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三年之丧-恻隐之心
孟子“四端”的经典意义
孟⼦“四端”的经典意义孟⼦“四端”的经典意义(根据2015年11⽉讲座稿整理)提要:孟⼦讲“性善”,不是指“⼈⼈⽣⽽唯善”。
关于这⼀点的争论,缘起于对“四端”的误读,本⽂将具体讨论。
孟⼦指出“⼈之异于禽兽者⼏希”,就在于能够经由“四端”的显现,反⾝⽽诚以上达“不忍⼈之⼼”的圣贤君⼦之道。
⼈⼈皆有这样的本质和潜能,叫做性善。
⼤家好。
今天的⼈⽂讲座,让我们⼀起来解读孟⼦关于“四端”的论述,了解孟⼦其⼈其学。
⾸先,要简单介绍⼀下孟⼦“四端说”的背景。
孟⼦名轲,⽣于公元前390年,是邹国(后来并⼊鲁国)⼈。
根据元⼈程复⼼撰《孟⼦年谱》,其时距离孔⼦去世(479 BC)已经89年。
很多⼈都听到过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
据《史记》,孟⼦⼩的时候,家在墓地附近,孟母看到孟⼦总是和邻家孩⼦们模仿丧葬游戏,认为不利于孟⼦的成长,于是搬家。
第⼆次住在集市附近,孟⼦常和买卖⼈游戏,孟母认为不利于他的成长,于是⼜搬家。
第三次住在学宫附近,看到孟⼦模仿礼仪规制,孟母⽅才满意了。
在母亲督促下,孟⼦“旦⼣勤学不息,遂成名儒”。
[注]孟⼦师从于⼦思(孔⼦的孙⼦),传承孔⼦之学,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善以譬喻说理。
也有关于孟⼦师承的不同说法,⽐如《史记》说是学于⼦思门⼈。
孟⼦四⼗三岁(公元前347年)因齐威王之招到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开始了游说诸侯的旅程。
他这⼀去,就在齐国住了三⼗多年。
孟⼦出世的时代,正值齐国重视申不害为代表的黄⽼法家思想、纵横家兵家、和杨墨学说。
《史记》说:“当是之时,秦⽤商鞅,楚魏⽤吴起,齐⽤孙⼦、⽥忌。
天下⽅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赵岐也说:“(孟⼦)以儒道游于诸侯。
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 《孟⼦题辞》所以孟⼦在齐国待了⼆⼗年,被认为是“迂阔于事”,很少有说话的机会。
到了六⼗三岁,孟⼦回到鲁国为母亲守丧三年。
丧满以后,孟⼦周游宋、滕、魏国,七⼗⼆岁再回到齐国见齐宣王。
e听2022说模拟试题20答案
e听2022说模拟试题20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从南北朝至晚唐宋初,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其规模、造诣不足以和希腊雕塑艺术。
在此期间涌现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大型雕塑群,并无一不想今天的艺术家们。
可是,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对这些艺术作品却。
a.并肩望洋兴叹视而不见b.并肩赞不绝口侧目而视c.比肩赞不绝口视而不见d.比肩望洋兴叹侧目而视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生的已经开始总是在脊梁中,脊梁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就是那座谜样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b.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c.雅舍地势较低,得月较先,看看山头调侃月,红盘乍坑口,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莫怪无不悄然!d.江南小镇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3.以下交际用语采用不得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为了方便请教,想惠存您的电话号码。
b.摄制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感谢您的鼎力相助。
c.令郎天资聪颖,他日定成国家栋梁。
d.小店刚刚开业,热烈欢迎各位大驾光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至了天池,有人脱口说道了一句:“春水碧于蓝。
” 。
这样的风景就像是在明信片上看见过的一样。
①它们长得非常整齐,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
②天池的水,就是碧蓝碧蓝的。
③池水极平静,雪山和塔松倒映在池水当中。
④上面稍远处,就是雪白的雪山。
⑤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塔松即云杉。
a.②①③⑤④b.②④⑤①③c.③②④①⑤d.③④⑤①②5.某校文学社准备编写一本散文集,挑选了三组散文,要为每组散文报一个专题名称。
所报名称与各组散文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驻跸黄鹤楼》《雨中访华滕王阁》《又至虎跑泉》《观壶口瀑布》第二组:《菜畦蝴蝶飞》《耕牛的背影》《袅袅炊烟升起》《麦苗青青》第三组:《传统团圆饭》《美好在元宵节》《盛开的酥油茶》《洁白的哈达送给你》a.亲近自然儿时回忆美好生活b.行万里路儿时回忆起洒脱人生c.行万里路田园风光美好生活d.亲近自然田园风光洒脱人生二、文言文阅读(19分)写作下面的文言文,顺利完成6~9题。
诸子百家
百家讲坛之诸子百家第一部:实话孔子(夫子何人)01.君子不器,君子求道,夫我则不霞(不要老和别人比)(君子不能是定性的干某事)(多看别人的优点,少看别人缺点)吾少世贱,故多事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成就了也不鄙视自己曾经的错误)好学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子贡学无常师才叫大师(有容乃大,兼收并蓄)(可法自师,别人是可以学习的)《孔子的智慧》——林语堂“执御手,执射手,吾执御矣”——“通才”好学,博学,治学——“悟性”闻一知十,举一反三数据程序编程序的程序“一以贯穿之”——基本观点,方法,内在逻辑纲举目张政治学实践伦理学02.学优而则仕“贫而无滔,富而无骄”——避免不应该做的“贫而乐,富而好礼”——做了应该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待价而沽”——等好买主“宝刀赠烈士,货卖与识家”“识货比价高”夫招我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实现政治蓝图士人——庶人做官(2)实现学术主张君子——小人(3)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无人生价值(1,做官;2,做学问)☆天下有道(政治清明)(政治文明)☆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取之有道(不跑官,要官,巴结权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有原则)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真诚)(真实和热诚)03.君子固穷“三有一懂得”——“有准备,有想法,有策略”;“懂政治”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施政纲领:官要做,公更要保“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危(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违背良心的事不能做,惹事的话也不要讲”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他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康德“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好从事而丞其事,可谓知乎;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吾想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分配不均:分配合理≠平均主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贪)04从政————为政——————施政做官影响参与政治影响政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越位操作≠不关心政治)夫子,温,良,恭,俭,让,已得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君子远其子通过教育消除差别有教无类:有教则无类,通过教育消除差别有步骤的诱导(教育)学习的目的是:要学会去应用,学以致用君子周急不添富(雪中送炭(可);锦上添花(不可))公款不可私用仁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知识当中获得快乐”“安贫乐道”“别人叫气不嫉妒,自己贫穷不苛求”“性格决定命运”“察其言观其行”“人格魅力”“真实”“会开玩笑”“唱歌”富创造于传播之中第二部儒墨之争《墨子》仁——爱人智——知人“用正确的方法代替错误的方法,就能改正错误”礼(理)——直——正确“举直错诸桎”克己复礼——亲自去实践三年之丧是三年之爱的回报;爱是必须回报的为人由己,己由乎人哉(要成仁爱之人要靠自己)“找回爱心”“亲亲爱爱”——父母,兄弟直:(心里的真实)(人心是最可靠的)(子为父隐)兼爱:(象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