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描述统计

合集下载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教育统计学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的分为数理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两类。

2.什么是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3.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的内容(1)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包括归组、编表、绘图等数据整理工作和计算各种特征量反映其分布特征。

(2)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

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

(3)实验设计实验者为了揭示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之前所制订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

包括抽样设计、样本容量计算、确定实验对照形式、实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等组化、安排实验因素、控制无关因素以及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及分析实验结果等等。

(4)三者的关系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计通过样本信息估计、推测总体,从已知情况估计、推测未知情况。

良好的实验设计才能使我们获得真实的有价值的数据,对这样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与符号1.随机变量(1)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随机现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次试验有多种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

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

(2)随机变量:这些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它们的发生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教育统计学课件描述统计

教育统计学课件描述统计

······
·
·
·
·
·
·
例如:从我校10级3000名新生中随机抽取300人 了解其英语学习水平。
分层抽样
亦可称为类型抽样
方法:将总体全部单位分类,形成若干个类型组, 方法:将总体全部单位分类,形成若干个类型组,后 从各类型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合成样本。 从各类型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合成样本。
N
1
n
n = nd + np + nl + nh
N P O I
L H
P D
适合:比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能节约更多的成本,特别 适合:比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能节约更多的成本, 当总体的分布地域非常辽阔 时。
1.4 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方法
思想观念+学习方法
1)思想观念 1)思想观念
教育统计学不神秘,不可怕,不难学好。 教育统计学既很有用,也很有趣。 中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开展教学 研究(论文)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 阶段 十七世纪,政治算术统计学在英国兴起。 十七世纪,政治算术统计学在英国兴起。 1690年英国威廉· 政治算数) 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 (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 威廉 阶段的起始标志. 阶段的起始标志. K.Pearson(1857~1936), 在前人的基础上 ~ ), 发展出许多描述统计方法:频数分布、频数分布函数、 发展出许多描述统计方法:频数分布、频数分布函数、 标准差、相关等。 标准差、相关等。 第三阶段称之为“统计分析科学” 第三阶段称之为“统计分析科学” 阶段 W.S.Gorsset(戈赛特) (Student)开始研究 开始研究t W.S.Gorsset(戈赛特) (Student)开始研究t分布 费希尔) R.A.Fisher (费希尔)统计推断学的创立 F分布

教育统计学核心内容解析

教育统计学核心内容解析

教育统计学核心内容解析教育统计学是运用统计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和分析教育领域相关数据的学科。

它通过采集、整理和解释大量的教育数据,为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教育统计学的定义、核心内容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教育统计学的定义教育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技术,以教育领域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教育现象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解析的学科。

它致力于统计教育领域的各种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管理效率等,旨在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了解和改善教育现状,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统计学的核心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育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调查问卷、考试成绩、学生档案等方式,采集相关的教育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归类,为后续的分析和解释做好准备。

2.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教育统计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通过使用各种统计指标和图表,对教育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如平均数、标准差、频数分布等,以及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

这些统计量和图表能够直观地反映教育数据的分布、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等信息。

3. 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是教育统计学的核心手段之一,它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的特征、趋势和规律,探索数据背后的信息和现象。

这种方法有助于揭示教育数据中的隐藏关系和统计规律,并为后续的推断性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4. 推断性数据分析推断性数据分析是教育统计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基于收集到的样本数据,通过使用概率和统计推断方法,对整个教育总体进行推断。

例如,通过抽样调查来推断全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水平等。

三、教育统计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 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统计学的应用在于帮助政府和教育部门了解教育领域的现状和问题,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学生、教师、学校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政府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优质教育政策,改善教育质量。

