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统计各科成绩大于等于平均分的总平均分
考试分数统计表5分示例及各中公式应用
28
29.3 29
30.4
30
31.5 32
32.6
33
33.7 34
34.8
35
35.9 36
37
37
38.1 38
39.2
39
40.3 40
41.4
41
42.5 42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错误:分数大于 100 错误:分数大于 100 错误:分数大于 100 错误:分数大于 100 错误:分数大于 100 错误:分数大于 100 0
0到0.9 参加考试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1 0 2 2 1 54 100.0 0.0 70.89 31 57.41% 44 81.48%
1 3 5 3 1 45 114.2 -10.0 62.19 15 33.33% 25 55.56%
0 0 0 0 0 0 0.0 0.0 #DIV/0! 0 #DIV/0! 0 #DIV/0!
成绩小数 部分
四舍五入
13.2 13
59.9 60
64.4 64
89.5 90
99.3 99
15.6 16
15.7 16
15.8 16
15.9 16
16 16
16.1 16
17.2
17
18.3 18
19.4
19
20.5 21
21.6
22
22.7 23
23.8
24
24.9 25
26
26
27.1 27
28.2
IF函数折算分数
EXCEL条件求和与条件计数函数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原文)
EXCEL条件求和与条件计数函数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古蔺县蔺阳中学薛亮在学生成绩的统计与分析中,需要用到EXCEL条件求和函数和条件计数函数的地方非常之多,可以用的函数和方法也很多,但是有的简单有的复杂。
我们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呢?现就个人在EXCEL条件求和和条件计数方面的一些体会,用一些实际操作的实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单条件计数——COUNTIF函数1.语法格式:=COUNTIF(区域,条件)2.函数作用:用来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3.单条件计数实例——成绩表中班级参考人数统计,直接用相应的单元格地址代替班级数据。
例如:在上面的成绩表中要统计1、2、3、4班的参考人数。
也许有人会在C10、C11、C12、C13中分别输入公式“=COUNTIF(B2:B7,"=1")”、“=COUNTIF(B2:B7,"=2")”、“=COUNTIF(B2:B7,"=3")”、“=COUNTIF(B2:B7,"=4")”,这样做当然没有错,是常规方法,但是如果是30个班、40个班或者更多呢,那就有点麻烦了。
我们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直接引用班级单元格地址。
首先,在C10中输入公式“=COUNTIF($B$2:$B$7,"="&B10)”,然后双击C10右下角填充句柄复制公式就可以了,C11、C12、C13中公式就直接变成了“=COUNTIF($B$2:$B$7,"="&B11)”、“=COUNTIF($B$2:$B$7,"="&B12”、“=COUNTIF($B$2:$B$7,"="&B13)”。
因为B2:B7这个区域是固定不变的,为了复制公式时不发生变化,我们就直接写成绝对引用形式$B$2:$B$7。
教育常用的几个统计方法
教育常用的几个统计方法标准差S实例:比较下列二个小组语文考试的成绩:1组:82 83 84 87 88 88 89 89 90 902组:53 73 85 88 89 92 95 96 99 100二个组的平均分都是87,各组分数的分散程度各不相同:2组的分散程度大于1组,如下图所示。
这说明比较两组以上的分数时,只求平均分还不能看到它们的差异。
因此,还需要能描述差异的量数。
定义:差异量数是一组数据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的总称,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
标准差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差异量数之一,在教育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公式中:S ---- 标准差。
x ---- 群体中的个体(班级或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
M ---- 科平均分。
N ---- 群体中的个体(班级或学生个人)数。
由上述公式可以算出:1组的标准差= 2.79 , 2组的标准差= 13.58。
计算结果说明:在平均分相同的情况下班,标准差大,表明分数分散,好差悬殊;标准差小,表明分数比较集中,差距较小。
差异系数C V当数据的单位不同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差进行比较,比如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前者是长度单位,后者是重量单位。
另外,在单位相同时,如果平均数相差太大,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也是不合理的。
针对这些情况,统计学中采用了一个相对的量数-----差异系数,用它来衡量不同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定义:差异系数----CV,是标准差与平均数商的百分比:CV = S / M x 100%公式中:S ---- 标准差。
M ---- 科平均分。
实例:初一1班学生体重的平均数M = 46 公斤,标准差S = 6 公斤;身高的平均数M = 1.45米,标准差S=0.5米。
请比较体重与身高的差异程度。
体重CV = 6 / 46 x 100% = 13.04 %身高CV = 0.5 / 1.45 x 100% = 34.48 %身高CV > 体重CV。
学生的身高较体重的差异大。
看看小学老师是如何用Excel公式统计学生成绩的
看看小学老师是如何用Excel公式统计学生成绩的
前言:在Excel中Countif函数的使用率是非常搞得,他是用来求满足区域内指定条件的计数函数,下面我给大家一位小学老师是如何通过Countif函数统计班级学生的成绩的。
函数语法:Countif(range,criteria)
range表示要统计条件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表示统计的条件,它可以是“文本”也可可以是“表达式”。
实例:
以下是统计考试得90分以上的学生的人数。
在F2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3:C27,'>90”),其中C3:C27表示要统计条件的区域,“>=90”表示得分大于等于90的条件。
得到的结果和实际数据是一至的。
求得分大于等于80分小于90分的人数,首先我们要先统计出大于等于80分的人数,然后在统计出大于等于90分的人数,大于等于80分的人数—大于等于90分的人数的差就是大于等于80分小于90分的人数。
在F3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3:C27,'>=80')-COUNTIF(C3:C27,'>=90')。
得到的人数与实际人数一致。
SQL经典50题练习
创建表及插⼊数据学⽣表Studentcreate table SC(SId varchar(10),CId varchar(10),score decimal(18,1));insert into SC values('01' , '01' , 80);insert into SC values('01' , '02' , 90);insert into SC values('01' , '03' , 99);insert into SC values('02' , '01' , 70);insert into SC values('02' , '02' , 60);insert into SC values('02' , '03' , 80);insert into SC values('03' , '01' , 80);insert into SC values('03' , '02' , 80);insert into SC values('03' , '03' , 80);insert into SC values('04' , '01' , 50);insert into SC values('04' , '02' , 30);insert into SC values('04' , '03' , 20);insert into SC values('05' , '01' , 76);insert into SC values('05' , '02' , 87);insert into SC values('06' , '01' , 31);insert into SC values('06' , '03' , 34);insert into SC values('07' , '02' , 89);insert into SC values('07' , '03' , 98);练习题⽬1. 查询" 01 "课程⽐" 02 "课程成绩⾼的学⽣的信息及课程分数1.1 查询同时存在" 01 "课程和" 02 "课程的情况1.2 查询存在" 01 "课程但可能不存在" 02 "课程的情况(不存在时显⽰为 null )1.3 查询不存在" 01 "课程但存在" 02 "课程的情况2. 查询平均成绩⼤于等于 60 分的同学的学⽣编号和学⽣姓名和平均成绩3. 查询在 SC 表存在成绩的学⽣信息4. 查询所有同学的学⽣编号、学⽣姓名、选课总数、所有课程的总成绩(没成绩的显⽰为 null )4.1 查有成绩的学⽣信息5. 查询「李」姓⽼师的数量6. 查询学过「张三」⽼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7. 查询没有学全所有课程的同学的信息8. 查询⾄少有⼀门课与学号为" 01 "的同学所学相同的同学的信息9. 查询和" 01 "号的同学学习的课程 完全相同的其他同学的信息10. 查询没学过"张三"⽼师讲授的任⼀门课程的学⽣姓名11. 查询两门及其以上不及格课程的同学的学号,姓名及其平均成绩12. 检索" 01 "课程分数⼩于 60,按分数降序排列的学⽣信息13. 按平均成绩从⾼到低显⽰所有学⽣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以及平均成绩14. 