又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

迁都洛阳后,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

宣帝时,又下令整修国学,上面史料证实了北魏为维护其统治,促使地主阶级各阶层儒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陆续创办了太学、国子学、中书学、皇宗学和四门小学。

这些中央官学都以儒经为宗旨,这是鲜卑族教育体制封建化的体现。

北魏重视中央官学教育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恢复和发展地方学校教育,以此作为汉化政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魏书·李 传》记载:“相州刺史李 上书献文帝:‘……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阶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