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 第2章课件

合集下载

供应链管理第2章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

供应链管理第2章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

(3)评估自己的需求并选择服务提供商
企业的领导层应听取来自内部或外部专家的意见,这支专家 队伍至少要覆盖法律、人力资源、财务和经营业务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外包商是否真正理解了企业的需求,以及它是 否有足够的能力解决企业的问题。 外包商的财务状况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外包的实施和管理阶段
– 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分散由政府、经济、市场、 财务等因素产生的风险。
• (3)加速重构优势的形式
– 企业重构需要花费企业很多的时间,并且获得效益也 要很长的时间,而业务外包是企业重构的重要策略, 可以帮助企业很快解决业务方面的重构问题。
• (4)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
– 如果企业没有有效完成业务所需的资源(包括所需现 金、技术、设备),而且不能盈利时,企业也会将业 务外包。
• 通过自身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的锁定目标,集中内 外资源构建自己核心竞争力,并通过不断动态的学习过程, 将核心竞争力的刚性转化为柔性,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业务外包
• • • • 3.1 业务外包的意义 3.2 业务外包的主要几种形式 3.3 业务外包的实现 3.4 业务外包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价值链
1.1 价值链的基本内容 1.2 价值链的含义及特征 1.3 价值链与供应链的关系
1.1 价值链的概念
“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贷及维护其产品的各 种活动的集合。”
——美国学者米切尔· 波特(Porter,1985)
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9种基本 的活动类别构成,并且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包括价值活动和 利润,其中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
2.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供应链管理》PPT课件

《供应链管理》PPT课件
生产计划调整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波动、产能变化等因素,灵活调 整生产计划,如加班、外包、调整生产顺序等。
物流网络规划与优化方法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内容
确定物流中心、仓库、配送中心等节点的位置和数量,以及节点 间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物流网络优化方法
运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数学方法,以及启发式算法、仿真技术 等,对物流网络进行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中级阶段
引入采购、生产等更多环节,形成较为完整的供应 链概念。
初级阶段
以物流管理为主,强调运输、仓储等单一环节的管 理。
高级阶段
强调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和集成,实现供应链整体 优化。
供应链结构与组成要素
供应链结构
物流
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 终客户等节点,形成一条从原材料供应到产 品消费的完整链条。
案例分析
介绍不同类型的物流网络规划案例,如区域物流网络规划、全球物 流网络规划等。
运输方式选择及成本控制
运输方式的选择 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时间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 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运输成本控制 通过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提高装载率、减少中转环节等措 施,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信息系 统,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
方面进行评估。
供应链设计策略与方法
供应链网络设计
包括设施选址、运输路线规划、库存管理等方 面的设计。
供应链流程设计
优化采购、生产、物流等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供应链信息系统设计
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
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估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
制定选择标准,如价格、质量、交货期、服务能力等。

供应链管理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 第二章
MRP的缺点: 一是缺少高层管理人员应承担的义务;二是对MRP仅仅是一个需要正
确使用的软件工具这一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 其功能。MRP被描述成了一个运行公司的完全的和独一无二的系统, 而不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三是MRP如何与JIT相互作用。 闭环MRP 的优点: 1.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与市场需求(如合同、订单 等)。 2.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或执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 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3.采购与生产加工的作业计划与执行 是物流的加工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 4.能 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定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 调整的过程。
6个月~1年
1天~2周
功能性产品一般用于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变 化很少,具有稳定的、可预测的需求和较长的 寿命周期,但它们的边际利润较低。为了避免 低边际利润,许多企业在式样或技术上革新以 寻求消费者的购买,从而获得高的边际利润, 这种革新性产品的需求一般不可预测,寿命周 期也较短。正因为这两种产品的不同,才需要 有不同类型的供应链去满足不同的管理需要。
5~10 20 1~2
40~100 10~40
20~60
产品多样性 季末降价率(%低) (每一目录0 10到20个1)0~25 高(每一目录上千)
按订单生产的提前期
6个月~1年
1天~2周
预测的平均边际错误率(%)
10
40~100
平均缺货率(%)
1~2
10~40
季末降价率(%)
0
10~25
按订单生产的提前期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许多企业(特别是汽车行业企业)都应用 JIT方法进行管理,这样一种方法要求企业加快对用 户变化需求的反应速度,同时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 全球竞争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企业将自身业务 与合作伙伴业务集成在一起,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 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观点考虑增值,所以许多成功的企 业都将与合作伙伴的附属关系转向建立联盟或战略合 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第02章[1]PPT教学课件

