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体制概述(PPT 36页)

合集下载

第3章投资体制

第3章投资体制
16
3.3 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
3.3.1 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第三次高潮: 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标志。南方谈话后,我国
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 再限于经营权调整,而是深入到产权制度层面,它的主流是以股份制改革 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司制度建设。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 投资体制以市场 为取向的指导思想变得更加明确。这一时期投资体制改革的特点是:进一 步确立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明确提出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目标,开始系统设计改革方案,配套出 台改革措施。 效果: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投融资 体制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新旧体制交替,各种矛盾交错,特别是一些 深层次的问题也反映出来。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暴露出原有投 资体制的缺陷,同时也为进一步改革明确了近期目标和对象。
19


投资主体:私人为主,政府为辅。
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贷款、补助、税收减免以及其他行政 和法律手段,引导和调控私人投资,弥补私人投资不足。美国 政府投资决策中,重视公众参与和专业咨询公司的评审作用, 同时政府投资受到严密的法规约束。 由于长期奉行政府大规模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英国经 济在上世纪70年代步入停滞。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后,大力推 进经济改革,特别是投资体制改革,使英国成为新公共管理改 革的发祥地。
第3章 投资体制
1
学习目标

掌握投资体制概念和中西方投资体制的差异 了解我国转轨中的投资体制运行机理 了解我国投资体制演进的历程 认识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

第10章 投资体制

第10章  投资体制

2012-11-6
15
3、1966年—1978年,中央第二次放权, 实行政府分权投资体制模式。 • 导致投资规模失控和投资管理体制、运 行机制混乱,投资结构失衡,投资效益 严重下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2012-11-6
16
(三)混合投资体制形成阶段
1、1979年-1983年为第一步。
其改革措施主要有:
2012-11-6
25
第三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方向
一、不同投资体制的优劣比较
• 从投资主体决策结构和组织结构考察, 投资体制可以划分为政府集权型投资 体制模式、多元主体型投资体制模式 和分散型投资体制模式; • 从所有制性质来考察,投资体制可以 划分为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投资体制模 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投资体制模式;
2012-11-6
33
作业题
1、投资体制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2、我国投资体制变革大致可以分哪几个阶 段。尤其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演变过程。 3、我国投资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 些?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体制改 革方向。
2012-11-6
返回
34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全民 中央政府
2012-11-6
28
(2)政府分权型计划投资体制模式。 • 与集权型计划投资体制相比,地方 政府有一定的投资自主权。 • 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以其区域内净 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易导致投资产 业结构和地理布局不合理,造成效 率损失和生产率低下。
2012-11-6 29
2、市场型投资体制模式
市场型投资体制模式的基本特征: • 国家彻底放弃一切投资决策权,投资决 策权完全交由企业和个人。 • 市场型投资体制模式有利于提高微观经 济主体的积极性。

投资体制(投资学)PPT课件( 40页)

投资体制(投资学)PPT课件( 40页)

第七章 投资体制
投资 三、投资学体制与金融体制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前面分析了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从数学角 度看,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子集。这里,再来考察 一下投资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是并集 关系,都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 投资体制
投资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之所以要学考察投资体制与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缘于投
经济体制决定投资体制。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
它与经济体制是完全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模 式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投资体制模式。因此,我们完全 可以借鉴经济体制模式的划分方法来考察第投七资章体投制资体制
投资 二、投资体学制的分类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体制
与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体制 有很大的不同。
管:投资规模、信贷规模、产业投向、重大项目 的投资决策、经济杠杆的调节。
(二)企业如何进行投资经营
教材172 责、权、利相结合。
第七章 投资体制
投资
第三节 投资分配制与投资经营制
(三)银学行如何进行经营投资
参考。172页
第七章 投资体制
投资 一、我国学传统的投资模式的矛盾
第四节 投资股份制
(一)投资不足
第七章 投资体制
投资 二、投资体学制的分类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集权型投资体制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实行高度 集中的投资决策制度,还实行直接调控指令性计划体 制、直接调拨的物资配给体制以及资金的中央集中制 和无偿分配制。这种投资体制模式,在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初期,曾经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 发展,它逐渐地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成 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投资体制与投资调控.ppt

