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情境式默写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生活情境类名句默写汇编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生活情境类名句默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79791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5.png)
1.【2023年新高考1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就很好。
2.【2023年新高考2卷】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年全国乙卷】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
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4.人有时内心充满矛盾,常常心里想着什么,可现实却不容你如此,两难之间更见张力。
古诗文中能写出抒情主人公矛盾心理或行为的两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登高抒怀,吟咏出豪迈之句。
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四面眺望,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湖水之上;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叶落时节登高远望,天地更显广阔无边。
6.中国古代文人有登高望远的情结,他们登高揽胜,寄托情志。
杜甫登临岳阳楼,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洞庭湖,顿生忧国之思;黄庭坚登上快阁,看落木千山、澄江月明,而生归隐江湖之念,最后吟唱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登高,情怀各异: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和空间着笔,极写飘泊孤独与年老多病之悲;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决意归隐江湖、不存世俗机心的情怀。
8.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由“江水”联想到“眼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
情境式默写检测(精选40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情境式默写检测(精选40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78707b7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d.png)
38.杜甫《登高》中“艰巨苦恨繁霜鬓”一句与陆游 《书愤》中“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 发变白,年华老去。
39.《蜀相》《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蜀相》“出师 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 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陆游借诸葛 亮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来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 他在《书愤》中写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 仲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27.《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 音的句子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8.《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 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29.《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好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 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梦入神山教神妪”;乐 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
8.《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十分简
陋的句子是: :“
,
。”
9.《过秦论》中,叙述秦国“致万乘之势”后确立霸
主地位的一句是:“
”。
10.《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句子
是:“
”。
11.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寄托了他高洁
的品性。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解释:
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
”;乐声
感物至深,致使“
”。
30.《李凭箜篌引》中“
,
”
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
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
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
高中语文必背14篇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14篇情景式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5b82ca964bcf84b9d57bed.png)
1.《荀子•劝学》中表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句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4.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5.课文《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说明了总在思考也不如学习一会儿的道理。
《师说》1.韩愈在《师说》中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这两句话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4.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逍遥游》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3.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天之苍苍,其正色耶?5.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语文必修一情景式默写
![语文必修一情景式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71d429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0.png)
三.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 目,发尽上指冠。
四.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 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产品品鉴会活 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Leabharlann 一.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 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二.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 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三.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添加标题 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 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添加标题 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添加标题 让作者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的语句是:惨 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4.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 的句子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五.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 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 悲哀。(这是批判 “庸人”的句子)
六.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 默中灭亡。(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 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
《荆轲刺秦 王》理解性 默写
一.荆轲高歌的诗句(唱词)是“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也是 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 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二.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 语句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49fbc1a58da0116c174984.png)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04ff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5.png)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水平、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查,作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实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高中语文重点名篇类情境式默写130题,收藏必备
![高中语文重点名篇类情境式默写130题,收藏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6f21e67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e.png)
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
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均包含此哲理。
10.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时间,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情境式默写精选全文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情境式默写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fab2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沁园春·长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2.“。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
4.《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6.《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7.《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8.《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9.《沁园春·长沙》中,“。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0.《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1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
1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默写练习(情境默写+名校模考)(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默写练习(情境默写+名校模考)(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4b3a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3.png)
高考语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情境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然真切地描绘出“鸡犬之声相闻”的乡村生活环境。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变法所持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虽千万人,吾往矣”非常相似。
(3)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景物,可以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唐宋作品中常用这种“时空对举”的手法表达悲慨国家或个人命运的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陶渊明觉今是昨非,归心日重,在《归去来兮辞》中自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王维幽居山中,在《山居秋暝》中借山水寄慨言志,自言“________,________”:可谓跨越时空的交流。
(2)从《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选官制度有所沿用。
(3) 小刚看连环画《赤壁之战》,读到了右页曹操南下攻打东吴,踌躇满志,在长江上大张筵席、大会文武的相关信息。
他觉得学过的古代诗文中, “________, ________”两句与该页部分内容相符。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项脊轩志》中,修缮后的项脊轩,农历十五的夜晚,“______,______”,皎洁的月光照亮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充满诗情画意。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承上启下,既是对上片写景的概括总结,又是对下片英雄人物的概写。
