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劈裂成果整理
巴西的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巴西的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等国家接壤。
这个位置使得巴西成为南美洲的中心地带,对南美洲其他国家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
二、地形地貌1. 高原和平原巴西境内东半部为高原和平原,占地广阔。
巴西东南部的圣保罗高原,北部的高加索高原等都是典型的高原地貌。
此外,巴西的大西洋沿岸还有众多广袤的平原,包括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和巴西东部的大平原。
2. 山地巴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地区有许多山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安第斯山脉的延伸,如巴西南部的马托格罗索山脉,巴西北部的巴伊亚山脉等。
3. 河流和湖泊巴西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其中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大部分流域都在巴西境内。
此外,圣弗朗西斯科河、巴拉那河、帕兰马河等重要河流也在巴西境内流经。
三、气候巴西气候类型多样,由于国土辽阔,南北距离长,所以巴西的气候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其中,亚马逊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丰沛,湿度较高;圣保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气温适中;南部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四、自然资源和环境1. 森林资源巴西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森林资源之一,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2. 矿产资源巴西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铁矿、铝矿、锰矿、铜矿、磷矿等,其中铁矿是巴西出口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占全球市场份额较大。
3. 水资源巴西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其中亚马逊河流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
4. 环境问题随着巴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其中,热带雨林的砍伐和热带草原的过度放牧是两大环境问题,导致了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综上所述,巴西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风貌。
巴西知识点归纳总结

巴西知识点归纳总结1. 地理知识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占地面积约850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与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等国家接壤,南部与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接壤。
巴西地形多样,包括丘陵、平原、高原和山脉等,尤以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原最为著名。
2. 历史知识巴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殖民时期。
在1494年葡萄牙和西班牙签订《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后,葡萄牙开始在巴西建立殖民地。
随后,巴西成为葡萄牙帝国的一部分,经历了殖民时期和帝国时期。
1815年,巴西成为葡萄牙王国的殖民地,并于1822年宣布独立,建立了帝国。
1889年,巴西宣布成立共和国,成为南美洲第一个共和国。
20世纪以来,巴西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经济变革,成为南美洲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3. 文化知识巴西文化多元,融合了葡萄牙、印第安、非洲和其他移民文化。
巴西音乐、舞蹈和节日等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国喜爱。
著名的巴西音乐包括波萨诺瓦、桑巴和巴西流行音乐等,而桑巴舞和巴西柔术也是世界闻名的巴西文化元素。
4. 经济知识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也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
除此之外,巴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和生物能,是南美洲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
巴西经济主要以农业、采矿、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旅游业也是巴西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5. 社会知识巴西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包括葡萄牙裔、黑人、印第安人和其他移民等不同族群。
巴西社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贫富差距、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不平等问题。
近年来,巴西政府致力于改善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的来说,巴西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传统。
在全球化和经济变革的背景下,巴西正逐渐成为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之一,对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巴西这个美丽而富有活力的国家。
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1 概述当无侧限岩石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在测定单轴抗压强度的同时,也可同时进行变形试验。
不同含水状态的试样均可按本规定进行测定,试样的含水状态用以下方法处理:(1)烘干状态的试样,在105~1100C下烘24h。
(2)饱和状态的试样,使试样逐步浸水,首先淹没试样高度的1/4,然后每隔2h分别升高水面至试样的1/3和1/2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下自由吸水48h;采用煮沸法饱和试样时,煮沸箱内水面应经常保持高于试样面,煮沸时间不少于6h。
1.2 试样备制(1)试样可用钻孔岩芯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块,试件备制中不允许有人为裂隙出现。
按规程要求标准试件为圆柱体,直径为50m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20m m。
高度为100m m,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0m m。
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必须保持=2:1~2.5:1。
(2)试样数量,视所要求的受力方向或含水状态而定,一般情况下必须制备3个。
(3)试样制备的精度,在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两端面的不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
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度。
1.3 试样描述试验前的描述,应包括如下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胶结物性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记录受载方向与层理、片理及节理裂隙之间的关系。
(3)测量试样尺寸,并记录试样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1.4 主要仪器设备试样加工设备: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量测工具与有关检查仪器:游标卡尺、天平(称量大于500g ,感量0.01g ),烘箱和干燥箱,水槽、煮沸设备。
加载设备:压力试验机。
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足够的吨位,即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并能连续加载且无冲击。
巴西矿典型值