投资体制与投资调控.ppt

❖对建国初三十年投资体制的简要评价
✓ 1、特征: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 企业没有投资决策权;国家无偿筹集和分配 资金;国家以行政办法管理投资,偏重于指 令性计划方式。
✓ 2、积极作用:有效地集中了国家有限的财力 、物力和人力,对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及实现 全国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 历史作用,初创了中国的工业化体系。
▪ 2、对投资活动实行多种计划管理形式,逐步 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
▪ 3、简政放权,简化项目审批手续。 ▪ 4、划分投资范围,对重大的长期的建设投资
实行分层次管理。
2020/10/29
(一)1979年—1992年投资体制改革 的内容
▪ 5、建立投资项目评估审议制度,促使投资决 策科学化、民主化。
▪ 6、基本建设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 ▪ 7、实行多种形式的计划承包责任制。 ▪ 8、投资建设领域推行招标投标制,引入市场
竞争机制。 ▪ 9、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成立专业投资公司
。 ▪ 10、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和调节投资的流向
。 2020/10/29
(二)对1979年以来投资体制改革的 简要评价
▪ 1、成绩: ✓ 经过改革,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各类企业
的积极性,改变了投资运行机制,一定 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1)由过去国家单一投资主体转向投资 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2020/10/29
三大类型项目投融资方式的比较
类别 竞争性项目 基础性项目 公益性项目
方式
投融资
投融资
投融资
投资决策 主要由企业、政府与企 主要由政
方式 个人投资
业投资 府投资
投资筹措 方式
投资使用 方式
经营性筹资
风险性和规 模性投资政Fra bibliotek性与经 营性筹资相结合

投资概述的基础知识PPT54页

投资概述的基础知识PPT54页
答案:2007年5月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股票乙 4 800 000借:投资收益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4900 0002007年6月30日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 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的核算方法
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权益法的定义
课堂练习
07年2月21日,甲公司购入一批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买入价235 000元,其中含5 000元已经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另外发生相关税费42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07年2月28日该债券的市价为237 000元。07年3月21日收到5 000元利息。07年4月5日甲公司将该债券出。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
成本法的定义
(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例如母公司和子公司,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但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要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应收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
二、短期投资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
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投资环境和投资体制(PPT 42页)

投资环境和投资体制(PPT 42页)

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
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 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一、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比较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
二、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
安全性 盈利性 服务的完善性 优惠性
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1、“冷热”因素分析法
美 国 的 伊 尔 · A · 利 特 法 克 ( Isiah A. Litvak) 和 彼 得 · 班 廷 ( Peter M.Banting) 在《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框架》一文中提出。 (1)政治稳定性。若一国的政治稳定性高时, 这一因素被称为“热”因素,反之被称为 “冷”因素
7、国家风险等级法 该方法是将投资东道国政治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对 外金融因素、政治的安定性等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的风 险因素的大小分别打分量化,然后将各风险因素得分汇 总起来确定一国的风险等级,最后进行国家之间的投资 风险比较。
(1)富兰德指数
(2)国际国家风险指南
(3)《欧洲货币》国家风险等级表
2、市场经济国家投资运行中的宏观经济管理 (1)调控方式的间接化 (2)政策措施的多元化 (3)调控政策安排的系统化
二、我国当前处于转轨期的投资体制
1、转型期中国投资体制运行机理分析 (1)投资制度安排具有混合型特征:市场型、 非市场型与行政型投资制度的混合 (2)投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全对称 (3)收益风险特征具有非完全市场化特征 (4)为投资体制服务的融资制度的安排具有 政府控制的特征 (5)投资主体结构和投资主体行为存在较大 的变异
2、传统计划投资体制的弊端: (1)抹煞了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 (2)形成了投资需求的“饥饿症” (3)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形成 (4)容易产生投资决策的随意性 (5)降低了投资的效率和质量

