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新部编本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全套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全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基本概念。
1.2. 了解人类的饮食和营养需求,并形成健康的饮食惯。
1.3. 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能够对简单机械进行识别和分类。
1.4.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2. 能力目标2.1.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2.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完整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能力。
2.3. 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图像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1.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物质的变化,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人类的饮食和营养需求:了解人类的基本饮食原则和饮食营养需求,掌握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
2. 教学难点2.1. 关于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物质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观念。
2.2. 关于人类的饮食和营养需求:如何教学饮食和营养需求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形成对健康饮食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1. 第一课:物质的基本结构1.2. 第二课:物质的基本性质1.3. 第三课:溶解现象和酸碱性质1.4. 第四课: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第二单元:人类的饮食和营养需求2.1. 第五课:人类的口感和饮食偏好2.2. 第六课: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2.3. 第七课:科学合理膳食及其制定3. 第三单元:力学3.1. 第八课:什么是力3.2. 第九课:简单机械3.3. 第十课:杠杆及其应用3.4. 第十一课:机械效率与机械优化4. 第四单元:地球与太阳系4.1. 第十二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4.2. 第十三课:日食和月食4.3. 第十四课:太阳系的成因和结构4.4. 第十五课:地球的天然资源及其保护四、教学方法:1. 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2. 实验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研究、协作、交流、思考和创新;4. 走进自然、生产和生活中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掌握下册科学全册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
教学章节及内容概述1. 第一章: 感知光的性质和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2. 第二章: 了解光的传播、颜色和反射。
3. 第三章: 了解声音的传播和测量。
4. 第四章: 认识电池、电线和灯泡。
5. 第五章: 了解电的导电性和开关的使用。
6. 第六章: 了解平衡和不平衡力。
7. 第七章: 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运动的规律。
8. 第八章: 了解水、空气和土壤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策略- 利用观察、实验和讨论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 运用生活实例和练题,帮助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或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2. 提供基础知识:通过展示图表、实验或讲解等方式,介绍新的科学知识点。
3. 学生参与: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或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4. 巩固和拓展:提供额外的练或小组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简单的知识检测或评价。
教学评价和反馈- 利用小测验、课堂讨论或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和进一步加强研究。
-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参与,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的提高。
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
- 相关实验装置、示意图和教具。
- 其他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材料和辅助教学。
其他注意事项-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和卫生。
-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以上是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的概要和教学指导,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和实施。
祝教学顺利!。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概念、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的概念、变异的类型及原因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内力作用与地貌变化地球外力作用与地貌变化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2.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认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掌握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传递、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地球表面变化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地球仪、生态系统图解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生物遗传、生态系统、地球表面变化的思考。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引导学生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通过实例分析遗传与变异的原因。
(2)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结合实例讲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3)讲解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展示相关地貌图片,让学生了解地貌变化的过程。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概念、信息传递变异:概念、类型、原因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组成:生物、非生物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3. 地球表面的变化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外力作用:风力、水力人类活动:影响、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2)列举三种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分析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2. 答案:(1)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基因复制、DNA复制、染色体分离与组合等。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全册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下科精品教案精品教学设计后附含知识点1.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1课。
本课与教科书中的第2课、第3课一起构成了课程标准里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的学段目标。
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大多数植物的生命从种子发芽开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课的内容设定为“设计关于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实验”。
在本课中,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设置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步骤、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本课通过集体研讨“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计划,初步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与方法,如何实现对比实验的公平性。
然后,再分小组研讨“关于种子发芽的其他条件”的实验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学习在实践中完善实验计划。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是还没有对于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研究。
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哪些是种子发芽的非必要条件,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
在能力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绿豆种子、一次性杯子、土壤、纸巾、水、滴管、透明密封袋、标签、记录表、冰箱、黑色塑料桶、透明塑料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能量、生命、地球和宇宙等方面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探究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等品质。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3)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4) 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2. 教学难点:(1)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2) 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抽象概念理解。
(3) 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复杂过程。