摆事实,讲道理,出主意,做实验我爱人人,人人爱我;上行下效孔:亲情,仁爱,有等级有差别的爱墨:无差别的爱爱是无私的“会叫的狗不咬人,不会叫的狗会咬人”“说大人先貌之”“不直,则道不现”——孟子人知之,亦器器;人不知,亦器器(理解也快乐,不理解也快乐)尊德乐义(尊重道德,乐于正义)得志,则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修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润物细无声孟——一洗风马空老吾老,及吾人之老幼吾幼,及吾人之幼功利还是仁义鬼神还是天命君权还是民权义——利(道德与功利是可以为一体的)孟子——可能性(道德必须符合人性)墨子——超越性(道德超越功利)道德的根本(保护每个人的利益,自功利的)“诚信”就是放弃眼前的小利益,追求长远的大利益道是放弃功利追求道德的高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兼爱以专制行兼爱(×)尚同民权>政权>君权保证基本生活一,关注民生,与民同乐关注弱势群体追求社会的共同价值与民同乐二,了解民意,尊重事实三,尊重民权,对等交流“人无信则不立”兴天下之利,废天下之害“历史喜欢开玩笑”政治利益精神权利第三部儒道之争做什么,怎么做做还是不做做事——————哲学指导⊙有药可救无药可救⊙拯救天下拯救自己⊙积极有为消极无为口不能乱开(头部可以乱开)杨朱:局部不可小看别把小民不当人个人与社会的对策:谁也不能损害谁无利而无不利老庄老子《道德经》不可“小人得志”重视爱护自己超过重视爱护天下的人“正言若反”明道若味,进道若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爱护天下从爱护每个人开始(先拯救自己再拯救天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就不珍惜他人的生命各尽其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现实不好————找出路反对折腾————不要瞎折腾“最好的管理是看不见的管理”“器不利,心不成,然心若成,则器也利,事也成”成心——利器——事成2009.1.22老子: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任务重,责任大;不要炫耀,不要耍小聪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虚——静——淡)追求动作,成就感积极和消极是对等的有为的背后是多欲“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难得糊涂(愚君愚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抄书,做笔记的重要性”“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文字纪念品的重要性“细雨骑驴入剑书”——乐趣,情调“科学”≠“幸福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双刃剑科学不是万能的,“幸福感”需要通过人文科学(哲学)来解决浑浑噩噩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无为——最高真理☆虚伪☆违背人性☆破坏天性人性是天然的,自然的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存在的方式“越是没有越是需要”上德不德是以有良(越想有你就越没有,你越怕没有,你就越会没有)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得(如果你不怕没有,你仅而不会没有)(放松心态,容易得矣,越想越换)上德——无为无以为(不尺也不想做)——上仁(做,但不想作)下德————上义(又做又想做)——上礼(不但自己做,还找别人做)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道而后德老子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德●直●得(德是从道那里得到的真理)(德是从道那里得到的东西)(道是能给德得到的东西)道——规律德——方式道: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德: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式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道,道不可说,起源是无)(无是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得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即隐,天下为家道——德——仁——义——礼(退步)情到深处人孤独人死——回归天地之间,如四季交替老子●无为而治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后发制人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弱能胜强装傻,不弱善为士着,不武善战者,不怒(示弱,使敌方生气,然后使之泄气)善胜敌者,不与权谋: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为了有为,先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装蒜,装孙子)(越能装,越能胜)(假无为)(越想得到越得不到)以无为求有为(老子)“有所取为才能有所为”潜高靠不住,透彻靠得住庄子以无为求无为(庄子)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人生体验和感悟的哲学(庄子)以无为求有为(墨子)以有为求无为(禅宗)古无为,道无为,天无为(人不满意现在会回到从前)记忆是经过筛选的(好处记住,坏处忘记)贫穷落后——万恶之源发展才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君无为则民有为”“小政府大社会”远古“君不治则民自治”“政府不要过多的干预”近古“君不给则民自足”与时俱进道是规律,德是方式道是远古,德是近古儒永远现实道是理想,德是现实道永远理想规律高于方式,取道不取德道家大气(要做就做最好)儒家实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做决案——(不做最好,做最不坏)☆——《撑死了会坏到什么地步》☆尽量去做好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儒家:拘礼救命救不了补补身体☆做人学道家(做人大气点好,不要斤斤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不要一点点事情就想不通,生闷气,发牢骚)☆做事学儒家(做事要实在,不能夸夸其谈,好高骛远,能做多少做多少,点点滴滴做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社会有问题,我们要挺身而出)社会责任感,不能都去做隐士(真隐士,假隐士)(没有人做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也不能做了)“有为而无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我作为一个君子,我应该推行道,这是我的责任,我的义务,我的使命”“很多事情非人力可为,可能做得成,也可能做不成”“不求如愿,但求心安”“只考虑责任人”道家:无为而无求(无求同于道)互补儒家:有为而无求第四部分儒法之争01血染的思想“你非常想得到的东西,你可能很珍视,你一下就得到了,就不当回事了”——秦王与韩非作法自毙◎公正严明◎立法太严◎不畏权贵◎执法太酷◎血荐新法◎不容置疑玩刀者自杀(眼光要放长远,重视五年,十年后的利益)尊重君主消灭五害(儒生,侠士,食客,纵横家,工商业者)防范臣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为天下人谋福利)每个人都幸福,天下才幸福——《道家》(为天下谋)孔子尊君不唯君孟子贵君墨子:天下立场——为天下谋杨朱,庄子:个人——天下孔子:君主——天下韩非子:君主——君主●有职业道德好法家代表“谋士”●懂行,懂权谋(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主张一定要有用◎三家理想主义,法家面对现实◎三家复古守旧,法家与时俱进“对口”“管用”帝道王道霸道商周齐晋最好的现实的理想的守株之类也(主张回到过去)(时代发展到哪一步就要根据当时情况全新设计制度)◎面对现实⊕查户口士◎与时俱进管仲的霸道⊕定编制农◎“横行霸道”⊕实行军管工◎“两面三刀”商法家:行政管理学派——权谋家刑觉罚奖德(威胁)(利诱)——(两面)势权势,地位术权术(手段)考察利害关系(对谁有利,对谁有害)犯罪动机(1)明文规定(不随口说)法(2)官方制定(3)公开宣布法公开,术不公开(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势立威,术驭臣,法制民(赏罚分明)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人与人利害(无功不赏,功高盖主)算计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男子五十好色,女子三十不可看温柔——儒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执着——墨子(丑陋的,丑恶的,冷酷)浪漫——庄子《人与人之间是有爱的》“想做与不想做的原因是有盼头和没盼头,也就是那个希望”热情的人救世冷峻的人旁观功利主义过度的包装是不好的(买椟还珠,内容,形式)以功利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质犹文也,文犹质也,虎豹之鞍犹羊之鞍?