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演示教学
20以内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
20以内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教学内容:20以内的分解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20以内的数字是如何分解成几个部分的;2.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20以内的数字分解;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20以内的分解技巧。
教学重点:1. 理解20以内数字的分解方法;2. 灵活运用分解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计数棒、小动物模型等教具;2. 与20以内数字相关的故事、问题等教学材料;3. 教师准备好板书内容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问题引入今天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20个糖果,他想要分享给他的两个朋友,每人应该分得几个糖果呢?二、学习活动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或计数棒,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20分解成几个部分。
引导学生发现20可以分解为2个10、4个5、5个4等不同的组合方式。
2. 让学生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将20以内的数字分解成几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不同的分解方法。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分解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答案,然后进行整体讨论,比较各组的不同解法。
4. 引导学生总结分解20以内数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学习成果。
三、拓展应用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20以内的分解技巧,例如:小狗买了20个骨头,每天吃几个,可以用哪些数字分解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2.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加深对20以内分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堂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分享分解20以内数字的方法,然后进行总结。
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或思考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分解20以内的数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分解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解思维能力。
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速算技巧
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速算技巧一、加法速算技巧。
1. 凑十法。
- 概念:把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使得其中分解的一部分和另一个加数相加得到10,再用10加上分解的另一部分数得出结果。
- 例如:计算9 + 5。
把5分成1和4,因为9+1 = 10,然后10+4 = 14。
- 练习:- 8+3:把3分成2和1,8 + 2 = 10,10+1 = 11。
- 7+6:把6分成3和3,7+3 = 10,10 + 3 = 13。
2. 数的顺序记忆。
- 对于10以内的数相加,一年级学生要熟练记忆数的顺序。
- 例如:1+1 = 2,1+2 = 3,2+2 = 4等。
这样在计算20以内加法时,如果其中一个加数是10以内的数,就可以快速得出结果。
- 比如计算12+3,先算2+3 = 5,再加上10,结果就是15。
3. 相同数相加。
- 两个相同的数相加,结果就是这个数的2倍。
- 例如:3+3 = 6(3的2倍是6),5+5 = 10(5的2倍是10)。
在20以内的加法中,像4 + 4、6+6等都可以快速计算。
- 对于一些接近相同数相加的算式,如3+4,可以想成3+3+1,先算3+3 = 6,再加上1得7。
二、减法速算技巧。
1. 破十法。
- 概念:当被减数是10以上,减数是10以内时,把被减数分成10和几,先用10减去减数,再加上剩下的数。
- 例如:计算13 - 5。
把13分成10和3,10 - 5 = 5,5+3 = 8。
- 练习:- 12 - 4:把12分成10和2,10 - 4 = 6,6+2 = 8。
- 15 - 7:把15分成10和5,10 - 7 = 3,3+5 = 8。
2. 想加法算减法。
- 因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所以可以通过想加法来计算减法。
- 例如:计算11 - 3,想3加几等于11,因为3+8 = 11,所以11 - 3 = 8。
- 练习:- 14 - 6,想6加8等于14,所以14 - 6 = 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20和21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20和21的组成》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并认识数字20和21的组成;-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书写数字20和21;-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练巩固对数字20和21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包含数字20和21的图片;- 黑板、白板或幻灯片等展示工具;- 数字卡片、练纸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数字20和21,并与学生一起读出数字名称。
- 询问学生数字20和21由哪些数字组成,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组成规律。
2. 认识数字20(10分钟)- 出示数字20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回忆。
-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数字20的组成,帮助学生认识20由数字2和数字0组成。
- 通过黑板、白板或幻灯片等展示工具,以清晰的笔画教给学生如何书写数字20,并帮助学生练书写。