供应链管理第02章[1]PPT教学课件

§2.3 采购流程 2.3.3 小额采购订单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7. 积累小额订单生成大订单 固定采购周期 特定或特殊物料由于使用有一定的周期性 其采购具有一定的间隔,固定间隔定向采购
2020/12/10
15
§2.4 采购决策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制造还是采购(make or buy)
传统企业倾向于自己制造,为获取供应商的资 源,企业实施向后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 为了获取客户方的资源,企业会实施向前整合
向前整合 (forward integration)
现代企业会考虑核心技术的专业化选择采购
供应商
2020/12/10
6
§2.3 采购流程 2.3.2 电子采购系统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物料使用者
运输 仓储 中间买家
中间买家
采购部门
中标
互联网
资金信用
用户服务
零售商 1 零售商 2 调剂商 中间卖家1
中间卖家2
信息传递
2020/12/10
电子采购系统
7
§2.3 采购流程
为在固定的时段内,重复采购的物品而设计 物品的价格和种类预先设定,买家定期付款
4.无库存采购 (stockless buying)
系统合约 (system contracting)
买卖双方合约以最低量随时采购,即时供货
由卖方储备库存,买方不设置库存快速流转
2020/12/10
13
§2.3 采购流程 2.3.3 小额采购订单

供应链管理PPT全套课件

供应链管理PPT全套课件

图3 传统制造模式下的扩展企业模型
(一)传统制造模式下的扩展企业模型(续)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 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 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 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 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商
制造商
仓储和配送中心
客户
:物流
表1 几种典型的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SCM)要求传统上分离的职能物料汇报到一个负责的经 理人员协调整个物流过程,并且还要求与横贯整个流程各个层次上的 供应商形成伙伴关系。SCM是这样一个概念,“它的主要目标是以系 统的观点,对多个职能和多层供应商进行整合和管理外购、业务流程 和物料控制。
供应链战略包括:“……供应链上的两个或更多企业进入一个长期协 定,……信任和承诺发展成伙伴关系,……需求和销售信息共享的物 流活动的整合,……提升对物流过程运动轨迹控制的潜力。”
职 能的共同目标并具有特别的战略意义,因为它影响整个链的成本及市 场份额。3)供应链管理强调以不同的观点看待库存,将其看成新的 平衡机制。4)一种新系统方法——整合而不是接口连接。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整个渠道的总体 流程的集成哲学。”
供应链管理是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间及企业之间的职能从整 个供应链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目的是提高供应链及每个企业 的长期绩效。
• 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 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 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 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 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 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 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可以认 为它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供应链管理-2ppt课件

供应链管理-2ppt课件

• 网络构造
– 战略级别的问题
制造地、仓库和零售点的布局
– 主要考虑下列问题
• 确定合适的仓库数目
• 确定仓库的位置
• 确定仓库的规模
• 为产品分配仓库空间
• 确定每个仓库为顾客提供哪些产品
精选ppt课件2021
3
2. 网络构造与物流成本的关系
• 假定工厂和零售商的地理位置不变。目的 在于设计或重构物流网络,在满足服务水平 的条件下,使年总成本达到最小。
订货提前期变化下的定货
1 日需求量为正态分布,平均日本需求量为AVG,方差STD 2 供应商失去订单,如果缺货。 3 订货固定成本为K 4 单位库存保管成本为H 5 订货提前期为正态分布,平均值为AVGL,方差为STDL。 6 服务水平为A
• 订货点
– s = AVGL*AVG + z * AVGL*STD +2AVG *2STDL 2
库存
– 利用库存周转率计算平均库存量
– 仓库容量=γ*2*平均库存量
• γ > 1,来加上非库存空间的影响
• 估计固定成本
– 查表
成本 美元
1.5M 1.2M
平均库存 时间
0.8M
仓库规模
精选ppt课件2021
11
20K 40K 60K 80K
仓库选址的考虑
• 与目标顾客的距离
– 一天能往返的路程为佳(450KM的半径)
• 本质上是在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精选ppt课件2021
5
3. 构造物流网络所需的数据
• 顾客服务需要和目标
• 地理位置
– 顾客、零售商、仓库、配送中心、制造商和供应商
• 产品
– 类型、数量、特殊运输要求

