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富”“两美”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合集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梦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梦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梦想作者:吕建萍来源:《新长征》 2016年第1期吕建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他还明确指出:“中国已经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这就是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形象地把这个目标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小康,这个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今天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我们就对小康社会有过美好憧憬。

1982 年9 月党的十二大把“人民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主要奋斗目标提出,经历了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以后的“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从1997 年党的十五大首提“两个百年”中“建设小康社会”,到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多年来我们一直跟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走向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012 年11 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

这个梦想,是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是全面小康的群众表达,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小康蓝图的生动呈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庄重承诺,展现的正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信念和奋斗情怀,成为了引导中国人民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7.25•【字号】浙政办发〔2016〕83号•【施行日期】2016.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8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25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迈向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决胜阶段(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紧紧围绕破解科技创新"四不"问题,深入开展"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6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2位。

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首次突破千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倍;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78%提高到2.36%;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保持全国前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
1. 经济建设: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 收入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4. 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5. 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包括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社会救助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6.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 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创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8. 军队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这些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旨在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作者:张翠霞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6期张翠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格局,是发展为了人民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理念、对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是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提出了奋斗目标又提出了实施的方法,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统领。

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关键一步,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党坚强了,人民才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它三个“全面”的关系,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总要求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面从严治党,都要有一致的目标来做支撑,这个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才能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在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指出:“到2020 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25全面小康社会

2025全面小康社会

2025全面小康社会摘要: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二、2025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四、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义正文: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新时代的战略任务。

这意味着我国将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二、2025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到202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

具体包括: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为实现2025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我国将采取以下重要举措:1.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5.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四、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经济下行压力、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国际竞争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需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3.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4.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12期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在两个时期的背景下确定的。

一是今后5 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

小康目标到现在已经是最后 5 年了,所以“十三五”规划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或者说是纲领性文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二是“十三五”规划将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编制的第一个5 年规划,所以这5 年规划也就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规划,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2050 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时期是百年大业最关键的冲刺5 年。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全面小康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要让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因此,这也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大推进。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任务的形成,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到2000 年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仍不全面、低水平、不平衡。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其维度不仅包括经济、政治,也包括生态环境文明等多方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建设“两富”“两美”新金华

建设“两富”“两美”新金华

建设“两富”“两美”新金华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5年第15期中共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指导工作,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提出“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要求,部署“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指明了浙江未来前进的航向,阐明了浙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们将紧扣“ 八个方面” 重点任务,以“三严三实”的标准和要求,逐项研究分解,逐条落地见效,奋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金华生动实践。

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紧扣“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做出新作为”,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持续加力、精准发力,打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广阔新天地。

一是工业转型走在前。

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强县(市)和工业大平台、大企业示范作用,着力在“零增地”技改、“两化”融合、“四换三名”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以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以加大投资引导新兴产业,以机器换人促进装备化,扎实推进生产自动化、制造业服务化、产品创新化、要素集约化、管理现代化。

二是有效投资抓在手。

紧抓浙(婺)商回归和激发民资、引进外资、对接央(省)企,拼服务、拼环境,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克难攻坚活动,清理盘活预算存量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创新投融资PPP模式,引导更多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向重点改革试点项目、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和公共创新平台建设。

三是“ 四破攻坚” 加力度。

出台深化“四破攻坚”系列政策举措,动真碰硬落实差别化政策,认真解决好综合评价、土地流转和再开发、长效管理等方面难题,真正让“沉睡”的土地动起来,积极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

四是创新驱动见实效。

大力实施五大千亿产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人民的普遍幸福和国家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建设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民生建设目标:建设公平、公正、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共进步、共享发展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4. 政治建设目标: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5. 文化建设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的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

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在朝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全面小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将从我国共同富裕的意义、实施路径及其重要举措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共同富裕的意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

它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目标,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共同富裕的实现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路径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通过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来推动,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

1. 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

同时,要注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资产收入与劳动收入的协调增长。

2. 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要注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通过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要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社会保障保障水平,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红利。

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共同富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如:1. 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济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包括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

同时,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治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公民权益保障,构建和谐稳定的政治生态。

文化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这包括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文化素养。

社会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这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生态文明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这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政府应加强领导,制定科学规划和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应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广大市民应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持续努力。

我们要坚定信心,紧密团结,共同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物质文化生活双丰富,民主法治生活更加有序,国家安全更加可靠,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有力,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加明显的目标。

首先,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的增长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其次,实现民主法治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下,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深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制度公正性,加强政府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法治有力、政府廉洁高效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再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贫困和区域发展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

通过改革和政策引导,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全体人民提供平等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人人都有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和获得幸福感。

最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生态修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总的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民主法治、社会公平正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均衡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04•【字号】浙政办发〔2016〕137号•【施行日期】2016.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城市信用社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37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农信联社制定的《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1月4日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省农信联社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精神,巩固和深化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成果,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战略部署,传承发展浙江农信普惠金融理念、精神和文化,以更高一层、更广一点、更快一步,发挥先行、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总要求,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深耕农村、实体和数字金融三个领域,突出智慧、绿色、精准、共享四个目标,构建农村渠道、服务、产品、生态和平台五个体系,更加突出“农”字特色,更加精准聚焦“三农”和小微企业,更加注重县域及以下金融服务渗透,全面提高农村普惠金融质量,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具有浙江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普惠金融主导者。

