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不举手怎么办
小学高年级学生不爱举手发言原因调查及对策-最新教育资料
小学高年级学生不爱举手发言原因调查及对策0008-02在听课或上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把小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停地叫着“我……我……”到了高年级,他们却不爱举手了。
出现这种变化,除了学生年龄增长带来的害羞心理因素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存在问题?笔者对此展开了调查,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你平时爱举手发言吗?如果不爱,原因是什么?在怎样的情况下你会举手?从反馈的情况看,高年级学生把举手当成一种负担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因为害怕。
他们害怕回答得不好或者答错后招来同学笑话、老师批评……而在以下情况下学生会举手:1.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2.多数人举手。
3.自己有十足的把握。
4.问题有趣,富有挑战性。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学生不爱举手恰恰是教师不当的教学行为引起的,教师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很多学生向笔者反映他们不是不想回答问题,而是害怕回答问题后受到的心理压力。
笔者曾在一位学生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紧张死了,生怕老师叫到我。
如果答错了的话多丢脸啊!没想到,老师偏偏就叫了我。
站起来后我的心在‘扑通扑通’地狂跳,我努力让自己镇定,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夸奖我说得好。
我坐下来,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来了……”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时那种复杂的内心感受。
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
我们应当努力营造宽松、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让学生就像在与朋友讨论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敢于举手回答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
1.热情的鼓励。
于永正老师常常对学生说:“说错了不要紧,说错了要表扬!”“答错了是正常的,答对了是超常的!”我们也应该像于永正老师那样,要善于用激励性语言,告诉学生:即便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只要你大声地说出来,都是好样的!面对学生茫然的表情、欲言又止时,教师可以换一换交谈的用语,变一变说话的语气,耐心、热情地鼓励学生:“勇敢些,大家相信你!”相信教师如果经常把这样的鼓励话语挂在嘴边,就能消除学生畏惧回答问题的心理。
[上课为什么不举手发言]
[上课为什么不举手发言]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上课不发言的五大理由1、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说话面对众人讲话,这是一个人早晚要面对的事情,然而,性格内向的同学,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讲话,这很让人苦恼.解决办法:让家长帮助克服这个障碍吧!爸妈和孩子轮流发言,话不要求多,也不要求正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就可以.2、我没有用心听课,发言说什么?有的同学上课的专注力不够,思想没有跟着来时的节奏走,这样,也就不会堆老师的问题又什么想法了.解决办法:提高自己的专注力!从“五分钟专注力”训练做起.家务、作业、自理等斗可以训练大家的专注力.3、那种发言我不会!我们得承认,个别老师堆同学们的发言,不是要求真情实感的表达,而是一些词藻的堆砌,一些求真的学生会又抗拒心理.解决办法: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4、上次发言回答错了,老师和同学斗笑话我!一些性格内向的或是不太自信的同学,毫不容易举手发言一回,可是由于太紧张等原因,回答并不完整,还惹来了大家的笑话.解决办法:老师要求上课发言,就是要检验同学们是不是斗弄懂了,回答错了没有关系,学到知识才是我们的目的.5、举手是白举!课堂上老师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倾向,总是找后进生或是先进的同学发言,而处于中流的同学往往被忽略了.其实,课堂上举手的两个功能:一是教师根据举手的比例判定同学们是不是都听懂了;二是挑选个别同学来检查,看是不是真的弄懂了.解决办法:跟老师私下沟通,让老师关照一段时间喽。
上课不举手发言检讨书1000字亲爱的老师:今天,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上课讲话这种不良行为的深刻认识以及再也不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的决心.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检查,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真的不应该在早自习的时候说话,我不应该违背老师的规定,我们作为学生就应该完全的听从老师的话,而我这次没有很好的重视到老师讲的话。
孩子上课不愿意举手发言怎么办
孩子上课不愿意举手发言怎么办课堂上积极发言不仅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课,还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更好地记住知识、理解知识。
但是在生活中,却有一部分孩子喜欢当“倾听者”,很少会主动举手发言,让家长十分无奈。
孩子上课不愿意举手发言怎么办1、弄清孩子的内心想法。
可以在吃饭、散步等时候,和孩子交谈下。
如果孩子是因为胆小害羞,我们就应该注意了,尽量逐步引导改变;如果孩子是怕答错,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只要发言不管对错都是勇敢的孩子,老师都会喜欢。
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用质问和批评的口气和孩子说,会适得其反的。
2、不用担心被老师批评。
孩子不敢在课堂上举手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怕回答完错误,老师会批评孩子,其实不是的,老师是不会因为学生答错而批评孩子。
所以告诉孩子不用担心被老师训责,老师更喜欢大胆发言举手的孩子,如果有错误的话,老师还能及时给孩子改正,孩子举手也会帮助老师更加有成就感。
平时家长在家里的时候也要多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孩子开始慢慢的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要肯定孩子,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说的不对就嘲笑孩子。
