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院校教育课程实施的意义
关于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美育教育的质量、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二、学校美育工作的意义学校美育工作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美育工作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三、美育工作内容1. 美育课程设计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美育课程设计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应该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方面,每个学生都应该在所学的课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学校美术活动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例如美术展览、美术比赛、美术创作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
3. 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设置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组织孩子们参加合唱团、乐团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中得到锻炼。
4. 戏剧教育戏剧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学校应该开设戏剧课程,举办戏剧比赛和演出,让学生在戏剧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5. 舞蹈教育舞蹈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和动作协调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应该设置舞蹈课程,举办舞蹈比赛和表演,让学生在舞蹈中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表演能力。
6. 美育活动的融入课堂教学除了单独设置美育课程,学校还应该将美育活动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数学等课程中增加一些与美术、音乐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美育的力量。
四、美育师资团队建设为了保证美育工作的质量,学校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师资团队。
需招聘具备良好美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还需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美育工作的评价机制为了促进美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以艺术之名,解美育之惑——职业院校美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问题分析
艺术教育 |以艺术之名,解美育之惑——职业院校美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问题分析□孙培培/文美育是这些年来出现在公众视野的高频词汇。
当前,美育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商业领域的艺术教育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实美育,达到最佳的美育化人、美育育人的效果,对于相关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以四川建筑职业学院开设的美育课程为例,试论美育的边界,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区别,以及在职业院校开设美育教学的必要性和遇到的一些问题。
1 美育的边界以及它和艺术教育的区别关于美育的定义,在网络中给出的解释是:美育,又称美感教育。
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之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一直以来,美育在中国大学的课堂里要么属于哲学系探讨的范围,即关于美的本质、美的判断和对象,美的现象的产生和特点等;要么是在美术系里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形式探讨不同的美的形态问题。
但随着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美育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它应该是融合了哲学里对美的普遍性、公共性、独特性、情感性的探讨以及艺术教育里美的形式等研究,集合而成一个大美育的体系。
在这个美育体系中,美的呈现方式逐渐从顶层的精致美过渡到生活中的朴素美;美的场景从高大上的艺术馆、博物馆切换到每个人的生活周边;美的内涵从单一的美到涉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时空的多元化的美。
美育的边界也开始由外向内延伸,关注对心灵的滋养,得到美的感化和启示后,再反哺外在的形式。
在大美育的体系里,美育除了是美学的教育,还是情感的教育。
主体通过对美的认识和吸收、理解和转换,形成美的境界和态度;通过对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人的行为美、内心美的探索等,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这种从理论过渡到实践,从实践转化成内心境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美育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是一个大美育的良性循环的过程。
美术教育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美术教育的意义及存在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对美术培训教育的调研、美术教育的课程实施等方面,针对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发现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想象力;好奇心;记忆力现今“美术”教育无处不在,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育和生活中。
而绘画是美术培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方式,它是指运用点、线、面以及结合色彩等元素,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孩子都喜欢彩色的世界,绘画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开始他们“创作”的首选。
不仅因为绘画经济实惠方便,更是因为孩子通过绘画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美术教育不仅培养孩子想象力,引发孩子好奇心,带动孩子动手能力,加强孩子图文思维记忆力,提高孩子的求知欲。
美术教育也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展与思想品德教育。
进行美术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社会、文学与艺术的修养,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操得到提高。
现今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美术培训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美术培训如何在培养孩子想象力、引发孩子好奇心、提高孩子求知欲方面,实施因人而异,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的意义1.绘画对想象力的培养(1)想象力的培养绘画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同年龄期,学生的想象力不同的,儿童的想象力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很强大,身边的实物、动物、人、景物等,他们都可以通过想象力达到创作出一种新的样子,比如各种形状的苹果、蓝色的马、红色的天空等等 (2)绘画作品的评定绘画作品没有好坏、错与对的标准答案。
我们不能用唯物观去理学生的作品,因为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在对事物有了基本的认识上加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看似不和谐的景和物,通知他们的想象力又毫不违和的组成了一个全新的景或物,这就是绘画对想象力的塑造和阐述。
2.绘画培养好奇心,并伴随着求知欲绘画的题材会有很多种,范围也很广,主要从节日、庆典、歌颂、传统,民俗等等,都能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和表达。
美术新课标2023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3解读摘要:一、美术新课标的背景和意义二、2023 年美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三、美术新课标对学生的影响和启示四、美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和挑战五、美术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正文:一、美术新课标的背景和意义美术新课标是指我国教育部门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制定的教学标准和指导纲要。
美术新课标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2023 年美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2023 年美术新课标在以往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目标:明确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创作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2.课程内容:优化了美术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美术基础知识、美术创作技能和美术鉴赏能力。
