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
一年级位置:上下前后的说课
《位置--上下前后》说课稿说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材简析: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
本节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有关“位置”内容的起始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及描述事物的方法,会用“上下前后”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物体“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上下前后”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体验和理解。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及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将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能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一、创设情境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统一。
本节课根据低年龄学生的特点,创设“闯关夺宝”的游戏大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好玩。
创设的每一个关卡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小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打开智慧门”通过让学生猜测通向宝藏的大门,引导学生体会在说清物体位置时参照物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观察南京长江大桥图,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三种交通工具“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小班教案左右上下前后范例
小班教案左右上下前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3章“空间方位识别”,详细内容涉及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词认识和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词。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识别及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空间方位的识别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模型、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找宝藏”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藏宝地点的方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3章内容,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左右、上下、前后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互相提问,回答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词。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其他方位词,如东南西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板书设计1. 左右、上下、前后2. 内容:左右:左边、右边上下:上面、下面前后:前面、后面3.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书桌上左右、上下、前后的物品摆放。
(2)请画出一个房间的平面图,标注出家具的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只要描述正确即可。
(2)答案不唯一,只要标注正确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词。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摆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提高空间观念。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其他方位词,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反馈。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二《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二《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感知和描述能力。
本课时《上下前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从而形成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他们对空间概念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通过观察和操作,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上下前后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对空间概念的感知和描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进行描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空间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和语言描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卡片等教具,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环境,引导学生关注教室里的物体位置,激发学生对位置概念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引出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实际例子,讲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并让学生模仿和描述。
4.操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卡片标出物体在不同方向的位置,并互相描述。
5.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找出隐藏的物体,运用上下前后的概念进行描述。
6.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以及对应的例子。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前后左右上下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一、目标了解前后左右上下的基本概念,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运用。
二、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介绍在数学中,前后左右上下是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本概念。
具体解释如下:1.前:在物体正面的方向。
例如,你的脸前面就是你的眼睛所在的位置。
2.后:在物体背面的方向。
例如,你的头发后面就是你的脖子。
3.左:物体的左侧方向。
例如,你的左手就是你身体的左侧。
4.右:物体的右侧方向。
例如,你的右脚就是你身体的右侧。
5.上:物体的高处,与地面远离的方向。
例如,你的头就是你身体的上方。
6.下:物体的低处,与地面接触的方向。
例如,你的脚就是你身体的下方。
三、前后左右上下的运用场景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被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运用场景:1.方位指示:当别人询问一个位置时,我们可以使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清晰地给出方向。
例如,当别人问道:“这个房间的门在哪里?”我们可以回答:“门在你的左侧。
”2.地理运用:在学习地理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相对方位,如东西南北。
而东西南北也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来表示。
例如,中国的东部就是位于中国的左侧,而中国的南部则是位于中国的下方。
3.导航指引:当我们使用导航系统或地图时,我们通常会看到有表示方向的箭头,这些箭头标示了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以帮助我们找到目的地。
4.运动方向:在体育运动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向。
例如,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向前或向后移动,向左或向右转向等。
5.组织编排:在组织活动或布置物品时,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好空间关系。
例如,摆放家具、整理图书或电脑桌面等。
四、前后左右上下的练习与游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和游戏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1.方向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或物体,并让他们用词语描述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
例如,给学生一张照片,让他们描述照片中的人物的位置关系。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说课稿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的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掌握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
这一课时是学生对位置概念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其他位置概念和图形运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位置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位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各不相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运用位置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和游戏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对位置概念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进行展示和讲解。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移动物品和观察,体验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位置关系,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进行归纳和强调。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说课稿