(4) 地球和宇宙的宏观现象和规律。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4.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定期进行课堂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过程1. 第一单元:物质与变化(1) 课堂讲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类。
(2) 实验活动:观察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归纳物质变化的规律。
2. 第二单元:能量与转化(1) 课堂讲解:能量的概念、转化和守恒。
(2) 实验活动:观察能量的转化过程。
(3)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理解能量守恒的原理。
3. 第三单元:生命与进化(1) 课堂讲解: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多样性。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物质的性质”第一课时“物质的溶解”。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溶解的概念、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以及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溶解的概念和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解的概念、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难点: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溶质、溶剂、温度计等)学具:实验记录表、溶解速率曲线图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如盐溶解在水中等,引发学生对溶解的兴趣。
3. 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溶质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4.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六、板书设计溶解的概念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个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说明其中的科学原理。
答案: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盐溶解在水中,原理是盐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盐分子分散在水中。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答案: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溶质和溶剂,一个烧杯加热至高温,一个烧杯保持常温,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溶质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了溶解的概念、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以及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适应与演化生物的适应生物的演化2. 地球的力量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灾害3. 生态系统的奥秘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4. 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能量的来源能量的转换与传递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适应与演化过程,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掌握地球内部结构及自然灾害的成因,增强对地球的认知。
3.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 理解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规律,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适应与演化过程地球内部结构及自然灾害的成因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规律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地球的力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能量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演化图示地球仪生态系统模型能量转换实验装置2. 学具:生物观察记录表地球结构图生态系统图解能量转换实验报告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入生物的适应与演化概念。
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地球自然灾害,引发学生对地球力量的思考。
以生态环境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奥秘。
通过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实例,激发学生对能量传递与转换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生物演化为例,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以地震为例,讲解地球内部结构与自然灾害的成因。
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以太阳能为例,讲解能量的来源与转换。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生物的适应现象,并进行分析。
让学生绘制地球内部结构图,并解释其成因。
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并分析其稳定性。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适应与演化2. 地球的力量3. 生态系统的奥秘4. 能量的传递与转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了解一种自然灾害,分析其成因,并绘制相关知识结构图。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最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学具:实验材料、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难点知识,进行例题讲解;
3.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原因;
3.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控制好时间,避免拖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补充,帮助他们完善知识体系。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活实例、故事、疑问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导入要简洁明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避免离题;
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4.板书设计;
5.作业设计;
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
1.明确各章节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知识。
2.基因与DNA的关系:应通过生动的比喻、实物模型等手段,让学生理解基因是DNA上的一段序列,控制生物的性状。
4.第四章《力的作用与机械》:第1节《力的作用》、第2节《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遗传与变异、环境与生物、光的传播与现象、力的作用与机械等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光的反射与折射、简单机械的原理。
3.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背景及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学期的教学背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实践、探究与体验。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科学》课程所涵盖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科学知识,包括物质、能量、生命、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科学探究、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使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乐于探究、团队合作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材内容概述动植物知识:介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等;动物的生存策略和生活习性,包括动物的分类、习性特征等。
这一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和生物多样性。
物理现象:涵盖光的反射与折射、热胀冷缩现象、力的传递等基础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物理现象的魅力,理解物质的基本属性。
化学变化: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物质的溶解、化学反应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地球宇宙知识:涉及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天文现象等。
通过模型制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地球宇宙的奥秘,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材中还穿插了科学小实验、科学调查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每个章节都设有课后习题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案大纲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活动等形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提出针对有余力的学生的拓展学习内容和方法,如科学竞赛、课题研究等。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溶解与扩散物质的热胀冷缩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太阳系及其成员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来源与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的分类、特征及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如溶解、扩散、热胀冷缩等;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认识太阳系及其成员;掌握能量来源、转化及守恒定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探索精神;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模型、显微镜、放大镜等;实验器材、化学试剂等;地球仪、天文望远镜等;能量转化演示仪器。