3、培养外向的性格。
家长要从培养孩子性格人手,让孩子变得外向一点、胆大一点。
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提问,让孩子在家人面前回答。
当孩子回答正确、表达从容时,大家应给孩子掌声和赞扬。
家长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玩,也可以鼓励孩子发言,这样有利于孩子变得更外向、更胆大。
慢慢地,再引导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4、请求老师课堂上的协助。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对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家长可以主动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根据孩子的状况,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
还要和老师说明,平时有在刻意锻炼孩子,改善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的状况。
孩子上课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有哪些呢?性格内向。
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也不爱说话,别人问就说,不问从不主动和别人聊天谈话。
像这种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事情,更是有些胆怯,害怕自己答错了,老师和同学笑话。
小学生上课不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现象的思考
小学生上课不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现象的思考现在小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是现实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从前,上课的时候我总是会举行一些小游戏、设置一些小奖励或者一些小惩罚来促进学生回答问题。
这一学期,看到孩子们对于那些措施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又回到不愿意举手的状态中来,心里十分着急。
现在上课提问,举手的同学寥寥,不禁悲从中来。
我慷慨、激昂陈辞了十几分钟,提出的问题很少有学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我长期以来的观察、分析、研究,我觉得,我们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或者我们平时考试时候遇到的问题,一定不会超出同学们的能力范围,也就是说,同学们完全有可能思考出问题的答案。
那么大家之所以不举手,大概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不自信。
问题提出之后,很多同学总是左顾右盼,看看其他同学举手了没有。
当看到别人都没有举,就心想“连优秀的同学都不会,看来这个答案大概不会是我想得这么简单吧”。
或者,有些同学刚刚看到问题就心想“这个问题,我怎么可能回答得对?”二、太自尊。
有些同学的自尊心又强又脆弱,总担心自己回答不好之后被同学们笑话“你看看,假积极,原来并不会”,更担心在老师的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老师一定觉得我没有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好。
”三、不必要。
很多同学都心想“反正我的答案一定不会标准,反正老师是要给我们讲标准答案的,我何必费那个劲,绕那个湾子呢?直接等着老师的标准答案岂不是更好?”其实这也不能怪同学们,前两种心理形成的原因,典型是受了中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爱面子”、“虚荣”的潜移默化影响。
而第三个原因,则是受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对“标准答案”的过分依赖和自主思考的懒惰。
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状况,最终的结果对我们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我们再怎么抱怨大环境的罪孽,但是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上课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问题,其意义远远不在于问题答案本正的对错与否,它更是集中学习精力、活跃的学习思维、锻炼自主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4篇
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4篇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第1篇——对自卑怯懦型学生的心理调整一、案例介绍范某是本班的一位女同学,她高高的个子,长长的头发。
成果中上游,中等智商,特别害羞,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通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悄悄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常从不主动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基本不去。
二、案例分析在每个班级中,可能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习惯于沉思寡言。
他们胆小怕事,在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被点名,发言也会显得过于紧急,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有些学生甚至急了还会哭。
怯懦的学生遇到脾气蛮横的学生,从来不敢抵抗,总是逆来顺受。
他们怯于与人交往,以致造成孤僻、自我封闭的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冷漠。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如此胆小怯儒的呢?1、个人因素通过观看,我发觉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惊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范某的父母离异,她随母亲改嫁重组家庭,母亲对她要求严格,期望值很高,她在学习上的压力很大;再者是家庭经济条件拮据,使她感觉在同学之间抬不起头来,很是自卑。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教师对范某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简单造成对她的评价偏低,她便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渐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渐渐占了上风。