供应链管理2ppt课件(2024)

供应链管理2ppt课件(2024)
13
0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2024/1/30
14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与方法
兼容性
合作伙伴间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包括 企业战略、文化、技术等方面。
VS
能力
合作伙伴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生产和管理 能力,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2024/1/30
15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与方法
• 投入:合作伙伴应有足够的投入,包括资 金、人力和时间等,以支持供应链的发展 。
定期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及时 解决潜在问题。
要点二
建立信任
通过诚信合作和互相支持建立信任关系,提高合作效率。
2024/1/30
21
合作伙伴关系维护与优化
2024/1/30
22
合作伙伴关系维护与优化
评估合作效果
定期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1/30
供应链管理2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 供应链管理概述 • 供应链战略计划 •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 采购与库存管理策略 • 运输与配送规划及优化 • 供应链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2024/1/30
2
01 供应链管理概述
2024/1/30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涵盖了从 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条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 金流的计划、协调与控制。
涉及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仓储等环 节,确保产品从供应商到客户的顺畅流动 。
信息流
资金流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 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 性。

第2章 供应链管理PDF

第2章 供应链管理PDF
9/25 17
ðv €O›^””þ{¡tb@_:Œv„^W:—lB_ë•SÍ
^”0bY{¡t0šØgÔ`'0ON˜Î–i0bg, eH vÊvîh{IOR¿ÿT8_N†‹¸Y[f€TŒONRžNºXë xzvTŒ[ž•õ[ƒÿVý–ENNN›„WTv„ONÿY‚`à fnQlSø0 IBMQlSø0b4\‹¡{—g:QlSø{IW(O›^””þ {¡t[ž•õN-SÖ_—v„]èY'b\1ÿO•NºfôR WZOáO› ^””þ{¡tf/1N~ªON•^”QhtzÞN‰v„NyÍg 2 eH•_„0
O›^””þ{¡t ÿ SCMÿ
SCMÿ Supply Chain ManagementÿÿO›^” ”þ{¡tÿf/O•ONfôY}W0‘Ç•-R6• N§TÁTŒcÐ O›gR¡b@—SŸgPe™0uN§N§TÁTŒgR¡ÿ^v\ Qv••~Ù[¢b7v„‚zg/TŒyÑ[fv„~ÓT0 Sbìÿ ‹¡R0‘Ç•-0R6• 0‘M•0••'N”Y'Wúg,Q… [¹ 0
uN§ •f•ô
R• NÓ^“
[¢b7 NÓ^“
UF^—
mˆ•9 €
rimA/gR¡mAOá`omA
[šSU•D‘ÑmAOá`omA /
9/25
5
ONNK•ô†ZbßetTj!W‹
3-n~§O›^”UF 2~§O›^”UF
1 2
1~§O›^”UF
1~§[¢b7
2~§[¢b7
1 2
3-n~§[¢b7
9/25 21
ðv O›^””þ{¡tn•NŽrimA{¡tÿStSÈ•…•ŠN†r
rimA{¡tTO›^””þ{¡tv„S:R+
ðv 1ÿ{¡tƒVôNT0 ðv 2ÿ~Ä~ÇQ…•èQs|ûNT0 ðv 3ÿ{¡t‰Ò^¦NT0

