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唱和有制_读_唱和诗研究_李鼎文
古代诗词与音乐的艺术结合
古代诗词与音乐的艺术结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诗词和音乐一直被视为艺术的典范,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诗词作为文字的表达形式,而音乐则是声音的艺术,二者的结合产生了独特而崇高的艺术形式。
古代诗词与音乐的艺术结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还对文学、音乐以及整个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诗词与音乐的共同特点无论是诗词还是音乐,都是文化的精华,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诗词和音乐都是感性艺术,它们通过表达情感来打动人心。
其次,诗词和音乐都有一定的节奏感,通过韵律和旋律的变化来营造独特的氛围。
再次,诗词和音乐都注重对语言的运用,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音乐元素来表达情感。
这些共同特点为诗词和音乐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琴诗合一”。
古人常将诗词的作品与琴曲配合演奏,使得文字与音乐相得益彰。
具体而言,人们会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选取其中的几句作为乐曲的主题,然后通过丰富的琴声和音律来表达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这种形式的结合既展示了文人墨客的才华,又将音乐与文学完美融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古代诗词与音乐的艺术价值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不仅为人们带来审美体验,还对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通过结合音乐,诗词的意境更加深邃,音乐的旋律更加动人,使人们对艺术品味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它推动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音乐创作中,借助古代诗词的旧有基础,使得音乐更具历史厚重感。
最后,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也激发了文化创新的潜能,让艺术家们有更多的创作灵感和表现空间。
四、现代对古代诗词与音乐结合的传承与创新虽然已经过了千年,但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仍然在现代得以传承和创新。
一方面,许多古代诗词的作品经过改编和重新编曲,被融入到现代的音乐作品中。
通过对旧有作品的重新解读,现代音乐家们在古代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和意义。
诗词演唱通过演唱学习古代诗词与音乐感
诗词演唱通过演唱学习古代诗词与音乐感诗词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们寄托着古人的感悟与思考,表达着他们对世界的领悟和情感的宣泄。
而音乐,则是另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诗词与音乐相结合,产生了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诗词演唱。
通过演唱诗词,我们不仅可以增进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能够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探讨诗词演唱的艺术魅力,并探讨它对学习古代诗词与音乐感的积极作用。
一、诗词演唱的艺术魅力诗词演唱是将古代诗词赋予音乐的形式,通过演唱者的咏唱和音乐的伴奏,将古人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的美与音乐的美相得益彰,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感人力。
诗词的含义和音乐的旋律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其次,诗词演唱还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和表演,使得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升演唱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词中的离愁、爱恨、志向等情感,通过演唱者的真情实感传达给观众,使得观众在欣赏诗词演唱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与感动。
最后,诗词演唱为古代诗词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演唱的方式,使得古代诗词更加生动和有趣。
传统的古代诗词,常常以文字表达思想,难以直观地表现出情感和画面感。
而诗词演唱通过音乐的表达,使得古代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好地传递给现代观众。
二、诗词演唱对学习古代诗词的影响诗词演唱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对学习古代诗词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演唱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内涵。
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为人处世的智慧,通过演唱,我们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含义,深刻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诗词演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传统的诗词学习方式往往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通过演唱的方式,将古代诗词融入音乐中,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有趣。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古代诗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最后,诗词演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演唱诗词,学生能够借助音乐去感受诗词中的美。
唱和体诗
唱和体诗唱和就是此唱彼和,以相酬答。
诗的唱和,古已有之,《尚书》卷四《虞书》载舜与皋陶的唱和,是最早的唱和诗。
舜歌曰:“股肱(臣)喜哉,元首(君)起哉,百工熙(兴起)哉。
”这是舜所望于臣,意谓股肱之臣乐于尽忠,君之治功乃起,百官之业乃成。
皋陶继续歌唱道:“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这是皋陶所望于君,从正反两面论治道,意谓君明臣良,万事乃康;相反,如果君无大略(丛脞,细碎无大略),大臣懈惰,就会万事堕废。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四谓“唱和,帝舜与皋陶乃赓载歌,则唱和之初也”,即指此。
