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资体制

合集下载

投资体制的名词解释

投资体制的名词解释

投资体制的名词解释引言投资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投资活动方面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则的总称。

它是指导和规范投资行为的框架,决定了投资者、政府和其他相关方在投资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

本文将对投资体制这一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核心要素。

一、概念解释投资体制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投资政策、管理投资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所采取的制度安排。

它涵盖了投资促进、投资审批、投资管理以及纠纷解决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健全的投资体制能够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并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可预测和可依赖的投资机会。

二、重要性分析1. 促进经济增长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一个健全的投资体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透明、公正和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流入,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

2. 防范投资风险投资行为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尤其在国际投资中更为复杂。

一个完善的投资体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法律保护和风险管理的框架,减少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者信心。

3. 促进资源配置一个有效的投资体制能够引导资金流向合理和高效的渠道,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投资体制的引导,可以促进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 保护投资者权益投资体制应当确保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这包括确保投资者的知情权、决策权、财产权等得到尊重,并提供有效的救济渠道,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核心要素1. 投资法律法规设立明确的投资法律法规是一个健全投资体制的基础。

投资法律法规应该包括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投资准入条件和程序的规定、投资活动的管理和监管规定等。

2. 投资政策投资政策是指政府为引导和规范投资行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投资政策应该具备稳定性、公正性和可预测性,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环境。

3. 投资审批制度投资审批制度是指投资项目注册和审批的程序和规定。

一个高效和简便的审批制度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减少审批时间,提升投资的可预测性。

投资管理制度体系范文

投资管理制度体系范文

投资管理制度体系范文投资管理制度体系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投资管理制度,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包括对于各类资产的投资及投资收益管理。

第三条投资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投资收益,控制风险,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条本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并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管单位为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承担投资决策、投资管理和投资实施的主要责任,同时为实施本制度提供支持。

第六条本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由企业的监察部门负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第二章投资计划管理第一条投资计划管理包括投资计划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实施。

第二条各部门、项目单位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编制本单位的投资计划,包括资本性支出计划和运营性支出计划。

第三条投资计划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和财务分析。

第四条投资计划的审核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对投资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并报高级管理层审批。

第五条投资计划的实施由投资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投资方案和计划,明确责任和进度,并定期报告进展情况。

第三章投资决策管理第一条投资决策是投资管理的核心环节,包括对项目的选择、评估和决策。

第二条项目选择应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市场需求,充分考虑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和财务收益。

第三条项目评估应包括技术评估、市场评估和财务评估,确定项目的投资金额、预计收益和风险。

第四条投资决策应由高级管理层进行,形成书面决策文件,并公开透明。

第四章投资执行管理第一条投资执行管理包括对已决策的项目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执行。

第二条项目实施应遵循合同规定,按照投资计划和项目方案进行,确保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

第三条投资执行过程中应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并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投资体制概论

投资体制概论
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制决定投资体制。
3.1.3 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3.1 投资体制概述
借鉴经济体制模式的划分方法对投资体制进行划分:
(1)从所有制结构看:投资体制可以划分为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投 资体制模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投资体制模式。
(2)从经济决策结构和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看:投资体制可以划分 为集权投资体制模式和分权投资体制模式。
3.1 投资体制概述
3.1.3 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投资体制
1. 高度集权型投资模式: 企业投资全部纳入国家统一计划,以行政投
资方式为主,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投资领域各单位和经济实体之间
的联系非商品化。
----前苏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前
2. 分散型投资体制模式:国家彻底放弃一切投资决策权,投资决策完
投资主体:私人为主,政府为辅。
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贷款、补助、税收减免以及其他行政 和法律手段,引导和调控私人投资,弥补私人投资不足。美国 政府投资决策中,重视公众参与和专业咨询公司的评审作用, 同时政府投资受到严密的法规约束。
由于长期奉行政府大规模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英国经 济在上世纪70年代步入停滞。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后,大力推 进经济改革,特别是投资体制改革,使英国成为新公共管理改 革的发祥地。
(3)从经济调节结构看:投资体制可以划分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 投资体制模式和以计划调节为主的投资体制模式。
(4)从激励机制看:投资体制可以分为利益驱动型投资体制模式 和行政强制驱动型投资体制模式。
综上,投资体制模式与经济体 制模式是对应的。
3.1 投资体制概述
3.1.3 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5章 购买性支出——公共投资