“君子没有自己的修饰,没有自己的文采和小人有区别吗”(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冰碳不同器而久,赛墨不养而时色(内容形式不统一)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一个人最美好的东西是不需要修饰的”“人心,人性,人情”抽象的谈人生人的动物性人性是道德的基础人性是向善的(人往高处出走,水往低处流)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可以为善,乃所谓善矣“人性向善”——可能性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的——羞恶之心同上义人的社会性四——恭敬之心同上礼性——是非之心同上智性天生(自然属性)伪人为(社会属性)人之性恶,其善伪者伪也(自然属性是恶的,由于后天的改造才向善的)一等人(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二等禽兽(动物)有知而无义三等草木(植物)有生而无知四等水火(无机物)有气而无生人高贵在道德“非特以为其二足,而无毛也”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道德(有情有义)人性有恶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人为什么要有礼乐,为什么要有道德,因为他的天性,他的自然属性,他的动物性是恶的,如果不用社会性去改造他,人就会变成动物,人要是变成动物,就活不下去了(力不如牛,走不如马)分秩序人能群:人靠什么结成社会义道德礼同上乐心情舒畅礼乐伪(帮助人结成群)“儒家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把质地不好的通过改造会变为优秀的方法,这是它能胜出的原因”——感想涂之人可以为高(普通人)荀子(防范作恶的可能性)火强制刚性孟子(引导向善的可能性)水柔性自觉立君士之势以临之君权明礼仪以化之礼仪以德治国起法正以治之法度重刑罚以禁之刑罚“法制”以刑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觉遵守道德法令用行政命令来引导,用刑事惩罚来规范,人民不会犯罪不敢做坏事(治标不治本)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仪来规范(标本兼治)利害使然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去人的本能(趋利避害)利巨大或害巨大,道德不起作用严其刑,峻其法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不怕人民不服从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不怕君主没能力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不怕官员做坏事侍人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教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设计政治制度的时候,要让所有的人都干不成坏事做假,做秀,做伪圣贤的设计制度——儒家(伪君子)设计制度不能追求最好,要追求最不坏——法家(设计高标准,执行了可得中等水平)按孔子的主张去做:所有的人变成好人伪君子按法家:表面遵纪守法,实际各心怀鬼胎兼取儒法,杂用王霸道法术,不治道,(杀人不手软,忽悠用仁义)(统治有面纱)◎是什么◎为什么“不要把自己变成怨妇”◎怎么办第五部分前因后果一个君子,应该做好自己的学问,掌握真理,但未必人家都能接受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即臣大修而不用,是与国者之丑也练好自己恶武功子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战士的想法)磨好自己的刀子子贡:商人的思路(成交,讲价:先抬价,再压价)孔子(人可以讲价,道德不可以讲价)颜回:官员,领会领导的意图,举一反三,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明知故问,知其不可而为之,要说法找问题,问反对派儒者不可用晏婴令尹:是可忍,孰不可忍礼乐不可复兴02.以人为本殷商(人牲,人殉)——(不把人当人)把人当人把神当人统治依据信鬼神天不可信,我道德政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与天的关系)神聪明正直而查也(人与神的关系)祸福无无,惟人所召(人与命的关系)天人神命(主动权在人手中)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借鬼神来团结凝聚人心)可谓知也崇拜和信仰的对象(→中介←)凝聚族群的力量圣人崇拜(大贡献,大发明)武圣人——关羽圣人(人伦之至也——最有道德的)义薄云天精忠报国道德崇拜把人当人→人道主义以人为本把人当神→道德精神把神当人→理智态度中国人没有宗教崇拜(不需要宗教)03新文化与新制度夏→信天命(近鬼神而远之)商→重鬼神(吓唬)周→天不可信礼乐文化与礼乐制度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圣人⊙殷商的教训德→得⊙统治的需要以德治国“德”→支撑点(礼乐)礼→维持秩序五服(丧葬制度)⊙“序长幼,明贵贱”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礼→(等级)男尊女卑儒家最糟糕的(等级制度)伦(秩序);伦理,礼法,理智,仁爱“人人生而平等”不爽→等级制度乐(音乐使人快乐)1,宣泄不爽调节不快,调节不爽 2,调节功能3,情感传达功能乐统同对立统一礼辩异相辅相成一个核心,两个支撑点(以德治国,礼乐辅助)礼乐皆德,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礼,乐做得好→有道德有道德→德人心→得天下(思想成熟)☆(心智的成熟)04命运呼叫转移封建会崩溃,为什么会实行宗法封建制:建国,立家(分权制),自上而下,层层转包(家天下制宗法制: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长子制;父家长制礼乐制:仁(相亲相爱);德(互帮互助);礼(长幼有序);乐(其乐融融)(都是月亮惹的祸)同一国家(帝国制)(后世国家)周(邦国制)(国家联盟)“众星拱月”→(周)→出问题:月亮太多“烈日当空”→秦(最后还要看实力“拳头”)(枪杆子里出政权)☆(社会的剧变)☆中国向何处去05士人的崛起士气,骨气;士气,血腥●有本事☆☆☆(真本事,解决危机)道德不能封地→练本事→武艺修身☆没有不动产技气齐家☆●无负担→没有统治权治国☆必须工作平天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任自由(心里,身份,前途,自由)社会剧变:士不着急;士最有用;士最受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用的独坐大,无用的士人最牛☆身份特殊☆——耿心系天下☆使命感强☆——必定心系天下☆跨国界,超宗族的精英阶层☆——“精英意识”①心智成熟②社会剧变③士人崛起“天生此民也使先知觉而后知,使先觉觉而后觉,让先知先觉启迪芸芸众生予,无民之先觉者也,→我不来谁来予将以斯道斯民也,舍我其谁非予觉之,而谁予”最自由最活跃的力量!06土木法治天下(法家)忽悠人(儒家):忽悠读书人→读书人忽悠老百姓现代意识→人人平等(墨家)最恐怖的:一觉醒了发现没路可走——鲁迅“及吾吾身,吾有何患”——没有秩序(不重要)——道家有治术无治道——法家根本原理:为什么要有秩序→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墨家鱼出游从容,鱼之乐也“认识的可能性”→哲学●很好看足球场(活跃思维)●帮助我们换脑筋铁匠铺(锤炼思想):要读不同观点的书●帮助我们想问题手指头(智慧的特点→启迪思维)靠自己寻找月亮(手指指月亮)智慧靠自己获得第六部继往开来01.不能太亲近,不能太疏远(女子,小人)(分寸和尺度)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环境背景已变,但问题还在)当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时要想想——不该怎么办(不能直接继承)“抽象继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庸之道”——“魅力无穷,问题多多”“做事要掌握分寸”——“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儒;“心存敬畏”——“鬼神论”——墨;(不能为所欲为)只禁止行动,不禁止思想——现代法治意识公平,公正,公开灰色的船票⑴分析;⑵找内涵;⑶去色彩站在今天的立场上重新解读02,墨子与杨朱深刻独到:墨子: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杨朱: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墨子:人是劳动的存在物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官无常贵,民无常贱”“兼相爱,交相利”“平等,互利,博爱”◎违背常理◎没有依据◎导致独裁◎恐怖主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翻译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翻译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翻译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第六章。
原文: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