2. 教育评估与质量改进教育统计学的应用还包括教育评估与质量改进。

教育统计学定义

教育统计学定义

教育统计学定义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的数量特征和规律的学科,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领域,为教育管理、政策制定、评估和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一、教育统计学的概念和背景1. 教育统计学的概念2. 教育统计学的发展历程3. 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二、教育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教育数据来源及其特点2. 教育数据收集方法3. 教育数据处理方法三、统计分析在教育中的应用1. 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教育中的应用2. 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教育中的应用3. 方差分析在教育中的应用四、国内外主要教育统计指标及其解释1. 国内外主要基础教育指标及其解释2. 国内外主要高等教育指标及其解释3. 教育经费指标及其解释五、教育统计学的应用与挑战1. 教育决策中的应用2. 教育评估中的应用3. 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 教育统计学面临的挑战六、结论一、教育统计学的概念和背景1.教育统计学的概念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的数量特征和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教育管理、政策制定、评估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简单来说,教育统计学就是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对各种与教育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2.教育统计学的发展历程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开始使用数理方法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但是,直到20世纪初期,才出现了专门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统计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数据的重要性,并逐渐将统计学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从而形成了教育统计学。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处理大量数据,这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统计学的发展。

现在,教育统计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领域。

3.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教育统计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教育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2)教育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方法;(3)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4)方差分析方法;(5)教育指标体系及其解释;(6)教育决策、评估和研究中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五版考试必备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五版考试必备

练习题1。

教育统计学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答: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的推断,从而揭示蕴涵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2.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3。

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

4。

教育统计学学习的意义:是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5。

随机变量: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第一,一次试验有多中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

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6.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总体中的每个单位成为个体。

7.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据特征是统计量.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8.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①经常性资料②专题性资料通过专题性的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称为专题性资料。

9。

教育调查:是指在没有预订因子不实行控制的条件下,对现成的教育方面有关客观事实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它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10。

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指在预定的控制因子影响下对教育方面的有关客观事实,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11。

数据:是随机变量的观察值,它是用来描述对客观事物观察测量的数值。

①点计数据和度量数据,点计数据是指计算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一定的标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

②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取值个数有限的数据,称为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

这种数据的单位是独立的,两个单位之间不能划分成细小的单位,一般用整数表示。

教育统计学研究教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

教育统计学研究教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

教育统计学研究教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相关的数据,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提供科学依据,为教育决策和改进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常用的统计分析技术。

一、研究对象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系统、学生、教师和学校等。

教育系统是指全国、地区乃至一个学校的教育网络,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实施和学生流动等。

学生是教育的受益者,研究学生的特点、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可以帮助了解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等可以为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形式,研究学校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评估等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数据收集方法教育统计学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便于统计分析。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育场景中的行为和现象来获取数据,能够提供客观的实证信息。

访谈法通过与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主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具有深入了解的优势。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来研究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能够揭示因果关系。

三、统计分析方法教育统计学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教育数据。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和因子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比如均值、标准差和频数等,帮助揭示教育现象的分布情况。

推断统计用于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并评估推断结果的显著性,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用于发现数据中潜在的结构和关系,常用于教育评估和测量学研究。

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于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教育数据的研究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教育现象,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育统计学重点

教育统计学重点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①描述统计:差异量数,统计图表,集中量数,相关分析。

②推论统计:统计估计(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非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③实验设计:样本选择与分配,实验误差分析,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

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

实验设计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科学地,经济地以及有效地进行实验。

2.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1)数据类型:①从数据观测方法和来源划分,研究数据可区分为计数数据(计算个数的数据,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和测量数据(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或者一定的测量标准获得的数据)两大类②根据数据反应的测量水平,可以把数据分为称名数据(只说明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者类别上的差异),顺序数据(即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和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等距数据(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的数据,如温度),比例数据(既表明量的大小,也有相等的单位,同时还有绝对零点,如身高)四类。

③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把数据划分为离散型数据(又称不连续数据,在任何两个据点之间所取的数值个数都是有限的)连续性数据(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个大小不同的数值)。

(2)变量(心理与教育实验,观察,调查中想要获得的数据)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随机变量(取值之前不能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3)总体(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4)次数(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比率(两个数的比)频率(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概率(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出现的次数)(5)参数(描述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与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统计量用英文字母表示1.数据的初步整理,(1)数据排序,按照某种标准,对收集到的杂乱无章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列(2)统计分组,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将所得的数据划分到各个组别中,统计分组应该注意的问题: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第一章概述描述统计定义:研究如何把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科学的科学的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作用:使杂乱无章的数字更好的显示出事物的某些特征,有助于说明问题的实质。

具体内容:1数据分组:采用图与表的形式。

2计算数据的特征值:集中量数(平均数中数)离散量数(方差)3计算量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积差相关(2列3列多列)推断统计定义: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部数据(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推论总体情形。

