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虾蟹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汇总
第二章 对虾的人工育苗(一稿)
![第二章 对虾的人工育苗(一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60a32c4b35eefdc8d333bf.png)
口,便于排污和收集轮虫、卤虫幼体。
在生产中也可将部分育苗池用作轮虫培养池。
四、饵料生物培养室
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培养池也可采用室 外土池,面积为2-5亩,水深1.5m,有条件的应 将池壁用砖石护坡。为了在低温季节也能生产 动物性饵料,也可采用塑料大棚土池培养。 卤虫卵的孵化可在玻璃钢或硬质塑料桶等
孵化器内孵化,一般容积为0.5-5m3。
五、水质分析及生物监测室
在育苗室合适的地方或在饵料培养室和育苗室
之间建造水质分析及生物监测室,以便能随时掌握
育苗用水的水质情况和虾苗发育情况。
要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如水温计、比重计、
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溶解氧测定仪、显微镜、解
剖镜等,以便分析海水中的溶解氧、化学耗氧量、 氨氮、酸碱度、盐度、温度等水化指标,检测水体 中敌害生物,观察虾苗发育及其病变情况。
由于各地采用的育苗方式和育苗所用饵料
来源不同,所以对饵料培养室大小、饵料培养
池数量设计也不同 。
四、饵料生物培养室
例如,在有些育苗场附近,在苗种生产季 节可提供足够量的天然轮虫,在这些地方饵料 培养就很少,只是培养少量小球藻用来强化轮
虫,培养轮虫池子很少或只做孵化卤虫用。如
果没有天然轮虫供给,那么饵料培养室所占面
积则较大,所占水体约为育苗水体的60%。
四、饵料生物培养室
1、植物性饵料培养室:主要用来培养小球 藻等单细胞藻类。 要求能防雨、保温、调光和防止污染,光 照要强,屋顶用透光率较强的玻璃或玻璃钢瓦 覆盖,并开设天窗,四壁设有宽大的窗户,使
室内晴天时光照强度能达到10000勒克司以上,
另外要配有人工光源。
低不低于3mg/L,化学耗氧量COD不高于3mg/L。
虾蟹
![虾蟹](https://img.taocdn.com/s3/m/5f537b99daef5ef7ba0d3caf.png)
第一章1、虾蟹类生物学第二章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第一节、苗种场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根据建场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幼体发育的生物学要求,设计即利于幼体变态发育又便于操作和节约能源的育苗场。
首先要考虑水质和地质条件,兼顾生物、气象、水文、通讯和交通等,甚至当地的养殖历史和发展潜力都应考虑。
(一、育苗场场址条件1、水质水是养殖对象赖以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媒体,海水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直接影响虾蟹的生命活动。
确定水质条件的优劣:一触、二尝、三闻、四观。
即用手指捻水,滑腻感强的不是好水(鼻闻有腥未、臭味的不是好水;咸而无异味的是好水);眼观水中浮游生物组成贫乏、水色异常(发红发黑)、泡沫量大且带杂色的不是好水.(正常海水的泡沫是白色。
泡沫量越大表示海水富营养化越严重)。
育苗场水质应清新无污染。
育苗场不应建在养虾场过于集中的内湾。
避开农药、造船、造纸、化工等污染源。
2、地质条件(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势、地貌、土层结构、土壤性质。
地形地势:考虑纳、放海水通畅无阻。
施工难度,地貌稳定、滩面开阔、平直。
海区选择:选择背山向阳的海区,水温较高,热量不易散发,可以减少热能的损耗。
3、水文因素包括潮汐类型、潮流速度、潮差大小、大小潮水出现的月份;波浪情况;沿岸流大小和方向4、气象条件(了解)从放苗到养成管理,直至收获,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气象因素:年最低和最高气温,各月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大小和集中季节;当地蒸发量和最大蒸发季节;风况(风力风向台风历史);沿海湿度、降霜期、寒流和日照期长短等。
5、生物环境(1)应调查该海区浮游生物的组成及随季节变化的情况。
以骨条藻、菱形藻、金藻等为优势的海区一般为育苗高产海区;以裸甲藻、原甲藻、蓝藻、夜光虫(原生动物门腰鞭虫目夜光虫科),及水生植物如沟草、浒苔、刚毛藻占优势的海区,育苗效果较不理想。
(2)活饵料资源的利用如卤虫、桡足类的分布和蕴藏量;多毛类的沙蚕;6、其它①具有淡水资源,可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淡水。
(优选)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优选)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320bf8650e2524de5187e9f.png)
