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和前两版变化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最新指南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最新指南一、生存链一分为二:分为院内心脏骤停(IHCA)与院外心脏骤停(OHCA)生存链院内心脏骤停:监测和预防;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快速除颤;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
院外心脏骤停: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快速除颤;基础及高级急救医疗服务;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
二、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了“2步”2015年的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求助,减少启动ERS的延迟。
三、先按还是先电?尽快除颤一直是CPR中保证患者存活率的关键一环,在2010年的指南中,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或除颤器准备就绪时,先进行1.5-3分钟的CPR,然后再除颤。
今年的指南则表示,一旦除颤器准备就绪,就直接除颤,当然,在AED和和除颤器的获取和准备过程中,还是需要CPR 的。
四、不嫩“拼命”按压!新指南设定了胸外按压程度的上限,频率在100-120次/分,深度在5-6厘米。
五、按压间隙不倚靠患者胸部。
2010年的指南中强调按压间隙需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但是在绝大多数实际临床过程中,每次按压间隙时我们的重心还是偏向患者。
现在指南对此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要求按压间隙不能“倚靠”在患者胸部。
这就意味着在按压间隙,不能有任何力量施加在患者胸部,这对施救者的重心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可以放在患者胸上,但是不能有任何力量。
六、按压比例限定,减少中断。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是为了在CPR时尽可能增加冠脉灌注和血流。
今年的指南提出了一些硬性规定: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之内,按压操作在整个CPR过程中不得低于60%。
这意味着,在1分钟需要做100-120次按压,根据按压呼吸比(30:2),中间要做3-4次人工呼吸,不仅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限制在10秒之内,而且还要保证每分钟至少有36秒在按压。
这对单个施救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12、低温治疗
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 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 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 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8、加压素被除名
2015(更新)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 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 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给与加 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 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2010(旧)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骨内推 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科替代第一或第二剂 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
7、除颤
先除颤?先按压?
2015(更新)指南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 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 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 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 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旧)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 先进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
10、及早冠脉造影
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 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 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 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 脉血管造影。
11、及早PCI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 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5、离开胸壁
2015(更新)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2010(旧)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 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 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 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2015心肺复苏指南变化情况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分析
2015心肺复苏指南变化情况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分析高党军(阳泉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山西阳泉045000)DOI:10.19435/j.l672-1721.2019.22.080心肺复苏术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但只有在最近一个世纪才岀现系统的规范的复苏程序。
2000年颁布的《2000国际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心肺复苏标准,这一全球专家学者联手打造的国际性指南,计划每5年修订一次,目前最新的指南为2015指南。
自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以来,为了改进和完善指南,使其更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又先后制定了2005.2010,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为了尽快理解和掌握并实行新的指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现对新指南与旧指南进行了比较分析:1生存链的变化2000年指南提出了生存链的概念,包括四个环节①早期识别,早期求救;②尽早心肺复苏;③尽快电击除颤;④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2010年指南改为五个环节:①尽早识别与激活应急反应系统。
②尽早实施心肺复苏。
强调胸外心脏按斥,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③快速除颤:如有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应快速除颤,④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使用复苏药物.分析并祛除致病原因。
⑤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015年指南将成人生存链一分为二: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同2010年指南,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2基础生命支持的步骤与方法2.1尽早识别2000,2005年指南要求专业人员在10s 内通过听、看、触诊等方法来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非专业人员则无需检测脉搏,如无反应、无呼吸即可行胸外按压等初级复苏。
2010.2015指南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的要求。
2.2尽早CPR2005指南并没有区别施救者是否受过培训.仅建议可以在电话指导下行胸外按压;2010指南明确指出,如果施救者没有经过培训,则可以在指导下进行胸外按压.无须人工呼吸,这样就可以解除施救者口对口呼吸的顾虑.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圧和呼气比按照30:2进行。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2015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2015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了更新。