第5章 购买性支出——公共投资
• 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 具体分析。 • 当项目的投资完全不能通过市场收回时,应由 财政无偿拨付,如对行政单位和某些事业单位 的投资; • 对于可以采取收费形式部分收回投资的,应采 用向社会招标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 若能全部收回投资,一般由私人部门进行投资, 并辅之以适度的政府管制,也可以由政府进行 直接的或间接的投资。
Public Finance
公共财政学——财政支出篇
三、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与投资方式
• 近年来,很多国家兴起了一种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 让”的投资方式——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 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 或公司,由其组建一个项目经营公司进行 投资和经营,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 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收 回投资,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无偿转让给 政府。 • 这也是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外资进行基础 设施投资的重要方式。
公共财政学——财政支出篇
Public Finance
二、公共投资支出的范围
• 私人投资追求的是微观效率,而公共投资则追求 宏观效率并兼顾公平的要求。因此,是否有利于 提高宏观效率,促进社会公平,是确定公共投资 范围的根本标准。 •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特点看,公共投资主要安排 在基础产业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国家战略物资储 备等领域。在必要时,政府也可对一些新兴产业 部门的创建进行投资,如高新技术投资和风险投 资。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从 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和 教育的投资。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考察,政 府还投资于社会事业及国防安全。
公共财政学——财政支出篇
Public Finance
四、公共投资体制

投资管理制度模板

投资管理制度模板

投资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投资活动,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投资活动,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投资等。

第三条投资管理制度的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投资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划。

(二)公平公正原则:投资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三)效益原则:投资活动应当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投资效益。

(四)风险防控原则:投资活动应当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投资安全。

第四条国家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投资实施、投资监管、投资评价等投资管理环节,确保投资活动的规范进行。

第二章投资决策第五条投资决策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充分调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

第六条投资决策应当依据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利益。

第七条投资决策应当明确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投资期限等要素。

第八条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相关部门、企业、专家等方面的意见,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章投资实施第九条投资实施应当遵循投资决策确定的投资目标、规模、方式和期限等要求,确保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投资实施主体应当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投资方式,确保投资安全。

第十一条投资实施过程中,投资实施主体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投资者等方面的沟通,确保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投资实施主体应当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投资监管第十三条投资监管是指对投资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投资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第十四条投资监管应当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要求,确保投资活动的规范进行。

第十五条投资监管应当加强投资项目的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投资安全。

新元集团_新元制度之《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制度》

新元集团_新元制度之《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制度》

新元集团_新元制度之《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新元集团公司的投资行为,提高投资管理水平,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投资管理体制1.新元集团公司设立投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集团公司的投资活动。

2.投资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公司的投资战略和规划,审核、评估和选择投资项目,跟踪和管理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

3.投资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投资的决策程序合法、透明、公正,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监督。

第三章投资决策1.投资项目的决策应当按照市场原则和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风险。

2.投资项目应当经过层层审核和评估,确保投资的合规和合理性。

3.投资项目的决策需要形成决策文件,明确投资对象、投资金额、投资方式、预期收益等信息,并获得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批准。

第四章投资项目管理1.投资项目应当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和制度,包括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监控和评估等。

2.投资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项目管理计划进行,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3.投资项目应当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风险问题。

4.投资项目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管理和决策。

第五章投资回报分配1.投资项目的回报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者协议进行分配,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2.投资项目的回报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分配,严禁私自挪用投资项目的收益。

3.投资项目的回报应当及时发放,确保投资者的权益得到实现。

第六章监督和评估1.投资项目的监督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流程,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2.投资项目的评估应当按照一定的评估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项目的效益和风险得到评估。

3.投资管理部门应当定期进行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估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七章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本制度的投资行为,应当依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投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

投资经济学(第六版) 教学大纲

投资经济学(第六版) 教学大纲

《投资经济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本课程的设置,是为所有将来从事经济实践工作、经济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尤其为经济金融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提供基础理论和技能,使其了解国内外宏观投资理论,掌握项目融资、投资体制和投资规模等基础理论,能够熟练掌握微观的财务评价及审计投资效益审计、投资管理审计等业务流程和审计实务。

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知识、技能,鼓励创新;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科研引导和案例教学,能够胜任未来的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的要求。