其后汉武帝《柏梁》联句,颜延年、谢玄晖《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等皆为唱和之诗。
早期唱和诗和意而不和韵,《文选》卷二四至卷二六所收皆赠答诗,有赠未必有答,或有答而已佚;有答必先有赠,即使赠诗已佚。
如颜延年有《赠王太常(僧达)》诗,前称王之才,后写其不得志。
王僧达的《答颜延年》显然是答颜延年的《赠答赠王太常》,有“幽衷何用慰”句可证,前称颜之文才,后谢颜之赠诗,写他们间的友情:“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沉。
寒荣共偃曝,春酝时献斟。
”二诗内容相关,但不同韵,这是早期赠、答诗的共同特点。
陆机有《为顾彦先赠妇二首》,上篇赠妇,下篇代妇作答,主旨相同,均抒发思妇之情,二诗亦不同韵。
古代杂拟、追和之诗,亦不和韵,汉无名氏有《古诗十九首》,其《行行重行行》,陆机有《拟行行重行行》,原诗不断换韵,拟诗一韵到底,二诗也不同韵。
梁元帝有《登百花亭怀荆楚》诗,阴铿有《追和登百花亭怀荆楚》,原作与追和之作不仅不同韵,而且连句数也不同,前者八句,后者十句。
可见唐以前的杂拟、追和之作,皆和意而不和韵。
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六云:“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所局也。
观《文选》所编何劭、张华、卢谌、刘琨、二陆、三谢诸人赠答可知已,唐人尤多,不可具载。
”后世的唱和诗渐用同韵,但只用原唱之韵而不必依其韵之次第,刘攽《中山诗话》云:“唐诗赓和……有用韵,用彼韵而不必次。
唱和诗发展历史
唱和诗发展历史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唱和诗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诗人之间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古至今,唱和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一、早期的唱和诗早期的唱和诗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些诗歌往往是在宴饮、祭祀等场合中互相唱和的。
例如,《诗经》中的很多诗歌就是通过唱和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这一时期的唱和诗往往比较简单,主要是对原作进行模仿或加工,缺乏独立的艺术价值。
二、唐代的唱和诗到了唐代,随着诗歌的繁荣发展,唱和诗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唐诗中的唱和诗主要分为四种形式:依韵、用韵、次韵、和韵。
其中,次韵是唐代唱和诗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即按照原诗的韵脚、平仄、对仗等要求进行创作。
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就是一首次韵诗,它严格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平仄进行创作,表达了对李白的深深怀念之情。
在唐代,唱和诗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现象。
许多文人墨客都热衷于通过唱和来交流思想、切磋技艺。
其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唱和诗,它以琵琶为题材,通过对音乐的描绘来表达人生的感慨。
三、宋代的唱和诗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和文化氛围的变化,唱和诗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唱和诗更加注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化修养,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化和细腻化。
例如,黄庭坚的《登快阁》就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唱和诗,它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在宋代,唱和诗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许多文人通过唱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情感,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同时,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唱和诗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四、明清时期的唱和诗明清时期,随着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唱和诗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这一时期的唱和诗虽然数量减少,但是质量却有所提高。
一些文人通过创新手法和表现形式来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唱和诗。
中唐科举唱和诗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唐科举唱和诗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最完备、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时期之一。
科举考试是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核心,也是唐代文化、教育、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唱和诗”是科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议考生文章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中国文化史上,唐代的唱和诗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同时也是唐代政治、文化、教育的镜鉴,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探究中唐时期唱和诗的特征、审评标准、作用与意义,旨在深入了解唐代文学和科举制度,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目的:(1)探究中唐时期科举考试中的唱和诗的文学特征和演变历程;(2)分析唐代唱和诗的审评标准和评判依据,了解考试制度的内在规律和作用;(3)深挖唐代唱和诗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和意义,揭示唐代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2. 内容:(1)中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发展背景及其重要性,唐代唱和诗的创作背景和演变历程;(2)中唐时期唱和诗的文学特征和代表作品的分析和比较;(3)中唐时期唱和诗在科举考试中的审评标准和评判依据,评价考试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4)中唐时期唱和诗的作用和意义,探究唐代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变迁和特点。