这些更新的标准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为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提供更清晰、更简单的操作指南。
根据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更新:1. 胸外按压深度,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应达到5厘米(2英寸),最大深度不超过6厘米(2.4英寸)。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足够的血液被推动到患者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2. 胸外按压速率,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速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按压的速率与心脏跳动的频率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3. 呼吸比例,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
这一变化旨在减少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间的转换时间,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连续性和效率。
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AHA强调在心肺复苏中使用AED的重要性。
AED能够检测心律失常并提供电击治疗,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使用AED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AHA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包括按压深度、按压速率、呼吸比例、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和中断时间的最小化等。
这些因素都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2015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对于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来说,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最新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希望通过这些最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2015版心肺复苏与2020版区别整理
标题:深度解读2015版心肺复苏与2020版的区别在现代医学中,心肺复苏(CPR)技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2015年发布的国际CPR指南和2020年发布的新版CPR指南都对心肺复苏技术做出了一些重大改变。
本文将对这两个版本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变化。
一、CPR指南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了解CPR指南的重要性。
CPR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而CPR指南则是对CPR技术的权威性建议,对于医护人员和普通市民来说,熟悉并掌握最新的CPR指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
二、2015版CPR指南与2020版的区别1. 针对特定人群的变化在2015年版的CPR指南中,对儿童和新生儿的复苏进行了一些更新和变化。
而2020年版CPR指南进一步强调了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复苏技术,增加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指引。
2. 推荐的CPR节奏变化在心肺复苏时的按压频率和深度以及人工呼吸的比例在2015年版和2020年版中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些变化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和现实抢救案例的数据,目的是为了提高CPR的有效性和生存率。
3. 在使用除颤器时的建议变化2015年版CPR指南对除颤器的使用做出了一些相对宽松的建议。
而2020年版CPR指南在这方面更加强调了除颤器的及时和准确使用,并提出了更多详细的操作指南。
4. 对医护人员培训的影响CPR指南的更新也会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要求产生影响。
新版CPR指南的发布会推动医护人员更新培训课程和技能考核,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指南和技术要求。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无论是2015年版还是2020年版的CPR指南,都是在全球范围内经过专家组织的研究和讨论后发布的,因而在实践中都应该被认真对待。
对于医护人员和普通市民来说,了解最新的CPR指南,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细致地分析了2015版和2020版CPR指南的各项变化,并逐一进行了解释和讨论。
美国A心肺复苏指南
美国A心肺复苏指南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美国心脏学会(AHA)10月15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脏急救指南。
下面分为两部分,着重强调新旧版的区别及变更理由,并附重要图表方便大家记忆。
第一部分: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至120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次/分钟)。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10.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这些变更是为了对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并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在之后的话题中,对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类似的变更或强调重点用星号(*)标注2、社区非专业施救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2015(更新):建议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最新版2015心肺复苏指南最新版本
八.常用复苏药物
● 肾上腺素 ● 胺碘酮 ● 利多卡因 ● 镁剂 ● 碳酸氢钠
48
肾上腺素
• 首选,用法是1mg静脉注射,每3-5分钟重复1次。若静脉 通路未能及时建立,可通过气管导管使用肾上腺素,剂量 为3mg。有时自主循环恢复后仍然需要肾上腺素输注维持 血压。
胸外按压的位置
• 胸骨中下1/3交 界处
患者平仰卧在 坚硬的平面上
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
胸外按压的方法
• 左手的掌根部放 在按压区,右手 重叠在左手背上 ,两手手指 (扣 在一起)离开胸 壁。双肩正对人 胸骨上方,两肩 、臂、肘垂直向 下按压。抬起时 ,掌根不要离开 胸壁
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按压:回复时间=1:1 单人操作按压:通气= 30:2,对儿童和婴儿的双人
CPR, 15:2
按压速率
新指南提出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 率按压。2010年指南仅有下限,至少 100次/分。在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中 发现,按压速率如果超过140次/分, 尽管速度足够快,但会导致按压幅度 不足,因此为了保证有效按压,新指 南强调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婴儿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4 厘米)。
• 儿童 (5 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
23
高质量的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100次/分-120次/分,尽可能减少停顿 胸廓完全回复后,再施压,避免倚靠在患者胸上 按压深度成人不少于5cm不超过6cm、儿童及新生儿至
2015版心肺复苏(CPR)更新指南
按压分数至少60%
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以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占的比 例确定的,所占比例越高越好,按压分数(Compression Fraction)应大于60%。
胸外按压深度、速度、回弹可以通过身体训练达到标准,但是在 抢救过程,如何全程关注并始终贯彻减少按压中断,需要极高的 急救素养和团队配合。因为在人工呼吸、电除颤、气管插管、换 人等诸多环节,都会出现按压中断。这需要仔细设计每一个急救 环节,才能做到。需要强调的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实行 100%胸外按压,也就是不推荐单纯胸外按压。在医院的急救过 程中,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必须包括人工通气。
01
心室纤颤(VF):在临 床一般死亡中占30%, 在猝死中占90%。
02
03
无脉电活动(PEA): 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 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
04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