查询各科成绩最⾼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以如下形式显⽰:课程 ID,课程 name,最⾼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中等率,优良率,优秀率及格为>=60,中等为:70-80,优良为:80-90,优秀为:>=90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数,查询结果按⼈数降序排列,若⼈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列15. 按各科成绩进⾏排序,并显⽰排名, Score 重复时保留名次空缺15. 按各科成绩进⾏排序,并显⽰排名, Score 重复时保留名次空缺15.1 按各科成绩进⾏排序,并显⽰排名, Score 重复时合并名次16. 查询学⽣的总成绩,并进⾏排名,总分重复时保留名次空缺16.1 查询学⽣的总成绩,并进⾏排名,总分重复时不保留名次空缺17. 统计各科成绩各分数段⼈数:课程编号,课程名称,[100-85],[85-70],[70-60],[60-0] 及所占百分⽐18. 查询各科成绩前三名的记录19. 查询每门课程被选修的学⽣数20. 查询出只选修两门课程的学⽣学号和姓名21. 查询男⽣、⼥⽣⼈数22. 查询名字中含有「风」字的学⽣信息23. 查询同名同性学⽣名单,并统计同名⼈数24. 查询 1990 年出⽣的学⽣名单25. 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结果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编号升序排列26. 查询平均成绩⼤于等于 85 的所有学⽣的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27. 查询课程名称为「数学」,且分数低于 60 的学⽣姓名和分数28. 查询所有学⽣的课程及分数情况(存在学⽣没成绩,没选课的情况)29. 查询任何⼀门课程成绩在 70 分以上的姓名、课程名称和分数30. 查询不及格的课程31. 查询课程编号为 01 且课程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学⽣的学号和姓名32. 求每门课程的学⽣⼈数33. 成绩不重复,查询选修「张三」⽼师所授课程的学⽣中,成绩最⾼的学⽣信息及其成绩34. 成绩有重复的情况下,查询选修「张三」⽼师所授课程的学⽣中,成绩最⾼的学⽣信息及其成 绩35. 查询不同课程成绩相同的学⽣的学⽣编号、课程编号、学⽣成绩36. 查询每门功成绩最好的前两名37. 统计每门课程的学⽣选修⼈数(超过 5 ⼈的课程才统计)。
巧用Excel 帮我进行学生成绩统计
巧用Excel 帮我进行学生成绩统计2009年04月22日下午 11:15在老师的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十分麻烦的工作,如果能够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就可以让各位老师迅速完成对学生的成绩的各项分析统计工作。
下面就向各位朋友介绍一些利用EXCEL 进行学生成绩管理的小技巧。
一、快速转换学生考试成绩等级有的时候,会遇到要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按实际考试分数转换成相应成绩等级的情况,如将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成绩转换成“A+”形式,85-89分的成绩转换成“A”形式...。
一般情况,在EXCEL表格中大家会采用IF()函数来设计公式进行转换,这样所设计的公式会变得很复杂,如果进行转换的成绩等级类型超过IF()函数的最大嵌套(7层)时,IF()函数就无能为力了。
这时我们可用如下的方法来简化操作。
1、打开学生成绩工作表(图1)。
图12、在G2到I12单元格录入考试成绩分数段与考试成绩等级对照表。
3、在D3单元格录入公式“=INDEX(I$3:I$12,MATCH(1,(C3>=G$3:G$12)*(C3<=H$3:H$12),0))”,由于该公式为数组公式,在录入完上述内容后,必须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为上述公式内容加上数组公式标志即大括号“{}”。
该公式的作用就是,根据C3单元格中的学生成绩,在D3单元格自动将该成绩转换成相应的成绩等级。
4、将光标移到D3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柄至D12单元格,将公式进行快速复制,这样就可以迅速完成转换学生成绩等级的工作(图2)。
图25、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将G2至I12的单元格区域设置为“隐藏”,以使表格更加美观。
二、快速统计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在利用EXCEL管理学生考试成绩时,常常要统计各分数段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如果采用下面介绍的这种方法,就能使这项工作变得非常方便。
1、打开学生成绩工作表(本例仍使用上例的工作表)。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试题及答案(A套)
信息处理技术员下午试题共5题,全部为必答题,每题15分,满分75分。
若解答正确给满分;若答出部分要点,可酌情给分,但不给满分。
第1小题(总分:15分)用Word软件录入以下内容,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后,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1.将文章标题设置为宋体、二号、加粗、居中;正文设置为宋体、小四。
2.将正文开头的“众”设置为首字下沉,字体为隶书,下沉行数为2。
3.为正文添加双线条的边框,3磅,颜色设置为红色,底纹填充为灰色-40%。
4.为文档添加页眉,内容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参考答案:序号评分点名称分值1 文字录入完全正确。
32 将文章标题设置为宋体、二号、加粗、居中;正文设置为宋体、小四。
33 将正文开头的“众”设置为首字下沉,字体为隶书,下沉行数为2。
34 为正文添加双线条的边框,3磅,颜色设置为红色,底纹填充为灰色-40%。
35 为文档添加页眉,内容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3 第2小题(总分:15分)用Word软件制作如图示的“光照图”,按照要求完成后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1.利用自选图形制作如图示的光照图。
2.录入图片中的文字,并将文字设置为宋体、五号。
3.利用“编辑”菜单下的“选择性粘贴”命令将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文字旋转到与其对应的线条相平行。
4.制作完成的光照图样式与图示的基本一致。
参考答案:参考题目中图示阅卷指南: 共有4个评分点序号评分点名称分值1 利用自选图形制作如图示的光照图。
4.52 录入图片中的文字,并将文字设置为宋体、五号。
33 利用“编辑”菜单下的“选择性粘贴”命令将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文字旋转到与其对应的线条相平行。
34 制作完成的光照图样式与图示的基本一致。
4.5 第3小题(总分:15分)用Excel创建“第二学期月考成绩表”(内容如下表所示),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后,用Excel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2021-2022学年度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测评练习题(含详解)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小长方形的高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B.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C.某个小长方形面积最小,说明落在这个组内的数据最多D.长方形个数等于各组频数的和2、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甲乙两班各有40名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考试.考试规定成绩大于等于96分为优异,两个班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班的成绩比乙班的成绩稳定B.甲班成绩优异的人数比乙班多C .甲,乙两班竞褰成绩的众数相同D .小明得94分将排在甲班的前20名3、若样本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对于样本1232,32,,32n x x x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均数为30,方差为8B .平均数为32,方差为8C .平均数为32,方差为20D .平均数为32,方差为184、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110分,方差分别是S 甲2=6,S 乙2=24,S 丙2=25.5,S 丁2=36,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5、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一周阅读用时数,结果如下表,则关于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位数是6.5B .众数是12C .平均数是3.9D .方差是66、在一次投篮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各进行10次投篮,每人投篮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方差分别为S 甲2=0.24,S 乙2=0.42,S 丙2=0.56,S 丁2=0.75,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7、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某校开展“致敬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八年级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参加了年级预赛,四个小组的平均分相同,若要从中选择出一个各成员实力更平均的小组代表年级参加学校决赛,那么应选( )A .