《前后》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前后》,下面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计,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2-63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前后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方位感不强,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
而“上下”“前后”“左右”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达到熟练、准确地辨别“前、后”的位置,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方向与位置做好铺垫。
3.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的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一年级的小学生更喜欢用形象来思维的。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贯穿于整节课,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森林运动会”这一情景,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范文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两个小朋友做“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左图用指左眼引起对“哪边是左”的问题的讨论;右图用指右耳,引起对“哪边是右”的问题的讨论。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
对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积累的经验比较多。
也能很容易的就区别开来。
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这时本节课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
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三、教学设想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素材我在上新课环节,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初步确定左、右观念。
接着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造性地设计了“找邻居”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并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精神。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活动中学数学。
数学活动教学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明确提出了以“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力求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活动促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沸腾的,真实的生活。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 前后 左右》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前后左右》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学会认知方位词汇,了解基本方向概念,具体目标如下:1.让幼儿知道基本的方位词汇有哪些,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并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词汇;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掌握基础的空间方向概念;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促进社交发展。
二、教学准备1.让每个幼儿都有一条长长的色带,可以穿在腰间;2.打印一份地图,让幼儿可以在地图上标注位置;3.设置一些可以在地图上标注的地点:前门、后门、窗户、桌子、椅子等;4.准备足够多的图形积木或者其他小物品,可以用来让幼儿进行构建等活动。
三、教学步骤1. 呈现基本方位词汇首先,老师可以上课件或者黑板上呈现基本的方位词汇,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在展示这些词汇的同时,可以指向教室中的物品进行解释说明,让幼儿了解每个方向的含义。
2. 通过活动学习方位1.跟读练习:老师可以给孩子进行跟读练习,让他们了解正确的发音和用法。
例如:老师说上面、下面,然后孩子们跟着说,这样反复几次,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记忆和理解这些方位词汇。
2.练习走路: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轮流站在教室指定的位置,让他们掌握位置和方向的概念,例如:“请小明站在桌子左边的地方,走到后门”,这样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体验方向和空间的概念。
3.游戏: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巩固幼儿的认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方位词汇的用法。
例如,老师可以上黑板画出一个简单的图案,然后指给孩子们看,然后让孩子描述一下这个图案,如左上、右下等等,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方位词汇的使用。
4.构建:还可以通过构建小物品来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方位词汇。
设定一个构建任务,让孩子们利用积木或者其他小物品模拟房间或者任何形状的空间,让孩子们了解基础的空间概念。
3. 地图标注老师可以在黑板或者纸上画一张简单的平面图,标注出教室里面的几个位置,让幼儿来实地标注这些位置。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也可以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态度。
《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上下、前后、左右、》教案第一篇:《上下、前后、左右、》教案上下、前后、左右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
(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学生交流。
(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
)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指名说、交流说。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前面或后面。
自己说一说。
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了解方位前后、上下、左右》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了解方位前后、上下、左右》《大班数学教案《了解方位前后、上下、左右》》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感知和了解方位前后、上下、左右可以用来确定位置和表述方向。
2.动作与技能目标:能借助箭头表示方向,根据方位指示向一定的空间方向移动身体。
3.情感目标:感受设计自己的散步路线的乐趣。
重点难点知道方位词前后上下左右可以用来确定和表述方向。
能根据方位词向一定的空间方向移动身体。
活动准备幼儿准备:幼儿有散步的经验,幼儿入场前已请幼儿4人为一组,确立好红队黄队和蓝队。
教师准备:事先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物质准备:用于搭建障碍路线的物体:道具小水池、大树、游泳池、小桥、教室。
设计路线图3张、笔3支、大黑板、图钉、散步音乐、箭头若干。
活动过程(一)空间方位游戏:开脚合脚,开脚合脚,开开开,闭脚合脚,闭脚合脚,闭闭闭,前前前后后后,左左左右右右,米索米索一,米索米索二,看谁是第一。
(二)回顾故事部分内容: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幼儿出门散步,幼儿根据指示向一定的空间方向移动身体。
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幼儿园几个好玩的地方去散步,你们想去吗?今天的散步地点只有4个,我们一起来走走这个路线吧:首先从教室向前走到小水池,从小水池的右边走过,接着向前走到大树,从左绕过大树,然后向前走到游泳池,从中间游过游泳池,再往前直走到小桥,从小桥的下面走过去,最后直走回到教室。
师:大家有没有来说一说今天的散步路线中你听到了什么,才让你准确地走到了散步地点。
幼儿说自己的想法师:原来今天的散步路线更加详细。
从散步地点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中间经过告诉了我们具体的位置和方向。
(三)出示“箭头”,请幼儿来摆出自己的散步散步路线。
1.结合生活经验,启发幼儿使用箭头表示方向。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路线图,比如去厕所路标。
这里的箭头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幼儿回答。
第4单元第1课时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说课稿)|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第1课时认识上下、前后、左右(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的第1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上下、前后、左右概念,并学会正确地描述和运用这些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描述和区分上下、前后、左右;•了解上下、前后、左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上下、前后、左右概念进行方位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方面的细心和耐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描述和区分上下、前后、左右。
2.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区分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用正确方式描述和区分前后、上下、左右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主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讲解(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在示范中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上下、前后、左右概念。
同时,老师应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观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练习(30分钟)老师将练习分为两部分:1.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卡片上的指示放置实物,帮助学生巩固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身边的物体,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加深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总结(5分钟)老师通过对整堂课的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课堂内容。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练习描述生活中物品的位置关系,巩固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方位判断。