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属于中间状态的范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滋长了严重的自卑心理。
再加上老师片面地熟悉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其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孩子上课不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怎么办
孩子上课不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怎么办孩子在班上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自然表面现象。
而对这个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和区别对待,决不能一概而论认定是孩子本身的问题或孩子有了问题。
通过这种循环互动检验形式,可以验证老师是否把新知识点(问题)讲明白?学生是否听懂与掌握?学生掌握的深度、广度如何?究竟有多少学生全懂了、不全懂及全不懂?如果学生不踊跃举手回答,老师便无法了解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就不知问题的凝结在何处?是老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没听好?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则无法具体改进授课方式、方法、难易、深浅等。
重新讲授新(旧)知识点都不妥。
若多数学生不懂旧的知识点,再讲新知识点就无显著效果(少数懂者受益),也不可取;若多数学生懂旧的知识点,仍讲旧知识也无显著效果(少数不懂者受益),也不合适。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教学现象,老师、家长与学生都必须要注意纠正,否则是浪费教学资源。
现象形成的原因形成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的原因是多因素造成的。
下面是有关专家过去在50个学生为一个班(某校初二某班)的常规教学实验案例中,粗略统计的实验数据(事后同一班多次类似实验,所得数据的百分比基本一样;但小学低、中年级组的学生实验情况与初中生截然不同,不论懂或不懂,举手者十分踊跃,这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层次不同,情感表现不同等):1、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懂;而不举手回答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32%。
其中 a、不想回答的有7人,占此类人数的43.7%;b、不好意思回答的有4人,占此类人数的25%;c、教师不常让他(她)回答的有3人,占此类人数的18.8%;d、其它原因的不回答的有2人,占此类人数的12.5%。
2、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不全懂;不举手回答的有14人,占总人数的28%。
其中 a、不敢回答的有5人,占此类人数的35.8%;b、不好意思回答的有6人,占此类人数的42.8%;c、怕回答不好的有2人,占此类人数的14.3%;d、其它原因的有1人,占此类的人数7.1%。
课堂上学生不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其对策
课堂上学生不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其对策作者:侯梦莹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1期内容摘要:学生举手发言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线。
但在课堂上,主动举手的学生却很少,即使在教师的多方鼓励下仍是难见全效。
许多老师感言课堂上学生不举手发言,一堂课上得死气沉沉,了无生趣。
我们发现,举手人数的多少与年级的高低成反比趋势(年级越高,举手人数越少)。
关键词:上课举手发言原因分析解决策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欲望。
尤其是小学的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已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自我意识也逐渐在增强,他们的表现力应更为强烈。
在大学实习期间,我曾对所在学校(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上课举手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压制自身的表现需求呢?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毫无顾虑、自由地表现自我价值呢?一.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分析1.自我意识增强。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自我意识都得到增强,表现在上课回答问题方面,他们追求完美、害怕出错,而不愿意举手。
同时,他们的成人感也在增强。
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急剧变化时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
学生喜欢把自己看作成人,认为举手发言方式很幼稚,从而不屑于举手。
2.关注同伴评价。
比较而言,小学生关注的是老师的评价,老师在他们心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而到了初中,同伴评价的地位得到强化,老师评价成为其次,这就出现了小学生“别人举手我不举,很不好意思”,而中学生“别人不举手我举,爱出风头”的局面。
也就是所谓的“不愿做出头鸟”心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一般认为,举手回答问题对了反正也没多少好处,反正是自己会了;反之,错了的话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同学的嘲笑,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渐渐地就养成了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3.课堂活跃程度低。
举起手来-----学生上课不愿举手的原因及对策(10.31)
学生上课不愿举手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学生心灵的深处是非常渴望获得成功的。
针对我校在教学循环赛的过程中,课堂上表现出学生不愿举手,连最简单的问题都无人回答的现象,甚至有老师调侃说,这上课的氛围比“上坟”的还要凝重。