甲组B .乙组C .丙组D .丁组8、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10次训练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的是()A.甲B.乙C.丙D.丁9、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参加了班级组织的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四个小组的平均分相同,其方差如下表.若要从中选出一个成绩更稳定.....的小组参加年级的比赛,那么应选()A.甲B.乙C.丙D.丁10、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x x=甲丙=13,x x=乙丁=15:2S甲=2S丁=3.6,2S乙=2S丙=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A.甲B.乙C.丙D.丁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当今最常用的购物软件“手机淘宝”的英语翻译为“mobile phone Taobao”,其中字母“o”出现的频率为__________.2、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10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6,9,14,11,12,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3、从全市10000份数学试卷中随机抽取500份试卷,其中有420份成绩合格,估计全市成绩合格的人数约为________人.4、某农科所通过大量重复的实验,发现某种子发芽的频率在0.85附近波动,现有1000kg种子中发芽的大约有_______kg.5、某选手在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90,87,92,88,93,方差是5.2(单位:分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该选手成绩的方差会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为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某中学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党史知识”竞赛,该校德育处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将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并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了______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一般”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校共有1400名学生,估计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2、某校七年级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某天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随机抽取学生的人数为______人;(2)直接补全频数直方图;(3)求扇形统计图中B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和F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4)该校七年级共有学生1000人,请估计七年级学生这天在课堂上发言次数大于等于12次的人数.3、今年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让国人吃饱饭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先生不幸逝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倡导“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某校政教处在某天午餐后,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1)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______名;(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学校政教处通过数据分析,估计这次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以供200人食用一餐,据此估算,该校38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用一餐?4、某学校要调查学生关于“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测试(百分制),测试成绩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 <85,B.85≤x<90,C.90≤x<95,D.95≤x≤100)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是:80,86,99,96,90,99,100,82,89,99.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0,93.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统计表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b,c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新冠肺炎”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3)该校七、八年级共1200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活动,估计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x≥90)的学生人数是多少?5、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某校为普及急救知识,进行了相关知识竞赛,现从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A.60≤x<70,B.70≤x<80,C.80≤x<90,D.90≤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62,68,75,80,82,85,86,88,89,90,90,95,96,98,99,99,99,99,100,100.八年级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中C等级包含的所有数据为:82,84,85,86,88,89.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上述图表中a=,b=c=;(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判断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竞赛成绩更好?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3)该校七、八年级共20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竞赛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人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频数直方图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等于频数与组距的比值,故A选项错误,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故B选项正确,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某个小长方形面积最小,说明落在这个组内的数据最少,故C选项错误,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组频数的和等于各小长方形的高的和,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频数直方图,准确理解频数直方图中几个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D【分析】分别根据方差的意义、中位数意义、众数的定义及平均数的意义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 .乙班成绩的方差小于甲班成绩的方差,所以乙班成绩稳定,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乙班成绩的中位数大于甲班,所以乙班成绩不低于95分的人数多于甲班,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判断甲、乙两班成绩的众数,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因为甲班共有40名同学,甲班的中位数是93分,所以小明得94分将排在甲班的前20名,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及众数的概念,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趋势及水平,平均数与每个数据有关;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程度越小,也就是说这组数据更稳定. 3、D 【分析】由样本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可得()()()()222212312310,101010102,n n x x x x n x x x x n ++++=-+-+-++-=再利用平均数公式与方差公式计算1232,32,,32n x x x ++⋅⋅⋅+的平均数与方差即可. 