《投资概述》PPT课件

《投资概述》PPT课件

3500×(1+10%) -3-6000
=1379
NPV=2500×PVIF10%,1+3000×PVIF10%,2+ 3500×PVIF10%,3-6000
=2500×0.909+3000×0.826+
3500×0.751-6000
=1379
p14
例2:有三项投资,资料如下表所示。试用内含报酬率 法进行决策。
和通货膨胀贴补的货币性。
六、投资风险与投资报酬的关系
期望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斜率(b)×风险程度(q) 注:风险报酬斜率取决于全体投资者的风险回避态度,如大家都愿冒险,斜率就 小,风险溢价不大;如大家都不愿冒险, 则斜率就大,风险附加率就比较大。
第三节 投资决策
控制权约束 市场约束
用途约束
数量约束
担保约束
间接约束
• 投资弹性涉及:规模弹性和结构弹性
第二节 投资的风险与投资报酬
一、投资风险的概念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各种资金运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它包括各种生产和投资
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具体有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它主要来自于客观经济环境 的不确定性。
二、投资风险的种类 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规避的程度 价格下跌的风险和卖不出去的风险---作用结果 系统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用β系数来衡量。 非系统风险是可分散风险,可通过投资
σ2=[(4000-3000)2 *0.2+(3000-3000)2 *0.6+ (2000-3000)2 *0.2]1/2=632
σ3=[(2500-2000)2 *0.3+(2000-2000) 2*0.4+ (1500-2000)2 *0.3]1/2=387

投资体制

投资体制
3.3.2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 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 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3.2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3.3 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
(二)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1.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2. 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 3. 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 4. 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划分审批权限。 5.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 6. 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效益。
思考:这种投资模式的优点是什么?
第二节 中中外外投资投体资制体运行制机比理较分析研究
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
投资制度安排
投资激励和约束制度
为投资体系服务的融资制度
投资主体结构
第二节 中中外外投资投体资制体运行制机比理较分析研究
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
投资制度安排 投资激励和约束制度
市场投资机制为主,政府调控 为辅
3. 调控政策安排的系统化。发达国家政府对各项投资调控政策互相补充,相互协调,共同组 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作用于各个市场投资主体,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
3.2 中外投资体制比较研究
3.2.2 我国当前处于转轨期的投资体制
三、转轨期中国投资体制运行机理分析 1. 投资制度安排具有混合型特征:市场型、非市场型与行政型投资制度的混合。 2. 投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全对称。从投资的激励和约束对称性角度分析,我国投资体制

投资管理概述(PPT46页).pptx

投资管理概述(PPT46页).pptx

6➢
净现值计算(元)
年份
0
现金流
(1400)
现值(10%)
(1400)
现金流入总额
2190.07
1 1500 1363.63
2 1000 826.44
净现值
790.07
公司投资收益
219.01
公司未收回的投 资
公司投资收益
2190.07-(1500-219.01) =909.08
90.91
公司未收回的投 资
折旧费用
120
120
120 120
12➢
息税前利润
1520
2340 2176
1848
息税前利润(125%)
加:折旧费用
1140 1260
1755 1875
1632 1752
1386 1506
残值 营运资金
20
800
1200 1120
营运资金变化
(200) 400 (80) (1120)
现金流量
(3500) 1460
9➢
现金流与净现值计算 现金流
投资决策相关现金流 现金流现值(8%) 净现值
如考虑利息费用 投资决策相关现金流 融资决策相关现金流 项目全部现金流 现金流现值(8%) 净现值
初始投资现金流 (元) (1000) (1000)
389
项目净现金流 (元)
1500
1389
(1000) 1000 0 0 389
金融投资又称为证券投资,是企业将资金投向有价
证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金融投资是虚拟资产的投
资,虚拟资产与权利挂钩,与风险相伴。虚拟资产
分拆或组合,变化多端,目标各异。特点是有钱能