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1)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唐代文学史、唐代科举制度、唐代唱和诗选、唐代考试制度等方面的著作和文章;(2)分析和比较中唐时期唱和诗的文学特征和代表作品,探究唱和诗的文学价值和审评标准;(3)分析唐代科举制度和唱和诗在考试中的作用和意义,评价考试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4)深入探究唐代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和变迁,揭示唱和诗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将通过对中唐时期唱和诗的研究,探究唐代文学、科举制度、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变迁和特点,进一步挖掘唐代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有助于推广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Ξ巩本栋内容提要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唱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它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特色独具。
诗词唱和的性质是同题共作,联句属于唱和诗的一部分,赠答与其有交叉,拟和乃古人用功之法。
唱和诗词的评价,可分拟和、同处、同境遇、同体验、同声气等多种层次,都有一定的成就。
唱和与唱和诗词对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文学史上理应占一席之地。
应酬、次韵、逞才使气,历来是唱和诗词被人指责的三个焦点,其实,应酬、次韵既不足为大病,而逞才使气尤可认为是文学创作发展的动因之一。
关键词 诗词 唱和 同题共作 文学史161Ξ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唱和诗词研究”(项目号:04BZW035)、教育部“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创新基地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61江海学刊2006.3361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461江海学刊2006.3561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661江海学刊2006.3761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861江海学刊2006.3 ①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郭绍虞校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②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④《白居易集》卷六八《与刘苏州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安藤孝行有《唐诗唱和》、《唱和的游戏》等文(参严绍 《日本的中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前川幸雄有《智慧的技巧的文学———关于元、白唱和诗的诸种形式》(译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⑥如张志烈先生《苏王唱和管窥》(载《四川大学学报丛刊》,1985)、卞孝萱先生《元白次韵诗新探》(载《汉唐文史漫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赵以武先生《唱和诗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⑦《淮南子》卷一二,《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诗词创作之唱和的方式与方法
诗词创作之唱和的方式与方法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酬答唱和,故友辞世哀挽送行是诗词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为诗词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自古至今,始终传承着这些诗词创作方式。
这些创作的方式与方法千奇百样,不胜枚举,下面举例来分析归纳一下其中的一些方式与方法。
一、选韵的方法在诗人相互唱酬中还有所谓的“限韵”、“步韵”和“依韵”。
格律诗的押韵要求:要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要一韵到底,不管几句,不许换韵,更不许出韵。
同时还要避免韵脚重字。
古代有一些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的诗押仄声韵,但那是“古绝”,不能算格律诗。
押韵的作用是使韵脚在一首诗中,经过一定距离间隔之后不断反复出现,前后互相呼应,使全诗在音响上联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文心雕龙·声律》有载:“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
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现代人写诗实行“双轨制”,用《平水韵》或《诗韵新编》均可,但不能混用。
使用新韵要标注。
和诗或词时依照所和诗或词中的韵作诗或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限韵:是古代科举考试时的一种方法。
现代有时在给学员出题,或几个人在一起联句、题咏也有限韵的。
限韵又分两种:一种是“限韵部”,所做的诗只要在限定的某一个韵部中就算合格;另一种是限韵字,就是限定几个同韵部的字,做诗时都得用这几个字,有的还限顺序。
需要指出的是,限韵本身不是唱和的方法,是科考的方法。
但自古至今,聚会、游玩时的文人墨客,也常常会有人出韵题来作诗,往往也会带起大家的唱和,所以,归纳在此。
例一:《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致春灯谜叙述众姐妹联诗对句。
由李纨起句“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这就是限制了下平二萧韵。
接着宝钗又出题“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首七律。
咏红梅花得“红”字邢岫烟桃未芬芳杏未红,冲寒先以笑东风。
魂飞东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古代唱和诗
古代唱和诗
古代的唱和诗是一种相互酬答的诗歌形式,通常由两个或更多的诗人相互之间以诗词相和。
这种形式的诗歌在中国古代非常流行,特别是在唐宋时期,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通过唱和来交流诗艺,深化友谊。
唱和诗的创作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一般需要严格遵循诗词的格律和韵脚,保持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唱和过程中,一方先创作出一首诗,另一方则需要以同样的主题、意境和韵脚进行回应,因此这种诗歌形式非常考验诗人的才情和创造力。
古代的唱和诗涵盖了多种题材,包括山水、咏史、抒情等,诗人通过相互唱和表达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们高超的诗歌创作才华。