二、深耕三个领域(一)农村领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经济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等。

具体措施包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

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依法治国、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力和执政能力等。

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等。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等。

社会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民生福祉、加快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实现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上的建设,更是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目标。

只有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明确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旨在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确保人民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我们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

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科技创新水平。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要求在政治建设方面实现全面进步。

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法制文化,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民主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要求在文化建设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我们要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要加强文化创作,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要加强文化传媒,传播正能量和优秀文化产品。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贯彻,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要求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要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发展。

总而言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具体行动指南。

我们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确保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政治的民主进步、文化的丰富提升、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向新高度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新机遇

向新高度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新机遇

向新高度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新机遇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巨大机遇。

这些机遇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无限潜能,也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继续迈入新的高度。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阶段目标,是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取消煤炭行业和钢铁等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优化企业结构,发展创新型经济,探索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模式,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2. 环境保护成为国家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环境,有效地防治空气、土壤、水等生态环境污染,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为全体人民创建一个舒适、宜居的生存环境。

3. 中国居民收入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社会保障,实现医学、教育等标准的普及,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现代化的新机遇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基本要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新的举措。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经济共同体,发掘中亚、中东等市场潜力,对中国经济的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2. 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大力加强科技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大大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也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3. 学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与当代发展相结合,形成独具中国风格和特色的文化产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精选范文)

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精选范文)

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精选范文)为配合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快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特就我村具体情况,制定永乡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结合我乡三月份工作会议有关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部署,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清理卫生死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努力实现农村整体面貌有大的改观。

二、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工作机构。

1.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阿寺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保洁员:××2.明确职责,阿寺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统筹管理全村环境卫生以及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组内成员负责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洁员负责日常环境卫生的维护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针对目前我村环境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果农未能及时清理果园内的反光膜、群众卫生意识不强等现象,以“××是我家,环境靠大家”为口号,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在全村内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的风潮,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

具体做法:1.在村委会宣传栏张贴永乡乡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2.通过村委会广播有关环境卫生方面的知识;3.组织村委会成员等到环境卫生先进村参观学习,吸收经验。

(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1.清理死角,治理环境。

彻底清理果园内遗留的反光膜等杂物;全面清理村内、村村交界处的积存垃圾、死角垃圾及村周围的白色污染;及时清除村内的粪堆、肥堆、草堆。

村内做到柴草码放整齐,院内做到物料堆放有序。

2.村容村貌整治。

小康社会目标 历次表述

小康社会目标 历次表述

小康社会目标历次表述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小康社会,中国历届党代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本文将从历次表述为标题,分析小康社会目标的发展历程。

一、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小康社会目标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78年召开,会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小康社会。

这一目标标志着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了小康社会的探索和建设。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这一目标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立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召开,会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在二十一世纪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一目标强调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召开,会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一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召开,会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

这一目标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小康社会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历届党代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这两个重大任务统一在了一个战略目标下,引领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要求,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也为加快推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基础。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和军队建设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推进党在新时代的强军事业,从多个方面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保障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推进了现代化建设。

其中,推进科技创新居于重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科技创新的能力也可以显著提升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因此,我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使得我国在高铁、5G、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除了科技创新之外,城镇化进程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人口流动自由化,信息交互畅通的重要渠道。

我国加强对城市化的管理和规划,让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三农”问题,在农业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民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党中央也充分重视民生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和创新。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党中央继续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房地产等重要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改善民生状况,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最后,国际和平与合作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两富”“两美”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者:夏宝龙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36期今后5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对浙江来说,目标要更高一些,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更进一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谋划浙江“十三五”发展,要紧扣这一总目标,坚持以“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紧盯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理清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明确发展的路径和办法,为建设“两富”(即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两美”(即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水平”,总的体现为“五个更”,也就是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工作和指标要保持全国领先。

一是实现全面小康人口全覆盖,不把贫困带入“十三五”。

到今年年底,浙江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将全面消除。

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在公共福利上做文章,同时促进低收入群体加快增收。

二是实现全面小康区域全覆盖,全面消除欠发达现象。

今年年初,全省26个原欠发达县成功“摘帽”。

下一步全省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各县(市、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在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差距上下功夫。

三是实现全面小康领域全覆盖,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群众最关心的是民生和生态,这是体现获得感的两个最重要领域。

因此,“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在“两美”建设上取得更大进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继续保持全国省(区)第一,城乡收入比要力争缩小到2倍以内,教育、医疗、公交等公共服务水平要得到全面提升,环境质量要得到全面改善,实现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让全省人民真真切切拥有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获得感。

关于确保实现“四翻番”我们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确保实现已经确定的“四翻番”目标,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

这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指标,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根据“十二五”增长情况,全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3项指标要实现翻一番,“十三五”时期需分别增长6.3%、6.8%和7.1%。