2.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等;生物、地理、物理等相关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讨论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等;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题讲解,巩固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实践活动:开展生物观察、物质实验、天文观测等实践活动;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提高实践能力。
回顾所学知识,梳理重点、难点;强调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2. 知识框架:生物的多样性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地球与宇宙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填空题;物质变化判断题;地球运动选择题;能量转化计算题。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4.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的种类与特点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3. 认识自然资源的分类、利用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增强资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层次、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能源的种类与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出保护措施。
4. 例题讲解: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例,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知识拓展:介绍自然资源的分类、利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概念、层次、价值、保护2. 生态系统:组成、功能、人类活动的影响3. 自然资源:分类、利用、我国资源特点4. 环境保护:意义、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其价值。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涉及第三章“力的作用”的13节。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方式、力的测量;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简单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方式和测量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方式、力的测量、常见力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砝码、橡皮筋、滑块、小车等。
学具:直尺、三角板、圆规、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思考:力是如何产生的?力的大小如何测量?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力的概念、作用方式、测量方法。
介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特点及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4. 实验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合成与分解现象。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力的概念、作用方式和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作用方式、测量方法。
2. 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特点及应用。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并说明其特点和应用。
答案:如推力、拉力、摩擦力等,分别应用于推动物体、拉动物体、阻止物体滑动等。
答案:两个力的合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作用方式和测量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理解不深,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尝试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解释相关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生物2. 生物与环境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人体的运动与保健5. 电与磁6. 光与色彩7. 地球与宇宙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和保健方法;探究电与磁现象;认识光与色彩现象;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过程、电与磁现象、光与色彩现象。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体保健方法、地球与宇宙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标本、动物模型、人体骨骼模型、电路元件、光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问题等形式引入新课。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6.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生,指导后进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分模块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生物分类练习题;(2)植物生长过程观察记录;(3)人体运动系统图解;(4)电与磁实验报告;(5)光与色彩现象分析;(6)地球与宇宙知识问答。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外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本教案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价;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第一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包括第14节,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的分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等。
2. 第二章:常见的材料,包括第58节,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
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包括第912节,主要介绍了水的性质与变化、食物中的营养、空气质量与健康等。
4.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包括第1316节,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适应性、植物的繁殖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学生能够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3. 学生能够了解水的性质与变化,理解食物中的营养,关注空气质量与健康。
4. 学生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繁殖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水的性质与变化,食物中的营养,空气质量与健康,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适应性和繁殖方式。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适应性和繁殖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标本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教科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物标本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水的性质与变化,食物中的营养,空气质量与健康,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适应性和繁殖方式。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案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实验第1课《观察与实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讲述科学家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实验要遵循科学原理。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第2课《观察与实验的应用》教学过程:(1)讲解观察与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长度、温度等。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3课《认识植物》教学过程:(1)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植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4课《认识动物》教学过程:(1)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动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第5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过程:(1)讲解地球的形状:通过地球仪介绍地球的形状。
(2)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地球的形状对人类的影响。
第6课《太阳与月亮》教学过程:(1)讲解太阳与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光和热、月亮的相位变化等。
(2)观察太阳与月亮:让学生观察太阳和月亮,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太阳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
4.第四单元:环境保护第7课《环保意识》教学过程:(1)讲解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必要性。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自然与生活第一课:大地的变迁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掌握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 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3. 探究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
2. 呈现:展示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的示意图,并向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3.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地球自转的结果,并记录、分析和推理。
