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 宫殿、坛庙、陵墓(课堂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朝各是什么? 3、午门制宫殿形式是怎样的?起源是什么?
59
第二节 坛庙
❖ 坛庙:主要指天坛、社稷坛、太 庙
❖ 今天所见之祭祀型制为明代制度
一、坛庙建筑的内容
1、天坛:祭天(高处设坛,露天 而祭)
2、社稷坛:土地之神 ①社:五土之神(见图); ②稷:原隰(xi)之袛,能生长五
谷的土地神袛,农业之神
8
含元殿复原图
9
宋东京宣德门 10
明清故宫午门 11
12
唐长安城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13
唐長安城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14
唐長安城太极宫复原鸟瞰图15
大明宫模型图
16
17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18
麟德殿复原图 19
麟德殿遗址 20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21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22
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中一项人类价值的重要转变 (ⅲ)反映一项独有或至少特别的现存或已消失的文
化传统或文明 (ⅳ)是描绘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时期的建筑物、
建筑风格、科技组合或景观的范例
57
(ⅴ)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面临不 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土地的突出 范例
(ⅵ)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 生活传统
54
清沈阳故宫文溯阁内景
55
五、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特征
1、规模宏大:通过宏伟的建筑产生“壮美”,并把 这种壮美赋予帝王,帝王本身成为了建筑的一个 组成部分;“不睹皇居状,安知天子尊”(洛宾 王-唐)
2、尺度巨大: ❖ 商之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 ❖ 秦之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
唐大明宫含元殿模型23
三、宋朝宫殿型制(见图)
24
北宋东京汴梁城模型 25
26
汴梁城皇城区 27
宫城三大殿 28
四、北京故宫
1、布局上对前朝各个时期优秀作法型制集大成者(见 图) ①唐:后花园;三朝五门 ②宋、元:千步廊;金水桥 ③明:后面对应山头;三朝二宫
2、太和殿 ①十一间;重檐庑殿 ②和明长陵棱恩殿并列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 ③皇宫一律用黄色琉璃瓦是明代开始的规矩
31
32
明清故宫鸟瞰 33
天安门
34
端门
35
午门
36
太和殿模型 37
Baidu Nhomakorabea
38
太和门
39
太和殿
40
41
中和殿
42
保和殿
43
乾清宫
44
交泰殿
45
坤宁宫
46
五、清沈阳故宫
1、全宫分为三部分: ①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 议政之处;十王亭分列两端,呈“八”字形,南端 八亭是八旗首领办事场所;北端二亭是左右翼王亭; ②中部崇政殿:是日常处理朝政之处;后清宁宫是寝 宫,属前朝后寝制,但呈前低后高; ③西部文溯阁:藏书楼。
6
二、唐大明宫(东内)
1、宫室:严格规整、明确中轴线 2、大明宫(考古发掘):含元殿、宣政殿、紫辰殿 3、纵列:三朝并置→纵深布置 4、三朝五门,后加大花园(见图)
7
5、含元殿所依据的承天门型制(隋)是门阙,因此建 立翔鸾、栖凤两阁,全组建筑形成“∏”形平面。 这一形式直接影响五代洛阳五凤楼,宋东京宣德门 和明清故宫午门。
47
清沈阳故宫 48
清沈阳故宫 49
清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 50
清沈阳故宫大政殿51
大政殿内景
52
清沈阳故宫崇政殿53
清沈阳故宫文溯阁 ——是清乾隆时存 放《四库全书》的 七座藏书楼之一。 七楼是:内廷四 楼——北京故宫文 渊阁、圆明园文源 阁、承德避暑山庄 文津阁、沈阳故宫 文溯阁;江南三 楼——杭州文澜阁、 镇江文淙阁、扬州 文汇阁
2
盘龙城宫殿复原图
3
4
5
4、西汉:宫殿分为几区,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 于帝朝;“非令壮丽,无以重威”
5、东汉:南北二宫,以阁道相通,高台之风渐衰 6、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三朝 7、隋:继承北周,三朝五门,东西堂制至隋代结束 8、唐: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宫阙制,大花园 9、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工字殿,广场 10、元:千步廊金水桥,工字殿,石桥,棂星门 11、明、清:千步廊金水桥,三朝二宫
❖ 阙和主体建筑自此相联而不各自分立(11开间)。 (见图)
6、含元殿:高大的台基(自然地形+人工改造);75 米龙尾通道