(二)教学环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有: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2、课堂讨论3、课后作业4、案例分析(三)学时分配总学时:51 其中理论学时:51 实践学时:O第一章投资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 .教学内容(1)投资的基本概念(2)投资的理论2 .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投资的基本含义(2)了解投资的形式与作用(3)重点理解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4)认识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5) 了解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历程3 .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的基本含义,实质与分类,作用(2)难点中国与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对比第二章投资规模4 .教学内容(1)投资规模概述(2)投资规模的确定(3)投资规模的调控5 .基本要求(1)理解年度投资规模、在建投资规模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了解投资规模的衡量方法和变动规律(3)理解投资规模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方式(4)了解我国历史上投资规模的变化情况及相应的经济背景6 .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规模的概念(2)难点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第三章投资结构1 .教学内容(1)投资结构概述(2)产业投资结构(3)投资结构调控2 .基本要求(1)掌握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2)了解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准和原则(3)掌握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含义及优化措施(4)了解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5)掌握我国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和对策3 .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2)难点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控第四章投资环境1 .教学内容(1)投资环境概述(2)投资环境评价(3)投资环境优化2 .基本要求(1)明确投资环境的含义和特点(2)了解投资环境的具体内容(3)熟悉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和标准(4)掌握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5)了解我国投资环境现状和优化的主要方向3.重点与难点(1)重点资环境的涵义和特点(2)难点“冷热”因素分析法、等级尺度评分法、多因素评估法第五章投资体制4.教学内容(1)投资体制概述(2)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3)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4)中外投资体制比较5.基本要求(1)掌握投资体制的含义(2)掌握投资体制的构成和类型63)了解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和发展74)掌握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措施85)了解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3.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体制的相关概念及其构成(2)难点中外投资体制比较第六章融资方式1 .教学内容(1)融资概述(2)融资方式2 .基本要求(1)理解融资的含义(2)掌握融资的四种分类方法(3)了解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概念(4)了解各种融资方式及相关知识3.重点与难点(1)重点融资方式的相关基础知识(2)难点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融资规模以及种融资方式的利用时机、条件第七章融资决策1 .教学内容(1)资本成本概述、影响因素及原则(2)资本成本(3)财务风险的衡量(4)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2 .基本要求(1) 了解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2)理解融资决策应遵循的原则(3)掌握资本成本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方法(4)掌握财务风险中各种杠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理解资本结构对于融资决策的影响3 .重点与难点(1)重点资本成本的定义及作用(2)难点融资风险的衡量,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和追加融资方案的选择第八章投资项目管理1 .教学内容(1)项目及投资(2)投资项目周期(3)投资项目决策(4)阶段的分析(5)投资项目知识体系2 .基本要求(1)了解投资项目的特征、分类以及投资项目周期的含义(2)掌握投资建设项目周期的工作类型、阶段划分及其影响因(3)掌握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4) 了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3 .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项目界定与分类(2)难点决策阶段的分析与管理投资建设项目周期阶段划分与投资影响因素第九章产权投资1 .教学内容(1)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2)产权投资的决策分析(3)产权投资的程序2 .基本要求(1)掌握产权投资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产权投资的主要实现形式(3)掌握产权投资的决策分析(4)了解产权投资的程序3 .重点与难点(1)重点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2)难点产权投资的决策分析第十章企业投资战略1 .教学内容(1)企业投资战略的基本概念(2)企业投资战略的类型(3)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2 .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投资战略的含义及特点(2)掌握企业投资战略的各种类型及其优缺点(3)掌握企业投资战略制定的步骤3 .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战略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2)难点投资战略的制定过程第十一章国际投资1 .教学内容(1)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2)国际直接投资(3)国际间接投资(4)其他类型的国际投资方式2 .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投资的作用与发展过程,掌握国际投资相关理论(2)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的分类及影响因素(3)掌握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种类(4)了解补偿贸易、国际加工装配、国际租赁等国际投资方式3 .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的基本阐述(2)难点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第十二章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4 .教学内容(1)我国境外投资发展概述(2)境外投资发展战略(3)我国政府对境外投资的管理5 .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阶段(2)掌握境外投资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3)掌握我国境外投资的管理制度6 .重点与难点(1)重点境外投资的涵义、方式(2)难点我国境外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第十三章投资的宏观调控1 .教学内容(1)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2)投资宏观调控的意义、原则和手段2 .基本要求(1)了解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及意义(2)掌握投资宏观调控的原则和手段(3)了解近年来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进程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3.重点与难点(1)重点投资宏观调控的概述(2)难点投资宏观调控的原则和手段。