【详解】解: 样本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22221231231110,2,n n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n n ⎡⎤∴=++++=-+-+-++-=⎢⎥⎣⎦ ()()()()222212312310,101010102,n n x x x x n x x x x n ∴++++=-+-+-++-=∴()123132323232n x x x x n++++++++ ()1131023232,n n n n n=⨯+=⨯= ()()()()222212313232323232323232n x x x x n ⎡⎤+-++-++-+++-⎣⎦ ()()()()22221231910910910910n x x x x n ⎡⎤=-+-+-++-⎣⎦19218,n n=⨯⨯=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方差的含义与计算,熟练的运用平均数公式与方差公式进行推导是解本题的顾客. 4、A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S 甲2=6,S 乙2=24,S 丙2=25.5,S 丁2=36, ∴S 甲2<S 乙2<S 丙2<S 丁2,∴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从大到小排列,可得4、4、4、5、5、5、5、8、8、12,则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中位数是:552+=5; B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小时,所以众数是5;C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3+5×4+8×2+12)÷10=6;D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10×[(4-6)2+(4-6)2+(4-6)2+(5-6)2+(5-6)2+(5-6)2+(5-6)2+(8-6)2+(8-6)2+(12-6)2]=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6、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解:∵S 甲2=0.24,S 乙2=0.42,S 丙2=0.56,S 丁2=0.75∴2222甲乙丁丙<<<S S S S∴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反应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由平均数相同,根据方差越小越稳定可得出结论.【详解】解:∵4.3>4>3.6>3.2∴2222S S S S 丁甲乙丙>>>,∵四个小组的平均分相同,∴乙组各成员实力更平均,选择乙组代表年级参加学校决赛.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与方差,利用方差进行决策,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8、D【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详解】 解:∵x x x x =<=乙丙甲丁,∴从丙和丁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S 丙2>S 丁2,∴选择丁参赛,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正确理解方差与平均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9、B【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由表格知,乙的方差最小,所以若要从中选出一个成绩更稳定的小组参加年级的比赛,那么应选乙,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10、D【分析】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据此判断出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是哪种小麦即可.【详解】,解:x x x x=>=乙丁甲丙∴乙、丁的麦苗比甲、丙要高,2222,s s s s=<=乙甲丁丙∴甲、丁麦苗的长势比乙、丙的长势整齐,综上,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丁,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和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二、填空题1、4 17【分析】用字母“o”出现的个数除以总的字母个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字母“o”出现的次数为4,∴该英语中字母“o”出现的频率为417;故答案为:41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关键是掌握频率的定义,频率=频数÷数据总数.2、11【分析】根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求解可得.【详解】解:这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9,最小值为8,所以这组数据的极差为19-8=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差,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3、8400【分析】由题意可知:抽取500份试卷中合格率为420100%84%⨯=,则估计全市10000份试卷成绩合格的人数500约为1000084%8400⨯=份.【详解】解:420⨯=(人).100008400500故答案为:84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明白利用样本中的数据对整体进行估算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估算方法.4、850【分析】根据某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做某作物种子发芽率的试验表,可得大量重复试验发芽率逐渐稳定在0.85左右,据此求出1000kg种子中大约有多少kg种子是发芽的即可.【详解】解:∵大量重复试验发芽率逐渐稳定在0.85左右,∴1000kg种子中发芽的种子的质量是:1000×0.85=850(kg)故答案为:8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进行求解.5、变小【分析】求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数据的方差,通过方差大小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为88,90,92, 平均数为889099023++= 方差为()()()22218889090909290 2.6733⎡⎤-+-+-=≈⎣⎦ ∵5.2>2.6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方差变小了,故答案为:变小.【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算数平均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三、解答题1、(1)40,108°;(2)见解析;(3)估计该校大约有350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分析】(1)由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除以所占百分比求出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即可解决问题;(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3)由该校共有学生人数乘以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即可.【详解】解:(1)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6÷40%=40(名),则在条形统计图中,成绩“一般”的学生人数为:40-10-16-2=12(名),∴在扇形统计图中,成绩“一般”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240=108°,故答案为:40,108°;(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3)1400×1040=350(名),即估计该校大约有350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1)50;(2)补全频数直方图见解析;(3)B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20%;F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 ;(4)180人.【分析】(1)用A组频数除以频率,即可求得抽取人数为50人;(2)用50乘以C组所占百分比求出频数,用50减A、B、C、D、E组频数,即可求解,补全直方图即可;(3)用B组频数除以50,即可求解;用F组频数除以50再乘以360°即可求解;(4)用样本估计总体,用1000乘以样本中发言次数大于等于12的人数所占百分比,问题得解.【详解】(1)3÷6%=50,故答案为:50;(2)50×30%=15, 50-3-10-15-13-4=5,补全频数直方图如下;(3)B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1050100%20%÷⨯=,F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53603650⨯︒=︒;(4)45100018050+⨯=(人),答: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1000人中,这天在课堂上发言次数大于等于12次的人数为18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直方图,扇形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理解直方图、扇形图的意义,根据两种统计图中提供的公共信息求出样本容量是解题关键.3、(1)1000;(2)补图见解析;(3)大约可供760人食用一餐.