3.教学方法:强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观察、实践、探究、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4.评价方式: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
三、美术新课标对学生的影响和启示美术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更加丰富和多样的美术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创作能力。
同时,美术新课标也启示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为未来的美术学习和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美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和挑战美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教育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美术教育。
同时,美术新课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等,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五、美术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为了确保美术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和推广,教育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教师培训、制定相应的教学指导纲要、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等,以保障美术新课标在实际教学中得以有效执行。
文献格式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文献格式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背景与意义1.1教育教学标准的作用教育部制定教育教学标准是为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育公平。
教育教学标准是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档。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教学标准的一部分,旨在明确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1.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1.3培养未来艺术人才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未来的艺术人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培养环境。
通过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艺术能力,为日后从事美术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指导,使得教育教学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
2.1教学目标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
通过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发展自己的艺术潜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在艺术领域有所突破和进步。
2.2教学内容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包括美术理论知识、美术技术和表现形式。
美术理论知识包括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基础知识等;美术技术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版画、雕塑等;表现形式包括写生、创作、展览等。
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美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美术修养和艺术能力。
2.3教学方法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践教学、实践创作、作品展示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热爱和热情。
2.4评估方式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考试、作品评比、综合评价等。
通过不同的评估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
浅谈高职开设公共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I 师进 行管理 和指 导 , 由此工作 室成 为承 担设计 、 教 学、 科 研 三位
一
体任务 的重 要场 所。教师可 以引导 学生 向高、 精、 深专 业方 向
发展, 让 一部分学 生参 与教 师承 担的社会项 目, 为学 生的科研 实
践 打 下 基础 。 2 . 积 极 扩展 校 外 专 业 实 践 基 地
步 阐释在广 大读者 中特别是 在教 育界产 生 了 广 泛 的影响 , 并普
遍 为人们所接 受。成 为高素质人才 的前提是具 有 良好的思想道
[ 3 ] 邱志涛. 艺术设计实战教学的理论探讨. 装饰 , 2 0 0 3 ( 2 ) . [ 4 ] # I S 烈炎. 艺术设计 学科 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 南京 艺术学院博士学
出台 了, 其 中明确提 出“ 实施 素质教 育 , 必须 把德
育、 智 育、 体育 、 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
现 在 的设 计院校 一般都设 立 了具备 各种 功能 的工 作 室, 配
备 了一 定 的 实 践 设 备 和 器 材 , 还 安 排 了实 验 人 员 或 者 工 作 室 导
体最 重要的生存能力 , 能够发掘人 的情感 潜能 , 是人 的素质的关 键 性组 成部分 , 其 内容包 括五个 方 面 : 一是 认知 自身 情绪 的能 力; 二是 妥善 管理 情绪 的能力 ; 三是 自我激励 能力 ; 四是认 知他 人 情绪 的能力 ; 五是人 际关 系的管理 能力。他对 “ 情 商” 的进 一
浅谈高职开设
、
美 术课程的必要性
术作 为艺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培养学 生的美术修 养、 审美能力、 形象 思维 、 创造 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等
艺术教育儿童美术班
艺术教育儿童美术班艺术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儿童参加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其中,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平台。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把孩子送到儿童美术班。
一、艺术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艺术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通过绘画、造型等艺术表现形式的训练,儿童可以在自由的艺术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
在儿童美术班中,孩子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和风格,培养对美感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同时,艺术教育也可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和智力发展,让他们更全面地认知世界。
二、儿童美术班的设施和环境儿童美术班的设施和环境对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儿童美术班应该提供给孩子们较好的画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绘画实践,提升他们的技巧和表现能力。
其次,儿童美术班的环境应该舒适、安全,让孩子们能够放松心情,专注于艺术学习。
此外,美术班还应该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艺术空间,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儿童美术班的教学方法儿童美术班的教学方法必须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潜能为核心。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教授艺术知识。
例如,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和学习绘画技巧。
其次,儿童美术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分析真实的物体、景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儿童美术班的作品展示和交流儿童美术班应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提供学生之间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通过作品展示,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艺术成长和共同进步。
学校美术教育活动
学校美术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术教育在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学生来说,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