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
)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
扩展资料:
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
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后人根据“四端”引申出成语:恻隐之心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释义: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中国思想史——精选推荐
中国思想史1.原始思想内容特征。
原始思想出现的原因:⼈欲⽣存→认识→利⽤→控制→⾃由→然⽽难以如愿→转⽽乞祈;原因原始思想的表现⽅式为巫术、祭祀;形式:a、⾃然神崇拜b、图腾崇拜才、c、⽣殖崇拜d、英雄崇拜2.“绝地天通”思想史意义。
“绝地天通”概念:事神观念和⽅式的转变,即秩序重建。
意义:“绝地天通”代表着政教合⼀,意味着思想之源头为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垄断,思想⾃主取消,社会进⼊专制时期。
第⼆讲1、简述商周天命思想之异同。
商周思想主要组成部分均为天命思想;商⼈崇天尚⿁,把上帝与祖先作为信仰中⼼,上帝是天上⾄⾼⽆上的统治者,⾃然神如⽇、⽉、⼭、河等神灵都失去了独⽴性,成为执⾏上帝意志的⼯具。
上帝还主管着⼈间的吉凶祸福,特别是君主⼤命的授与;周⼈则对商代传统天命观进⾏修正,1、继续承认上帝有⾄⾼⽆上的权威。
以“天”代“上帝”。
2、认为上天所赐予的“⼤命”不是恒定的,⽽是可变的。
3、提出“依德求民主”。
即天根据德⾏“求民主”。
民主即民之主,即君主。
君主由天定,选君规范是德⾏。
在天命思想⾥注⼊道德政治内涵。
4、主张“以民情视天命”。
将“民情”看作天命的具体反映。
2、周⼈思想的创新。
试论周⼈的天命思想与德观念。
周⼈提出“德”的观念,认为“敬德”和“保民”是获得天命信赖的主要途径。
其次,周⼈提出尊天、敬德、保民、慎罚的政治思想①尊天:⽤“天命”思想为政治服务②敬德:提⾼道德在政治中的地位。
③保民:周公政治思想核⼼,君王不贪安乐、体察民情;以民为镜④、慎罚:对“德”之不⾜补充a、依典⽤刑。
b、出于善⽽惩恶,不可借机肆虐。
c、审慎惩处。
3、五⾏说之五⾏的涵义,五⾏的⽣克关系如何?五⾏学说是我国古代⼈民创造的⼀种哲学思想,以⽇常⽣活的五种物质:⾦、⽊、⽔、⽕、⼟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五⾏涵义:元素、能量、德⾏。
五⾏⽣克关系:相克:⼟克⽔,⽔克⽕,⽕克⾦,⾦克⽊,⽊克⼟。
相⽣:⽊⽣⽕,⽕⽣⼟,⼟⽣⾦,⾦⽣⽔,⽔⽣⽊。
真假之际从丧葬仪式看《红楼梦》的礼学内蕴
40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真假之际:从丧葬仪式看《红楼梦》的礼学内蕴钟艳艳【提要】对丧礼的描写是《红楼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可卿、贾敬、贾母之丧是 曹雪芹描写丧礼的重要部分,经由此,作者不仅刻画出贾府中人在情与礼两个层面维 持的表面平衡,还较为写实地勾勒出明末清初的丧礼实况。
通过追溯儒家“制礼作乐”的原始意义,梳理明末清初三教合流的文化生态和“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呈现 可以发现,《红楼梦》对“礼”的态度,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批判,而是有着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丧礼三教合流情与礼真与假自五四反礼教情绪蔓延以来,现实主义社会学的批判解读模式就将反礼教视为 《红楼梦》的主题性思想。
2〇世纪70年代的“评红运动”中又有学者出于阶级分析立 场,将《红楼梦》视为曹雪芹反儒家、批判封建专制的表达,曹雪芹甚至被认定为“反儒 作家”。
80年代后,以情、礼对抗凸显曹雪芹对情欲的重视与肯定成为红学研究的代 表性思潮之一①。
余英时先生即将《红楼梦》主旨定位为“情”与“礼”的对抗,认为其 主题是描述“真情必定要被假伦理假道德所扼杀”②的残酷现实。
实质上,《红楼梦》寄 托了曹雪芹重视孝道、礼义的思想,表现出较强的崇礼黜理倾向。
反理学并非反儒学,曹雪芹讽刺的封建礼制也并非只是单纯地批判礼法,而是希望通过“礼”来沟通古老的 情、理世界。
本文试以其对丧礼的描写来对此进行说明。
①参见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真假之际:从丧葬仪式看《红楼梦》的礼学内蕴41一缘情:丧礼的本质功能《红楼梦》描述了大小十余次丧礼,这构成了由人物、器物、事件共同搭建的完整仪式流程。
许多红学研究者也注意到了丧礼描写的民俗学价值和叙事美学意义,但对于丧礼的本质功能多有忽略。
周公制礼作乐及孔子对“礼”的强调,使得礼不仅在观念上更在事实上取得了绝对的合法性。
12常礼举要讲记(庆吊)
庆吊(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非本人智慧,仅供参考,如有不妥,祈望批评指教)下面是庆吊,庆吊就是各种礼,中国古礼有五种,所谓:吉、凶、军、宾、嘉。
就是吉凶的吉,吉礼就是祭祀的礼,祭祀为什么叫吉礼?因为父母之丧收了一定的时期,丧事办完了以后,满了一定的时期,然后定期祭祀,祭祀之礼,除了祭父母、祭祖先、太庙、祭山川鬼神都叫祭祀。
祭祀的意义,祭祀自己的祖先、父母,这是报德还本。
你报德还本,有恩报恩,这是一个好处,自己有德,当然行为表示出来有功德,得到好处。
祭天地也是报恩,人在天地之间报恩,除了受父母之恩外,天地对我们的恩德很大。
这都是报恩的,报恩就有好处,所以祭祀之礼叫吉礼,好礼。
再就是凶礼,凶就是丧礼丧事。
军礼,国家军中一切礼,出兵,出伐,一切的礼,古时候也讲得很严格。
宾是宾客,宾客是外交上的来往,国家的外交,一般人怎样除去见客人、待客人,这是宾主之礼。
嘉礼呢?就是结婚的喜事;五大礼。
这里讲庆吊,拿这两个字,庆是庆贺的意思,吊事丧事,包括各种礼了。
一、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第一条“参加吉礼,不谈哀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我们参加吉礼,本来五礼:吉、凶、军、宾、嘉,古礼是祭祀,这里是顺着一般的讲法。
甚至于在祭礼,比如说祭孔,这都是吉礼,你参加这些礼的时候都是好事,在这种典礼场合,你不要谈些哀丧的话。
比如说我们参加一个婚礼,人家满堂挂着喜幛,新郎新娘喜气洋洋,双方家那里贺客盈门,我们心里就是有什么忧愁苦闷的事,不要在这个时候发作、叹息,脸上的不高兴与愁容,忧恼苦闷也不要表现出来,因为这场合不对,这个事喜事场合。
在本省我不知道,在内地,喜事、做寿往往在宴会场合里面,他都是不愿意打破什么东西,一切都是圆一个好。
所以在这个场合之下,你处处行动言语都要小心,不要讲些不吉利的话。
参加祝寿的礼,报纸上刊出一些笑话,幽默的故事,画了一些漫画,我们参加寿礼,准时你到人家家里,甚至于你都讲个寿字,都一定是好的,那寿字不一定表示都是好的,那衣服就不能讲“寿衣”,这种情况就能讲,人家在祝寿,你加上一个寿字,那就犯了人家的忌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后习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二)(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B.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C.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D.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管子·禁藏》)1.从材料的“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中可以概括出来的一个成语是。
2.概括并评析材料中传递的主要思想。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2题。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孟子·告子下》):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水利专家,其治水主要在于筑堤塞穴。
②壑: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1.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2.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孟子原文: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用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⑥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解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②孺子:小孩③怵惕:惊惧。
④内交:即结交,内同“纳”。
⑤要(yào)誉:博取名誉。
要同“邀”,求。
⑥贼:伤害、残害。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恻隐之心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大全
恻隐之心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恻隐之心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恻隐之心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_绝句古诗近反义词经典句子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