【分析】(1)用“没有剩”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2)先求出“剩少量”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3)先求出样本中,浪费的粮食可供人食用的人数占比,然后估计总体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40040%1000÷=名;(2)由(1)可知,“剩少量”的人数=1000-400-250-150=200人,∴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1000人浪费的粮食可供200人食用一餐.∴200 38007601000⨯=,∴这餐饭3800名学生浪费的粮食大约可供760人食用一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相关联,用样本估计总体,画条形统计图等等,准确读懂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4、(1)40,93.5,99;(2)八年级掌握得更好,理由见解析;(3)780人【分析】(1)由八年级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可求得得分在C组的百分比,根据各百分比的和为1即可求得a的值;由扇形统计图可求得八年级得分在各个组的人数,从而可求得中位数b;根据七年级10名学生成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众数,则可得c;(2)两个年级得分的平均数相同,但八年级得分的方差较小,根据方差的特征即可判断八年级学生掌握得更好;(3)求出两个年级得分的优秀率做为全校得分的优秀率,即可求得得分为优秀的学生人数.【详解】(1)由八年级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成绩在C组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3100%30%10⨯=,则%110%20%30%40% a=---=∴a=40八年级得分在A组的有:10×20%=2(人),得分在B组的有:10×10%=1(人),得分在D组的有:10×40%=4(人)由此可知,得分的中位数为:939493.52b+==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中99分出现的次数最多,即众数为99,故c=99(2)八年级学生掌握得更好理由如下: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八年级的众数与中位数都比七年级的高,说明八年级高分的学生更多;八年级成绩的方差比七年级的方差小,说明八年级成绩的波动更小,成绩更接近.(3)两个年级得分的优秀率为:67100%65% 20+⨯=1200×65%=780(人)所以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约为780人【点睛】本题是统计图与统计表的综合,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方差、中位数、众数,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从中获取信息是关键.5、(1)40,87,99;(2)七年级竞赛成绩较好,理由为:七年级的中位数高于八年级;(3)900人【分析】(1)根据八年级C等级有6个学生可得a,根据扇形统计图可得八年级中位数b,根据七年级的成绩可得众数c;(2)比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得结论;(3)求出七、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为D等级的百分比可得答案.【详解】解:(1)八年级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中C等级包含6个分数,C等级所占百分比为620=30%,a%=1﹣20%﹣10%﹣30%=40%,∴a=40,八年级成绩A等级的有20×20%=4(人),B等级的有20×10%=2(人),∴八年级中位数位于C等级的第4、5两个数据即86,88,八年级中位数位于C等级,b=86882+=87,七年级成绩是众数是99分,c=99,故答案为:40,87,99;(2)七年级竞赛成绩较好,理由为:七年级的中位数高于八年级;(3)七年级D等级人数是10人,八年级D等级人数是20×40%=8人,2000×10840+=900(人),答:竞赛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人数是9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理解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求解的前提.。
EXCEL学生成绩统计的常用函数公式
1、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是非常常见的需求,其所需结果如图1中A16~E16所示。
这里,假设需要统计90~100、80~89、70~79、60~69及低于60分五个不同分数段的人数。
通常,统计不同分数段最好的方法是利用COUNTIF(X,Y)函数。
其中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X为统计的范围,一般最好用绝对引用;第二个参数Y为统计条件,要加引号。
对于小于60分的人数只要用一个COUNTIF( )函数,如在E1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C$2:$C$13,"<60")。
对于其他在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段的人数统计,需要用两个COUNTIF( )函数相减。
如在A1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C$2:$C$13,"<=100")-COUNTIF($C$2:$C$13, "<90"),即用小于等于100的人数减去小于90的人数。
如果要统计80~89、70~79与60~69分数段的人数,只要利用自动填充柄将该公式复制到右边三个单元格,再把"<=100"与"<90"作相应的修改,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2.保持学号顺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成绩排名学生成绩排定在学生成绩统计中经常用到。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谈的方法不是一般的排序,因为那样会使学生的学号顺序发生变化。
这里所需要的是在保持学号顺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学生成绩名次排定的功能,其所需结果如图1中F2~F13所示。
要进行保持学号顺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学生成绩名次的排定,最好使用RANK(X,Y,Z)函数。
其中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X为某个学生的成绩所在单元格;第二个参数Y为整个班级成绩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参数Z是可选的,表示统计方式,若省写或写0,则成绩高的名次靠前,一般都使用这种方式,如果写1,则成绩高的名次靠后,这种情况一般较少用。
excel函数习题-excel函数练习汇总-珍藏版-exc
问题位置根据百分点参照表统计每个业务员的提成A1统计各科成绩大于平均分的人数K1求出所有人最后一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U1按部门分别统计员工实发工资的平均工资A21统计各科大于等于本科平均分的分数的平均分K21分别统计各科男生、女生的平均分U21汇总指定商品的销售量A41统计各部门的员工数量K41分别统计各科男生、女生的总分U41检查是否存在重复姓名A61求路南区有一个车库、卧室不少于三间的房地产的平均价格K61根据支付的利息对银行帐户中的金额求和A81统计超出销售配额的次数或人员数K81根据员工信息表制作员工信息动态卡片U61计算员工年休假的法定休假天数U81求每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U101找出漏做其工资表的员工K101查询不同商品在不同商店的卖价(平均单价)A101找出品名为A、型号为Ⅱ的最后一次销售数量A121根据编号查询出员工的相关信息并置于新表内K121统计奖金>=80且<100的人数U121根据星期和节次查询学习科目A141根据姓名或科目汇总出总成绩K141自上而下动态求累计数量U141求出女工的总工资A161计算员工的年龄K161计算员工的退休日期U161制作倒计时显示器A181根据年月日求出其所对应的季度(一)K181根据年月日求出其所对应的季度(二)K221判断所在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U181利用自然数,生成新的循环有序序列数A201利用自然数,生成新的重复有序序列数K201判断一组数字中各个数字的小数位数是否不小于两位U201一批货要装箱,按商品名称分别计算所需箱子数量(各商品不足一箱的剩余数量不需要装A221关押一批罪犯,各个犯罪类型分别需要多少间囚室(每种类型仅允许一间囚室可以不满U221如何快速连接一行内单元格中的单个数字A241制作工资发放备钞张数计算表K241将姓名改为尊称姓+先生或女士U241将含有复姓的姓名改为尊称姓+先生或女士A261将给出数字拆分为个位数再求和K261判断学生考试分数的等级U261将号码+汉字的信息数据分离A281将第二个Q后面的内容提取出来K281统计得票次数U281将特殊语句里的主语与描述语分离A301统计出186开头,尾号为9的手机号码有多少个K301有几组数字,在句子中的位置各不相同,如何提取U301如何将城市、地区、街道和门牌从地址中拆分出来A321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判断男女性别K321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判断当前年龄(一)U321