基本程序上,新版指南可概括为“一点、两线、 三三制”
“一点”:只要地点安全,CPR就在现场进行, 非专业施救人员用手机呼救,而不是离开现场; “两线”:分为院外、院内两条线。院内这条线, 强调“监测和预防”; “三三制”: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基础生命支持 都强调三个步骤,既目击者“识别和启动应急反 应系统、及时高质量的CPR和快速除颤”。
旁观者给予纳洛酮的方案
院前可以推荐给非专业施救者
使用的注射药物不多。肾上腺 素笔(用于救治过敏性休克) 是另外一款。
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 进行几个步骤(即同时检查
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
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
RRT和MET
由多名经过训练有素的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可以采用一套精心设计的办
2015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详解
7.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按压速率 为 100 - 120 次 / 分钟;幅度至少是 2 英寸(5 厘米)。 不超过 2.4 英寸(6 厘米);
8. 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 应给与纳洛酮:在相关人员指导进行纳洛酮治疗。
美国每年有 20 万例院内心脏骤停发生。CPR 培训是基础 必会的课程。然而,研究显示,这一技能会在接受培训后 数月内逐渐生疏。所以应进行反复、高频的培训来保证院 内持续掌握,并熟悉如何将患者转运到最高质量的心血管 急救部门。
专业人员该怎么做
BLS 中成人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BLS 人员进行高质量 CPR 的要点总结
1. 基本原则: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 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 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同时 进行);
非专业人士该怎么做
1. 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 施救者在不离开患者的情况下紧急反应(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 未经培训的旁观者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中国为 120);
3. 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器(PAD)方案, 可在社区、健身房、运动场等场所配备除颤器; 4. 鼓励非专业人士进行心肺复苏:快速识别心脏骤停,立即向呼叫者 提供心肺复苏指导(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5. 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 非专业人员在指导下自行对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Hands - Only)式心肺复苏,指导自动体外除颤仪或有参加过训练 的施救者胸外按压;不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仅在胸部中心进行快 速有力的按压,频率为 100-120 次 / 分钟。若有能力,则应按照 30 次按压给与 2 次人工呼吸的比例给予人工呼吸。
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美国心脏学会(AHA)10月15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脏急救指南。
下面分为两部分,着重强调新旧版的区别及变更理由,并附重要图表方便大家记忆。
第一部分: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至120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次/分钟)。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10.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这些变更是为了对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并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在之后的话题中,对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类似的变更或强调重点用星号(*)标注2、社区非专业施救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2015(更新):建议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详解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术
按压部位: 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 部,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姿势: 按压的支点在救治者 的髋关节,双臂绷直, 双肩在胸骨正上方垂 直向下用力按压
胸外按压术
用力方式: 垂直向下,平稳、规律和 不间断。下压、放松时间 相等。放松时手掌根不能 离开胸骨,但不能施压。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按压深度:5-6cm。 与人工呼吸之比:30:2
葡萄糖酸钙
CPR时不常规使用钙剂,只有存在下列情况 之一时才考虑使用:
1. 2. 3.
高血钾 低血钙 钙通道阻滞剂中毒
Β-受体阻滞剂
从小剂量开始,但要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Time is life
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
时间就是生命
谢 谢!
内插管和气食管联合插管等)后,2人进
行CPR的吹气频率为10次/分,不需考
虑通气与按压同步。通气时胸部按压
不需要暂停。
D 电除颤
电极放置标准部位:胸骨右缘锁骨下方、 左第五肋间腋中线上;
电除颤仅适用于VF/无脉搏性VT,均采用 非同步模式,PEA/心室停搏禁忌电击; 能量选择:360J; 一次除颤后立即CPR,而非连续多次除颤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电除颤 建立静脉通道及复苏用药
ALS应尽可能早期开始,如人力足够,BLS与ALS 应同时分组进行。如病人未恢复自主循环与自 主呼吸,在采取ALS时,应持续进行CPR。如须 插管及除颤,CPR中断时间也应纳洛酮 1.肾上腺素 7.去甲/异丙肾上腺素 2.阿托品 8.碳酸氢钠 3.胺碘酮 9. 葡萄糖酸钙 4.利多卡因 10. Β 受体阻滞剂 5.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201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概述
12、低温治疗
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 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 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 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13、及早EMMS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 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 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14、C-A-B 顺序仍需坚持
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
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4、按压的频率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 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 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 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 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别再使劲按了!费劲!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 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 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 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 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 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 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除颤
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 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药品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时,标准的复苏措 施固然重要,抢救用药也必不可少,正所谓 「医药不分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今 以后,抢救用药哪些药物依然好使,哪些药 物沦为禁忌吧!