作用:用样本推论总体。

具体内容:1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

2如何对总体参数特征值进行估计。

3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

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数据类型一从数据来源来划分1计数数据:计算个数或次数而获得的数据。

(都是离散数据)2测量数据:借助一定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

(连续数据)二根据数据所反映的测量水平1称名数据(分类)定义:指用数字代表事物或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数据。

特点:数字只是事物的符号,而没有任何数量意义。

统计方法:百分数次数众数列联相关卡方检验等。

(非参检验)2顺序数据(分类排序)定义:指代事物类别,能够表明不同食物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的某种特征的程度的数据。

(年级)特点: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

不表示事物特征的真正数量。

统计方法: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以及常规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3等距数据(分类排序加减(相等单位))(真正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定义:不仅能够指代物体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的数据。

(成绩温度)特点:真正的数量,能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Z检验t检验F检验等。

4比率数据(分类排序加减法乘除法(绝对零点))定义:表明量的大小,也具有相等单位,同时具有绝对零点。

(身高反应时)特点:真正的数字,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在统计中处理的数据大多是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

三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离散数据连续数据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变量:指心理与教育实验观察调查种想要获得的数据。

教育统计学题库

教育统计学题库

教育统计学题库一、名词解释1、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2、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3、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

4、随机变量: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5、总体: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6、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7、统计量:样本上的数字特征。

8、参数: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

9、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10、差异量:差异量是指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

11、x²检验:是对样本的频数分布所来自的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某种理论分布或某种假设分布所作的假设检验。

12、方差齐性检验:对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所进行的检验称为方差齐性(相等)检验。

对两个独立样本方差是否齐性,要进行F检验。

13、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那么中位数指的是位于数据分布正中间位置上的那个数。

14、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数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15、点估计:用某一样本统计量的值来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

16、区间估计: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为理论依据,按一定概率要求,由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所在范围。

17、零假设:关于当前样本所属的总体与假设总体无区别的假设。

备择假设与其相反。

18、标准误:某种统计量在抽样分布上的标准差称为该统计量的标准误。

19、独立样本(大、小):两个样本内的个体是随机抽取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样的两个样本称为独立样本。

20、因素:实验中的自变量。

21、水平:某一个因素的不同情况。

22、处理:按各个水平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

23、复本测验:在性质内容、题型题数,难度等方面都一致或相等的两份或多份测验。

24、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根据一定概率,对总体参数或分布的某一假设做出拒绝或保留的决断。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教育统计学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教育统计学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教育统计学教育学专业中的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数据的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教育数据来揭示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规律性。

教育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评估教育政策的效果、研究学生学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学校的教育成果等。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统计学是统计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变量。

教育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学生、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教育相关的政策和实践等。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数据:教育数据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或指标,如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的师生比例、教师的教学经验等。

教育数据可以是定性的,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学生的年龄、学费的数额等。

2. 教育变量:教育变量是指在教育数据中所包含的可以变化的因素,如学生的性别、学校的规模、教师的资格等。

教育变量可以是分类变量,如学生的年级;也可以是连续变量,如学生的身高。

3. 教育指标:教育指标是对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度量和描述的量化指标,如学生的平均分数、学校的毕业率等。

教育指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时间段之间的教育差异。

二、教育统计学的主要方法教育统计学通过采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来对教育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以便于揭示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本质。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教育数据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方法,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绘制频数分布表、条形图、折线图等图表以及计算相关系数、回归方程等。

2. 推断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它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检验两个或多个总体之间的差异、进行因果推断等。

3. 多元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是通过考虑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方法。

它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变量之间的主成分、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等。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统计方法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统计方法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统计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是教育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旨在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教育数据来了解和评估教育现象。

教育统计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教育学家、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教育现状,为教育政策制定、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提供有力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四种常用的教育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教育测量与评估以及数据挖掘。

一、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一种常见且基础的统计方法,旨在通过图表、图像和数字概括和描述教育数据的主要特征。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方式。

常见的描述统计量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百分位数等。

此外,统计图表如直方图、饼图和散点图等也是描述统计方法中常用的工具。

通过描述统计,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得分分布、班级的成绩差异以及学校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对教育问题作出判断。