7、皇家园林:山水+建筑――宫苑结合(宫城内苑+ 城外禁苑),即“中设内苑,外拥禁苑” (禁苑: 生产+防御)
8、仕人园林:“凡士人皆造园”,以“叠山理水”的 创作手法,追求一种气势,经纬天地,气吞山河; 王维的辋川别院(辋川四十景,“辋川图”——后 世意想图),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粉地白木)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1
第一节 宫殿
❖ 我国现知的最早的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 宫殿遗址
❖ 商代为开创宫殿型制的时期
一、古代宫殿型制演变
1、早期:前朝后寝(由前堂后室演化而来) 2、春秋战国:高台建筑、观 3、秦: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
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殿高数千仞”;继承战 国时期高台建筑的传统,体量庞大,装饰华美,融 合各国文化传统
❖ 北京故宫申报适用条例(ⅲ)、(ⅳ) ❖ 沈阳故宫(大成殿,十王顶,游牧民族的特征,中
坐皇帝,两侧各五亭,似帐篷)申报适用条例 (ⅰ)、(ⅱ)、(ⅴ)、(ⅵ) ❖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申报适用条例(ⅱ)、(ⅳ)
58
思考题 1、大明宫的布局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三朝五门”?明南京故宫与明北京故宫的
可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殿高数千仞” (《史记》); ❖ 北京故宫太和殿,宽63.9米,深37.17米,高 26.96米 3、森严的等级:“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 苍,士黄土”
56
六、中国古代宫殿的价值问题
❖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文化价值 ❖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条例 (ⅰ)人类创造性的智慧的杰作 (ⅱ)一段时间内或文化期内在建筑或技术、艺术、
3、午门(见图) ❖ 采用门阙合一的形式,在城座上建立一组建筑
29
30
4、宫殿建设特点 ①中轴线明确加强 ②“左祖右社”的鲜明地位 ③御街千步廊制――宫前区空间 ④三朝制度:在同一高大的台基上,成为一组建筑, 统一整体
5、故宫的艺术成就 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②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 ③建筑形式尺度的对比 ④富丽的色彩与装饰 ⑤技术设施(材料、供水、排水、采暖等)
59
第二节 坛庙
❖ 坛庙:主要指天坛、社稷坛、太 庙
❖ 今天所见之祭祀型制为明代制度
一、坛庙建筑的内容
1、天坛:祭天(高处设坛,露天 而祭)
2、社稷坛:土地之神 ①社:五土之神(见图); ②稷:原隰(xi)之袛,能生长五
谷的土地神袛,农业之神
8
含元殿复原图
9
宋东京宣德门 10
明清故宫午门 11
12
唐长安城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13
唐長安城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14
唐長安城太极宫复原鸟瞰图15
大明宫模型图
16
17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18
麟德殿复原图 19
麟德殿遗址 20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21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22
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中一项人类价值的重要转变 (ⅲ)反映一项独有或至少特别的现存或已消失的文
化传统或文明 (ⅳ)是描绘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时期的建筑物、
建筑风格、科技组合或景观的范例
57
(ⅴ)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面临不 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土地的突出 范例
(ⅵ)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 生活传统
54
清沈阳故宫文溯阁内景
55
五、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特征
1、规模宏大:通过宏伟的建筑产生“壮美”,并把 这种壮美赋予帝王,帝王本身成为了建筑的一个 组成部分;“不睹皇居状,安知天子尊”(洛宾 王-唐)
2、尺度巨大: ❖ 商之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 ❖ 秦之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
唐大明宫含元殿模型23
三、宋朝宫殿型制(见图)
24
北宋东京汴梁城模型 25
26
汴梁城皇城区 27
宫城三大殿 28
四、北京故宫
1、布局上对前朝各个时期优秀作法型制集大成者(见 图) ①唐:后花园;三朝五门 ②宋、元:千步廊;金水桥 ③明:后面对应山头;三朝二宫