加压素
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2015( 重申 2010 版的建议): 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 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的 次数。 2015( 更新):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脏 骤停成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提高胸部 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 60%。 理由: 胸外按压中断可能因急救需求(如心律分析和通气 等)而有意造成,也可能是无意造成(如施救者受到打扰 )。胸外按压比例是指实施按压的时间在心肺复苏所用总 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尽量减少胸部按压时的暂停 来增加胸外按压比例。胸外按压比例的理想目标尚未确定 。设定胸外按压比例,旨在限制按压中断,在心肺复苏时 尽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血流。
• 如果紧急医疗系统采用包括持续胸部 按压的综合救治干预,对于院外心脏 骤停患者可以考虑在综合救治干预中 使用被动通气技术。 • 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 气道的患者,对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 为每 6 秒一次呼吸(每分钟 10次呼吸 )。
与2010年版的心肺复苏指南对比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 更新):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 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 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 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 旧): 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 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 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 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在 2015《指南更新》中,针对医务 人员的关键问题及重大变更如下:
一、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1• 这些建议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灵 活,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鼓励 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 胸部按压的时间。
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5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要点015年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最新版的心肺复苏指南。
上周,小编已经对新版指南中“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部分与2010版进行了对比,而本文将对此次指南中儿科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部分的要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2015 AHA心肺复苏指南儿科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CPR)部分要点:1.院外心脏骤停儿童患者的存活情况不容乐观,各年龄组存活率约为8%。
2.由于窒息性心脏骤停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因此通气设备对儿童患者至关重要。
但儿童心肺复苏中胸部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顺序与成人治疗内容一致。
3.高质量心肺复苏(CPR)包括:充分的胸部按压频率(100~120 bpm)及深度(胸廓前后径1/3);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避免过度通气(可见胸廓充分回弹,12~20次/分钟);4.胸部按压/人工呼吸效果优于单纯按压,若施救者不愿进行人工呼吸,也可单纯进行胸部按压。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要点:1.儿科院内心脏骤停存活率已增加至43%左右。
2.延长CPR并非毫无作用,接受CPR治疗35分钟以上者的存活率达12%,60%患者的神经预后有所改善。
3.心脏骤停前治疗儿科快速反应治疗团队及儿科预警评分可降低非ICU患者及普通患者的死亡率,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些方案可用于普通病房的高危儿童患者;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进行输液推注治疗(剂量可达20 cc/kg),但后续推治疗注应视个体评估情况而定;存在心脏骤停风险的急性爆发性心膜炎患者可考虑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4.骤停期间治疗ECMO心肺复苏(ECPR)可用于心外科诊断异常的患者,此类患者经ECPR治疗后的预后优于其他患者;应用呼气末CO2及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评估CPR治疗质量,但目前尚无具体参考值;除颤能量:2 J/kg,4 J/kg,>4 J/kg,最大能量10 J/kg或成人剂量;对于电击难治性室颤或无脉室速的患者,考虑胺碘酮或利多卡因治疗。
2015心肺复苏指南变更
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可 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电击除颤
心脏骤停概率相对较高的公共 场所(例如,机场、赌场和体 育场馆等)推广AED项目。 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 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施救者 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并尽快使用AED。 进行单次电击后立即心肺复苏 双相波除颤仪:150—200J 单相波除颤仪:一次能量给与 360J
4.通气
没有高级气道的按压-通气比: 30:2。
有高级气道的按压-通气比:每6秒给予1次呼吸(每分 钟10次呼吸)。
5.快速除颤:先除颤,先胸外按压?
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 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 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是呼吸不正常(濒死喘息),就是心脏骤停的标志,迅速
启动心肺复苏。
目标:缩短救治的时间。
心肺复苏程序(不变):C-A-B代替A-BC
3.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 2015年(新):100-120次/分。超过140次/分,按压幅 度则不足。 2010年(旧):不少于10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深度: 2015年(新):5-6cm。过深致并发症。 2010年(旧):不少于5cm。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 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cm, 儿童5cm。对于青少年即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5~6cm。
3.胸外心脏按压
手的位置: 成人:双手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儿童:双手或一只手放在胸骨的下半
部。婴儿:将2根手指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腺正下方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 分回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
2010
2015
生存链的变化
1、早期识别,激活EMSS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只要有条件除颤,尽快除颤20Fra bibliotek52010
2015
按压频率
按压目标比例为至少 60%
手要离开胸壁
2005
2010
2015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1、开放气道是实施CPR的前提。
2、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
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3、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
再进行胸外按压!
1、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
2、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
2005
2010
2015
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1.、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2、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
1、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
“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
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2、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
3、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
4、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
2005
2010
2015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成人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2次通气后再做30
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按压深度
抢救顺序
药物方面
血糖
按压要求
100次/分
4-5cm
ABC
至少100次/分
至少5cm
CAB
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避免低血糖
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自主循环恢复spO294-98%
100次/分~120次/分
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对瘾君子给予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