Samarco球团Fe(%Min) 65P(%Max) 0.06S(%Max) 0.01Al2O3(%Max) 1SiO2(%max) 3.5水分(%Max) 3粒度+8 -18mm 83% min. -6.3mm 5%max其他CaO 1.50% max,MgO 0.10% max,Mn 0.1% max,TiO20.05% maxTumble index(ASRM)+6.3mm转鼓92%min,Abrasion Index -0.5mm研磨系数6.5%max Cold crushing strength average 冷压强度250KG/Pel minV ALE-烧结粉(SSFT)Fe(%) 65 SiO2 (%Max) 4.4 Al2O3 (%Max) 0.9 P(%Max) 0.049 Mn(%max) 0.15 LOI(%Max) 1.6 水分(%Max) 6.5粒度+6.3mm 18+1mm 54-0.15mm 18 V ALE-Carajas粉(SFCJ)Fe(%) 66.1 SiO2 (%Max) 1.3 Al2O3 (%Max) 1.15 P(%Max) 0.035 Mn(%max) 0.65 LOI(%Max) 1.9 水分(%Max) 8.5粒度+6.3mm 18 +1mm 54 -0.15mm 18 MBR精粉Fe(%Min) 67P(%Max) 0.05S(%Max) 0.01 Al2O3(%Max) 0.9SiO2+Al2O3(%Max) 2.4水分(%Max) 8.5粒度+0.15mm 8%min-0.045mm 55%maxMBR块矿Fe 68.30SiO2 0.02Al2O3 0.04CaO 1.24MgO 0.64S 0.005P 0.05LOI冷强度指数Ti+6.3 94.00 冷强度指数A-0.5(%) 2.50 热爆裂指数DI-6.3(%) 8.52,6.89 热爆裂指数DI-3.15(%) 4.69,4.32 粒度-6.3mm(%) ≤8.0V ALE-球团精粉(PFCJ)Fe(%) 65.3 SiO2 (%Max) 1.4Al2O3 (%Max) 1.7 P(%Max) 0.04 Mn(%max) 0.65 LOI(%Max) 2.2 水分(%Max) 12.5粒度+1mm 1-0.15mm 95-0.045mm 65 V ALE-球团精粉(PFPT)Fe(%) 68 SiO2 (%Max) 1.1 Al2O3 (%Max) 0.7 P(%Max) 0.028 Mn(%max) 0.08 LOI(%Max) 0.7 水分(%Max) 8粒度+1mm 2-0.15mm 90-0.045mm 36 V ALE-球团精粉(PFIT)Fe(%) 67.8 SiO2 (%Max) 1.4 Al2O3 (%Max) 0.6 P(%Max) 0.03Mn(%max) 0.1 LOI(%Max) 0.7 水分(%Max) 8粒度+1mm 2-0.15mm 86-0.045mm 30Carajas高炉球团Tubarao高炉球团Fe(%) 65.52 65.65 SiO2(%Max) 1.8 2.4 Al2O3(%Max) 1.4 0.65 P(%Max) 0.04 0.03 S(%max) 0.05 0.003 Mn(%max) 0.55 0.13 MgO(%max) 0.1 0.08 CaO(%max) 1.8 2.64 水(%max) 3 3 +8-18mm% 96 96 -5mm% 1.5 3 Tl(+6.3mm) 94 94 Al(-0.5mm) 5 5 CCS(dan/p) 270 290 膨胀% 15 13 RI% 75 70。
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经济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_张琳力

人 文 论 坛219INTELLIGENCE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经济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张琳力摘 要: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自从1822年9月独立以来,一直到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都是以种植咖啡和橡胶为主业的单一农业经济国,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之后才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巴西经济发展史上最为值得骄傲的就是其1968年到1973年的五年时间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增长。
虽然巴西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发展劣势和阻碍因素。
所以巴西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以促进巴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改革,这为巴西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基础。
本文通过对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了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和改革策略,从中总结出了众多值得参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巴西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改革 经验启示巴西从1882年独立以后,一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都是一个以种植咖啡和橡胶的单一农业经济国家,只有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慢慢开始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的60到70年代的巴西经济发展,在这个几年时间里巴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增长,但是这个高增长没有能维持多久。
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加上巴西政府国内政策的不科学,这些内外因素导致了巴西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泥潭之中,甚至上个世纪末期还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期。
于是巴西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为促进巴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改革,这为巴西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基础。
通过分析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改革经验获得具有参鉴意义的启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概况16世纪以前的巴西基本上是处于原始公社制发展阶段,基本都是靠狩猎、捕鱼及采集野果来维持生存。
这期间虽然也有些部落开始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但是总的来说巴西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
巴西地理知识点总结