二、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一种通过从样本中得出结论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在教育学专业中,我们通常只能获得部分学生的数据,无法了解整个受教育群体的状况。

因此,通过推断统计可以利用样本的数据来推断整个受教育群体的特征。

常见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置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判断某项教育政策是否有效、学校教育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标准等。

三、教育测量与评估教育测量与评估是教育统计方法中关注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分支。

它旨在通过测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估教学质量,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的教育测量方法包括标准化考试、问卷调查和观察等。

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得分、问卷反馈和观察数据,我们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展。

四、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使用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来挖掘大规模数据集中潜在模式和关系的方法。

在教育领域,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海量的教育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教育决策和改革提供支持。

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分类与预测等。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方法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方法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方法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而教育统计方法则是将统计学应用于教育领域进行教育研究和决策的一种方法。

教育统计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和教育系统的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来改进教学和政策制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统计方法,并说明其应用领域和意义。

一、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教育统计中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呈现,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常见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获得对学生或教育系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课程改进。

例如,在一项教育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描述统计方法计算出学生的平均分数,并将其与全国平均分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通过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对大规模的教育群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推论统计的核心是基于概率理论,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出与总体特征相关的结论。

一种常用的推论统计方法是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判断某个教育政策或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例如,一个研究者希望评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

该研究者可以进行一项实验,将一部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使用假设检验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以确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三、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它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情况。

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相关分析来探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背景因素之间的关系,如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

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确定哪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措施。

四、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在教育统计中,回归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特定因素对学生成绩、学校绩效等教育指标的影响程度,并预测未来的结果。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搜集、整理、分析教育领域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它是从定量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它属于应用学科。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1、描述统计。

主要研究搜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一些统计量的计算。

2、推断统计。

主要研究如何从局部数据情况来估计整体情况。

3、实验设计。

主要研究如何选择实验对象,安排实验步骤,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搜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有变化的量。

因变量:被影响的因素。

自变量:影响因素。

常量:数值是恒定的。

总体:就是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样本:是由总体中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它对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统计量:根据数本数据而计算出的量称为统计量。

参数:反映总体特征的量称为参数。

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的绝对差距。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原因造成的误差。

随机误差:由某种难以控制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这种误差是偶然性的。

)什么是数据?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数量特征的数字。

数据的特点:1、变异性(又叫波动性)是指由观察或测量获得的数据总是有变化的,不同的。

原因有:①由事物的动态性所造成的。

②由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所造成的。

③由测量技术不完善所造成的。

2、规律性。

是指由观察或测量获得的数据,尽量是变化的不同的,但经过整理之后还是要反映出一定规律的。

数据的种类:1、从数据的来源分:(1)计数数据。

就是点计事物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这类数据一般都是整数。

(2)测量数据。

利用测量工具所获得的数据。

这类数据有整数,有小数。

2、从数据是否连续分:(1)间断性数据。

在任意两个数值之间只能包含有限个数的数据。

(2)连续性数据。

在任意两个数值之间可以包含无限多个数的数据。

3、从数据的运算性质分:(1)比率数据。

这类数据有相等单位,也有绝对零点,它能够加减乘除。

(2)等距数据。

这类数据有相等单位,但零点是相对的。

它只能加减,不能乘除。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教育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集中研究和应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与教育相关的数据。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教育统计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教育系统、学生表现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一、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教育统计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与教育相关的数据的学科。

它与一般统计学相似,但更加专注于教育领域。

教育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系统的结构和规模,学生的学术成绩和表现,以及教学方法和效果。

通过教育统计,我们可以获取定量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教育现象,辅助教育决策和实施。

二、教育统计中的常用统计方法1. 描述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方法是教育统计中最常见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包括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离散程度(如标准差和方差)以及数据的分布情况(如直方图和箱线图)。

通过描述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对某一特定变量或整体数据进行概括和解释,提供对教育现象的定量描述。

2.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探索性数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异常和关联关系。

在教育统计中,EDA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育政策的影响。

通过可视化工具和统计方法,EDA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数据,并由此提出假设和研究问题。

3. 核心计量经济学核心计量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用于研究教育领域中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实验设计、回归分析和处理控制V方法等统计技术,核心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效果,解决因果推断的问题,并提供依据支持教育决策。