中国古代休妻制度
中国古代休妻制度三纲、孝、贞、仁义、知报、贵和等古代文化元素,是休妻制度的主要社会背景及休妻制度产生的文化土壤和引领休妻制度发展、变化的道德力量。
“七出三不去”作为中国古代休妻的主要内容,无不体现着这些古代文化元素的道德要求。
批判地认识中国古代休妻制度,深刻揭示其中贯穿的家族本位主义、父权本位主义、男权本位主义等传统封建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离婚领域剔除糟粕与移风易俗有着重要指向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特别是在离婚问题上,虽也有和离、义绝和呈诉离婚等形式[1],但休妻是最主要的离婚方式,丈夫有休妻的特权,而妻子无离婚的自由。
中国古代休妻制度在我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深刻分析其生产、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全面认识其主要内容,对于我们批判地认识休妻制度,指导离婚领域剔除糟粕与移风易俗十分有益。
古代休妻制度的形成和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纲、孝、贞、仁义、知报、贵和等古代文化元素,构成了休妻制度的主要社会背景,形成了产生休妻制度的文化土壤和引领休妻制度发展、变化的道德力量。
(1)三纲。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自然也就内化为休妻制度的灵魂。
《韩非子·忠孝》载:“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三纲的核心在于“阳尊阴卑”,即“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
[2]为维持阳尊阴卑的关系,臣、子、妇必须将君、父、夫奉为“天”,以明天地之别。
将三纲的精神适用于离婚领域,又形成了以保护男家尊长特权与男性权威的男子专权离婚。
(2)孝、贞。
孝的道德早在商代即已出现,及至周代,孝已成为流行的道德观念。
孝的内容依时代的不同而繁简不同,但孝的基本要求是对父母要生养死葬、敬爱顺从,对家庭要延续血脉,传宗接代。
为学:先秦儒家的德性圆满之道
doi :10.3969/j.issn.2096-2991.2018.06.001第6期2018年11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吉林四平136000)祖国华为学:先秦儒家的德性圆满之道[收稿日期]2018-09-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伦理生态’建设及协同治理研究”(编号:14BZX086)[作者简介]祖国华(1962—),男,吉林吉林人,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伦理学。
[摘要]孔子为学主张“博学”,重视知识积累;孟子为学强调“约学”,重视简约之法;荀子为学坚持“强学”,重视意志努力,观点各异,有所侧重。
但都主张“学”是增强道德修养,通达圣人之境的重要方法。
先秦儒家的为学之道既是“为己之学”“内圣之学”,也是“成人之学”“外王之学”,是以人性不足为基点,以道德修养为内容的德性圆满之道。
[关键词]博学;约学;强学[中图分类号]B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991(2018)06-0001-05儒家认为道德的实现有其必然性,但并不认为人就能自然而然地达致美德,相反,要提升道德素养是需要做出一番修养功夫和实践努力的。
为此,儒家提出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
“尊德性而道问学”(《礼记·中庸》)表达了培养一种道德习性,“学”是主要的方法和途径。
儒家虽然主张人可以“生而知之”(《论语·季氏》),但这种“生而知之”是极难求得的,只有通过“学而知之”(《礼记·中庸》),“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才能培养德性品质。
一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孔子的“博学”思想源自其人性论观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本期之论文,有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祖国华教授所著《为学:先秦儒家的德性圆满之道》一文,文中讲先秦儒家孔孟荀三家的为学观点,以孔子为“博学”、孟子为“约学”、荀子为“强学”,实际上是把孔子的为学划分为向内心修养和向外求知识的两路,而以孟子继承了内心修养的一路,荀子继承知识学习的一路,从孟、荀两家所论重点比例而言,确是属实。
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观侧重于教化
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观侧重于教化,即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性善论主要侧重于对他人友善的教育思维。
虽然与当下社会脚步稍有分歧,但是这样的理念毕竟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好的建议终究会被采纳。
而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就是围绕着这条观点。
大家都能感受到,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还是很看重的。
例如:每当有较大的灾难发生,国家就会不惜动用一切力量去保护每一个人的财产与健康,最近的几次的大地震,洪水等灾难,政府则派解放军去进行救援,只要有生还的可能性,就一定不会放弃。
这就是性善论的教化结果吧、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
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
其对教育的影响侧重于适者生存,即在激烈的竞争中想办法取胜。
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
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
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
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
而在人性观上,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
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
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总之扬长避短,结合应用,至于教育史见下文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转载)在现代社会,由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的本质失落,精神衰退以及道德滑坡等现象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道德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新的世纪特别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构建转型期道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宝库,其中,古代儒家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美的德育目标,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以及强调道德情感培养的德育过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恻隐之心文言文翻译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无人能至者,自欺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翻译:孟子说:“同情之心,人人都有。
羞耻之心,人人都有。
尊敬之心,人人都有。
分辨是非之心,人人都有。
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尊敬之心,是礼的萌芽;分辨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人都有这四种萌芽,就像人体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萌芽却认为自己做不到的,是自毁自己;认为没有人能够达到的,是欺骗自己。
凡是有这四种萌芽在我身上的,知道都应该扩大并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开始涌出。
如果能够充实它们,就足以保护四海之内的人民;如果不能够充实它们,连侍奉父母都感到不足。
”《恻隐之心》文言文翻译:孟子云:同情之心,人所共有。
羞耻之心,人所共有。
尊敬之心,人所共有。
辨是非之心,人所共有。
同情之心,仁之萌芽也;羞耻之心,义之萌芽也;尊敬之心,礼之萌芽也;辨是非之心,智之萌芽也。
人之有此四端者,犹之有四肢也。