投资体制和经济体制.ppt

投资体制和经济体制.ppt

(5)组织结构。指经济运行中不同的经济 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一切经济单 位的经济组织活动均按国家行政系统(条条) 或行政区域(块块)来组织;另一种是所有经 济单位均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一切经济活动均按照专业化协作等内在的经 济联系来组织;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种模式 是,既有行政的组织管理,又有经济的组织 管理,以及二者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的结合。
首先是解决谁投资谁决策的问题,即解决谁是 投资决策主体的问题。投资决策主体,是指在投资活 动中具有独立决策权的法人,是筹集与运用投资资金 的责、权、利结合的统一体。确定了投资决策主体, 接下来就要选择投资的方式方法。
投资的方式和方法,是指投资主体筹集和具体 运用投资资金的方式和方法,它是由投资主体的层次 与结构决定的。投资主体单一,投资决策权集中于国 家,投资的方式和方法也必然是单一的,资金由国家 财政统收统支,投资采取拨款方式;投资主体多元化, 决策多层次化,投资方式方法也必然多样化,除拨款 投资外,还有银行贷款,以及债券、股票等投资筹措、 运用方式。
(3)调节结构。调节结构是指不同调节 手段的运用与组合。调节手段分为计划调 节和市场调节。从理论上讲,计划调节是 指通过行政指令实行完全直接的调节,市 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完全自发的调节, 这是两种极端,现实中的调节手段往往是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二者在 不同范围、以不同方式的结合,形成了多 样性的调节结构。
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投 资决策主体如何确定,投资方式方法如何 选择,投资领域各单位和经济实体之间 经济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构成了投资体 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投资体制按其管理职 能划分,可分为投资决策体制、投资计划 体制、投资实施体制、投资资金管理体制、 投资经营体制、投资调控体制等;按其管 理对象分,可分为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投 资项目设计体制、投资项目施工体制等等。

投资决策第三章投资体制

投资决策第三章投资体制

从投资运行看,投资来源以单一的财政性资金为主,投资
要素主要通过条条和块块相分割的行政体制来分配和使用 。 从投资管理看,政府对投资的管理主要采取以指令性计划 为主要手段、以行政命令为主要中介的直接管理方式。 从投资责任看,是一种从上到下没有任何约束的“大锅饭” 体制,权、责、利不相适应。无论是全国投资总量、投向 、布局安排的决策发生失误,还是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决 策或设计、施工发生失误,都很难明确责任者,无法追究 任何责任。 总之,传统投资体制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传统投资体制是 以政府为单一的投资主体,以指令性投资计划和行政性立 项审批为基础的,以高度中的政府投资决策和单一财政资 金渠道为特征的直接管理型投资体制。
2019年2月28日
23
第三次高潮
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明确了投资体制
改革的市场取向;
实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离,组建国家开发
银行;
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建立法人投资和银行信贷的风险责
任;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初步到位与运行。
第四次高潮 以200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
3.1.3 投资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关系
1.银行也是投资主体之一。 3.金融调控是投资调控的主要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2.投资资金的筹措和运用往往离不开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
国家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金 融手段来实现,即使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 家的预算拨款也要通过银行这个渠道来实现。

理体制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为标志。 这一阶段的改革从下放权限、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入 手,主要集中在对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管理体制进行 全面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 下放项目审批权限; 实行承包责任制; 实行“拨改贷”。

投资的概述.ppt

投资的概述.ppt

► 借:银行存款 500*12—60=5940
►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00/2 =300
► 贷:短期投资 9100/2=4550

应收股利 1期债权投资(1)
► 1、科目设置:在“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下,分别 设置“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明细科目核 算。还应在“债券投资”下设置“溢价”、“折 价”、“面值”和“应计利息”三级科目。在“其 他债权投资”下设置“本金”和“应计利息”三级 科目。
► 对会计核算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分类是短期投资和 长期投资,两者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
► 思考: 短期和长期投资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二、短期投资的核算——概述
►1、短期投资的内容:短期债券投资、短期 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
►2、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取得短期投资支 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 费用。
►但需要注意:不包括包含在短期投资价款 中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利息或股利,如 果价款中已经包括上述项目应扣除,作为 应收项目独立于投资核算。
►3. 入帐时间:企业的付款日
二、短期投资的核算——短期投资的取得 (1)
►取得短期投资: ►借:短期投资(付款总额—应收股利或利息) ►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三、长期债权投资(3)
——初始成本的组成
是否计 入初始 成本?