3. 认识数字21(10分钟)- 出示数字21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回忆。
-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数字21的组成,帮助学生认识21由数字2和数字1组成。
- 通过展示工具,以清晰的笔画教给学生如何书写数字21,并帮助学生练书写。
4. 训练巩固(15分钟)- 分发数字卡片给学生,并让学生互相出题,同时回答对方的问题,巩固数字20和21的识别和书写。
- 分发练纸和笔,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题,检验他们对数字20和21的掌握程度。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研究的内容,确认他们对数字20和21的理解。
- 鼓励学生分享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教学延伸- 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巩固数字20和21的认识,例如找出教室中20和21的物品等;- 可以拓展学生对更多数字的认识,逐步扩大数字的范围。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数字20和21的理解和书写的准确性;-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纸,查看掌握程度。
> 注:此教案为参考例子,并非教材原文。
实际教学中请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 第3课时 2~5各数的分解与组成》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 几和几就可以组成这个数。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组成”就是指几和几可以组成几。 根据5的分解可知:1和4组成5 、2和3组成5 、3 和2组成5 、4和1组成5。
数的分解与组成
4
4
4
13
22
31
数的分解与组成
3
3
2
12
21
11
数的分解与组成
求一个数能分成几和几, 可以将这个数先分成1和 几,再依次分成2和几… … 直到分成几和1。
1. 画小棒。
● 课堂练习
(教材第15页练习一第3题)
(教材第15页练习一第3题)
2.填一填。
12
5
3
32
14
4
5
13
22 31
(教材第15页练习一第4题)
3.填数 。
0 123 4 5
1 23 4
3 21
1 23 4 5
4321
(教材第15页练习一第5题)
●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求一个数 (0 ,1除外) 能分成 几和几,可以把这个数分成1和 几,2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
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第3课时 2~5的分解与组成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 (上)
【重点】
掌握2~5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难点】
理解数的分与合之间的关系。
5 摆一摆,说一说。
● 课堂导入
● 新知探究
5
分
14
14合55来自分2323
合
5
5
分
32
32
合
新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 0~9的认识 1.认识0~9 第5课时 6~9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课件
新课探究 7 摆一摆,说一说。
你知道6可以怎样分吗?
6可以分成1 和5,1和5可 以组成6。
6
6
15 51 分解
6可以分成5 和1,5和1可 以组成6。
15 51
6
6
组成
6可以分成2 和4,2和4可 以组成6。
6
6
24 42 分解
6可以分成4 和2,4和2可 以组成6。
24 42
9可以分成1和8, 1和8可以组成9。
99
1 88 1
1 88 1
99
99 2 77 2 2 77 2
99
9可以分成2和7, 2和7可以组成9。
99 3 66 3 3 66 3
99
9可以分成3和6, 3和6可以组成9。
99 4 55 4 4 55 4
99
9可以分成4和5, 4和5可以组成9。
2.看卡片,对口令。 5添上1是6。
6
6
组成
6可以分成3 和3,3和3可 以组成6。
6
33 一分,填一填。
88 7 11 7
88 62 26
88
8
5 3 35
44
12
7
65432
123
7
65432
1234
7
65432
12345
7
65432
1 2 3 4 56
7
654321
课堂活动
1.摆一摆,说一说。
2和4组成6。
6
我有6支 铅笔。
学校门口 有6棵树。
课堂小结
数的分解与组成: 当分成的两个数不同时,通过交换两个
数的位置,可以得到另一种分法;当分成的 两个数相同时,只有一种分法。
20以内分解法
20以内分解法
20以内分解法是指将一个数字分解成若干个数字的和,且这些数字都不超过20。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重要的数学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组成和关系。
在20以内的数中,我们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分解方式。
例如,将数字10分解成5+5,或者将数字15分解成10+5。
这种分解法对于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计算非常有帮助。
比如,当我们计算6+7时,可以将7分解成5+2,然后再进行计算,即6+5+2=13。
除了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分解法也可以应用于乘法。
对于一个较大的乘法问题,我们可以先将数字分解成更小的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例如,当我们计算8乘以7时,可以将7分解成5+2,然后进行计算,即8乘以5再加上8乘以2,即8*5+8*2=40+16=56。
20以内的分解法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例如,当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字的所有因数时,可以通过逐个尝试分解的方法来找到。
这样,我们可以找到数字的所有因数,并进一步运用这些因数解决其他问题。
总之,20以内分解法是一个基础的数学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组成和关系,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计算,
以及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通过熟练掌握分解法,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数字,并提高数学运算的效率。
2024年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4.4 20以内数的数序、组成与分解(课件)
11 14
18 20
(3)比15小1的数是( 14 ),比19大1的数是( 20 )。 (4)20更接近18,还是更接近3?