5投资主体与投资体制

5投资主体与投资体制

• 2.构成要素: • (1)投资主体结构(核心要素)——投 资主体的各个层次及其结构,以及他们在 决定权限方面的关系。 • (2)投资方式——投资主体筹集资金的 2 —— 渠道和方法以及资金运用方式。 • (3)投资利益关系——投资领域中所发 生的各类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是各类经 济实体间的分工协作及经济利益联系的表 现。
• 3.根据投资主体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和 层次,分为: • (1)中央政府投资主体——国税、国债; 全局利益;以社会公平、稳定、就业为宗 旨。 • (2)地方政府投资主体——地税;地方 利益;进行地区性投资。 • (3)企事业单位投资主体——进行行业 性投资;局部利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 (4)个人投资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 以资金的增殖为目的。
• 2.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 • 投资主体范围的划分就是关于一定投资 主体主要投资领域的界定。 • (1)中央政府投资范围 • (2)地方政府投资范围 • (3)企事业单位投资范围 • (4)个人家庭投资范围
• 3.投资主体社会分工的重要作用 • (1)合理分工可以调动各阶层、各领域 劳动团体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 (2)能充分发挥各投资主体的优势,使 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 (3)有利于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 化; • (4)有利于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在 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比例合理、利益协 调。
• (4)成立国家专业投资公司,用经济办 法对投资进行管理; • (5)强化投资主体自我约束机制,改善 宏观调控体系; • (6)实行招标、投标制,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 3.第三阶段(1992-) • (1)明确了投资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 (2)实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 离,组建国家开发银行; • (3)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建立法人投资和 银行信贷的风险责任; • (4)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初步到位与运行。

投资制度范本

投资制度范本

投资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投资活动,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资产重组、并购投资等。

第三条投资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投资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遵循行业规范和公司章程。

(二)风险可控原则:投资活动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投资安全。

(三)收益最大化原则:投资活动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财务状况,选择具有较好投资回报的项目,实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审慎决策原则:投资活动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二章投资管理机构设置第四条公司应设立投资管理委员会,负责投资决策、投资计划制定、投资项目跟踪管理等事项。

第五条投资管理委员会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投资总监等组成,董事长担任主任委员。

第六条投资管理委员会下设投资部,负责具体实施投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调研、评估、谈判、合同签订等。

第三章投资决策程序第七条投资项目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决策:(一)项目调研:投资部负责对投资项目进行市场调研、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等,形成项目调研报告。

(二)项目评估:投资管理委员会对项目调研报告进行评估,确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期收益。

(三)投资决策:投资管理委员会根据项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并对投资金额、投资方式、投资期限等进行审批。

(四)投资实施:投资部根据投资决策,进行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包括签订合同、资金支付等。

第四章投资风险管理第八条投资活动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

第九条投资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风险识别: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二)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体制

投资体制

第三章投资体制第一节投资体制概述一、投资体制的基本涵义投资体制是指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社会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方式方法。

是投资领域中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二、投资体制的组成投资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与结构——这是投资体制的首要问题它是指具有投资决策自主权的经济实体的组成及其在投资决策权限方面的关系。

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与结构是投资体制构成要素的核心问题。

(二)资本的筹集与运营方式它是指投资主体筹集并具体运用资本的方式和方法。

具体包括资金的筹措方式、经营方式、回收方式、建设项目的组织方式、投资收益分配和投资风险的承担方式。

它是由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和结构决定的。

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决定了投资资金的筹集方式只能是财政拨款方式;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决定了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三)投资领域中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它是指协调投资实施过程中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投资公司、勘察设计公司、施工单位、银行、物资供应单位等多元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主体与投资方式单一,由国家投资,财政进行拨款,建设单位用款,设计施工单位实施建设,各主体利益关系是由政府进行协调、规范和制约。

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多层次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决定投资活动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市场化。

三、投资体制模式1.集权投资模式中央政府为单一投资主决策体,投资方式单一化,投资领域中各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非商品化。

集权投资模式排斥市场机制。

2.分权投资模式中央政府只对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消费目标结构的新建项目负直接决策责任,形成了中央、地方和企业三个层次的投资决策主体。