这种形式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学、文化交流和诗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唱和诗,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伤和感慨。
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此诗是白居易在送别友人时创作的,通过描绘草原上的野草和离别的场景,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一首著名的唱和诗是杜甫的《登高》,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是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时所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唱和次韵诗的流变考察——以二苏次韵诗为例
唱和次韵诗的流变考察——以二苏次韵诗为例李艳杰(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唱和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体例。
唱和诗在体裁和题材方面都较近似,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同类文学作品的不同特征,也更能看出同一类作品,在交往唱和的产生过程中如何相互借鉴和引用,对文学主体各自的创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次韵诗是唱和诗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二苏唱和诗的一个重要体裁,因此,本文从唱和次韵诗的流变和基本特征入手,以二苏次韵诗的创作情况为例,对这种诗歌的题材及体式特征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唱和诗;次韵诗;二苏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6-0108-0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艳杰(),女,河南郑州人,从事文学、高等教育学方向的研究。
一、唱和次韵诗的渊源及发展历程唱和诗是诗歌的一种体式,创作主体间的交流互动限定了它的文体内涵。
二苏诗歌作品中触目可见二人之间大量的次韵诗,数量竟超过非次和诗与酬唱赠答诗,究竟次韵诗在体式上与其它唱和诗有何不同,其发展状况又是如何,二苏为何选择次韵诗作为彼此唱和的主要体裁,在这里需要细细考辨。
次韵诗为唱和诗一个支流。
从文体上说,它属于唱和诗的一种。
因此,其形式和内容特点应从唱和诗的发源和特征上来考察。
唱和诗是在歌诗相和的时代出现的一个诗学术语,特指和唱,帮腔。
《礼乐记》有曰“倡和清浊”,疏为:“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
《荀子》“乐论”中认为“唱和有应,善恶相向”,或谓以诗词相酬答,并认为“唱酬”义同“唱和”。
《文心雕龙》“乐府”一节中有:“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的论述。
当代的文体观中认为“古人用诗歌相互酬唱、赠答,称为唱和,或称倡和。
”包括次韵诗在内的二苏之间的众多的唱和诗,即沿袭了这种互相呼应、彼此酬唱的特性。
尽管“唱和”一词出现较早,但是被用于诗歌创作方面,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诗歌创作方式却到了汉代以后。
唱和诗
唱和诗古人用诗歌相互酬唱、赠答,称为唱和,或称倡和。
梁萧统《昭明文选》立“赠答”诗类,收王粲以下至齐梁赠答诗八十余篇,可见当时赠答体已很发达。
“赠”是先作诗送给别人,“答”,是就来诗旨意进行回答,前者即称“唱”,后者即称“和”。
但若只有赠诗而无答诗,那么前者也就不能称“唱”了。
赠诗在诗题上一般标出“赠”、“送”、“呈”或“寄”等字样,而不标“唱”,而答诗则标“答”、“酬”或直接标“和”字,为了表示敬重,还可称“奉答”、“奉酬”或“奉和”。
最早的赠答诗,据文献记载可上溯到西汉苏(武)、李(陵)的送别诗,但其真伪尚存问题。
而东汉的《客示桓麟诗》与桓麟的《答客诗》,以及秦嘉与其妻徐淑的夫妇赠答,当视为此类的滥觞。
而从西晋以后开始,则逐渐多起来,直至晚清,在各家诗集中几乎无不收有这类诗篇。
唱和诗有两类,一类是所酬和的诗,只就来诗的旨意回答,在用韵方面无限制。
另一类是限韵,就是“和”诗需要根据所赠诗篇的韵脚来用韵,这类诗出现较晚,又称“和韵”诗。
和韵的风习起于中唐,宋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说:“前人作诗,未始和韵。
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唱和,始依韵,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数十言,篇章甚富。
”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亦称:“中唐以还,元(稹)、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更相唱和,由是此体始盛。
”和韵的唱和诗又有次韵、用韵和依韵三类。
次韵,又称步韵,是指和诗不仅要用原诗的韵字,而且其前后次序也需照原诗韵字的次序,不能改移。
宋严羽《沧浪诗话》说:“和韵最害人诗,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
而本朝诸贤,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
”次韵诗对创作者的束缚确实较大,有故意斗巧的成份在内。
用韵,是指用他人诗篇的韵字写诗,但不必依从原诗韵字先后次序,故与次韵不同。
依韵,指既不次韵,也不用韵,只是按照对方原诗同一韵部的字来协韵,故它比前两种要求为宽。
另外,在唱和诗中还有一种称为“追和”。
诗词创作之唱和的方式与方法
诗词创作之唱和的⽅式与⽅法诗词创作之唱和的⽅式与⽅法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酬答唱和,故友辞世哀挽送⾏是诗词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为诗词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的贡献。
⽂⼈雅⼠,骚⼈墨客,⾃古⾄今,始终传承着这些诗词创作⽅式。
这些创作的⽅式与⽅法千奇百样,不胜枚举,下⾯举例来分析归纳⼀下其中的⼀些⽅式与⽅法。
⼀、选韵的⽅法在诗⼈相互唱酬中还有所谓的“限韵”、“步韵”和“依韵”。
格律诗的押韵要求:要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要⼀韵到底,不管⼏句,不许换韵,更不许出韵。
同时还要避免韵脚重字。
古代有⼀些七⾔四句或五⾔四句的诗押仄声韵,但那是“古绝”,不能算格律诗。
押韵的作⽤是使韵脚在⼀⾸诗中,经过⼀定距离间隔之后不断反复出现,前后互相呼应,使全诗在⾳响上联成⼀个和谐的整体。
《⽂⼼雕龙·声律》有载:“滋味流于字句,⽓⼒穷于和韵。
异⾳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现代⼈写诗实⾏“双轨制”,⽤《平⽔韵》或《诗韵新编》均可,但不能混⽤。
使⽤新韵要标注。
和诗或词时依照所和诗或词中的韵作诗或词,⼤致有以下⼏种⽅式:1、限韵:是古代科举考试时的⼀种⽅法。
现代有时在给学员出题,或⼏个⼈在⼀起联句、题咏也有限韵的。
限韵⼜分两种:⼀种是“限韵部”,所做的诗只要在限定的某⼀个韵部中就算合格;另⼀种是限韵字,就是限定⼏个同韵部的字,做诗时都得⽤这⼏个字,有的还限顺序。
需要指出的是,限韵本⾝不是唱和的⽅法,是科考的⽅法。
但⾃古⾄今,聚会、游玩时的⽂⼈墨客,也常常会有⼈出韵题来作诗,往往也会带起⼤家的唱和,所以,归纳在此。
例⼀:《红楼梦》第五⼗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坞雅致春灯谜叙述众姐妹联诗对句。
由李纨起句“⼀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这就是限制了下平⼆萧韵。