腹神经节
(四)精荚的保存
在培养皿内铺消毒纱布。精荚存放时,应加青霉素 和氯霉素混合抑制药,并放入2-5℃冰箱保存。
(五)精荚的植入
需两人共同操作。一人握虾,使其腹面朝上;另 一人用镊子插入纳精囊开口,另一手用尖镊子把精荚 植入纳精囊内。每尾雌虾植入1-2个精荚或者输精管。 切勿损伤雌虾。
开放型纳精囊的精荚植入较为困难。精荚应粘贴在 雌虾排卵孔附近。
克氏螯虾受精卵孵化与水温关系
水温
14℃ 17℃ 20℃ 22℃ 24℃ 26℃ 28℃ 30℃ 32℃
历时天数 60 44 40 36 25 22 21 21 18
平均每只 0 26 59 101 128 134 127 121 106
亲孵化
幼体数
3. 日照
是指每天太阳的照射时间。日照的增加,可 刺激生物的神经系统,促进内分泌器官的活动, 加速性腺的发育。
移卵不移虾。让亲虾在池内产卵,次日清晨 放水收卵,把卵子移到新准备的池内培养。 移卵时可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了亲体疾病 的传播。
2. 抱卵式
发现抱卵的亲体,应及时移到新池内饲养, 每日换水投饵,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洗卵与卵子消毒
1. 卵子质量的鉴别
每天清晨检查。 优质卵特征:外形圆整,略呈浅绿色,卵 膜无破裂,卵粒大小正常,卵外有一层肥厚 透明的卵膜保护,卵体表面清洁,不粘任何 脏物,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正常,无畸形, 发育速度一致,幼体出膜容易。
(二)内分泌影响
x-器官抑制卵巢的发育;
y-器官促进性腺的发育。减弱x-器官功能的 方法是切除一侧的眼柄。
(三)饵料影响
营养是性腺发育的物质基础。日摄食 量可达体重的18%,生产中多喂沙蚕、贝 肉、乌贼肉、蟹肉等饵料。
第二章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1
![第二章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1](https://img.taocdn.com/s3/m/2d86ce593c1ec5da50e27099.png)
8. 水质检测设备
要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如水温计、密度 计、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溶解氧测定仪、显 微镜、解剖镜等,以便分析海水中的溶解氧、 化学耗氧量、氨氮、酸碱度、盐度、温度等水 化指标,检测水体中敌害生物,观察虾苗发育 及其病变情况。
第二节
育苗用水的处理
一、正常海水的处理 水质清净的海水只需经数小时的沉淀,再经 筛网过滤即可使用; 浑浊的海水至少要经48-96h的沉淀,再经 过砂滤或网滤后才能使用; 饵料生物培养用水必须经过砂滤器过滤, 再经煮沸或化学消毒后才能使用。
• 商品饵料(微粒、微胶 囊、微型被膜)
几种饵料合理搭配,利用营养互补,可以提高饲育 效果;配合饵料要注意颗粒大小和粘结性。
青虫 红虫
双齿围沙蚕Nereis succinea 岩虫 Marphysa sanguinea
骨条藻类
牟氏角毛藻
菱形藻
金藻
赤潮
3. 地形 背山面海。有一定坡度的岩岸沙滩 和内湾的泥质海岸都可建场,但地基必 须坚固;而且最好有天然的热源和工业 余热。(图) 4. 具有淡水资源,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水。
三、海水酸碱度的调整 对虾育苗要求海水的pH值在7.8-8.4之间。 但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和作用,pH往往过高, 甚至达9以上。长期贮存的海水也会出现上述 情况。
降低pH值的方法:应将海水经过黑暗沉
淀以减少光合作用,借助呼吸作用增大海水酸 性;也可向育苗用水中充CO2或者盐酸来增加 酸性。
四、海水中重金属盐类的调控
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一、水质检测 二、病害防治
药品:抗菌素、呋喃、磺胺、盐酸和高锰酸 钾等。
三、检查维修四大系统(水、气、热、电) 四、清池
20ppm高锰酸钾、50-100ppm漂白粉(图)
第二章 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第二章 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a7f5fe819e8b8f67c1cb9f8.png)
第一节苗种场设计的基本要求第二节育苗用水的处理第三节亲体培育第四节产卵与孵化第五节育苗池内环境因子的调控第六节对虾幼体的食性、营养与饵料第七节幼体常见病与防治第八节日常检测工作第九节出池与计数第一节苗种场设计的基本要求既有利于幼体变态发育,又便于操作和节约能源,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一育苗场场址条件水质:各物质含量应符合中国对虾养殖水质标准要求,不应建在养虾场过于集中的内湾。
海水盐度、pH(育苗用水7.8-8.4之间)。
海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选场时必须查明该海区浮游生物是组成及随季节的变化情况。
牟氏角毛藻、骨条藻、菱形藻、金藻为优势种的海区一般是育苗的高产区。