三、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教育政策制定者可以了解教育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教育统计学重要的名词解释

教育统计学重要的名词解释

教育统计学重要的名词解释教育统计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数量和数据的学科,旨在帮助教育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来改善教育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育统计学中的重要名词和概念,涵盖教育评估、测量、调查等方面。

一、教育评估1. 标准化测试标准化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用于衡量学生在特定领域或主题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

标准化测试通过统一的测试内容、时间和评分标准,使得不同学生的成绩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例如,SAT和PISA都是广泛应用的标准化测试工具。

2. 教育效果评估教育效果评估旨在衡量教育政策、项目或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通过设计实验、对照组或纵向研究等方法,研究者可以确定教育干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效果的大小和持久性。

这有助于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教育政策。

3. 面向结果的评估面向结果的评估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的评估方法。

它强调对学生实际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评估,而不仅仅关注课程完成情况或教学过程。

通过面向结果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针对性的教学和干预提供依据。

二、测量与调查1. 测验测验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测量工具,用于评估学生在特定知识领域中的表现。

与标准化测试不同,测验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一种测评方式。

通过测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测验结果进行课程调整和学生辅导。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常见方法之一,用于了解学生、教师、家长或其他教育参与者的意见、态度和行为。

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研究者可以获取参与者的主观反馈,进而分析教育环境和教育政策的影响。

3. 抽样在教育统计学中,抽样是指从整个人群中选择一部分人或单位来进行调查和研究。

抽样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抽样,研究者可以从大规模人群中获取信息,减少研究成本和工作量。

三、数据分析与解释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分析的方法。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1、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2、3、2、测量结果能在其上取定数值的量尺,从量化水平高低的角度可分为:名义量尺、顺序量尺、等距量尺与比率量尺。

在名义量尺上所指定的数字,只具有类别标志的意义,而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的意义。

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如学业成绩评定优劣。

等距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又更高,这种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如温度、可比可加。

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

如身高、体重等。

能加、减、乘、除4、5、3、测量工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体现为三种东西即:测量工具、施测和评分的程序与要求、结果解释参照系或参照物6、7、4、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的两点突出差异:一间接性;二要抽样进行8、9、5、数据的种类①从数据来源分成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和人工编码数据②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的性质分分为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和比率变量数据10、11、6、顺序变量数据之间虽有次序与等级关系,但不具有相等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

因此只能进行顺序递推运算,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等距变量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能做加减运算。

比率变量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12、13、7、数据三个特点①数据的离散性②数据的变异性③数据的规律性14、15、8、统计一批数据的次数分布两种方法:一、按不同的测量值逐点统计次数;二、为了简缩数据以区间跨度来统计次数。

如分数段统计16、17、9、编制简单次数分布步骤①求全距②定组数③定组距④写组限⑤求组中值⑥归类划记⑦登记次数18、19、10、相对次数分布表主要能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20、21、11、累积次数分布表还分成“以下”累积次数分布表与“以上”累积次数分布表两种。

“以下”累积其目的在于反映位于某个分数“以下”的累积次数共有多少22、23、12、次数分布图两种表达方式:次数直方图和次数多边图24、25、22、等级相关适用的几种情况①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引言教育统计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过程的统计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教育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您将对教育统计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数据收集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题并向受访者发放问卷,获得受访者的观点、态度和反馈。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育现象,如学生课堂表现、教师教学方法等,收集相关数据。

3. 记录法:通过查阅教育档案、学生成绩册等,获取相关数据。

4.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结果,分析教育措施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1. 描述统计学:通过统计指标(如平均数、标准差、频率等)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揭示数据的特征。

2. 探索性数据分析:通过绘制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方式,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3. 推论统计学:通过抽样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从而得出总体的结论。

数据解释1.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形式,使数据更容易理解和解释。

2. 堆积图:通过叠加不同类别的数据,展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和比较。

3. 趋势图:通过显示数据的演变过程,揭示数据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结论教育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育研究和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基础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统计学,为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注:本文参考了教育统计学教材与资料,整理而成。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教育统计学是指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揭示教育现象的规律性和趋势,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育统计学。

一、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和处理:教育统计学借助调查问卷、实验观测、档案资料等方式收集和处理教育领域的数据,建立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