而学校美术教育活动正是发挥这一作用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实施效果,最后进行总结。
一、意义学校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意义重大。
首先,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欣赏、创作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种形式的艺术。
其次,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作品通常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创作,这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空间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术作品往往需要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技能和知识,如绘画、造型、色彩等,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内容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是美术史的学习。
通过学习美术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发展,了解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从而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其次是绘画技巧的学习。
绘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如素描、水彩、油画等,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此外,学校美术教育活动还可以包括手工艺制作、雕塑、摄影等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三、方法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
首先是示范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的运用和创作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是小组合作法。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艺术展览、艺术家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艺术体验。
四、实施效果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显著。
首先,学生的艺术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掌握绘画技巧,提升创作能力,展示自我风采。
浅谈美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美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顾志琼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5期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着“真、善、美”。
美育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全面发展。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校实施美育的意义学校实施美育的意义在于:美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美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美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育有益于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美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美术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价值1.美术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2.美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3.美术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
4.美术教育能够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5.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性。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
三、美育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对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系列与模块设置的理解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的性质作出了基本认定:即我国未来的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培养目标:1.培养全面适应环境的完整人格。
2.运用工具和媒介,体验艺术的创造性活动。
3.培养对环境艺术的认识和欣赏。
4.培养解决日常生活中艺术方面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创造性的解决艺术方面的问题来提高学生改善环境的兴趣。
6.形成敏锐的艺术鉴赏力。
7.获得艺术方面知识。
8.培养进步和开放的艺术观念。
9.扩大艺术爱好提供娱乐的方式。
10.获得开发非常才能的机会。
二、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的解读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监督和调控机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3.在高中阶段特别强调: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强烈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摘要:幼儿期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思维的第一阶段,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艺术,幼儿可以培养发现和欣赏美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拓宽思维。
幼儿的思维比较分散,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引导幼儿欣赏美,创造美。
关键词: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教育;构建与实施引言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艺术创造力可以更好地启动个体在科学、文化等领域创造力的发展,这种内蕴审美与创造之间的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良好的结合。
创造力作为儿童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培育儿童的重要目标,它旨在将人类个体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发展与其感性经验基础以及原发性思维密切相关,而幼儿园美术教育则是触发儿童原发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还原生活经验、表达对美的感知、寄托情感与愿望以及抒发想象的过程,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育中丰富的语言输入、多样化的美术媒介、自由表现机会的提供等都为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可以说,幼儿美术教育是承载发挥儿童创造力,提升儿童审美素养的重要内容。
然而,这种极富创造力的美术教育活动,在当今幼儿园教育场域中仍难逃技能教学的窠臼,幼儿的审美素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美术教育环境的创设和美术材料的提供仍不够完善,教师的美术教育素养以及评价能力明显不足。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家致力于促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创新,将传统知识教学理念转化为幼儿创造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学习能力范围内组织艺术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相关活动,逐步培养幼儿创造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适应幼儿健全发展需求创造力是人的才能的关键因素,幼儿要想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中取得个人成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作用现状及策略设置ppt课件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三、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3、教学方式的落后 美术教学不只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而在农 村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 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而且轻视美术文化的学 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4、评价标准的单一 以往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即使是技 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除此之外,传统 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因此,评价方式、评价 人都是单一的。多数美术教师的评价仍是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层面,忽 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一 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 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四、策略设置