4. 总结: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地球自转对白昼和黑夜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之间的区别- 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 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拓展:- 练使用太阳表,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分析报告- 学生对地球自转和白昼黑夜变化的理解程度的口头回答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存环境第一课:树是动物的家园教学目标:- 了解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掌握家乡附近的几种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培养环保意识和保护树木的责任感教学内容:1. 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2. 家乡附近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3. 树木的保护和环保意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的概念。
2. 呈现:展示家乡附近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3. 探究:组织学生外出实地考察,了解家乡附近的树木,观察树皮、树叶等特点,并记录。
4. 总结:与学生分享考察结果,并讨论保护树木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家乡附近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保护树木和培养环保意识的责任教学拓展:- 绘制家乡附近树木的分布地图,探究树木的分布规律。
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对树对动物的作用的口头回答- 学生对家乡附近树木特点和用途的描述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涉及第三章“力的作用”和第四章“物体的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定义,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 学习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小车、弹簧测力计、毛巾、木板等。
学具:每组一个滑轮、一辆小车、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条毛巾、一块木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2. 讲解力的定义和作用效果,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概念。
3. 举例说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让学生认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5. 课堂练习:分组讨论,思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6.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力的定义、作用效果2.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3. 摩擦力:概念、生活中的应用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并简要解释原因。
答案示例: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我们不易滑倒。
2. 作业题目: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制作。
答案示例:制作一个简易的刹车系统,通过增大摩擦力使小车减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部编版科学 五年级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材简析】本单元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沉浮现象表面上看是一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变量。
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1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归根结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通过三个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展示前概念,并纠正错误的认知,初步认识浮力。
探究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探究活动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探究活动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本课通过第一个活动让学生确定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再通过第二个活动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结合自己的经验猜测可能影响沉浮相关的因素。
最后通过活动三研究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只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是不改变的。
通过实验展示并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概念,激发兴趣继续探索物体的沉与浮。
【学情分析】一方面,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是我们科学老师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本节课从确定沉浮的标准开始,再经历猜想不同的物体在水中为什么上浮或下沉,有些猜想基于物体材料,有的基于对熟悉物体先前的认识,有的会关注物体的体积大小、形状、质量、是否空心或其他的一些特性。
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
因此,教材特地安排了研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他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变的实验,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沉和浮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 造一艘小船5浮力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3 液体的热胀冷缩4 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6 热是怎样传递的7 传热比赛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 时间在流逝2 太阳钟3 用水测量时间4 我的水钟5 机械摆钟6 摆的研究7 做一个钟摆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 昼夜交替现象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 证明地球在自转4 谁先迎来黎明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
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
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沉木块浮塑料块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材料收集: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
教学反思:在上《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依次出示了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胡萝卜、橡皮,让学生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因为学生对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带盖的空瓶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做出了预测,但对回形针、蜡烛、胡萝卜、橡皮四种物体,学生比较有争议,实验之前我每说一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判断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便很自觉地分为两派:“沉”、“浮” 、“沉”、“浮”之声不绝于耳,各不相让,此起彼伏,还颇有节奏,气氛非常热烈。
为此,我特别规定:“最多只能说三遍阐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然后我依次将这几种物体放入水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当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回形针,期待回形针能如他们所愿“沉”或“浮”,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有多准确时,我把回形针轻轻放入水面,回形针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耶”!认为回形针能浮的同学早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了,这回可是“眼见为实”了!关于回形针的实验,我课前做了几遍包括上节课做的都是沉的,但是没想到这次做的竟然成了浮的!没办法,科学就要讲究实事求是嘛,我知道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想到这儿,我笑了笑,拿出回形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回形针确实浮在了水面上,现在我再做一次,同学们注意看。
”这次,我没有平着放,而是稍微有点倾斜,轻轻地把回形针放入水中,回形针沉了下去。
“耶”,原来就认为回形针“沉”的同学这次总算扬眉吐气了,也兴奋不已。
“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呢?”虽然课前未预设这个环节,可是我感觉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
有同学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张钟跃同学谈到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于是我顺势补充解释:我们洗衣服有时水冲到干衣服上,但衣服并没有马上湿,也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有时杯子里的水满了,甚至呈弧形凸起于杯口,但水仍然没溢出来,都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
在讲解的基础上,我又请了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自己将回形针放入水中,结果都是沉的,证实了刚才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确实属于偶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回形针在水中确实是沉的。
虽然是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再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斜着放,而不是平着放,要避免这种偶然的现象干扰影响我们的教学,尽管通过分析研究,同学们也相应地扩展了一些知识。
课后我再次进行了反思,由于学生对砖块、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虽然我给学生是这样说的,但我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后面这句话,所以才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本不应发生的现象。
看来,课前的备课还是应该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教参,充分地预设各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