考虑人口增长情况,人均GDP要实现翻一番,需要GDP年均增长7%以上,这实际上是增长的底线。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浙江经济“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9%,“十二五”前四年年均增长8.2%,其中2014年进一步回落到7.6%。

今年以来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效果逐步显现,增长速度逆势上行,前三季度达到8%,但经济增速换挡的趋势没有变。

有关研究预测“十三五”时期浙江经济潜在增长率7.5%左右,据此判断“十三五”时期浙江“四翻番”目标任务应该能够完成。

确保实现四翻番的必要增长速度,是对全省面上的要求,各市县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是正常的。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关键是要在转型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要能快则快,推动全省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于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近年来,浙江相继作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大决策。

这些重点工作是浙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倒逼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必须贯穿整个“十三五”。

“三改一拆”要继续强势推进,现有各项有效措施要继续保留和加强,注重“拆”“改”结合,强化依法治违长效机制,持续发力、精准发力,到2020年县县实现基本无违建,努力建成基本无违建省。

“五水共治”要持续深入推进,到2020年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Ⅴ类水质,八大水系水质基本达到或优于III类水,县城和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污泥不除,浊水难清!“四边三化”要持续深化,以“两路两侧”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平原绿化等工作,沿边沿线脏乱差问题彻底消除,建成覆盖全省、环境优美的绿道网、景观带、致富线。

关于构建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市场体系市场是浙江经济的灵魂和命脉。

我们抓转型升级,目的是保市场、拓市场,转型升级成功不成功要由市场来检验。

浙江过去发展靠市场,今后发展同样要靠市场。

当前,市场已经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我们要坚持市场导向,按市场规律看形势谋实招,持续增强浙江经济竞争力和后劲。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

继续以“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为突破口撬动政府自身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再造民营经济新优势,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活力。

继续深入实施浙商回归工程。

全面开展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浙江是市场大省,无论实体市场,还是网络市场,都位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市场,大力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实体市场“走出去”发展、网络化扩张、连锁化经营,不断提升实体市场的国内外影响力。

顺应“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新趋势,大力发展网络市场,推动传统实体市场上网,打造影响力更大的网上市场体系,以网络市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网上网下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精品化的网上网下市场体系。

关于培育支撑未来发展的万亿级产业站在产业创新的“风口”,能否抢占先机,抢占制高点,关系浙江未来发展大局。

近年来,浙江作出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和建设特色小镇的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

“十三五”时期,要实施好这些万亿产业发展规划,创新产业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

尤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率先形成发展新优势。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我们要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大力实施浙江“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把浙江建设成为特色明显、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创新、智慧物流、数字内容产业中心,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要积极适应新消费,创造新供给,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的万亿级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适应消费新需求的战略性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环境友好型等特征,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

“十三五”时期,要把文化创意产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信息、制造等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充分发挥文化提升附加值、传播正能量的功能作用。

关于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发展是硬任务,制造业是硬支撑。

当前,制造业正在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更好地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要重点把握三大方向:一是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国内和国际市场引领制造业提升,增强浙江制造创新能力,提升浙江制造品质,打响浙江制造品牌。

二是顺应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趋势,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型。

三是顺应“互联网+”的趋势,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统筹发展,发挥互联网拓市场促发展的平台和渠道作用,推动制造方式和营销方式变革。

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要突出抓好三大载体。

一是加强制造业基地建设。

要加大对各类产业平台的整合提升力度,建设一批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中心。

特色小镇要突出产业高端要素集聚特色,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切实推动产业创新落地。

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等要突出核心区块,在提质增效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外合作产业园要顺应开放发展新趋势,对接企业跨境并购重组,提升产业开放合作层次。

二是推进小微企业成长。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大海绵,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创造税收的涵养源。

今后五年要继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大力支持小微企业成长。

三是加大工业技改力度。

深入推进“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等工作,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关于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时期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极其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环保等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互联互通、供给高端、系统有效、安全生态的基础设施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交通。

要谋划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高标准构建支撑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形成水陆空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为此,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加密”。

统筹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建设,省内交通网络要进一步加密,出省通道要进一步拓展,抓紧解决断头路、卡脖子路问题,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大交通格局。

二是抓“提标”。

按照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要求,提高交通设施建设标准,高速铁路建设要按照省会到设区市1小时到达的目标加快推进,航空建设要努力打造全省1小时空中交通圈。

三是抓“投入”。

今后5年,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加大投入,创新投融资体制,把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造整合提升作为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来抓,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国有资本投融资和运营平台。

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形成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自有资金与信贷资金共同投入的有效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在农村。

要切实加强农村交通、环保、信息等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维护管理机制,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既建得起来,又用得长久。

同时,围绕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强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有关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前,我们主要从发达、欠发达的角度来谋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26县摘掉欠发达帽子之后,全省就没有发达与欠发达之分了,有的只是区域主体功能之别。

为此,要按照全省一张图一盘棋要求,编制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塑造以海洋经济区、四大都市区、生态功能区为基本架构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