面向外海的岩岸沙滩和内湾的泥质海岸均可建场,但地基要坚固。
具有淡水资源,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淡水。
电源应充足,育苗场应设置备用发电机组。
交通方便,利于亲虾和虾苗的输送及建场和生产物资的输送。
二育苗场的基本设施与功用办公及生活设施,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系统,亲体、幼体、饵料培育室及仓库、车库等。
原则:安全生产、使用方便、节约能源、避免干扰。
第二节育苗用水的处理一正常海水的处理水质清净的海水:经数小时沉淀,再经150目筛网或菜瓜布袋或造纸毡袋过滤即可。
浑浊的海水:经过48-96小时的沉淀,再经过砂滤或网滤后才能使用。
饵料生物培养用水:必须经砂滤器过滤,再经煮沸或化学消毒后才能使用。
二盐度的调整高盐度海水:加淡水,加淡水m3/m3=(原海水盐度-要求盐度)/要求盐度低盐度海水:加卤水或食盐,海水需盐Kg数/m3=要求盐度-原海水盐度三海水酸碱度的调整降低pH:黑暗沉淀(由于浮游植物光合而使其上升);向育苗用水中充CO2;加碳酸氢钠或盐酸。
四海水中重金属盐类的调控使用螯合剂,最常用的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也可使用EDTA(,难溶于海水,使用时先用温淡水溶解后再均匀泼洒于池中)。
五海水的消毒漂白粉或漂粉精是常用的消毒剂,施药后经1-2天的暴晒或充气后再使用。
关于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课件
![关于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5f9e25763231126edb11bb.png)
16
肥塘与基础饵料的培养: • 施肥的种类:
以无机肥为主,氮肥(尿素、硝铵、碳铵) 1~2kg/亩;磷肥0.5~1kg/亩。可辅施消毒处理过的鸡 鸭粪肥30~50kg/亩。
• 饵料生物的移植与培养: 在虾池中移植有益和优质的饵料生物,对早期
虾苗的放养有利。移植生物包括藻类(波吉卵囊藻、 角毛藻、等鞭金藻等)、端足类(蜾蠃蜚)、拟沼螺、 海蝇蛆、线虫等。
18
虾苗的规格和中间培育
• 放养虾苗规格:
对虾苗放养规格要求1~1.2cm为宜,斑节虾 P10~P20的“红筋”或“黑壳”苗;南美白对虾P12~P17 尾节中间有线条“青筋”苗。
•
虾苗的中间培育(标粗):
1. 培育池面积50~100m2,或单列或利用养成池围一个塘 角。培育密度1~2万尾/m2,采用优质的高营养饵料 (如鱼糜、蛋羹等)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时间10~15天, 24小时连续增氧。 2. 淡化养殖必须经过标粗过程,采用逐步淡化的方式将 虾苗淡化到适宜的盐度并培育到2~3cm时,才可进入 养成阶段。
19
放养密度
依据不同的养殖模式、养殖技术、配套设施、 管理水平,虾类放养密度差异较大。 • 放养1~1.2cm规格的虾苗,一般来说:
潮差纳排水池:0.5~1万尾/亩;普通增氧池 :1~4 万尾/亩;高位池 :6~15万尾/亩;封闭式循环过滤池: 10~20万尾/亩。 • 近年来,虾苗放养参照台湾的养殖方法,常规池塘放 到2~6万尾/亩,高位池有的放苗高达30~40万尾/亩。 “以密度保产量”弊大于利。高密度放养虾易产生应 激反应,环境难控制;虾生长速度下降;成活率低; 病害的蔓延等。
外堤(防护堤):石或混凝土建造,高度应能防30年 最高水位加最大台风波高为限。 内堤:采用水泥护坡,防崩塌和渗漏
虾蟹养殖学(第2章)-育苗通用原理与技术-2
![虾蟹养殖学(第2章)-育苗通用原理与技术-2](https://img.taocdn.com/s3/m/5e041c14e45c3b3567ec8bcf.png)
亲虾袋和亲虾入池
目录
亲本的选择 亲本的促熟 交配辅助技术 产卵与孵化
成熟亲虾的一般标准
1. 个体大,健康无病、肥壮、活力强(高大壮)
2. 无附肢溃烂、黑鳃、黑斑、白斑(无病) 3. 卵巢肥大,充满整个头胸腔及腹部背侧。由第一腹节背面 观,卵巢与体节等宽或达4/5宽度,腹部1-3节处卵巢形成侧 突。性腺指数达15%以上(发育好)
目前育苗用水处理方法为业内通用型,暂无针对种类的特 定水处理方法。主要针对水源和原水水质确定处理方案
教学大纲
1. 育苗场的设计方法 育苗准备工作 育苗用水的处理方法
2. 虾蟹类亲体的人工促熟和精荚移植方法 虾蟹类的人工授精和受精卵的孵化方法
3. 幼体培育池内温盐光的调控,泛池的处理及赤潮生物监测与控制 虾类幼体的摄食习性、营养需求,常用饲料、投喂方法和投喂量
卵母细胞直径12-52um
雌虾卵巢发育分期—III期
外观:增粗,隐约可见 解剖:前叶侧叶肥大,前叶延 伸至眼区,侧叶向头胸甲两侧 下方延伸,膨大;后叶前端膨 大,后段细长。灰绿色到蓝绿 色。可辨别出小粒的卵粒 切片:卵巢壁继续变薄,卵巢 腔狭小;中央卵管内卵原细胞 少,卵巢内充满卵黄发生前期 和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
人工辅助技术—人工授精
何时应用? 1. 亲虾未能交配(凡纳滨对虾自然交配率仅为50-60%) 2. 交配后因蜕壳等丢失精荚 3. 杂交育种的要求 基本过程
破坏式(雌雄解剖):取出卵巢,采集卵子,人工加精 非破坏式:精荚收集,精荚保存,精子的释出,雌虾产卵 行为的观察与把握,人工授精 破坏式的技术关键 采卵位置:卵巢内vs输卵管中 (参考高连勇等,1992) 授精时间:卵子入水后5min以内(参考包振民等,1995)