有此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残之谓也;谓其无人能至者,自欺之谓也。
凡有此四端在我者,知皆当扩而充之,若火之初燃,泉之初涌。
若能充实之,足以庇护四海;若不能充实之,则不足以事奉父母。
孟子曰:同情之心,人皆所同。
羞恶之心,人皆所同。
恭敬之心,人皆所同。
是非之心,人皆所同。
同情之心,仁之初也;羞恶之心,义之初也;恭敬之心,礼之初也;是非之心,智之初也。
人皆有此四初也,犹之有四肢也。
有此四初而自谓不能者,自毁之谓也;谓其无人能至者,自欺之谓也。
凡有此四初在我者,知皆宜扩而充之,若火之初燃,泉之初涌。
若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若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此篇文言文翻译力求忠实原文,尽量保持古风古韵,同时兼顾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恻隐之心文言文翻译
恻隐之心文言文翻译
"恻隐之心"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这句话的现代汉语翻译是:“每个人都有同情心。
”这句话强调了同情心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天性。
在孟子的哲学中,他认为恻隐之心是人的四端之一,是人性中的善良和同情。
孟子通过举例(如看到小孩将要掉入井中时的急切反应)来说明,人们在见到他人遭受痛苦时,会自然地产生同情和想要帮助的心理。
这种反应是出于内心的自然情感,而非为了求取任何利益或回报。
孟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本善的理念,认为人们天生具有恻隐之心,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和敏感。
三年之丧恻隐之心讲课文档
第十三页,共28页。
返回
作品述评
三年之丧:孔子以 “仁”为核心 ,以“礼”为手 段。“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 的外在表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仁爱更多 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表现得比较温和保守。
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
治者"为政以德"。孔子开创了中国伦理政治之先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 可运于掌。”
孟子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第五页,共28页。
山东古代名人
孔子、孟子、孙子、曾子、晏子、 墨子、孙膑、鲁班、扁鹊、孔融、邱处 机
东方朔、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 辛弃疾、戚继光、蒲松龄、刘勰、李清 照、张择端
第六页,共28页。
返回
孔孟对比
得民心者的天下。(亦即王天下)
第十六页,共28页。
孟子:民主思想的先驱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 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 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 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
第十七页,共28页。
返回
艺术赏析
读《论语》如沐春风。《论语》文 字简约、含蓄,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 谆谆告诫。
心”说。
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 喻说理的写作方法。
4、新时代如何运用孔孟思想为现代经济建
设服务。
第三页,共28页。
返回
教学重点
1.把握孔子的伦理学思想和孟 子的“四心”说。
2、新时代如何运用孔孟思想为 现代经济建设服务。
第四页,共28页。
什么是恻隐之心及其造句
什么是恻隐之心及其造句恻隐之心,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下面是关于恻隐之心的,希望小编整理的对你有用,欢迎阅读:【拼音】:cè yǐn zhī xīn【解释】: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出处】:《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悲天悯人【】:铁石心肠、落井下石【灯谜】:则【用法】:作宾语;指有同情心恻隐之心的造句:1. 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
2.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 他做得太绝了,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4.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 心,生道也。
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6. 在候车室里,一位贫病交加的老妇人,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7. 看到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个人都动了恻隐之心,纷纷慷慨解囊相助。
8. 如此痛快淋漓地斩草除根之际,偶尔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9. 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10. 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11. 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难,目睹着惨状,同样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
12. 望乡台,是阎罗王动恻隐之心,为投胎鬼魂修建,构造极为奇异,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只有一条石级小路外,周围竟然全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
13. 恻隐之心一动,正老太爷就把自己所受的蒙骗放到了次要位置上,只是呆立在原地,有些进退为难了。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出自哪里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出自哪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有一颗同情之心,是仁爱和正义之人的最高境界。
在这里,“恻隐之心”的意思是:看到别人遭遇困难或不幸时,就会产生同情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句如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有一颗同情之心,是仁爱和正义之人的最高境界。
在这里,“恻隐之心”的意思是:看到别人遭遇困难或不幸时,就会产生同情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句如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是谁写的《孟子》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写的。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
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孟子》是记录什么的著作《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一直被视为必读书目,《孟子》记录的是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如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的著作。
第五讲 恻隐之心
第五讲恻隐之心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
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
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啗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
”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啗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
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韩非子·说难》)凡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
(《春秋繁露·离合根》)治心术则不妄喜怒,不妄喜怒则赏罚不阿。
理好恶则不贪无用,不贪无用则不害物性。