投资方式方法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还有银行贷款;投资领域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带有一定的商品经济性质。

分权投资模式要求有比较发达的市场机制。

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

投资体制

投资体制
• “绩效审计、契约审计”
2020/5/8
12
2020/5/8
14
2020/5/8
15
第二节:投资规模
• 一、投资规模的概念 • 1、 投资规模: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
门,各行业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资 金的数量。 • 2、 理解: • (1)时间:1年以内或1年以上; • (2)数量:投资总量(绝对量、相对量: 投资率=I/NI)
2020/5/8
17
举例
• 某县某年有3个建设项目,概算投资额分别为1000 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建设工期分别2年、 2年、3年,当年各自完成的投资额分别为500万元, 1000万元,1000万元。求:该县当年的年度投资 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
• (1)当年的年度投资规模=500+1000+1000=2500 (万元)
2020/5/8
16
3、 特征:可衡量性;可控性;可优化 性
• 4、 分类:
• (1)时间:年度投资规模---一年内实际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建投资规模---当年 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竣工投资额
• (2)供求:投资供给规模---全社会在一定 时期实际提供的投资品总量;投资需求规 模---全社会对投资品实际提供的货币购买 能力总和。
• (一)内容(五包) • 1.包投资 2.包工期3.包质
量 4.包主要材料用量5.包形成综合生 产能力 • (二)审计 • 1、包工指标完成的真实性 • 2、包工节余分配的合规性
2020/Leabharlann /811六、代建制
• 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就是指 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 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 设实施组织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 量和工期,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 度。代建期间代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代行 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职责。

第五章对外投资管理

第五章对外投资管理
就风险而言,政府证券最小,金融证券次之, 企业证券一般较高。
二、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率
(一)证券投资风险 1.违约风险 2.利息率风险 3.购买力风险 4.流动性风险 5.期限性风险
(二)证券投资收益率
1.短期证券投资收益率 基本计算公式为:
K=
s1 s0 p100% s0
式中:S0为证券购买价格;S1为证券出售价 格;P为证券投资报酬(股利或利息);K为证券 投资收益率。
2.对外直接投资
直接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投入其他 企业,形成实质形态资产的投资
3.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
(1)与生产经营的联系度不同
(2)投资收益的构成不同 (3)投资风险不同 (4)变现能力不同
第一,与生产经营的联系度不同。实体投资 是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直接 形成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以便获得投资利 润的投资,所以称之为直接投资。金融投资 是把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以便 获得投资收益的投资,所以又称之为间接投 资。
第四,变现能力不同。实体投资具有投 资回收期较长,变现速度慢、流动性差 的特点;金融投资则正好相反。
三、对外投资管理制度
(一)总则 (二)对外投资活动 (三)对外投资的操作程序与权限配置 (四)对外投资项目的要求。 (五)财务部门在对外投资项目中的职责。 (六)对外投资活动的监督系统。
第二节 对外证券投资管理
一、证券投资
(一)政府债券投资与金融债券投资 政府证券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筹措
资金而发行的证券,如国库券。金融证券 是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筹措资金而发 行的证券,如金融企业债券。
(二)企业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
企业证券是指工商企业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证 券,是一种债权性投资。 股票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向股权证券的投 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如企业购买普通股、优 先股等。

投资体制与投资调控精

投资体制与投资调控精

2、金融调控手段
✓ (3)特殊的信用管制手段:限制贷款额 度、严格控制企业发行债券与股票等。
▪ 3、价格调控手段:为克服市场价格自我 调节的缺陷以及在市场价格自我调节条 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国家对市场价格的 形成和运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
3、价格调控手段
✓ (1)直接干预形式。国家直接规定价格水
完善。 ✓ (4)国有投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责任链。国有
投资效益不高,国企缺乏持续投资能力。
(三)深化和完善我国投资体制改革 的途径
▪ 1、改革投融资方式,有效地发挥市场对 项目投融资活动的调节作用。
✓ 强化竞争性项目投融资的市场调节,拓 宽基础性项目的投融资渠道,完善公益 性项目的投融资制度。
▪ 对建国初三十年投资体制的简要评价
❖对建国初三十年投资体制的简要评价
✓ 1、特征: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 企业没有投资决策权;国家无偿筹集和分配 资金;国家以行政办法管理投资,偏重于指 令性计划方式。
✓ 2、积极作用:有效地集中了国家有限的财力、 物力和人力,对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及实现全 国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历 史作用,初创了中国的工业化体系。
▪ 1、成绩:
✓ 经过改革,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各类企业 的积极性,改变了投资运行机制,一定 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1)由过去国家单一投资主体转向投资 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二)对1979年以来投资体制改革的 简要评价
✓ (2)资金来源由过去的国家财政拨款唯 一来源转向财政筹资、信用筹资、证券 筹资和利用外资等多渠道化。
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 目的特点
✓ 竞争性项目主要是指收益比较高、市场调节比 较灵敏、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行业部门的相关 项目,包括大量的加工工业项目。