这使我陷入了深思,经过认真分析,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教师方面1、提的问题太深,学生难以理解。
对策:(1)提问时注意层次,复习巩固时提问,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时提问,将求同存异;在关键处提问,将兴趣和知识重点结合起来。
(2)提问要有适度性,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要防止所提问题难度太大,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
要防止所提问题浅,让学生感到无味。
要防止所提问题空,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2、提出的问题目的性不明确,逻辑性不强。
对策:在提问内容上,提问要有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教材实际,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
对优生,提问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使其自感不足。
对“差生”,提问内容要相对易些,使其增强自信心。
3、提问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考虑。
对策:在提问时间上注意停顿,要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切忌仓促要求作答,切忌扼杀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及空间。
4、提问时教师态度过于严肃,学生情绪紧张。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比较强势的,一般很难做到与学生平等。
教师的某些错误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信。
造成学生不再举手。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容许学生犯错,当学生犯错时对学生的态度过于严厉会使学生产生畏缩情绪,减少举手的次数。
对策:教师要清楚的认识是慢慢提高正确的认识往往是在多次错误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要容许学生出错。
二、学生方面1、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不敢兴趣,不注意听讲,没有思考,无法回答。
上课不举手的原因及对策
上课不举手的原因及对策作者:涂维琴来源:《江西教育C》2015年第04期一、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教师反应班级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举手。
一个问题抛出后,无动于衷;要么就是集体乱说一气,不知所云;指名回答问题,有的站起来一言不发,有的能答对且答得很好,但就是不举手。
搞得教师不知他们是会还是不会,结果冷场,无不扫兴。
二、原因针对此现象,笔者曾对几个班的学生做过一个小调查,不举手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没听懂或没听清教师的问题,对自己回答的问题没把握;害怕出错,怕丢面子;大家都不举手,自己也就懒得举;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知道答案但不知如何表达。
三、分析学生不愿举手发言应该说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学生方面: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处于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自尊心逐渐增强,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2.有些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怕动脑筋,有一定的惰性;3.缺乏自信且有从众心理。
教师方面:1.课堂教学缺乏新颖性、竞争性,教师语言缺少鼓励性;2.设计问题缺乏层次性,要么难度过大,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么问题较模糊,学生不知从何答起。
四、策略1.把微笑带入课堂教师是否思考过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或是胆小、腼腆不敢说吗?教师是否思考过学生为什么胆小、不敢说,有没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在里面呢?笔者曾听一位母亲诉说女儿的故事:女儿乖巧、伶俐,爱刨根问底,学习成绩还算优秀。
可就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
问她原因说是教师太凶了,上课脸上没有笑容,问题回答错了喜欢批评人,有时说得还很难听。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其实教师自身也难辞其咎。
严是好事,但过于严厉,老是板着面孔,学生就觉得有一种恐惧感,师生之间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隔阂。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有80%的学生都认为教师的表情极为重要。
更有学生在问卷中这样写道:“我喜欢XX老师,因为她从不在课上骂人,总是和蔼可亲。
”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从而喜欢他所带的功课,自然就会认真地听,认真地思考,上课也就不愁没人发言了。
上课未举手发言检讨书
我写此检讨书,是为了深刻反省我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上课未举手发言。
我深知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课堂纪律,也影响了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对此我深感愧疚。
以下是我对此次事件的反思及改正措施。
一、事件经过那是一次语文课,当老师提问时,我并没有举手发言,而是选择了沉默。
事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这是我对课堂纪律的忽视,也是对老师提问的不尊重。
二、反思原因1. 缺乏自信:我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次数较少,这使我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缺乏信心。
因此,在老师提问时,我害怕回答错误,担心被同学嘲笑,从而选择了沉默。
2. 课堂参与度不高:我发现自己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这使我难以在课堂上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 自律意识不强:在课堂上,我应该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然而,我却因为一时的懒惰和懈怠,没有做到这一点。