一年级语文:《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认识左右、上下、前后》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指鼻子眼游戏: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指鼻子、指眼睛,同学们请把食指放在鼻子上,听老师的口令,看哪位同学动作最快?师说生指。
师:好了,刚才这个游戏同学们动作都很快,现在老师想增加点难度,大家再来试一下,好吗?生:好!师:这次我们加上方位来指,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
2、加大难度,加上方位指鼻子:鼻子、鼻子右眼睛。
同学们大部分都指错了,师问:这一次的游戏比上一次难在哪里?生:难在有了左、右方位。
师:看来,要做好这个游戏,我们必须首先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也就是要认识左、右这两个方位。
板书课题:认识左、右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1、自主探究师: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区分左右呢?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生:我用右手写字,我写字的手是右手,不写字的手是左手。
4.1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4.1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一年级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为主题,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基本空间概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或物品、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他们发现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2. 概念讲解(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描述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题“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相关的关键词和例子。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描述家中的物品位置关系。
答案:我家的大门在前面,沙发在后面,桌子在左边,电视在右边。
2.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描述学校的教室布局。
答案:教室的前面是黑板,后面是窗户,左边的墙壁上挂着地图,右边的墙壁上贴着课程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拓展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说课稿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说课稿XXXXXX一、说教材上、下、前、后》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学法一年级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心理特点完全是具体形象占优势。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主辅技能相结合,演示技能为主,辅之以提问、讲解、组织共同发挥作用。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研究本节课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设计了大桥高低各种交通工具运行的画面,这幅画的呈现与学生生活联系比力密切,完全呈现上、下、前、后的概念,我从高低和前后两个关系来讲,在此基础上我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内容厚实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研究知识,应用知识。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是层层推进、解决问题第三环节是使用拓展、巩固研究第四环节全课总结书本是学生研究的有效资源,而看书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我想提问学生,今天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全班一起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本人来总结本课知识点。
五、说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教学设计)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2024)
第三单元《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入苹果和积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位置关系做好铺垫。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很多新的知识。
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
(展示苹果)现在老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大家观察一下,苹果在桌子的什么位置呢?生:在桌子上。
师:对,苹果在桌子上。
那如果老师再把一个积木放在苹果的旁边,现在积木和苹果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生:积木在苹果的旁边。
2.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打开课本P56页(展示教材“比一比”图片)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前后、上下、左右这些位置关系。
(板书课题: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学习任务一:认识前后1. 活动一:排队游戏【设计意图:通过排队游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前后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师:现在我们也来玩一个排队游戏。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排成一排。
(几位同学站成一排)大家看,现在这几位同学站成了一排,谁能说一说他们的前后位置关系呢?生:第一个同学在最前面,最后一个同学在最后面。
生:中间的同学前面有同学,后面也有同学。
(2)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老师再请一位同学站到队伍的中间,大家说一说他的前后分别是谁呢?生:他的前面是某某同学,后面是某某同学。
2. 巩固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实际教室情境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前后位置关系的认识。
】(1)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的物体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展示 PPT 课件,上面有不同物体的图片)生:苹果在梨子的前面,梨子在苹果的后面。
生:小猫在小狗的前面,小狗在小猫的后面。
(2)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
那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教室里,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呢?生:我的前面是某某同学,后面是某某同学。
学习任务二:认识上下1. 活动二:摆一摆【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2单元 位置:上、下、前、后》教案、说课稿(共5篇)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学生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能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情境图,课件。
一、谈话导入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二、探究新知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2)出示主题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1、拍手游戏(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
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谁?小云在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一、背景介绍如何使幼儿更好地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是每个幼儿园老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些教学方法。
二、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1.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2.练习排列的活动,增强对方位的理解和记忆;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运用基本的方位词。
三、教学步骤1. 前置任务:感官体验在介绍左右、上下、前后之前,可以先通过营造一种场景,让幼儿感受到身体在空间中运动的感觉。
例如,将幼儿分为若干组,每组在两边插桩上固定绸巾,在固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可以将绸巾迅速抽出,同时片刻间跳跃起来,较高的组获胜。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感受到身体的上下、前后、左右运动,以及运动的方向和方式。
2. 概念讲解:认识左右、上下、前后在感官体验后,我们可以通过与幼儿互动、指认环境物品、搭建模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左右、上下、前后概念。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所理解的方位概念,并通过讲解、引导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3. 方位判别:游戏活动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
例如,在课堂上搭建迷宫游戏,并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走出迷宫。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识别和使用左右、上下、前后词汇指导幼儿完成任务。
小组比赛是另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参与和加深对方位的记忆。
设置一些游戏环节,例如激烈比赛、搭建模型等,增强幼儿对方位的理解和记忆。