4、因地制宜,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 绘画方面,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 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以农村为题材 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 在教学色彩知识时,可以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利用学 生服装的颜色进行冷暖色,对比色等进行游戏) (3). 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处,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进 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利用学校附近 的泥土,泥土大小不受限制,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树叶也是农村 到处可见的,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学生特别有兴趣。用家里的蔬果制 成果雕,也可以让学生去野外拾一些形态、颜色、纹理美观的石头,经过老师指 导,通过涂色、粘接等手段制作工艺品,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 艺术的魅力,同时使课堂更加的有活力。 (4). 欣赏课除了书本上的作品外,还可以走出户外,欣赏家乡的新楼房,欣赏 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设计十年后家乡的 样子、楼房的样子、马路的样子、学校的样子……,也可带学生参观我们民乐博 物馆展品,让学生了解家乡时代流传下来的文物古迹、珍贵艺术品等,使学生的 思维无限地得到延伸。
美术课程育人实施方案
美术课程育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美术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美术课程育人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术课程,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美的感知,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美术创作的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学生有独特见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素描、写生等绘画技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观察事物的深度。
4.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学习绘画和造型的原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美学修养。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以及课程大纲,制定系统而合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2. 教师示范与引导: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美术绘画水平,能够进行艺术作品的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绘画技法,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样的美术资源、优质的教具工具和艺术材料等。
4. 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组织美术比赛、展览、艺术社团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作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定期评估与反馈:定期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教学方案。
四、师生互动1. 多元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如讲解法、示范法、问答法、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
2. 学生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加彼此的学习动力和启发。
3. 细致的指导和评价: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和细致的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浅谈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美育是一种通过艺术和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教育形式。
在美术教学中,美育的实施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本文将从美育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浅谈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一、美育的意义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首先要明确其意义。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绘画、雕塑、书法等技法,还可以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修养和身心健康。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来释放压力,排解负面情绪,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让内心得到平静和放松。
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的力量,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二、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施方法:1. 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艺术鉴赏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理念,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艺术鉴赏课程可以通过欣赏名画、雕塑、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可以通过观摩展览、参观博物馆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魅力。
2. 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美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找到内心情感的宣泄出口。
美术新课改工作总结
美术新课改工作总结摘要美术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美育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美术新课改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学校美术课程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美术新课改工作旨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方式等措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对美术新课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一、美术新课改工作实施情况1. 课程设计美术新课改工作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重新设计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通过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教学方法改革美术新课改工作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示范演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资源建设美术新课改工作注重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学校加大了对美术教育的投入,购置了大量的艺术教材和学习工具,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二、美术新课改工作的成效1. 学生兴趣提升通过美术新课改工作的实施,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了更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2. 学生能力提高美术新课改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师专业发展美术新课改工作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 教学资源不足尽管学校加大了对美术课程的投入,但仍然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建议学校继续增加对美术教育的投入,购置更多的艺术教材和学习工具,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2. 评价方式单一美术新课改工作需要改善评价方式。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李瑞珂摘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美术校本课程越来越广泛地走进学校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学者着力于对美术校本课程的探索,以多元化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添砖加瓦。