第2章 供应链管理

第2章  供应链管理
• 1.环境 • (1)外部 • 宏观: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 • 微观:顾客、竞争者、供应商等 • (2)内部 • 人、财、物 以及其他(经营战略、营销计划等)
(二)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
• • • • • • • 1.宏观 政治:动荡性。地区冲突不断发生等。 经济: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等。 技术:飞速发展 等。 社会和文化:多样性+多变性+苛刻性(群体行为)。 2.微观 (1)顾客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需 求的多样性、可变性和苛刻性等。这主要基于以下缘由(或者因 素)。 第一,收入方面。收入增加 需求总量以及结构的变化。 第二,观念方面。 第三,供应方面。 (2)竞争 。日益加剧 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方式、种类、内容、程度等) 同一行业内部的竞争(竞争的方式、种类、内容、程度等) (3)供应商

第2.3节 供应链物流管理
• 一、供应链物流模式管理 • 二、供应链库存管理 • 三、供应链运输管理
一、供应链物流模式管理
• (一)完全集中管理模式 • (二)部分集中管理模式 • (三)分散管理模式
(一)完全集中管理模式
• 1.完全集中管理模式的内涵 • 完全集中模式是指供应链对于物流活动采取完全统一的管理 模式,即对供应链物流实行统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控制以及监督。 • 完全集中管理的主要优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在较大 范围内实现供应链物流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提高供应链物流 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供应链物流活 动的一体性与协调性,有利于解决物流活动所存在的悖反现 象,达到供应链物流活动整体效益最佳的目标;三是可以实 现成本的降低,比如分散管理的库存量之和一般是大于集中 管理库存量的。 • 完全集中管理模式实现的最大难度在于供应链成员的思想、 意识与观念以及收益分配机制的合理性。 • 2.完全集中管理情况下物流模式的选择 • 在完全集中管理的情况下,物流模式也有三种方式,一种模 式是实行完全外包的模式,即将供应链的物流业务全部实行 外包;一种模式是部分外包的模式,即一部分外包,而另一 部分由供应链自身来进行运作与管理;第三种模式是自营模 式,即供应链自己来进行运作与管理的物流模式。

供应链物流管理第二章

供应链物流管理第二章
• Service reliability:体现出物流的质 量属性。关键是对可得性和运作绩效 特性的正确衡量。
What is malfunction ?
• Malfunction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ability of logistical performance failure, such as damaged products, incorrect assortment, or inaccurate documentation.
• 避免为那些次要的、非关键客户购买的、 盈利能力较弱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没有竞争真空的环境
• It may be necessary to position inventory specific warehouse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even if such commitment increases total cost.
• The objectiv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to reconcile these differentials to improve overall supply chain pe之间的差异,从 而提高供应链绩效。
• The benefit of fast information flow is directly related to work balancing.
• (信息流的快速传递有利于实现各运作环节 之间的平衡)
• ——对客户需求的承诺,从成本结构上来讲, 就是物流价值观。
• Customer requirements are transmitted in the form of orders.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件(第2章物流管理发展)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件(第2章物流管理发展)
员会关于农产品流通的报告》中首次讨论了影响农产品配送 的成本和影响因素,从而使人类对物流实践的认识开始走上 了科学化的道路。
➢1915年,一些学者首次提出市场营销具有产生需求和实物
供应(Physical Supply)两大功能,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义 的物流概念的早期萌芽。
1.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20世纪初至40年代)
➢1916年,萧(Arch Shaw)在他的《商业问题的对策》中 讨论了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 ➢1916年,威尔德(L. D. H. Weld) 在《农场产品的市场营销 》中论述了市场营销的效用(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占 有效用),并提出了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 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1.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
(1953~1965年)
➢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直谈到 “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 ‘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 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1.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
(1953~1965年)
3.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阶段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984年,西尔曼(Graham Scharmann)在《哈佛 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The Rediscovery of Logistics)一文,指出对企业高层管理 人员来说,认识到物流在公司中的重要性是很必要的 ,应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2.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50年代至70年代末)
➢1956年,刘易斯、克里顿与斯蒂勒(Howard T. Lewis、 James W. Culliton、Jack D. Steele)等人出版了《物流中 航空货运的作用》一书,首次介绍了物流总成本分析的概 念,指出物流总成本由多个环节的成本组成,它们是相互 影响的。由于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从节省成本出发 来提高企业利润,因而,总成本分析的概念对物流管理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件中文版(同济大学)第二章 顾客服务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件中文版(同济大学)第二章 顾客服务
• 顾客得到的书面陈述 • 组织结构 • 系统灵活性 • 技术服务