虾蟹养殖学(第2章)-育苗通用原理与技术-1
![虾蟹养殖学(第2章)-育苗通用原理与技术-1](https://img.taocdn.com/s3/m/c0b455dca45177232e60a250.png)
可在室外大棚或露天土池
育苗水体10%
充气、增温设施
卤虫孵化间
设施类型
小水泥池或卤虫孵化器
单胞藻培养
二级扩培
塑料瓶式
藻类培养
卤虫(丰年虫)
供水设施
包括蓄水池、高位池、过滤池、水泵、进出水管道 蓄水池:蓄水+沉淀。自然或水泵进水;容量满足2天用水
量,设2个。 高位水池:高于用水池1m以上,50-80方。设2个 过滤池:开放式砂滤池或反冲式过滤器 管道:聚乙烯或聚丙烯管,勿用镀锌管 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活性碳吸附、化学消毒剂
主要设施及功能
育苗室、亲体培育室、饵料生物培养室 供水系统(水泵房、沉淀池、砂滤池、蓄水池及
管道) 供气系统(鼓风机及管道) 供热系统(锅炉房及管道) 供电系统(高压线路、配电房及发电机组) 库房、宿舍、办公楼等。
常年风向
育 苗 场 平 面 布 置 图
育苗室的要求
要求:光照强度可控、保温、通风 围墙砖石结构;屋顶用原色玻璃钢瓦或透明塑料
4. 幼体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卵子胚胎发育、幼体数量的测定方法;幼体健康诊断和环境因子
的检测方法 幼苗的出池与计数方法4
目录
育苗场的设计方法 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育苗用水的处理方法
育苗总体概述
育苗的工艺流程
育苗设施 的准备
亲体购入 与培育
产卵与孵 化
幼体及仔 虾培育
出苗
育苗的关键技术 1. 水环境调控 2. 科学投饵 3. 病害防治
3. 电力、热源、淡水、交通、治安
电力充足、稳定、不经常断电 配备备用发电机组 靠近地热区或工业余热区可大量节约供热成本。 满足育苗用水盐度调节、锅炉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
第二章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2
![第二章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2](https://img.taocdn.com/s3/m/8e7d4e0076c66137ee061998.png)
腹神经节
(四)精荚的保存
在培养皿内铺消毒纱布。精荚存放时,应加青霉素 和氯霉素混合抑制药,并放入2-5℃冰箱保存。
(五)精荚的植入
需两人共同操作。一人握虾,使其腹面朝上;另 一人用镊子插入纳精囊开口,另一手用尖镊子把精荚 植入纳精囊内。每尾雌虾植入1-2个精荚或者输精管。 切勿损伤雌虾。 开放型纳精囊的精荚植入较为困难。精荚应粘贴在 雌虾排卵孔附近。
三、亲虾的精荚移植
1984年,台湾水产试验站台南分所林明南首次研 究成功中国对虾精荚移植。 (一)移植时间 正式进入越冬培育期,中国对虾不再自然蜕皮。 通常在12月中、下旬至雌虾产卵前1周均可。
(二)亲虾选择
雄虾:体长12cm以上、精荚发育饱满。 雌虾:体格健壮、性成熟。 中国对虾交配最好在生殖蜕皮之后甲壳尚未完全硬 化之前进行。也可在性腺进入大生长中期至产卵前3天 内,不应在产卵的前1天进行(Why?) 南美白对虾可在产卵前两小时进行交配
第二章
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第三节
亲体培育
一、亲体的年龄和规格
虾类性成熟与年龄有关,也与个体大小有关 生物学最小型:成熟的最小个体 中国对虾成熟的最小个体:雌虾 12cm 斑节对虾成熟的最小个体:16cm 人工养殖的个体通常小于自然生存的个体
二、建立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条件
考虑虾类的生活习性:潜沙。 潜沙的好处:躲避敌害,休息和减少能量消耗。 室内越冬时,除了保持良好水质和饲料条件外,要 在池底铺沙。
3. 吸取法
用细管插入生殖孔,连接注射器,将精荚吸 出。也可用尖的镊子插入生殖孔向后伸入,夹 出精荚。
4. 电击法
利用6-8V脉冲电疗器或者内有变压器的充 电器刺激雄虾使之排出精荚。使用时,把充电 器的正负极分别接触雄虾的腹神经节及第五步 足中央,2-10s之后,即可排出部分精荚,再用 镊子拉出。
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b3e0a1c77da26925c5b096.png)
此法简便易行,现已广泛应用。方法是用酒精 灯将中号医用镊子烧热,夹烫亲虾或亲蟹一侧 的眼柄中部,待眼柄变白停止加热,放回水中, 数日后眼柄自行断落。 摘除眼柄的时间很关键, x— 器官可能对卵母 细胞卵黄的积累有抑制作用,所以在卵巢的小 生长期末或大生长期初进行手术最为适宜。
营养是性腺发育的物质基础,进入大生长期的 卵巢是卵黄积累时期,成熟卵巢可达亲虾体重 的23%,其主要成分是卵黄物质,化学成分是 卵黄磷脂蛋白,这些物质全要靠从蛋白质中摄 取,也有一小部分由体内肌肉等处积累的营养 物转化而来,所以此时应投喂富含蛋自质和磷 脂质的食物。生产中多以沙蚕、贝肉、乌贼肉、 蟹肉等为饵料,可促进性腺发育。卵巢进入大 生长期的亲体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在体质健 壮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日摄食量可达体重的 18%以上,所以,此期保证虾、蟹食物的质量 和数量至关重要。