20比18大一些,比3大得多。 20更接近18。
越来越大
11 14
18 20
观察直尺上的数,你有 什么发现?
直尺上的数,越往后越大。
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找一找,说一说。 照样子说一说。
8
( 1 )个十 ( 5 )个一
两部分一共是多少? 请用算式表示。
15
10+5= 15
5+10= 15
( 18 ) ( 1 )个十 ( 8 )个一
你能列出两个减法 算式吗?
18-8= 10
18-10= 8
小组合作: 4人一组,在11~20各数中选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 那样摆一摆,并写出算式。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四 10~20的认识 第4课时 20以内数的数序、组成与分解
复习导入 写一写,读一读。
十个 位位
( 8) 读作:八
十个 位位
(1 5) 读作:十五
探究新知
7 说一说。
11 14
18 20
(1)11在( 10 )的后面,10在( 11 )的前面。 (2)11比10( 大 )。(“大”或“小”)
10+3=13 3+10=13 13-3=10 13-10=3
10+4=14 4+10=14 14-4=10 14-10=4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10+5=15 18-8=10 18-10=8
10+3=13
10加几得十几。
13-3=10
十几减几得10。
1.1《0~9的认识:2~5的分与合》(第三课时)(教学课件)一年级 数学上册西师大版
3 12
3 21
达标练习
2. 我会填
2 1
2பைடு நூலகம்
4
4
2
达标练习
3.照样子接着画
达标练习
4.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5 14
13
5 23
21
达标练习
5. 想一想, 和 代表的数各是几?
5 32
3 21
课后作业
作业:
课后讨论一下2~5还可以怎样进行分与合。
Thank you!
23 5
教材例
探索新知
5 32
分 5能分成3和2
合 3和2组成5
32 5
探索新知
5 41
分 5能分成4和1
合 4和1组成5
41 5
教材例
探索新知
数的分与合 分就是“分解”,是指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合就是“组成”,是指几和几可以组成几。
1和4组成5、2和3组成5、 3和2组成5、4和1组成5。
一个数能分成几和几,几和 几就能组成这个数。
探索新知
数的分与合 分就是“分解”,是指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被分的数
分成的一部分
分成的另一部分 教材例
探索新知
数的分与合 合就是“组成”,是指几和几可以组成几。
一部分 组成的数
另一部分
探索新知
数的分解与组成
把2根小棒分成两堆,找出2的分解与组成。
2 11
2能分成1和1, 1和1组成2。
教材例
探索新知
数的分解与组成
把3根小棒分成两堆,找出3的分解与组成。
3 12
3 21
3能分成1和2,1和2组成3。 3能分成2和1,2和1组成3。
20秋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减法(教案)第三课时 12减几
20秋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减法(教案)第三课时12减几教学内容教材83~84页会用“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用“破十减”方法计算11减几,在日常生活中对12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用“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地口算12减几的减法。
难点: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鸳鸯吗?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它们都生活在哪里?生1:我知道鸳鸯生活在水里。
生2:我知道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在一起的。
生3:我知道公园的湖里有鸳鸯,鸳鸯是下蛋的。
......师:本节课我们就和鸳鸯一起来继续学习新知识。
(板书:12减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师:看来,大家对鸳鸯了解不少,我们教材第83页(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情景图)有一幅鸳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只,岸上有几只看不出来。
师:求岸上有几只鸳鸯用“?”表示,这些信息我们用扩线图这样表示。
(师画扩线图)观察扩线图,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只,怎样计算岸上有几只鸳鸯呢?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12-4)师:谁列得算式和这位同学的不一样?如果出现错误,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说说你打算怎样算。
一年级数学分解与组成
一年级数学分解与组成
分解与组成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
决各种数学问题。
一、分解数的方法
1.分解数的意义: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数的和,这个过程称为分解数。
2.分解数的方法:可以通过列式和试除法两种方法进行。
列式方法:列出数学式,将一个数拆成多个数的和,如5=2+3 、
10=6+4;
试除法:反复除以质数直到无法继续,再拆分成因数相乘的形式,如
24=2×2×2×3。
3.分解数的应用:在算术运算中,经常需要将一个数分解成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运算,例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
二、组成数的方法
1.组成数的意义:将几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的过程叫做组成数。
2.组成数的方法:可以通过画图和与数轴上的位置有关联的方法来进行。
画图法:画出一个矩形,其面积即为要求的数,将矩形分成若干小矩形,使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为已知数,求出小矩形的数量,即可求出要
求的数。
与数轴上的位置有关的方法:在数轴上,用已知的数往正方向移动或