(《韩诗外传》卷二)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论语·子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第八章)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逍遥游》)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
小者是燕爵,犹有啁焦之顷焉,然后能去之。
(《荀子•礼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最伟大的思想 “仁政”:以民为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 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 则变置。” 得民心者的天下。(亦即王天下)
孟子:民主思想的先驱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 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 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 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
作品述评
三年之丧:孔子以 “仁”为核心 ,以“礼” 为手段。“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 “仁”的外在表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仁 爱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上企图恢复旧的统 治秩序,表现得比较温和保守。 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 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孔子开创了中国伦理政 治之先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返回
教学重点
1.把握孔子的伦理学思想和孟 子的“四心”说。 2、新时代如何运用孔孟思想为 现代经济建设服务。
返回
作者简介
孔子(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字 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出生于鲁国陬邑 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孟子(前 372 - 前 289 )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 (山东邹城)名轲,字子舆。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 思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 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 孟子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并称“孔 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孟庙、孟林
孟林亦称亚圣林,是葬埋孟子及其后裔的家 族墓地,位于山东邹城四基山西麓。
幼年丧父的历史名人 1.孔子2岁丧父17岁丧母;
2.孟子3岁丧父; 3.禅宗始祖惠能3岁丧父; 4.穆罕默德遗腹子,6岁丧母,叔父养大; 5.耶稣15岁(也说19岁)丧父;
6.释迦牟尼出生七天丧母,姨母养大;
7.亚里士多德幼年丧父,寡母哺养成人;
返回
资料链接
孔子的国际地位
面对“物质主义”盛行,精神匮乏以及日益动 荡不安的社会和国际局势,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开 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良方。英国著名史学家汤 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挽救21世纪的社 会问题惟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美国许 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组织学者专门研究中 国传统文化。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所列出 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被排在第一位。他与穆 罕默德、耶酥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 化的“四圣哲”。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 们曾共同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中国去寻找孔子的智 慧。”19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议会大会通过 的《走向全球的伦理宣言》中,把“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作为四条“金规律”的指导思想。
课文讲解
恻隐之心 孟子对“仁”思想的发展与完善:孟子 性善说。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 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 义的命题。性善说是“仁政”的基础。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 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 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 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 返回 子的思路。
资料链接
孔子的国际地位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 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一九八八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之新闻 发布会上,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他因在等离 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一九七0年诺贝尔奖)在 其演说中所公布的他探索深思了数十年而得出的结论。同 时,这句富有深刻内涵的话,也作为了大会结束时所得出 的十六个结论之一。从此,这句经典之言的广泛传播,就 成为了中西方文化在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的再一次交汇融合 的标志。也预示着以华夏先秦文化之精髓为代表的人类真 善美精神与仁爱价值观的再次确立!(注:报道或引用这 次会议的中外媒体有: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1988-1-24、 美国《纽约书评》双周刊1997-4-10、新华社《国际先驱导 报》2003-1-17等)
资料链接
孔子的国际地位
的确,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学说中的 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 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 理念,以及“和为贵”的文化品格,不仅 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跨越了国界。中华传 统文化中关于“和而不同”的思想,对指 导今天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和解决国家之间 矛盾都有着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和认同,有利于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培养, 有助于维系整个社会的和谐团结,
70.川端康成 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丧祖母 10岁 丧姐 15岁丧祖父,成为人间孤儿; 71.大江健三郎9岁丧父; 77.诸葛亮3岁丧母7岁丧父; 78.陶渊明7岁丧父;
80.韩愈孤儿,由兄嫂抚养;
81.范仲淹1岁丧父; 82.欧阳修童年丧父; 83.玄奘5岁丧母10岁丧父 84.岳飞生而无父,在洪水中靠一口大缸躲过劫难;
返回
艺术赏析
读《论语》如沐春风。《论语》 文字简约、含蓄,给人的感觉是仁者 的谆谆告诫。
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 富于雄辩说理,感情充沛,气势磅礴, 充溢着大丈夫浩然之气。
返回
能力培养与训练
1、【读】课外读《论语》和《孟子》。 2、【听】你认为《论语》是最重要的现 实意义何在? 3、【说】谈谈你对“半部《论语》治天 下”的理解。 4、【写】写一篇心得说说《论语》或 《孟子》中的哪一句话最让自己得到 启示?是什么启示?