接着宝钗⼜出题“就⽤‘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七律。
咏红梅花得“红”字邢岫烟桃未芬芳杏未红,冲寒先以笑东风。
魂飞东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唐代唱和诗研究
唐代唱和诗研究唐代唱和诗研究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诗歌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中,唱和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唱和诗的起源、特点、研究现状和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唱和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
其形式为一首诗分为两段,分别由两位诗人合作完成。
在唐代,唱和诗逐渐兴起,并达到了巅峰。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共有849首唱和诗,其中包括两位诗人合作的、多位诗人轮流合作的以及两位诗人对答式的等多种形式。
唐代的唱和诗以情感丰富、意境独特、对仗工整而著称。
其次,唱和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呈现了多重声音和观点。
通过两位诗人的合作,唱和诗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使诗歌更加多样化、立体化。
另外,唱和诗还能产生对仗和对联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艺术美感。
唐代的唱和诗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热门的课题。
首先,研究者通过对唐代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了许多唱和诗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其次,研究者还通过对唐代诗歌的对比和分析,发现唱和诗的创作规律和诗人之间的合作模式。
最后,一些研究者还对唐代唱和诗的形式、主题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唐代唱和诗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诗歌、探索唐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唐代唱和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其次,唐代唱和诗代表了唐代文人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一种方式,研究唱和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创作和生活情况。
最后,唐代唱和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唱和诗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总之,唐代唱和诗作为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
通过对唱和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文化,同时也可以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唐代唱和诗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待挖掘的课题,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会有更多的发现和贡献唐代唱和诗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艺术发展,而且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宋代同题唱和诗的文化意蕴
宋代同题唱和诗的文化意蕴以一次有关琵琶演奏的小型唱和为例宋代诗歌基本是在文人士大夫各种唱和场合中发生与兴盛的,‘全宋诗“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诗歌是唱和诗㊂诗歌唱和是宋代文人生活与感情乃至文化交流的最为常见的方式;所以也成为宋代诗歌最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因此几乎可以说,没有唱和诗就没有宋代诗歌㊂唱和诗中,同题唱和最多而且最为引人注目和思考㊂同题唱和诗不仅具有切磋交流性㊁游戏性㊁竞技性,而且具有互补性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㊂嘉祐二年(1057)十月,欧阳修(1007 1072)㊁梅尧臣(1002 1060)㊁韩维(1017 1098)㊁刘敞(1019 1068)㊁司马光(1019 1086)等人一次小型的酬唱,就是同题唱和诗的典型范例㊂这次唱和由欧㊁梅等人欣赏琵琶女奴弹奏而引起,现存虽然只有五首唱和古诗,却传达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㊂一杨褒以及宋代文人的生活情状与雅趣几首同题唱和诗源自一次偶然的聚会㊂嘉祐二年十月,欧阳修㊁梅尧臣等人拜访刘功曹,在刘功曹家的厅堂上听到一个琵琶女奴弹奏‘啄木曲“,为其吸引而写诗唱和㊂欧阳修首倡是‘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①,梅尧臣次作‘依韵和永叔戏作“②㊂随后,欧㊁梅将①②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7页㊂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981页㊂诗寄给韩维㊁刘敞,韩维写和诗‘又和杨之美家琵琶妓“①,刘敞虽时在扬州,也写诗和答作‘奉同永叔于刘功曹家听杨直讲女奴弹啄木见寄之作“②㊂不久,司马光与张圣民拜访杨褒,他们 率意共往初无期 ,却因杨褒(字之美)的热情招待而欣赏到那位琵琶妓的弹奏㊂听过之后,司马光又拜读了欧㊁梅等人的诗,欣然再和,作‘同张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③,将唱和再次继续进行㊂两次偶然的聚会,本身就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情趣好尚:客人率意而往,主人出乐妓而奏乐,宾主欢饮赏听并写诗,这就是宋代文人的雅集与生活趣味㊂欧㊁梅在刘功曹家看到的琵琶妓,是刘功曹从国子监直讲杨褒家借来的,由梅尧臣所说 功曹时借乃许出 可知㊂国子监直讲是国子监中的低级学官,俸禄无多,而杨褒却是一个极为执着的文艺爱好者和收藏家㊂欧阳修云 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栗 ;梅尧臣说乐妓 言事关西杨广文,广文空腹贪教曲 ;韩维说杨褒 官卑俸薄不自给,买童教乐收图书 ;司马光则说杨褒 太学餐钱月几何,客来取酒同醒醉 ㊂由此可知,杨褒官卑俸薄㊁生计艰难却好客喜酒,尤其喜欢教授童仆乐曲㊁收藏图书㊂几首诗歌共同描绘出杨褒安贫乐道(音乐与收藏)的形象㊂杨褒在嘉祐年间与欧阳修㊁梅尧臣㊁韩维㊁司马光还有苏颂等人过从甚密,他们之间文酒诗会频繁,欧㊁梅㊁韩㊁司马㊁苏有不少和韵或次韵杨褒的诗歌,如韩维有‘奉和杨直讲除夜偶书“与‘答杨之美春日书怀依韵“④,苏颂有‘和杨直讲寒食感怀“㊁‘又和春日对酒“⑤,可知杨褒也能诗文,只是现在诗文不存㊂这些唱和诗歌中也都谈到杨褒,使杨褒爱好音乐的形象更加鲜明,如苏颂‘和杨直讲寒食感怀“云 知君退直饶欢趣,每向尊前赏奏音 ;‘又和春日对酒“云 后院按歌声不歇,雕章得句曲方终 ;欧阳修‘闻颍州通判国博与知郡学士唱和颇多因以奉寄知郡陆经通56宋代同题唱和诗的文化意蕴 | ①②③④⑤韩维:‘南阳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㊂‘两宋名贤小集“卷五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㊂司马光:‘传家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㊂韩维:‘南阳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㊂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㊂。