往负方向移动,直到达到要求的数。
3.组成数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如购物时结账、处理金融业务、量化学习时间等等。
组成数的方法能够帮助我
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要求的结果。
总之,分解与组成是数学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概念,理解和应用它们,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20以内4的组成和分解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20以内4的组成和分解集体备课
一、教学内容
20以内4的组成和分解。
(教材第35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看图数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瓶牛奶,有几瓶酸奶的。
(学生相互交流,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组成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5页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
师: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导学生明确: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每捆十根;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任意摆出一个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这个两位数的组成。
(两个人交替进行)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5页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答案:3 5
四、课堂小结
你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了吗?。
2024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笔记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学习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分为三个部分:9加几,8、7、6加几和5、4、3、2加几。
大体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第三,让学生在不借助实物的情况下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在解决问题部分,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
这两个例题都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
其中例5主要体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例6主要体现利用画图的策略能更好地理解题意和分析问题。
教科书编排时体现了以下几点:第一,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凑十”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的认识与掌握需要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教科书在编排时由开始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再逐步过渡到小棒图、分解图,体现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将“凑十法”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
第三,突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之前已经认识了20以内各数,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但是本单元的计算相比前面的计算内容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进位”“凑十”,对于学生来说,用数的分解与组成计算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问题中,本单元出现了“求原数”(逆向加法)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一是问题情境比较复杂,需要弄清楚条件和问题;二是学生可能受错误思维定式的影响,见到“剩下”就用减法。
所以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1.建立数与数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正确应用“凑十法”奠定基础。
针对不同的数据学生会运用不同的拆数策略。
所以,学生只有在熟练地掌握数与数之间的重要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在计算中达到灵活应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凑十法分解式(课件共14张PPT)
6
24
学一学
7
7+5= 12
7+5= 12
32
10
5
32
移一移、说一说
6
6+7= 13
6+7= 13
7
43
4
3
10
想:6加( 4)等于10。
7可以分成( 4 )和( 3 ). 10加3等于( 13 ).
移一移、说一说
6
33
6+7= 13
6+7= 13
7
33
10 想:7加( 3)等于10.
6可以分成( 3 )和( 3 ). 10加3等于( 13 ).
6+(4 )=10 7+( 3)=10 8+( 2)=10 9+(1 )=10
学儿歌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连一连那两个数合起来是10
4 5
3
2
1
9
6
7
5
8
学一学
8
8+6= 14
8+6= 14
24
10
想:8加(2)等于10。
).
练一练
7+4=
8+9=
6+6=
3+9=
谢谢
9 + 4 = 13
13 10
凑大数,拆小数
想:9加( 1 )凑成10.
1 3 4可以分成( )和( ).
13 10加3等于(
).