返回
孔孟对比
三、孔孟价值观之别—— 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 孟子: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讲仁,仁本之于心,叫“仁心”。 孟子讲义,义离不开气,叫“义气”。
返回
返回
课文讲解
三年之丧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仁不仅仅 是伦理道德,更是一种政治思想。因此,孔 学既是一种人本哲学,也是一种新的治国学 说。 在孔子思想中,仁对礼具有统帅作用。 特别当碰到仁礼冲突时,孔子则毫不犹豫地 站在仁一边,让礼服从于仁。如《三年之丧》 中,孔子认为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
86.成吉思汗8岁丧父;
104.鲁迅13岁丧父; 105.胡适5岁丧父; 106.老舍2岁丧父; 107.曹禺出生3天丧母,5岁丧姐; 108.茅盾9岁丧父; 110.冯友兰13岁丧父; 111.冼星海遗腹子,寡母养大; 112.傅雷4岁丧父; 113.巴金10岁丧母; 114.梅兰芳14岁丧母; 115.陈景润10岁丧父; 116.李嘉诚14岁丧父; 117.查良镛(金庸)13岁丧母; 118.霍英东7岁丧父与二兄长;
作品述评
恻隐之心: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 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 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 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 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 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 “四心”。而这“四心”正是“仁义礼智”这四 种道德范畴的发端。
9.但丁6岁丧母18岁丧父;
11.拉斐尔12岁父母相继亡故; 12.米开朗其罗6岁丧母; 13.哥白尼10岁丧父;
21.卢梭幼年丧母; 22.巴赫9岁丧母10岁丧父; 23.莫扎特早年丧母; 24.马丁路德早年丧父; 25.司汤达7岁丧母; 26.尼采5岁丧父; 27.安徒生11岁丧父 ; 28.彼得大帝10岁丧父; 29.莱蒙托夫3岁丧母; 31.莫里哀10岁丧母; 32.高尔基4岁丧父; 33.托尔斯泰2岁丧母,9岁丧父; 34.门捷列夫13岁丧父; 37.曼德拉4岁丧父
山东古代名人
孔子、孟子、孙子、曾子、晏子、 墨子、孙膑、鲁班、扁鹊、孔融、邱 处机 东方朔、诸葛亮、王羲之、颜真 卿、辛弃疾、戚继光、蒲松龄、刘勰、 李清照、张择端
返回
孔孟对比
一、孔孟个性之别—— 1. 孔子敦厚温和,孟子愤世疾俗 。 2.孔子彬彬有礼,孟子雄辩滔滔。 3.孔子是温和的,孟子是刚勇的。 4.孔子也有刚勇的一面: “三军可夺帅也,匹 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有温和的一面: “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孔子柔中有刚,孟子刚中有柔。
孔子-孟子
孟子
孔子
教学 朗读 目标 孔孟 朗读 对比 课文 朗读 讲解
教学 朗读 重点 作品 朗读 述评
作者 朗读 简介 艺术 朗读 赏析 孟子 朗读 思想 读听 朗读 说写 资料 朗读 链接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和有关的文言句式。 2、把握孔子的伦理学思想和孟子的 “四心”说。 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 和比喻说理的写作方法。 4、新时代如何运用孔孟思想为现代 经济建设服务。
返回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孟子:幼年丧父、孟母三迁……
15岁受业于子思 30岁收徒讲学 40岁周游列国,宣传仁政
返回
孔孟对比
二、孔孟人格之别—— 孔子,君子式的人格。 孟子,大丈夫式人格。 庄子,隐士型的人格 荀子,白领式的人格 “孔子之道,君君臣臣。孟子之道,人皆可以为君。”
43.拜伦早年丧父; 44.卓别林2岁父母离婚,10岁丧父; 45.达尔文8岁丧母; 46.亚当 斯密遗腹子; 47.居里夫人8岁丧姐,10岁丧母; 49.拿破仑 波拿巴16岁丧父 50.华盛顿11岁丧父; 51.托马斯 杰斐逊14岁丧父; 52.林肯9岁丧母; 54.爱默生5岁丧父; 55.马克 吐温12岁丧父; 69.青霉素的发现者弗来明7岁丧父; 62.罗素2岁丧母4岁丧父,祖父抚养; 63.加缪1岁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