建设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不只是针对内容,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
校本课程基于课程民主决策,追求适性课程、个性化课程开发[1]o美术校本课程应该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是为了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可以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整合教育资源。
学生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体验者和受教者,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反映着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
一、学生全面发展与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不再仅仅拘泥于学生分数的高低,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育者致力于挖掘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设能够让学生良好发展的教学环境。
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设置需要秉承这一理念。
近年来,国内各地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成果颇丰,已经成为学校美术教育建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美术课程应全面体现五方面的教育功能,即美感知能与表现教育、创造力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社会与生活教育、人格成长教育。
”2在教学中发挥这些教育的功能,教师需要有足够的教学专业素养,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调整。
在教学内容上,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材的发展看,美术教材包括的美术门类越来越多,学生需要学习的美术技法、获得的美术知识更加丰富。
但这些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法和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意义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未来的艺术教育和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意义-美术课程强调对美术的理解和欣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美术课程还有助于学生对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课程内容-素描与速写-水彩与油画-书法与篆刻-艺术设计与创作-艺术鉴赏与美术史2.教学要求-素描与速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素描技法和速写技巧,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水彩与油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水彩和油画的基本技法,培养色彩感和表现力;-书法与篆刻:要求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篆刻的基本技法,培养字体美感和创造力;-艺术设计与创作: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艺术设计和创作,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鉴赏与美术史:要求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和美术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艺术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1.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和艺术展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开展主题教学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和个性指导,促进学生艺术和认知能力的综合发展。
2.评价标准-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中考试: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考察;-期末考试:对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察;-作品展览:对学生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展示和评价。
第四部分:师资要求与教材使用1.师资要求-具有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善于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
艺术教育是美育实施方案
艺术教育是美育实施方案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艺术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实施。
首先,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同时,艺术教育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其在艺术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其次,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细腻、善于表达,更加懂得关爱和尊重他人,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艺术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得到放松和愉悦,缓解学习压力,增强心理健康。
此外,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艺术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等。
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全面、灵活和丰富。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重视艺术教育,加强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促进和提升,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美育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术院校教育课程实施的意义摘要:美术类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各级各类美业工作者素质、提高全社会审美能力,促进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教学作美术院校高等教育中的主要教学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有必要对美术院校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本文探讨教育课程在美术院校高等教育课程革中实施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等。
关键词:美术院校;高等教育;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32-01
一、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美术院校高等教育课程的研究,为美术院校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为美术院校高等教育的教育者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建议。
首先,国内对项目课程的研究起步甚晚,且至今仅把项目课程应用于职业教育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理论导向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寻找实施项目课程的可行之路,切实体现高等教育的内在运行规律和培养目标,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新道路。
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验证,探索高校美术院教育中实施
课程的可行之路。
提高理论和各类高等艺术教育实施者与受众对高等教育课程的关注。
通过课程实践,使高教教师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项目课程。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研究对象由于研究条件所限。
二、高校课程实施现状
(一)沿袭传统高等美术教育课程
从四川美术学院2008年招生简章中显示高校学院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如下:美术学专业:素描、速写、色彩、、绘画实践、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创作。
绘画专业:素描、色彩、设计构成原理、专业设计、绘画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色彩、设计构成原理、图形创意、专业设计。
动画专业:漫画素描、色彩、景物线描、工笔重彩、专业设计、毕业设计。