2、太和殿 ①十一间;重檐庑殿 ②和明长陵棱恩殿并列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 ③皇宫一律用黄色琉璃瓦是明代开始的规矩
31
32
明清故宫鸟瞰 33
天安门
34
端门
35
午门
36
太和殿模型 37
Baidu Nhomakorabea
38
太和门
39
太和殿
40
41
中和殿
42
保和殿
43
乾清宫
44
交泰殿
45
坤宁宫
46
五、清沈阳故宫
1、全宫分为三部分: ①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 议政之处;十王亭分列两端,呈“八”字形,南端 八亭是八旗首领办事场所;北端二亭是左右翼王亭; ②中部崇政殿:是日常处理朝政之处;后清宁宫是寝 宫,属前朝后寝制,但呈前低后高; ③西部文溯阁:藏书楼。
6
二、唐大明宫(东内)
1、宫室:严格规整、明确中轴线 2、大明宫(考古发掘):含元殿、宣政殿、紫辰殿 3、纵列:三朝并置→纵深布置 4、三朝五门,后加大花园(见图)
7
5、含元殿所依据的承天门型制(隋)是门阙,因此建 立翔鸾、栖凤两阁,全组建筑形成“∏”形平面。 这一形式直接影响五代洛阳五凤楼,宋东京宣德门 和明清故宫午门。
47
清沈阳故宫 48
清沈阳故宫 49
清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 50
清沈阳故宫大政殿51
大政殿内景
52
清沈阳故宫崇政殿53
清沈阳故宫文溯阁 ——是清乾隆时存 放《四库全书》的 七座藏书楼之一。 七楼是:内廷四 楼——北京故宫文 渊阁、圆明园文源 阁、承德避暑山庄 文津阁、沈阳故宫 文溯阁;江南三 楼——杭州文澜阁、 镇江文淙阁、扬州 文汇阁
2
盘龙城宫殿复原图
3
4
5
4、西汉:宫殿分为几区,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 于帝朝;“非令壮丽,无以重威”
5、东汉:南北二宫,以阁道相通,高台之风渐衰 6、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三朝 7、隋:继承北周,三朝五门,东西堂制至隋代结束 8、唐: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宫阙制,大花园 9、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工字殿,广场 10、元:千步廊金水桥,工字殿,石桥,棂星门 11、明、清:千步廊金水桥,三朝二宫
❖ 阙和主体建筑自此相联而不各自分立(11开间)。 (见图)
6、含元殿:高大的台基(自然地形+人工改造);75 米龙尾通道
7、皇家园林:山水+建筑――宫苑结合(宫城内苑+ 城外禁苑),即“中设内苑,外拥禁苑” (禁苑: 生产+防御)
8、仕人园林:“凡士人皆造园”,以“叠山理水”的 创作手法,追求一种气势,经纬天地,气吞山河; 王维的辋川别院(辋川四十景,“辋川图”——后 世意想图),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粉地白木)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1
第一节 宫殿
❖ 我国现知的最早的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 宫殿遗址
❖ 商代为开创宫殿型制的时期
一、古代宫殿型制演变
1、早期:前朝后寝(由前堂后室演化而来) 2、春秋战国:高台建筑、观 3、秦: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
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殿高数千仞”;继承战 国时期高台建筑的传统,体量庞大,装饰华美,融 合各国文化传统
❖ 北京故宫申报适用条例(ⅲ)、(ⅳ) ❖ 沈阳故宫(大成殿,十王顶,游牧民族的特征,中
坐皇帝,两侧各五亭,似帐篷)申报适用条例 (ⅰ)、(ⅱ)、(ⅴ)、(ⅵ) ❖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申报适用条例(ⅱ)、(ⅳ)
58
思考题 1、大明宫的布局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三朝五门”?明南京故宫与明北京故宫的
可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殿高数千仞” (《史记》); ❖ 北京故宫太和殿,宽63.9米,深37.17米,高 26.96米 3、森严的等级:“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 苍,士黄土”
56
六、中国古代宫殿的价值问题
❖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文化价值 ❖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条例 (ⅰ)人类创造性的智慧的杰作 (ⅱ)一段时间内或文化期内在建筑或技术、艺术、
3、午门(见图) ❖ 采用门阙合一的形式,在城座上建立一组建筑
29
30
4、宫殿建设特点 ①中轴线明确加强 ②“左祖右社”的鲜明地位 ③御街千步廊制――宫前区空间 ④三朝制度:在同一高大的台基上,成为一组建筑, 统一整体
5、故宫的艺术成就 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②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 ③建筑形式尺度的对比 ④富丽的色彩与装饰 ⑤技术设施(材料、供水、排水、采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