2.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通过统计指标如频数、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对教育数据进行整体和个体特征的描述。

3. 推论统计学:推论统计学是教育统计学的另一重要方法,它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特征、进行假设检验和建立置信区间等,对教育现象进行推断。

4. 数据分析:教育统计学运用统计方法和技术,对教育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和支持决策。

二、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问卷、发放调查并收集数据,获取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2.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帮助我们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关性。

3.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并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教育结果。

4.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未知总体参数,并据此进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决策。

5. 多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寻找变量之间的模式和结构。

三、教育统计学的应用领域教育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评估:教育统计学可以用于评估教育政策和教育项目的效果,通过收集和分析教育数据,评估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4. 登记频数并计算 用划“正”字法。将数据列入相应的组距内,在归组时如 遇有的数据正好等于某组的组限时,可将它归入数据较大 的一组。
5. 计算频数 全部数据登记完后,把各组次数写在频数分布表内,用“f” 表示。
精品课件
表2.10 二年级80个学生身高的频
精品课件
法官判决
法官根据医学界的证词,认定怀孕50周, 尽管不大可能,但仍可能是科学事实, 因此判丈夫败诉。
在这桩诉讼案中,统计学依据和其它法庭 证据一样,只能为法官判案提供参考,不 能成为唯一的判决依据。
精品课件
2000年,法国政府已将统计学列入二 十一世纪影响法国社会发展的十个重 大领域之一。
精品课件
分层抽样
亦可称为类型抽样
方法:将总体全部单位分类,形成若干个类型组,后 从各类型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合成样本。
总体 N
N1 N2
n1 n2
··· ···
N k nk
样本 n
nn1 n2 .....n .k
N N1 N2
Nk
精品课件
例如,对某校800个学生的品德情况进行了解,拟 取40个学生作为样本。800个学生学科成绩 优(160人): 良(320人): 中(240人): 差(80人): 然后从各部分随机抽样。
精品课件
1.1 统计学的发展史简介
1.1.1 统计学的起源 第一阶段称之为“城邦政情” 阶段
STATISTICS(统计学)一词源于法语STATUS(状态) 自中世纪以来逐渐演变为含有政治意味的STATE(国家)。 因此,统计学包含有对国家状态作调查研究的意义。 概率论的起源与发展。概率论的发展最早源于赌博
精品课件
机械抽样
亦可称为等距抽样
方法:抽样框中的N个单位被分成k个系统,k等于抽样 框的容量N除以所需的样本容量n,在抽样框中前面的k 个个体或单位中随机抽出第一个样本单位,然后,可在 其后的每隔k个单位抽取样本中其余的部分。
······ · · · · · ·
例如:从我校10级3000名新生中随机抽取300人 了解其英语学习水平。
6岁 5.53
3. 复合 按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为复合表 。
表2.6 本市市区、郊区4岁和6岁幼儿守恒能力测定成绩统计表
4岁 6岁
市区 郊区 市区 郊区
n
167 91 167 91
X 63.37 66.15 91.47 97.75
S
19.17 18.23 19.53 16.57
精品课件
2.3.3 频数分布表列法
精品课件
教育科学实验研究流程
教育科学实验:提出问题——界定—— 确定研究范围——假说——实验——收 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得出结论。
精品课件
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
(1)提供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 (2)对统计计算的结果进行解释。
精品课件
1.2.2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1. 描述统计
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 法,称为描述统计。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集中量、差异量、 标准分数、相关量。
1654年:德.梅勒,帕斯卡,费马 (法国) 惠更斯(C.Huygens )著《论赌博中的计算》
精品课件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 阶段 十七世纪,政治算术统计学在英国兴起。 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 (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 阶段的起始标志.
K.Pearson(1857~1936), 在前人的基础
2001年, 中国国家教育部为推进基础 教育改革而推出新课程标准,将统计 学纳入新的小学数学课程。要求小学 生要“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 推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精品课件
1.2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2.1 统计学与教育统计学
1. 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具体: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的数字资 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描述统计
•统计图表 •集中量 •差异量 •相关量
推断统计
•Z 检验 •T 检验 •χ²检验 •相关分析
精品课件
1.3 教育统计中几个基本概念。
一 随即变量 1. 随机现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一
次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其所有可能的结果 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 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实 验。 2. 随即事件:随即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 个随即事件。 3。随即变量:我们把能表示随现象各种结果 的变量称为随即变量。
2. 推断统计
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 计方法成为推断统计。
3.实验设计
实验者为了揭示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前所 制订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
精品课件
1.2.3 教育统计学的结构
概率论
资料收集
•经常性资料 •调查数据 •实验数据 •历史资料 •测验数据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42
36
50
45
五班 173
表2.3 某校高三学生各年高考录取人