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判断当前年龄(二)K421号码前信息既有字母,又有汉字,还有字母+汉字,如何提取号码A341含双“-”号的编号,如何去掉后一“-”号及其后面的字符K341如何求出位于一个单元格内各个名称(以“、”号分隔)的总数U341如何用函数方法去掉强制换行符A361如何用函数方法强制换行(同一格内,英文放在汉字下面)K361如何将汉字后面的英文两端加上“()”号并置于汉字下方U361给首字符是大写的单词标记符号“√”A381根据分数评星级K381将编号中第一个“-”之前的字母替换为“K”U381根据分数评星级(要求:不满五颗“★”时,以“☆”补齐)A401将编码的最后一串字符提取出来K401将盈亏金额按显示要求改写U401根据分数和给定标准,评选出等级A421公司发票制作(局部)U421当“工号”在最后一列时,如何根据工号返回“姓名”、“分数”、“等级”A441如何根据出生日期计算出生肖K441如何使主表中点选框内容随附表改变并且点选框尺寸大小亦自动适应U441如何对文本字符串中的单数字求和A461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将表列成语排成一单列(多行多列转单列)K461如何将单列成语按图示重新排布(单列转多行多列)U461如何用一条公式做出最终评分的最高分A481如何将实际数量控制在50~500之间K481如何求出2014年5月的最大值和最小值U481汇总各月份、各品牌的销量AE1将一组成绩分数排名(美式排名和中式排名)AE21按评分规则及权重计算各部门的考评得分AE41员工工龄的计算AE61计算无色单元格的个数、黄色单元格内数值和、有色单元格内数值平均值AE81分别计算出黑体、斜体、带下划线字符的个数AE101根据等级和等级分列表给出得分AE121根据部门提取员工信息AE141根据不同的部门组合,得到相应员工信息AE161计算出大于某个分数的最低分和小于某个分数的最高分AE181根据评委打出的分数,计算每个歌手的平均得分AE201计算各个工资区段上的人数AE221看看数据表中有多少个不相同的数值AE241统计出不重复的姓名个数AE261分别求出个人总分及学科总分AE281统计出三车间女职工的工资总和AE301分别统计出不同业务员、不同销售产品的销售金额合计(如表所示)AE321求第一次考试的总分(N+IF用法)AE341将指定品名的数量求和(T+IF用法)AE361求出各科成绩的最高分AE381计算出每个人的综合评分AE401根据姓名查询出其销售业务最好的那个季度(如数值相同,以先出现的为准)AE421根据书的类别,查询出所对应的全部书名AE441工资至少有两个月都不到1000的人数是多少AE461求出个人的最高平均工资AE481将编号和日期是无序排列的数量统计表变为编号唯一且按自然天数展示的数量统计表AO1用一条公式将无序排列的数组按行升序变为行升序数组AY21用一条公式将无序排列的数组按行升序变为行升序数组(难!)AO21将单列升序字母重排为三组二维升序字母AO41单列升序字母重新排布的习题AO61把单元格区域内的数字转变为对应的数值(有附加题.难!)AO81把表列7位数按行按数字展开AO101把绿框表列10位数按数字升序不重复排列(难!)AO121把绿框表列10位数中没有出现的数字按升序不重复排列(难!)AO141离散数列组合为二维数组的练习题(解法1)AO161离散数列组合为二维数组的练习题(解法2)(难!)AO181间隔离散数列组合为二维数组的练习题(难!)A0201四列间隔离散数列组合为二维数组的练习题AO301含有不同字符数的间隔离散数列组合为二维数组的练习题(解法1)(难!)AO221含有不同字符数的间隔离散数列组合为二维数组的练习题(解法2)AO241含有不同字符数的间隔离散数列组合为二维数组的练习题(解法3)AO261如何使“AO282”显示出“123”AO281将黄色示意的列字符组插入到绿色示意的列字符组中AO321将黄色示意的列字符组置于绿色示意的列字符组下方AO341将第一列的数字,只取前两位,余下的设置为0AO361通过合并数字(0-9)数组元素直观地学习MMULT函数的基本规则AO381涉及函数IFSUM AVERAGE AVERAGEIF /OFFSET COUNTA AVERAGE AVERAGEIFAVERAGEIF AVERAGE AVERAGEIFSUMIFCOUNTIFSUMIFIF COUNTIF /COUNTIF SUM COUNTA AVERAGEIFSSUMIFSCOUNTIFSVLOOKUP IF SUMIF /VLOOKUPVLOOKUP IFVLOOKUP ISNA IF VLOOKUP IFLOOKUPMATCH VLOOKUP SUMPRODUCT /COUNTIF SUMINDEX MATCH IF MATCH INDEX SUM /SUM OFFSET MATCHMATCH INDEX SUM /SUM /NSUM /SUMPRODUCT/SUMIFSYEAR TODAYIF DATE YEAR MONTH DAYTODAY DAY EOMONTH YEAR /DATE YEARMONTH /INT MONTH/ROUNDUP MONTH CEILING MONTH /LEN POWER MONTHIF DAY EOMONTH /IF DAY EOMONTH DATE /IF MOD MODINT /ROUNDUPIF FLOORFLOOR /ROUNDDOWN CEILING /ROUNDUPSUM /SUM POWERINT SUMLEFT IFLEFT OR IFMID IF SUM /MID SUMIF /MIDLEFT RIGHT LENB LEN/SEARCHB MIDBFIND MIDFIND COUNTFIND MIN LEFT MID LEFT RIGHT SUM /SEARCH COUNTMIDB SEARCHB LEN LENB LEFT FIND MID MIN LEFT RIGHT MOD IF /MID MOD IFYEAR TODAY NOW LEFT IF LEN MIDTODAY TEXT MID /TODAY YEAR TEXT MIDFIND MIN MIDFIND REPLACELEN SUBSTITUTECHAR SUBSTITUTE REPLACE LENB LEN CHAR REPLACE LENB LEN CHAR IF EXACT LEFT UPPER/IF AND ROW CODE LEFT REPT IFREPLACE FIND REPTIF REPT INTTRIM RIGHT SUBSTITUTE REPTTEXTIF /TEXT /CHOOSEIF OR LEFT RIGHT COLUMN SUM TEXT VLOOKUP IF /VLOOKUP CHOOSE COLUMN ROW CHOOSE MOD YEAR INDIRECT COUNTASUM TEXT MID ROW /SUM TEXT MID ROW INDIRECT LENINDIRECT CHAR MOD INT ROWINDIRECT COLUMN ROW MAX MMULT SUBTOTAL OFFSET ROWMIN MAX IFMAX MIN IFSUM /SUMIFSRANK /COUNTIF SUM SUMIF SUMDATEDIF IFGET.CELL N SUM SUMIF COUNTAGET.CELL COUNTIFVLOOKUP /HLOOKUP TRANSPOSESMALL IF ROW INDEXIF ROW SMALL INDEX/INDEX SMALL IF MMULT N TRANSPOSE ROW LARGE SMALL COUNTIF IF SUM NSUBTOTAL SUM /SUM MAX MINFREQUENCY /COUNTIF FREQUENCY COUNT MATCH FREQUENCY COUNT MMULT /SUMSUM /SUMPRODUCT N/MMULT TRANSPOSE MMULT TRANSPOSE N SUM INDEX N IF MATCH ROWSUM VLOOKUP T IFMAX /MAX INDEX MATCH MMULT SUMIFMATCH MAX INDEX OFFSET MATCH COUNTIF SUM COUNTIF /SUM COUNTIF OFFSET ROW AVERAGE MAX /MAX SUBTOTAL OFFSET ROW SUM IF INDEX MATCH SMALL OFFSET ROW COLUMNRIGHT SMALL ROW COLUMN LOOKUP ROW COLUMN LOOKUP ROWMMULT ROW /N TRANSPOSE MMULT ROW /COUNTIF MID COLUMNTEXT SMALL IF ISERR FIND ROW COLUMNTEXT SMALL IF ISERR FIND ROW COLUMN CHOOSE TRANSPOSE ROW IF ROWIFTEXTMID FIND SUBSTITUTE TRANSPOSE ROWINDEX TRANSPOSE ROW CHOOSE TRANSPOSE ROW INDIRECT CHAR CODEIF ROW LOOKUPIF ROW LOOKUPMID /TRUNC LEN /RIGHT LEN /REPLACE REPT LEN /LEFT LENMMULT ROW。
EXCEL成绩统计分析常用函数
EXCEL成绩统计分析常用函数1、总分 =SUM〔〕2、平均分 =AVERAGE〔〕3、+ - * / 加减乘除括号〔〕4、分数段统计函数:FREQUENCY()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
例如,使用函数 FREQUENCY 能够运算在给定的分数范畴内测验分数的个数。
由于函数 FREQUENCY 返回一个数组,因此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语法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Data_array 为一数组或对一组数值的引用,用来运算频率。
假如data_array 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 FREQUENCY 返回零数组。
Bins_array 为间隔的数组或对间隔的引用,该间隔用于对data_array 中的数值进行分组。
假如 bins_array 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FREQUENCY 返回 data_array 中元素的个数。
说明在选定相邻单元格区域〔该区域用于显示返回的分布结果〕后,函数 FREQUENCY 应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返回的数组中的元素个数比 bins_array〔数组〕中的元素个数多 1。
返回的数组中所多出来的元素表示超出最高间隔的数值个数。
例如,假如要运算输入到三个单元格中的三个数值区间〔间隔〕,请一定在四个单元格中输入 FREQUENCY 函数运算的结果。
多出来的单元格将返回 data_array 中大于第三个间隔值的数值个数。
函数 FREQUENCY 将忽略空白单元格和文本。