日照是指每天太阳的照射时间,日照的 逐日增加也是春天到来的信息。许多生 物都是在春天或初夏繁殖,就是因为日 照的增加刺激了生物的神经系统,促进 了促性成熟内分泌器官的活动,加速了 性腺的发育。
内分泌器官中的y—器官和x—器官共同制约着 卵巢的发育,y—器官促进性腺的发育,x—器 官抑制卵巢的发育。所以,促进y—器官的功 能或减弱x—器官的功能均有利于性腺的发育。 目前多采用减弱x-器官功能的办法,最早采 用的办法是切除一侧眼柄,也有主张针刺入眼 球,用挤压法破坏x-器官。以上方法均可造 成创口,甚至对虾死亡。海洋所对虾组使用了 镊烫法或激光切除法,可防止体液流出,减少 细菌感染,提高了对虾成活率。
六、有害生物的处理
海 水 中 裸 甲 藻 ( Gymnodinium spp.)、 夜 光 虫 (Noctiluca scientillans) 等赤潮生物对育苗的影响 已有报道,他们不仅影响卵的孵化,也影响幼体 生存,对已进入摄食阶段的蚤状幼体毒性扰甚, 所以,在上述有害生物量较大时应予以消除。使 用含氯消毒剂不仅可杀死赤潮生物,还能破坏溶 于水中的有毒物质。有人用2×l0—6的硅酸铜将裸 甲藻杀死,再用( 5 ~ 10 )× 10 - 6 乙二胺四乙酸 钠螯合铜离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含有毒素的海水经过活性炭、沸石粉和麦 饭石过滤,均有去毒或减毒的作用。
第二章 虾、蟹育苗原理与
![第二章 虾、蟹育苗原理与](https://img.taocdn.com/s3/m/71f3078dec3a87c24128c402.png)
三、育苗用水处理
1.正常海水处理:沉淀-过滤-消毒
2.盐度的调整:添加淡水或卤水调整 3.酸碱度调整:对虾育苗用水pH:7.8-8.4。 可向海水中加NaHCO3和盐酸等来调节
三、育苗用水处理
4.重金属盐的调控:用EDTA、EDTA-2Na、腐
植酸 5.海水消毒:漂白粉、漂粉精等。有效氯 1.0ppm可杀死99.1%的细菌。 6.有害生物处理:
六、受精卵孵化
1.孵化方法: 幼体培育池孵化 孵化桶孵化(8000万粒/m3) 2.管理: 控温: 充气:不宜过大 水质:每天换掉部分水,并吸掉死卵
第三节 对虾幼体的食性、营养与饵料
一、虾类幼体的摄食量
1.摄食数量
最大密度
最大吸收率
最适密度
2.消化速度
二、常用饵料的饲育效果与评价
1.骨条藻类:常用的是中肋骨条藻
2.菱形藻:最常用是小新月菱形藻 3.三角褐指藻:
二、常用饵料的饲育效果与评价
4.牟氏角毛藻:
5.金藻类:无细胞壁,
6.光合细菌:净化水质、营养丰富
二、常用饵料的饲育效果与评价
二、常用饵料的饲育效果与评价
7.酵母菌:辅助用
8.轮虫:
9.卤虫:虾类蚤状幼体第三期开始投喂
10.自制饵料:蛋黄、豆浆、蛋羹、碎蛤肉、 毛虾粉等 11.商品饵料:微粒、微胶囊和微型被膜
一)、无节幼体培育
1.投喂种类、数量:不投喂。 无节幼体发育Ⅱ~Ⅲ期,接种单胞藻类。接 种量为1~2万个/ml, 2.预防疾病:幼体真菌病,在无节幼体4-5期施 药1-2次 3.日常检测工作:幼体数量、环境因子测定和健 康诊断
二、幼体培育
二)、溞状幼体培育 1.投喂种类、数量: 池水内单胞藻密度:15万个/ml左右。 蚤状幼体第二期时适量投入轮虫, 第三期时可投喂少量刚孵出的卤虫幼体。 2.预防疾病: 3.日常检测工作:
虾蟹育苗(下)
![虾蟹育苗(下)](https://img.taocdn.com/s3/m/acf170764b35eefdc8d33371.png)
4.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是一种个体很小的单细胞角毛藻类,由 于具有四根角毛,所以很容易被虾、蟹 幼体捕食,其适温为25~30℃,适盐范 围为10~28,很适于向对虾幼体培育池 中接种培育,是对虾幼体理想的饵料。 另有细质角毛藻(C. gracilis)也是一种 优良的饵料生物。
卤虫卵的孵化最好用锥形底的卤虫孵化桶,也 可用锥形底水泥池或平底池。孵化池内应有充 气设备,水温控制在25~30℃,待卤虫孵出一 定数量时,停止充气,等卵壳下沉后由中层排 水,用滤网收取卤虫.未孵化的卵还可加入海 水再孵化一次,以提高卤虫卵的利用率。收集 起来的卤虫幼体充分洗涤后,最好用100×10 -6的福尔马林消毒5~10min,然后再投喂。因 卤虫幼体的营养价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故应及时投喂。
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其需要
量分别是0.7%、0.8%、0.9%、0.9%。虾蟹 类食性基本一致,所以以上研究结果也适用于
其他虾蟹类幼体。
三、常用饵料的饲育效果与评价
虾、蟹幼体培育的常用饵料可分为活体饵料与 非活体饵料两大类。活体饵料是指海水中天然 生长或人工培养的微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 物。非活体饵料是指人工制做的饲料。活饵料 具有不污染水,营养全面井具有某些生理活性 物质,是虾蟹类育苗最理想的食物,但是人工 培养活体饵料需增加许多设施及培养繁殖所需 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常因某些因素掌握 不住,生产不稳定而难以满足需要。