方法:
凑大数,拆小数, 凑成十,算得数。
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 8 + 5 = 1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数字分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数字分解
数字分解是指用小于这个数的数字相乘的形式来表示它。
例如,32可以分解为2×2×2×2×2。
数字分解有很多种方法,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分解因数法
分解因数法是将数字分解成素数的乘积。
首先,先分解出2的因数,再将剩下的数分解出3的因数,以此类推,直到分解出最后一个质因数。
例如:25 = 5×5、36 = 2×2×3×3、90 = 2×3×3×5。
二、分解质因数法
分解质因数法是将数字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
首先,将这个数分解成两个因数(不一定是质数),然后再将这个因数继续分解,一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例如:20 = 2×2×5、56 = 2×2×2×7、100 = 2×2×5×5。
三、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是指将一个整数分解为多个因式的积的形式。
首先,把这
个数先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因数之积,然后再对因数进行细致的分解,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例如:24 = 2×2×2×3、60 = 2×2×3×5、84 = 2×2×3×7。
以上就是数字分解的常见方法,可以应用到很多数学题目中。
同时,
通过数字分解,孩子们可以逐渐培养出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0以内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
20以内的分解大班数学教案教案标题:20以内的分解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分解数的意义和方法;2. 学会灵活运用分解数的方法,解决20以内的分解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卡片或图片,学生自行分解数;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分解数的规律;3. 学生练习和巩固分解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卡片或图片(包含20以内的数和分解形式);2.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一、热身引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或图片,上面写有“8=5+3”的分解形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相关问题:“这个数是8,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相加得到8呢?”2. 学生思考后,可以写在白板上,班级共同讨论。
二、分组活动(10分钟)1.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卡片或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分解该数。
2. 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找出分解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解释他们的分解方法。
三、规律总结(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刚才分组活动中的展示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分解数的特点和规律。
2. 教师将学生的分解方法和规律整理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总结。
四、个别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分解数的问题,让学生分解并写在作业本上。
2.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个学生上台讲解他们的分解方法。
五、扩展活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20以内的数,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找到多种分解方法,并解释他们的思路和方法。
2.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分解方法。
六、评价反思(5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肯定;2. 学生可以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延伸:1. 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分解能力;2. 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分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的分解与组合的方法
20的分解与组合的方法
20 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于培养数学思维。
分解是指将一个数分解为若干个数的乘积。
例如,将 20 分解为2×10,即 2 和 10 的乘积。
分解的方法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乘法、除法、余数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分解数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数的各个部分,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或操作。
组合是指将若干个数组合成一个新的数。
例如,将 20 组合成 10 和 10,即 2 和 10 的组合。
组合的方法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加法、减法、取模等。
在实际应用中,组合数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数的组合方式,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或操作。
分解和组合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于培养数学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分解和组合经常用于密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例如,在密码学中,分解和组合可以用来生成密码,以便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在统计学中,分解和组合可以用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在计算机科学中,分解和组合可以用来实现各种算法,以便实现高效的计算。
总结起来,分解和组合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于培养数学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分解和组合经常用于密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因此,掌握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对于任何人都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易错: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温馨提示:
1.“个”前面表示具体数量,用小写
“个”后面表示计数单位,用大写
2.一个数的‘前面(在这个数之前数的数)’,比这个小,用“—”
一个数的‘后面(在这个数之后才数的数)’,比这个大,用“+”
1). 18是(两)位数,它是由( 1 )个十和( 8)个一组成。
2).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 12 )。
3). 14里面有( 1 )个十和( 4 )个一组成。
4). 19里面有( 9 )个一和( 1 )个十组成。
5). 16的个位是( 6 ),表示( 6 )个(一),十位是( 1 ),表示( 1 )个(十)。
6). 11 的个位是( 1 ),表示( 1 )个(一),十位是( 1 ),表示( 1 )个(十),两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
7). 15的个位是( 5 ),表示(5 )个(一);十位上数是
( 1),表示( 1 )个(十)。
8). 18的个位上是( 8 ),表示( 8 )个(一),十位上是
(1 ),表示( 1)个(十),它里面有( 18 )个一。
9). ( 2 )个十是 20 , 20的个位是(0),十位是( 2 )。
10). 在计数器上,从右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 和12相邻的数是(11 )和(13 )。
个数是(13 4个数是(19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
□○□=□□○□=□
□○□=□□○□=□
2、19比8多(),9 比19少().
3.8+6=( ), 可以将6分成()和(),先算(),再算
()。
4.19-6=( ) ,先算(),再算()。
5.计算13+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
6. 9+7=( ), 可以将7分成()和(),先算(),再算()。
注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题型,一定要写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