关于返回结果为数组的公式,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5、不及格红色显示〝格式〞菜单中的〝条件格式〞命令6、排名显示 =RANK(number,ref,order)其中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
Ref为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
Ref 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
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
·假如 order 为 0 或省略,Microsoft Excel 将 ref 当作按降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EXCEL成绩统计分析常用函数
EXCEL成绩统计分析常用函数1、总分=SUM()2、平均分=A VERAGE()3、+ - * /加减乘除括号()4、分数段统计函数:FREQUENCY()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
例如,使用函数F REQUENCY 能够运算在给定的分数范畴内测验分数的个数。
由于函数FR EQUENCY 返回一个数组,因此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语法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Data_array为一数组或对一组数值的引用,用来运算频率。
如果data_array 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FREQUENCY 返回零数组。
Bins_array为间隔的数组或对间隔的引用,该间隔用于对data_array 中的数值进行分组。
如果bins_array 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FREQUENCY 返回data_array 中元素的个数。
讲明在选定相邻单元格区域(该区域用于显示返回的分布结果)后,函数FREQUENCY 应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返回的数组中的元素个数比bi ns_array(数组)中的元素个数多1。
返回的数组中所多出来的元素表示超出最高间隔的数值个数。
例如,如果要运算输入到三个单元格中的三个数值区间(间隔),请一定在四个单元格中输入FREQUENCY 函数运算的结果。
多出来的单元格将返回data_array 中大于第三个间隔值的数值个数。
函数FREQUENCY 将忽略空白单元格和文本。
关于返回结果为数组的公式,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5、不及格红色显示“格式”菜单中的“条件格式”命令6、排名显示=RANK(number,ref,order)其中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
Ref为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
Ref 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
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
·如果order 为0 或省略,Microsoft Excel 将ref 当作按降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用Excel函数快速统计学生期中考试成绩
用Excel函数快速统计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期中考试结束,各学科考试成绩迅速汇总到班主任这里。
这时候,班主任最忙的,就是要迅速统计各学科成绩的各项指标,比如平均分、最高分、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各学科分数的频率统计等等。
虽然现在普遍都在使用Excel进行这项工作,不过,要想使这项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那还得请Excel函数来帮忙才行。
汇总到班主任这里的成绩表如图1所示,各科成绩分布在C2:C95单元格区域。
我们先在K2:Q15单元格区域建立如图2所示表格用以存放各项统计结果。
先点击M3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AVERAGE(C2:C95),回车后即可得到语文平均分。
点击M4单元格,输入公式:=MAX(C$2:C$95),回车即可得到语文成绩中的最高分。
优秀率是计算分数高于或等于85分的学生的比率。
点击M5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2:C$95,">=85")/COUNT(C$2:C$95),回车所得即为语文学科的优秀率。
点击M6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2:C$95,">=60")/COUNT(C$2:C$95),回车所得即为及格率。
选中M3:M6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向右填充公式至Q6单元格,松开鼠标,各学科的统计数据就出来了。
再选中M5:Q6单元格区域,点击菜单命令“格式→单元格”,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点击“数字”选项卡,在左侧“分类”列表中选择“百分比”,如图3所示,确定后可将M5:Q6单元格区域的数据转变成百分比形式。
至于各科分数段人数的统计,那得先选中M8:M15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FREQUENCY(C$2:C$95,$K$8:$K$15)。
然后按下“Ctrl+Shift+Enter”快捷键,可以看到在公式的最外层加上了一对大括号。
现在,我们就已经得到了语文学科各分数段人数了。
在K 列中的那些数字,就是我们统计各分数段时的分数分界点。
sumif多条件求和的用法 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
《如何使用SUMIF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以及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1. 引言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SUMIF 函数是Excel中常用的函数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根据指定的条件对数据进行求和。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了解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本文将介绍SUMIF函数的多条件求和用法,以及如何计算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
2. 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在Excel中,SUMIF函数的基本语法为:SUMIF(range, criteria, sum_range),其中range表示要应用条件的区域,criteria表示要满足的条件,sum_range表示要求和的区域。
我们可以使用SUMIF函数来计算某一科目及格的学生人数,或者计算某个班级在某一次考试中的总分。
3. SUMIF函数的多条件求和除了基本的单条件求和,SUMIF函数还支持多条件求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根据多个条件进行求和的情况。
这时,可以借助SUMIF函数的多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我们可能需要计算某个班级在某一次考试中数学和英语同时及格的学生人数,或者计算某个学生在多次考试中的总分。
此时,就需要使用SUMIF函数的多条件求和功能了。
4. 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计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统计学生成绩是非常常见的工作。
对于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男生学生的学习状况。
平均分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分 = 总分数 / 人数。
通过计算平均分,我们可以了解二年级男生在某一科目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表现。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SUMIF函数的多条件求和以及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实用和重要的知识。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SUMIF函数的多条件求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计算二年级男生的平均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百日百题004:总体平均
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百日百题004:
总体平均
【例1】某7个数的平均数是16,去掉一个数,剩下的6个数的平均数是17,问去掉的数是( )
A. 12
B. 10
C. 14
D. 13
答案:B
【例2】有四个数,去掉最大的数,其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1;去掉最小的数,其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是95.那么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A. 49.75
B. 51.25
C. 53.75
D. 54.75
答案:A
【例3】小王参加了五门百分制的测验,每门成绩都是整数。
其中语文94分,数学的得分最高,外语的得分等于语文和物理的平均分,物理的得分等于五门的平均分,化学的得分比外语多2分,并且是五门中第二高的得分。
问小王的物理考了多少分?