投资体制投资学

投资体制投资学

投资体制投资学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投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投资体制和投资学理论对于投资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投资体制和投资学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体制是指投资过程中的相关规范、制度和机构。

一个完善的投资体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保护,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在现代经济中,各国对于投资体制的建设已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例如,在中国,设立了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类交易市场,同时加强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和监管。

这些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透明、公正的投资环境,并且降低了投资风险。

投资学是研究投资决策的理论。

它主要包括资本预算技术、风险管理、资本成本和投资组合等方面的内容。

投资学通过对投资对象的研究,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例如,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投资学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潜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同时,投资学还可以帮助投资者构建风险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以实现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收益最大化。

投资体制和投资学对于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一个完善的投资体制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保护,让投资者更加明智地进行投资决策。

例如,在一个健全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开信息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减少不确定性。

其次,投资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分析和判断。

通过学习投资学理论,投资者可以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交易,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

然而,投资体制和投资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投资体制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管的薄弱,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

其次,投资学的理论并非万能。

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常常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趋势,并且投资学的理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该综合考虑投资体制和投资学的因素,并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一般公司投资管理制度

一般公司投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公司的投资行为,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防范投资风险,保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所有子公司、分支机构及其他投资实体。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投资,是指公司运用自有资金、通过股权、债权或其他方式,对内外部项目进行的投资活动。

第二章投资管理制度体系第四条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 本制度;2. 投资决策程序;3. 投资风险评估与控制;4. 投资项目审批;5. 投资项目管理;6. 投资效益考核;7. 投资信息管理;8. 投资违规责任追究。

第三章投资决策第五条投资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投资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政策;2. 效益最大化原则:投资决策应综合考虑投资回报、风险和公司战略目标;3. 风险控制原则:投资决策应充分评估投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4. 科学决策原则:投资决策应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第六条投资决策程序:1. 投资意向提出:各部门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需要,提出投资意向;2. 项目评估:投资管理部门对投资意向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市场前景、投资回报、风险等;3. 项目论证:对通过初步评估的投资意向,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形成投资可行性报告;4. 投资决策:董事会根据投资可行性报告,对投资决策进行审议和表决;5. 投资实施:投资管理部门负责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四章投资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七条投资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区域风险、政策风险等;2. 财务风险: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资金链断裂风险等;3. 法律风险:合同风险、合规风险等;4. 运营风险:项目进度、管理风险等。

第八条投资风险控制措施:1. 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2. 实施投资风险监控;3. 制定风险应对预案;4. 加强投资过程管理。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五章投资体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投资体制概念、内容和主要模式,了解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明确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途径。

[重点和难点]投资体制的概念,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一节投资体制概述一、投资体制的定义与分类(一)概念投资体制是指投资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与方式方法的总称。

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投资主体如何确定;(2)投资方式如何选择;(3)投资领域中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4)投资管理权限和职责如何划分;(5)以及投资管理机构如何设臵等。

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影响,而投资活动,是在一定的投资体制环境下进行的,投资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投资体制的类型。

(二)分类投资体制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划分,可分为投资主体结构体系(投资主体决策层次与结构)、投资运行机制(投资领域内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组成)。

2、按投资的运作过程划分,可分为投资决策体制和投资实施体制。

3、按投资的管理职能划分,可分为投资计划管理体制、投资资金管理体制和投资经营管理体制。

4、按投资的管理对象划分,可分为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投资项目设计体制和投资项目施工体制。