8. 酵母苗也是近年常用的虾类幼体饲料。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 生理活性物质。常用的有鲜面包酵母, 啤酒酵母及活性干面包酵母。由于其脂 肪酸蛆成满足不了对虾幼体需要,仅能 充当辅助饵料,食母生和干酵母也是育,因其前端有 一纤毛构成的轮盘,故称轮虫。近海有多种轮
虾蟹养成原理与技术-2
![虾蟹养成原理与技术-2](https://img.taocdn.com/s3/m/cd4646e3960590c69ec376cf.png)
对养殖生产来说是不利的。造成池水分层的两个主要 原因: 盐度+温度 两者的变化可引起池水密度的变化
池塘水体对流 运动模式
温跃层
温跃层
盐度导致的分层
理论的应用
虾池放苗早期使用增氧机,主要作用: 1、促使池水的上下混合对流,有利于培养水色; 2、在早春季节有利于提高底层水温(白天开增 氧机,晚间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3、改善底层水的水质条件(尤其是溶解氧、氨 氮、亚硝酸盐氮)
(阴雨天)。 • 两者之比值,南方40%,华北50%,西北65%。
海水中的光照变化特点
2、池塘的补偿深度
•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光合作 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浮游动物) 呼吸作用的耗氧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 池塘生态环境的恶化的本质:池塘物质循环的 某一环节受阻:
①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或数量太少(浮游动物太多), 导致产氧量减少,无机营养盐大量积累
②微生物的缺少或溶氧水平过低,导致有机物氧 化分解受阻,发生有机物的大量积累。
③溶氧水平过低,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形成大量 对养殖动物有毒害作用的中间产物。
Keynotes
(2)氨:
负面:氨对水生动物的毒性很大 正面:是浮游植物、藻类最易利用的氮源 关键:掌握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将有害 物质转化成有用或无害物质
氨的来源:
①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产物 ②含氮化合物的反硝化还原 ③水生动物的排泄物 ④无机氮肥的施用 (尿素、碳酸氢氨、硫酸氨) 氨的毒性:与温度、pH值成正比关系
低,下午日落之前最高,生产上要求日变幅要小于0.5)
③ pH值具有垂直变化特点
虾蟹养殖基础知识—虾蟹类育苗基础知识
![虾蟹养殖基础知识—虾蟹类育苗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b917c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2.png)
01Part One
育苗病害防治
宿主
病原
疾病
环境
幼体常见病与防治对策
• 病毒病 • 细菌病 • 真菌病 • 其他病害 • 防治策略 定期用药/对症用药
洗卵、消毒、改善环境
• 使用药物注意事项
• A、用药量要适当 • B、疗程要充足。 • C、掌握用药的时间和时机。 • D、要注意理化环境因数对药物的影响。 • E、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 出池前的调整 • 出池时机 • 计数
• 容量法 • 重量法
育苗池
集苗
计数
定容
称重
常用计数法
• 1、直接计计数法 • 2、带水容量计数法 • 3、无水容量计数法 • 4、带水重量计数法 • 5、无水重量计数法
虾苗包装与运输
包装: 塑料袋、充氧 水1/2+氧气1/2 10000-30000尾/10L
轮虫的培养与应用 数量 培养:常规/集约化 强化:藻类/营养添加 投喂:时机/减少病原 冷冻轮虫的应用
轮虫生产
卤虫应用
影响卤虫孵化率的因率
• 1、温度 • 2、盐度 • 3、解氧 • 4、光照 • 5、卤虫卵的消毒(卤虫孵化的溶器,卤虫收集) • 桡足类 消毒,处理 • 枝角类 • 裸腹蚤(人工培育)
环境因素检测
• 1、水温 • 2、水化学因子: • a、S • b、PH • c、化学耗氧量 • d、物物耗氧量 • e、H2S
生物环境的检测
• a、病原微生物 • b、浮游植物 • c、原生动物
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
• 泛池 • 有机物过多
附着基
虾蟹增养技术
01Part One
浮游植物
人工培养 浮游动物
虾蟹养成原理与技术-4
![虾蟹养成原理与技术-4](https://img.taocdn.com/s3/m/dc61f5bbf12d2af90342e650.png)
日常观测与管理
1. 巡池与记录 至少在黎明、傍晚巡池检查,要做到勤、细 ① 勤观察:早晨、傍晚、雷雨前后,投饵前后观察水质、对
虾活动、数量变化等 ② 勤清除:清楚害鱼,赶鸟,除杂藻、污物等 ③ 勤检查:饵料质量、闸门、闸网、堤坝安全 ④ 勤记录:对虾摄食情况、生长情况、定时测量记录,做好
池塘日志 细:注意各种细微变化和迹象,及时发现问题,如水位、水 质、对虾摄食、数量的变化
• 环境污染因素:排泄物、残饵、饵料溶出物、 生物尸体
• 影响:轻者影响虾的生理功能,降低摄食量 和生长速度,重者造成对虾的中毒死亡;
• 环境恶化,对虾体质变弱,抗病能力下降, 病原生物的增多,使对虾更易发生病害。