• 产品跟踪 • 顾客索赔、投诉 • 产品包装 • 维修期内产品的临时 状态
• 转运
• 系统准确性 • 订货的方便程度 • 产品可替代性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5
四、物流顾客服务的重要性
(1)顾客服务对于销售的影响
拒绝支持促销活 动 拒绝购买新品种 2% 停止购买该品种 9% 产品 16%
1
-3.0

次要能力
次要不足
-1.0
相对业绩
+1.0
+3.0
理想的相对业绩调整方向
针对特定的顾客群和细分市场的潜在改进机会
18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顾客分类
A
产品
B 2 4 7
C 5 8 9
a b c
1 3 6
顾客—产品贡献矩阵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顾客盈利率分析通过会计技术工具——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可
以很好的核算出顾客的盈利水平。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9
根据顾客价值分配投资资源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
二、顾客服务供需匹配分析
目标:
①识别关键的顾客服务要素; ②识别这些要素的控制机制; ③评估内部信息系统的质量和能力。
《现代物流丛书》
第2章 顾客服务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顾客服务战略
·顾客服务的成本概念 ·顾客服务战略 ·顾客服务的实施 ·顾客服务绩效评估
供应链协调 网络设计 信息技术
供应链集成

马士华的-供应链管理课件

马士华的-供应链管理课件
——电子商务在中国,理想状态下应节省76.59%的交易费用,但实际 情况,中国电子商务只能节省11.61%的交易费用
管理思想与组织模式的转变
管理模式的转变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形 成了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热潮。许多企业将原 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心能 力,通过和业务结成战略联盟占据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能够从一个集中的地方获取为企业员工使用的所有工具、 信息和资源。
• ePayment 电子化支付
通过因特网支付产品或服务的费用。
• eRequisitioning 电子指令
通过因特网发出的订货指令。
• eAuctioning 电子拍卖
借助因特网,通过竞标以获得产品和服务的电子采 购技术。
• eBuying 电子采购
第1节 引言
•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供应链:是在相互关联的部门或业务伙伴之间所发生
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覆盖从产品(或服务)设计、 原材料采购、制造、包装到支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
– 供应链管理:为以最小成本并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
水准下,对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 到最终用户间的整个渠道的整体管理。
• SCC选择了一个参考模型,经过发展、试验、完善, 于2019年发布出了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
• SCC将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看作描述和改进 运作过程效率的工业标准。SCC成员支持SCOR作 为供应链管理的标准模式。
– 国内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 大学的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863/CIMS项目 其它项目
研究如何利用因特网自动下达订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普台式打印机供应链的构建
DeskJet打印机是惠普的主要产品之一。 惠普公司有5个分支机构负责该种打印机的生产、 装配和运输,生产周期为6个月。在以往的生产管理 方式下,为了保证顾客订单98%的即时满足率,各成 品配送中心需要保证7周的安全库存。分销商希望降 低库存,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结果导致惠普公司供货 及时性的压力增大,从而不得不采用备货生产 (Make-To-Stock)的模式,分销中心成为有大量安 全库存的库存点,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为了扭转 这种局面,温哥华惠普公司决定构建新的供应链,以 减少库存和提高服务质量。
技能目标 (1)能够认知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
(2)能够理解供应链的各种分类; (3)能够分析链状和网状供应链的结构; (4)能够明晰供应链的设计流程; (5)能够设计不同类型的供应链。
返回
供应链的认知
任务:构建供应链
学习步骤
Step 1:案例导入
STEP1:案例引导
案例1:
些物流进入的节点称为入点,把物流流出的节点称为出点。
STEP3:知识学习
子网模型 :
有些厂家规模非常大,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与其他厂家相联系 的只是其中一个部门,而且内部也存在着产品供应关系,用一个 节点来表示这些复杂关系显然不行,这就需要将表示这个厂家的 节点分解成很多相互联系的小节点,这些小节点构成一个网,称 之为子网。
第二章 供应链的构建