计量 按面值
核算科目
后续处理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 在处置或到期时,转
资(债券面值)

包含的已到期 否 未领取的利息
按实际发生 应收利息
在收到或处置时,转 销
包含的未到期 是 应计提的利息
面值*年利率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 在收到或处置时,转
► 1月10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1979年以来的投资体制改革 (1)编制综合基本建设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 划; (2)实行多种计划管理形式,逐步缩小指令性 计划范围; (3)简政放权,简化项目审批手续; (4)基本建设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 (5)实行多种形式的计划承包责任制;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七、1979年至今的投资体制改革 (6)建立投资项目评估制度,促进投资决策科学 化、民主化; (7)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成立专业投资公司; (8)投资建设领域推行招标、投标制,引入市场 竞争机制;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体制地建立与发展 特征 1、实行自主决策,自我约束的企业投资制度; 2、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对投资资源 配置起基础性条件作用; 3、实行灵活有效的投资宏观调控;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三节 投资分配制与投资经营制
一、投资分配制 二、投资经营制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六、传统投资体制的弊端 (5)在投资计划管理方面,基本上是单一的指令
性计划方式和行政性的调控 (6)在投资风险责任方面,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
责任约束,无论是全国性的投资总量、结构、 布局安排的决策发生失误,还是某个具体建设 项目决策或设计、施工发生失误,都难以追究 责任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四)投资管理制度弱化 ; (五)计划管理的条块关系上,改为块块管理为
主。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三、1961-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投资体制 (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
特征: (一)收回投资权限;
(二)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恢复和重建投资管理 规章制度; (三)严格自筹资金管理; (四)制定了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和各项费用的标准; (五)严格施工管理; (六)恢复财政驻厂员制度; (七)恢复建设银行建制。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二、投资体制的分类 2.分散型投资体制模式。
前南斯拉夫的投资体制属于这一类型,其 基本特征是:国家彻底放弃一切投资决策权, 投资决策完全交给企业自主掌握。投资品由市 场提供,企业资金来源由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来解决。分散型投资模式有利于刺激经济单位 的积极性,但不利于宏观调控,会产生盲目投 资、规模膨胀以及项目小型化等弊病。
第五章 投资体制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小结 习题
第五章 投资体制
教学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投资分配制与投资经营制 第四节 投资股份制 第五节 深化和完善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途径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一、投资体制的概念及组成: 1、概念: 投资体制,在我国一般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运行 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2、组成: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由投资决策系统、 调控系统、动力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二、投资体制的分类 综合型投资体制模式具有集权型投资模式
所没有的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散 型模式的弊病。但是,综合型投资模式必须以 企业产权的明晰化和比较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前 提,否则就会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某种紊乱, 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振荡,形成放权与收权的怪 圈。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经济体制决定投资体制。投资体制是经济 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二、投资体制的分类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体制
与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投资体制有很大的不同。 投资主体:以私人投资为主 投资方式:以证券、金融买卖方式为主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四、投资股份制的运行基础(商品经济)
1、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于能够是资金合理流动和
融通,以实现投资的优化组合.
首先,通过市场筹集资金.其次,通过市场分配投资.再次, 通过市场收集信息反馈,增加投资活动的透明度,以便投资 主体准确判断,科学决策.
2、经营机制
(1)经营主体(2)经营目标:是预期企业的收益.(3) 经营方式,关键是政府投资的股份如何实行企业化经营的 问题.
(2)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计划,控制投资规模; 加强建筑施工的财务管理,促进经济核算;加强 拨款监督。
(3)总结建国以来的成功经验,发布一系列文件, 重申必须按规定的建设程序办事。
1977-1978 年 , 我 国 的 投 资 管 理 体 制 , 一 直 是以高度集中统一的直接控制为主,并且主要是 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办法管理为主,其基本特征 是订计划、批项目、分投资。