1、换水及其前提条件
换水是改善水质最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在正常 情况下,池塘的换水量与生产力成正比。前提:
次数 1-2次/天 3-4次/天 4-5次/天 5-8次/天
4次:6:00 10:00 19:00 22:00
6次:4:30 6:00 10:00 20:00 21:00 23:30
早上、傍晚投饵量大,其余时间量小些
日本对虾:前期 早上和日落投喂
中后期昼伏夜出,日落后投一次50%,3h后35%,半夜15%。
止状态下1.5h内保持完好形状不散开) ⑥ 各种营养成分的配比与对虾需求的营养配比相
接近,饲喂对虾的饵料系数低
饵料的加工处理
直接投喂 配合饵料、小型甲壳类、小型薄壳贝类
斩、剁、轧 鲜杂鱼,用剁鱼机剁成小块 大型厚壳贝类,用轧螺机轧裂 冷冻鱼,解冻后斩开
对虾对饵料的喜好
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 水生动物>陆生动物 贝类>甲壳类>鱼类 活>鲜>冻>熟>干
第二章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3
![第二章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3](https://img.taocdn.com/s3/m/f6807d42be1e650e52ea9980.png)
三、健康诊断
*原则:根据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及游泳特征, 原则:根据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及游泳特征, 活动状况。 活动状况。 *目检健康的虾幼体的特征:附肢干净、游泳有力、触 目检健康的虾幼体的特征:附肢干净、游泳有力、 底反弹,趋光性强。静水时,多位于水的上层。 底反弹,趋光性强。静水时,多位于水的上层。 *从体色观察:正常虾体色透明,呈浅黄褐色。病虾体 从体色观察:正常虾体色透明,呈浅黄褐色。 色素往往增多,使身体变黑、 或肌肉变白。 色素往往增多,使身体变黑、红,或肌肉变白。 *从摄食情况观察:胃肠是否饱满。对虾类在蚤状幼体 从摄食情况观察:胃肠是否饱满。 阶段,其摄食后,在肛门上可见拖挂的粪便。 阶段,其摄食后,在肛门上可见拖挂的粪便。 *挂脏。 挂脏。
四、自身污染的调控
*污染来源:排泄物、多余的精卵液、死亡个体、 污染来源:排泄物、多余的精卵液、死亡个体、
残饵、滤水袋中的生物尸体。 残饵、滤水袋中的生物尸体。
*调控方法:适量投饵、换水、吸污、砂滤池的冲 调控方法:适量投饵、换水、吸污、
洗和除污。最根本的还是工艺技术上尽量减少污染。 洗和除污。最根本的还是工艺技术上尽量减少污染。
六、充气的作用与方法
作用
促进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促进水中有机物的分解,防止有机物厌氧分 解产生有毒的中间和终产物, 解产生有毒的中间和终产物,具有保护水质和 改善水质的作用。 改善水质的作用。 防止有机颗粒和人工饵料的下沉。 *防止有机颗粒和人工饵料的下沉。 可使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凝聚为有机碎屑, *可使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凝聚为有机碎屑,把 不能利用的有机物转变为可滤食的碎屑饵料。 不能利用的有机物转变为可滤食的碎屑饵料。
第二章 虾类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第五节 育苗池内环境因子的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饵料培养室
11
饵料培养设施之---卤虫孵化桶
12
4.供水设施
13
埋管式取水
栈桥式取水
14
海区
泵站
>3m
滤水涵管 >1500m
海区进水渠及泵站示意
池塘
15
水泥式蓄水(沉淀)池
16
供热供气系统
17
三、育苗的准备工作 • 1.育苗池的准备 • 2.仪器工具的准备 • 3.常用药品的准备 • 4.饵料的准备 • 5.技术培训
要,采用工业化手段,满足亲体性腺发育、胚胎发育及幼 体变态发育的生理需求,保证幼体顺利地变态发育,成为 可供养殖的虾苗、蟹苗。
3
4
• 育苗工艺流程: 育苗设施的准备、亲体的购入与培养、
产卵与孵化、幼体培育及出苗。 • 关键技术:
水环境调控、科学投饵和防病。
•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
9
❖育苗场的布局和设施
育苗区主体: • 三种车间:亲体培育/幼体饲育/ 饵料培育; • 四个系统:供水/供电/供热/供气。 育苗区布局: • 原则:安全、方便、经济、减少能耗。
• 亲体培育、育苗、 饵料培育应安静、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 供水系统除从海区提水外,尽量保证自流自排。 • 热、电、气安排在育苗区的下风处,其工作间尽量集中。
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
(尖鼻虫、残沟虫)
多纹漆沟藻Gonyaulax polygramma
Oxyrrhis marina
长崎裸甲藻Gymnodinium mikimotoi
27
海洋尖尾藻 异养 18um
28
29
尖鼻虫危害