学习目的与要求 进入学习课堂
“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 具备竞争优势,那么,你干脆就 不要竞争”。
——杰克· 韦尔奇(Jack Welch)
供应链的构建
知识目标 (1)掌握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
(2)熟悉供应链的各种分类法; (3)掌握供应链的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 (4)了解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5)掌握供应链设计的方法; (6)熟悉供应链设计的步骤。
STEP3:知识学习
2.3 供应链的设计
供应链设计是指从更广泛的思维 空间、企业整体角度去构画企业蓝图。 有效的供应链设计可以改善客户服务水 平、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竞争力,而无 效的供应链设计则会导致浪费和低效。
供应链设计步骤
STEP3:知识学习
2.3.2 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1)从宏观角度分析,供应链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①顺序设计原则 ②简洁性原则 ③集优原则 ④协调性原则 ⑤动态性原则 ⑥创新性原则 ⑦战略性原则
STEP3:知识学习
推-拉结合式混合供应链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降低库存与物流成本 ☆增加了最终产品型号,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差别化需求 ☆可以实现规模生产和规模运输 ☆缩短了交货提前期,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降低了不确定性,减小了企业风险 ☆实施难度相对不大,具有可行性
STEP3:知识学习
推-拉结合式混合供应链的典型 :戴尔公司
STEP1:案例引导
案例2:
友达光电:构建“极速”供应链
友达光电是全球第三大TFT-LCD制造商,目前在中国台湾地区和苏州拥有十几座工厂。未进行 供应链管理之前,友达光电利用一套传统的 ERP系统对日常财务、订单、库存和出货进行管理, 但由于严重缺乏计划能力和执行能力,供应链各环节无法进行有效整合。这期间,友达光电的客 户“响应周期”大约在4天左右,也就是说,当客户需求发生变化时,友达需要花 4天时间来更新 生产与采购计划,这其中,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与确认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未等到友达的 响应周期完成,市场就又发生了变化。由于计划可控性差,为了避免缺料,友达不得不大量备料, 如此恶性循环,造成大量库存积压,资金损耗巨大。 为改变这种状况,友达开始“寻根究源”。由于库存的大量积压源于缺乏准确的市场需求预 测,为了有效降低库存,友达开始将管理重点放在“准确性”上,从预测的准确到计划的准确再 到采购的准确。但是,友达很快发现,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变化实在太快,要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 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纵然有了准确的预测数据,如果后端的计划和采购无法快速跟上,最后 也于事无补。于是,提升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STEP3:知识学习
理论上,网状供应链模型可以涵盖世界 上所有厂家,把所有厂家都看成是其上面的 一个节点,并认为这些节点之间存在一种需 求与供应关系。这种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 征: ☆复杂性 ☆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STEP3:知识学习
入点与出点:
在网状模型中,物流作有向流动,从一个节点流向另一个节点。 这些物流从某些节点补充流入,从某些节点分流流出。我们把这
STEP3:知识学习
2.1.2 拉式供应链 拉式供应链是以客户为中心,比较关注客户需求的变化,并根据 客户需求组织生产。在这种运作方式下,供应链各节点集成度较高, 有时为了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不惜追加供应链成本,属买方市场下 供应链的一种表现。
拉式供应链
STEP3:知识学习
试把推式供应链与拉式供应链的优缺点做一下比较
STEP1:案例引导
案例3:
科迪食品集团
科迪食品集团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创建于1985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农副产品深加工 为主,集工、科、农、牧、商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食品企业集团,公司现有员工 10000余人。是 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河南省 10家粮食转化重点龙头企业和 河南省重点畜牧养殖及乳品加工基地。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做“三农”文章,提高农业资源的 附加值和市场化程度,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走出了一条 种、养、加结合和工农一体化道路。 2003年12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科迪,对科迪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路子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公司拥有河南科迪乳业有限公司、河南科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 公司、河南科迪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科迪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科迪罐头食品有限公司、 科迪便民连锁超市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主导产品有乳制品、速冻食品、面制品、罐头食品、优 质胚胎奶牛及奶牛胚胎等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其中,科迪汤圆、科迪水饺双双获得“中国名 牌”;科迪速冻产品排全国前三位,科迪乳品排河南省第一位,科迪面业排河南省前三位,奶牛 胚胎生物工程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程度居国内领先地位。科迪集团坚持走种、养、加结合和 工农一体化的道路,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拉式 供应链