巴西地理知识点总结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巴西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巴西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巴西的地理位置巴西所跨经纬度:35°W到74°W,5°N到35°S。
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所处时区UTC/GMT—3小时(西三区),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个小时。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
二、巴西的气候巴西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
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
三、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北部的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这片原始森林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但是随着人们掠夺性地砍伐和垦荒,这里的森林正在逐步减少。
现在,保护热带雨林已经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这里的热带雨林如果丧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
2003年,巴西制定了“国家森林保护计划”,重点保护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四、巴西的矿产资源南美洲矿产资源丰富,石油、铁、锰、铜、硝石、铝土等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丰富,巴西高原有丰富的铁矿和锰矿。
五、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巴西轻工业和重工业都较发达,钢铁、汽车、飞机、造船及食品、纺织和电力工业在南美洲各国中居首位。
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
六、巴西的农业产品巴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南部,大约占国土面积一半,包括温带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土地肥沃、基础设施雄厚、高科技投入大,熟练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新版岩石力学性质试验指导书-新版.pdf

( 5)在施加载荷的过程中,由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记录各级应力及其相应的纵向和横向
应变值。 为了绘制应力 ~应变关系曲线, 记录的数据应尽可能多一些, 通常不少于 10 组数据。
岩石力学性质实验指导书
( 6)描述试样的破坏形式,并记下与试验有关的的情况。பைடு நூலகம்验记录格式见表
2-1 。
2.6 试验成果整理和计算 2.6.1 计算各级应力下的应变值
试验结果按表 1-1 记录。
mm 2)。
表 1-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
试验时间 _____年 ___月 ___日
试样尺 寸
最大破坏 单轴抗压
岩石名称 试样编号 受力方向 含水状态 直 径 高 度 横截面积 载 荷 强 度 备 注
(mm)
(mm)
(mm2 )
(也可试验前将
图 3 岩石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2.6.2 计算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 1)在纵向应变曲线上,做通过原点与应力相当于
50%抗压强度处的应变点的连线,
其斜率即为所求的弹性模量(或称割线模量) 。
E50
50
h50
式中: E50 ——弹性模量( MPa);
50 ——相当于 50%抗压强度的应力值( MPa);
( 1)分别将纵向、横向各二片的数值进行平均,求得纵向、横向应变, 二片串联,直接测得纵向、横向应变值) 。
( 2)用下式计算体积应变值:
v
h 2d
式中: v ——某一应力下的体积应变值;
h ——某一应力下的纵向应变值;
d ——某一应力下的横向应变值。 ( 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图,如图 3 所示。
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必须保持 =2:1~ 2.5:1。
实验一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1 概述当无侧限岩石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在测定单轴抗压强度的同时,也可同时进行变形试验。
不同含水状态的试样均可按本规定进行测定,试样的含水状态用以下方法处理:(1)烘干状态的试样,在105~1100C下烘24h。
(2)饱和状态的试样,使试样逐步浸水,首先淹没试样高度的1/4,然后每隔2h分别升高水面至试样的1/3和1/2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下自由吸水48h;采用煮沸法饱和试样时,煮沸箱内水面应经常保持高于试样面,煮沸时间不少于6h。
1.2 试样备制(1)试样可用钻孔岩芯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块,试件备制中不允许有人为裂隙出现。
按规程要求标准试件为圆柱体,直径为50m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20m m。
高度为100m m,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0m m。
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必须保持=2:1~2.5:1。
(2)试样数量,视所要求的受力方向或含水状态而定,一般情况下必须制备3个。
(3)试样制备的精度,在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两端面的不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
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度。
1.3 试样描述试验前的描述,应包括如下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胶结物性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记录受载方向与层理、片理及节理裂隙之间的关系。
(3)测量试样尺寸,并记录试样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1.4 主要仪器设备试样加工设备: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量测工具与有关检查仪器:游标卡尺、天平(称量大于500g,感量0.01g),烘箱和干燥箱,水槽、煮沸设备。
加载设备:压力试验机。
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足够的吨位,即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并能连续加载且无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