三、改正措施1. 增强自信: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增强在课堂上的自信心。
同时,我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提高课堂参与度:我会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努力跟上老师的思路。
在课堂上,我会抓住每一个提问的机会,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己的课堂参与度。
3. 增强自律意识:我会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我会自觉保持安静,认真听讲,做到自律。
四、总结通过此次事件,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以此为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我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我改正错误,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再次为我的不当行为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恳请您给予我改正的机会。
谢谢!敬礼!学生:(姓名)年月日。
上课不举手发言反思300字
【 - 小学作文】篇一:《上课不举手就发言的学生》上课不举手就发言的学生,说明他听讲更认真;爱给老师出难题的学生,说明他思维更活跃;乐于帮助他人的学生,情感更丰富。
我们经常说孩子不会做事,你让他做过吗...篇二:《学生上课不发言怎么办反思》学生上课不发言怎么办?韩玉侠许多教师与我有过同感:中学生读到了高年级就不太喜欢回答问题了,课堂教学气氛不比低年级活跃。
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很草率地回答:害羞。
至于害羞什么,为什么害羞,我也没有细心地想过,以为高年级所学的知识比较深奥,学生怕答错了丢脸吧。
进入我们班上课的第一反感映象是学生回答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那是上第一节课时,请一位同学读课文一段话,当他把“泛起”读作“乏起”时,全班同学立刻嗤笑起来:“唉,?泛?喽。
”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原来我们班学生看似非常听课的样子,实为各怀心事:一种只想抠出别人的错误,趁机取笑别人;一种是中心提防,十拿九稳才回答;另一种事不关己,知道也不回答。
任课老师常感觉到启而不发,甚至怀疑学生智力有问题。
不尽然。
也有两三个积极发言的同学,尽管说得不够清楚或出现许多语法上的错误,他们不害羞,因为他们知道错了报之以笑,对同学的讥笑不予理睬。
许多同学(包括班干)连读自己喜欢的词句这样简单的事也不乐意做。
这是为什么呢?中学生自尊心很强,容易受伤害,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引导学生辨明是非,认识社会生活中各种职业平等互助的连带关系,适时地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甚至向别人真诚道歉,那么受伤害是短暂的,正确的认识和虔诚的氛围很快就抚平了心灵的创伤。
反之,教师忽略了教育或指导不当,学生认识不足,欺心不改。
受伤害的同学心有余悸,就再也不敢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旁观的同学会吸取教训,中心谨慎地应对{上课不举手发言反思300字}.着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呢?一、培养学生发言的各种品质。
这种品质指的是发言者语言礼貌、态度大方,听者虚心地学习和友好的帮助。
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发言怎么办五个锦囊妙计请收好
孩⼦上课不爱举⼿发⾔怎么办五个锦囊妙计请收好课堂上总有⼀些孩⼦很活跃、⼀些孩⼦很沉闷。
⽼师通常更喜欢上课积极发⾔的同学,因为这种同学不仅在认真听讲,还⼀直跟着⽼师的思维⾛,认真思考⽼师问的每⼀个问题,⼤胆举⼿回答。
但是性格内向的孩⼦往往更喜欢当⼀个倾听者,很少会主动举⼿发⾔,害怕当众说话,害怕说错了被同学嘲笑,被⽼师批评。
其实这都是不⾃信的表现,内向的孩⼦缺乏⾃信⼼,关键要帮助他树⽴起⾃信⼼,⽽且上课不爱发⾔的孩⼦⽼师也不太喜欢,怎么才能让孩⼦上课积极发⾔呢?孩⼦上课不爱举⼿发⾔怎么办1.培养外向的性格家长要从培养孩⼦性格⼈⼿,让孩⼦变得外向⼀点、胆⼤⼀点。
⽐如,家长可以给孩⼦提问,让孩⼦在家⼈⾯前回答。
当孩⼦回答正确、表达从容时,⼤家应给孩⼦掌声和赞扬。
家长带孩⼦到亲朋好友家玩,也可以⿎励孩⼦发⾔,这样有利于孩⼦变得更外向、更胆⼤。
慢慢地,再引导孩⼦在课堂上⼤胆发⾔。
2.不⽤担⼼被⽼师批评家长可以告诉孩⼦,⽼师不会因为学⽣回答错了⽽批评学⽣的,因此,不⽤担⼼被批评,相反,⽼师还会喜欢⼤胆举⼿发⾔的学⽣。
另外,平时在家⾥家长可以引导孩⼦表达看法,只要孩⼦积极发⾔就予以肯定,千万不能因为孩⼦说得不对⽽嘲笑或批评他。
3.培养⾃信⼼家长要做的是培养孩⼦的⾃信⼼。
孩⼦的⾃信⼼很⼤程度上来⾃家长的评价。
平时在家⾥,家长应寻找⼀切机会肯定孩⼦、赞扬孩⼦。
⽐如,爸爸和孩⼦下棋,当孩⼦⾛出⼀步好棋或赢了⼀局时,爸爸可以夸奖孩⼦: “你这步棋下得太好了,看似防守,实则进攻,太妙!”“你这盘棋下得真好,我挺佩服你的思路。
”通过这样的肯定和表扬,可以渐渐激发出孩⼦的⾃信⼼。
4.让孩⼦参与家庭讨论⽼师喜欢积极举⼿发⾔的同学,这样可以让课堂⽓氛活跃起来。
”同时,在家⾥⽗母可以⿎励孩⼦积极发⾔,参与到家庭讨论中来,并对孩⼦积极发⾔的⾏为给予肯定,让孩⼦知道⼤⼈喜欢他积极参与,积极发⾔。
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在课堂上发⾔的积极性。
上课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班会教学设计
班会教学设计: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一、概述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面临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课堂氛围,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本文将围绕“上课不愿举手回答问题”这一主题,设计一场以班会为形式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
二、目标1.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表达能力。
3.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和认识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共享自己在课堂上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心理和体会。
3. 进行角色扮演和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乐趣。
4.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念,促进他们主动表达。