这些不同功能的分项体制,相互交叉,相互联系与制约,形成投资体制的统一体。

综合起来考察,投资体制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集中计划投资模式。

这是一种国家高度集中,运用统一计划对投资活动进行协调决策,排斥市场机制的投资模式。

从投资决策权集中程度的差别,可分为:(1)中央集权投资模式。

强调中央高度集中,近似于全国只有一个指挥中心、一个投资主体,运用指令性计划使全国统一于一个目标。

(2)行政分权投资模式。

其投资决策权分布上虽较中央集权有一定的分散性质,但由于最终目标和最终基本决策仍属最高层,因而它本质上仍是属于集中计划决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第五章投资体制第一节投资体制概述第二节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 第三节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中外投资体制比较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凯恩斯认为,政府通过扩大支出,包括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从而减少失业,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哈耶克哈耶克(1899-1992)Hayek,Friedrich August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自由是哈耶克永恒的理想。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

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

1938年加入英国籍。

1974年他与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著有《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物价与生产》、《资本纯理论》、《通向奴役的道路》、《法律、立法与自由》、《货币的非国家化:共存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等。

哈耶克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

他把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的出现归罪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哈耶克一直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经济,认为社会目标是个人目标的总和,社会目标不能抑制个人目标。

而社会主义贬低人的个人目标,而遵从于社会的目标,限制了利己的动力,计划经济中的集中决策没有市场经济中的分散决策灵活,所以社会主义不可能有高效率;而且社会主义违背人性,计划经济导致政府集权,是“通向奴役的道路”。

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供求变动的信息,只有在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下,生产者自由分散决策,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

——哈耶克/v_show/id_XMzE2NjI4NjE2.html/v_show/id_XMjc0MTgwMTg w.html/v_show/id_XMjk4ODgwNzg4.html投资体制是指与特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社会投资的运行机制及其相应的保障系统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体制是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在我国,投资体制一般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投资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活动中的投资组织机构,投资主体的行为规范,投资决策制度选择,投资的责权利划分,投资资金筹措,投资实施与投资调控以及投资管理制度等。

投资体制的动态构成1)投资主体:投资主体讲的是谁来投资的问题2)投资载体:投资载体强调的是投资实现的借助方式3)投资对象:投资对象讲的是投向谁的问题 4)投资目的:投资属于经济行为,投资者的行为不是随意的,其投资的目的二、投资体制的构成投资体制的静态构成1)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与结构: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与结构是指投资决策权在政府、企业及社会成员中的分配,即由谁做出决策,核心问题是投资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2)投资资源的产权关系3)投资资源的协调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其具体内容包括投资的激励机制、投资的约束机制、投资的调控机制和投资的信息传递机制投资资源的协调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计划经济:(一)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劳动者的利益 (二)生产的决策由社会经济中心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统一作出(三)社会经济中心运用计划手段,严格地按预定目标调节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从而使经济活动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市场经济的特征(一)自利性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自利性不等于自私(二)自主选择性经济主体都能按照自己的利益自主选择其资源的使用方式自主选择性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条件(三)激励互溶性激励互溶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利目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自利的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价格机制促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社会利益激励互溶性的条件(1)经济主体能自主选择其资源的使用方式(2)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相关问题:市场失灵、缺陷与政府的作用(一)市场失灵与缺陷1、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市场失灵)垄断外部效应公共商品或准公共商品市场不完全分配不公平2、非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市场发育不全产权不明晰或产权缺乏严格的法律保护西方国家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公共工程,如国防、大江大河的整治等技术或自然垄断性产业,如通讯邮电、供电、自来水、铁路等投资期长、资本需要多,风险大的产业,如航天工业具有外部效益的工程,如教育设施、环境保护工程等收买亏损企业,以减少资本家私人的损失三、投资体制的类型按照投资的主体结构来划分,投资体制可以分为两大类:1、市场主导型投资体制2、政府主导型投资体制市场主导型投资体制其特征如下:1)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2)投资主体拥有充分的决策权3)投资资源的配置由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主导型投资体制其特征如下:各级政府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投资资源的配置由指令性计划调节第二节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一、计划经济下的投资体制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体制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同时解决好四个基本问题:效率、公平、经济稳定增长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效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2、公平——社会财富分配合理,避免出现贫富差距悬殊3、经济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持续增长,避免出现经济增长的大起大伏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一、计划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确定以3年时间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

在此期间,人民政府致力于接管官僚买办资本,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管理,以及随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这都需要有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重要内涵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存在着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公司合营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这决定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逐渐壮大,决定了国家投资占主导地位。