• 影响卵的孵化、幼体发育 • 尤其对刚进入摄食阶段的Z毒性更大,使幼体停止
5
• 因此虾蟹类育苗: 既需要周密而详尽的总体计划 又需要随机应变灵活的技术措施和认真负责的管理工
作,以保证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 • 各种虾蟹类育苗技术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在此讨论各种虾蟹类育苗的共同原理和技术。
6
第一节 育苗场的基本要求
一、场址选择 • 1.地理位置 • 2.水源与水质 • 3.浮游生物 • 4.电力与热源 • 5.淡水条件 • 6.社会条件
35
• 卵子激活:遇到海水(Mg²+、Ca²+)后即被激活 • 刚产出的卵子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的前期或稍晚,
被激活后开始了继续成熟分裂;接着卵核完成第1 次成熟分裂,排除第1极体;然后,进行第2次成 熟分裂,分出第2极体(在围卵膜内)。 • 精子激活:被卵子皮层反应释放出的某种活性物 质激活。 • Ca²+ 在无精子情况下,还需其协助激活。
4、重金属的调控
• 一般用浓度4~6 x 10-6 的EDTA-2Na螯合剂螯合重金属。
5、海水的消毒
药物消毒: • 氯制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类、甲醛、碘制剂(
碘伏/季氨盐碘)等; 物理消毒:紫外线发生器 生物消毒:蛭弧菌、光合细菌等
育苗用水中的主要敌害生物及危害
26
沟腰鞭虫(膝沟藻)Gonyaulax grindleyi
18
第二节 育苗用水的处理
• 1.正常海水的处理 • 2.盐度及离子比(主要指地下卤水)的调整 • 3.PH调整 • 4.海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调控 • 5.海水的消毒 • 6.有害生物的处理 • 7.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等的处理 (可以有,但过多应
处理---如 藻类净化等)
19
海 区
提水 沉淀池 48~96hr 过滤池
第二章 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1
概述
1.我国虾蟹类育苗发展概况 • 对虾育苗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 • 历经土池育苗-网箱育苗-水泥池育苗-80年代突破
工厂化育苗,彻底解决了虾类养殖对苗种的需要。 • 开发新品种虾类育苗技术 • 蟹类育苗:河蟹……
2
2.工厂化育苗 • 定义:是根据虾蟹类繁殖特点及胚胎、幼体变态发育的需
育苗池
预温池
pH、S etc
消毒
预处理池
重金属
育苗用水的一般处理流程
20
1、沉淀与过滤
a. 天然水域常受径流、降雨的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大,有机物 和悬浮物多,所以一般育苗场均建有沉淀池贮水。沉淀池可选 择土池或水泥池。
b. 育苗用水经沉淀后需要过滤消除杂藻、有机物、敌害生物。虾 蟹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二级过滤后方可使用。
70cm 30cm
…………………………………………… …………………………………………… …………………………………………… …………………………………………… ……………………………………………
………………..
过滤池结构图
细砂层(0.1~0.2mm) 粗砂或活性碳层(1~2mm) 砾石层 贮水层
21
2、盐度的调整
• 不同种类的虾蟹育苗对盐度的有不同的要求: • 对虾25~32;蟹类13~17;河蟹8~25;罗氏沼虾8~15。 • 盐度突变不得超过± 2。
3、pH值的调整
• 虾蟹类苗种要求水的pH值为7.8~8.4,天然海区的pH值一般过 高,可采用黑暗沉淀的方法降低pH值; pH值过低时可用生石灰 提高(海水系统复杂,缓冲能力强,调控效果短暂有效)。
7
1. 海区的条件:盐度25~32,最低不低于20;pH
值7.8~8.4;水交换好、无污染;底质以沙质或礁 石为佳;藻相以硅藻优势、甲藻少;
2. 场基坚固,抗风能力强; 3. 淡水水源充足 4. 电力、交通便利。
8
二、育苗场的基本设施 • 1.育苗室或塑料膜大棚 • 2.育苗池 • 3.饵料培养室 • 4.供水设施 • 5.消毒设备 • 6.充气设备 • 7.增温设备 • 8.供电设备
摄食,麻痹而死。 • 蓄水池:漂白粉10~15(或硫酸铜2,再用钠盐5个
络合)ppm
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亲体培育
1.亲体的捕捞与运输 2.促熟
31
32
第四节 产卵与孵化
一、产卵的类型与方式
对
虾:
• 1.产卵类型:直接产于水中、斑抱卵于腹部 龙
• 2.产卵方法:
节 对
虾 孵
• 亲体密度
虾
卵.f
的
lv
• 水温控制
繁
• 卵子或胚胎的检查
殖. flv
• 移置亲体或集卵
• 产孵池的清理与消毒
• 影响亲体产卵的因素
33
二、卵的受精与人工授精
1.对虾卵的受精 • 卵子的激活---激活反应(皮层反应) • 精子激活与受精
34
卵子激活反应的生物学意义
1. 激发处于减数分裂中期的休眠卵,使其继 续分裂;
2. 在卵子周围形成围卵膜; 3. 激活胚胎发育所需的生物合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