STEP3:知识学习
2.1.3 推—拉混合式供应链 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都各有其优点及其局限性,并且二者的 优缺点之间存在着相当的互补关系。如拉式供应链难以实现制造和运 输的互补关系,而推式则可以实现。因此将推式和拉式结合起来形成 一种新的供应链将更为有效。这种可以扬长避短,既能有有效响应市 场,降低库存,又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实施难度的供应链模式可 以称作推—拉混合式供应链。
STEP1:案例引导
案例2: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友达光电采用了JIT管理模式。从信息 流的角度来看,友达光电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平台,将采购信息在 第一时间内“推”向了零部件供应商。 为了强化和供应商之间的协调性与即时性,友达光电与供 应商之间还通过“协同采购”平台,利用EDI数据交换,实现了 JIT和VMI采购模式。友达以内部流程的整合为基础,在第一时间 内将最新的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和交货排程等信息向全球的供应 商发布,以便供应商能够及时、准确的安排生产、备料送货,从 而将采购计划的执行从以往的以天计算大幅度压缩到现在的以小 时计算。借助极速供应链,友达光电已将“响应周期”由原来的 4天缩短到现在的1天以内,同时所有关键零部件的库存都维持在 1天甚至更低的水平。
STEP3:知识学习
虚拟企业的网状模型 :
借助以上对子网模型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把供应链网上为了完 成共同目标、通力合作、并实现各自利益的这样一些厂家形象地看成 是一个厂家,这就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节点用虚线框起来。虚拟 企业是在经济交往中,一些独立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一定时 间内结成的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虚拟企业组建和存在的目的就是 为了获取相互协作而产生的效益,一旦这个目的已完成或利益不存在, 虚拟企业即不复存在。
推—拉结合式供应链
STEP3:知识学习
2.2 供应链的结构
2.2.1链状结构 链状结构的供应链是一种最简单的供应链结构,即每一个节点
成员只与一个上游成员和一个下游成员相连接。
链状供应链结构
STEP3:知识学习
2.2.2网状结构 增加或减少供应商/顾客的数目将会影响供应链的结构。当一个 公司从单一源头供应商、顾客向多源头供应商、顾客转变时,供应链 可能变得越来越宽,企业供应链单一的链状结构便发生变化,形成复 杂的多相关联的网状:任务驱动
STEP2:任务驱动
分析与思考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案例1中企业的供应链类型。 2.绘画出案例2中企业的供应链结构。 3.为案例3科迪集团设计新的供应链。
返回
供应链的认知
Step 3:知识学习
STEP3:知识学习
2.1供应链的类型
2.1.1 推式供应链 推式供应链是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和库存情 况,有计划地把商品推销给客户,其驱动力源于供应链上游制造商 的生产。
STEP1:案例引导
案例2:
从2000年起,友达开始着手构建极速供应链管理系统。构建这条极速供应链的核 心在于集成和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它需要三个要素的配合:信息收集、计划、执行, 通常,这三个要素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先后顺序,信息收集最先,然后是计划,最后才 是执行。因此,在软件提供商明基逐鹿的支持下,友达供应链系统的建构也遵循了这 个顺序。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建设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友达仔细分析了自身所在行业的供 应链特点。TFT-LCD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融合了半导体、化工和电子组装三个不同 行业。因此,友达在构建极速供应链时也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生产阶段,每个阶段的管 理重点都大不相同。第一阶段类似半导体制造过程,产能优化是这个阶段的管理重点; 第二阶段则偏向于化工流程,需要同时兼顾产能优化和关键零部件的库存管理;第三 阶段以电子组装为主,因此关注的焦点放在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与库存管理上。 基于这些管理重点,友达光电在已有ERP系统的基础上,导入了APS、SRM和MES系 统。通过ERP系统收集销售数据和相关预测,借助APS系统制定生产计划,并及时将生 产计划进行分解,自动形成各零部件厂商的“交货排程”。最后,通过SRM系统将这 些信息及时传递给供应商,以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获得正确数量的零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