形成财政拨款、公私合股投资、银行贷款投资及赎买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

1951年3月和1952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先后颁发了《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暂行办法》和《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1)确立了由中央各部分配投资的体制(2)制定了对基本建设项目按投资限额管理的办法(3)规定了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建设工作程序(4)监督管理建设投资的专业银行—交通银行2、“一五”时期(1953年-1957年)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 7)。

“一五”计划规定:在“一五”期间,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在投资体制方面,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投资体制。

(1)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2)中央政府各主管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权也实行集中管理,从人、财、物的调度到设计施工,以至生产准备的安排,都由中央政府管理(3)在计划管理的条块关系上,强调以条条管理为主,以国家作为投资主体的部门分配投资体制(4)投资建设资金由国家财政无偿拨款(5)建立统一的投资建设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6)建设投资统一由专业银行办理拨款和监督3、大跃进时期,投资体制第一次行政性分权(1958年-1960年)1958-1960年为三年“大跃进”时期。

1957年,我国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提前实现。

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在投资体制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调整:(1)下放投资审批权限(2)计划管理的条块关系上,改为块块管理为主(3)试行投资包干制(4)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初次撤并(5)投资管理制度弱化4、经济调整时期,恢复中央集权的投资体制(1961年-1965年)国家针对当时经济混乱局面,提出并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在投资领域,恢复集中统一的投资管理体制。

(1)加强基本建设计划和立项的集中统一管理(2)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恢复和重建投资管理规章制度(3)严格自筹资金管理(4)制定了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和各项费用的标准(5)严格施工管理(6)组织设备成套供应(7)恢复财政驻厂员制度(8)恢复建设银行建制5、十年动乱,投资体制的第二次行政性分权(1966年-1976年)这一时期的整个经济都转上了备战的轨道,形成了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投资结构和投资布局。

在投资体制方面,扩大地方对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权限,实行第二次投资大包干与“工改兵”。

(1)提出“块块为主”的计划体制及扩大地方对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权限(2)再次实行投资包干制(3)“工改兵”(4)建设银行又一次撤而复设6、1977-1978拨乱反正时期,整顿基本建设投资体制一是在全国开展基本建设财务大检查,严肃财经纪律;二是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计划,控制投资规模;加强建筑施工的财务管理,促进经济核算;加强拨款监督。

三是总结建国以来的成功经验,发布一系列文件,重申必须按规定的建设程序办事。

1977-1978年,我国的投资管理体制,一直是以高度集中统一的直接控制为主,并且主要是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办法管理为主,可称为投资分配制,其基本特征是订计划、批项目、分投资。

二、传统计划投资体制的特点和主要弊端1、传统计划投资体制的特点:(1)在投资主体方面,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并且又以中央政府投资主体为主,政府投资包揽了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建设(2)在建设项目决策方面,投资决策的权限高度集个在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手中(3)在建设资金渠道方面,基本上是国家财政预算内拨款的单一渠道,采取按部门和按地区切块方式分配(4)在投资运行方面,“条”(各部门)“块”(各地区)分割严重,投资要素(包括资金、投资品和劳动力)流动性很差,或者基本上不流动(5)在投资计划管理方面,基本上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方式和行政性的调控(6)在投资风险责任方面,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责任约束,无论是全国性的投资总量、结构、布局安排的决策发生失误,还是某个具体建设项目决策或设计、施工发生失误,都难以追究责任2、传统计划投资体制的弊端:(1)抹煞了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2)形成了投资需求的“饥饿症”(3)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形成(4)容易产生投资决策的随意性(5)降低了投资的效率和质量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体制沿革1,探索阶段(1979~1983年)1)首先是以提高政府投资建设的效益为目标而开始的:在基本建设领域进行“拨改贷”的试点;在基本建设中试行合同制、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改进国有企业折旧费使用办法、开征企业固定资产税等工作;扩大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现利润留成制度;在国有施工企业试行经济责任制;试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对基本建设项目试行“包干经济责任制”,实施建设前期工作“项目经理制”2)在投资宏观调控方面:将国家建委的投资管理职能并入国家计委,其他职能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把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分别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管理;对投资建设实行两级(中央和省级)管理3)在开辟资金来源方面:随着1980年特区建设的展开,开始让外资直接进入中国的项目建设;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部分用于基本建设;1983年开始征收国家能源重点建设基金和建筑税,用于国家能源等重点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