4. 生活运用:巩固认知最后一步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方位的认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室内和户外环境中使用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词。
例如,要求幼儿在前面放桌子,在后面放边上,在左边放水杯,在右边放笔筒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和加深理解,逐渐形成正确使用方位词的习惯。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说课稿龙门中心小学李亚红一、说教材《上、下、前、后》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学法一年级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心理特点完全是具体形象占优势。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主辅技能相结合,演示技能为主,辅之以提问、讲解、组织共同发挥作用。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本节课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设计了大桥上下各种交通工具运行的画面,这幅画的呈现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完全呈现上、下、前、后的概念,我从上下和前后两个关系来讲,在此基础上我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内容丰富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是层层推进、解决问题第三环节是应用拓展、巩固学习第四环节全课总结书本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而看书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我想提问学生,今天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全班一起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本课知识点。
五、说教学反思本堂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与思考的地方,因为缺乏教学组织经验,一些学生不遵守纪律,导致课堂比较混乱,需要对班级进一步要求和管理,一些学生的精彩回答也没得到及时的表扬与鼓励。
人教版《上下前后》说课稿
人教版《上下前后》说课稿一、说课背景及目标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上下前后》是一篇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位词的基础课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和运用“上、下、前、后”这四个基本方位词,还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关系。
本说课稿旨在阐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上下前后》课文通过描述小动物们在森林中的位置关系,引入方位词的概念。
2. 词汇学习:重点学习和掌握“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词。
3. 句型练习:通过句型模仿和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方位词进行基本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方位词。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方位词。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上下前后吗?”激发学生的兴趣。
-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相对位置。
2. 学习新词- 教师示范并解释“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的含义。
- 学生跟读并记忆新词,通过游戏形式巩固记忆。
3. 课文学习-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语调。
-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方位词在句中的作用。
4. 情境模拟- 创设情境,如模拟森林探险,让学生描述自己和同伴的位置关系。
- 小组合作,每组设计一个小故事,运用方位词进行描述。
5. 练习巩固-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填空、连线等形式,巩固方位词的运用。
- 教师提供额外的例句,让学生尝试造句,加深理解。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充分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这些位置关系都是相对的,并能用语言较准确的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左右关系,并能准确的的理解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情景引入,借助拍手歌引出上、下、前、后、左、右。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习的兴趣。
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有两个小朋友在玩游戏。
生2:他们根据指令做动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说一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探索师:同学们哪里是左呢?生:我们写字时用左手,所以左手在的一侧是左面。
师:你说的非常对,那谁能说说哪里是右呢?生:体育课稍息时,向前伸右脚。
所以右脚在的一侧是右面。
师:你们可真棒,说的都非常对,我们把左手一侧称为左面,右手一侧称为右面。
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1:小朋友们在上楼梯,上下楼梯靠右行。
生2:这是汽车内部,方向盘在左侧。
师:没错,我们接着看这幅图,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请你根据图片填一填。
生1:火车在轮船的上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
生2: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轿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轿车的下面。
)(客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客车的下面。
)生3:轮船上面有火车、轿车、卡车和客车。
生4:卡车下面有火车和轮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77---78页,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两个小朋友做“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左图用指左眼引起对“哪边是左”的问题的讨论;右图用指右耳,引起对“哪边是右”的问题的讨论。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
对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积累的经验比较多。
也能很容易的就区别开来。
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这时本节课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
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三、教学设想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素材
我在上新课环节,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初步确定左、右观念。
接着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造性地设计了“找邻居”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并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精神。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活动中学数学。
数学活动教学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明确提出了以“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力求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活动促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沸腾的,真实的生活。
本课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左右、记住左右,并能自觉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如在体验左、右相对性时,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
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
同时又让学生课后参加实践活动——走楼梯,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并训练学生左、右的方向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贵在用,走出教室,开放课堂,既巩固了知识,又指导了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规则。
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左右”的认识,学生兴趣盎然。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的分析,确定以下活动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指鼻子眼游戏,游戏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游戏入手巧妙引入课题。
让学生从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索,交流提高
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面对面做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争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其中的奥秘;最后通过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
这样,集知识性、
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接下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在游戏中对左、右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从初步感知发展到进一步理解,并能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从而加深印象,学会运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认识上、下、前、后,通过做游戏引入对上下前后方位的认识,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理解这些方位;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具体的认识,通过游戏再加深一下认识。
六、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左右
上下
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