3、风险机制.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四节 投资股份制
五、调控投资股份制的投资行为与运行 (一)调控目标
1、实现投资供求总量平衡,避免投资规模扩张 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2、投资运行规范化.首先,要求各种投资主体 必须是股份制的有限公司,其组织形式应当按照 股份制的要求进行(比如建立股东大会);其次,各 种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须是经济性的,体现以 赢利为目标的特点;再次,各种股份都必须以股票 为载体,股票的设置可以根据持股对象的不同特 点,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二、投资体制的分类
(一)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生产 关系的具体形式、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及组 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制度的方式方法的总 称。其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 结构、经济调节机构、激励机制、经济管理组 织结构等。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二、投资体制的分类 集权型投资体制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
仅实行高度集中的投资决策制度,还实行直接 调控指令性计划体制、直接调拨的物资配给体 制以及资金的中央集中制和无偿分配制。这种 投资体制模式,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曾 经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它逐渐地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成 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将投资决策和投资风险结合。
(一)国家计划要管理宏观的投资规划和经济杠 杆的调节
管:投资规模、信贷规模、产业投向、重大项目 的投资决策、经济杠杆的调节。
(二)企业自主进行投资经营
企业应有真正的决策权(责、权、利相结合)。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三节 投资分配制与投资经营制
(三)银行如何进行经营投资 银行经营决策投资,一般可以分作三个层次: 第一,对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有国家直接投资项 目,代国家实行参股控股; 第二,银行可以选择项目运用国家拨款给的投资 贷款基金直接参与投资; 第三,办理长期贷款;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四、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投资体制 (一)基本建设投资的审批权限再次下放; (二)再次实行投资包干; (三)扩大地方的投资分配权;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五、 1977-1978拨乱反正时期,整顿基本建设投资
(1)在全国开展基本建设财务大检查,严肃财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律;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三节 投资分配制与投资经营制
一、投资分配制 (一)投资分配制的概念 即:由国家计划部门有计划地进行按部门归口切 块分配投资. (二)投资分配制下计划,财政,银行,企业之间 的关系: 计划是主宰;财政统管国家财政,银行是出纳 (人民银行“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建设银行 “守计划把口子”;企业被动作用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六、传统投资体制的弊端
(1)在投资主体方面,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 并且又以中央政府投资主体为主,政府投资包揽 了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建设 (2)在建设项目决策方面,投资决策的权限高度 集个在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手中 (3)在建设资金渠道方面,基本上是国家财政预 算内拨款的单一渠道,采取按部门和按地区切块 方式分配 (4)在投资运行方面,“条”(各部 门)“块”(各地区)分割严重,投资要素(包括资 金、投资品和劳动力)流动性很差,或者基本上不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四节 投资股份制
三、投资股份制的涵义 投资股份制以股票为载体,由不同的投资主体采 取入股、合股、控股等方式进行投资的一种投资 模式。 1.基本形式: (1)政府投资以参股、控股的方式对地方、企业投 资; (2)企业之间互相参股、合股,进行联合投资; (3)企业采取发行股票的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企业投资全部纳入 国家统一计划,以行政投资方式为主,国家是唯 一的投资主体,投资领域各单位和经济实体之间 的联系非商品化。国家不仅决定关系国民经济结 构的新建项目的决策,而且决定原有企业本身的 扩建和改建,甚至包揽企业固定资产更新资金使 用,企业没有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自主投资决 策权。预算拨款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计划亏 损以及低利企业由国家财政予以补助。
第五章 投资体制
2.投资股份制的优势:
(1)有利于筹措资金;
(2)融通资金,横向联合经济;
(3)集中资金—重点建设:国家通过参股,控股, 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企业之间促进企业 集团的形成;
(4)完善资金市场,健全市场体系.(股票市场和 债券市场);
(5)强化企业的投资约束行为;
第四节 投资股份制
(五)在计划管理的条块关系上,强调以 条条管理为主,以国家作为投资主体的部门分配 投资体制。
第二节 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二、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投资体制。通 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
会主义”的总路线。
特征: (一)扩大了地方项目的审批权限; (二)实行以地方为主的计划管理体制; (三)中国建设银行机构被撤销;
第五章 投资体制
第三节 投资分配制与投资经营制
(三)投资分配制的弊端 1、企业片面追求产值、增长速度,争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