古代诗词中的歌唱与音乐
古代诗词中的歌唱与音乐引言古代诗词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还融入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
歌唱和音乐在古代诗词作品中常常相互交织,共同展现出美妙动人的艺术魅力。
古代歌唱传统古代中国有丰富多样的歌唱形式,如雅乐、风雅、曲子、宫商角徵羽五声等。
这些歌唱形式为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元素提供了纷繁多样的表现方式。
音乐与韵律古代诗人经常会选择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配合他们的文字表达。
这种配合使得诗句更具韵律美感,并让人联想到音乐。
例如,在《离骚》这首著名长篇叙事诗中,屈原运用辞章华丽、音调悠扬的手法来创造出一种像音乐般缭绕耳际的效果。
音乐与意境音乐在古代诗词中不仅起到了节奏和韵律的作用,还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音乐的速度、音域、音色等因素可以为诗词赋予不同情绪和意蕴。
例如,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悠扬婉转的音乐元素,诗人成功地刻画出苦闷与豪情并存的壮丽场景。
音乐与表现手法音乐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运用于表现手法之中,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表达力。
比如,渔父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通过描述渔父返回家时嘴里哼着歌曲的情景,使整个描写更加具有生动和真实感。
古代音乐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古代音乐对于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经典诗歌被改编成歌曲或者配以音乐演绎,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其中的音乐韵律之美。
此外,许多现代艺术形式也从古代音乐中汲取灵感,从而丰富了当代文化的内涵。
结论古代诗词中的歌唱与音乐是一种独特而精彩的表达方式。
通过歌唱和音乐元素的巧妙运用,诗人们创造出了让人心动的作品,既美不胜收又发人深思。
在现代社会中,古代诗词中的歌唱与音乐继续着它们的影响力,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到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
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源远流长,这一文化传统与艺术形式不仅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也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诗词赋予音乐以深邃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而音乐则将诗词的文字勾勒出动人的旋律和声音。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从历史背景、艺术形式和现代传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早期文明时代,古人通过诗词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音乐则成为了这些诗词的最佳伴奏。
在周朝时期,周颂、鲁颂等雅乐已经开始与诗词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基于文学创作的音乐表演形式。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人在他们的诗作中也经常提到音乐,这给予了古代音乐与诗词相结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
二、艺术形式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诗词吟唱、曲艺表演、戏曲演唱和雅乐演奏。
诗词吟唱是最为简单直接的形式,通过朗诵或歌唱的方式将诗词表达出来,音乐则用来营造氛围和增加艺术感染力。
曲艺表演则是通过声音、节奏和动作等方式,将诗词表达与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戏曲演唱是中国古代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在诗词的基础上通过音乐的伴奏和演唱,将戏曲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现。
雅乐演奏则是一种庄重、端庄的音乐形式,通过乐器演奏来表达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将古代文学作品与音乐完美结合。
三、现代传承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些冲击,但仍然在各个领域得以传承和发展。
音乐剧、歌剧等舞台表演形式中,音乐与诗词的结合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音乐剧作品《红楼梦》、《义勇军进行曲》等均通过音乐和诗词的融合,将经典文学作品与时代气息相结合,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在音乐创作中,许多作曲家也将古代诗词作为灵感来源,在音乐中引用或改编古代诗词,使得音乐作品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除了舞台表演和音乐创作,现代社会中的电影、电视剧和广告等媒介也在借助古代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来丰富表现手法和情感传达。
含唱和的诗词
含唱和的诗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含唱和的诗词的定义和特点
2.含唱和的诗词的历史和发展
3.含唱和的诗词的现代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一、含唱和的诗词的定义和特点
含唱和的诗词,是指在诗词中融入了唱和的元素,通过诗词与唱和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这种形式的诗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既有诗词的优美韵律,又有唱和的激昂高亢,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
二、含唱和的诗词的历史和发展
含唱和的诗词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文学形式。
如《诗经》中的《国风》等篇,就有可能是当时的民间唱和文学。
到了唐宋时期,诗词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大量的诗词作品中都含有唱和的元素。