美术专业:素描、色彩、速写、油画。
目前,我国高等美术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普遍采用“三段式”,即划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践共三个层次。
专业课程的设置长期以来沿用至今的一般做法是,依据社会上相应的专业样式开设,例如平面设计专业方向开设书籍装帧设计、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课程有办公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家居空间设计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学分制管理办法后,虽然许多院校对原有散乱的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和梳理,但这些设置都是在学科课程原理的调控下进行的,为的是更加体现设计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
后,特别是近年来艺术创作、销售、评价、消费市场体系完善,美术院校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年来,虽然近年来一些高校的课程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其课程编制比较突出地显露出专业基础课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密切,专业课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层次偏高,实践教学明显薄弱等问题。
这一切都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全面培养,不可能实现美术类高教为艺术创作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培养出人才也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需要。
尽管有一些专业也安排了实践教学,但这是根据理论教学的需要排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只是起检验理论的作用。
由于实践教学处于被支配的地,所以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及性质都提不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忽视了实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形成所具有的双重作用。
(二)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固定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特别是美术院校高等教育中的任课教师是最典型的。
据笔者统计,目前四川美术学院共有22名专任教师,其他院系在学院任课的兼职教师人次近百名。
专任教师中大多是从非师范类美术类专业毕业,虽然都经过了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但是仍有不少教师并没有对高等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过基本学习,对高等教育的异同缺乏足够的了解;兼职教师既没有长期在成人高等教育第一线工作的
经验,缺乏对学生特征的基本了解,又未曾经过任何高等教育课程的相关培训。
许多时候学院在聘任兼职教师时仅仅是为了弥补专任教师数量的不够,并没有真正地从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的角度来综合考虑。
由于教师队伍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课程质量的提高。
三、美术院校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尝试
1、课程综合化改革:针对上述问题,美术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改革。
例如课程综合化改革,就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重新调整内容与框架,构成一门新的课程的改革方式。
它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节约课时,更新课程内容与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因而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主线。
当然,课程综合化并不是绝对的综合化,而是在课程专门化基础之上的综合化,是对专门化的有益补充。
意并不是要取消传统学科,而是要消除由于课程专门化而造成的各学科之间的隔膜,进而发挥知识的整体性功能。
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将传统的油画课程与现代摄影课程相整合,综合成一门全新的课程《照相写实油画》。
此种课程改革,加了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减少了冗余课程,对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进作用,但是大多数的课程并非都可以相互综合化,因此还需要找到更适合成高等教育要求的改革途径。
2、三段式课程改革:调整课程层次,加强课程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目前,我国部门美术院校在习借鉴普通高教把课程分为基础
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的三段式课程排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够用适度的原则,从培养应用型才的实际情况出发,己经开始改革了普通高教先设置基础课,再设专业基础课;后安排专业课的宽基础、偏重基础理论、基础课比例过大的”金字塔“式的课程次结构。
确立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先确定专业课,然后根据专业课的需要,设专业基础课,最后再根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需要安排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原则。
按这个原则各专业的课程编制,在总体上更注意加强专业,适当拓宽专业基础课,合理的压缩基础课。
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三段课程的课时比例。
同时,在课程内容上专业基础课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做到用结合,基础课体现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
这样能使课程体系既层次性,又密切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这种三段式课程设置和实施的模式是否符合美术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最佳
模式,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研究探讨。
四、结束语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人民群众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多地重视,国家的振兴需要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美术类的人才则更加注重其高素质性。
项目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的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之一。
立足于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联系,本论文中提到的将项目课程应用于美术院校成人高等
教育的课程改革,就是在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收集整理美术院校的客观情况下提出的。
我们是需要通过逐步的探索来找到适合的教育办学模式的,美术院校的高等教育现在所呈现出的不稳定因素,正是我们逐步总结经验,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不可避免的波动,它的课程改革,需要更多类似于项目课程的方式来试探。
从理论上分析,项目课程应该可以给美术类成人高等教育带来积极作用。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深入地分析其特点和潜力,才是在美术院校高等教育中实施项目课程改革的正确途径。
我认为,首先,可以通过引进一些高级“双师型”人才、逐渐增强学术与技术相溶的教学氛围、扩大项目与课程互动的教学过程;其次,从现有的课程来看,美术院校传统的实践性课程与项目课程之间存在不少共通性,有着推行项目课程良好的基础;再有,美术院校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联系的机制,成为某行业、企业的项目实验基地,加强与社会生产、创作第一线的对话和学习,形成优秀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以和综上所述就是我个人对在美术院校高等教育中实施项目课程的一些探和
建议。
对于这个比较不稳定的研究对象几乎快要不复存在的现实,我虽然深遗憾,但是因为社会大环境所趋使,我们必须朝着更加适合的方向去前进。
如更好的利用项目课程培养美术类高等教育的人才,将是成教工作者要谨慎考的问题。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二十一世纪黑龙
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12522122
参考文献:
[1]刘来泉译.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
[2]高志敏,蔡宝田.社会转型期成人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袁方等.劳动社会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7).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6]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仁.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7]杜以德等.成人教育发展纵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