年份
1998
1999
2000
总和
高考录取人数
144
123
125
392
精品课件
2. 分组
表只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成为分组表。
表2.5 上海市区幼儿20米跑步用时
年龄组 平均秒数( X )
3岁 7.71
4岁 7.16
5岁 6.04
精品课件
案例1 ‘非典’中的统计问题
北京血液中心高XX主任介绍:香港医务人 员用已康复者血浆治疗20例非典病人无一 例死亡,而其对照组20例中,有3人死亡。 这表明用康复病人血浆治疗非典病人是有 效的。
---摘自<北京日报>2003.5.28
用康复病人血浆治疗非典病人真有效吗?
精品课件
应用统计分析
教育统计学 本学期主要内容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数据的初步整理 第三章 集中量 第四章 差异量 第五章 概率极概率分布 第六章 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
精品课件
第七章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十章 χ²检验 第十一章 相关分析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1 统计学的发展史简介 •1.2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3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4 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方法
法官怎么样判案?
精品课件
这桩诉讼案的统计学问题是如何判定正 常最长妊娠期的时间。
正常妊娠期的统计分布图
精品课件
频率%
30 25 20 15 10
5 0
28 32 36 40 44 48 52 时间(周)
图1-1 正常妊娠期分布 精品课件
正常妊娠期超过48周的频率几乎为零。
大部分人会觉得丈夫蒙受了不白之冤, 如果当时法官仅通过正常妊娠期分布, 会判丈夫胜诉。此时,妻子可能蒙冤, 虽然其蒙冤的可能性很小。
2.3.3.1 概念
1. 频数 某一个随机事件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称为这个随机事件 的频数。 2. 频数分布 将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称为频数分 布。 3. 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用表格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表格叫频数分布表。
精品课件
2.3.3.2 连续变量频数分布表的编制
例2.1 师大附小二年级80个学生的身高如下表,并用该数 据做频数分布表。
精品课件
整群抽样
方法:首先把总体中的N个单位划分成为若干个群,
并要求每个群对整个总体都具有代表性,然后对群进
行简单随机抽样,并对抽中群内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研究。 总体群数R=16
样本群数r=4
样本容

A D
E
B F
C J
M L K
N
P O
GH I
LP HD
nndnpnl nh
精品课件
适合:比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能节约更多的成本,特别 当总体的分布地域非常辽阔 时。
进行卡方( χ² )检验,很快得出结论: P =0.2308>0.05. 经过统计分析,认为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
现在实事也不支持原研究者的用康复病人 血浆治疗非典病人结论。
精品课件
案例2 离婚案件
1949年,西方某国家曾有过一个真实的 故事。
丈夫到法院要求离婚,唯一的理由是他 去海外服兵役50个星期后,回家发现妻 子在家分娩。
3) 重视理论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数据的初步整理
§2—1 §2—2 §2—3
数据的来源及种类 统计表 统计图
精品课件
§2—1 数据的来源及种类
1. 经常性资料 2. 专题性资料 (1) 教育调查 : 现情调查、回顾调查和
跟踪调查 (2) 教育实验 : 单组实验 、等组实验 二 数据的种类 1.按数据的来源分: 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 2.按随即变量的取值分:间断型随机变量和连
表2.9 师大附小二年级80个学生的身高
135 134 129 133 131 131 131 134 125 128 135 127 127 133 130 132 132 129 124 132 122 124 127 131 137 132 133 134 124 128 135 133 131 123 115 132 134 138 124 132 128 136 127 120 125 131 136 127 124 129 129 132 138 125 131 120 121 144 128 133 128 127 130 120 121 122 127 121 125 130 140 121 126 130 122 128 127 125 127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