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等,都是典型的含唱和的诗词。
三、含唱和的诗词的现代意义和影响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诗词唱和的形式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含唱和的诗词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首先,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它还能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总的来说,含唱和的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具有丰富的历
史内涵,还具有深远的现代影响。
古人唱和诗词欣赏
古人唱和诗词欣赏在中国诗歌史上,诗词唱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且形式多样,风格各一,特色独具。
唱和诗词的基本特性是同题共作,由其形式可分联句(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 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一篇)、酬和(诗词应答)、赓和(续用他人原韵或题意唱和)、追和(根据前人所写诗或词的原韵或诗意而作)、和答、分韵(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和韵(包括依韵同韵不同字、用韵用原韵脚但不必按次序、次韵与原诗韵序相同也称步韵)等多种。
唱和诗词对诗歌学习、交流与提高都大有裨益。
残冬寂寞,也没啥怡情场景可供一诌,于是摆渡一些诗词先贤酬唱之作,与网友闲来同赏。
、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作为中国文坛双璧,自是惺惺相惜,相互间有多首念怀和酬唱之作存世。
一次,两人从隐士范十家同返鲁城,李白口占一诗相谑,杜甫也回作笑骂,不过从唱和中后人倒是体会了仙、圣间相知之深。
《戏赠杜甫》《赠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头戴笠子日卓午。
未就丹砂愧葛洪。
借问别来太瘦生,痛饮狂歌空度日,总为从前作诗苦。
飞扬跋扈为谁雄。
王维与裴迪诗佛王维晚年隐居长安郊区辋川别墅,与同住此地的田园诗人裴迪相善, 时常同游并唱和,著名的《辋川集》共同的政治抱负,相似的坎坷运遇,使他们终生以道相得, 以情相慰,以诗相勉,成为生死之交。
永贞革新失败被贬 年后,两人同时奉诏回京,但因改革初衷不移,又同时再贬边缘州所,分别时互相赠诗明志。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 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 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王维首就是二人同题之作。
《辋川集》首录四《华子冈》 起,连山复秋色。
裴迪飞鸟去不穷, 落日松风 还家草露晞。
上下华子冈, 云光侵履迹,惆怅情何极。
山翠拂人衣。
《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当轩弥滉漾,悠悠湖上来。
月正裴回。
当轩对尊酒, 谷口猿声发,四面芙蓉开。
宋仁宗朝文人雅集唱和与宋诗变革的开题报告
宋仁宗朝文人雅集唱和与宋诗变革的开题报告宋仁宗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文人雅集盛行、宋诗变革的开端。
本文将围绕宋仁宗朝的文人雅集唱和和宋诗变革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人雅集唱和文人雅集是宋代文人之间互相切磋、交流灵感的场所,也是维系文人社交圈、尊重人才的重要方式。
在宋仁宗朝,文人雅集不断兴盛,其中唱和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唱和是文人一起开展的文学游戏。
在宋仁宗朝,唱和最初兴起于创作竞赛,后来逐渐演化为文人之间的友好交流方式。
唱和的规则是由一人先以一句诗开端,另有一人即时接前一人的诗意,提交接续后一句的诗句。
唱和是要求文思敏捷、口风漫捷和涵养充实的文化活动。
因为唱和时要求和前一人的诗意贴合,所以也促进了文人们的文学思想交流,增强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宋仁宗朝,唱和又可分为牌声唱和和无牌唱和。
牌声唱和是指在游戏的过程中扯起牌来,从而增强游戏性和互动性。
而无牌唱和则是缺少了吸引人的因素,但是更加强调文人之间的诗歌交流。
二、宋诗变革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仁宗朝受到诗歌变革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首先,宋诗注重意境和意象的描绘。
这体现在唐诗广泛采用巧言和古典的修辞手法不同,宋诗采用的修辞方式则更为自然纯真,注重风景的描写和意象的塑造,如词锋转换、隐喻、拟人、象征等,在宋代具有极高的地位。
其次,宋诗追求韵味和抒情,文人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用简洁明了的诗句表达。
情感和音乐往往紧密相连,在宋代的文人,用饱含情感的词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觉,能够将读者拉进干净长街和喧嚣的市井、诗人赞美佳丽、钦佩自然、慷慨激昂的情感之中。
最后,宋诗在题材和创作层面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诗人的写作内容从以往的比拟、议论中脱离出来,增强了对社会批判和反思的作品,如政治唱和,反映历史事件,能够为时代的变迁提供见证。
总之,宋仁宗朝的文人雅集唱和和宋诗变革是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期。
文人们通过唱和活动来交流友谊、启迪思维,同时,宋诗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1998-03-05
古诗唱和有制
———读《唱和诗研究》
李鼎文
【内容摘要】《唱和诗研究》一书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中,对我国古代唱和诗的缘起、演变,特别
是中唐以前唱和特点、体制,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如下三方面的突破或创新:1.论证
了中唐以前唱和诗“和意不和韵”的显著特点;2.揭示出古诗唱和中的特殊体制及一般规律;3.论定以中唐为界,唱和发生了由“和意”转向“和韵”的根本变化。
【关键词】《唱和诗研究》 唱和诗 和意 和韵【中图法分类号】I 207.22
十几年前,我曾特意写过一篇文章《阴铿的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诗》①。
为什么说是“特意”呢?因为当时我看到在有的论著、文章里,对这首诗不明究竟,别作新解,当成阴铿在“思乡”,所思又是他的远祖旧籍“武威姑臧”(即今甘肃省武威市);说诗人竟不顾及诗题,不理睬“和”字的存在,不懂得“侯司空”(侯安都)②写过《登楼望乡》诗,而阴铿此诗是在代侯安都抒发思乡之情的道理。
而且,仅就此诗而言,前代学者选注它,也弄错了意思。
比如《古诗笺》③的笺注者闻人,用了毕生精力笺注清初王士所选辑的古诗,其中五言诗部分卷十二,选入了阴铿这首“和”诗。
闻人氏将诗中“石门”这个地名,当成甘肃临洮境内的石门山,误解为阴铿“思归故土”而想到“临洮之石门”。
由此一例可见,古诗中的唱和体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讲究,应该如何理解,等等,这些问题好像不单单是今天的一些学人不大明了,就是前代学者也会弄错。
几年以前,赵以武同志就唱和诗作了专题研究,并撰写出《唱和诗研究》的书稿。
现在,甘肃文化出版社印行了这部学术专著。