四、实施步骤1.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为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警示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4. 进行角色扮演和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乐趣和意义。
5.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反馈。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等方面。
3.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1. 分析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2. 就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回访调研,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七、结语通过以上设计的班会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
也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活动实施效果分析经过上述班会教学设计的实施,应对学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课不积极举手的原因作文
上课不积极举手的原因作文
在课堂上,我得承认,有时候我真的不太想举手。
这并不代表我对学习没热情,而是有些小顾虑在影响我。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就喜欢静静地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自己默默思考。
这种时候感觉特舒服,像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一样。
但举手发言就意味着要走出这个舒适区,面对全班同学的注视,那感觉,怎么说呢,有点压力山大啊。
再说了,我也怕自己的答案不够好。
你看同学们回答得多流畅啊,我就怕我一站起来,说的都是废话,或者回答得不够到位,然后被大家笑话。
真的,这种担心让我每次想举手都又缩回去了。
还有啊,课堂氛围也很重要。
有时候课堂上一片安静,大家都低着头,没人举手,我就更不敢了。
感觉自己举手就像是打破了一个规矩,那种压力,你懂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明白,老这么不举手也不是个事。
这样我可能会错过很多学习的机会,也得不到锻炼。
所以啊,我得鼓起勇
气,克服这些顾虑,多举手发言。
毕竟,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成长。
我得加油了!。
2020年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反思
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反思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
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
真是一举三得积极举手发言的好处是:一、能锻炼我们的即时语言组织能力,能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一套既简练,又结构清晰的话,对我们的现在和将来都是很有用的;二、能及时发现哪些知识点掌握得牢靠,哪些掌握得不牢靠,及时改正;三、能锻炼自己的勇气,增强竞争能力,培养刚强的性格,对我们长大以后步入社会有很大好处。
相反,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坏处是:没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竞争能力不宜演化成公众场所发言的勇气和坚强的性格;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知识掌握得牢不牢靠等。
举手发言是锻炼自己口头表达的最佳途径举手发言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更有创造性。
举手发言也是增强自己信心的最佳选择。
1、能培养自己的表现能力;2、能够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3、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上课多举手,说明自己没开小差,上课在专心听讲。
4、会加深印象。
自己回答对了,会记得更牢;若是回答错了,同样也记得更牢了。
举手发言的同学都是会思考的同学,他们的大脑不停地转,思考问题,注意力会集中在课堂上,不容易开小差。
上课时,教师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同学都愿意举手发言,但是也有一总会同学却不想举手。
举手发言有很多好处。
举手发言的同学都是会思考的同学,他们的大脑不停地转,思考问题,注意力会集中在课堂上,不容易开小差。
举手发言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更流利、顺畅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人一听就明白,这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作用极大。
举手民主评议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大脑就会不停地盍,慢慢地你的大脑就会越来越灵活,思考问题的速度就会越快,就能很快地得到答案。
做事过程中,可以全面的思考,做到随机应变。
举手发言可以提高你的胆量。
我以前很胆小,不敢举手发言,但经过几次举手后,我就不怕了。
在同学们面前讲话也不会害怕。
争取改掉这个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得小毛病(最新)
有创意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姓xx名xx,叫xxx。
这个名字是爸爸给我定的,他希望我在今后的生活中,越来越卓越。
我有一点儿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同学们老给我取外号。
每逢下课,同学们不叫我“啄木鸟”就叫我“烂桌子”。
我又没招谁惹谁,他们只是觉得好玩吧!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他们也一直叫我的外号,我烦恼极了!感觉他们很可恶,我真想换一个名字!心想:爸爸呀,你给我取得名字把我害惨了。
后来,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自己的名字,“越来越卓越”就是我喜欢这个名字的原因。
每当他们叫我的名字时,我总是自豪的答应了。
当他们叫我的外号时,我一点儿也不理他们。
再说,名字也是自己的财产。
因为这个名字让我越来越自信了。
我想我会想名字一样也越来越卓越的,我再也不会因名字而烦恼了。
如果我的名字可以自己做主的话,我还是叫公安卓,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他的含义我深深地记住,爸爸妈妈取得名字是无价之宝,是珍贵的。
所以我还是叫高卓,我应该好好珍惜。