(3)鸥、鹭逐水而居,亲近自然,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比如“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性状。
高中语文高考情境默写汇总(限定式+开放式)
![高中语文高考情境默写汇总(限定式+开放式)](https://img.taocdn.com/s3/m/a22323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0.png)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一、限定式情境默写《论语》十二章《劝学》《屈原列传》(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4)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谏太宗十思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2)作者以“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两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揭露了朝堂之上官吏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现象。
(4)《答司马谏议书》中,“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
《赤壁赋》《项脊轩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报任安书》(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高中语文2024高考开放式情境默写汇总(诗词意象+文化词语+作品主题)
![高中语文2024高考开放式情境默写汇总(诗词意象+文化词语+作品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5cfc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2.png)
高考语文开放式情境默写1.诗词意象诗词中的意象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
以“意象”为牵引,串联相关名句是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的新考法。
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辽宁考区,考查“落木”一词,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除教材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古城疏落木,荒戍密寒云”(杜甫《南极》),“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杜甫《客亭》),“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杜甫《秦州杂诗》),“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白居易《浔阳三题·湓浦竹》),等等。
动动口背背下面有关意象的名句。
(1)杜鹃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③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④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⑤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曹雪芹《葬花吟》(2)扁舟①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②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③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④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柳永《迷神引》⑤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秦观《风流子》(3)菊花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②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赵嘏《长安秋望》③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④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⑤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李白《九日龙山饮》(4)铁衣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5)山①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②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古诗文情境默写练习(必修共10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古诗文情境默写练习(必修共10篇,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2040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d.png)
新高考语文古诗文情境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论语》十二章1.《论语·里仁篇》孔子以对待大义和利益的不同认识表现君子、小人不同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质朴与文饰应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否则“______,______”。
3.智、仁、勇是儒家传统道德中的三个重要范畴,孔子曰:“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道德的人看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强调在待人接物时要尊重他人意愿,《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节选)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16a43e55270722192ef738.png)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
如韩愈《早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处境的艰难。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分别时的凄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3、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之所以令人敬仰,在于他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自已的居室“_____,_____”,却为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喊。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圣人孔子转益多师的例子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这种观点,他给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3)《孙子兵法》中有“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一句,它强调了民心在战争中的作用,《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得“_________________”,收兵后,呈现在眼中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壮场面。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 ,__________ ”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表达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与短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
(3)《氓》中诗人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两句的动作(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2) 《曹刿论战》中曹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答乡人的问题,一方面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
(3) 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的悲壮、残酷。
(2) 《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3) 《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杜甫《登高》中采用俯仰结合的手法描写眼前之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2)李白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借代手法,写出对荣华富贵的蔑视和对饮酒为乐的热爱。
(3) 李白《蜀道难》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__________”,可见其闭塞;后来“五丁开山”,才使“__________”,秦蜀相通。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圣人要达到超越时空、无所依赖的境界所凭借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两句与刘希夷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达的哲理相近。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论语•述而》“________,________”中用“云”作比喻,表明对待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富贵的态度。
(2) 《卫风·氓》中借水与岸的关系谴责氓不可信赖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3)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神地勾画出了英雄当年驰骋沙场,收拾河山的豪壮场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宋荣子毫不在乎世人态度,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
(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志”对于我们一般人的重要性。
(2) 学习是人的生活常态,向别人学习是一条重要途径,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人有优点学之,人有不足作为反面教材对照自己改过自新。
(3) 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赤壁》诗中慨叹诗人生不逢时,有才不得施展的诗句是“_____,_____。
”(2)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两句展现出一幅老幼生活安宁、人人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3)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刘后主扩大听闻,发扬先帝美德,振奋士气,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避免堵塞言路。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论语•卫灵公》中,弟子子贡问老师孔子是否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以“恕”字回答,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写出了明月缓慢升起时的风姿。
(3) 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免于步行,但还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他“__________”;只有做到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_________”,遨游于无穷的境域,才算逍遥。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逍遥游》第2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鴳雀却对它加以嘲笑。
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______________”。
(2) 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两句诗意深沉,十四字含有八层意思,极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 杜甫之所以令人敬仰,在于他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自已的居室“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为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喊。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参考答案1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1)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5(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 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3)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7(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3)不与秦塞通人烟天梯石栈相钩连8(1)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3)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9(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0(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2(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 犹有所待者也而御六气之辩14(1)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此小大之辩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15(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