我以为,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
第一,充分而具体地论证了中唐以前唱和诗“和意不和韵”的显著特点。
“和意不和韵”这句话,是清代诗论家贺裳在他的诗论著作《载酒园诗话》里对古诗唱和特点的概括。
这个概括很准确,可惜贺氏强调得不够,而且也没有进一步加以证明,因而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贺氏之后,清代学者注释古和诗,均孤立作解,不去联系原唱及其作者,张冠李戴的误解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这种误解相沿而用,后人不加思索地接受,就出现了以讹传讹而不知讹的反常现象。
上面我举到的阴铿那首诗的情况正是这样。
《唱和诗研究》值得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它是通过对现存唐以前全部唱和诗约计500余首(其中“和”诗400余首,可知的原唱诗130余首)的考察,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古诗唱和具有“和意不和韵”的显著特点。
既然古诗唱和有“和意”的特点,那就要求解诗人必须从原唱诗着眼,从原唱作者那面去探求答案,而不能孤立地在字面上穿凿引申,更不能抛开诗题中出现的原唱作者及其诗题,一味在“和”诗作者这面作文章。
这是《唱和诗研究》全书中从头到尾强调的一个观点。
为此,著者由“和”诗追寻原唱及其作者,采取唱和对比、史诗互证的方法,得出了坚实可靠的结论。
比如,阴铿还有一首“和”诗,题作《和〈登百花亭怀荆楚〉》。
人们通常将它当成阴铿“怀荆楚”之作,当然不对。
《唱和诗研究》一书第173页,引出萧绎原唱诗《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及朱超的另一首“和”诗,并联系到《南史》卷五十三《梁武帝诸子·庐陵茂王续传》中的记载,毫不含糊地证明此次唱和跟原唱作者萧绎担任荆州刺史期间的一段风流韵事有关,而跟阴铿了不相干。
类似这样的例子,书中还很多,读来引人入胜,收获不小。
这里,我还想就书中第一章有关陶渊明的6首“和”诗的阐释,多说上几句。
陶渊明的诗,自宋代以来笺注评说的版本有数十家之多,其中就这6首“和”诗所发表的意见,无一不从陶渊明身上寻觅
18
1998年5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M ay ,1998
第35卷第3期Journal of the Northwest N orm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 l .35No .3
本事根由,见仁见智,就在写作时间、背景、地点等问题上,生出种种臆测来,让人不知何所适从。
而《唱和诗研究》对陶诗中这6首“和”诗的解释,从“和意”的特点出发,重新探解其中的意蕴,乍看新鲜大胆,细想入情入理,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至于“不和韵”(指唱诗与和诗之间、同一唱诗下多首和诗之间,彼此避韵不犯)的特点,在《唱和诗研究》中对引录或引举之作,必标出用韵所在韵部,以便读者加以对比,让人很容易认同。
第二,深入而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古诗唱和中的特殊体制及其一般规律。
如果说上一个问题(即古诗唱和具有“和意不和韵”的特点),是在清代学者(贺裳)提出的基础上,加以着力论证的话,那么有关古诗唱和的体制、规律方面的见解,可以说完全是《唱和诗研究》一书中独到的发明。
关于古诗的唱和体制,前人没有留下任何明晰的文字记载,可资参考的论述不过一鳞半爪,也从没有人就唱和中原先存在着的讲究发现有什么奥秘之处。
现在,我们读了《唱和诗研究》一书,方知古诗唱和中有过一些法则规矩。
尽管征之典籍无稽,但是质诸诗篇可考。
把湮没无闻的古制重新揭示出来,需要确凿无疑的事实加以证明,才能叫人信服。
这部力作正是通过深入考察古诗唱和中“和意”特点,从中发现并概括出相应的体制来的。
这一体制的要点是:诗题内“和”字之前如不加附题,和诗往往只于诗末二句(或四句)出以作者劝慰原唱作者之意,而此前所写的内容,皆本原唱而非自出;“和”字之前如加附题(表示特定时间、背景等),则和诗开头二句(或四句)为增出的自抒成分,须从和诗作者一面理解,而此后所写的格式,仍与前式一致。
大量诗作可证,这一基本格式,自陶渊明至杜甫,其间少有违例,确可当作古人唱和写诗中相因而用的不成文(或有文不存)的规则。
上述重大发现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弄明白古诗唱和之制,原唱与“和”作,原唱作者与“和”诗作者,彼此之间的真实关系才能说得准,不致于不顾诗题,牵强附会去作解释。
也就是说,怎样解古和诗,自有可参可鉴之法,而不再是人各言殊的状况。
《唱和诗研究》中有《结论》专章,归纳前十章考察内容,分项说明了这方面的要领,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细则。
这是深入研究的结果,也是这部专著最富创意的成果之一。
第三,兼及唐代唱和诗的总体面貌,论定以中唐为界,唱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和意”转向“和韵”。
这一看法同样是本书启迪人的创见,极具学术价值。
《唱和诗研究》全书集中研究的是古诗中的唱和诗,以现存唐以前的诗作为重点。
这可以说是在“源”上作文章,意在揭示唱和的本来面目,当然很要紧;但是,如果不再管唐代及唐以后唱和之“流”,交代后来的演变情形,那显然就不够周全,与“研究”之名有所不副了。
可喜的是,书中增加了《附论》一章,专就唐诗中现存2600多首唱和诗的情形作了有益的探讨,具体分析指出:在中唐诗文革新中,白居易的创作理论及其“元和体”创作实践,对唱和体诗的写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后世唱和中不再“和意”的历史变化。
这一结论又能反过来说明:后世学者解释古和诗时,之所以不顾及原唱,原来跟中唐之后唱和体制出现根本转变有关,即相应地左右了说诗者的审视角度,将古和诗混同于一般的抒情诗看待,因而引起误解讹传。
总而言之,我以为《唱和诗研究》一书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中,对我国古代唱和诗的缘起、演变,特别是中唐以前唱和特点、体制,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如前所述的三个方面的突破或创新,而且在不少具体诗作的重新解释中胜义迭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唱和诗研究》这部著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如:在整体框架上,史诗互证、唱和互补、源流并重、考论结合的特点;在具体细节上,各章表列唱和对应状况,引用诗作标出其韵部情形;在一些学术创见上,提出同题二首“和”诗往往属唱、和合收之例,“同”诗亦属“和”诗中的特殊类型,等等;在考订诗作写成的时间、背景等方面,常有独到的发见。
因此,我读后觉得《唱和诗研究》这部学术著作确是独辟蹊径的一家之言,而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相信读者读过后,也会对著者缜密不苟的学术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
① 《红柳》1985年第6期,又收入《甘肃文史丛
稿》(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一书中。
② 侯安都事迹,见《陈书》卷八本传。
本传介
绍,侯安都于陈初位至司空,阴铿是侯府中的常客。
在有的文章中,竟将“侯司空”当成北
齐文宣帝时位至司空的侯莫陈相(“侯莫陈”
是蕃姓),大误。
③ 《古诗笺》成于清乾隆年间。
现有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0年版新排本。
作者 李鼎文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兰州 730070
(责任编辑 周蓉校对 小舟 樱子)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