我具有激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兴趣爱好也可被看成是好凑热闹。
可是,我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浓厚兴趣,就会废寝忘食地以全身心投入其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具有的兼顾多头的倾向将会不复存在。
而我在某些事物中能取得较大的成就,有所建树也多发作在这种情况下。
我凡事举动迅速,表现为爽快、积极、善辩、迅速习惯一切环境、喜爱出谋划策、发号施令。
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为了克服孤独感,向疏远自己的人们发出的挑战。
我的实质是封闭性的,是旁观者和圈外人考虑举动的目的和结果,好像使人觉得我的所做所为没有清晰的认识。
我尽管不喜爱空想,可是兴趣多变,没有持久性。
大家好!我叫xxx,今年8岁,在雅塘村小学读三年级。
我明亮得大眼晴下面有一个小小得鼻子,俊俏可爱,鼻子下面是一张能说会道得嘴巴。
我很喜欢看书,因为看书对学习有很大得帮助。
记得有一次,我坐在沙发上看小溪流得书,看得很认真很入神,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到呢!我得缺点就是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所以我以后要把胆子放大一点,争取改掉这个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得小毛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上课不举手怎么办
李春龙
学生上课不举手,对于教者来说,着实有些伤怀。
学生上课要举手,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有时为难。
小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膊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到了初中一、二年级,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少数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知道也不说;进了初三,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简直是寥若晨星,大家“比赛”着———“看谁沉得住气”。
学生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座谈沟通,我了解到学生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如下:
学生a说,怕回答错了,老师批评。
学生b说,怕回答错误了,同学们取笑,
学生c说,我举了手,但老师从未点过我,
学生d说,我回答了问题,老师有时没有给予反馈,得不到肯定。
学生e说,知道就行,不想举手。
表面上看,举手只是中学生课堂表现的一个小问题,但究其原因,则包含着成长、心理、学习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学生心理,归纳为如下:
理由一、自我意识增强。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自我意识都得到增强,表现在上课回答问题方面,他们追求完美、害怕出错,而不愿意举手。
理由二、关注同伴评价。
比较而言,小学生关注的是老师的评价,老师在他们心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而到了初中,同伴评价的地位得到强化,老师评价成为其次,这就出现了小学生“别人举手我不举,很不好意思”,而中学生“别人不举手我举,爱出风头”的局面。
理由三、课堂活跃程度低。
具体到每堂课,中学生的举手程度是不相同的,有的老师讲课如同讲座,互动程度低,同学们举手的积极性就小,而有的老师讲课好像做游戏,举手的人数就相对多一些。
理由四、有过挫折体验。
答不上来或者答错了,遭到老师批评、同学嘲笑,类似的体验往往让中学生不愿举手。
理由五、其他各种因素。
学科的难易程度、与老师的默契程度、问题的针对性……这些也成为中学生不爱举手的原因。
让孩子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上课举手的作用:可以让老师记住自己,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越讲越有劲儿;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既然主动回答问题可以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好处,那同学们就应该积极地举起你的手,找回小学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勇气。
其次要对症下药,多引导,让学生有想回答问题的冲动:
1.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一般都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像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应不时的关注他们的思想动向,给予他们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爱,多一些单独交流、谈话。
2. 在学生回答正确时,用清晰悦耳的声音给予肯定;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缓解学生的尴尬,在不伤害他们自尊的前提下起到激励的作用。
3.如果是课堂气氛太压抑了,学生太紧张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放松。
教师上课时要始
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用情绪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绪。
4.如果是教师所提问题太突然,可以把问题再详细复述一遍。
5.如果是所提问题太大太难,教师应及时重新设问,降低难度,但应注意不能随意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应根据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6.如果是教师前面知识点讲得过快,应及时停止,对前面关键知识点进行重新讲解,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要让学生体会到回答是机会,举手别浪费。
对于一些经常没有把握、没有信心回答问题的学生,跟他(她)约定:当有把握时,举右手;当没把握时,举左手。
久而久之,学生们都会有了举手的好习惯!上课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问题,其意义远远不在于问题答案本正的对错与否,它更是集中学习精力、活跃学习思维、锻炼自主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回答对了是一种自我肯定,回答错了是一种自我纠正。
如果学习的过程中,这种积极意义上的“自我肯定”与“自我纠正”能够始终贯穿,那么,我们的学习,一定会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