A. 94
B. 95
C. 96
D. 97
答案:C
每日一题型,公考伴你行;
相约明书轩,秒杀弹指间。
=================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网服务区=================
2015国考大纲解析会专题:/zt/2015dgjxh/
2015国考备考专题:/zt/gkbk/
2015国考笔试课程:/zt/gkbskc/
2015国考红领培优100%通过率:/zt/hlpy/
砖题库注册:/8sIphZU
2015国考河北交流群:28249118
河北华图官方微博:@河北华图
河北华图官方微信:hebhuatu
****** 提示:下次访问本站可以直接百度搜索:河北华图教育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二第九章 统计章节测试-18-含解析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2023-2024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中数学人教A 版必修二第九章统计章节测试(18)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注意事项:阅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2题,共60分)1.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众数为,平均值为,则()A. B. C.D.2.7万元3.12万元 3.24万元 3.6万元2. 某家庭去年一年的各种费用的占比如图1所示,已知去年一年“衣食住”的费用分别如图2所示,则该家庭去年一年教育费用为()A. B. C. D.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大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3. 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A. B.C. D.4. 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减去,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81.2,78.884.4,78.881.2 , 4.484.4,4.4A. B. C. D. A 小组打分分值的最高分为55分,最低分为42分A 小组打分分值的标准差小于B 小组打分分值的标准差B 小组打分分值的中位数为56.5B 小组更像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5. 在一个文艺比赛中,12名专业人士和12名观众代表各组成一个评判小组,给参赛选手打分.根据两个评判小组对同一名选手的打分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以上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C. D. 6. 某学生5次考试的成绩(单位:分)分别为85,67,,80,93,其中,若该学生在这5次考试中成绩的中位数为80,则得分的平均数不可能为( )A. B. C. D.60801201807. 某校做了一次关于“感恩父母”的问卷调查,从8~10岁,11~12岁,13~14岁,15~16岁四个年龄段回收的问卷依次为:120份,180份,240份,x 份.因调查需要,从回收的问卷中按年龄段分层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其中在11~12岁学生问卷中抽取60份,则在15~16岁学生中抽取的问卷份数为( )A. B. C. D. 848586878. 某校举办《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五位评委给某位参赛选手的评分分别为84,84,86,m ,87,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8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 B. C. D. ,22,23,22,39. 现有一组样本数据:1,2,2,2,3,3,4,5.则它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B. C. D. 45507510010. 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数学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依次为,,,,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30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A. B. C. D. 11. 某学校有高中生400人,初中生1100人,小学生1500人,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90的样本,调查了解学生视力状况,则下列系统抽样抽签法分层抽样随机数法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 )A. B. C. D. 12. 是 , , , 的平均数, 是 , , , 的平均数, 是, , , 的平均数,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B. C. D.13. 9月19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发布消息称,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为科普航天知识,某校组织学生参与航天知识竞答活动,某班8位同学成绩如下:7,6,8,9,8,7,10,m .若去掉m ,该组数据的下四分位数保持不变,则整数m (1≤m≤10)的值可以是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 值即可).14. 如图为制作某款木制品过程中的产量 吨与相应的消耗木材 吨的统计数据,经计算得到 关于 的线性回归方程,由于某些原因 处的数据看不清楚了,则根据运算可得 .34562.23.54.815. 如图,这是某校高一年级一名学生七次数学测试成绩(满分100分)的茎叶图.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方差是16. 如图是某班50名学生身高的频率分布直方图,那么身高在区间[150,170)内的学生约有 人.17. 山西省在2019年3月份的高三适应性考试中对数学成绩数据统计显示,全市10000名学生的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现某校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析,结果这50名学生的成绩全部介于85分到145分之间,现将结果按如下方式分为6组,第一组 ,第二组 ,…,第六组 ,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 求全市数学成绩在135分以上的人数;(2) 试由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佔计该校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数;(3) 若从这50名学生中成绩在125分(含125分)以上的同学中任意抽取3人,该3人在全市前13名的人数记为,求的分布列和期望.附:若,则,,.18.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城市缺水尤为突出,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从该市随机调查了100位居民,获得了他们某月的用水量,整理得到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 求图中a的值并估计样本的众数;(2) 该市计划对居民生活用水试行阶梯水价,即每位居民月用水量不超过ω吨的按2元/吨收费,超过ω吨不超过2ω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费,超过2ω吨的部分按照10元/吨收费.①用样本估计总体,为使75%以上居民在该月的用水价格不超过4元/吨,ω至少定为多少?②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当ω=2时,估计该市居民该月的人均水费.19.“你低碳了吗?”这是某市为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发布的公益广告里的一句话.活动组织者为了解这则广告的宣传效果,随机抽取了100名年龄段在[10,20),[20,30),…,[50,60)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由此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Ⅰ)求随机抽取的市民中年龄段在[30,40)的人数;(Ⅱ)从不小于40岁的人中按年龄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人,求[50,60)年龄段抽取的人数;(Ⅲ)从按(Ⅱ)中方式得到的8人中再抽取3人作为本次活动的获奖者,记X为年龄在[50,60)年龄段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0. 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40名学生,将其成绩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画出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求第四小组的频率;(2) 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和中位数(精确到0.01);(3) 从成绩是40~50分及90~100分的学生中选两人,记他们的成绩分别为,求满足“ ”的概率.21. 从某学校的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155cm和195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第二组,…,第八组,下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一组与第八组人数相同,第六组的人数为4人.(1) 求第七组的频率;(2) 估计该校的800名男生的身高的平均值和中位数;(3) 若从身高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两名男生,记他们的身高分别为x , y ,事件,求.答案及解析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18.(1)(2)19.(1)(2)(3)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